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重于泰山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愈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压力,对本不稳固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客观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改善粮食供求形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是核心、是基础、是关键,确保粮食安全,重于泰山。【开头,点明主题,指出粮食安全的严峻局势。】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着国内、国外双重挑战,形势严峻。【过渡段,切入到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的分析。】
我国国内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形成了土地的相对高收益率;另一方面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逐步上升,这导致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个别地方政府出现忽视粮食生产的不良倾向和放松粮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给粮食安全蒙上阴影。【分析段1,粮食安全的国内挑战。】“粮食武器”已成为个别西方国家控制我国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不可避免地受到“粮食武器”的干扰。中国需要养活13亿人口,基于“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悲观预期,个别国家欲把“粮食武器”作为控制我国的战略选择。【分析段2,粮食安全的国际挑战。】
进一步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是基础。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加强粮食供给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还存在一系列与粮食增产不相适应的环节。例如,土地利用方式粗放,水利基础设施陈旧,一家一户的生产组织方式落后,粮食流通体系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等。粮食是特殊而敏感的产品,粮食供给即使出现一些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引发人们不必要的恐慌,导致市场剧烈波动,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目前,国际粮食形势严峻,我国粮食供给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采取战略措施,增加粮食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策段1,增加粮食产量和有效供给,论证“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是基础”。】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是核心。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除了体制变迁的特殊阶段外,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的惟一途径;而提高粮食单产主要有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和推动科技进步两种途径,在物质投入边际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现代科技必然成为粮食增产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因此,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和推广普及,研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靠的新品种,健全粮食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从而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对策段2,举例论证,自主创新。】
树立食物安全观念,提高食物质量安全是关键。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避免工业污染;推进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坚持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和科技支撑,不断提高优质特产农产品的规模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畅通劣质产品退出制度,加强生产安全认证制度、质量安全信息追踪制度和食品卫生保障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加强检测检验,努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产业链条。【对策段3,注重食品质量。】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只有把粮食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结尾,呼应主题,强调粮食安全的任重道远。】
第二篇:粮食安全问题
浅谈粮食安全问题及其食品安全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的问题。几经演变,现在的表述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这其中有三个含义,一是粮食供应量要有保证,二是保证大家要有能力买,三是买的粮食是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
从全球来讲,粮食安全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的分布不均。世界上仍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受到饥饿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每年几百万人死于饥荒。现在的工业大国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都有余粮,但是更广大的地区像非洲大陆、西亚的部分地区很多人都处在饥饿之中。而且,世界的可耕作土地越来越少,今后世界粮食供求矛盾仍将是令人关注的大问题。
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因素应当是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因素。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影响并不只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对粮食供给的压力,还表现在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等多个方面:
1、粮食需求的膨胀。
2、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
3、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
4、消费结构升级加剧了粮食供给压力。
粮食生产与气候生态保持着高度的因果联系,特别是在目前生态环境遭遇一定程度的伤害、极端天气反复发作的条件下,气候变异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指出,今后20年至50年间的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并进而严重影响全球超长期的粮食安全。
除了人口、气候等常态因素直接作用于粮食生产外,偶然性因素也会对粮食安全形成冲击。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其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投入、市场交易乃至未来走向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可能具有长期性和深入性。第一,流动性紧缩抑制粮食生产的资金需求。第二,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抑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三,投机资本可能搅浑粮食市场。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2001年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既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的目标。
尽管粮食安全所遭遇的挑战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警觉,但粮食安全问题并非一个或几个国家和区域性组织的单兵作战所能解决,未来需要制定一个全球性的应对方案。
第一: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
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提高产量仍有很大潜力,比如有“粮仓”之称的乌克兰,目前的粮食单
产还不到美国的一半,拥有大量耕地的俄罗斯粮食单产甚至更低,而巴西还有4亿多公顷可耕地尚未开发。
第二: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
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围绕着农业问题所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必须尽管结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相对的让步。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国凯恩斯集团应当大幅削减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以欧盟、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农产品自给国集团必须大量削让关税和配额限制,而二十国集团也应当尽可能地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
第三:创建协调性与联动性的国际机制
(1)联合国可建立一个全球性粮库,履行“世界粮食银行”职能,并制定“特别借粮权”,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应对粮食危机,同时“世界粮食银行”可以以优惠条件向出现短期粮荒的国家借粮。
(2)世界贸易组织可以获得撤销相关国家粮食贸易限制性规定的职权,即使一些国家需要设立新的限制规定,必须提前通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协商。
(3)经合组织负责制定全球性的生物燃料指南和保障措施,审查和评估相关国家发展生物质能的长期影响,并且指定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指导。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负责评估相关国家应对粮食安全危机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际市场粮食产品及期货的分析和监督,建立对粮食投机行为的纠错机制和严惩规则。
最后,说说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近期,各大媒体先后曝光了一系列的假食品害人事件:劣奶粉“喂肥”大头婴、粉丝掺假添加有毒化学肥料、高州某工厂生产的“毒罐头”流向市场以及影响极其恶劣的广州假酒中毒致多人死亡事件。因此,食品安全再度敲响警钟!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一次调查显示,近八成市民买食品时担心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对于目前广州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市民的满意度仅为二成五。“让民众‘吃’得放心”已成为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关于食品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增加执法人员责任感
二、净化市场源头
三、建立市场级检测体系
四、分区片管理并发动群众
五、增加媒体透明度
第三篇:粮食安全问题
1在粮食安全问题对社会有举足轻重的今天,人口数量在发展中国家增长的势头犹如星火燎原的势头不可遏制,这无限增长的人口给现在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一些国家因为粮食安全问题而产生**,经济、文化的发展收到制约。而城市的扩展用地、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生物能源占用地、泥石流和地震频繁爆发使得我国耕地不断减少,使粮食总产量的增长步伐难以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粮食人均食用量将会呈日益减少之势,进一步危及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采取措施减缓可用耕地面积减少和抑制人口数量的增长迫在眉睫。
2在石油等不看了可再生资源面露难枯竭的今天,寻找新能源代替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地位是在所难免。很多国家已经将眼光放在了生物能源上。通过生物科学家的研究,已经找到了可以提取生物柴油的作物。这些可再生能源作物将占用生产粮食的土地,使用于种粮的耕地在已经减少的基础上再次减少,犹如给耕地面积的减少火上加油。能源作物中由于一些经过了基因的修改而提升了在土地中吸取营养的速度,使得土地中含有的营养和矿物质的量下降若该土地再次用于粮食生产,其产量将严重减少。
3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行业衔接紧密,互相影响。我国的粮食市场也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若是能够利用好国际贸易关系,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自从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提出“世界粮食安全”概念以来,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几经修订,但基本含义没有改变: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第二,在供给层面,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第三,在需求层面,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食物。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一、居安思危,唤起人们增强粮食安全的意识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80%的中国人民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均粮食仅为210公斤。在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组织粮食合理分配和流通。到1984年,扭转了长期粮食短缺局面,人均粮食达到39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6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大丰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的粮食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由数量上的满足,向品种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发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6.7%和67.7%,下降到2002年的37.7%和46.2%,基本达到了小康要求。
但在粮食供求稳定的形势下,也一度出现“粮食多了”的杂音,动摇了粮食基础地位,淡薄了粮食安全意识。在粮食连续丰收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正视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因素。其一,粮食种植面积减少。2000年至2003年的四年中,全国共减少农田13580万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刚刚恢复到15.8亿亩,仍低于16亿亩的安全警戒线。其二,我国人多、地少,淡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粮食的持续增产。其三,世界粮食生产下降,库存减少,供求紧张。当今世界,粮食出口国仅有美国、欧盟、加拿大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而粮食进口国多达100多个,致使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
二、立足国内,自力更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立足国内,是由我国国情、粮情和粮食商品特殊性决定的。依靠大量进口粮食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既不现实,又不经济,更不可靠。具体地说:其一,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其二,世界粮食贸易量有限,每年只有2.3亿吨左右,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势必挤占其他粮食进口国家的份额,势必带动粮价上涨,影响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三,依靠进口粮食必然受制于人,造成政治经济上的被动。其四,增产粮食,是主产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限制国内粮食生产,大量进口粮食,势必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这个问题历史教训很深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13亿人口吃饭问题,既是绝对必要的,又是完全可能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有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持怀疑态度。1994年9月,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他认为,到了21世纪初,中国可能大量进口粮食,买光世界上2亿多吨的贸易粮食。十几年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布朗先生的论调。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方针,之所以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和农业问题,把解决粮食问题视为重大政治、经济和战略问题,并建立了粮食问题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二是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如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三是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扶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防治病虫害等。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袁隆平现在研究的第三期超级水稻正在向亩产900公斤攻关,实现这一目标,平均一亩可增产150公斤,如果推
广一亿亩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可以养活一亿多人口。
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力,粮食生产持续提高。但绝不能因此而放松农业生产,忽视粮食工作。
要针对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问题和粮食生增产的潜力,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依法保护耕地,遏制粮食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耕地资源是增产粮食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人均粮田不足1.3亩。1999年到2006年的七年间,全国粮食耕地由16.97亿亩降到15.72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788万亩。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严格控制非法占地,确保总量动态平衡,使全国粮食耕地面积保持在16亿亩警戒线以上。
2.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粮食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在继续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田,把主产区建设成稳定的优质商品粮基地。要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粮食品种为中心,引导农民增加市场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适应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投资向农业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下,引导、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加快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引进种源和先进适用技术。
3.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增产的科技含量,这是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对优质粮食品种要实施科技攻关,力争在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粮食加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成果,并认真做好利用、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增产增收显著的重大实用科学技术及时推广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去。
四、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此,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计划经济时期,在粮食短缺的形势下,国家靠统购统销、合理分配手段实现粮食安全;进入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有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的特点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消极因素,甚至有干扰破坏粮食供求的弊端,尤其是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多元化粮食主体经营的激烈竞争,增大了粮食购销市场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还要看到,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粮食生产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致使粮食供求中紧缺与过剩交替出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粮食市场多次紧缺与过剩,都是依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干预,缓解了矛盾,稳定了市场。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波动,解决“卖难”、“买难”,保护产区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粮价和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健全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储备粮是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手段。目前,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规模基本到位,制度比较健全。为适应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地方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五、实施“节约粮食”工程,积极开发“无形粮田”
节约粮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这些年来,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以及粮食的比价不合理,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日渐淡薄,不爱惜粮食和浪费粮食现象处处可见。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我国每年损失浪费粮食几百亿公斤,令人触目惊心。据原内贸部对22个省574个县1400多处的调查,粮食产后综合损失率18.1%,约826亿公
斤,其中有些是难以避免的,有些则可以减少或挽回一部分。如果能从浪费的粮食中挽回20%,一年即可增收165亿公斤,相当于全国一年增产的粮食,是不动一锄一镰的大丰收。为此,建议实施“节粮工程”,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减少粮食收获、运输、储存、收购、销售和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并形成节粮惜粮的社会风气。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这是基辛格在上世纪70年代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话。
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很早就渗入了政治因素。中国历史上,就有“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明成祖朱元璋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帝王之道,以及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政治哲学都表明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粮食也始终以一种潜移默化、化大象为无形的方式左右着古代中国政治。粮食问题几乎是所有农民起义的导火索,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就是典型的代表。粮食以一种独有的隐喻讲述着真实的历史,任何政治家都难以逃脱粮食的政治。
第五篇:如何看待粮食安全问题
如何看待粮食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注重粮食生产,我们中国也不例外。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家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它不仅要求数量充实,而且要求价格稳定。如果粮食的价格出现了上涨,它将成为中国政府在2012年里面临的大问题之一。伴随着经济的高速成长,粮食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弱化,相反,因为人口的骤增,耕地质量的下降,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素质降低,以及跨国粮商对我国粮食市场冲击等因素,粮食安全引起了更高的关注。而且,在粮食收获的季节,许多粮食收储企业看价上涨而抢购,许多农民待价惜售,以致粮食收储和市场粮食价均发生震荡,危机国家粮食安全。据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粮食储备及价格调控问题,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粮食储备和价格调控体系,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在今天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纵然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我国粮食连依然是续增产,粮食安全也能得到可靠的保障。然而从中长期看,耕地数量日趋减少,水资源短缺加剧,气候恶化影响加深,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动荡,我国粮食供给增长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逐步加大,粮食供求总体趋向偏紧。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其他资料表明,我国还存在着粮食供需现状、流通与贸易格局等问题,并预测到我国粮食中长期生产潜力和需求会出现某些变动。
首先其一,就目前的情况而视,我国的粮食现状并非是不容乐观:
(一)粮食生产能力总体上稳步提高,增产潜力可观
(二)粮食需求平稳增长,主要粮食品种能够基本自给
(三)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
(四)粮食储备充足,国家粮食市场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不过另一方面,我国的粮食问题仍然存在着某些安全隐患:
(一)资源约束因素增多,限制粮食增产
(二)种粮成本快速增长,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不高
(三)粮食净调出地区不断减少,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不健全
(四)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滞后,缺乏有竞争力的国有大粮商 然而,在这个农村发展的新阶段,要想保障粮食安全,就不得不从我国自身出发了。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来对待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呢?
首先必须粮食的生产总量要有保障。
改善粮食生产总量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点。限于我国的发展现状,粮食的生产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因素。其一,许多地区居民大量的砍伐树木,工厂没有按照规定排放废水废气等等,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污染和流失,从而导致了农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其二就是我国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素质低,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低。最后就是国家政府对农业生产方面的财政投资不足,农民受到经济制约。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提高生产条件。例如:
(一)加大投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二)解决农业安全用水问题
(三)加强重点商品粮基地建设
(四)加强对农民的素质培养,提高其科学种田水平
其次国家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重要调控手段。它是在粮食增收和价格偏低的情况下,把粮食收购储存,以备粮食歉收减产和价格异动时供应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是基础,生产稳定则安全无忧。近10年来,我国粮食储备在粮食安全及价格调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再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因自然灾害而减产在所难免。故,在市场方向上,我们应该更进一步的提高警惕。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国粮食市场和世界粮食市场逐步融为一体,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不仅会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而且还会影响国内粮食供求形势及安全。反之,国内粮食供求形势也会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所以,我们首先应当认真研究选择粮食储备的承储主体,科学确定粮食储备规模,搞好粮食储备的区域布局,提高粮食储备的安全保障功能。例如加强储备粮的管理,提高储粮的技术水平,地方储备要侧重解决省内的粮食供求平衡,农户及企业的周转储备要能应付日常的粮食供应。其次就是要建立中央、省、地、县四级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加强代储企业的储备规模、库容量、仓储技术条件、管理水平和信誉方面的资格审查,确保国家临时性储存粮食收购任务的完成和储粮安全。第三就是要对参与粮食储备的企业加强管理,增
强粮食储备的调控能力。国家储备粮补贴的发放和储备企业资格的审定,一定要实现信息化,进行现代化的信息监管,确保粮食储备对市场的调控能力。
最后粮食的分配机制公平合理。
合理的分配机制是稳定市场粮食问题的重要措施。在现有粮食流通体制下,粮食主产区的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大量增加,亏损不断发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越早越主动,越晚越被动。对此,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和鼓励各地将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扩大直接补贴试点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保持粮食风险基金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要加大其使用结构的调整力度。将其中一部分直接补贴农民,用于弥补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取消保护价制度可能形成的对市场粮价和农民收入的冲击;另外一部分用于支付国有粮食企业解决“三老”问题的转制成本。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粮食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很早就渗入了中国的政治因素。今日中国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无论是就背景还是就性质而言,都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更不同于发达的国家,简单的套用FAO的概念是不可取的。因此要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的概况作具体分析。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不能采取那些治标不治本的措施。那样可能会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粮食的安全问题也将会不断的恶化。而应该是在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农业的管理措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达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技化的经营,以此
来稳定中国的粮食市场,消除粮食安全性存在的各种威胁,使得城乡差距缩小,让整个社会的居民更进一步奔向小康,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