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4 19:3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国,在历史上,最初的经济发展形式就是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可以说,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粮食生产更是民生之本。而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过程,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用地与城镇规划用地、农业生产劳动力和工业生产劳动力之间的矛盾使我国的粮食安全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关键字:粮食安全;城镇化;工业化;耕地

一、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现状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向全球敲响警钟,首次提出了“食物安全”问题。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了“粮食安全”概念,并得到FAO、世界粮食理事会、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支持。

1所谓粮食安全,就是说粮食产量及生产现状能够持续的满足所有人的生存需求。对于我国来说,耕地仅占世界耕地10%的,人口却占世界的22%,如何利用这有限的耕地养活13亿之多的人口是粮食安全的重点。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形成的对粮食的刚性需求,据估计,未来十年我国的人口仍以年均800到1000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和2033年前后,我国口粮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5.84亿吨和6亿吨,既是粮食产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也难也满足更为迅速增长的粮食需求2;其次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外的粮食生产大国如美国等,向国内输入粮食,对国内的粮食市场形成冲击,打击了粮食生产业的生产热情,使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减少;还有就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最后,对粮食安全问题影响最为直接的则是城镇化的进程。

二、我国的城镇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使得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样的一个系统性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一般城镇化水平的大小是以都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来评定,数值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

显然,伴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发生的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和耕地向城镇规划用地转化。城市新鲜的生活和先进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村里年轻劳动力来说是巨大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家乡,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来到城市打工,进入到工厂里进行工业生产;而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工厂和企业则正好有着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这样一来,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也有所下降,从而影响了粮食产量;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征用,用以建造工厂等工业用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在地区分布上呈不规则分布,如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耕地比重下降很快,而这些城市也正是工业化发展迅速的城市,内蒙,新疆等偏远地区的耕地变化则很小,而这些地区多为自然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能力落后,受自然因素气候因素影响大的地区,用以生产粮食的土地减少了,粮食产量自然就减少;并且,由于工业生产中形成污染,对耕地的破坏也不容小视,实证分析1981年,我国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和牧区总面积达400万hm2,经济损失100多亿元。其中大气污染危害农田和草原牧区面积267万hm2(不含酸雨污染面积),造成粮食损失10亿kg

3由此可见,城镇化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影响巨大。

三、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有计划的使用土地,平衡工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的比重

耕地是粮源之基,保证足够的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政府要保障农业用地的比重,不可为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大量占用耕地,要注意到城镇化是一个过程,要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一味的追求城镇人口和土地比重,而在工业化方面未达到一致的水平,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反而影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不断优化耕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加大土地整理复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另一方面,要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控制和减少耕地污染,发展“可持续农业”和推广“生态农业”4。继续建设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河流污染,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

(二)增强宏观调控,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发挥粮食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高效、灵活、低成本地保证粮食供应。要尽快建立以国家粮食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众多的分布全国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粮食期货流通为先导的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

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在注重粮食储备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真正发挥粮食储备的意义5,健全和完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政府储备和企业商品最低库存以及家庭储粮相结合。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主要用于确保全国性的粮食明显供不应求、重大自然灾害和

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地方储备主要用于解决区域性供求失衡、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和居民口粮应急需求。同时,所有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承担粮油最低库存义务,保证必要的合理库存。要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尤其是主销区和西部缺粮地区和贫困地区及自然灾害多发区,更应加强和充实中央和地方及企业储备。此外,还应加强大中城市、灾害地区的成品粮油储备,做好粮油市场的应急供应保障,切实增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补贴,以吸引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为了使流失的劳动力回流到农业生产中去,必须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补贴,缩小从事农业生产和从事工业生产所造成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专项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央对粮油主产省县区的奖励政策,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

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能力和产出能力。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以减少自然灾害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减小务农者的风险。

(四)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产量。

科学技术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因此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需从提高单位产量入手,要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入,致力于利用高科技进行粮食生产,改造传统农业模式,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科研攻关,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提高生物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扩繁能力。同时,要建立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备体系、精深加工开发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是保障粮食增产、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

(五)发展非粮资源,开辟补粮渠道。

非粮食品是对粮食食物的一种有效补充和供给,也是丰富人们生活,合理调节调剂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食物食品多样化的有效渠道。既减少节约了粮食,又丰富了人们健康生活。一是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调整产品结构,逐步扩大优质高效饲料作物种植,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禽。如发展人工草场、高产饲料草地草场、桔杆养畜、桔杆菌种植等扩大养殖业的饲料来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和使用率。二是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充分利用淡水资源,积极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发展稻田和庭院水产养殖,合理开发低洼盐碱地水产养殖,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同时要加强水产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油料作物生产。在优先保证口粮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提高油料品种和品质。四是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合理利用山区高寒地带土地资源,发展木本粮油产量,建设一批名、特、优、新木本粮油基地。如核桃、板栗、油橄榄、魔芋、水稻旱栽等粮油食品品种,增加木本粮油食物食品供给,开辟粮食品种供给渠道。

[1] 互动百科 [OL].http:///wiki/%E7%B2%AE%E9%A3%9F%E5%AE%89%E5%85%A8

[2] 樊增强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OL]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1-11/29/c_122346959.htm

[3] 胡继连.工业污染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J].《生态经济》1998,(05)

[4] 燕晓飞.发展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

[5] 何启华.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04,(01)

第二篇:陆大道,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态势分析

【中国科学报】陆大道: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态势的分

2014-08-04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访问次数 31

2作者:陆大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8-

1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并由此推动城镇发展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城镇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城镇化发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全局。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共同趋势。但是,各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的进程、特点、模式却有明显的不同。

总体来说,社会经济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对于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城镇化格局是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关系是国家和区域内最为重要的相互依赖关系。

关于我国大规模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力及其作用机制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促进了大规模城镇化。其中外向型经济对沿海地区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巨大,特别是对大城市、特大城市、超级大都市的发展作用突出。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实行的是“低端产品”生产的发展模式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导致城镇化高速发展。但持续性会有问题。两次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投资拉动,低端产品生产的“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等,保持了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近年来,国民经济终于迎来了“稳增长、调结构”的新阶段,但2011年~2013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化又面临着更大跃进的风险。十八大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作出了城镇化战略方针的重大调整,即城镇化的核心是 “人”的城镇化,要稳中求进。其深刻的背景体现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1996年以来的大规模城镇化,取得了成就。城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出现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第一,城镇化速度过快,城镇化率虚高。“九五”期间,有三年的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7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4%。“十一五”以来城镇化速度仍然居高不下,年平均增长1.3个百分点,即每年城镇新增人口在1800万以上。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但是,实际的人口城镇化率只是35%。全国2.6亿农民工没有市民化,他们的居住等生活条件很差,是谓“半城市化”。中小城市发展缓慢,部分中小城市衰落。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民工大多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城中村”、简易房或地下室等,居住环境简陋恶劣。如南京、杭州,外来人口或农民工有45%的人住在城市郊区的边缘地带低矮阴暗的工棚或简易房内。

第二,经济增长和产业支撑与高速城镇化不相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规模的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但近年来,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就业岗位的增加满足不了城镇化的需要。按照近年来的城镇化速率,城镇人口每年增加了约1800万人,相应的需要增加1200万以上的就业岗位。

城镇就业人口的增加目前已越来越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巨大,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很难持续提供所需要的就业岗位规模。近年来,各类城市的就业问题都非常严峻。虽然每年的就业岗位增加都在800万以上,但是,其中一些就业岗位的稳定性很差。

大量事实清楚表明:城镇化进程必须与经济增长特别是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相协调。规划未来城镇化的合理进程,最重要的是科学地评估产业支撑能力。要根据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可能,引领城镇化的进程。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缺乏强劲产业发展支撑的城镇化发展也会趋缓。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长时期的高速增长,正在进入“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阶段。在结构调整中,能源重化工和传统的制造业将很难有很大的规模扩张,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大型产业链需要一个形成过程。多种因素的作用将使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还有,结构调整和创新的发展还会使就业增加的弹性系数发生变化。所有这些,使就业岗位的增加将变得趋缓。

我国的城镇化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城镇化发展水平应当与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增就业岗位的能力保持一致,与城镇实际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保持一致,与水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保持一致。要根据城镇产业的吸纳能力,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城镇管理水平提高的程度等逐步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因此,我国城镇化速度不能过快。

大规模高速发展的城镇化

已使自然资源支撑力面临严重困难

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占地和圈地使耕地资源消耗过多,在人口“半城镇化”的同时,近十年来每年征地失去耕地的农民平均有260万人。近十年来,许多城市以大搞各种类型的“新区”而进行大规模圈地。

城市建设占地迅速大规模扩张。城市人均占地很快达到110~130平方米的高水平。这个占地指标是大多数人均耕地资源比我国多几倍乃至十多倍的发达国家的水平。

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使我国北方十五个省市区的水资源供应出现了全面的紧张,在南方地区的许多城镇也常有严重的水质性供水问题。在局部地区出现过水危机。

用水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我国北方地区。北方地区15个省区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4%,2011年人口和GDP分别占全国的41.9%和42.8%。北方地区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5259亿立方米,只占全国的18.6%。2011年总用水量达到2434亿立方米,约占当年全国用水的40%。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大规模水资源开发,北方地区依赖“开源”解决缺水问题面临着极限的挑战。

鉴于此,要十分强调实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我国人均占有的资源非常有限,尤其是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短缺。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这一基本国情。即使到了现代化之时,我国人民也要过着“节俭”的日子。城市人均占地、人均生活能源消耗和淡水水源的消耗等不能仿效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人的人均指标。

城镇人均占地和人均生活耗能必须实行较低的指标。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

来,我国城市的人均综合占地增加很快达到了110~130平方米。大部分小城镇的人均综合占地指标高达200~300平方米。我国不能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那样蔓延式城镇化发展道路。建议以人均70~100平方米 作为我国城镇综合用地的适宜区间。

由于中小城市一般没有大型的公共设施(体育场、交通枢纽、市政广场等),未来的规划建设完全可以进一步缩小占地规模。一般特大城市(少数国际化大城市可例外)人均生活能耗每年应该为2吨左右标准煤,中小城市要明显少于这个指标。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适当降低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建立城镇用地经济密度指标和区域性国土开发强度指标也是必要的。

环境污染、生态服务功能的沉重负担

1996年以来,大规模的城镇化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加上低端产品生产的“世界工厂”,引起了突出的环境问题。中西部中小城市由于大规模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加工而成为许多地区的污染源。

在传统的有机污染日趋严重的同时,有毒有害物的污染开始显现。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态灾害事件频繁发生。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忽视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广泛而突出。我国环境污染已经开始从周边环境进入生态系统并进一步浸入食物链开始影响到人体健康。环境污染的区域范围遍及到全国主要的人口、产业集聚带和城市群。

城镇基础设施供应以及资源、环境等无法适应和匹配。城市要求大规模的电力、优质的能源和大型的集中水源作为支撑,人均能耗、水耗以及垃圾集中排放量都要比农村大得多。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缺水,大部分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垃圾围城现象突出,无害化处理率很低。虽然各级政府在给排水、环保等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但资源和环境供应保障的缺口并没有相应缩小。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过快。

生态脆弱区域对都市区和产业人口密集区域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产业和城市集聚区域的发展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撑。因此,大城市与周围广大的区域构成了以生态服务和生态补偿为纽带的整体。城镇化的规模受到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大规模高速发展的城镇化

与广大农村的“空心化”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广阔的农村和大规模的农业人口。鉴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很大、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城镇人口就业压力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饱和的基本国情,城镇化率的长远目标不一定非要像发达国家一样达到70%~80%或更高的水平。

中央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一些地区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面貌有明显改变。

从长远角度,需要构建“大和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包括县城)—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为框架的城镇居民点等级体系。特别是中小城市、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县城及建制镇的城镇建设投入,以县域城镇化作为未来10~15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环

节。

传统理念总是将城镇化理解为“农民进城”。这种理念上的守旧,导致了城乡统筹的困难。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实践中已经产生了新的模式。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具有大量的人口分布在不城不乡的小镇,我国部分发达地区也出现这种情况。

可以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地发展城镇化。建设生活方式逐步“城镇化”的新农村将是许多地区进行城乡统筹的重要模式。经济繁荣的新农村是我国社会安定的“稳定装置”

关于城镇化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从20%发展到40%用了几十年至上百年,自40%的城镇化率到今天的80%左右的城镇化率又经历了几十年。我们要考虑,我国有没有条件在城镇化速度方面大幅度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起步阶段平均每年增加只有0.16~0.24个百分点,加速阶段每年增加也仅达0.30~0.52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从20%提至40%,英国经历了120年(1720~1840年),法国经历100年(1800~1900年),德国经历80年(1785~1865年),美国经历了40年(1860~1900年),前苏联经历了30年(1920~1950年),日本经历了30年(1925~1955年)。

此后,他们又经过了几十年到近百年的发展,城镇化率达到70%~80%以上。

在阿根廷等拉美国家,4.98亿总人口中有3.8亿人居住在城市,城镇化率高达75%以上,与经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但是其经济水平只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失业和从事非正规经济的人约占全部劳动力的一半。超过三分之一为贫困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住在贫民窟中,有约2000万人流浪街头。出现虚假城市化和贫困城市化的“拉美病”。

超出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能力的过快、过高的城市化,并不是由于工业化来推动的,而是由大量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和人口的失业所造成的。这样的城市化是拉美部分国家政治不稳定、社会**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我国各个时期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充分考虑产业支撑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并参考国际上的经验,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保持在1.0个百分点以下、在中长期范围内以0.8~0.6个百分点为宜。

与此同时,各地区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时,应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各个地区实际的发展目标,防止在城镇化率及有关城镇发展指标方面的盲目攀比和赶超。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与城镇化的格局及城市功能密切相关。

青藏高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牧交错带和喀斯特地区等多种特殊类型的地区,大都是生态脆弱的区域,有些是水土资源严重缺乏的区域。不可能普遍实施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未来经济增长和进一步城市化的重点区域,必然是气候、地形及水土资源条件比较适宜和优越的区域。这些区域主要是沿海地带和中西部地带的平原和盆地。这些区域在现代化支撑体系保障下,可以建成“高效率、节约型、现代

化”的发展空间。

海洋,早在19世纪就被认为是“伟大的公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受海洋的吸引是长期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强了。沿海地区经济国际化大规模发展,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大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开始形成。沿海大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进入世界的枢纽,世界进入中国的门户。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和活力的加强完全符合全中国人民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利益。

由于发展历史、经济区位和发展条件的差异,各地区在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方面必然具有明显的差异。各地区城镇人均综合用地标准也应该符合区情。需要根据人口、经济密度和人均耕地等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划分若干大区并确定它们的适宜控制指标。

关于城镇化规划和城市群规划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今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核心区域是几个大的城市群。城市群的内涵是以1~2个特大型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

由于经济活动高度密集和在空间上的压缩,城市群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增长极,也是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进入世界的枢纽,世界进入我国的门户。现在全国要划定几十个“城市群”,大部分“城市群”的内部各城市间没有密切的产业(横向的和纵向的)联系,缺乏功能很强的核心城市等。在这种情况下,周围许多城市还千方百计地往里面挤,希望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极的一员。

这些“城市群”并未在一系列公共服务系统(部门)取消现有的管理机构而迈向一体化。因这种实质意义的一体化要跨越现在体制和制度的门槛,而没有这一点城市群建设将可能流于形式。也没有就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空间重组、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积极治理环境污染等进行周密的论证。而主要是进行大片地占地,在中心城市和周围城市之间规划轻轨建设及大规模房地产开发等。

各地政府广泛地组织编制各种区域性规划(有的称作“空间规划”),包括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的新区规划、产业集聚新区(地带)规划、新城规划等。这些规划普遍存在;规划的盘子过大,目标不切实际。多数区域的产业规划主观臆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论证。更为严重的是普遍借各类“新区”建设规划之名,实行大规模圈地、(向上)“要地”和“造城”。

城镇化规划可以分全国性和省区市两级,不宜编制地市一级的城镇化规划。城镇化规划主要阐明城镇化发展的意义、趋势、中长期目标及本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产业发展方向和支撑潜力、人口集聚、城镇规模结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保障和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等。

全国一级的城市群规划可以先确定在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核心)、珠江三角洲(香港是这个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广州应该培育成核心城市)、京津冀(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城市)及成渝地区(以重庆、成都为核心城市)和辽宁中南部地区(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城市)等五个地区进行。

现在有关部门提到的省市区一级的城市群,就核心城市的产业层次、城市间产业联系、人口和就业人员流动的规模等还不具备城市群的条件,需要暂缓进行规划。

作者简介:

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家。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科学报》(2014-08-01 第7版 智库)

第三篇:我国城镇化影响因素与推进对策

我国城镇化影响因素与推进对策

摘要: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城镇化将引发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如何正确引导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就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论文通过阐述城镇化概念、建设意义、影响因素、成功模式,提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影响因素、模式、对策

引言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从现代化发展规律来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一、概念界定

(一)城镇

城镇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城市和集镇,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以城镇而著名的地方是瑞典、挪威、英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二是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我国规定,县及县以上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点,都是城镇。

(二)城镇化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农耕文化向工业文明转变,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必然过程。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我们说的城镇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是针对那些接受中心城市辐射较弱的城镇(以县城,中心城镇为主),他们资源要素相对独立,个性相对明显,有自身发展差异化特点,但开发明显滞后,城镇化即对这些城镇的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的合理的整合。

(三)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正式实行城镇化体制改革,上海浦东,苏州等应运而生。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各国城镇化的过程与经验来看,城镇化与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我国城镇化的滞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诱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矛盾焦点之一,所以加快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城镇化的特点是能够在较小的区域内聚集很多的生产要素。而工业化则需要生产要素的集聚状态,只有生产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才会形成集聚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无的放矢,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

(二)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托城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第三产业在工业化的后期,就业人数会超过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会逐渐大于第二产业,同样它对人类活动集聚的要求,也高于第二产业。因此,只有城镇化才能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三)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实践证明,“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转移出来的劳动者收入水平会相应增加,留在农村的农民数量减少,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会相应增加,劳动生产率也会随之提高,再加上采取其他措施,农民收入会相应增长,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城镇化过程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从而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社会上必然要出现许多新的市场需求。一是住房消费需求。如果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中有2-3亿农民进城,按每人30平米居住面积计算,就会产生60-90亿平方米的潜在住房需求,将有利于消化部分城市剩余的大量存量房,带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二是对公共设施的需求。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必然会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服务业、以及各种市政设施提出新的需求。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为满足消费需求的增加,也会拉动投资需求的增加。

(五)推进城镇化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但长期以来,乱砍滥伐、掠夺式经营等现象仍十分严重,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荒漠化、石漠化现象蔓延,自然灾害增加,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采取了大量措施,但是效果还是不够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广大的农民收入低。农民收入如果很低的话,他们就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乱伐树,乱放牧等时有发生。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必须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提高了,才会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提高农民收入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城镇化,使绝大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减少农村人口,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真正有效地做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河,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这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城镇化建设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其建设进程面临着观念错位、体制落后、规划混乱、生态污染、文化破坏、融资瓶颈六大影响因素。

(一)观念错位

在思想观念方面,一是对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内需潜力大,对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对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地还不够透彻、全面,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二是把城镇化理解为房地产化,认为城镇化建设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加房地产开发。城镇化建设期间,很多地方为确保政绩,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不惜一切代价建设房地产业,催生地产泡沫,出现了一些“鬼城”“空城”现象。实施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这些硬件建设,但还需要城镇发展的定位和功能布局等软件支撑。

(二)体制落后

在经济政治体制方面,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城镇化,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市民化进程,农业转移人口难以在城镇落户,无法顺利实现身份转变;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如流动频繁的农民很难异地报销“新农合”、“新农保”等各种社会保险,也影响城镇化进程。二是GDP变成考核政府的主要手段,服务型政府变为经营性政府,政府官员盲目追求GDP,与民争利,与企业争利;干部任期太短,前后任官员执政意图缺乏连续性,与区域发展周期不匹配。

(三)规划混乱

在规划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统筹衔接不够,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群众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规划实施刚性不足。部分地方存在以权代规现象,一个领导一种做法,换一任领导就换一套规划,城镇规划不断更改,城建项目不断推倒重来,造成严重的资源与资金浪费。

(四)生态污染

在生态环境方面,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开发建设忽视立体交通体系、污水收集管网、城市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挤压绿色空间,以致交通拥堵、城市内涝、废水排放等“城市病”问题突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薄弱,空气、水、土壤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过大。

(五)文化破坏

在城镇文化方面,城镇建设过程中不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城镇文化破坏严重。大规模的建设往往伴随着旧城改造和老城拆迁,由于对历史上留存的建筑、遗迹,及形成的城市景观、街区风貌和空间形态缺乏足够的尊重和保护,新建过程中规划、设计和建设又不注重历史文化的创新性传承,致使大量的历史留存毁掉,文化遗迹消失,城市的历史感消失。

(六)融资瓶颈

在融资方面,尚未建立适应城镇化资金需求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直接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方式仍以银行贷款为主,还款来源还是土地收入。金融体系不健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界限不清,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不足。

四、城镇化建设几种成功模式

李克强总理说:“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既要立足国情,又要注意汲取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科学理念和先进经验,中欧在这方面完全可以相互交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会带来巨大商机。”本文选择城镇化建设非常成功的欧洲国家—英国、德国,进行概括阐述。另外,我国成都、广东、苏南、温州等城市或地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创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

(一)英国模式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进和实现城镇化的国家,发展模式主要是以先进的建设与管理理念为引导,提升城镇化建设管理水平; 以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统筹城镇建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保障城乡统筹发展;立足乡村工业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注重通过规划立法,规范引导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完善社会保障,以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德国模式

德国城镇化基本模式是,避免一个城市发展为支配性中心城市,而是形成若干功能互补的多极城市群。德国有11个大都市圈,这11个大都市圈分布在德国各地,集聚着德国70%的人口,并解决了国内70%的就业。德国城镇化建设注重发挥规划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其城镇规划不仅强调功能完整、布局合理,而且对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坚持长远性原则。

(三)成都模式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另外,再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广东模式

广东模式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珠三角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

(五)苏南模式

苏南地区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的方式。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六)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迅速发展为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五、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正处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因地制宜,采取必要措施来引导和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口的城市化

1、推进城镇化,首先是城镇布局的合理化、特色化。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之间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中国正确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这样才能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调节各类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

2、我国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合理流动和有效聚集。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在盘活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初级产品保障和人力资源,从低层级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到高层级。我国的小城镇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同时随着农村现代农业的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的高收益逐步显现。可使社会资本流向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带动了高素质人口从高层级的聚集区域向低层级聚集区域回流,实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良性、可持续的循环。

3、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城镇化新在人的城镇化。只有人留到城镇,融入城市,才是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城镇化要求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

(二)推进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的城市化,需要小城镇和小乡镇为基础;中国的乡镇化需要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通过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率,才能实现小城镇的规模发展,才能带动中国大中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大中城市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经济效益更加显著,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经济,才能实现强国梦。

(三)推进城镇化,途径是深化改革

1、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最深印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可以研究对到建制镇投资、兴办实体、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均可申请办理小城镇户口;户口农转非不受指标限制,不收取入户费和增容费,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履行同等义务。

2、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镇入户农民原承包的土地只要本人意愿可以不收回,在承包期内可以进行土地转让、入股、定期租赁等处置,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3、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和补助等方式,用于小城镇特别是中心建制镇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编制规划和信息网络建设。政府为新型农民培训、外出农民技能培训提供资金保障。积极推进农村小额资金贷款政策,为乡镇中小企业提供更优惠、便捷的银行贷款业务。壮大乡镇企业,为更多的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四)推进城镇化,最终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稳步推进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同步发展、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

(五)推进城镇化,还应留住农耕文化的根

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因为生产生活的高度净化,构成了文化不断演变的过程,这也是农耕文化的来源。特别是在发展现代农业,以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更应注意借鉴和汲取农耕文化的理念,保护传统民俗、传统民居和地方特色文化,弘扬鲜明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传统人文精神,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

(六)推进城镇化,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

目前,很多人将城镇化误认为只是建高楼大厦或者造城运动。一是城镇化的进程和规模要根据当地政府的财政能力、服务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根据城、镇吸纳人才、引进资金的能力决定,量力而行。二是城镇化的进程和规模不能只简单加快城市化,更要大力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致力于农村的综合发展。城镇化的基石在于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的抓手在于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搬迁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建成一个经济发展、景色秀美、社会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六、结束语

我们正在进行的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能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城镇化当然要建新城,但绝不能用建新城来取代城镇化。城镇化如果不能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解决中国农村发展问题,那么这样的城镇化极有可能导致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因此,新时期的城镇化不能以“物”为核心,而必须以人为核心。城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的、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城市化。

第四篇: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出口萎缩,投资需求不振的严峻形势,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拉动经济发展的投资,出口,内需三驾马车中,只能依靠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上,国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以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城镇化建设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或许会走错路,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城镇化建设的道路,坚持城镇化建设的四大坚持,城镇化建设会成功的。

关键词:城镇化内需农村消费市场城镇化建设影响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

在当前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出口形势较去年更加严峻,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滑坡, 商业银行贷款约束机制的加强和民间投资预期回报的下降, 致使国有、民间投资需求不振。因此,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特别是广阔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对策。而加快小城镇建设则被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是开发村消费市场, 提高农村消费结构的重要举措。因此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二、城镇消费市场与农村消费市场的比较。

前面讲到在投资,出口都不能明显促进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才能达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然而目前我国的城镇消费市场已接近饱和,因此只有将目光投向我们还未成熟的农村消费市场。然而农村消费市场与城镇消费市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村消费市场消费规模小,消费收入偏低。近几年来,虽然农村消费不断增长,但相对来说还是偏小了,据中国经济数据库调查显示,占全国50%的农村的人口其社会消费零售额却只占全国的32%。

2、供给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消费市场整处于投资主体不足的尴尬的境地。据调查,生产和销售企业严重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农民买不到需要的商品限制了农村消费的增长。

3、消费价格过高。导致这种原因一是因为是农村消费市场,商品供给不足,因此商家将商品的价格提高,令农民望尘莫及;二是农村市场处于销售渠道的最低端,导致商品的额外附加值增多,因此价格高。

4、农民消费观念落后。我国自古就有存钱的习俗,特别是在如今看病难,上学贵的背景下,农民宁愿把钱存进银行而不愿进行消费。

5、信用消费制度的制约。在农村信用消费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消费。

(二)、城镇消费市场的优势

比较与农村消费市场,城市消费市场易于吸收资金,商品供应充足,消费结构完善,居民消费欲望强烈。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要牢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

三、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一)、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口在城市中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的集中,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这会促进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率。不仅如此,城市产业的繁荣和高回报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入,这些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并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因此,城市是现代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

(二)、城镇化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大大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均成本。与农村相比,城市在公共服务质量上的优势也是明显的,这种优势不仅是因为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还因为城市集中了优秀的相关人力资源。

(三)、城镇化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当农民离开农村聚集在城市之后,会从多方面影响政府治理。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容易观察和监督。人口的集聚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民意表达变得更加专业化和专职化,公众意见的传播成本大大降低,更易于采取集体行动。

(三)、从长期看,城镇化还有助于促进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

尽管城镇化有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不容

乐观。

四、中国城镇化的现状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自2010-2012年,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7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镇和乡村的住房条件、绿化水平、环境质量、饮水条件等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是也要看到,中国的城镇化的质量还不高,所走的路径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城镇化也有可能导致某些区域、某些人群重新归于贫困(返贫)。特别是有可能导致部分区域与人群被锁于脱贫状态之中。我国的城镇化目前面临着土地利用、社会平衡、环境资源和城市发展四大问题。在中国如此背景下,我们如何进行城镇化建设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有人主张以小城镇为主,并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县城的城交镇增加几十万的农村劳动力,全国就有二亿的农村劳动力转入小城镇,中国城镇化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是不现实的。正确的城镇化道路是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这样才能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五、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一)、坚持因地制宜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我国区域差异大,不同地区城镇化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

(二)、坚持城乡统筹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城乡统筹,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加强对闲置的乡村建设用地的整理,促进城乡建设用地总体集约节约。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加强乡村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使广大乡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同时,还要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要加强住房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提升居住品质,使“居者有其屋”。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改造,降低中心城区过高的人口密度,增加公共绿地。积极发展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改善路网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我们的建设者切记急功近利,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只要我们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快城镇化建设,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形势与政策读本》

百度百科

期刊论文《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论文《论城镇化建设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影响》

四川三农新闻网《释放农村消费市场的信贷缺陷和优势再造选择》

第五篇: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分析

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但也面临着人口红利减弱、土地等要素资源制约等诸多挑战。因此,需要着力推进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育中西部城市群,有效引导农村人口向这些地区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促进农村人口平稳融人城市,进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

1.城镇化率突破50%.城乡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转折。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51.3%,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逐渐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这标志着已进入了城市社会,将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中国仅用30年时间完成了英国200年、美国100年和日本50年走过的城镇化进程。澳大利亚《澳人报》称,中国30年来的城镇化,使更多中国普通民众得以分享到国家经济增长的红利。

2.“城市病”现象进入多发期,有可能呈蔓延趋势。2011年底,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400美元。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出现了城市病集中爆发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当前,1.59亿的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工作和居住,没有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他们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聚居,有可能产生城市贫民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现象日益加剧,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3.改革探索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方向正逐步明确。近年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不断健全,上海、广东和重庆等地,为解决城镇化发展的体制矛盾,在积分落户、居住登记、土地流转等方面积极探索。2012年3月《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公布实施,首次明确提出县级市开放户籍登记,将申请常住户口范围拓展到地级市,并明确设区市稳定就业居住满3年可申请落户:明确“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全国7个省市出台了户籍管理改革具体意见,全国统一的居住证管理办法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这些探索逐步明确了未来城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回归户籍登记功能,实现人口自由迁徙,实行居住地准人制。

二、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

1.转变依靠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的模式。随着城乡结构的重大转折,农业劳动力将从无限供给转入有限供给的“刘易斯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农民工月平均工资2001年—2003年年均增长4.4%.而2004年~2010年年均增长13.5%。2004年以来.主要靠大幅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才继续吸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要转变依靠大规模农业

剩余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长期在城市工作和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融人城市,促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劳动力总量仍然较大.未来5年还有45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2011年底,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达35.1%.仅创造10.1%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比较效益仍然较低,距离走出“刘易斯区间”还需要一段时间。

2.转变主要依靠粗放消耗土地资源推动城镇化的模式。我国是人均能源资源极其短缺的国家。人均耕地资源仅0.09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仅209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长期以来,我国依赖大量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支撑快速城镇化发展。2000年—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78.5%,而同期城镇人口只增长了46.1%,土地城镇化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2011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8.7万平方公里,按照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城市规划标准,现有城市建成区面积还能承载1.8亿城镇人口,能够基本满足未来新增城镇人口用地需求。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凸显,城镇化进程中占用国土空间过多,耕地减少过多过快,不仅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也威胁到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必须改变依靠粗放消耗土地资源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节地节能、生态环保,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3.转变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公共服务推动城镇化的模式。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城镇公共服务的封闭性,一定程度上为农民工低成本进入城市创造了条件。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越来越成为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研究列举了14项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目前全部向农民工开放的有6项,有条件开放的为5项,完全不开放的为3项。即使对农民工开放的公共服务项目,对农民工的覆盖率也不高。2010年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比率分别为9.5 %、24.1%和14.3%。随着新老城市居民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公共服务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必须要转变,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总体上看,中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从单纯速度扩张向速度和质量并重、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发展阶段,深化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三、应对举措

1.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机制.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民T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首要任务.也是推动城镇化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核心内容。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其关键是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以就业年限或社保年限为基本条件,制定农民工落户政策并向社会公布,逐步使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其次,政府、企业和个人要明确责任,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的成本.企业主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成本.个人主要承担社会保障和生活等方面的成本。再次,加快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剥离附加于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待遇。

2.加快培育中西部城市群.引导人口集聚。随着产业的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的不断发展.城镇化速度也随之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中西部地区将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重点。首先,要加快构建“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重点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培育发展长江中游、成渝、中原等新的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其次,以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快中西部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奠定良好基础。再次,完善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撑体系.支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西部地区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增强其人口和经济集聚功能。

3.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密不可分,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与体制机制不完善直接相关,未来推进城镇化,必须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加强制度顶层设计.理顺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之间以及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统筹谋划和大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在土地管理制度方面.积极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工承包地、宅基地市场化退出机制,实现农民工带着资产进城。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其次,在财税体制方面.合理界定不同层级政府的公共支出责任,建立与常住人口规模相挂钩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再次,在行政区划方面,科学有序地开展新设立市镇建制的工作,改变市镇数量持续减少的不正常现象。配合“省管县”的改革试点,积极探索与行政等级脱钩的城市层级体系,消除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面临的行政性制约。作者:王冬欣

下载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对策

    浅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对策 粮食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着庞大人口的国度,粮食安全问题有着比任何国家都重要的意义。2006年以来的全球粮食市场......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两年多来,受石油供求、地缘政治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大幅攀升。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无论是......

    金融业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金融业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镇化对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期各级政府的重......

    我国城镇化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一、 我国发展城镇化的背景和意义 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

    我国城镇化发展(合集五篇)

    我国城镇化政策的具体实施从目前来看,还是处于低级阶段,无论是从城镇化的后的居民的收入情况和城镇化后的消费水平,都还是很低下的,但是前景是光明的。 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中期......

    粮食专家谈我国粮食安全对策

    粮产量下降,人口数增加,今后26年需增产3亿吨粮提高单产要靠技术进步,推广技术则靠产业化经营提高单产是必由之路“吨粮田”首创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树安认为,进入21世纪后,粮......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粮食安全问题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保证粮......

    我国寿险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保险与精算课程结课论文 我国寿险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1002040101艾岸 摘要: 寿险是人身保险的组成部分,人身保险包括寿险、健康险和人身意外保险,可以说寿险是人身保险中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