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心公益支教群规定
1、加入群的朋友们,须修改群名片,格式如所在城市+昵称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发表过激的政治,宗教,涉黄等不健康言论。
3、禁止推销和拉票的广告。
4、发布募捐和救助等爱心公益信息,须与管理员沟通,并经管理员同意。
5、加群的其他公益组织,须告知管理员,并在群名字备注注明。
6、群内讨论应以山区乡村教育、支教、助学、募捐活动为主。
7、生活交流讨论,以活泼、积极、健康、乐观为原则,拒绝无聊,鄙视潜水。
8、应积极参与和关注爱心蚂蚁的各项活动,并给予建议或批评。
管理员职责:
1、熟悉爱心蚂蚁的历史和运作流程。
2、热情指导新加群朋友,并回复其疑问。
3、每周须有7个小时的管理群的在线时间。
4、按照群规维护群的日常工作。和群成员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5、定期清理一些不符合或不执行群规定、并长期不发言不关注活动的群成员。
6、培养新队友,做好轮值管理群的工作。
第二篇:随心公益QQ群管理员规定
随心公益QQ群管理员规定
基本要求:
1、QQ群管理员有责任感,能抽出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发展群,能较长时间在线上,每天至少3小时。
2、QQ群管理员要求能明辨是非,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不传群成员之间闲话、不挑事端,严格保密管理员群内的一切消息。
3、QQ群管理员是义务性质。
4、QQ群管理员必须踢除群内乱发广告、色情违法信息者和长期不发言者,管理员要以身作则,不得在群内发布不允许的信息。
5、QQ群管理员要负责接待欢迎新成员的加入。
6、QQ群管理员要传达相关网站管理员的活动召集、网站公告信息到Q群。
第三篇:爱心支教
创先争优深入基层携手关爱共同成长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
为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情况,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了以“创先争优、深入基层、携手关爱、共同成长”为主题的暑期义务支教小分队,并于7月7日开始了为期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
活动由调研开始,小分队队员走访了蚌山区姜桥村等,并在这些村进行问卷调查,详细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并把问卷结果以论文形式投到各报社进行发表来引起社会重视。小分队以蚌埠十五中为驻扎点,成立暑期义务辅导班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上辅导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学会独立。
暑期义务支教活动是我安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一项特色活动,已有5个年头,成果显著,也很受家长们欢迎。此活动不仅激发蚌山区留守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对于该活动院领导也给与了极大支持,支教期间我院给蚌埠十五中捐赠大量图书,学习用具,电脑等。
该活动也将有利于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第四篇:爱心支教
爱心支教、薪火传承
(金一帆)9月7日,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广厦支教四周年开学的日子。在过去3年的风风雨雨当中,爱心支教从未间断,今后也将薪火相传。
当日下午1点40分,广厦学院的11名志愿者从学院出发,手捧着带给孩子们的练习本和月饼来到了聋哑学校。因新的学期由新的老师来带领,志愿者们决定给英语班的孩子们开展一场小型的开学典礼,每当志愿者老师要求同学们站起来讲出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他们就很兴奋的呼喊出自己的名字,还喊着:“哥哥姐姐们好”这些真挚的语言,让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感了到一种温馨和温暖的感觉。
在开学典礼过后,志愿者老师给他们教了星星、月亮、太阳和中秋节这4个单词,在课上每一位孩子都十分认真和大声的朗读老师教的英文。因为有些孩子是新入校的,从前没有接触过英文,有单词不会读,有单词不会写,那么每个志愿者都手把手的教他们读写单词,以为志愿者辅导一位孩子,保证他们都能跟上学习英语。并且到了最后小老师还给他们每个人都分发了2个月饼,并且祝福他们中秋节日快乐。
应校方领导的要求,志愿者们准备跟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打一场友谊的篮球赛。全校的聋哑孩子都围在球场的两边,5位聋哑学校的孩子和广厦的5为志愿者开始了一场友谊赛。在球场上,每一位聋哑孩子都十分的积极,抢球、断球、上篮、三分,一个都不拉。因为场上队员表现的太给力了,所以加时了一次又一次,到了4点时整个聋哑学校准备下课了才结束了这场比赛,赛后聋哑学校的队员和广厦的志愿者们一起握手、拥抱还升出大拇指。
爱心支教第4年从今天宣告开始,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赵力说:“爱心支教,薪火相传,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第五篇:爱心支教
爱心支教,圆梦巴蜀
(一)——满怀期待启程,爱心支教伊始
川队:周男
快乐启程
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14级赴四川省达州市爱心支教团队也整装待发。7月3日下午三点多,从合肥开向达州的火车,载着川队共计9名队员向着目的地出发了。
从合肥到达州的火车上,每个人都满怀着期待。或许是对支教活动久久的向往,或许是对山区生活种种的好奇,也或许是迫切地想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在长达20小时的火车上,每位队员都兴致高昂。队员们坐在一起,交流着心情,也不时眺望着窗外一路过往的巴蜀风景,期待着我们即将去到的山区景色美丽如画。经过一夜颠簸,次日早上十一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四川省达州市火车站。
在火车站附近的旅馆休息一天后,7月5日早上,在支教小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保利时小学老师以及当地教育局的安排接送下,又与学校的捐建者——美籍华人冯先生会面后,我们开始一起向大山深处进发。约两个小时的驱车,川队终于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紧接着,我们便开始了繁杂的清洁工作。
忙碌的一天结束了。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对第二天正式上课的情况有着自己的想象。满怀着期待,我们的支教生活正式启程!
爱心支教
7月6日,川队在保利时小学的爱心支教教学工作开始了。早上八点左右,学生们陆陆续续进入课堂。
保利时小学是由美籍华人冯俊先生捐建,当地两位乡村教师教学的爱心学校。学校设有两个班级,年龄较小的一班,而年龄较大的集中在另一个班。班级里的学生也都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冯先生表示,建设这所学校的意义,不仅在于教会山里的孩子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对山外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教学工作的第一天进展地非常顺利。语文、数学、手工、音乐等课程按照课表有序地进行着,课堂上,同学们大多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课下,孩子们也乐于与支教老师交流,分享他们的小秘密,也提出他们对我们的诚挚建议。第一天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为之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也点燃了川队成员的激情。
川队的暑期社会实践进行至此,不仅培养了团队成员的感情,也锻炼了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川队的活动也树立了安徽师范大学在外的良好形象,为国旅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贡献了一份积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