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19:3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第一篇: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古人云:“安民之本,必资于食,安谷则昌,绝谷则危”。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第一大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至关重要的是能否找到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需求的战略途径。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粮食的生产形势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个历史阶段。在当前粮食总量阶段性过剩的情况下,粮食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粮食行业正在经历新旧体制转变的过程。粮食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关键是要认清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探索,开展新的创业。回顾历史,瞻望未来,对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提出战略性的思考。

粮食企业改革是粮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保证和条件。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也是粮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决定性因素。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首要条件。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流通的主渠道,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开展粮食收购,掌握必要的粮源,稳定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进行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粮食企业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抓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粮食企业只有通过改革,彻底实行政企分开,才能分清粮食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与企业应承担的经营盈亏。这将有利于国有粮食企业面向市场,实行独立核算,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增强市场竞争力。国有粮食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新的用人、分配、保险制度和监督、约束制度,便于粮食企业进行科学管理。

粮食企业改革是适应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立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微观经济活动,而是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及法律手段调控市场,由市场引导企业,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粮食企业改革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的粮食调控主要通过粮食部门,以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方式实现对粮食的宏观调控。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也由过去的“特殊商品”、“战略物资”逐步向一般商品过渡,粮食行业由垄断性行业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转变。在新的形势下,粮食宏观控制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表现为政策调控、国家专储调控、进出口平衡、市场自发调控、资本市场调控、农业生产结构调控等多种形式综合并用。

粮食企业改革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年度间的粮食产量波动难以避免,对粮食市场的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加强对粮食生产的保护和稳定粮食市场,我国1990年就着手建立了粮食最低保护价格制度和用于调节粮食市场供求与价格的专项粮食储备制度。1994年又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粮食市场风险基金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保持合理的粮食储备,充实粮食市场风险基金,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吞吐能力。同时适时适度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通过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的粮食供求关系,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需求。中国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需平衡问题,并不排除利用国际资源作为必要补充,起到品种调换、丰欠调剂和区域平衡的作用。当前出现的粮食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低消费水平下的过剩。从长远看,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减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化步伐加快,粮食需求呈上升趋势。

粮食企业改革适应粮食市场价格机制的需要。粮食价格机制正逐步以市场为导向,由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农户和企业。市场价格机制在引导农民种植和粮食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已对部分粮食品种,如红小麦、早籼稻、南方玉米等退出了保护价收购范围。今年,国家对浙江、福建、广东等8个销区省、市进行粮食价格放开试点;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将补贴直接给农户;新开设早籼稻、粳稻、玉米大宗粮食期货交易品种,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功能作用,这意味着国家对粮食宏观政策和调控办法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些政策的出台,对粮食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一些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清粮食形势,有效地发挥粮食的资源优势,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近年来,粮食价格一再走低,一斤粮食需补一角多钱才能顺价销售,粮食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而国家和地方财力有限,企业更是不堪重负,从而挫伤了粮食企业积极性。有效需求决定供给,销粮难反映了粮食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形成了“市场失灵”,需要采取“政府干预”。而政府掌握的信息不充分,流通体制不完善,调节措施不得力,又形成了“政府失灵”。粮食如何进行宏观调控,价格机制如何建立,涉及多方利用和诸多深层次问题,只有通过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粮食企业改革是适应粮食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中国即将加入WTO,粮食市场将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加快了粮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入WTO后,由于全面融入世界粮食市场,在中国国内就形成了粮食生产消费和流通的最大市场。就贸易来讲,不是单纯的内贸和外贸,而是形成内外贸相结合,有进有出、进出自由的局面,形成了真正意义的大市场、大流通,粮食市场化步伐将大大加快。

粮食企业改革是适应入世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粮食市场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将体现在:第一,取消进口数量限制,实行关税本额制度。世贸组织以推动贸易自由化为宗旨,强调由市场来决定进口,不能有进口数量限制,对主要粮食品种如小麦、玉米、稻谷、油脂实行关税配额制度。第二,取消任何形式的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是造成不对称贸易条件一个重要方面,违背公正、公平、透明的自由贸易原则。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强调取消对所有农业产品的出口补贴,这对我国的粮食外贸出口无疑也是一大挑战。第三,最惠国待遇的普遍认同原则。根据世贸组织关于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同任何一个成员国达成的最优惠条件,同时也扩大到所有成员国。就国际粮食贸易而言,经济发达的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粮食贸易位势差高,竞争渗透力度大,在最惠国待遇中获利更多。第四,强调私营企业的不可或缺性。在中美农业合作协定中规定,配额应国营进出口公司和私营企业之间合理分配,在大米关税配额中规定私营企业要占一半。这就为私营粮食进出口企业,特别是粮食跨国公司抢占中国

粮食市场铺平了道路,同时也逐渐削弱了我国国有粮食企业垄断地位。第五,低价粮食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据统计,我国粳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40%,小麦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60%,玉米高于46%,大豆则更高达84.5%。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国内粮价

第二篇:安平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

安平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步伐,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完成企业改制任务,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衡水市粮食局《关于深化全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六届三次全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以“两增、两减、两分”为主线,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和布局,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全面提高粮食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在保证粮食安全、确保军需民食、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流通中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

二、目标任务和要求

1、总体目标

安平县粮食系统共有23个直属企业,粮食购销企业18个,非购销企业5个。这些企业的改制工作,总体用45天的时间完成。2004年6月5日完成所有企业的改制,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4年下半年进一步总结完善企业改革工作,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2、改革的内容和形式

(1)为了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改变我县粮食购销企业点多面广、经营分散的问题,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建立安平县粮食集团,该集团为一级独立法人,实行企业管理,市场化动作。原粮食局下属23个直属企业全部归粮食集团领导,设立办公室、财务审计部、仓储基建部、网络信息部、业务部、贸易部等中层内设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实行集约经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集团总经理兼任粮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该集团接受粮食局在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方面的监督指导。特别是在遇到赈灾、军供、平抑市场等特殊时期,国家需紧急调拨粮食这一战略物资时,必须接受粮食局的业务指导。同时粮食局抓好国家粮食政策的贯彻落实。

(2)对纳入集团的原粮局所属购销企业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整合。按照方便收购、有利销售、运转灵活的原则,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布局,使独立核算的企业缩减50%。二是改制。国家、省级粮食储备库等基础设施,仍然实行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在集团领导下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大中型粮库、中心粮食购销企业实行国有独资、国有资本控股或国有资本参股;业务量较少的粮食购销企业,采取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租赁承包、民营、拍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盘活国有存量资产。

(3)对非购销企业采取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竞价出售、股份制改造、增资扩股、资产重组、兼并联合、规范破产等形式进行。

(4)依法调整职工劳动关系。在这次企业改制中,除整合后的企业一名法定代表人和会计暂不调整劳动关系外,其余所有企业职工都要通过变更、解除、终止、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等形式,全面完成劳动关系调整。

3、工作要求

一是统一思想。粮食、宣传等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粮食改革的有关政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同心协力,共同推进粮食企业改革。

二是摸清底数。粮食部门要深入粮食企业摸清底数,分析企业现状,抓住主要问题,理清改革思路。

三是制定方案。由县粮食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全县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目标和操作步骤、改革资金的筹集渠道和落实措施、职工安置补偿的方式和标准。

三、具体实施步骤和阶段任务

目前,已对各企业进行了详细摸底,粮食系统职工对改革的政策已有了相当了解,宣传发动和前期准备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和阶段任务是:

(一)改制的基本形式和要求

1、全县18个粮食购销企业按照独立核算企业缩减50%的要求,保留10个(安平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二粮站、王庄站、子文站、黄城站、何庄站、刘口站、苏村站、油子站、毛庄站),10个保留库站的改制工作,夏征之前全部完成,确保夏征的顺利进行。(2004年5月10日前完成)

2、对取消法人资格的8个库站(购销公司、王宋站、石干站、察罗站、张宅站、东里屯站、一粮站、直属二库)视其实际情况,采取兼并、撤消、租赁、出让等形式进行处理。夏征之前基本完成。(2004年5月10日前完成)

3、五个非购销企业(天禾面粉厂、油脂公司、饲料公司、食品公司、车队),按照股份制、租赁、兼并等形式进行,其中天禾面粉厂进行股份制改造。(2004年5月10日前完成)

4、改制后,安平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和二粮站仍然实行国有独资,其它保留库站实行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非保留库站和非购销企业视自身情况,采用多种形式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加大国有资产退出力度,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体系。

(二)依法调整劳动关系,妥善安置职工(2004年5月25日完成)

全县粮食系统共有职工984人(其中购销企业职工852人,非购销企业职工132人)改制完成后,计划保留职工200人(其中购销企业180人,非购销企业20人)。

1、购销企业的职工安置。购销企业职工总人数为852人,其中:保留180人、离退休人员93人、提前离岗人员157人、解除劳动关系422人。

(1)人员待遇。a、离休人员。工资仍按原渠道发放,医药费改制后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承接,每人每年按4500元计算到75周岁,统一剥离,一次性从净资产中划出,交医保经办机构纳入医保范围,直至逝世。b、退休人员。参加统筹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养老保险机构负责发放;医疗保险费按当地统筹标准计算到70周岁。c、其他五种人员。六十年代精减职工、企业职工遗属、企业改制前的内部退养人员、因工伤残人员、病休人员的各项补助费按现行标准计算到70周岁。d、退养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的职工,可以办理离岗退养手续。离岗退养期间,按每人每月29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养老、失业保险费按现行标准计算到法定退休年龄;医疗保险费计算到70周岁。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但工龄满30年的职工,不愿解除劳动合同的也可实行内部退养。由企业按规定逐年缴纳社会保险费,离岗退养期间的生活费标准与退养人员相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

(2)兑现补偿。对购销企业不再留用的人员,都要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并及时兑现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费(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费的标准,按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第八条规定的规定,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对购销企业需要留用的人员,要依法变更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一般不兑现经济补偿金,但要按解除劳动关系计算其所需的补偿金或安置资金,由财政列名备案,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待这些职工依法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使用。

(3)改革资金的筹措。通过摸底测算,全县购销企业改制所需资金总额为14287265元(其中: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金169546元,提前离岗人员退养费用4182776元、解除劳动关系职工补偿金9934942元。)按粮食改革文件精神,全县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费用,由财政用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补助60%即8572359元,补助范围是粮食购销企业截止2002年12月31日已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在册的原固定工和合同制职工。其余40%即5714906元,由企业自筹,企业自筹资金可采取以下办法进行:

a、年前到现在,由于粮食涨价,部分企业销售粮食后已有些存余利润,可做为改制资金。

b、可变卖、出让一些闲置资产(粮食除外),其所得款可做为改制资金。c、参照兄弟市县的做法,留用职工交纳的保证金也可暂时用于改制资金等等。

2、非购销企业的职工安置。全县非购销企业职工总数为132人,除天禾面粉厂保留20余人外,其余112人按有关政策进行身份置换,所需资金2031286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粮食风险基金不负担此部分人员改制所需资金。其资金的筹措可采取出售、嫁接改造、产权转移、规范破产等形式进行。

(三)对现有粮食企业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

粮食、农发行、审计等部门要在县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密切配合,限定时间对各粮食企业资产统一封存,进行严格的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此阶段大体用一周左右时间完成。(2004年5月20日完成)

(四)资产评估

全县各粮食企业要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完成粮食企业的资产评估。(2004年5月30日完成)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后,各粮食企业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4年6月5日完成)

四、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加强对全县粮食企业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改革成效,成立安平县粮食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由安平县委副书记刘永军任组长,县

委常委、组织部长肖兰皋、县政府副县长崔跃东任副组长,全程管理全县粮食企业的改制工作。县粮食企业改革领导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粮食局长赵贵轩担任,办公室将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负责粮改的具体工作,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保证改革中粮食安全,企业职工思想稳定。

(2)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县粮食改革领导小组全程参与每一个企业的改制工作,牵头组建由工作组长、企业负责人、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代表参加的企业改制筹备委员会,全程负责企业的改制工作,维护企业在改制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上下协调解决改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实现企业向新机制转换的平稳过渡。

(3)粮食、财政、审计、农发行、土地、房管、城建等部门在实际改制工作中,要本着稳定、快速、公正、务实的原则在县粮食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挂图作战,做好粮改工作,确保2004年6月5日前全面完成粮食改制的各项任务、目标。

二○○四年四月十六日

第三篇:三亚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三亚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府办〔2007〕179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单位:

《三亚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2007年第八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三亚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意见》(琼府〔2004〕59号)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市属国有粮食企业的实际,为加快我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市属国有粮食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市属国有粮食企事业单位我市共26家,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人员情况。截至2007年6月30日止,26家市属国有粮食企事业单位职工总人数1060人,其中在职职工704人(在岗218人,下、待岗486人),离退休356人。

(二)资产情况。截至2005年3月31日止,市属26家国有粮食企事业单位帐面资产总额9359.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828.37万元,占帐面资产总额的62%),负债总额18313.38万元(其中银行债务13336.69万元),帐面资产负债率195%。企业负债状况:100%以上的20家、90~100%的2家、80%以下的2

家。

(三)经营情况。26家市属国有粮食企事业单位中,经营地方储备粮的企业1家(市粮食储备库,属政策性粮食购销企业),承担军粮供应工作任务的1家(市军粮供应站,属自

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余24家企业由于2002年我市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不再承担政策性经营业务,这些企业因长期背负旧的粮食管理体制留下的沉重历史包袱,经营设施差,应变能力不强,不同程度出现亏损状况,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及生活费、欠缴社保费等情况比较突出。

市属国有粮食企业的现有规模、布局和结构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粮食工作的需要,严重制约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改革思路及基本框架

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意见》(琼府〔2004〕59号)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市属国有粮食企业的实际,我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根据“进一步整合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设施中的优质资产,消化历史包袱,改造和重组国有独资的粮食购销企业,使其成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的原则,完成组建三亚市粮食储备库工作,市粮食储备库作为我市承担省、市级粮食储备等政策性经营业务的国有独资的粮食购销企业,将原由三亚市粮油储运公司使用和管理的羊栏库区划归三亚市粮食储备库。市粮食储备库定员18人,人员从现有储备粮管理人员中择优聘用。

(二)根据行业管理工作需要,保留三亚市军粮供应站为市粮食局下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职能是负责我市驻军的军粮供应工作,定员56人。

(三)对市粮油储运公司、市藤桥粮食收储管理所、市羊栏粮食收储管理所、市崖城粮食收储管理所、市粮油军供服务站、市河东粮所、市红旗粮店、市新居粮店、市粮油贸易公司、市粮油总公司、市粮油食品工业公司、市藤桥粮油供应站、市林旺粮油供应站、市田独粮油供应站、市红沙粮油供应站、市荔枝沟粮油供应站、市羊栏粮油供应站、市天涯粮油供应站、市崖城粮油供应站、市保港粮油供应站、市梅山粮油供应站、市高峰粮油供应站、市雅亮粮油供应站、市育才粮油供应站等24家粮食企业,实行关闭,使其退出国有企业行列。以上24家企业职工总人数946人,其中在职648人,离退休298人,截至2005年3月31日止,帐面资产总额7589.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583.69万元,负债总额为16362.07万元。

三、职工分流安置和安置资金的筹措

(一)职工分流主要形式。

1、保留单位和新组建的企业根据定员择优聘用员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管理。企业在内部岗位管理上实行聘任制,主管部门对企业领导成员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经营管理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

2、实行关闭处理退出的国有粮食企业,依照省人民政府琼府[2002]72号文件精神,清偿拖欠职工的工资及生活费、清偿拖欠的社会保险费等欠费后,由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全市国有粮食企业统一标准计发,其标准按职工本人参加工作年限支付,工作时间每满1年,发给580元,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按1年计发。与企业签订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一次

性发给重大节假日补贴每人5000元。

(二)职工安置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海南省改制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安置办法》(琼府〔2002〕72号)等有关规定,依法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把安置职工、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放在首位,积极促进职工再就业,采取多种形式扶持职工再就业。对解除劳动合同后尚未就业的职工,及时办理失业保险。

(三)规范办理职工安置手续。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法规、政策规定和操作程序办理有关手续,妥善安置职工,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审核职工安置的方案,据实做好职工安置各项资金的核销、核发工作。

(四)职工安置经费测算。这次改革列入关闭等形式处理的国有粮食企业24家,职工安置成本测算期限截至2007年6月30日止,据初步测算,共需职工安置经费5363.49万元,其中:应补发职工工资221.87万元;补发职工生活费460.34万元;补缴拖欠的社保费1513.90万元;补缴离休干部医疗统筹金10.60万元;应缴退休人员养老基金补偿金1278.06万元、医保基金补偿金669.12万元;应支付拖欠职工的医疗费等13.62万元;与648名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871.45万元;一次性发给职工平均每人5000元的历年重大节假日补贴共计324万元。

(五)职工安置资金筹措。

1、批准核销社会保险费2656.73万元(其中:社保费欠缴总额1513.90万元中扣除划入职工养老、医保个人帐户部分及个人缴费部分后可核销额为1244.83万元;核销退休人员养老基金补偿金1278.06万元;核销缴退休人员的医保基金补偿金669.12万元的20%计133.82万元);

2、由市政府安排资金2706.78万元先垫付其余缺口的职工安置费,然后将处置企业资产收回资金归还。

四、资产处置

资产处置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和《海南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若干规定》(省政府令第177号)等有关规定,严格按程序规范运作。

(一)资产评估基准日。资产评估基准日为2007年9月30日。资产评估按程序规范操作,聘请有国有资产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二)保留企业的资产处置。保留单位的资产通过评估后,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资产确认和登记。

(三)关闭或以其他形式改革的企业的资产处置,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资产变动、注销登记。

(四)为了确保资产处置严格按规定、按程序规范运作,成立有市国资委、财政、监察、国土、房产、粮食等部门参加的国有粮食企业资产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处理这次市属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资产处置中的重大问题,审批企业资产处置方案。资产处置收入在市财政指定的专户存储,由市粮食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统一管理,企业资产处置的收入首先用于归还市政府垫付的职工安置经费。

五、配套措施

(一)由市政府牵头组织资金“打包”、“打折”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我市藤桥粮站、高峰粮站、育才粮站、雅亮粮站、崖城粮站、保港粮站、梅山粮站等7家国有粮食企业的不良债权,以确保顺利进行企业资产的变现。

(二)提倡和鼓励职工个人或集资入股购买生产经营性资产,职工民主意识较强,愿意出资收购的企业,支持职工入股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内部职工集资购买后整体转制的可优惠20%,职工购买资产成立的新企业享受税费减免等有关优惠政策。

(三)企业可用经营性实物资金折抵职工安置费用,也可用非经营性资产安置职工。

(四)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五)在企业改革成本由市统一筹集,全市粮食企业职工安置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先易后难,条件成熟的先实施。

六、组织领导

我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涉及到国有资产评估、处置,职工分流安置、再就业等工作的落实,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改革成本筹措难度大,工作环节多、任务重,市政府成立了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设立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联席会议制度,改革工作在市国有粮食企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和协调下进行,以确保改革达到预定目标。

(一)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联席会议负责协调解决本方案实施中的有关问题。联席会议各组成单位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及时落实好本方案实施中的相关工作。

(二)市粮食局负责本方案的组织实施,要设立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粮食企业改革的日常事务,办公室内设综合组、职工安置组、资产处置组。

(三)各国有粮食企业都要成立改革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领导,有序地推进改革工作。

1、根据市政府批准的《三亚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市粮食局批准;

2、企业职工安置方案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经市粮食局审核后报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审查;

3、国有资产的处置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法规政策办理,妥善落实银行贷款债务,防止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恶意逃废债务。国有资产处置方案须经市粮食局审核、市国资委审查后报市国有粮食企业资产处置领导小组审批。

4、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动职工积极参加企业改革,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广泛征求职工的建议,要把安置职工、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妥善安置职工,维护社会稳定。

5、企业改革实施进程中的问题要及时向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本方案总体上在今年十月底前基本完成。

第四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总结

我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围绕国家的粮改政策和有关要求稳步推进,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认真执行省、市、区的粮改工作部署,按照原则上保留一户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军粮供应站除外)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我区粮食企业国有资产退出和职工身份转换,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附营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革的进程。在省、市粮食局的指导和区委、区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局党政领导班子认真分析形势,针对粮食企业的实际,采取总体设计、规范运作、分步实施、平稳推进的方法,认真把握政策,维护国家、集体、职工三者利益,抓好领导、协调、检查、监督工作,在广大干部职工的配合支持下,克服困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社会稳定为基础,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革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体系为杠杆,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在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国有粮食企业实现战略性重组,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和布局,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扭亏为盈。附营企业资产整体出售,国有资产退出,系统内平衡调控,职工身份置换,现金安置职工,实行民营化改制。

二、摸清情况,制定改革方案

㈠、摸清企业家底

摸清底子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为确保粮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首先严格资产认定,对企业涉及的资产、债权、债务,坚持从审计和评估摸清家底入手,摸清两方面的情况。

1、人员构成情况

**区粮食系统有军粮供应站(此次改革不涉及)、收储经营总公司及6户附营企业:食用油脂厂、面粉厂、广告公司、饲料公司、编织袋厂,粮贸公司共8户企业。

全区国有粮食企业共涉及改革对象532人,其中退休职工259人(含内退50人),应置换身份273人,各企业人员组成情况为:收储公司职工总数:327人,其中退休职工184人(含内退35人),应置换身份143人;油脂厂职工总数:47人,其中退休14人,应置换身份33人;面粉厂职工总数:79人,其中退休职工30人,应置换身份49人;广告公司职工总数:10人,应置换身份10人;饲料公司职工总人数:26人,其中退休3人(含内退1人),应置换身份23人;编织袋厂职工总数:19人,其中退休9人(含内退6人),应置换身份10人,粮贸公司职工总数:24人,其中退休19人(含内退6人),应置换身份5 人。

2、资产及债权债务

7户企业共有资产7653.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5401.5万元,固定资产2165.1万元,其他资产95万元,负债8560.6万元,资产负债率达112%。

(二)制定改革方案。

2003年5月,我局成立了粮食系统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在弄清企业家底的基础上,粮改领导小组认真领会上级粮改政策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结合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因企施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改革。经过充分讨论,反复研究,分别制定《**县粮食收储经营总公司改革方案》、《**县塑料编织袋厂改革方案》、《**县食用油脂厂改革方案》、《**县粮贸公司改革方案》、《**县面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改革方案》、《**县广告公司企业改革方案》及《**县饲料公司企业改革方案》报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分别于2003年4月、12月对收储经营总公司、面粉厂、粮贸公司、编织袋厂、油脂厂等5家企业改制方案给予批复。改革方案中明晰国有粮食企业职工身份全部终止,明确了收储企业以出让部分国有资产,现金安置职工,清偿债务,创建国有粮食独资公司的形式进行改革。其余4户附营企业资产实行公开拍卖,现金安置职工,清偿债务的形式进行改革。并根据各企业实际明确职工安置补助标准,收储总公司在职职工每人4000元再就业启动金,每年工龄814元安置补偿金,面粉厂、粮贸公司、编织袋厂在职职工每人3000元再就业启动金,每年工龄736元安置补偿金,油脂厂在职职工每人3000元再就业启动金,每年工龄500元安置补偿金。

(三)认真细致做好改革所需资金的详细测算工作。

为使企业改革得以顺利进行,我局粮改领导小组对改革所需费用进行详细测算,7户企业改革安置资金及其它支出所需资金为1950.8万元。其中:在职职工终止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人员273人,需安置资金552万元;内部退养职工50人,在内退期间需发放生活费及应缴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和大病保险、失业保险,所需费用为353.9万元,需支付抚恤、丧葬费为39.7万元;退休职工209人应一次性缴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和大病保险费用为559.3万

元,需支付抚恤、丧葬费为140.7万元;应支付107名退休职工未领安家费和建房费73.9万元;应退22名职工现金入股股金21.1万元;支付职工遗属补助费用为23.7万元;应支付改革前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143.7万元;清偿其它债权单位和个人欠款42.8万元。

(四)盘活资产,筹措改革成本,妥善安置职工。

善安置好企业现有职工,是确保社会稳定和粮改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而安置的关键在于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在改革过程中,我局党政领导千方百计筹措安置资金,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筹集资金:

1、清收旧帐。一是清收职工往来借款及经营过程中的赊帐欠款。二是对企业原有债权进行清偿。

2、变现资产。一是企业整体出售,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二是对职工原有宿舍进行产权出让收入;三是对企业现有其他可变现资产进行公开拍卖;四是盘活资产收入。通过清收旧帐和变现资产筹集改革成本750.5万元。其中:收储经营总公司资产变现收入513.5万元,油脂厂资产收入30万元,编织袋厂资产收入60万元,粮贸公司变现收入22万元;办公楼拆迁补偿款125万元

至2008年10月止,用变现资产安置职工273人,共支付资金750.5万元,其中:支付安置金552万元,支付职工安家费35.6万元,抚恤费16.7万元,一次性支付职工遗属补助23.7万元,补交改革前欠交养老保险金101.4万元、清退职工股金21.1万元。并结合企业实际,对男年满50周岁工龄30年,女年满40周岁工龄20年,再就业困难的64名职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办理提前退养手续13人,目前通过清收旧帐和变现资产筹集改革成本750.5万元,尚缺口资金1200.3万元。

(五)成立企业离退休人员托管中心,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为更好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经报区人民政府同意,我局成立粮食局企业离退休人员托管中心。收储经营总公司深化企业改革及附营企业民营化改制后的离退休人员和办理内部退养人员全部进入中心管理,使企业改制后离退休人员和内部退养人员管理工作得以继续进行,实现对离退休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目标,落实老同志的“两个待遇”。

三、存在问题

根据我局改革目标和改革所需资金测算,现企业改革资金缺口1200.3万元,资金组成情况如下:

(一)、退休职工209人应一次性缴纳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和大病保险、失业保险,所需费用为559.3 万元,需支付抚恤、丧葬费124万元,应支付未领取安家费和建房费38.3万元,合计721.6万元;

(二)、内部退养的50名职工在内退期间需发放生活费及应缴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和大病保险、失业保险、所需费用为353.9万元,需支付抚恤、丧葬费为39.7万元,合计393.6万元;

(三)、“三项保险”欠费问题。由于各企业没有能力缴纳“三项保险”,到目前为止拖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共计85.1万元。致使职工的保险权利得不到保障,终止国有企业身份的职工不能办理个人社保续保手续,患病职工得不到及时治疗。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展粮食经济,搞活流通,使企业轻装上阵,让改革深入彻底地进行,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由于企业欠费,到目前为止,有80个退休职工未进入医保,这些职工一天比一天老,但医疗保险未交,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致使粮食系统的工作存在不稳定因素,今后的重点就是解决80个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

二、内部退休人员中有一部分按照当时**市的政策,已经达到退休条件,但是退休审批权上划到省上以后,由于省上不承认**市制定的关于粮食系统的特殊工种政策,致使一部分人无法办理退休,增加企业负担,希望市粮食局帮助协调解决。

三、市政府搬迁重建占用饲料公司的土地8.15亩,按照现在的搬迁补偿价格,应补偿饲料公司580万元,望市粮食局帮助协调。

**市**区粮食局

二00八年十一月十九日

第五篇: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思考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之我见

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是不断促进物业管理、推动物业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物业经营环境和市场特征正在孕育或者说已经产生巨大变化的新经济背景下,物业管理企业唯有超越传统的观念,重塑企业形象,不断开拓进取,才能适应新市场、新变化,以求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的现状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大部分是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房管所转制过来,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不少国有物业管理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机制不活、服务意识不强、市场意识滞后、经营业绩不佳,很多这样的企业没有经营、拓展、投资较大项目的独立自主权和决策权。这较为严重地制约了企业走向市场的步伐。除了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外,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员工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和危机感。这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企业要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或者让其待岗不是容易的,也不符合劳动政策、法规。即便企业费尽心机说服其下岗或解除劳动关系,但承担的费用也是相当惊人的。如此带来的国有物业管理企业负担是很重的,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员工的收入势必受到影响,企业指望这些缺乏进取心、没有压力的员工在日常管理服务中自觉、认真、负责地维护企业形象和业主的利益确实相当不易。因此,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的改革、改制势在必行。

二、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的困惑

说到改革,很多人想到的是民营,似乎这样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其实不然。不是有民营企业感叹:有些地方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抗风险能力差,得不到政府部门的扶持、关照,小而散的结构没有市场的竞争力,只能管理物业市场的“边角料”?等等。随着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不断凸现出来(据先期转制的民营企业介绍,相当一部分员工要下岗)。体制的转变,职工切身利益关系的调整,历来都是特别敏感的问题,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思想认识和情绪波动,解决不好可能对改革造成消极的后果。我们应当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以《物业管理条例》总则规定的“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立足点,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妥善处理各方利益,不要忽略了计划经济下的老职工的利益和想法,更不能把矛盾推向社会,企业能自己消化的尽量消化。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很多是由计划经济下转制而来的“老的事业单位新的企业”,在有些方面要承担历史遗留问题,要在一定时期担负社会、政府的职能,并非纯粹的经济组织,不能简单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政府、上级部门一些指派性的工作还是要做的。现在一些设备、设施陈旧,条件差,维修、管理难度大,而收费低廉的老公房、售后房大都由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吃力没有效益。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要求“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物业管理企业当然不能例外。也就是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老公房的物业管理集中了老百姓很多“看得见”的“急”“愁”“难”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标准,有实力的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企业是不会接手的。再说现在上海售后房物业管理费的标准是沿袭1997年的,收费标准是由政府早就核定的,并没有实施“商品化”、“市场化”,最近几年也没有考虑到物价水平、工资等水平发生的变化,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实际上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国退民进”的口号叫了十来年,至今不能全部“民营”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改制的设想 但是国有物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终究是不能忽略的,可“民营”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意即不同性质的资本结合或参股而形成的经济成分,一般采取股份制的资本组成方式,它以社会中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为前提,通过各类性质的产权在市场中以各种形式自主流动和重组形成,并为适应竞争和市场的需要不断变化资本结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形成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运营的高效益,有利于推动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改制很有指导意义。

在上海的国有物业管理企业主要是三类:一类是由房管所转制的物业管理公司,这类企业由于缺乏完全的企业经营自主权,所以难以发挥其积极性和潜力,这部分企业面临着政企分开,公司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艰巨任务;第二类是由开发商建立的物业管理企业,这类企业大多以经营自己开发的写字楼和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为主,在经营上有一定的垄断性,市场化程度不高;第三类是适应市场需要而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目前这类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对于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大都存在着主管部门多,人事关系复杂,办事效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因此,大多数国有物业企业的主要经营者都希望通过改制来改变这一状况。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国有管理企业只能等待,希望政府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办法。

这样的物业管理企业已明显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现就第一类由房管所转制的国有物业管理企业谈点粗浅的看法。

物业管理企业“国退民进”是总的发展趋势,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产权清晰的、条件成熟的,改制不会产生太多矛盾的,企业国有资本可以通过申请、审批、立项、资产评估确认、产权转让交割等规定程序,在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从企业中退出,建立民营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而大多数国有物业企业只能通过“渐进式”的方式,先采用部分国有资本从企业中退出的方式,建立一种仍以国有资本为主,以全体职工持股,或者经营者持股,抑或有外部投资者参股的国内合资的股份制企业,这同样符合中央提出的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

这样的改制方式,企业内部不会掀起很大的波澜,不会殃及关系到千家万户安居乐业的售后房管理小区,不会产生大批员工同时下岗的局面。各项工作能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全体员工持股、经营者、管理层持股和外部投资者持股三种改制方式,笔者更倾向于由经营者、管理层根据职务、能力、承担的责任按比例持股。由经营者、管理层持股可以是企业总股本的49%,国有股51%。这样就可以避免管理层、经营者无所作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倾向,也可以避免人人持股、却没有人负责的现象发生,同时又能得到具有实力的母公司、上级主管、相关部门的关心、扶植和有效的监督,一旦经营者缺乏应有的领导能力,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竞争意识差,无力领导企业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可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管理层的共同监督下,把不合格的经营者的股权转让、出售给有能力、有创新理念、能有效组织团队不断开拓创新的外部投资者。经营管理层同样引入竞争机制,给企业找到合适的经营管理者。经营者、管理层持股后,自然会带来决策机制的变化,激励机制的变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经营者、管理层风险意识、危机感、自主经营意识增强,使企业运行更贴近市场,减少盲目性,在管理制度上更加规范、严格,经营者寻找新业务,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积极性自然会不断提高。

四、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需要制度、措施相配套 循序渐进的改制为充分发挥经营者、管理层的创造性、积极性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却不能使企业的内部管理自然得到改善,员工的积极性需要健全的制度和政治思想工作加以提高、保障。适时地建立、健全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与企业改制、改革相配套的企业须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并加强日常的督促考核,切实搞活分配,以岗定薪,责权利相结合,各岗位必须纳入竞争机制,要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技术的培训,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员工改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培养、录用、招聘人才,相对重要的项目设立AB角,调动积极性,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亦可为拓展市场储备人才。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制度和思想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树立品牌发挥作用。

上海威斯特物业经营有限公司是国内合资性质的国有企业,目前,经营者和管理层占了15%的股份,这几年经过内部机制的改制和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实行的是较灵活的分配机制,把个人的经济利益和工作实绩尽量挂钩,从而调动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市场拓展和经营管理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为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司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物业部、市场运作部、工程部、综合经营部、维修中心,同时因业务和管理需要成立了智能化公司和若干个子公司。公司的品牌已初步得到确立,在做实的基础上不断做大、做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下属的各项目管理处、智能化公司、维修中心、综合经营部实行的是经营、服务管理全面承包责任制,管理职能下沉,充分调动各管理层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来,公司通过了ISO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被评为上海市服务诚信先进单位和上海市文明单位等很多荣誉称号,员工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克服了体制的惯性影响,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在现有的条件下,国有物业管理体制改革、改制不一定非民营性质,混合所有制也是一种较好的形式,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存在的必然。诚然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干得非常出色,有很大的知名度,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关键是依据本企业的客观情况,适应形势的发展,克服为难情绪,求实、创新,就一定能适应物业市场发展的步伐。

上海威斯特物业经营有限公司 张亚平

下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思考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试卷 专业: 国民经济学姓名: 覃洁学号:1210250015 课程名称:《中国经济理论专题》课程类型: 必修 上课学期: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总课内学时:40课时 考核方式:......

    安平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精选5篇)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安平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

    基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调研报告

    一、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观念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对企业的现状认识不清。在基层企业“三老”问题基本解决后,“企业改革已基本结束”、“不需改”、“不想改”的意......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调研报告(5篇范文)

    对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情况调研报告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经历了10年多艰难历程,目前已进入全面扫尾、最后攻坚阶段。但从目前我县粮改的实际情况看,困难和问题不少,特别是当前......

    加快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经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的思考对国有大企业不能简单地退给其他所有制企业,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在国有体制下直接进行市场化改革,依托资本市场改制为公众公司,实现国有企业的多元......

    国有企业改革浅谈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浅谈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国有企......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经过30年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成绩有: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成效目前,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产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