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理学习题文档 - 副本
1、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学本质的学说。
2、法的基本特征。
3、简述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
4、简述资本主义法的特点。
5、简述英美法系的概念和特点。
6、简述大陆法系的概念和特点。
7、简述两大法系的区别。
8、简述社会主义法的特点。
9、简述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区别。
10、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11、简述法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12、简述法的局限性。
13、简述法的制定概念和特征。
14、简述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15、简述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的区别和联系。
16、法律部门
17、简述我国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18、法律规则
19、简述法律规则的结构。20、法律原则
21、简述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
22、简述法律原则的种类。
23、简述法律渊源的概念和分类。
24、简述法律的一般分类。
25、法律实施
26、简述对法律实施的评价标准。
27、简述执法的概念和特征。
28、简述执法原则中的依法行政原则。
29、简述司法的概念和特征。30、简述对司法权的监督。
31、简述法律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32、论述中国当代社会的法律监督。
33、简述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特点。
34、简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35、法律解释的方法。
36、论述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系。
37、简述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特征。
38、简述法律辩证推理的特点。
39、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40、简述法律关系的分类。
41、论述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2、简述 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43、简述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点。
44、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
45、论述法律的归责原则。
46、简述法治的概念和特点。
47、简述法治与法制区别。
48、简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关系。
49、简述法律和国家的关系。50、简述法治的基本原则。
51、简述法治国家的标志。
52、简述法治国家的条件。
53、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和要求。
54、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55、简述法与经济的关系。
56、简述法与政治的关系。
57、简述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一致性与区别。
58、简述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相互作用。
59、简述法律意识的概念和分类。60、论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61、论述社会主义法和道德的关系。
第二篇:法理学书后习题
法理学
第一章 导论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样划分当代中国的法学体系?
2、如何看待当代中国法学的发展?
3、我们通常所使用的法学自身的方法论有哪些?
4、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法理学有什么必要性?
第二章 法的概念
5、怎样分析法的本质?
6、法有哪些基本特征?
7、法的要素是什么意思?从逻辑上看,法律规范是由什么构成的?
第三章 法的价值
8、怎样理解法的价值、正义和利益的概念?
9、怎样评价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义利”之争以及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关于法与正义关系的观
点
10、试举实例说明法律在调节正义与利益关系时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第四章 权利、义务、权力
11、怎样理解法律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各自的分类?
12、试从我国宪法来看权力与权利两词的区别。
13、为什么说权利和义务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14、历史上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观念是如何演变的?
第五章 法的作用
15、怎样理解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关系和区别?
16、法的规范作用怎样体现?规范性指引和个别指引、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有什
么不同
17、阶级对立社会的法主要有哪些社会作用?
18、怎样理解当代中国法的社会作用?
19、请回顾自已在近年来对法律作用认识的变化。
第六章 法律发展
20、怎样理解法的质变与量变?
21、怎样理解法的借鉴与吸收?我国近年来在借鉴外国法律方面有哪些实例?
22、怎样理解法的现代化?中国法的现代化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
23、我国法的现代化与传统法律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七章 西方国家法
24、西方商品经济法的产生有哪些特征?
25、怎样理解西方国家法制在自由主义时期和垄断时期的变化?
26、西方国家两大法系有哪些重要差别?
第八章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7、在我国和西方国家历史上,关于法治与德治(或人治)之争,有哪些重大分岐?
28、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哪些重要论述?
29、为什么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0、试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景,为此应作哪些努力?
第九章 法律与经济
31、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32、试以实例说明法律在维护和促进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
33、试以实例说明法律对经济对宏观调控作用?
34、为什么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第十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
35、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法治有什么关系?
36、怎样理解党的政策和法治的关系?
37、怎样理解国体、政体和法治的关系?
38、怎样理解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39、怎样理解我国与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原则区别?
第十一章 法律与文化
40、法律与道德有哪些重要差别?
41、个人法律意识与本人了解法律知识情况有什么样的关系?
42、当代中国社会中存在哪些种类的法律文化?它们有什么样的作用?
43、当代中国法律与宗教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十二章 依法治国与科学技术
44、试举例说明科技与法律的相互景响、45、试析当代国际科技立法发展的趋势。
46、当下我国科技立法的主要成就与不足何在?
47、你对当下我国依法促进科技进步有何看法?
第十三章 法的制定
48、什么是立法?它有哪些特征?
39、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0、什么是立法体制?试述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41、什么是立法程序?我国立法程序包括哪些具体的阶段?
42、什么是立法技术?对立法表达技术的内容应有什么要求?
第十四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
43、什么是法的法的渊源?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哪些?
44、世界各国共同适用的法的分类有哪些?
45、在我国有哪几种“法规”
46、试述有当代中国不宜采用判例法制度的原因。
47、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有哪几种形式?
第十五章 法律体系
48、什么是法律体系?研究法律体系有什么意义?
49、什么是部门法?划分部门法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5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什么?
51、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十六章 法的实施
52、怎样理解法律执行、法律适用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
53、怎样理解法律效力的概念、分类?
54、怎样理解法律实效、法律效果与法律效益的含义以及研究它们的意义?
55、怎样对法律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价,怎样分析影响法律实施的因素?
56、怎样理解我国法律适用各个原则的含义、意义、如何实现这些原则? 第十七章 法律关系
57、什么是法律关系?法律规定的抽象的法律关系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法律关系有什么
差别?
58、什么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59、什么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60、法律关系演变的原因是什么?试举不同实例加以说明。
61、你认为对法律关系应如何分类?
第十八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62、怎样理解法律责任的概念、目的与功能?
63、怎样理解法律责任的种类?
64、怎样理解归责的基本原则?
65、怎样理解法律制裁的概念及其与法律责任的区别? 第十九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66、怎样理解法律解释的特特点?
67、法律解释有哪些方法?
68、怎样理解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69、怎样理解法律推理的特点?
70、怎样理解法律的基本方法及其问题?
第二十章 法律监督
71、怎样理解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与法律监督的构成?
72、怎样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73、怎样理解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中的社会监督?
第三篇:法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1
法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中“可以这样行为”对应的法律规范的性质是:()
A、命令性法律规范
B、禁止性法律规范
C、授权性法律规范
D、选择性法律规范
答案:C
2.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的细胞是:()
A、法律制度
B、法律条文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法律规范
答案:D
3.以下关于对正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A、正义是人类普遍认为的崇高价值
B、正义是指具有公正性和合理性的事物
C、正义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D、正义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
答案:C
4.下列关于法的溯及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B、法是否具有溯及力,不同的法律规范之间的情况是不同的C、法律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
D、一般各国采取的通例是“从新兼从轻”的原则
答案:D
5.下列能构成法的渊源的是:()
A、判决书
B、委任状
C、结婚证
D、行政法规
答案:D
6.下列关于法学的研究对象说法正确的是:()
A、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
B、法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C、法学研究的法是纸面上的法,不包括生活中的法
D、法学研究的法是依照人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
答案:A
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法律原则的作用:()
A、对政治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B、直接决定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
C、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D、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答案:A
8.关于法的词义演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法”和“律”二字最初就是同义
B、在中国古代,法和刑二字是通用的C、借助神意来判断某人是否有罪是中国古代人常使用的一种裁判形式
D、法的古体字是“灋”
答案:A
9.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
A、种类
B、机制
C、数量
D、目的答案:A
10.在普通法国家中,除制定法外,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还有:()
A、权威性的法学著作
B、判例
C、正义和公平观念
D、道德
答案:B
11.下列关于法学一词的来源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先秦时的“刑名之学”与现代法学相似
B、法学一词是由西方传入中国并大量使用的C、西方最早出现的法学是古拉丁语中的Jurisprudentia
D、古罗马法学家对法学下的定义是神的事物
答案:D
12.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
A、宪法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答案:B
13.“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无效”这一规则是:(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
答案:C
14.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法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A、宪政制度的建立
B、法制原则的确立
C、注重保护社会利益
D、强调法律保护私人利益))
答案:C
15.下列关于法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概念是法律上规定的或人们在法律推理中通用的概念
B、法的主体是法律规则而非法律概念
C、在实体法中,法律概念的数量超过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D、法律概念是适用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必不可少的因素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的基本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B、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意志性
C、法规定人民的权利、义务和权力
D、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答案:ABCD
2.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法学可以分为:()
A、社会法学
B、理论法学
C、应用法学
D、基础法学
答案:BC
3.法不是万能的,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法不是社会调整的惟一手段,法的实现要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相配合B、法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动性之间存在矛盾
C、有些社会关系不适宜由法律调整
D、有些事实在法律上不能确定
答案:ABCD
4.法的要素包括:()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体系
D、法律概念
答案:ABD
5.从法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角度出发,法学可以分为:()
A、法学本科
B、法学边缘学科
C、法学技术学科
D、法学理论学
答案:AB
6.从法律的制定到实施的角度出发,法学可以分为:()
A、立法学
B、法律解释学
C、法律社会学
D、法律研究学
答案:ABC
7.关于法学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A、法学是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的B、有了法就有了法学
C、法学是法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产生的D、法学的产生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
答案:ABD
判断题
1.在普通法法系国家,判例和判例法往往是在一个意义上使用的。答案:正确
2.民主和法制学说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正确
3.法学体系是指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使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答案:正确
4.法理学,即“法学基础理论”或“法哲学”,其研究对象是法的一般理论和基础理论。
答案:正确
简答题
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案: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与一般社会关系相比,有三个最重要的特征:
(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规范的存在,就不可能形成与之相应的法律关系;只有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内的社会关系方可称之为法律关系。
(2)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当事人之间按照法律或约定分别享有一定的权利或承担一定的义务,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联结人们之间的关系。
(3)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反映的是国家意志,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即意味着国家意志所授予的权利受到侵犯,所设定的义务被拒绝履行,因而国家必然运用强制力给法律关系以保障。
第四篇:浅谈法理学
浅谈法理学
——论法治国家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讲,法律渗透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角角落落,法律无处不在。每一个法律里面,都有法理问题。不管是一个制度,一个法令,一条规则,或者法官的一个判决,都有其背后的法理,否则,无以解释它成立和存在的根据和理由。可以说,法理问题可以由任何一个法律问题引起。目前,法律问题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法律问题的解说也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生活中存在的每一条法律,都有法理问题;生活中存在的法律问题,都是法理学涉及的的问题,甚至生活中没被法律涉及的问题,也是法理学研究的问题。
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美国法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说:“法理学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其中包括法理理论的哲学成分、社会成分、历史成分以及分析成分。”
对于一个正在走向法治的社会而言,就得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思想。
当然,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法治。纵观法的历史,我们认为法治至少具有以下五层涵义: 第一,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法治方略有多种多样,法律的治理是其中的一
种。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它是指一个国家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前面选择
以法律为主的手段进行控制,而不是选择其他作为主要控制手段,即我们今
天重新提倡的“依法治国”。
第二,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在制定法律之后,任何人和组织的社会性活动
均受既定法律规则的约束。即只要法律已经规定,任何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
正当或不正当的目地(理由)去违背法律规则,而只能遵照执行。之所以说
法治是理性的,是因为法律是人们事先设定的规则,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它不受事发当时的人的情感和意志所左右。
第三,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法治是以民主为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的法制模
式。
第四,法治是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法治的这些精神表现为一整套关于法律、权利
和权力问题的原则、观念、价值关系,它体现了人对法律的价值需要,成为
人们设计制度的价值标准和执行法律的指导思想。这种精神导源于文明的社
会条件和制度基础,是文明在法律上的转化形式,与人类精神文明一脉相承。
第五,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法律与国家、政府之间,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的权力;法律与人民之间,运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法律与社会之间,运用法律确保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受权力和权利的侵犯。
要实现法治,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有以宪法为核心的较为完备、协调配套的法律关系;(2)法律一旦颁布并生效,就具有不容置疑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国家的一切活动(包括政府行为和公民个人行为)必须依法办事;(3)执法机关在执行法律过程中,必须严格执法,对于违反法律的现象和行为,必须依法追究;(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法律,将法律作为其行为规范和守则,并运行法律来行使正当的合法的权利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现法治国家不是无条件的,光靠领导人的宣布是不可能实现法治目标的。还应当注意到法律对于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依赖关系。我们要寻找并利用本民族的法治建设的资源,必须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习惯、道德、非正式制度中去发现中国法治有用的东西。
1978年起,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一系列关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出了方向。邓小平同志关于实行法治的主张集中体现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个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短短几十年内,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空前成就。这主要体现为这样一系列已经完成和正在完成的转变:(1)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2)从民主制度的不完善到完善,再向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转变。(3)从行政权力缺乏制约到行政执法制度的初步建成,再到行政法治的实现。(4)从司法制度不健全到初步建成,再走向健全而公正的司法制度。(5)从执法人员数量缺乏到建成一支基本适应社会需要的执法队伍,再到高素质养执法队伍的建成。(6)从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到全民普及法律知识,再到走向全民法治观念的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基本的内容是在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当遵循的法治治国、公平正义、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等这些具体理。前提就是必须坚持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下,不能脱离这个实际。我们各项工作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树立大局意识,树立服务意识,树立责任意识。1996年,中央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方略已经选定,法治国家的目标已经明确,推行法治的条件也日臻成熟。在进行法治国家建设的同时,我们应当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法治建设与中国国情、本土资源结合起来。1997年,根据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基本国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成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明确以建设法治国家为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彻底抛弃了“人治”的执政理念,实现了执政治国理念的深刻转变。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近年来,我国的立法日益完善,执法逐步规范,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立法、自觉守法的意识明显提高。
总之,“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发展。”
第五篇:法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主体可为或可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授权性规则是主体享有法定权利的依据,而且该类规则具有可选择性,主体可以行使授权性规则所赋予的权利,也可以放弃行使该权利。
义务性规则是规定主体应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以法定义务形式为主体设定必要行为的尺度,该类规则具有强制性而不具有可选择性,主体对自己的法定义务只能履行而不能拒绝。义务性规则分为两类:一类是命令性规则;另一类是禁止性规则。
权义复合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力、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权义复合规则大多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这类规则的特点是,一方面主体有权按照法律规则的规定作出一定行为;另一方面作出这些行为又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强行性规则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明确的行为模式而不得自行变更其内容的规则。据此,行为主体必须遵守规则的规定,不允许他们自行协议解决问题,违反法定行为模式的协议是无效的。一般来说,义务性的规则都是强行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是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也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协商自行设定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律规则的规定。任意性规则在民商法、婚姻法等私法法律部门中比较常见。例如在买卖合同关系中,合同当事人可以自行商定产品的质量标准,如果他们没有约定,当发生纠纷时,则依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方面的法律规定中的质量标准处理。
法律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适用于哪些地区的问题。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领空,以及作为领土延伸的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等。我国法律的空间效力大致分三种情况:一是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生效,二是在局部地区生效,三是在域外生效。
折中主义,这种做法是以“属地主义”为基础,以“属人主义”作为补充,兼及“保护主义”。根据这种原则,首先,在一国领域内活动的人和组织,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一般适用该国的法;其次,外国人和外国组织以适用居住国的法为原则,但有关公民义务、婚姻、家庭、继承、刑法中有特殊规定的某些犯罪等,仍适用其本国法;再次,依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适用其本国法。
法律事实就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也就是说,法律事实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而不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纯粹的心理现象不能看作是法律事实。与人类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纯粹的客观现象(如宇宙天体的运行),或者虽然与人类生活有关系但却不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事实就不是法律事实。
法律事件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革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前者如社会变革、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
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的权利能力。前者又称基本的权利能力,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它是任何人取得公民法律资格的基本条件,不能被任意剥夺或解除。后者是公民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法律资格。这种资格并不是每个公民都可以享有,而只授予某些特定的法律主体。
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公民的行为能力是公民的意识能力在法律上的反映。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其标准有二:一是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二是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公民是否达到一定年龄、神智是否正常,就成为公民享有行为能力的标志。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绝对权利亦称“对世权利”,其特定是权利主体无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对于这种权利,所有的法律主体都是可能的义务人。它的内容是排除他人的侵害,通常要求一般人不得作出一定的行为。国家的安全权、独立权、公民的各项自由权、财产权等均属于此类。
刑法部门由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构成。从法律调整方式上看,刑法法律责任的追究方法最为严厉,它可以剥夺人的自由甚至生命。在我国,刑法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基本上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一规范性法律文件中。
行政法部门由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构成。它包括规定行政管理体制的规范,确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则的规范,规定行政机关活动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规范,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等。该法律部门的法律调整方法不允许当事人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来划定确定彼此的行动范围,也不允许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主体放弃自己的职权。
宪法法律部门,涉及我国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了宪法法律部门。宪法部门最基本的规范,主要反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样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该部门中的法律规范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根本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根本原则。
民商法部门,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了民法法律部门。民法法律部门的法律调整方法具有独特之处:它所具有的权利义务形成和行使方式,能够保障当事人有更多行动自由。民法法律部门中的法律规范大都是授权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依据这些规范,民事法律主体可以自行决定自己是否行使自己的权利,是否与其他法律主体进行协商来划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内容。对此,国家不能随意进行干涉。商法法律部门则由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构成。商法所调整的行为带有“牟利”、“求赢”的浓厚色彩。一般来说,商法主要由有关公司、票据、保险、海商四大部分的法律规范构成。
职权主义,这一特点在案件事实认定方面有着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现代诉讼活动中,法院——或者说职业法官——对证据的调查仍占主导地位。当事人并不直接对抗,而是将问题提交法官审查;法官直接对当事人、证人加以询问,当事人采用反询问对方证人的做法并不能以常规的方式出现。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法官代表着一种积极的力量、一种家长式的权威。他们积极参与举证活动,帮助当事人双方理顺法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判决。
当事人主义,在诉讼活动中,扮演积极角色的不是法官,而是双方当事人。面对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法官的首要任务是在他们之间做一个中立的、消极的裁判人。庭审中法官不主动调查、询问,案件事实通过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调查证人、出示证据、进行法庭辩论等一系列活动而向法官展示。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之间的对抗贯穿整个诉讼过程;除非当事人及其律师违反诉讼程序,否则法官不干涉争诉双方的活动。
诉答制度,由于陪审团不是全能的神,为了使他们的判断不至于出错,当事人双方必须各自完整充分地提出自己主张的根据。在审判程序上,既要给被告方面反驳的机会,也要根据情况进一步给予原告方面再反驳的机会。这种为了澄清当事人主张而设置的辩论、再辩论规则,逐渐构成了极为精细的诉答制度。
法律继承通常指的是新的法律制度与旧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继和继受。法律继承一般表现为心法律制度(现行法)对旧法律制度(原有法)的承接和棘手。法律继承是法律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法律继承是一种批判性的,有选择性的继承,一般是在否定旧法律制度固有的阶级本质和整体效力的前提下,经过反思、选择和改造,吸收旧法律制度中某些依然可用的因素,赋予它新的阶级内容和社会功能,使之成为新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法律移植可以界定为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它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法律移植的范围包括外国的法律和国际法律和惯例。
立法体制是关于国家机关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规定一个国家内,那些机关享有立法权,各个立法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立法体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有单一的立法体制、复合的立法体制、制衡的立法体制,还有若干特殊的立法体制。
守法也可以称为“法的遵守”,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自觉自主地按照法律的要求从事相关活动,依法行使权利或权利,依法承担义务和职责。守法是法律实施的一种最正常和最自然的方式,它不借助于外力的直接干预,而是法律主体自觉自愿的行动。一般来说,守法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体在自己的活动中自觉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另一方面还包括自觉遵守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做出的裁决、裁定、决定、通知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良性违法,尽管我们说违法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些违法行为则是不应被谴责的,甚至它对社会发展和法制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学理上有时候把这种违法行为称为“良性违法”。“良性违法”出现的前提是当下的法律制度是恶法或坏法,是剥夺人权压制人性的独裁之法,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就具有反抗这种恶法的道德权利,因此发生的违法该法的行为就是良性的违法。合法性原则也称为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必须依据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社会管理。这句话表明,依法行政原则起码包括了三层要求: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授权范围行使职权,任何超越权限的行为都是违法和无效的;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使职权,不允许违反程序的肆意妄为;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治的精神行使职权,也就是说,权力的使用必须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人权、自由和社会正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执法活动的首要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执法决定的作出必须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和情理依据,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
正当程序原则指执法主体在行使管理职权时一定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更为关键的是,执法所依据的程序应当是正当的,也就是说,这种程序应当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符合法治的精神和理念。
司法平等原则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方面存在任何差异,在适用法律上应当一律平等对待。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都应给予平等的司法救济和法律保护,任何公民从事了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平等地受到司法审判和法律制裁。
司法独立原则是司法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则,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司法权独立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整个办案过程中必须独立行使司法权,只认可事实,只服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法律程序是由法律规定的、从事某种法律活动必须遵守的方法、步骤、模式等要求。法律程序是保障实体权利义务实施的外在条件,它针对特定行为作出,主要由行为应采取的模式、行为应遵守的时间和空间等内容构成。法律程序包括立法程序、行政程序、司法程序、调解和仲裁程序以及其他具体活动中的法律程序。在这其中,司法程序是最严格、最规范的法律程序,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审判无效。
法定解释,所谓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答和说明。由于这种法律解释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的,其解释的效力因主体的权威性而使其解释的内容或结果产生拘束力,所以又称为有权解释。正式解释被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
非正式解释是指未经法律明确授权的机关、团体、组织或个人对法律作出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理解释,第二种是任意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令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所做的解释。它包括:审判解释,检察解释,审判、检察联合解释。在我国现行的三种法律解释中,司法解释的数量最多,涉及的问题最广泛,对法律适用的指导作用最为重要,它在现行法律解释体系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行政解释,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也被称为行政解释,是指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解释。包括在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之外的法律应用问题的解释,以及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对自己制定的法规所进行的解释。
体系解释,有时候也叫“系统解释”或“语境解释”,是指将需要解释的法律条文与其他相关法律条文联系起来,从该法律条文于其他法律条文的关系、该法律条文在所属法律文件中的地位、有关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的联系等方面入手,系统全面地分析该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内容,以免孤立地、片面地理解法律条文。
主观目的解释又被称为立法者的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揭示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或者说将对某个法律规定的解释建立在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的基础之上。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对立法者的目的或意图进行证成。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解释者必须要以一定的立法资料(如会议记录、委员会的报告等)为根据。
客观目的解释是指根据“理性的目的”或“在有效的法秩序的框架中客观上所指示的目的”,即法的客观目的,而不是根据过去和目前事实上存在着的任何个人目的,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简单地说,这种解释方法探寻的是“法律自身的目的”,而不是“立法者赋予给该法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