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管理专业复习重点5篇

时间:2019-05-14 19:1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管理专业复习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管理专业复习重点》。

第一篇:2014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管理专业复习重点

2014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

经济管理专业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的人本性:任何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求、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

2、管理的创新性:管理本身是一种劳动,不仅能参与创造价值,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创造新的生产力。

3、管理主体:是管理活动中按一定规则建立起来,掌握并实施公共权力的国家机构体系。

4、管理的战略观念: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对管理客体和管理过程进行总体谋划的管理观念体系。包含全局性观念、综合性观念、长远性观念、创新性观念。

5、协调:指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协商和调节,使之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6、激励: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方法去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迸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组织确定的目标奋发努力的过程。

7、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8、金融监督:指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状况的监测、预警和督导。

9、财政政策:指一国政府行为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10、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宏观调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11、“精神革命”:泰罗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双方都有利。为此要解决管理部门和工人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互相合作。

12、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如有关企业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人事任免权等。

13、行为科学: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领域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及人的行为动机的发展的变化规律,目的在于有效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研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关系,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14、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标准,要求遵循人群关系中形成的不成文的非正式的行为准则,并强调它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

15、公平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认为对一个职工的激励是他的投入对报酬砼他了解的其他职工的投入对报酬的比率的函数。

16、“诱因”:是指组织为了补偿个人牺牲而提供的各种刺激,包括物质、社会(威望、权力、参与决策等)。“牺牲”:是指个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提供服务、时间等。

17、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

18、权变理论:是指以系统观点为依据,研究一个组织如何根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可变因素的性质,在变化的条件下和特殊的情境中,采用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组织设计和

管理活动的一种管理理论。

19、“经济人”:人是理性的动物,追求经济上的利益,会由于经济的激励而为达到组织的目标努力工作,同时自己也达到满足。

20、“社会人”:不仅是单纯追求经济收入的“经济人”,而且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寻找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管理的目的性?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推进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其主动支配作用的条件。

①具有一定的权力,即支配权、职权、公共权力、影响权。

②具有一定的能力,即协调、控制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影响、号召能力。

③管理主体要在管理活动的各要素中处于主导地位。

3、管理客体的人的特性与作用。

管理客体的人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个性、社会性、能动性。

作用表现:是管理决策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反馈信息的原发者和传递者;管理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

4、经济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区别

重要区别是具有生产性,是生产物质产品、创造物质财富的系统。使生产为人民造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

5、权变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

①有利于管理思想的不断更新

②有助于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

③有利于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

6、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党的十四大到十八大,都提出了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基本经济制度被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我国经济之所以走得快,走得稳就是因为既有公有制又有非公有制这两条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为了弥补“市场缺陷”,有必要搞好宏观调控。

②为了维护市场秩序,有必要搞好宏观调控。

③为了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必要搞好宏观调控。

④为了维护公正分配和国家整体利益,有必要搞好宏观调控。政府的调控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市场的作用既要发挥,又要加以驾驭和调控。

8、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

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9、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社会总供给水平、货币供应量、财政收支状况、价格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对未来经济发展和经济水平的预期。

10、经济周期中复苏阶段的主要特征

市场逐步活跃,生产持续恢复,物价稳步攀升,资本周转加快,利润不断增加,就业日益增多。

11、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理论研究中充分吸收和运用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及电子计算机。对于管理理论的研究不在局限于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或其他专家,形成了一只庞大的职业队伍。各类专家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对管理理论所形成的学派,说法和叫法不统一。

12、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①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②谋求取得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③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精神变革。

13、简述差别工资制度

包括3个方面内容:①通过对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标准定额。②采取一种“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报酬制度,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③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这样既可以克服磨洋工的现象,又可以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14、简述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促进信息传递。影响非正式组织成员协作意愿,维护正式组织内部团结。保护个人人格和自尊心。

15、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论观点。

①工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是“社会人”,②在企业里,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③生产效率与工作条件、工作方法没有直接关系,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人的工作态度即士气,士气越高生产效率越高。管理当局要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职工的士气。

16、简述五项修炼基本内容

①自我超越,包括建立个人“愿景”、保持创造性张力、看清结构性冲突、诚实地面对真相、运用潜意识。②改善心智模式,③建立共同愿景,④团体学习,⑤系统思考。

17、简述制定企业经营目标的原则

可行性原则,关键性原则,激励性原则,④调节性原则。

18、简述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内涵及特点。

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工作是指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业务中最基本的记录、数据、标准和制度。特点: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前期性。

三、论述题

1、论述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②管理的主体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规范、法定的程序进行管理,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与管理权限。③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④管理目标和政策必须体现公众利益,并与公众的接受程度相适应。

⑤决策必须建立在民主化与科学化、法制化的基础上。

⑥宏观调控必须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⑦政府各系统、各部门、各要素之间要协调一致。

2、简述宏观经济运行规律

①组织构成的总体性。宏观经济具有复杂的组织构成。包括各个产业、部门、各经济单位;各个地区、各个城镇及经济单位;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包括国有集体、私有等各种经济成分;包括企业、市场、居民户、政府部门。

②经济总量的平衡性。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所谓总量平衡,主要是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基本平衡。

③产业结构的比例性。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个产业间及其内部各部门间生产规模的比例关系和投入产出的关系。一般包括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产业间及各次产业内部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等。

④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性。宏观经济运行不可能总是保持高速增长或平稳运行,总会产业一定程度的周期波动。尽可能减少经济周期波动的震幅和损失,是政府应发挥的作用。

3、论述宏观调控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核心职能是服务。宏观调控服务,是指国家政府为弥补市场缺陷、为促进市场发育、为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平等竞争,为尽可能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提供安全、信息、科研、教育、公共产品、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调节、调控与服务。

4、论述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变(为什么说在经济转变中,关键的转变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面临着许多重大的转变,其中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在这些诸多转变中,最关键的转变的政府职能的转变。

十二五规划指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问责,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5、论述“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的战略内容要求。

①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③坚持吧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⑤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6、论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①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导和引导一个整体趋向一个目标,企业经营包括技术活动、营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管理只是其中一种,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②管理的一般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稳定、创新、团结。

7、联系实际谈谈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实际意义。

答:

1、人员的团结。法约尔指出:团结就是力量、企业的领导人员应努力保持职工队伍的融洽和谐团结。

2、权力和责任。权力与责任应当对等,有了责任就必须给予权力,否则这项工作也难以顺利完成。

3、统一领导。未达到同一个目的,各项活动只能在一位领导和一项计划下进行,它是保证行动的统一,力量协调和集中努力方向的关键。

4、公平。法约尔把公平理解为亲切、友好和公正。用

这种态度对待职工,可以激励职工热忱地履行他们的职责。

5、首创精神。法约尔指出,企业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力量的源泉,必须鼓励职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8、结合实际分析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及管理对策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人们需求是依次要求、依次满足的,是递级上升的。这种需要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以上五种需要,人们并不能都得到满足,往往是等级越低者越容易得到满足,等级越高者越不容易满足。马斯洛认为人们在特定时期总有某些个别的需要发挥特别作用,并处于主导地位,其他级别的需要处于从属地位。

9、论述巴纳德的组织平衡论(试用组织平衡理论论述企业深层发展的条件)

①组织的对内平衡。它是指通过把创造出来经济和非经济诱因有效地配给各个成员,保持各个成员的“诱因”和“牺牲”的平衡,从而确保成员协作积极性的过程。

②组织的对外平衡。它是指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的过程。

③组织的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相辅相成。组织平衡时,组织才能生存和发展。否则,组织成员就会离开组织自寻出路,其结果将导致组织的瓦解。所以,组织平衡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10、当前我国企业发展受到哪些突出矛盾的制约?基于这些矛盾,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实现哪些最主要的目标?

⑴制约:①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深。②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综合成本上升导致传统优势迅速下降。⑵①通过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企业增长动力转型。改变以往主要依靠扩大要素投入和生产规模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②通过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形象和品牌建设、提高生产效率等途径,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实现企业发展能力转型。

③通过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的转型。

第二篇:2014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

2014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 法学专业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法治建设上的体现。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规定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总称。

3、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规章、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

4、法律部门:也叫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法律效力:即法的约束力,指人们应该按照法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从的一种法律之力。

6、法律责任: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7、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是实施法律的一种方式,对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8、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利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明珠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族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10、国家结构方式: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形式。

11、行政法的渊源:指行政法的表现方式,它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性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法律解释和其他行政法渊源。

12、合理行政原则:基本要求为行使权力的动机应符合法律授予该权力的宗旨,行使权力应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上,行使权力的内容和结果应该公平、适度、合乎情理,对违反合理原则行政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13、行政公务行为:行政公务人员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14、附款行政行为:除行政法规范明确规定外,行政主体根据实际需要附加生效条件的行政行为,又称附条件行政行为。

15、行政规章: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16、行政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17、信赖保护原则:即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权力的正当合理信赖应当予以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许可,确需改变行政许可的,对于由此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18、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19、行政赔偿:行政违法行为(包括显示公平、明显不当行为)侵害相对人权益而引起赔偿的一种行政责任

20、紧急避险: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行为。

21、刑罚: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22、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

23、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24、行政复议: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人就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根据相对人申请,由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5犯罪构成: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二、简答题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

答: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思想基础;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司法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法的特征

答: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2.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3.法师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4.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三、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

答:(1)习惯习惯主要指社会习惯特别是那些与重要的社会事务即为了确保令人满意的集体社会而必须完成的各种相关的习惯。(2)判例任何判例都是法官结合特定案件事实将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的制定法规范具体化的一种结果,时也就是说判例不再是一般的和抽象的了。这至少为将来的法官运用该制定法解决具体案件掼供了思路、经验和指导。(3)政策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属于法的非正式渊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政策对法律的制定或实施都有指导作用。

四、公法,私法与社会法

答: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项基本分类。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大陆法系的法学理论中并没有形成普遍可接受的单一的公法与司法的区分标准。但这不能否定公私法之分的下列意义:有利于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划定不同法庭如民庭与行政庭之间的管辖权限,为现行法律规定的解释提供基础。现在公认的公法部门包括宪法和行政法等私法

包括了民法和商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社会化现象的出现,又形成一种新的法律即社会法,如社会保障法等。这是因为存在即非国家利益,又非私人利益的独立的社会利益。有鉴于此,有人称社会法是介于功法和司法之间的法律。公法、社会法与私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式、法的本位、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不同。

五、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答: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主要有7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7个法律部门是:

1.宪法及其相关法、2.民法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7.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六、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

答:也称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从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免责形式:1.失效免责2.不诉及协议免责3.自首、立功免责

4、因履行不能而免责

七、司法的特点

答:1.司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具有国家权威性。

2.司法是司法局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法律的活动,具有有国家强制性 3.司法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及合法性。4.司法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和决定书等。

八、宪法的功能和作用

答:宪法的功能室宪法内容和原则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实际效果。

功能:1.确认功能。宪法确认功能主义表现在确认宪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确认国家的归属,确认法制统一的原则,确认社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目标与原则等方面。2.保障功能。宪法对民主制度和人权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3.限制功能。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权力行使的原则与程序,确定所要公权力活动的界限。4.协调功能,为了实现确认、保障与限制的功能,宪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解决大量的利冲突,合理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为建立社会和谐与稳定提供统一的思想基础。作用: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1.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

(1)宪法确认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2)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3)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础机制(4)宪法是立法体质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与依据 2.宪法在执法中的作用

宪法不仅是立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执法的基础与原则。一切执法活动不能违反宪法当代原则与具体规定。

3.宪法在司法中的作用

(1)宪法是审判权和检察权的来源,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活动的基本准则。(2)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司法机关进行活动的基本准则(3)法官和检察官的宪法意识对法发展产生重要影响。4.宪法在守法中的重要作用

认真遵守宪法,树立宪法意识是提高守法意识的重要内容

九、人大代表选举程序 答:直接选举的程序。1.选区划分与选民登记。2.代表候选人的提出。3.投票。4.计票5.代表候选人的当选。6.确认和宣布7.补先与罢先

间接选举的程序:1.代表候选人的提出2.投票3.计票和宣布当选4.补选、辞职和罢免

十、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和规定

原则:

1、有利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2.有利于经济发展

3、有利于巩固国防

4、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5、照顾自然条件和历史状况

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十一、行政主体的概念及构成条件

答:行政主体的概念: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权,并对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构成要件为:1.须是依法成立的组织2.须具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3.须拥有法定的独立职权与职责4.须能够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责任

十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受委托组织的法律地位 答: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第一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能时,是行政主体,具有与行政机关基本相同的 法律地位。第二,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能,并就行使所授职能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第三,被授权组织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受委托组织必须在委托的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

受委托组织的法律地位;受委托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职权,其后果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受委托组织在行使委托的行政职权时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

十三、行政行为的效力155 答: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为所发生的法律效果。

内容包括:1确定力。指已生效的行政行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所具有的不得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它要求a.行政主体不得任意改变自己所做的行政行为,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行政相对人不得任意请求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行为,否则其要求将不被视为有效请求,而不予受理2.拘束力。是指已生效的行政行为所具有的约束和限制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为的法律效力。拘束力是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双方而言的,对其他人不具有约束力4.执行力。指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要求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对其内容予以实现的法律效力。

十四、我国行政立法的体制

答:我国的行政立法体质,是统一的、两级、多层次的行政立法体质。统一,是指下一级行政法规范不得与上一级行政法规相抵触,相抵触者无效;l两级,是指行政立法

分为中央行政机关立法与地方行政机关立法;多层次,是指中央行政机关立法包括国务院所属各部门立法两个层次。地方行政机关立法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立法与省会城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多层次立法。

十五、行政许可的设定

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十六、行政处罚及其种类

(一)申诫罚。包括警告;

(二)财产罚。包括罚款、没收非法财产、没收违法所得;

(三)能力罚。包括责令停产停业、暂扣许可证或执照、吊销许可证或吊销执照、;

(四)人身罚。主要是行政拘留;

十七、行政处罚的程序

答:分为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简易程序适用于对公民处予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对单位处于1千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听证程序适用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

各类程序必须共同遵循的规则是1.查明违法事实后才能给予处罚2.告知当事人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3.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

十八、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 行政处罚的程序份为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简易程序适用于对公民处予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对单位处予1千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听证程序适用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

各类程序必须共同遵循的规则是

1、查明违法事实后才能给与处罚

2、告知当事人出发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3、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

十九、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权限

答:(1)法律: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2)其他:法律没有设定行政机关强制之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十、请求行政赔偿的程序

答:1.申请与受理。赔偿请求当面递交申请书的,赔偿义务机关应该当场出具加盖本行政专用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的书面凭证。申请材料不齐全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赔偿请求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2.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3.救济。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十一、犯罪构成共同要件、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体方面 答: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它是决定犯罪社会危害程度的首要因素。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说明侵犯某种客体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诸客观实施特征,即构成犯罪在客观上必须具备的条件。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为负刑事责任飞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二十二、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区别 答:正当防卫就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行为。

1.危险的来源不同 2.损害的对象不同 3.行为实施的条件不同 4.必要限度的标准不同 二

十三、贪污罪、受贿罪、渎职罪 答: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论述题

一、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

2、法律原则的种类有三种。

(1)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公理性原则即由法律原理构成的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是严格意义的法律原则。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制定的一些原则。

(2)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原则。基本法律原则是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所适用的、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原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治原则等。具体法律原则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适用于

某一法律部门中特定情形的原则,如行政法中的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等。(3)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实体性原则是直接指涉及实体法问题的原则,如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中所规定的多数原则属于此类。程序性原则是直接涉及程序法问题的原则,如诉讼法中规定的“一事不再理”原则、辩护原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等。

二、司法与执法的区别

1、司法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是实施法律的一种方式,对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执法是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驶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2、司法与执法的区别有四点。

(1)主体不同。司法是由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适用法律的活动,而执法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来执行法律的活动,二者具有各不相同的特定主体。

(2)内容不同。司法活动的对象是案件,主要内容是裁决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和争议及对有关案件进行处理,而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行政管理的事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执法的内容远比司法广泛。

(3)程序性要求不同。司法活动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司法机关的活动一般都有相应的较为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如果违反程序,将导致司法行为的无效和不合法。而执法活动虽然也有相应的程序规定,但由于执法活动本身的特点,特别是基于执法效能的要求,其程序性规定没有司法活动那样严格和细致。

(4)主动性不同。司法活动具有被动性,案件的发生是引起司法活动的前提,司法机关不能主动去实施法律,只有在受理案件后才能进行应用法律的专门活动,而执法则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对社会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责要求行政应积极主动地去实施法律,而并不基于相对人的意志引起和发动。

三、论述我国政权组织的形式

1、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组织国家机关以实现其阶级统治形式,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

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1)人民主权原则(2)人民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与制度(3)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受人民监督(4)各级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大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是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四、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划分

1、法律。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2、行政法规。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取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

3、地方性法规。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4、行政规章。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市场。

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五、行政复议的宗旨

1、行政复议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人就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由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行政复议的宗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为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其具体行政行为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形:一是合法行为,二是违法行为,三是不当行为。行政机关在作业具体行政行为时,如果违法或处置不当,一方面会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另外一方面也会破坏行政管理秩序,因此需要设立行政复议制度,来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

(2)保障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这是设置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出发点。行政机关在实施管理时,滥用权力和行使权力不当在所难免,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极有可能侵犯作为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通过复议制度给相对人申请复议的权力,就是为了通过复议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为,使相对人的权力免受侵犯。

(3)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行政机关充分行使行政管理权,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对保障公民的权利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行政权必须依法行使。因此,既要保障行政机关通过充分行使权利来履行其职责,又要对行使行政权进行监督。行政复议既是保障行政权行使的一项制度,也是对行政权实施内部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

六、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但是,并非一切民事行为都是民事法律行为。其中,只有具备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的民事行为,才具有法律确认的法律效力,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而不具备法定有效条件的民事行为则不具有法律效力,不产生行为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或者通过当事人依法行使变更权或者撤销权导致其效力的变更或者消灭。所以,民事行为的范围大于民事法律行为,两者在形式逻辑上是包容概念的关系。即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具体有以下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合法性,因为它必须是合法行为。才能为国家法律所确认和保护,从而能够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在此,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应着眼于其内容和形式均应符合法律规定,而且,合法性的范围是广义的,即要符合法规规定,又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是民事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整的目的,也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

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作为构成要素

(1)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追求民事法律后果的内心意思用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活动。

(2)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们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行为。所以,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每种民事法律行为都必须存在意思表示。缺少民法所确认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就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但并不等于民事法律行为,因为,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意思表示构成是不一样的,既可以是一种意思表示所构成,也可以是包含两种或多种意思表示。

(3)民事法律行为能够实现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即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那么,基于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的合法性,法律确认和保护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故行为人所追求的预期后果必须可以实现。可见,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与实际产生的后果是相互一致的。这一特点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区别于民事违法行为。因为,民事违法行为也含有依法产生法律后果。但是,这种法律后果并不是行为人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时所追求的后果,而是根据法律规定直接产生,并非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根据。

第三篇:2013年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复习重点

2013年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复习重点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条件下,在科学总结人类实践经验和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手掌的基础上,实现了根本变革,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科学统一,还贯彻到历史观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物质运动同空间、时间是不可分割的,空间是表征事物的广延结构性和并存性的物质存在形式。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时间是表征事物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物质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即具有绝对性和无限性,又具有相对性喝有限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包括感性和理性认识。

(一)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意识活动是与人脑本身的复杂结构相联系的,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活动实现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

2、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光有人脑这个物质器官,还不等于有了意识。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器官,传导入脑,使主观和客观发生联系之后才会形成意识,意识是客观的主观映像。

(二)能动作用:一是通过实践认识世界;二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正确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应当反对两种片面的观点:一是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它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另一种是唯心主义观点,它抽象地发展了意识的能动方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意识说成是脱离物质、决定物质的东西。

4、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

1、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连续的、渐进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种质的形态的飞跃。事物的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量的变化,超出度的界限,事物就发生质变。质变是旧质消灭、新质产生,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这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由量变到质变和由质变到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多样喜性的发展过程,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即质量互变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发展的量变和质变渐进性喝飞跃性的统一。

5、发展的前进行与曲折性:(1)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任何现存的事物,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对于他所产生的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③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是新事物克服旧事物,是质变。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是有肯定的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继承。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待历史遗外来文化,都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不加分析帝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做法都是错误的。(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自身的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呈现为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之所以是前进,上升的。首先,每一次否定,都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其次,事物自身的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在否定之否定阶段上,达到了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事物前进、上升的道路之所以是曲折的。首先,经过两次否定即两次向对立面转化,事物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仿佛是向旧的阶段回复。其次,否定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事物在同旧事物作斗争中必定

有反复,必定要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个代替过程是曲折的,局部的暂时的逆转也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历史现象,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要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改正错误,坚定不移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6、事物发展的内部根据和外部根据:内因是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也称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也称外部矛盾。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关系又称为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自身系统是内因,环境是外因。唯物辩证法肯定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不否认外部矛盾(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是根本的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正确认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只有科学地阐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才能揭示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克服形而上学的外因论以及必然导致的唯心主义错误。从实践方面看,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又要始终如一地吧社会主义事业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7、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怎样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来运用马克思主义):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绝对性。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是作为系统和过程而存在的。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定层次、一定过程的正确认识,它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另一方面,绝对通过相对而存在的。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具有重大的认识论意义。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有助于在认识论上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可以防止和客服思想僵化。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即有绝对性的一面,又要有相对性的一面,一种认

识是否正确,最终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即使一时还不能证实或推翻,迟早都会由实践来检验并得出结论。实践标准是绝对的,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水平未必恩呢该对当时已经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性作出判断,人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是相对 的。

8、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增长率和密度等。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9、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依赖于经济基础,但又有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2.意识形态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意识形态与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意识形态变化一般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从横向来看,意识形态的发展同经济水平之间也存在着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意识形态的发展不一定最先进的;相反,经济落后的国家,其意识 形态的发展,却有可能是比较先进的。这种不平衡性可以从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的变革要求中得到说明。3.意识形态内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能动的反作用。它具有指导、动员、批判、教育和规范作用。

基础的内容、性质和发展要求,是社会经济关系在人们观念上的深刻表现。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别或对立,实质上是它们各自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之间的差别和对立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着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意识形态已经产生,就要为它所反映经济基础服务,对经济基础起着维护和强化作用。哲学在各种意识形态中,是远离物质经济关系的意识形态,它曲折地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并通过指导各种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对经济基础产生深刻的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形式和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发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时,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使技术设自然资源得带合理的运用,从而促进生产发展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技术设备、自然资源的作用也得不到发挥,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是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发展的,一种生产关系在它产生和建立的一段时期内,与生产力状况是基本适合的,它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这期间,生产关系也有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人们进行某些调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来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就由基本适合变为基本不适合,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之后,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新的生产力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在到新的基本适合,矛盾不断产生有不断解决,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内在的本质联系,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群众观点个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点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些观点运用到实践中,就形成了党的群总路线,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路线。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①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总是在人们的一定目的,一定意识支配下进行,它是实现人们一定价值追求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计划地改变世界面貌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在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最总目的。真理及其检验的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真理作为认识范畴,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唯物辩证主义吧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在判断认识真理的过程中需要逻辑证明,逻辑证明是辅助性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归根到底是社会实践。真理的客观属性和价值属性: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是在实践基础上具体的历史统一的。一方面,真理是价值的基础,决定价值的性质。另一反面:价值制约着真理由可能向现实转化成过程。要求您我们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和满足人们利益相统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认识过程中的不同认识阶段,两者有质的区别。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认识活动中,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总是互相参透的。感性中有理性,理性中也有感性。

地理玩意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指特定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增长率和密度等。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历史的影响,要求人们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协调、稳定、健康发展。但它们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意识形态依赖于经济基础,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既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形式和自己特殊的规律。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对前人思想继承什么,根本上取于当代人们的经济利益;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水平与经济

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从纵向来看,意识形态与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变化不完全同步。从横向来看,意识形态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也存在着不平衡性。第三,意识形态内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发展,除了最终受经济的制约外,还不同程度地受意识形态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政治和法律思想的影响。第四,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还突出表现在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的作用:意识形态的作用具有两种不同性质,即促进社会的发展或阻碍社会的发展。判定意识形态作用的性质,是根据它是否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相一致,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助于进步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建立与发展。

P31、商品及其二因素: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是其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商品是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体。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第二,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或抽象劳动。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这表现为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成其为商品。一是有些东西虽有用即具有使用价值,但它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人的劳动消耗在它上面,因面没有形成价值,那就不能成为商品。如自然界的空气、阳光等。二是有些物品虽然是劳动产品,也有使用价值,但如果是生产者自产自用的,不是为交换面生产的,从而不表现价值物,那也不是商品。三是一种物品尽管作为商品生产出来,但如果是废品,没有使用价值,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是白白浪费,不会形成价值,因而不能成为商品。

P35货币的职能: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特为货币的职能。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执行着以下一种职能:第一,价值尺度。第二、流通手段;第三贮藏手段。第四、支付手段。第五、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P41、资本循环:生产企业的投资不间断地由流通过程的出发点进入 生产过程,再由生产过程流入流通过程,从而又复归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叫资本循环。资本循环过程。从货币资本形式出发的资本循环过程,依次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执行三种职能,体现购、产、销的统一。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第一种形式是以货币为内容的货币资本形式,第一种聚能是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第二种形式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内容的生产资本形式,第二种职能是在车间里生产出商品。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第三种形式是以商品为内容的商品资本形式。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并存性和继起性,并存性是指一个生产企业的全部投资,依据购买条件、生产条件和售卖条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三部分,分别在货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上同时并存。继起性是指并存的三种形式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各自相继进行循环,形成三个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产业资本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一方面,由于投资的三种形式在空间上同进并存,所以它们各自就能够相继地运动;另一方面,由于投资的三种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循环,所以它们就能够保持并存国并存性遭到破坏,继起性就会停顿;相继循环不能实现,并存性就会陷于混乱。产业资本只有既保持并存性,又保持继起性,才能正常循环。资本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生产力高度增长和生产关系进行了相应调整的结果,垄断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各种矛盾推动着资本主义向更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主义为更高级的社会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

1、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的发展进一步社会化、国际化。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及经济全球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2、垄断⑩经济管理日益社会化,就为进行真正的全面的社会化管理做好了形式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3、垄断使资本本身也进一步社会化

了,这样,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生产、管理和资本的高度社会化,就在各方面为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和进行反配准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剧,使社会主义的革命变革不可避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和高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的各种固有矛盾,包括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殖民地、附属国和宗主国的矛盾,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这将迫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加速从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新经济政策基本内容:

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将部分国有化企业退还给原企业主经营,实行租凭制和租借制

3、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4、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5、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基本路线: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过程,吧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交换,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实质:就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调节手段来发展生产力。特点:他是一种含有市场调节机制的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可分解为七个要点:一是目标指引。这就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的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二是总体布局。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即十八大报告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总体布局”。这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三是发展动力。这就是:“坚

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四是制度依托。这是”四项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社会制度方面的体现,在现阶段主要包括:

1、在经济方面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在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自制区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在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五是奋斗目标,就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六是立足点,立足基本国情。七是领导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重复出现,具有周期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表现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的反复。

2、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组成三部分,即W=C(不变资本)+V+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区别消失了,从而使资本增殖过程神秘化。剩余价值本来可变资本带来的,但资本家却将其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样,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它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而不是劳动的产物。级差租地含义:土地有优有劣,租种优等地者支付地租较多,租种劣等地者支付地租较少,这种与土地优劣不同的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有两种形式,即级差地租第一形式或称级差地租I级和级别差地租第二形式或称级差地租II。I是指等量资本投入等量面积的不同等级的土地上,由于土地在肥力不同和土地位置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II是指 资本连续投在统一块土地上,由于追加投资产生不同的生产率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来源于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是由于土地优劣不同和土地数量有限,特别是优等地的数量有限,形成了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十八大报告主要包括: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构成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中特理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中特理体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5、中特理体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6、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历史任务,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与继续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明确了努力目标,规划了整体布局,规定了基本任务,对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特征与30多年前比有很大变化,但这并不影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判断。要看到,我国经济实力虽然大大提升,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生产率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还存在着一系列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推进任何领域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做到既不超越阶段、又不落后现实,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明确和重申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总体布局进一步扩展为五位一体,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这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科学发展重大战略问题认识的深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1、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第四篇:陕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管理理论

第一部分 管理学原理 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矛盾:就是有限的资源和相互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泰罗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等人,在早期管理理论先驱的思想影响下,对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创立的。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管理学的正式形成,泰罗也被誉为“管理学之父”。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七个内容:1工作定额管理。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当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很大。为此,必须进行时间和动作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2标准化管理.泰罗认为:为了让每一个人能够确实而公平完成工作额,就要使每个工人都掌握标准化的工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原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3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了鼓励工作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泰罗提出一种有差别的、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度。对于超额完成工作定额者,以高于正常的工资率支付工资,完不成的则以低于正常的工资率支付工资。4能力和工作相适应原则。泰罗认为: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天赋把他们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去,而且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教会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泰罗认为:应该把计划同执行分离开来,计划有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和工人负责,这样才能有利于科学的工作方法。6职能管理原理。为了适应复杂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泰罗实行了职能管理---职能工长制,即将管理工作予以细分,使每个管理者只负责特定的管理职能。7例外管理原则: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把日常事务授权下属管理人员负责,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法约尔认为,管理不同于经营,管理活动只是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或部分。他把企业整个经营活动概括为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技术活动:

2、商业活动:

3、财务活动:

4、安全活动:

5、会计活动:

6、管理活动 还认为:无论企业规模大小,简单还是复杂,都存在上述六项活动。同时,随着组织层次中职务的升高,人员的技术能力的相对重要性降低,管理能力的要求逐步加大,管理能力更显重要。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求;

3、社会需求;

4、尊重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前两项是基本需求,后三项是高层需求。

人实际上是“社会人”,他们并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安全感和受人尊重等。霍桑试验:1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试验3与工人谈话试验4对接线板接线工作的研究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就是行动以前预先进行的计算和筹划。具体的讲,就是管理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对行动方案经行抉择,并设计其步骤、方法、环节、途径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计划的步骤:1确定目标2确定计划前提3发掘可行性方案4评估方案5选定法案6拟定引申计划7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组织设计的任务:提供组织的结构图和编制职位说明书。

组织设计的原则:

1、目标可行性原则2分工合理原则3统一指挥原则4组织结构体系管理的跨度原则:决策子体系、指挥子体系、参谋子体系、执行子体系、5责权相符原则6精简效能原则7部门化原则

监督子体系和反馈系统

管理幅度:任何管理都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管理幅度,所谓管理幅度就是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而有效的管理其下属的数量。管理幅度的大小受到管理者素质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和能力、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一个管理人员有效管理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组织中职位等级的数目。特别是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层次将会不断的增多。管理层次起因于管理幅度的限制。当组织的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之间是反方向关系,管理幅度越宽,管理层次越小,反之亦然。

组织变革的原因:就是组织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需要。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保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超Y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约翰-莫尔斯和洛希共同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对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试验和研究的总结。其结论是:不能笼统地说X理论正确还是Y理论正确。有的组织适合应用X理论,有的组织适合Y理论,关键在于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和成员素质等。据此,他们提出了超Y理论:1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组织的2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3组织目标、工作性质、成员素质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4当一个目标达成以后,可以继续激发起职工的胜任感,这种胜任感的实现是每个人最需要的,所以它能激发人们为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因此,超Y理论主张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灵魂采用X、Y 或X+Y的管理方式

这种理论认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是使下属获得更好的鼓励、:这一理论是有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更高的满意程度和工-豪斯提出来的。作成效的核心人物,提出领导的主要职能是为下属在工作中提供满足需要的机会,并使下属明白那些行为能导致目标的实现并获得奖励。简言之,领导者应为下属指明达到目标的路径。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将其内在潜力转化为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

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第一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把后一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他建议管理人员应先向职工提供保健因素,消除职工不满,然后在提供激励因素,增加职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在缺少保健因素的情况下,激励因素的作用也不会很大。

公平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员工的积极性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员工首先思考自己的收入与付出比率,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率与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率进行比较。如果员工感觉到自己的比率与他人相同,则有公平感。如果感到二者的比率不相同,则会产生不公平感。当不公平感出现后,员工就会试图去纠正它。

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对偏差预测和估计,消除与行动前)、同期控制(主要工作监督和技术指导)、反馈控制(最传统的控制方式)

第二部分 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管理是指管理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通过内部管理机制运作以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所拥有的资源,最终实现预期效益目标的活动。

企业管理的性质:企业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且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①自然属性: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产生的。②社会属性:企业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是维护社会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手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显然具有不同的个性。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它由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三个基本内容构成,其中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基础,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财产权利的安排。

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协调的原则,由股东大会、董事会、高层经理班子、监事会四个部分所组成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企业领导制度。

3①股东大会:是指一种定期或临时举行的由全体股东出席的会议,同时.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它又是一种非常设的、由全体股东所组成的公司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是股东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对企业行使财产管理权,体现股东意志的组织。

②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它是由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选举产生的董事所组成的一个集体领导班子。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受托人,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而行使对公司法人财产的支配权。股东们对董事会持信任态度,而董事会则必须对股东承担受托责任,确保股东资产的保值增值。③高层经理班子:以总经理为首的高层经理班子,是公司的执行机构。总经理实行董事会聘任制,由他带领高层经理班子的全体成员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并对董事会负责。从演化过程看,法人治理结构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问题。在我国,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时间还比较短,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显得刻不容缓。

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归纳为报酬机制和约束机制两方面。

一是报酬机制:经营者的报酬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利益、个人价值实现、社会荣誉等,但经济利益却是第一位,它包括工资、奖金、职务消费、股权等,这是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约束其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经营者的报酬机制主要两种形式: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二是约束机制:分为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两方面。

内部约束,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的相互约束关系。一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实现,二是来自公司章程、任期合同、组织机构等的约束。

外部约束,是在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外形成的约束,即法律、市场机制、社会道德等对经营者的约束。④监事会

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决策权和经营权大部分都集中在了董事会和少数经营者手中,股东大会虽然在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构,但因不是常设机构,因而很难对经营者行为进行及时监督和纠正。因此,现代公司都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即监事会,对董事会和高层经理班子的行为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以防止他们从事违反法律和公司章程的活动,损害股东、债权人和职工的利益。

4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制衡关系

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层经理班子成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经营管理企业;监事会代表所有者利益对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成员的经营决策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

市场细分的作用①识别市场机会最有效的方法。②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保证。③企业强化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

市场细分的依据是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引起需求差异的原因很多,而且消费者市场和生产者市场又不尽相同。这些引起需求差异的原因就构成了市场细分的标准。

①消费者市场的细分标准:地理标准、人口标准、心理标准、行为标准等。

②生产者市场的细分标准:最终用户、用户规模、用户地理位置等。目标市场,是指企业要进入的那个市场,即企业拟投其所好,为之服务的那个消费群。企业市场细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选择并进入目标市场,然后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投入市场到最终被市场淘汰所持续的时间过程。

一般可根据产品的销售量和获利额的增长变化情况,将之划分为各具特征的四个阶段。

量少,销售增长缓慢,产品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时,产品生产成本和一是投入期:新产品刚刚进入市场,人们对新产品缺乏了解,则销售销售费用较高,一般没有利润或只有极少利润。竞争者也很少或没有。二是成长期:新产品逐渐被广大消费者了解和接受,销售量迅速增长,利润也相应增加,但也因此引得新的竞争者纷纷加入。

三是成熟期:大部分消费者已购买了此产品,销售增长趋于缓慢,市场趋向饱和,利润在达到顶点后开始下降。由于要应对激烈的竞争,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

四是衰退期:销售量显著减少,利润也大幅下滑落,竞争者纷纷退出,原产品被更新的产品所取代。②各阶段的营销策略

一是投入期的营销策略:企业应该注重扩大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范围,降低成本,尽量缩短投入期。就价格和促销水平来看,企业可以有四种策略选择:快速掠取策略(高价格、高促销)、缓慢掠取策略(高价格、低促销)、快速渗透策略(低价格、高促销)、缓慢渗透策略(低价格、低促销)。

二是成长期的营销策略:企业应把重点从使消费者了解新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转到争创名牌、吸引消费者购买上来,保证产品销售的迅速增长,延长给企业带来最高利润的这一时期。企业可以采用的策略有:提高产品质量、寻找新的市场、扩展企业的分销网络、改变广告宣传重点、充分利用价格手段。

三是成熟期的营销策略:现有市场已达饱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些经营欠佳的竞争者被迫退出市场。为了维持企业的市场地位,企业应当采取进攻性的策略,积极增加具有新的竞争力的因素,使成熟期延长。为此企业可以有三种策略选择:市场改良、产品改良、市场营销组合改良。

四是衰退期的营销策略: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保留策略,即或维持原状或逐渐收缩;放弃策略。

定价方法①成本导向定价法:②竞争导向定价法③需求导向定价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按照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主要概括为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和销售服务过程的质量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一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二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三是全面的质量概念;四是采用的方法是科学性和多样性。绩效评估是根据一定标准,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内部从事工作中的员工的工作态度及其工作成果加以测量的过程。绩效评估的方法①相对标准法:是通过对员工进行相互比较和研究分析确定的一个相对的评估标准,以此作为员工绩效评估的方法。具体包括排序法、两两比较法、强制分配法等。②绝对标准法:是考评人员依据客观行为对每位员工做出评估的方法。具体包括量表评等法、关键事件法、职业锚定等级评价法,行为观察法等。③目标管理法:是考评人员与员工共同讨论和制定员工在一定评估时期内需要达到的绩效目标,同时还要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方法。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企业文化的构成内容:①深层企业文化:它不是人们能直接体察到的,而是渗透于企业全体成员思想和心灵中的意识形态。一般包括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经营风格、企业风气和企业道德五个方面。②中层企业文化:它主要指企业文化中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给予体现于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内外人际关系等被一定的制度所约束和规范的内容上。通常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企业风俗等三个方面。③表层企业文化:指的是那些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就能直接体察到的视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外在文化形态。通常主要有: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字;厂容厂貌;产品的特色、造型、包装、品牌设计;厂服、厂歌、厂徽、厂旗;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公关礼品和纪念品,宣传媒体和沟通方式等。

第三部分 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作为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所进行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经济体制的特定性。宏观经济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特定的概念,是市场对社会资本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条件下的政府管理行为,而不是一切经济体制下、一切资源配置方式下的政府管理行为。

2、管理主体的行政性。宏观经济管理主体是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它实际上是国家政府凭借权力和行政隶属关系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所进行的管理3管理客体的总体性。宏观经济管理客体是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解决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经济问题,其核心任务就是谋求社会总供给也需求的基本平衡。4管理方式的间接性。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运行以市场为中心,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不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而是通过市场,主要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规范,引导和制约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5、管理目的的全局性。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即谋求、维护整个国家利益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效益。当然,宏观经济管理在谋求、维护整个国家利益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效益的同时,并不忽视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存在,而是要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正确地协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使三者达到有机的统一

充分就业:是指凡是有工作能力并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找到适合的工作的一种社会状态。充分就业并不意味这“全部就业”或“人人都有工作”。从失业者的就业意愿角度,可将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只有非自愿失业才算真正的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际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外汇收入与支出的相对平衡。

宏观经济管理机构设置原则: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要求,宏观经济管理机构设置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按职能任务确定机构的原则。合理设置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在于正确、高效的发挥政府职能,更好地完成宏观经济管理的各项任务。因此,设置什么样的管理机构、聘用什么样的公务人员,首先应从其所负担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任务出发,坚持先定职能任务、在定机构的原则。2精兵简政的原则。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机构设置必须坚持精简效能的原则。精简就是精兵简政,改变和消除政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冗员繁多等问题,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层次和幅度;效能就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各部门和各单位,在履行管理职能的动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工作数量、质量、速度和效果。

3、责权对称的原则。管理权力是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责的必要条件,因此,管理权力与管理责任对称是任何管理机构设置必须遵循的原则,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必须从这一原则出发,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管理岗位的权力和责任,使之最大限度地对称。4统一协调的原则。统一就是在宏观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应该有统一计划、统一调控和有利于发挥组织机构整体效能的核心。协调就是政府各管理部门,在这个核心的统一指挥下,协调运作,形成合力。

5、科学规范的原则。宏观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必须根据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责、功能和权限,科学地确定机构、编制、岗位和人员,并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和法规,使宏观经济管理机构设置逐步做到法制化和制度化。

政府必须对经济周期波动经行治理。当然政府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治理,不是、也不可能是消除经济周期性波动,而是避免剧烈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建设经济波动频率,平抑经济波动幅度,是经济结构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得到调整和升级,保持经济相对稳定地增长。宏观经济计划: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面所作的总体战略部署和安排。特点: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

产业政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质态升级。产业政策作为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而出的赶超政策,其核心是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自觉设计和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产业政策的内容: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

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收入也支出的计划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活动调节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社会向市场提供的可供购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它包括国内生产提供的部分与进口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社会总供求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同一计算口径、同一时期内,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协调的一种经济状态。这种状态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意义:

1、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前提条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民经济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而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在这里,社会总供求量上的平衡,则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有序运行的可行性和现实可能性,而社会总供求机构上的平衡,则保证了国民经济能按比例、协调健康地发展。否则,如果社会总供给严重大于社会总需求,就会造成市场疲软、资源闲置、失业增加、生产萎缩等。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如果社会总供给严重小于社会总需求,则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均经过热、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诸多困难,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2社会总供求平衡是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的基础。资源配置合理和经济结构优化,是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保障,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之间有一个大体平均的利润率,生产要素在各部门间、行业间的流动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及国民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同时,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也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这时,供给的压力和需求的拉力同在,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会主动地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相反,在社会总供给严重大于社会总需求的情况下,市场疲软、生产滑坡、资源闲置、资金周转缓慢等,虽然能够从外部淘汰落后产业和产品,但不利于新产业的发展,更谈不上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在社会总供给严重小于社会总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不足,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条件,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价值虽然仍能实现,但社会缺乏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动力,生产上甚至出现粗制滥造,致使社会资源浪费和经济结构恶化。

3、社会总供求平衡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在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和广大城乡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基本稳定,就业比较充分,商品供给充裕,服务周到,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如果社会总供给严重大于社会总需求,社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不能充分地转化为货币,一部分企业无法扩大再生产,甚至维持简单再生产都比较困难,必须造成社会生产萎缩,失业增加,一部分人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如果社会总供给严重小于社会总需求,则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在收入水平提高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的情况下,人们的货币购买力和生活水平就会降低。4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要保证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只有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进而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诸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相反,如果社会总供给严重大于社会总需求,市场疲软、市场滑坡、资源闲置、失业增多、经济增长乏力等,必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如果社会总供给严重小于社会总需求,短期看来,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不定期经济增长往往是建立在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的基础上,而且容易引发通货膨胀,恶化经济发展环境,显然是难以为继,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影响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2015年最新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重点

2015年HN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前复习重点

政治理论部分

第一部分 马克思列宁主义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P1-2)

(1)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2)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一方面是“资本积累”,另一方面是“贫困积累”。两方面的积累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3)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西欧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病逐步暴露,经济危机爆发,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前人的学说,和恩格斯合作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的意识形态》,发表了《费尔巴哈提纲》,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1847年,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3)十九世纪70年代后,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欧美各国纷纷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1875年,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提出了过度时期理论,阐述了共产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论述了两个阶段的分配原则;1878年,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进一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4)1883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继承了亡友的遗志,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1886年,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系统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伟大变革(P3-4)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1)在哲学中,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哲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无产阶级贫困的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论述了共产主义未来发展的阶段和社会的基本特征。(3)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必然被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革命结论。认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新社会制度的缔造者;认为必须要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

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P7)

马恩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五个要点: 一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了国家及其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二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三是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四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原始社以来的历史全部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要消灭阶级划分和阶级对立;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

五是代替那些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例题: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当前我国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题思路:经济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必须要靠发展来解决问题。特别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生产力意义更加重大,作用更加突出。这段时期的发展,是创造让更多的人民获得更多实惠的发展,与以前的发展有所不同。、联系实际,品质活力**的建设,就是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P8-10)

马克思非常重视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发挥和论证了他与恩创建的“新唯物主义”哲学。

(1)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经典阐述。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将上层建筑分为政治的、法律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观念上的上层建筑。认为人在社会中形成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物质生活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同生产关系产生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成了生产力的桎梏;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当生产力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时,这个社会就不会灭亡,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也不会出现。

(2)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的本质的揭示。将人类的本质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指前资本主义阶段;二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指商品交换普遍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社会财富这一基础的自由个性”的阶段。

(3)政治经济学研究与辩证法的拓展。马克思出色地阐述运用了主观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综合运用了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等,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还对自己运用的辩证法进行了专门的说明。阐述了自己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在肯定黑格尔内核的基础上,特别阐明了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5、马克思的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P12-13)

(1)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定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不同所有者的关系;商品生产经历了简单的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两个阶段;它们的共性是:通过交换获取各自的经济利益;遵循等价原则;平等竞争;以货币为媒介;价值规律是商品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生产。

(2)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是用来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根本特征。价值是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所表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的实现互为条件;对同一个商品所有者来说二者不可兼得.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4、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反映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3)货币及其职能。马克思认为,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 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作用:第一,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第二,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5)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方面,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日益发展,形成了垄断资本的统治。

(6)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而是客观存在的趋势。

6、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P16-17)(1)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所以购买劳动力,就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增值过程。只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剩余价值就一定会产生出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的秘密。

(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劳动时间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情况下,通过工作日的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

(3)资本特殊性质和基本构成。特殊性质:第一,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第二,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第三,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基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

7、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P17-18)

(1)资本积累的过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为加速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掠夺巨额财产,以便更快形成发展资本主义的两个基本条件:大量的货币资本和大批的雇佣劳动力。

(2)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方面,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日益发展,形成垄断资本的统治。

(3)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首先,从生产社会化的本性来分析。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及其造成的社会病态现象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时,必然要求社会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其次,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原因来分析。社会要发展,必然要消灭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第三,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变化趋势来分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客观存在的趋势。

8、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P22-23)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1516年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出版的《乌托邦》一书,被看做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

(2)空想社会主义三大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3)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缺陷。继承了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成果,深刻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只是从道德上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对未来社会的遇见局限于价值判断,不能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没有找到变革旧社会、创新新社会的力量和道路。

(4)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产业革命在欧洲的迅速发展。产业革命促进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在欧洲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力量强大的队伍,同资产阶级展开了全面斗争。

(6)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思想臵于两大基石之上,使空想变成了科学。之后在近半个世纪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受了实践的经验并不断得到发展。

9、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P24)(1)“两个必然”思想的提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2)“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提出。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3)“两个决不会” 同“两个必然”的统一。二者的思想是统一的。“两个必然”论证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须的条件。

10、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P28-29)

(1)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阐述了人类早期社会的发展历史,比较完整地阐述了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理论,揭示了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与本质,科学证明了人类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2)恩格斯的《路德维西.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概括并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阐述。(3)晚年书信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全面阐发。1890至1894年间,恩格斯在书信中批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庸俗化的观点,全面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深刻论证历史运动是一种合力。

11、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P37-43)

(1)批判民粹派和经济派,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一是批判民粹派的“人类天性论”,论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二是批判民粹派的英雄史观,阐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个人历史作用的辩证关系;三是批判经济派的庸俗经济决定论,阐明政治对经济的作用;四是批判经济派的自发论,阐明革命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批判马赫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一是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二是从哲学高度提出了物质的定义;三是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理论;四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五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3)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一是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二是揭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三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

12、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P51-53)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内容:实行工业国有化,剥夺剥夺者;余粮征集制,国家以低价购买农民的余粮,保证红军有饭吃;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实行商业国有化;推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缩小社会成员间的差距;实行义务劳动和劳动军事化。(2)向新经济政策的过度。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受到了抵制。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3)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二是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三是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四是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五是及时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从“工业、农业、商业”分析。

13、列宁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P55-58)

(1)十月革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列宁指出,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俄国的生产力水平尚未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水平,但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据此,先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再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

(2)进行农业合作化。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合作社就是社会主义组织。农业合作化,是吸引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形式。

(3)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大工业是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物质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的唯一的基础。

(4)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为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列宁采取了加强国家的专政职能,同时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脱离群众,这是党员质量,保持先进性,维护党内团结。

(5)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把“文化革命”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纲领,重视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发展国民教育。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

1、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P60)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革命相比(1)革命的时代条件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走向,划分了整个社会历史时代。(2)革命领导权不同。不再有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3)革命的前途不同。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4)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即整个中国革命分为两步,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部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P62-64)(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P66-71)

(1)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团结—批评—团结”、“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家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成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及方针政策。(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在党的八大上,中共中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认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68-72)

(1)毛泽东1953年初步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新方针,论述了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1958年又提出了一整套包括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沿海和内地工业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2)1963年中央工作会议在讨论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时,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在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同时,毛泽东还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方针。(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毛泽东指出,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4)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他强调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5)在领导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他认为实行民主集中制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反对个人专断。(6)在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提出坚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7)对知识分子政策,主张应给予信任,改善关系,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积极发挥其才能。

例如: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思路:

1、首先回答毛泽东对道路的探索是什么?坚持党的领导,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现代化国家……

2、当前我国的发展道路。

3、再结合实际回答。

5、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P75-76)

(1)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以及祖国统一等问题。(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成为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又提出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些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建国前后正式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实现民族团结,按民族聚居程度实行不同级别的区域自治,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4)对于香港和澳门问题,采取“暂时不动”“维持现状”“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对台湾问题,有武力解决调整为和平解决,主张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但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党的思想建设(P80-81)

(1)在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毛泽东特别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强调共产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2)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经过实践在延安整风时期系统展开而达到成熟。他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巩固发展,就在于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思想统一的党。(3)毛泽东提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按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每一个党员,解决共产党员思想入党问题。党员从思想上入党说到底是要解决世界观问题,毛泽东还创造了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创造。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突出的问题。左、右倾错误、宗派主义、党八股等都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对全党的一种精神束缚,给党带来严重危害。

7、党的作风建设(P82-83)

(1)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风是由党的世界观和党性决定的。毛泽东创造性地把学风和党风统一起来,揭示了学风、党风和党性、世界观的内在联系,指出学风问题是党的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的工作态度问题。党风不正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而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列主义的作风。(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共产党人三大优良作风。(3)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是党风建设的重点,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毛泽东一再告诫全党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官僚主义。

毛泽东总结的党的优良作风。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8、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P84-85)

全国解放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要。1955年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后来针对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减弱的情况,毛泽东论述了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提出了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思想,认为不重视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就会迷失方向。

毛泽东从理论上论述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认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表现为思想政治工作:(1)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2)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3)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4)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5)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9、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P86)

(1)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教育;第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第四,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第五,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

(2)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第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第四,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第五,民主原则。

10、革命和建设的若干政策策略原则(P89-91)

(1)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这一思想建立在毛泽东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建立在对帝国主义和反对派两重性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2)在对敌斗争中,要对的人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3)在对敌斗争中,必须将战略问题和策略问题区别开来,在战略目标上要消灭敌人,敢于和敌人进行斗争,但是,在各个策略阶段上,要善于斗争又善于妥协。(4)“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战略思想。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当前主要问题,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尽可能团结人民,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当前的敌人。(5)把一切积极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并尽可能减少和化解消极因素,求同存异,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

11、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P92-93)

(1)毛泽东于1949年春夏做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以及“一边倒”的三大外加决策。

(2)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毛泽东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各个国家的事情应当由各个国家的人民自己去管,任何外国无权干涉。

(3)在毛泽东外交思想指引下,逐步形成了我国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政策,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关系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基本准则,并以此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1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P98-111)三大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大活的灵魂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三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融为一体,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1)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运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2)“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必须始终贯穿唯物辩证法,还需要科学的方法。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在自己全部活动中的创造性的运用,是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苦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生命线。离开群众路线,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坚持群众路线,世界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

独立自主。(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与马列主义一脉相承。(2)独立自主,就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本国共产党人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3)自力更生,就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

例1:如何用毛泽东思想实现全面依法治党? 例2: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思路:首先回答什么是群众路线?如何贯彻。作为领导干部,在决策上决策群众路线。联系实际阐述。

第三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P108-10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要完整准确理解,必须全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第二,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第三,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第五,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机械应用,也不是对别国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照搬照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所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创造。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

高举中国特色中国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党的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它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意义十分重大。[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2]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精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这一概括提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历史方位、基本路线、历史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实践和认识的科学总结。当前,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内涵,重要的是把握好“三个一”,即一条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发展目标。

(一)一条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制定的,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规律,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二)一个总体布局。

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深化了对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出发,对四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了系统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三)一个发展目标。

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同时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形式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而奋斗,选择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至关重要。这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形式,包括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

新兴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战略布局上的重要领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要旨在于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遵循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以保障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推动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早日进入世界农业发展的先进行列。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切入点。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要从具体国情出发,与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步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循序渐进、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集约发展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以内涵发展为主、多样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全力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进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主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推进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以便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五)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征就是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工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主义法治国家。其实质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具体国情和国家社会性质决定的,其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也有异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P116-121)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科学回答三大基本问题:

通过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把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通过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通过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回答。

(1)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讲话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第一次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党的重大考验。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结合新时代的新形势、人民的新要求,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3)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关键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进一步深化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

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探索和回答。

(1)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邓小平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对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初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

(2)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由于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新变化,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下决心解决好党建中存在的迫切问题,使党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切实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思想政治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围绕这一目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对在长期执政、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

(3)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了巨大活力又面临着新课题的考验,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艰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党中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对党建提出的新要求,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

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探索和回答。

(1)面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状态的局面,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把握中国下一步的发展问题,从世界发展的潮流中抓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机。他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提出发展是当今社会两大问题之一。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才是社会主义。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局势风云变幻,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是我们党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根据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党自身情况的重大变化,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进入21世纪后,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胡锦涛提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深刻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

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P121-12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创造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的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成熟。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把它写入党章,高度评价了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了根本指针。

(3)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指导和推进党的事业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多样化的新情况,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是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础,使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主心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相互关系(P129-130)

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一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进行了科学定位,准确厘清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P139-141)(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中国梦,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既体现了今天中国人都理想,也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梦的现实主体

人民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们

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步,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所谓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4)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状态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所谓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那么,在举国上下共圆“中国梦”的浓厚氛围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里,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增强学习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学习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决定着一个政党的荣辱兴衰。毛泽东同志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学习是前进的基础”。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这个时代立足。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加强对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公仆意识,强化群众观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树立实干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开展工作,坚持讲真话,讲实话,讲有用的话,不讲空话、套话、假话;要脚踏实地,多接地气,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真切的有效成绩来团结干部、凝聚党心,不断筑牢党群干群关系,深化鱼水深情。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工作热情来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形成上下一心,团结奋进的局面,充分践行“走在前、干在前、争首善、当先锋”的先锋示范精神,争做先锋表率。

梦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有梦就有蓝天,相信就能看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和深刻阐述了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是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

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必将把国内社会各阶层、海内外同胞凝聚在一起,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臶。

民族复兴中国梦,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习近平同志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比如,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到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美好梦想是相通的,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思想观点,打开了理论创新发展的宽广视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鲜活力量。

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要加强中国梦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并落实到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来,引导人们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组织开展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教育活动、文化活动,开展中国梦的新闻宣传和网络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的深刻内涵和有机联系,深刻认识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深刻认识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价值支撑和动力源泉,推动中国梦入脑、入心、入行动。积极开展中国梦的对外解读和传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了解和理解,增添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6、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P143-146)(1)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地位。

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江泽民明确提出“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而得出的科学论断。

(2)全面阐述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内涵。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根据这个思想,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完整的规定。此后至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对思想路线的表述没有改变。特别是第一次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所取得的认识成果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克服长期存在的个人崇拜、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提高全党贯彻执行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

邓小平同志的一项伟大贡献在于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于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4)强调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和坚持正确政治路线的保证。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充分认识到“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江泽民也反复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继续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胡锦涛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角度提出,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的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充满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分重要。

(5)不断完善党的思想路线的实现机制。

邓小平有一个重要思想:民主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这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取得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的深刻总结。他说“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

江泽民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是我国政权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他特别关注扩大基层民主的问题,认为保证人民群众直接民主权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胡锦涛提出,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为坚持实事求是提供制度保证。他认为,坚持求真务实,不仅要从思想上强调,而且要从制度上落实,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各项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群众、民主决策、公开办事等制度。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P149-153)

(1)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科学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了第一位。第二,社会主义本质包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第三,社会主义本质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了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目标。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新发展。第一,和谐社会是对邓小平理论所回答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围绕的“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党”两个基本问题的综合式创新。第二,“和谐”是在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提出的把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三项任务的基础上的新发展,不仅是党的基本路线更加完整和全面,而且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使得党的执政使命和任务更加具体和明确。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化了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53-1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为什么要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第二,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第四,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改革的方式不断解放生产力。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体系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快于资本主义,质量高于资本主义。

(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马恩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基础好前提的。邓小平坚持这个观点,提出:社会主义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了,才能彻底消灭剥削阶级。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P161-163)

(1)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主要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依靠群众;党的领导。

(3)如何坚持: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第四,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P163-166)

(1)“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提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加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将第三阶段奋斗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分成三个具体阶段和步骤: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再经过10年努力,到建党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素质。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奋斗目标从五个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1、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9-171)

(1)正确认识三者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要努力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地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第一,发展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稳定。第二,改革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发展。第三,改革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2)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在处理三者的关系时,应把握一条总的原则,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协调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一,实现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第二,实现改革与发展的统一。第三,实现稳定与改革的统一。改革需要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稳定为改革的推进提供保障。通过改革可以建立促进社会稳定的机制,改革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12、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P171-174)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P177-179)(1)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180-183)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加快从突出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持续、稳定、适度增长转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加快从外需带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三是加快从技术引进依赖性经济向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转变。四是加快从资源支撑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五是加快从生产能力提高型向产业机构优化型经济转变。

(2)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培养科技领军人物。

(4)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一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三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5)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是放宽投资准入。二是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三是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1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188-191)

(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第一,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急需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法制秩序。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标志和保障。实现社会主义的文明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能靠人治必须要靠法制。

(2)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第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前提。第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第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这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

(3)依法治国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第一,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第二,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第三,正确处理借鉴引进和开拓创新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需要分析研究、借鉴引进别国的成功经验遵循现代化进程中法制建设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要求,但又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16、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P196-199)

(1)根本目标: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国家软实力。包含三层次内容:第一,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第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

(2)发展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第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第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7、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P202-204)

(1)公平正义社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高举公平正义的大旗,将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贯彻在自己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之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不懈奋斗。

(2)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权利公平是社会主义正义的逻辑起点和先决条件。他标志着全体公民不分性别、年龄、身份、区域、职业、财产民族等差别,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能够平等地、没有歧视的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障。

公平正义作为反映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一种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永恒主题,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坚持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党的一贯主张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项政治主张和目标,并一直在为实现这一政治主张和目标而奋斗。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致力于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是为了实现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为了促进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其他各项制度的设计,体现了我们党追求公平正义的坚定信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确立并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回应了我国人民实现公平正义的强烈愿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公平正义的执政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新时期实现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前进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精心谋划中国梦,展现了我国必将更加公平正义的美好未来。

在具体实践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具体的相对的公平正义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各个时期。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追求公平正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让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追求公平正义,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我们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追求公平正义,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成果。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追求公平正义,就是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追求公平正义,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人民群众都能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人民群众利益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取向

我们党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是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辩证统一,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辩证统一。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贯彻公平正义这一基本要求时,必须正确处理上述辩证统一关系,切不可以偏概全、忽左忽右。在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时,我们坚持公平正义的正确态度是:既不能片面地强调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而把关乎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事情臵之度外,也不能片面地强调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而不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说服人民群众以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在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时,我们坚持公平正义的正确态度是:既不能片面地强调人民群众的局部利益而放任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泛滥,任凭少数人在那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能片面地强调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而不注意调动与保护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当人民群众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说服人民群众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时,我们坚持公平正义的正确态度是:既不能片面地强调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而放纵极端个人主义发展蔓延,侵害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也不能片面地强调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而不注意对人民群众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甚至随意侵犯个人的合法权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说服人民群众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甚至为集体利益作出必要的牺牲。在处理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关系时,坚持公平正义的正确态度是:不能片面地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利益而不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其它方面的利益,既要注意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不断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又要注意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尊重他们的主人翁地位,组织他们行使好当家作主的权利;既要注意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净化他们的文化环境,又要注意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18、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P215-217)

(1)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追求发展的需要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为了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必须确立辩证思维,照辩证法办事,特别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要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2)坚定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面对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产生量,节能减排,加快防治污染的进程,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江堤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3)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实现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大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让公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落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4)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经济发展潜在的增长点、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一)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基调

生态环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极端气候变化日益频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趋劣问题非常严峻,已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要素、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重大障碍。我国能源资源短缺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日益显现,土地沙漠化蔓延,泥石流、地陷、暴雨、干旱、地震等天灾多地频发,不但经济损失严重,而且危及我们宝贵的生命。在严酷的事实面前,我们必须在推进工业发展的同时与绿色发展紧密的结合。把绿色发展作为我们干部群众、国内国际共同的责任、义务和使命。营造谁抢占绿色经济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绿色发展的大势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的氛围。运用“绿色考核体系”代替传统GDP的干部政绩考核“指挥棒”,推动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是“十二五”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十二五”规划首次以凸显绿色发展指标的绿色发展为主题,以资源节约,即生产有效率、消费节约,生态足印小、存量的可替代或可持续;环境友好,即生产影响低、消费排放低、存量环境质量好,包括大气、水质;舒适宜居,如绿地、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绿色世界;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规划”。

(二)循环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我国循环发展目前处于初期起步阶段,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出台,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指出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推行绿色消费,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1]从政府而言,今后首先要在政策方面给予循环发展以充分的导向作用,最主要的是要完善有利于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循环经济行业领域。从系统而言,要努力形成高级、多层、良性的超循环发展系统,即内外良性循环,在增强内部实力基础上实现外部资源为我所用;软硬良性循环,因为对发展而言,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城乡良性循环,打破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束缚,形成要素合理有效配臵;人地良性循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行业而言,要支持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领域,向构建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转变。从企业而言,要支持从企业内部小循环、单一企业循环式生产,向整个产业链的循环发展方式转变,从低端、分散、小规模资源循环利用向高附加值、集中化和规模化转变。从环节而言,要从注重生产环节入手发展循环经济,向注重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全覆盖转变。从社会而言,要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从示范到普及,从幼儿到成年的宣传教育,从循环的生活、消费习惯到循环生活、消费理念。

在循环发展的过程中,应以生态城市建设为载体,去除狭义的产业循环,建立广义循环,运用大中小循环系统进行区域规划和运行。首先,建立“大循环”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城市是一个人口、资源、经济、科技、社会、环境等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依存的复杂的共生系统。虽然目前参与城市管理的各个单位都在为城市的发展积极工作,但在解决各自职责范围之内问题的同时,彼此之间难以真正做到相互配合,协调统一。例如,市容环卫部门负责垃圾的处理,环保部门负责都市的环保,园林部门强调都市绿化,交通部门管理都市交通运输等等,其管理结果难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且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环境保护本质上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生产的非竞争性与消费的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是环境保护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因此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阶段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循环型都市”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将城市视为协调、有机的统一体,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规划、系统部署、综合管理。其次加强“中循环”的经济园区建设,搞好循环型工业园区建设,搞好农业生态园区建设。最后是优化资源配臵,构筑“小循环”的经济产业结构体系。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坚决淘汰低水平、高能耗、污染大、效益差的落后产业。将再循环理念延伸扩展到构筑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的全过程,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并促进产业之间的共生耦合和区域整体合理布局,促进资源节约利用、能源综合调控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实现资源的闭环流动。同时还需要厘清以下误区:

1.只“循环”不“经济”。一切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措施和政策法规必须始终贯彻资源节约的理念和减量化的原则。为“循环”而“循环”的做法是不经济的。为发展循环经济,在低层次上循环,延长产业链,形势上是“循环”了,但结果却加大了生产成本,浪费的水资源和能源更多,实际上并不“经济”。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所以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只“循环”不“经济”,必须实现“循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2.“循环经济”等于“垃圾经济”。对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做法。但“垃圾经济”只注重对生产、生活后的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只是从末端治理,而不是从源头到全过程对生产、生活进行“减量化”控制。我们要发展的循环经济比一般垃圾处理经济深刻得多。因为我们要建立的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手段,建立以提高生态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长效经济”“责任经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体现在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中;“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再制造,尽可能延长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所以“循环经济”不等于“垃圾经济”

3.“循环经济”只是“生产经济”。如果我们仅从“小循环”和“中循环”的实践上来诠释并建设循环经济,只注重生产的循环经济,忽视了“大循环”,不把人们的生活纳入循环经济轨道,很容易以偏概全。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让“人民喝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品,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把循环经济的绿色消费理念贯穿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使其真正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循环经济”不只是“生产经济”。

(三)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音符

所谓低碳发展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发展,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性,是一种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发展。

推进低碳发展迫在眉睫,由于大规模使用碳基燃料,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了40%,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74度,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其在二氧化碳减排中存在着特殊的困难,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实现低碳发展难度很大。按照共同却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国仍然提出到2020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减少40%到45%,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魄、责任和决心。低碳约束将制约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决定经济社会向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向演化发展。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碳排放的总量约束会限制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碳汇等措施可以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所以低碳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方案,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税收、融资等优惠,引导政府和企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必须创新低碳产业发展、能源环保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等机制体制,制定和实施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南,走低碳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以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节能装备、水电环保等为重点产业;发行推广“生态基金”“绿色保险”产品。

此外,必须推行低碳消费。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创建低碳型消费模式。加强政府对企业和公众的引导,鼓励消费领域节能减排。提倡低碳消费,遏制奢侈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低碳出行。推广碳排放标志认证。实行低碳标志认证制度,诱导消费者选购“低碳商品”,如新能源汽车等。

19、建设和谐世界的内容(P243-244)

(1)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党历来坚持“和谐世界”的精神实质。毛主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江泽民提出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观。

(2)和谐世界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在基本原则上,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在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意义:一是为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种新的奋斗目标,一种新的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二是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期望,也是对“中国威胁论”的积极回应。三是它体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达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共同追求。

(3)践行和谐世界思想。2006年,在北京举行了三场多边外交峰会;胡锦涛全面阐述了“包容性增长”的思想;为了践行和谐世界的思想,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增进睦邻友好,承担国际义务,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20、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P249-254)

(1)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以改革创新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是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目前的党员队伍状况、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情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加快发展,与时俱进。新时期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第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党情发展变化的根本要求。

(2)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际上就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一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二是要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第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第二,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通过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潮流;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战斗力;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第三,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统一于党的执政实践中。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政治能力建设的基础,执政能力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具体体现。党建必须抓住这个主线,确保当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1、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P254-257)

(1)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当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切实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包括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发现使用优秀干部;坚持不懈提高党员素质,使之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当前,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5)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身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设廉洁政治,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警钟长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必须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12、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P171-174)

(1)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注:带“★”的为综合论述题。

下载2014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管理专业复习重点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管理专业复习重点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