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有趣的糖”叙事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4 19:4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有趣的糖”叙事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有趣的糖”叙事案例分析》。

第一篇: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有趣的糖”叙事案例分析

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有趣的糖”叙事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以前我们重视的是传递知识,教授技能,至于幼儿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他们在生活的哪些方面要运用到这些知识等问题却极少思考,特别是幼儿对学习的这些知识感不感兴趣也是忽略考虑的。现在我们提出教育内容生活化是为了让幼儿理解和体验到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于他们当前的意义,把它作为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与条件。只有当幼儿真正感到所要学的内容是他当前想要知道的东西或想要解决的问题,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理解事物及其关系。

二、案例来源

辞旧迎新之际,好日子特别多。最近,小朋友们常会带各种各样的喜糖与同伴分享。忽然我发现孩子们几乎每天都在玩糖、吃糖、聊起糖,有的甚至在活动中也在偷偷地吃糖。对于年龄较小的小班幼儿来说,糖是他们的最爱。对于糖,小班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往往也是以吃为主,很少会探索糖的一些特征、食用的益处和坏处、科学现象、卫生习惯等。因此我们想,如果单一地制止幼儿上课吃糖,不准他们带糖到幼儿园来,扼杀他们的兴趣显然是不对的。“糖”中的科学奥秘无穷,怎样抓住这样一个教育契机,利用幼儿所感兴趣的“糖”与孩子共同深层次的探索“糖”的知识?我们小班开始了有关糖的科学主题活动。

三、案例描述

实录一:

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请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收集各种糖果,小朋友们特来劲,一到班上就唧唧喳喳聊开了。看到幼儿自然形成的谈话气氛,我及时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揣上一包糖,参与到孩子的谈话中:“这么多的糖果宝宝真好看,它们是从那里来的?”夏儿急忙说:“这是我阿姨结婚的喜糖,里面有好多不一样的糖呢。”叶晨宇说:“妈妈昨天带我去超市,超市的糖真多,我挑选了玉米糖、棉花糖。”这下,班上可开了锅,大家都跟着嚷了起来:“我也去了超市,我有大白兔奶糖、棒棒糖,我的是巧克力……”看见孩子们十分兴奋,他们在家中以建构了对糖初步的认知。为了把孩子这些零散的糖的概念清晰化,我提出了

要求:“我们也来开个卖糖的超市,好吗?”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我与他们忙碌着给糖分类摆放整齐,开始了角色游戏——“糖果超市”。在游戏中,幼儿可凭小票买2颗糖,老师鼓励他们自己剥开糖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孩子们开始交流起来。“我的是橘子口味的,你的糖是什么口味的?”“我的是红色的,草莓味,”“我的是绿色的,是苹果味的,”“我有巧克力,是咖啡色的……”我插空说:“哦,原来,糖的颜色可以告诉我们糖的味道,是吗?”“是的,”正当孩子们齐声响应我的时候,我却不经意地发现了随地乱扔的糖纸。

实录二:

在上一活动中,老师是具有教育机智的,能以幼儿为活动之本,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及时梳理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但是教师忽略了卫生环保教育。为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挖掘糖纸中的科学知识,“有趣的糖纸”就是在老师的随意一瞥中应运而生了。在活动中,老师身穿贴满糖纸的围裙,变成了“糖纸姐姐”,老师问:“糖纸姐姐漂亮吗,哪里最漂亮?”幼儿兴奋地回答:“漂亮,裙子漂亮,上面有各种颜色的糖纸。”老师问:“你们知道这些糖纸是从哪来的吗?”亮亮回答:“糖纸是糖宝宝的衣服,是从糖身上剥下来的。”夏儿说:“妈妈带了很多糖纸来。”黄栎萌说:“昨天,我请全家人吃糖,糖纸收好,交给老师了。”老师神秘地说:“你们都说得对,不过糖纸姐姐身上的糖纸不是你们带来的,是老师昨天在教室的地上捡的。小朋友们昨天开糖果超市时,把这么多好看的糖纸都扔在地上,是不是很可惜啊?”“是。”老师继续说:“糖纸乱扔在地上,教室看上去怎样?”“不干净,”“不卫生,”“乱七八糟……”幼儿答。老师问:“以后,小朋友有了糖纸后,还会乱扔吗?”“不会了。”接着,老师与幼儿一起欣赏收集来的糖纸,孩子们发现糖纸的颜色可真多;孩子们发现糖纸上面有字,有图,它们能告诉我们糖的名字;孩子们还讨论了如果糖外面不穿糖纸,糖就会脏,就会粘手,就不能吃了。终于,孩子们明白了糖纸的作用真大。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及兴趣,我们开展了区域延伸活动:“奇妙的糖纸世界”。区域活动分四部分,第一个区域是“糖纸屋”,老师利用矿泉水大桶做房屋,房顶分别是红、黄、蓝、绿的颜色,游戏规则是:颜色分类,即什么颜色的糖纸贴在什么颜色的房子上。第二个区域是“包喜糖”,游戏规则是:给一对结婚的娃娃包喜糖,材料是废旧报纸和糖纸,包好糖后,还要装入喜糖袋中。第三个区域是“给

空瓶娃娃穿衣服”,游戏规则是:利用糖纸来做空瓶娃娃的衣服。第四个区域是“彩色的世界”,游戏玩法是:利用透明的彩色糖纸去观察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会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开始进入有兴趣的区域中探索。第一个“糖纸屋”的区域中,幼儿开始寻找糖纸,区分颜色,粘贴双面胶……有时也会发生争执,方钰叫了起来,“老师,妙妙贴得不对,她的糖纸是黄色的,不能贴在红房子上。”妙妙也不甘示弱“我的糖纸上面也有红色,”老师一看,原来糖纸是从黄到红的渐变色,两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道理。真没想到,小班的幼儿观察的那么仔细。在“包喜糖”的区域中,幼儿又忙碌,又开心。她们沉浸在模仿成人游戏的喜悦中,不一会儿,她们面前的篮子就已经装满了“糖”,仔细一看,却令人发笑,她们粗制滥造的糖可是漏洞百出。老师以客人的口吻说:“这里有一些糖的衣服怎么只穿了一半啊?”毛楷成小朋友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连忙拿了一张糖纸补了上去,蒙蒙见了哈哈笑,老师说:“蒙蒙你的糖包的好,一定有好的方法,你教教他吧。”蒙蒙就像小老师一样教成成,还一边说:“糖要做小一点,糖纸的两头要扭紧……”。她们开始认真起来,笑笑还说:“我们要包好一些,这样新郎新娘会很高兴的。”在区域“彩色的世界”中,老师为幼儿准备了一些五彩透明的糖纸,带孩子们爬上楼顶,这里热闹非凡,当他们发现透过糖纸看天空时,天空变色了,红的天,粉的天,绿的天,紫的天……当他们透过糖纸看周围,周围的世界都变色了,小朋友的脸也变色了,他们都情不自禁叫了起来,太好玩了。壮壮还与亲亲交换糖纸进行观察,老师也鼓励同伴之间交换糖纸试一试,心雨边看边问:“我蓝色的糖纸怎么看到了绿色的天空?”我发现原来她拿了两张糖纸,一黄一蓝,重叠在一起就变成绿色了,于是老师引导幼儿利用其他颜色的糖纸重叠在一起还会变出新的颜色。这些发现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来说很神奇。可是龙龙却在一旁不高兴,还说:“我怎么看不见呢?”老师走过去一看,明白了,原来他的糖纸不是透明的,老师借机请其他的小朋友也用这张糖纸看一看,也看不见彩色的世界了,于是孩子们安静了,好奇地看着老师,老师与幼儿比较了两张不同的糖纸,并告诉他们看得见外面的世界的糖纸是因为它是透明的,龙龙的糖纸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见。孩子们终于明白了,他们又了解了一点科学知识。幼儿的科学知识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清晰起来的。

实录三:

通过上一活动,孩子们把糖纸看成了宝贝,都不舍得扔了,我们班的“糖纸屋”中已经收集了很多的各式各样的糖纸。妙妙在玩糖纸的时候问我:“老师,为什么这张糖纸很粘手?”我欲言又止,直接告诉她答案还不如给孩子们创造空间,让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这样又会生成一个很好的活动。于是我设计了“糖的溶解”亲子活动,邀请了一些家长参与活动。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小试验的方式进行,试验分两组,一组是进行“白沙糖的溶解”试验,一组是进行“糖果的溶解试验,因为有家长参与,活动顺利,家长也开始帮忙记录糖溶解的过程,糖在水中溶解的时候,水里还会冒泡泡的。就在这时候,顽皮的王之帅偷尝了一口糖水,得意地笑了,老师问:“帅帅,怎么这么开心啊?可以告诉小朋友吗?”帅帅不好意思地说:“我喝了一口水,水变甜了,真好喝。”于是小朋友们都喝了一口糖水,孩子们发现糖在水中会溶解,所以糖慢慢不见了,水慢慢变甜了。我请幼儿用手沾了一点糖水,手粘粘的,我告诉幼儿:糖纸粘粘的也是因为空气中有水分,糖在空气中放久了也会溶解的,妙妙点点头似乎明白了。科学小试验让幼儿对糖的溶解一目了然,同时也体验了动手操作的乐趣。

实录四:

幼儿对糖是喜爱有加,很多的孩子并不了解糖吃多的坏处,因此,生成了“保护牙齿”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先请小朋友吃芝麻糖或麦芽糖,吃完后,让他们照照镜子,问:“你们在口中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说:“看到了牙齿”、“看到了黑黑的芝麻糖”、“帅帅嘴里还有蛀牙”……老师接着说:“是啊,多吃糖,牙齿就会长蛀牙的,所以糖不能多吃。”老师问:“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艺然说:“糖要少吃。”轩轩说:“早上起床要刷牙,睡觉前也要刷牙。”老师说:“小朋友说得都很好,吃完糖也要漱口,这样可以把残留在牙齿上的糖洗干净。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漱口。”小朋友排着长长的队伍开始学漱口了。他们还发现芝麻糖渣被水冲出来了,牙齿干净了。

四、案例分析与反思

1、在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探索活动

初接“科技教育生活化”的课题时,我曾一度困惑,不知道小班的幼儿该如何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怎样落实有意义的教学活动。随着自己的认真钻研学习及院

长的指导,慢慢地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是科学,只要自己细心观察,教育的契机及教育内容就在身边。本次科学活动就建立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的基础上,老师及时的抓住了“糖”这一教育契机,来开展教育活动,幼儿始终兴趣浓厚。“糖”对成人来说太普通了,但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很喜欢,也是他们身边很亲近的事物,而且在“糖”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与利用现成教材开展活动相比,幼儿生活中的随机经验是最自然的、最不容易忘怀的经验,也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从生活中发掘学习题材,可以促使幼儿对科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拉近幼儿与科学的距离,了解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孩子的观察与讨论,肯定孩子的发现,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身边的科学。

2、尊重和支持幼儿的兴趣,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及时生成深化新的科学教育内容

教师能以幼儿的想法与意愿为学习探索的起点,让幼儿从好奇、有趣、好玩中产生学习动机;从实际体验、操作的活动中感受到觉知的喜悦、发现的快乐;从交流、探索中不断地重建自己的知识,统整经验,享受学习的乐趣。

“糖”随处可见,但却蕴涵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角色游戏、收集积累、分组操作探索、小试验等一系列自由、自主的学习,积极快乐的情感体验也发展起来。这也正说明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虽然有很多活动是可以预先设计和安排的,但同时也有许多的教学活动来源于孩子的兴趣点和需求,《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藏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要有一分对教育高度的敏感和责任,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把对活动计划的关注转化为对童心的关注,从而生成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探索活动内容。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孩子天生爱探索,他们会想各种办法,如:包糖出现了问题时,有的幼儿用两张糖纸包糖;有的幼儿把糖做小一些,一张糖纸就能包好;有的幼儿还知道把两头扭紧,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这样的时候,教师只需适时地引导关注,给孩子一个空间就可以了。

3、淡化教育痕迹,注重游戏形式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我们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把现成的知识、道理或答案直接告诉幼儿,重结果轻过程。这样传统的教育违反了我们如今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本案例中的教师在《新纲要》的指引下,把新的教育观渗透在其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注重随机教育,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开展随机教育,提升随机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如:角色游戏、区域游戏、户外游戏、小试验等丰富多彩的游戏。真正做到在游戏中探索操作、学习发现。游戏是幼儿的需要,是幼儿自身能力和经验的表现,我们尤其要重视孩子的游戏,为孩子提供时间、空间、材料、环境等,在孩子游戏探索讨论中以支持、间接指导的方法,充分调动孩子在游戏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享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在游戏中日常生活中能不留痕迹地实施科学教育,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冰心曾说过“孩子多贪玩,贪玩的孩子多智慧”。就让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玩出更多的精彩。

4、家长是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的宝贵资源

本次科学活动的开展,家长们给予了很多的支持与帮助。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请家长给幼儿提供机会,收集了品种丰富的糖和糖纸。有的糖连教师自身也从未见过,如:液体的麦芽糖、糖雪等。在这些准备过程中,家长为幼儿积累了关于糖的一些粗浅经验及相关知识。在幼儿的学习操作过程中,经常需要一些废旧材料等,正如本案例中的各种糖类、糖纸就是家长们收集的,家长为幼儿园的活动做了大量的贡献。《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第三个案例中,教师还邀请家长与幼儿一块做小试验,这样的形式给家长提供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机会,同时,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有难度的试验记录又有家长协助完成,家长也饶有兴趣。家长的积极参与,丰富了我们科学探索的内容,为我们的自主探索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合理地利用家长资源,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成长。

最后,我想说要当好一名幼儿教师真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钻研,需要教师的睿智,更需要教师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孩子。相信全心地投入、用心地耕耘,孩子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篇:小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

小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

东电外国语小学幼儿园 钟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对溶解的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

2、能对糖的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3、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二、活动准备:

杯子、勺子、温水、红豆、奶粉、果珍粉、绿豆、盐、糖、方糖

三、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入主题

1、品尝白开水。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瓶神奇的饮料,先请小朋友们尝一尝,然后再轻轻的告诉大家,你尝到的是什么味道的?(无味)

2、变魔术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有什么变化。

师:请你再来尝一尝,水的味道有什么变化?(甜的)为什么?(因为加了糖)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到糖呢?糖到哪里去了?(化了)

教师小结:糖放进水里会化了,看不见了,这种现象叫做溶解现象。(二)、幼儿操作、实验

实验一:探索可溶解和不可溶解的材料

1、每组6种材料,请每位幼儿选择一种,分别放进水里,用吸管搅拌,看看哪些材料可以溶解,哪些不能溶解。

师:你刚才把什么放进水里了?它溶解了吗?

幼儿一边讲述实验所见,教师一边出示PPT,帮助幼儿记录、小结。

2、师:你还知道哪些材料放进水里可以溶解的?(幼儿回答)实验二:探索在不同水温下,同样材料溶解的快慢

每组2个大可乐瓶子,一瓶温水,一瓶冷水,请幼儿将方糖分别放进两瓶水中,观察那瓶水中的方糖溶解的快。

师:你发现哪瓶水中的方糖化的更快一些? 教师小结。

(三)、延伸——品尝饮料

准备饮料水,请幼儿品尝,说说喝到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第三篇:小班科学案例《糖盐哪去了》

小班科学案例《糖盐哪去了》

曹杨新村幼儿园 曹洁 小一班

2011

活动观察记录:

这是小班科学活动中的一个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的准备、实施及延伸活动中都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做了一些准备,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参考教材中,在幼儿做实验时是让小朋友二二结伴放入方糖一起搅伴。虽然,小朋友两两合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但是考虑到我们班的小朋友的动手能力,人数又多,而且大多数小朋友动手能力不是很好,如果大家一起动手的话,可能会比较混乱;再有,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合作意识还不是很强烈,让小朋友二二结伴放入方糖一起搅伴能达成合作的效果吗?第三,班里有些孩子动手能力不太强,有个别孩子又有点特殊,他们在二二结伴的过程中能匹配、协调地进行吗?活动中统一要求能适合全体幼儿吗?

在教材中,在猜想和实验后用笑脸标记在大记录单上记录。怎样在大记录单上记录?我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孩子现在还没有规则意识,在各类操作活动中往往秩序不太好?如何有秩序地进行呢?针对以上两点疑惑,我在翻阅了同类教案后,做了一些调整和改动。于是,在组织幼儿实验时,我对幼儿进行了分工,让各副组长放入方糖,各组长搅伴,其它幼儿一起观察。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大家都有意注意观察,有的小朋友情不自禁地说:“方糖小了”,“方糖没有了”,“方糖溶解了”。

在猜想记录时,先讨论与请能力强的二幼边说边粘贴标记,然后分组边讲述边粘贴。这样,孩子的活动有条不乱,老师也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当我发现有的孩子说对了,但标记贴错时,及时给予指出帮助。还发现有的孩子没有理解时,在评价环节有目的地与他交流,帮助疏导理解。

在组织交流时,幼儿都知道方糖在热水里先溶解,孩子都明白了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了糖和盐放在水中会融化的,也在实验的过程中养成了一些合作的好习惯。

反思

1.在小班阶段,影响科学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孩子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外界的干扰、孩子的想法、教师的组织方式,哪怕是一个细节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活动的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应该想到,但又不一定全都能想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观察能力、改动生成活动环节的能力。

2.科学小实验是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它既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更能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愉快地接受任务。在组织幼儿实验时,不能留于形式,在实验过程中,要上幼儿实实在在地观察。在幼儿科学教学中的观察不等一起“观看”,应使幼儿的各种感官都活动起从而获得实验效果。

第四篇:小班科学《彩虹糖》评析

小班科学《哇!彩虹糖》评析

糖果是幼儿钟爱的食物,当出示彩虹糖的时候就足够的吸引幼儿的眼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通过认识彩虹糖的样子,然后创设“怎样让彩虹糖上的颜色变没有”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通过听听、看看、猜猜、做做、尝尝等多种方法来认识彩虹糖,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彩虹糖遇到水就会溶化这一科学现象,从而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感受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惊喜。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幼儿想吃糖的心理需求,让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感知溶化的现象,使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向幼儿解释水与牛奶颜色差别的环节中先是观察水的颜色。小班幼儿很可能把水说成是白色的,当幼儿不能正确描述时,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牛奶和水的对比观察,具体直观地了解水是透明无色的这一特性,而不是简单地告知。在了解实验的步骤。因为小班幼儿记忆较长的实验要求有困难,所以,教师示范讲解后必须帮助幼儿用短句进行复述和强化,以便幼儿正确操作。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搅拌动作,看到了水从透明无色到有颜色的变化过程,在惊喜的同时自然地获得了有关溶化的科学经验。另外,也因现象变化明显,幼儿有了交流的基础,因而有话可说,有话愿意说。

在开展这一教学活动时(通过牛奶的颜色得出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这一结论),为了效果更加的明显些,如果能采用多种水的颜色(多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水)来进行对比,所呈现的效果应该会更好。再让幼儿品尝糖果时,教师为了得出糖的颜色跑到嘴巴里去了,因为嘴巴里有水——口水这一结论,应该告知幼儿正确的食用方法,这样最终所呈现的效果会更加的理想些。教师再将10颗彩虹糖全部放入水中时,可能放的位置不怎么好导致最后糖果颜色化开来后,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怎么好,在问幼儿所看到的彩虹糖像什么时,幼儿的回答较单一,没有自己本身想象中的那么丰富多彩。

活动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幼儿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主体地位和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幼儿“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建构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实现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彩虹糖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哇!彩虹糖

目标:

1.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现象,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能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能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3.感受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惊喜。

准备:

彩虹糖若干,白纸盘5个(幼儿共分4组,每组用1个白纸盘;教师用1个),用玻璃杯装的半杯牛奶,装有小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杯、勺子各20份。

过程:

一、萌发兴趣1.教师在口袋里摇晃彩虹糖,用声音激起幼儿的兴趣。

师:老师的口袋里藏着一个神秘的礼物。听一听,可能是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彩虹糖发出的声音。

师:声音是什么样子的?请学一学。(哗啦哗啦。)(析:利用摇晃彩虹糖发出的声响,一方面可引导幼儿用听觉初步感知彩虹糖的特征,另一方面可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彩虹糖的颜色1.教师出示彩虹糖,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到底是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仔细看哦!变!变!变!哇!是什么?

师:你吃过吗?你吃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将彩虹糖倒在桌上的白纸盘中,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的颜色。

师:彩虹糖的颜色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吗?想不想看一看?

师:彩虹糖有哪些颜色?

(析:幼儿可能有吃彩虹糖的经验,对彩虹糖的颜色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是无意识的。教师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吃过的彩虹糖的颜色。再进行验证,目的就是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

三、明确实验步骤和要求1.教师创设“把彩虹糖上的颜色变没有”的游戏情境,初步激发幼儿实验的兴趣。

师:彩虹糖有这么多的颜色,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彩虹糖上的颜色变没有呢?

2.教师出示装有水的塑料杯,介绍实验材料。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种材料,你们看看是什么?(水。)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水是透明无色的。

师:水是什么颜色的?(如果幼儿说白色,教师就出示牛奶进行对比)这是杯牛奶,它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颜色一样吗?

师(小结):我可以透过水看到你们,所以水是透明无色的。

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帮助幼儿明确操作的步骤和要求。

师:如果把彩虹糖放到水里,彩虹糖上的颜色会变吗?为什么?

师:有的人说会变,有的人说不会变。我们来试试看。

师:每人只能拿一杯水和一颗彩虹糖,先看看你拿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再把彩虹糖放在水杯里,用小勺子轻轻地搅一搅,不能吃。

5.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复述实验步骤。

师:先做什么?(拿一杯水和一颗糖。)再做什么?(观察糖的颜色。)最后做什么?(把糖放进水里,搅一搅,看一看糖和水的颜色有没有变化。)(析:此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观察水的颜色。小班幼儿很可能把水说成是白色的,所以,教师要有所预知,事先准备好牛奶。当幼儿不能正确描述时,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牛奶和水的对比观察,具体直观地了解水是透明无色的这一特性,而不是简单地告知。二是了解实验的步骤。因为小班幼儿记忆较长的实验要求有困难,所以,教师示范讲解后必须帮助幼儿用短句进行复述和强化,以便幼儿正确操作。)

四、幼儿实验,教师观察指导1.幼儿操作,教师个别了解幼儿的发现。

师:你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

师:轻轻地搅一搅,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师:再把彩虹糖舀上来看看,它变成了什么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师:你原来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现在呢?水变成了什么颜色?彩虹糖上的颜色到哪里去了?

师:有谁的发现是和他一样的?慢慢举起来给大家看看。(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检查。)师(小结):原来彩虹糖上的颜色溶化到水里去了。

(析: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搅拌动作,看到了水从透明无色到有颜色的变化过程,在惊喜的同时自然地获得了有关溶化的科学经验。另外,也因现象变化明显,幼儿有了交流的基础,因而有话可说,有话愿意说。)

五、教师实验,拓展幼儿的经验1.幼儿猜测多颗彩虹糖放进水中的变化。

下载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有趣的糖”叙事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有趣的糖”叙事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主题活动案例

    小二班“感恩的心”主题活动设计 1主题由来 2主题目标 3主题筹备 4主题网络 5部分主题活动教案及资料 6主题墙饰 7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 8主题反思 主题由来: 在我们的生活......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车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车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风的存在,知道风能使风车转动。 2、通过玩风车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用拨、跑、甩、吹等方法使风车转起来。 3、激发幼儿对风车......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毛毛虫》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毛毛虫》 执教老师: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到按颜色排序的活动中,体验按颜色排序的乐趣。 2、了解颜色按照AB、AB这样的规律来排序。 3、能掌握两种颜色按......

    小班科学活动 有趣的水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水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闻、尝,了解水是透明的,是无色无味的;2、在操作过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动的特征。3、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两个......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水[★]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水” 中捷第二幼儿园 张海荣 皮亚杰曾经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幼儿亲自动......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形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形》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3、发展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PPT(图形拼图......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传声筒"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传声筒" 一、活动背景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时间,我让幼儿自由看图书,看到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当话筒、当望远镜、当枪玩。于是,我受到启发,何不做一些“话筒”......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

    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 教材分析: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与各种声音互动着,可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为什么会变大变小呢?虽然幼儿对声音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