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文化史复习题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
名词解释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塔木德》
种姓制度
《吠陀》
三法印
四谛
斯多噶学派 米利都学派 十二铜表法 哥特式 罗马式 骑士精神 骑士文学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百科全书派 三一律 洛可可艺术 巴洛克艺术 “狂飙突进”运动
简答题
1.文化与文明有什么区别。那些方面?
2.简述两河流域宗教的主要特征 14.古罗马建筑分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
3.简述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特点。15.简述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4.简述犹太教的基本教义。16.简述基督教的基本礼仪。
5.简述印度梵文文学的主要特征。17.基督教与犹太教有哪些区别。
6.简述印度梵文文学的主要成就。18.哥特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有何不同?
7.佛教的发展和传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9.简述中世纪西欧文学的不同类型。
8.简述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20.什么是骑士精神?它有什么特点?
9.简述古希腊史学成就。21.简述伊斯兰教的“五功”。
10.简述古希腊的文学成就。22.什么是“狂飙突进”运动,其代表人物
11.简述希腊化时代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12.简述古希腊宗教信仰的特征。23.简述巴洛克艺术的特征,并举例。
13.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4.简述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成就。
论述题
1.古希腊哲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说说各阶段的主要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思想。
2.述印度梵文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特征。
3.基督教在中世纪西欧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试比较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的异同。
5.试分析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在宗教信仰方面有何不同?它们是如何在文学艺术中反映出来的?
6.人文主义思潮的实质是什么?说说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涌现出的“前三杰”和“后三杰”的文学艺术成就及其人文主义思想。
7.试述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的启蒙思想。
第二篇:世界文化史
人文学院小教1001班吕金红1505100115
浅析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原因
【摘要】美国从建国到至今,从将女子隔离在高等教育之外,再到由于美国经济的高度发展,政府的法律支持,女权运动的发展以及美国文化的包容性,美国的女子高等教育经过了萌芽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飞速发展四个阶段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简单的分析了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原因,进步与局限
女子教育是国家教育体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女性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女性社会地位的标志。回顾全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是世界上女子高等教育诞生最早的国家,并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女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这些变化,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一.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萌芽时期(美国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的美国高等教育
在这一时期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国家政权,美国的独立自主意识得到了大发展,到美国南北战争前期,在不同经济制度下的南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大批富有远见的女性开始倡导女子的高等教育。
殖民时期的美国尚无女子高等教育设施,通常认为女子只要会读写就可以了。19世纪初,美国的工业革命促使一批具有远见与开拓精神的妇女如艾玛·威拉德等倡导女子应该接受高等教育,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美国出现了专门招收女生的女子学院。到美国内战爆发前,还出现了很多私立性质的女子高等教育机构。1833年开办的奥柏林学院率先男女兼收,成为美国第一所实行课授予学位的男女同校的高等学院。1
(二)初步发展时期(美国内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女子高等教育
1864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里尔法案》,对女子接受高等教育起了决定性作用,依靠该法案建立起来的学院则强调为所有人服务,一开始就男女兼收,不受性别歧视的影响,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的男女合校的热潮。同时女研究生教育也发展起来了。
(三)进一步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女子高等教育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告诉发展,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而美国在参战后,各种人才的短缺为培养高素质女性迫切的现实需求。1 Dexter.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theunited states,The Macm.1lan company,434.
这一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继承前一时期的风格,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主要是进入男女共同大学求学,进入独立的女子学院和进入女子学院与男子大学联合学校学习三种。并且在女教师数量,攻读学位的女性数量和优秀专业毕业生都有大幅的提高。2
(四)飞速发展时期(二战之后至今)的美国女性高等教育
二战后的美国在历经了美苏争霸和三次经济危机的影响,越发的重视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女性的高等教育。
统计数据说明,从二战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1947~1948高等院校女毕业生占当年毕业生总是的35.24%,1967~1968占41.43%。3由此可见,美国在1947年~1968年这二十年来女生所占比例有较大的变动,总体而言,女性的比例是不断上升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大学的女性人数逐年增加,并在医学法律及军事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因探讨
1.美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量人才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好的经济发展条件,才有可能衍生出好的知识文化。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发展近代工业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女性人才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此时美国的女子高等教育开始发展。而内战后,急需大量的女性高级人才来加强国家建设,提高女子教育水平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再次获得极大的发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一向落后的女子高等教育的水平。并且由医学革命所带来的节育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众多的妇女可以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投入到高等教育的学习中去。
2.法律制度的保障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立法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女性教育的法律法规,而这些法律在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提高妇女地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1864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里尔法案》,对女子接受高等教育起了决定性作用,规定了女性同男性一样拥有平等教育的权利;1964年通过的《教育机会法案》涉及少数族裔高等教育问题,促进了“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实施,在经济上对女性和少数族裔给予补偿性的优待和照顾。若没有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的女子高等教育不可能获得快速的发展的。
3.女权运动的发展
18世纪末,在法国启蒙思想“自由、平等、博爱”等“天赋人权”的启发之2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125source: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ncts,1970 Edition,659.
下,法国女权领袖奥伦比·德·古日于1791年针对《人权宣言》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宣言》,由此拉开了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的序幕。早期女权主义的观点是女性也应该平等接受教育,但这种教育应该“强调女性不同的与从属的社会地位”。第二次女权运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当时美国社会的大背景来看,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大众消费的繁荣时期。商品经济的无限发达使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异化,美国式人际关系的冷漠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对自我实践的需求更加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开明的女性开始了争取女性权益的女权运动,同样也包括为征求同男性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斗争。
1963年,著名的妇女运动领袖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号召妇女冲破家庭牢笼走向社会。由于妇女自我意识的加强以及对社会不满的日益加剧,美国女权运动在1960年代走向高潮。1973年,曾在国会冷藏50年之久的《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得以通过,在这段时间里,关于妇女问题的出版物迅速增多,妇女史成为高校的热门课程和重点研究项目
4.美国社会所具有的文化包容性
美国做为一个一名国家,其中包括了各种种族的人群,在开拓时期面临了许多生存困难,生存和发展的希望迫使移民比较强调相互协作,形成了具有很强包容性的美国文化,这使得男尊女卑的观念相对淡薄,男女平等的观念更易于深入人心。同时美国在建国初期宣扬的“自由民主博爱”的思想,为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与局限
(一)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
1.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为促进性别平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历史发展来看,教育机会均等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一个国家教育传统和教育变革的永恒命题。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女子学院和传统大学的女性成为了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行者,虽然直到19世纪末第一代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女性仅占同龄女性总人数的2.2%,其中还有将近70%的女性在男女同校制的大学中接受教育,但她们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了妇女是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她们不仅可以在人文学科上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还在医学、科学、教学及社会工作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成就。4
2.女子高等教育通过推动女性参与社会决策和管理,从而在促进两性真正平等及和谐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对于社会和女性而言,教育就意味着女性的“反抗”和觉醒,当女性因为教育而获得了家庭角色以外的身份的时候,女子高等教育就对现代社会的形态发挥着积极的变革作用。身处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女子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了。要4 张秀坤.美国女子高校评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4,(3)
受到社会经济及政治因素的制约和规定,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是与女性的解放程度也即社会的女性独立性和社会价值的认可度相适应的,社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越加认可,女性也因接受教育而从曾经既定的社会角色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身独立存在的社会价值。
(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局限
1.就读专业的倾向性还存在差异。
随着高等学校女性入学率的提高,这也表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大多数女性已经是大学学位的获得者。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由于受传统观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的不平衡的影响,美国女性选择接受的高等教育课程与男性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在计算机、工程学、物理学以及数学等科目中的学位获得者仍然远远少与男性。
2.阶级局限性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不足。
阶级局限性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不足,尤其是在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这种状况更加明显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和中期,经济高速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使得阶级的差别更加明显。无论何种模式的女子高校,在校就读的女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中产阶级以上家庭的女性,处在社会中下阶层的女性是很少能够获得良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例如以芝加哥大学为例,一份针对该校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在1893-1930年接近40年的时间内,该校有43.596的学生来自于
5商人家庭,25.896的学生出身于知识家庭,只有约10%的学生来自农民家庭。”这
样一个比例在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而且与比男生相比,来自于上层家庭的女生数量还要更多一些。
四.结语
美国从建国初没有女子高等教育到如今成为全世界女子教育做的做好的国家,其中经历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和美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历程,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对于我们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建设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好女子高等教育,尤其是某些贫困地区的教育,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李捷.美国进步时代的女子高等教[D].河北大学,2001.参考文献:
[1]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2.
[2] 鲍小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5.23.
[3 [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3.
[4] “面向2l世纪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研究[A].安树芬.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5.
[5]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125
[6] source: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ncts,1970 Edition,659.
[7] Dexter.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theunited states,The Macm.1lan company,434.
[1].胡桂香.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03:04---08
[8].王珺.女性与高等教育关系演变的社会性别审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06:01----05
[9].杜学元.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03:99---104
[10].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产生与早期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01:72—74
[11]李捷.美国进步时代的女子高等教[D].河北大学,2001.
第三篇:世界文化史专题
《世界文化史专题》结业论文 67号
——古希腊雕塑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制0904 姓名:郑帅
学号:091101131
2内容摘要: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我觉得是唯美+艺术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雕塑、古希腊、西方、抽象艺术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所以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古埃及的雕塑。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的雕塑突然兴盛起来,并且形成了人类雕塑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期。占埃及雕塑有着准确的造型、风格化的语言和相当内在而神秘的精神风貌。在古王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纪念碑似的雕塑,有的甚至是可以令全人类为之骄傲的杰作,最有代表性的是吉萨的狮身人面像,它有20米高50多米长,仅面孔就高达5米,它和临近的金字塔一起构成了建筑之谜。它在造型上服从于“正面律”程式,似乎是一个狮身人面,带着国王的头巾,与某位法老的肖像比较接近,它是当时埃及雕塑具有祭祀和宗教功能的反映。它和别的法老肖像一样在形式上给予人的印象是:庄严、雄伟、浑厚、稳固、犹如不可动摇的大山.无论是狮身人面像、法老的肖像、或是别的古埃及雕塑,它们都是恒古不变的遵循着“正面律”的程式,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则是追求“真实的美”。希腊雕塑家创造了越来越凭艺术家灵性和天赋使雕塑作品达到新颖活泼的形式,并一点一点的从平面趋向小的起伏。尽善尽美的境界。于是给我们留下了《掷铁饼者》、《米洛的维纳斯》等写实性雕塑的千古典范。古希腊雕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在“古风时期”希腊雕刻处于“摸索”阶段,它借用埃及雕塑的“正面律”法则来制作人像,形成了“古风”程式,这一时期的雕像形体大都比较古措、僵直,雕像的重心总是落在双足之间。到了一批制作于公元前五世纪的青年裸体立像被发现时,人们看到旧的程式被突破了,人体的重心落在了一只脚上,整个人体因而放松,显得自然、真实。于是这一批青年裸体立像的出现标志着希腊雕塑进入“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即希腊雕刻的全盛时期,这时的希腊雕塑在追求“真实的完美”,追求客观真实之美的境界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文化史上通常把从从亚历山大远征远征开始到埃及托勒密王朝臣服于罗马帝国的历史阶段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的题材相当丰富,出现的地区也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文化的扩张,其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且成为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奠基,其崇尚客观真实之美的文化便是西方文明讲究思辩性、讲究客观之真的最初体现。希腊雕塑创造了一种美的综合,对于人体本身也充满了赞美,这些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裸体雕塑上得以体会。反过来说崇尚裸体的风俗也给厂写实雕塑语言的发挥以淋漓尽致的机会。
在希腊被罗马帝国征服以后,西方的文化艺术中心由希腊转移到了意大利早期的城市,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的国土,但在文化上它却是一个被征服者。罗
马人大量的复制和学习希腊的雕塑,今天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古希腊雕塑都是罗马时期的摹制品。罗马雕塑沿袭了希腊雕塑追求“真实之美”的传统,但比希腊时期的雕塑更加的世俗化,在罗马时期许多军事家或政治家都要求雕塑家为他们塑造肖像,甚至罗马人还经常性的用雕塑来留存死者的形象。这客观的在写实的道路是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罗马雕塑的成就主要是表现在肖像雕塑和纪念碑雕塑上,这些肖像雕塑不仅形似,同时还十分的讲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比较著名的有《奥古斯都全身像》和《卡拉卡拉像》。此时在纪念性雕塑上以宏伟和庄严取代厂过去的优美典雅。
随着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它在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黎明前结束。中世纪的到来标志着西方进入了基督教时代。这一时期宗教对雕塑产生的很深的影响,墓督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影响了雕塑家创作灵感。当时的雕塑作品大多是带有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艺术中所体现的宗教精神倾向在中世纪达到丁顶点。在墓督教精神的哺育之下,哥特式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哥特式艺术成为完全为上帝歌颂光荣的文明信仰的反映。早期的杰山典范有巴黎圣母院和沙特尔大教堂。也许正是由于中世纪雕塑长期受到桎梏和压抑才会产生十五世纪出现的之艺复兴的非凡的爆发力。
从十四世纪起,在意大利,由于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肯定和对世界的发现导致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将人作为了自己美学象征和追求的对象。在十五到十六世纪的上半叶这种思想得到发展与传播,从而彻底的改变了欧洲的面貌。许多雕塑大师在这时相继涌现。比如多那太罗、米开朗基罗、博隆那等,文艺复兴的雕塑以共完美 的技巧、宏伟的气魄和深刻的思想标志着欧洲雕塑史上继希腊罗马以后的第二个高峰,米开朗基罗则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他的一身创作了无数艺术精品构成了这一时期的最经典的范式。十九世纪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经总结说“菲底亚斯的雕像由四个面构成,而米开朗墓罗的雕像则由两个面构成。”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形体构成变化不是轻微的而是激烈而扭曲的。在创作中米开朗基罗强调遣“应该用眼睛而不是手去测量,因为手只会制作,而眼睛才会判断。”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特别是他后期的作品运用强烈对比的造型来宣泄内心悲愤的倾向越来越明显。1520年左右到十六世纪末出现了风格主义,该时代艺术家们缺乏个性,缺乏创造性,一味的创作出一套完整的雕塑范式,摹仿前人的样式,使它成为了文艺复兴这一辉煌时代的后继衰落阶段。此后罗马出现了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巴洛克艺术盛行于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的欧洲。它通过绘画、建筑构成了一种潮流,推进了欧洲的文明。这时最为重要的雕塑家是贝尼尼,他以几乎可以乱真的写实技巧被称为“巴洛克时期的米开朗基罗”。贝尼尼的作品在表达激情或宗教狂热时所使用的人体语言更加的复杂,这种“体积”的扭动,夸张的表情,起伏的形体和流畅的线条,使作为华丽的宫廷雕塑以其戏剧性的效果和纪念碑的气势,焕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比较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巴洛克时期的雕塑少了些庄严、肃穆和正襟危坐的感觉,它广泛的进入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世俗化。在十七世纪同时与巴洛克平行发展的还有法国的古典主义雕塑。这种风格追求严谨、宏伟的和谐及平直的线条,它正好与巴洛克以曲线为主的形式相反。
十八世纪,在法国宫廷中最先出现罗可可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在1720年至1760年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是从巴洛克背景中自然演变出来的,并自觉脱
离了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的雕塑在气势上不象巴洛克时期的那样有力,它追求纤细柔弱的艺术效果。罗可可雕塑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尔孔奈、克洛狄翁等。在十八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艺术在罗马兴起,并且迅速扩大到欧洲的其他地方。该运动寻求以绝对美的理沦为美学理想,来抨击罗可可的肉欲倾向及形式繁琐。新古典主义雕刻流行于1790年至1840年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卡诺瓦、丹麦的托尔瓦德逊、法国的乌东等。其中乌东在肖像雕塑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著名的作品有《伏尔泰像》。
十九世纪,巴黎取代了罗马成为了欧洲的文化艺术的中心。随着资本主义的繁荣,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开始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流派和主义,除了上一世纪就有的新古典主义外还先后交叉出现了浪漫主义、写实主义。
十八世纪,浪漫主义出现在欧洲,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渐渐衰落。浪漫主义运动宣告丁人与个性先于一切的地位,它以强烈的感觉和想象回答了冷酷的理性王国,表现了对新古典主义的反叛。它标志着艺术与往昔一切想法的彻底决裂。浪漫主义雕塑的代表人物是吕德,他是巴黎凯旋门著名的《马赛曲》雕塑的作者,他以象征的手法使雕塑在表现为正义而战的人民时激情涌动。还有大卫•安格尔斯和巴地斯特•卡尔波也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法国的现实主义运动诞生,现实主义是以反对美术院中将艺术置于一些僵死的原则之下为目的,该运动试图使艺术重新接近于日常生活,在现实中寻找灵感去达到艺术理想。现实主义雕塑家中以罗丹的成就为最高。在西方的雕塑史上他被视为继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巨匠,同时他还在雕塑史上充当厂一个承前启后的角色,是他给辉煌的占典雕塑拉上了帷幕,是他叩响现代雕塑的大门。从罗丹开始,自古希腊流传下来的这种以尊重客观真实之美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墓本—卜达到顶峰,此后的西方艺术家转而追求的是作品所表达的心灵的真实。我们看到罗丹的人体之所以感动我们的不再是它怎样的逼真,而是透过坚硬的雕塑有一股生命力在向外膨胀,而是那些仿佛颤动的形体激起了我们灵魂的悸动。罗丹的创作和艺术思想对于后世的雕塑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思想者》、《吻》、《巴尔扎克像》等。
第四篇: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将来,除了文化史外,不会有别的人类史了。卡尔 李卜克内西
作为人类智慧的整体文化,不应该割裂成文学文化与科学文化。割裂后的两种文化,就难免互相隔离,互相误解,这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东西文化交流与比较
终极关怀与文化生态
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伴随着新千年新世纪,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社会和自然的挑战,人口爆炸,水资源枯竭,森林锐减,沙漠扩大,土地沙化,臭氧破坏,酸雨危害,粮食短缺,军备竞赛,恐怖阴影,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人类必须尽早明白地球是人类创造文明的故乡,汤因比人类比作是大地母亲的孩子——只是诸多生命中的一员。人受赐于自然,也受制与自然,同时又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是人更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早在古代,中国人就主张天人和一,在 逸周书 中就有如下的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只重发展,而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人口爆炸(英)斯诺
在新石期时代,人口的年增长率约为百分之零点零三,19世纪上半叶是百分之零点五,而据联合国6的统计,1960年至1965年的年增长率为百分之一点九九,1965年至1970年的增长率是百分之二点
一一,从1850年的10亿人口发展到1930年的20亿,经过了80年,而增加到40亿只用了40年。眼下,世界总人口已超过60亿。预测表明,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的天文数字,届时,其中的许多人无法获得足够的供养。
二、水资源枯竭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是一切文明之泉。但世界上每年65%的水资源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国家却严重缺水。据世界水文理事会预计,到本世纪中,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66个国家将由一般缺水发展到严重缺水。
三、森林锐减
全球森林面积比300年前减少了23%,3000多年前,中国黄土高原曾经是“草木繁茂,禽兽繁殖”的人间乐土,森林覆盖面积在50以上。但如今,中国正面临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后果最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四、沙漠扩大
目前,由于砍伐森林、气候变化、人口激增、过度的耕种与放牧,造成全球每年约有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为荒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1950年是0.56公顷,1960 年0.46公顷,1966年 0.43公顷,1974年 0.37公顷,1980年 0.31公顷.沙漠已经吞没了40%的耕地,每年有600万公顷耕地沙漠化.五 艾滋病蔓延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被称为"人类20世纪的瘟疫",据联合国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有160万死于艾滋病,3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联合国的报告称其为”世界上最致命的未宣布的战争”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六 环境污染严重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描述了杀虫剂给人类及野生动植物带来严重危害的景象,阐述3 j j
<<
第五篇:世界文化史 - 副本
“用心”与“动脑”——中西文化的起点
摘要:这里展开的文化比较,是从文化思维方式的角度切入的。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核心因素,思维方式的差别是文化差异的本质体现。在西方,“思维”(thinking)与逻辑和理性密切相关。在中国,中国古文化强调直观体悟。悟性的高低是判定一个聪明才智的基本标准。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认识主体,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分属于两种不同思维类型:西方文化主要是“动脑”的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用心”的文化。
关键字:用心动脑起点心理依据
正文
一 “用心”与“动脑”的区别
从历史看,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相信人们用心来思维即孟子所谓“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或如《墨经》上讲:“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直到清朝时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再心,再脑”。然而在人们普遍接受人用大脑思维的观念之后,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大量使用“用心思考”之类说法,而且彼此交流起来并不感觉到丝毫困难。
西方人自古以来很少有人相信人是用“心”来思考的。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的医学家阿尔克莽就通过解剖发现大脑是感觉和理智活动的中央器官A。柏拉图认为作为灵魂的三部分,专司感性的欲望在胃里,沉湎于愤怒和好斗的情欲在心中,而最高贵的理性在头脑。自盖仑发现心脏与血液的密切关系后,西方人就很难把心脏与思维联系在一起了。实际,从解剖学角度,脑与思维的关系是明显的(盖仑区别了脑神经和脊神经,前者思感觉,后者思运动)。时至今日,大脑作为思维感官已有了充分的科学根据,逐渐为人们普遍接受。“用心”与“动脑”的区别,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本质差别。“用心”与“动脑”从根本上讲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差异明显的思维方式。“用心”的特征在于注重心物交融,直观体悟,知情意相贯通,“用心”获得的许多知识和技艺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动脑”的特征在于强调主客二分,逻辑推断,理性之上,“动脑”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力求有严格的表达。很难说“用心”与“动脑”孰优孰劣,两者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并且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影响。
中国人几千来强调“用心”,造就了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和辉煌的古代科技成就,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近现代的发展速度。西方人自古以来注重“动脑”,导致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但也一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现代精神生理的研究表明,所谓“用心”并不是真的用心脏来思考,所谓“动脑”也并不是动用了大脑所有部分。“用心”与“动脑”是人们侧重发挥大脑以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分作用的体现,由此造成这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进而导致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
二 “用心”与“动脑”的生理和心理根据
(一)生理基础
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以弄清楚,人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思维过程有不同的影响。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左半球(也称左脑)主要担负语言、计算、分析、逻辑推理等活动,而大脑右半球(也称右脑)主要担负空间把握、艺术欣赏、想象、直觉等活动。大脑两半球相连接,在思维过程中互相补充,协调行动。
西方文化中强调“动脑”,实际上主要强调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而中国文化所谓“用心”就其注重直观体验,“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言,显然是在强调动大脑右半球的功能。换言之,这意味着中国古代人在不知道左右脑区别的情况,实际上把右脑思维当成了“用心”思维。“动脑”强调分析的严格性,“用心”强调认知的整体性,这种差别与左脑和右脑 的生理结构差别也有明显对应关系B。日本学者岸根卓郎曾认为“西方人是左脑球占优势的左脑型,东方人是右脑球占优势的右脑型”C。如果仅从左右脑的差别来区分东西方思维特征,未能把边缘系统及身心体验的因素考虑进去,还不如概括成“大脑”与“用心”的区别来得确切。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心”就是指心脏,而且是西方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脏,这才是真正的误解。
从生理特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知情意想通的思维特点,很有可能更多地与心脏的生理状态相关。知情意三者本应和谐一致。和谐的破坏会导致“心痛”、“心烦”、“心力交瘁”等症状,因而古代贤哲们在思维时会更多地关注心的状态。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文化的抽象思维和形式逻辑较发达,又是字母组合文字,因而更多地发展了大脑左半球应担负的思维活动。当这种思维活动负担过重时,脑的生理功能会明显变化,出现“头痛”、“头昏”等症状,因而脑的状态就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这种差别只能是不同文化传统的产物。
(二)心理基础
中西文化自古以来在“用心”与“动脑”上的分野,还有可能有一些社会形态和地理结构等外部差别造成的心理上的原因。中国古代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中心(故称“中土”或“中国”)。在封建君主体制中,君主又是政治生活的中心。“中心”的地位十分高贵,因而作为人体之“中心”的“心”,很容易同人最可贵的灵魂、精神联系在一起,由心来主宰思维及其他一切活动(故而《皇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这种观念至今在今在习语中仍有表现,比如一般称“首都”为祖国的“心脏”而非“头脑”。与此相对应的是,古代欧洲文明发端于地中海沿岸而非内地。古代欧洲没有形成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国家,当然无所谓中心。“心”的地位也不是被特别看重的。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注重现实生活的。在“天、地、人”这“三才”之中,人为中心。南京大儒陆九渊讲“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世人可能视之为深奥或偏颇,没有人会以为这是疯话。可是在西方文化看来,这种说法是极难理解的。因为富于情感色彩的“心”无论抬得多高,也不至于达到“心包万物”的程度。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追求一种超越尘世的意识,哥特氏教堂高耸入云的尖顶引导人们向往至高无上的天国,而理性的头脑显然比感性的“心”更接近天国,更富有超越性,更适于形成带有抽象色彩等额神学意识,因而也显得更为高贵。
对“心”与“脑”的不同偏好,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中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人往往强调“核心”的作用,而西方人往往强调“首脑”的作用。中国人最恨的是人的“变心”,而西方人最怕的是人被“洗脑”。最妙的是,中国人可以把一些来自西方的学科或术语译成符合中国偏好的东西,如将“idealism”(观念论、理念论)译成“唯心论”,将“mind-body relation”(精神与肉体关系)译成“心理学”。总的说来,中西文化自古以来对“用心”和“动脑”的不同偏好,既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产物,又对社会文化生活有十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习惯用语和表达方式上,还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其他一些看起来远不明显的方面。
三 “用心”与“动脑”的不同后果
“用心”与“动脑”的区别,决定着中西文化差别的几个基本方面。
首先,“用心”与“动脑”的区别,影响到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这种传统是在“用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人以为人有人心,天有天心。圣人怀天心,感人心,执中含和,才能使天下太平。董仲舒强调以人心副天心,以“天人感应”学说治国,使人与自然关系具有了政治色彩。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文化在逻辑分析思维的不断作用之下,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按照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德见解,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柏拉图提出用理念来识见事物,进行思考的时候,就有了把知识当作控制和设计人所面对的世界(包括人自己)的工具的可能D。在“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这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传统的反差中,隐藏着“用心”与“动脑”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潜在而巨大的作用,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用心”与“动脑”的差别,还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导致了人们对社会生活和日常行为规范的不同态度。“用心”思考贵在灵活与变通。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智慧的体
现。中国人自古以来注重用灵活的心态研究变通的规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相当大影响《易经》,就是对事物变通趋势和方法的一般性概括。“易者变也”,《易经》乃“变通之经典”。《易传》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文化中更重视事物特点和关系的规定性。逻辑推理的第一条规律就是“同一律”,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个概念、判断必须具有确定的同一内容。古希腊时期就已产生的几何学公理化体系,是体现严格规定性的非常典型的只是成果。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自古以来都有很发达的道德和法律体系,中国古代毕竟德主刑辅,人际关系中也有较多的变数。西方文化注重人与人以及社会群体间的契约关系,法律和规范在调节社会生活方面也有更明显的作用。
“用心”与“动脑”的差别,通过一系列的环节,最终决定了中西文化在社会组织结构方面的不同模式。中国文化倾向与把各种社会组织以致天地万物都看做有机整体,而西方文化则倾向于把各种社会组织按机器结构塑造出来,不仅组成“国家机器”,而且将机器模式渗透到经济和技术活动中去,从而为广泛使用物质生产的机器提供了社会基础。有些学者曾主张中国人注重群体意识,而西方人注重个性自由E。
“用心”与“动脑”的差别作为一种积累的历史作用,造就了中国和西方两类风格迥异的知识体系,前者为“心术”,而后者为现代意义上的技术(technology)。“心术”一词自古已有之。学习中医强调“心悟之法”,学习书画强调“外师造就,中得心源”,掌握工程技术也离不开“心领神会”。自古以来技艺以师徒传承,主要靠的是启发悟性。
从“用心”与“动脑”角度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当然不可能触及中西文化比较的所有方面,但可能涉及中西文化比较的一些基本方面。从思维的顺序上看,大体上涉及本体论(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论、方法论、模式论、知识论(或者说技术论)这五个领域。“用心”与“动脑”的差别贯穿这五个领域,竟而影响到中西文化在社会结构、人际交往、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艺术风格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用心”的文化与“动脑”的文化都有其悠久的历史,两种文化之间有着漫长的交往历程,彼此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相互冲突,在世界文化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4世纪之前,“用心”的文化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汉唐盛世成为不少外邦学习的榜样。至今大多数中国人属“汉”族,在海外称“唐人”,令人联想起“用心”的文化的昔日辉煌。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动脑”的文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近代科学的兴起,工业革命的出现,西方列强的海外扩张,表明“动脑”的文化发展趋势呈现强劲势头。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现代化意味着归依“动脑”的文化,而“用心”的文化只能同传统的甚至是过时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四结束语
“心”与“脑”的差别本是人自身的明显差异。当然这种差异别融入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而成为“文化基因”的差别时,这种价值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反而不容易看清楚了。对“心”与“脑”差别的反思,作为中西文化比较的重要视角,既是艰巨的,又是既有魅力的,他将人们的目光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重新拉回来到人自身,从中发觉平凡而又深刻的哲理。
参考文献:
1、《科学是极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63页
2、《智慧的探索》北京,三联书社,1987253~254页
3、《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5页
4、《人文主义视野的技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8~130页
5、《中华民族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