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溪县马家乡中心小学校精 神 文 明 建 设 工 作 调 研 报 告
南溪县马家乡中心小学校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工 作 调 研 报 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校是广大少年儿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阵地。我校根据《宜宾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信息工作调研的通知》(宜市文明办„2011‟19号)及南溪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南文明办„2011‟4号)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响应南溪县教育局关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及时部署,认真策划,为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精神代代传”的真正内涵。我校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系列活动,活动效果良好。现将我校开展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报告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保证神文明建设活动顺利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求真务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入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摆上议事日程,开学前即制定出了计划,并在第一周大会上向所有老师做了宣传与布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全体教师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认识本次活动。按学校的安排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
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氛围,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2、德育室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了总体安排,并号召全体师生投入到活动月的各项活动中去。全校教职工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明确了学校科学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组织教职工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
3、利用学校板报和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通过广播的宣传,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系统的爱国主义(包括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爱好和平等)、中华传统美德(公正无私、诚实笃信、艰苦奋斗、见义勇为等)、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技创新精神等教育。
4、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周举行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5、举行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活动中,师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每班均出版了内容充实、图文并茂的板报,深受师生的欢迎,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6、组织学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走进新中国》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专题片。学生们和老师一起在电视屏幕前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观看节目,学生们深有触动。他们明白了新中国的诞生过程,体会到新中国成长的艰难。特别是当看到新中国已经摆脱贫困,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经济建设的浪潮风起云涌时,学生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加深全校师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一股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在学生心中升腾。
7、会同艺术组开展了一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色经典歌曲比赛”。比赛分为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两个年段进行,全体教师带头集体合唱红色经典歌曲拉开了“纪念中
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色经典歌曲比赛”的序幕。合唱比赛中,各班学生共同努力,高唱红色经典歌曲,把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无比自豪的心情,通过激昂澎湃的歌声表现得酣畅淋漓。
8、广泛开展“细胞工程建设”,努力形成争先创优的局面,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继续开展“市级(校级)先进班集体”、“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单项标兵”、“三争创”等争创评选活动,充分展示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与社区签订了《计划生育责任书》。积极参加社区街道和教育系统开展的各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其作用
9、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尤其是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途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0、在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为了让学生体验传统的节日文化,融洽家人之间的亲情,学校发出倡议,倡议学生这几天里省下自己的零用钱,在端午节以实际行动为长辈做一件事,与长辈同度佳节,共享天伦。活动中,有的学生为家长精选了一件小礼物,有的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家
长买了粽子,有的学生为家长梳洗了一个头,有的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搞一次清洁卫生……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与长辈间的情感交流,爱在浓浓的亲情中流淌。
通过活动,全校学生深刻了解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正在逐步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的责任感。从青少年开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使我国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的中华文化,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强有力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校精神文明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全体师生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党员干部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带领广大教职工,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开拓创新,谱写出雄伟壮丽的乐章,把学校的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神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现将工作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和新经验。
一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牢牢把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魂”,以“做文明人、办文明事”为基本要求,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文明彭州建设,进而推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典型人物激励作用,突出宣传先进典型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人们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二、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
1、考核方法。建立由市文明办牵头,各单位共同参与的综合考核机制;考核应采取平时考核和半年、年终考核相结合,实地考核和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相结合;考核实行百分制,平时考核、半年考核、年终考核各占一定比例。
2、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机制,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村、镇、社区创建,文明单位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市民教育及文明程度提升,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公共关系,公益活动等指标。
3、考核原则。要做到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显绩考核与潜绩考核相结合,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在考核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民主测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进行,用群众满意程度来评价工作实绩。
三、志愿服务新发展
通过调研,我委发现在志愿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当前的志愿者机制还不够健全,还没形成统一规范的招募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项目机制、奖励机制、档案管理制度等,使得我市志愿服务的团队管理不足、凝聚力不够强、组织机构分工不够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第二,评价体系不规范。对志愿服务者的评价全市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对志愿者形成公平、公正有效的激励。建议由文明办牵头,团市委、民政局共同研究形成彭州市志愿者服务综合评价机制,促进志愿者工作发展。第三,购买社会志愿服务力度小。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能够有力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政府的无限责任变为有限责任,行政责任变为民事责任;有效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单一服务变为多元服务。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扩大社会参与,实现和维护社会秩序与激发社会活力的有机统一。目前,彭州市购买社会志愿服务的项目少,且专业性不高,建议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培育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培养专业人才,推进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第三篇:南溪县马家乡中心小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南溪县马家乡中心小学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道德认知 道德养成
创意单位:南溪县马家乡中心小学校 活动范围:南溪县马家乡中心小学校
一、产生背景
近年来,由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未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不珍惜父母的血汗,不理解父母的奉献和爱,有些孩子逆反、叛逆心理严重,在家顶撞父母,在学校,对老师的教育不理解不尊重。种种表现让家长和老师心痛,更为之担忧。为了让学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正是这种情况下,对德育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校积极思考探索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一条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在德育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主要做法
由校长牵头,组建德育团队负责督促及检查,组织全校各班级利用每天第一节课前十分钟时间,先由班主任组织一个月,以后逐渐由学生自己组织,低年级学生讲讲生活中所见所闻,教师引导进行道德教育;中高年级采取讲述道德故事、畅谈个人感受、互相论辩观点、演出文艺小品等活动。老师最后点评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我校称之为 “道德早餐”。让学生们对道德教育这种“精神食粮”,逐渐从“吃不饱”到不但“吃饱”还要“吃好”的转变。
三、初步成果
经过实践和活动,我校“道德早餐”教育,学生在自己心灵成长的过程中,从小就养成了对社会道德的是非观,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有了初步的认识,至少能判断简单的是与非,对以后的生活大有裨益。对我校教师已起到了推动作用,学生的认识提高,促进了教师的道德修养。这项活动改变了单纯说教式的德育方法,激发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养成,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
第四篇:马冠军调研报告
山头店乡石湾村调查报告
我是许昌市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现任山头店乡石湾村村主任助理。于2008年10月11日入村工作,入村后通过走访群众,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村情,现将本村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石湾村坐落在山头店乡西北部,该行政村由石湾自然村;祠堂后自然村和白果园自然村组成。全村共538户,2653人,其中党员69人。我村总耕地面积1514亩,人均年纯收入4000元左右。
二、经济状况
该村主要种植黄瓜.萝卜和白菜,部分农户种植小麦和玉米,主要的小麦品种有周麦
18、新麦
19、周麦16。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1/3。
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情况
1、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石湾的主要道路已经铺设成水泥路,水泥路一直修到了村口,下一步打算将水泥路通到各家门口,这样我村的道路改造就全面完成,使村容村貌大大改观。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石湾大部分主要以种养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有几户个体工商经营户,但规模不大。
3、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引导下,2009年新农合费用征收工作已基本结束,有2212人参加新农合,参加人口占全村的83%,切实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之前因外出务工的未能参加的村民,也积极加入新农合的队伍中。在县委推行的农村技防工作中,农户都积极参与配合,增强农村的防范能力。10月份开展的良种补贴工作,广大农户购买到放心的优质的小麦种子,现在小麦的苗青长势良好,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信心,为明年的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该村总人口2653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532人,长期外出已婚育龄妇女37人。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村民们的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有所淡化,在家的已婚育龄妇女能按单月康检的要求,准时参加孕检,外出人员也能按时将孕检证明寄回。但是仍需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采取惩罚与奖励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避免反弹现象的发生。
5、以人为本,弱势群体倍受关注。该村五保、低保对象,总计38人,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
围。基本生活保障金,按季度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关于石湾村建设、发展的几点想法
1、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目前状况下,该村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精力应该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紧邻汝河的灌溉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目前农产品存在着生产的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只是追求面积的数量,而没有注重质量的提高,也忽视了品牌效应,有时还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复等现象。把“一村一品”建设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实现品牌效应,使农民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
2、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一池三清五改五化”(建沼气池、清理粪堆、清理垃圾、清理柴草、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陈规陋习、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活动,引导农民积极投身治理乡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新乡村,为广大农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争创一流班子。按照区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借助此次“第六届村干部换届选举”的契机,选出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委会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文化大院建设,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下一步准备建设文化大院并配备一些简单的健身设施,村民们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聊天、健健身,同时还配备有远程教育录像,可以学习一些科技知识,这样以来,既加强了村民间的沟通,减少邻里之间的摩擦,也可以大大减少打牌、赌博人员的数量,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也可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可能不全面,还有更深层次的情况有待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区委举行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基础上,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党庙村奉献自己的青春。
襄城县山头店乡石湾村大学生村官
马冠军
第五篇:18关于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2018关于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
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关于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2017关于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1
近期,瓜州县委宣传部成立调研工作组深入乡镇、村组及相关单位,就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近年来,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紧
紧围绕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农户、诚信文明户创建活动,农村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理论宣讲对谈、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产生了广泛影响,切实提高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1、抓生产,促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物质基础不断夯实。坚持把发展一特四化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的首要任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了传统产业向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转型步伐。以蜜瓜、枸杞、甘草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全面推进养羊大县建设,全县牛羊饲养量达到万头(只),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坚持政府鼓励推动,政策扶持引导,市场服务运作,城乡统筹兼顾的思路,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累计输转劳务万人次,实
现劳务经济收入亿元。老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元,农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2、抓基础,促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各乡镇始终坚持以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建设。紧紧抓住我县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的大好机遇,按照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市率先编制了《瓜州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完成了15个乡镇规划和73个行政村的村庄建设规划。2015年在来,通过将村组道路、抗震安居房工程、农村沼气、安全饮水、中低产田改造、扶贫开发、农村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等项目进行整合,集中连片组织实施,争取整合农村项目资金两亿多元,农村乡镇共开工建设各类新、续、扩、改建项目40多项,积极推进集镇道路铺筑、人行道改造、树木栽植、环卫设施配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商业门店改造以及小康住宅建设等
工程。示范村也大力实施通村道路铺筑、铺筑人行道、生产通道整修、五改四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已建成居民点改造提升点59个,完成农村住房建设总投资过亿元,完成新建市级高标准小康住宅建设350户,县级分散小康住宅20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已落实8750户。投资亿元,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双塔总干节水改造、生态节水灌溉、水库除险加固、渠道改造维修、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项目;投资亿元,实施了通乡油路、通村油路等通乡通村道路,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18公里,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抓整治,优环境,努力打造清洁优美新农村。针对农村环境卫生差的状况,出台了《瓜州县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考评办法》和《瓜州县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考核验收标准》,通过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落实专(兼)职保洁队伍,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初步建立起卫生清扫垃圾集中清运制度。县
建设局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编制了《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村容村貌整治的标准要求。各乡镇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参与、集中整治的要求,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以公路沿线、村庄周边房前屋后和集镇市场为重点,在所有乡镇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广大村民广泛参与,清除陈年垃圾,打扫卫生死角,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工程,以林业项目建设为支撑,投资亿元,突出抓好千米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日协贷款石岗墩风沙口二期治理、退耕还林工程续建、封滩育林、三北四期防护林、重点生态公益林和防护林等林业生态项目,生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一.五期间,共完成人工造林万亩,天然林草植被封育200万亩,义务植树220万株,全县森林面积达到2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较2016年提高了个百分点,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
4、抓教育,树典型,新型农民培养成效显著。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狠抓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编印《瓜州文明公民读本》8000多册,下发《文明礼仪读本》、《酒泉有礼》等4000册。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连续多年开展冬季集中教育活动,加强了农民党员的培训,提高了群众的政治素质。注重典型引导,大力组织开展道德模范、飞天骄子、陇原骄子等典型推荐评选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农民道德教育以及科普知识,狠抓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培训,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 260 场次,培训农民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投资670万元架设公里的电视广播信号主干线,解决了265个村民小组万人收听广播、收看有线电视的问题,极大地丰富了移民群众生活内容,使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和思
想意识明显转变,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在逐渐形成。
5、抓载体,创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乡村把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作为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全县广大农村组织开展五好家庭、致富能手、创业标兵、敬老好儿媳、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农户、文明村镇等评选活动,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成绩斐然。止目前,共创建全国、省级、市级、县级文明单位(村镇、社区)分别是1个、12个、44个、194个,占全县单位总数的98%以上。全县信用社共评定信用乡1个,信用村24个,评定信用农户15387户,占总农户的70%,对信用户予以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对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民风及诚信的社会氛围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把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作为实现乡风文明的抓手,组织了千台大戏送农村
移民乡镇文艺调演活动,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大型秧歌调演、传统灯展、烟火晚会、戏剧晚会、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了瓜州的特色地域文化,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的提升。把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的保证,近年来,我们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目标考核、监督激励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在管理上,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综合目标责任管理,严格考核。同时,依托省、市文化项目,加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县15个乡镇都建起了文化站,配有文化专干20人;59个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室,占行政村总数的81%,建成农家书屋67个,今年计划再建的7个书屋已列入2011年全省农家书屋工程配送计划,届时将全面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形成了一批集村级阵地、文化室为一体的群众活动场所,并以此为依托,切实
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农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生产、抓收入、抓增收的问题上,对村民精神文化、道德层面的东西抓得不够紧。
2、部分乡镇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物质条件滞后,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全县乡镇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村与村之间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不一样。我县被纳入省级扶贫参照县管理,贫困面大,特别是移民乡村财力困难,对村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设施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村容村貌改善不大,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
3、移民乡镇村民的思想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县是重点移民大县,大
部分移民群众思想观念保守,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本土农民反差较大,生产生活习惯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依然没有摆脱等、靠、要等落后思想,崇尚科技文化氛围不浓。
4、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投入不足与作用发挥不尽充分的问题并存。随着文化惠民的工程的落实,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村级健身场所等逐步建立起来,但由于村干部大部分都不能脱产,公共场所开放时间得不到保证,文化资源作用发挥不尽充分。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是健全领导组织机制。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各部门各行业的业务工作,尤其要把各级领导抓农村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要着重改变目前乡镇党委副书记兼职过多的现象,乡镇应
配备专(兼)职人员,明确每个干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形成人人抓,人人参与的格局,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有人抓、抓得起。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形成完整的考核体系,量化、客观、全面并重点考核工作创新、社会效益和长远规划。要逐步改革投入模式,探索实行以奖代补等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工作进展和群众满意率同班子主要领导绩效考核、物质奖励相结合,按照工作绩效,奖优罚劣,进一步调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实效性。各乡镇要结合县十三五规划,制定精神文明建设长、短期规划,通过制定规划明确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对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的内容要有明确的规定,对各部门单位、个人担负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有明确的要求。通过规划对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到导向作用,促使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将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
(二)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以加强群众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着眼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要加强对农民的传统文化与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农民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培养一批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以培育文明乡风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各乡镇、各村要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风尚出发,制定出得到普遍认可的乡规民约,使农民在乡规民约的约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形成自身的文明乡风。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婚育新风进万家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广大农村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崇尚科学的文明新风,塑造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
(三)以三园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载体。一是以文化乐园建设为切入点,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但移民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迫切需要以思想文化阵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完善文体设施。要通过政府和社会化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下功夫建设好包括农村广播室、文化活动室、阅览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把思想宣传工作、文体活动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把教育农民的工作做实。二是以 清洁家园 建设为切入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乡村面貌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建设纳入村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从教育引导农民改变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抓起,把经常性工作和集中整治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和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下功夫解决脏、乱、差问题,努力建设环境整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管理规范有序的新农村。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要按照三个一标准,建立农村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建立一支卫生保洁队伍,建设一批环卫保洁设施,制定一套卫生管理制度。乡镇要建立专职农村环境监察队伍,村组要设立监督员,真正使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三是以 生态田园 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增加群众收入。认真实施清洁秀美工程,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作,保护好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加强生态产业建设,按照一村一品和工农对接的思路,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2017关于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2
一、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思想认识不断进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普遍加强,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加上各级各类文化项目的投入,全市农村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全市共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2个、自治区级文明文明村镇27个,市级文明村镇标兵76个。
(二)改变农村基本条件,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近年来,全市危房改造工程改造90963户(新建16410户、维修46404户、拆除28149户),完工率100%,超额完成86963户。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37681户,校舍建
设及安全改造工程完成36862平方米,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工程完成362个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工程完成732个文化室建设,完工率100%,超额完成327个。便民连锁超市工程完成440个便民超市建设,社会保障工程109679人养老保险调标发放,高龄津贴将符合条件的7077名老人全部纳入覆盖,实现应保尽保。
(三)评选文明诚信农户,催生农村社会新风尚。从2015年开始,旗市区采取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户的物质利益挂钩的新方法,以农户发展生产、遵纪守法、遵守信贷有关规定等方面的情况为依据,建立红黑榜,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与农村小额信贷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文明诚信农户评选活动,使不同级别的诚信农户,享受到子女上学加分、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道德自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过去要我文明为现在的我要文明,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农家 快乐驿站。深入落实自治区四个一项目建设,建立农村文化广场525个、宣传栏560个、小戏台42个、善行义举四德榜288块,上榜人数1200多人。组织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及农家书屋建设,建立综合文化站和综合文化中心732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成草原书屋552家,2个旗市区荣获全区草原书屋示范旗县称号。全市建有乡村学校少年宫132所,拥有专兼职辅导员队伍589人,开设兴趣小组463个,学生参与率达100%。扎兰屯市卧牛河镇明德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先后获得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全国书法教育十佳公办学校称号。深入开展百团千场下基层、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向基层农民发放了反邪教、农业科技、计划生育、法律知识等宣传材料6万多册,科技咨询570人次,义诊200人次,文化团体下乡78
场,在农民群众中进行了五提倡五反对宣传教育。
二、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与人们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认识偏差。一些乡村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任期内注重短期效应,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不如抓物质文明,摸得着,看得见,体现政绩明显,于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号召多,落实少。
(二)投入不足,基础薄弱。有的乡村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硬件建设投入少,文化阵地少,设施老化,无法发挥
作用,一些乡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形同虚设,没有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目前,全市各乡镇及村组事实上没有投向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项经费,绝大部分乡镇往往把修建学校、举办体育运动会等方面的投资勉强纳入精神文明投入范畴。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也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创建工作缺乏吸引力,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程度不均衡。由于旗市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一样。有些经济基础好的乡村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要好,村民的文化生活相对丰富,软硬件设施明显较强,反之有些经济基础差的乡村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村民的文化生活及文化设施等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神
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农民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一方面部分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随地吐痰、便溺、乱倒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另一方面是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五)乡村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生活质量呈不断提高的趋势,但环境建设跟不上发展需要,脏乱差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有的乡村组道路凹凸不平,尘土飞扬;有的村垃圾、粪便满街,卫生条件极差。有些村庄,前街经过门面改选很有改观,但农户院落赃、乱依旧,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强烈反差。
(六)组织机构不完善,主体缺乏。基层乡镇没有建立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机构,没有专职人员抓创建,部分乡镇甚至没有专职的宣传委员,使文化阵地的
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
三、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应把文明乡村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文明乡村创建工作机构和经费保障机制,配备专职人员,确保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改院、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推动村庄美化、环境净化。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以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
特色、突出配套产业为基本要求,制定和完善村镇发展规划。加快农村交通、水利、邮政、通讯、电力、环卫、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危房改造,不断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
(三)加强村民教育,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站(室)、草原书屋、文化广场、道德大讲堂和理论大讲堂等资源,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开展群众***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经常性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农民更好地认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着眼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生产推广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提供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的文化服务。采取政府采购、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
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农村业余演出队发展,开展文艺演出、体育健身、读书征文、书画摄影、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使农民在参与中抒发情感、愉悦身心。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和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深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五)广泛开展文明乡风评议活动,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的作用,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乡风文明。广泛开展争当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好妯娌、好邻居,争创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五好文明家庭主题活动,在群众身边立标杆、树楷模。建立乡风文明评议机构,制定完善星级文明户评选办法,把星级文明户创评作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的有力手段和重要抓手,作为农户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载体加以推进,带动农村社会风气整体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