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框架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9:3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WTO框架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WTO框架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第一篇:WTO框架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WTO框架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候军岐、秦宏

一、粮食安全概念诠释:

“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浊,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二、加入WTO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加入WTO后,我们将不得不放弃非关税壁垒,逐步降低关税及国内农业支持水平,国内农产品市场终将被迫逐一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尤其是粮食生产和贸易大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影响。

一方面,加入WTO有可能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产生严重冲击。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由于人少地多、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与我国相比均 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我国农村受大量农业人口的约束,粮食规模化生产程度低,加之技术条件限制,短期内提高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开支也存在较大难度。所以,国内粮食价格下降的空间很小。这样,在粮食进口逐年增多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将面临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另一方面,加入WTO有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国外优质低价粮的涌入,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冲击巨大。国内粮食将因生产成本高而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农民种粮收益下降。在利益驱动下,农民会进一步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从而降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这一结局对我国粮食安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WTO框架下我国粮食安全模式选择与对策:

1.粮食安全模式的选择:“自给自足”与“贸易自由化”引结合。

粮食安全的“自给自足”模式是指一国粮食的需求完全通过国内粮食生产来满足,即粮食自给率为100%。粮食安全的“贸易自由化”模式,是指一国完全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进口或是国内生产粮食来满足国内需求。也就是说根据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和国内自产价格的高低来随时调整粮食自给率。只要前者低于后者,就完全通过对外贸易来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粮食自给率随着价格因素的变化而随时变化。

“自给自足”模式过分强调安全目标的重要性,忽视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条件能否具备经济高效地满足粮食自给的可能性,极有可能造成该国农业整体效率的损失。况且,要维持高度的粮食自给率,需要对国内粮食生产实行高度保护和强制,这都是不适应WTO规则和为其所不允许的。而“贸易自由化”模式似乎也不可行。因为它过分强调市场和贸易的作用,却忽视了单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安排粮食生产和贸易会给一国粮食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在现实中,完全绝对的“自给自足”或“贸易自由化”模式其实并不存在。我国粮食安全模式应该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个均衡模式,即“自给自足”与“贸易自由化”相结合。

2.粮食安全线:

从理论上讲,国内至少应该维持多大的粮食产量,才算满足粮食安全需求,这需要进行客观 的计算和预测。

3.WTO框架下我国粮食安全对策。

(1)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2)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3)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4)调整农业保护政策,给予农业以符合国际多边协议的有效保护。(5)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以密切注意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第二篇:WTO框架下中国畜产品出口问题分析与研究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WTO框架下中国畜产品出口问题分析与研究

第1章 绪论

我国是世界上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根据2011年的统计,全球肉制品生产总量为2.97亿吨。我国当年生产的畜产品就达到7803万吨。占世界生产总水平的26.27%。截止2012年底全球生产量则为3.02亿吨。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畜产品出口并没有因为“入世”而迎来春天,反而因为金融危机的加剧而不断下行。

1.1研究背景

本文的研究背景是在我国加入WTO多年之后,国内的畜牧业出口仍然萎靡不振。这是摆在中国畜产品出口业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我国有着丰富的畜牧业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国家的鼓励政策等诸多优势。这些优势却不能成为GDP的推动力,这其中是有很多问题是值得深思的。近期,在我国爆发的H7N9禽流感又将我国的畜产品出口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国际市场上,持续爆发的疯牛病、禽流感、蓝耳病让很多外国客商纷纷选择高价的畜产品。在这种条件下,我国畜产品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找出一套可行的模式来解决这种困局是本文的立论依据。本文从我国畜产品的生产特点入手,同国外市场需要的产品相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扬长避短。将自身的优点发扬光大,使我国的畜产品依托WTO的关税优惠,成为我国新的出口增长点。

1.2研究目的和定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找出外商不认同中国畜产品的原因,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研究出一套可行的生产方式从而解决我国畜产品的出口问题。本文在综述国际大环境后,开始研究我国畜产品的传统市场。将金融危机前后的境况进行对比,系统的分析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造成现状的主要因素。通过供需求两发面来分别分析现象。然后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没有在具体的出口产品上进行研究。主要考虑的是畜产品整体的供给、需求两大方面,在这两方面找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第一个论述重点是在供给方面。主要的现象是饲养粗放、检疫不统一、产品不合格等问题。但是根源问题是我国的畜牧业还没有做好应对出口的准备,一些的配套设施和相关的技术还是空白,所以导致畜产品出口的举步维艰。第二个论述重点是需求方面。在外需持续疲软的情况下,怎样开拓新兴市场和促进产品的创新性是我关注的问题。最后就是“绿色壁垒”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以各种技术性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绿色壁垒”从而保护本国的畜牧业的稳定。这显然是违背WTO的指导原则的。这些问题都会在第三章一一列举出来。

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潘国耀先生是在畜产品贸易领域的带头人,他在《我国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一文中系统的阐述了我国畜产品在出口方面的短板。在文中潘国耀先生叙述了我国加入WTO后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畜产品出口的处境。又将国外的需求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我国非壁垒因素导致的不足一一做了说明,指出了我国整体的饲养加工的诟病。最后,将其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这篇文章发表在 《中国畜牧业进出口年鉴2010》。

连云港出入境管理局的于维军先生在《我国畜产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一文中阐述了动物疫病对我国畜产品出口的影响。这篇文章在另一个方面细致的分析了检验检疫对畜产品出口的重要性。本文发表在2010年《中国动物健康》第15期。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Dives V和Mart Jones在(食品工业科技)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科技手段对畜产品的出口的影响。非常推崇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本篇论文的解决方式也是参考该书。

英国检疫科学带头人Hanaoka K教授,在长期的研究中提出“动物福利”这一概念。在当代欧洲这是一种很流行的动物饲养观念。该理论发表在< Animal welfare>一书中。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1.4基本概念

1.4.1畜产品

宏观上来说畜产品是指动物在饲养、屠宰、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产品和副产品。本文中所指的畜产品,是在国际贸易中大量交易的产品。指可以供人类食用的猪、牛、羊肉。微观上是指可供给人类利用的蛋白质资源。

1.4.2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一词源于贸易壁垒,在农产品的贸易中将贸易壁垒形象的成为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指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业或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其他国家进行严格的技术限制,目的就是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通过这样的绿色壁垒,出口国的价格优势会被大幅度打压,削弱了该国产品的竞争力。

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定实施必然会涉及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使用乃至报废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测。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使用和报废处理等全过程中去,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环境管理体系。为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 我国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鉴定等手续及其相关费用。产品的出口检验和广告等也将作大幅度的调整。

第2章 WTO框架下中国畜产品出口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支持鼓励进出口贸易,用大量低端产品换取了急需的外汇。但是,由于饲养、检疫等环节出现了诸多问题造成了大量的物质与经济损失。更严峻的是随之出现了输入性动物疫病更是雪上加霜。1980年至今,从国外输入的动物疫病共达30余种。每年的损失达到200—25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个农民损失35元。每年在饲养中的防治费用、饲料浪费、人工成本、品质下降等诸多方面的损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失是直接损失的3—5倍。如今我国各级主管部门正在努力的扶植本国优势产业,其中畜产品出口被列为我国重点开发、投入的项目,如今生产的畜产品无论在品质还是品牌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2.1加入WTO后对出口的作用

2.1.1政策优化

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关税总水平降至15.35%,是全球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目前世界农产品关税平均水平为62%,其中牛肉由原来的45%降至12%、猪肉从20%降至12%、鸡肉从20%降至10%。同时还撤消了与WTO 相背的非关税措施,避免由于非技术性贸易政策给国内生产企业带来压力。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的外国客商前来采购

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以提高检疫标准来设置绿色壁垒。我国畜产品出口形势愈加严峻。坐拥巨大的产业而不能使之变为经济的推力,这促使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开始研究如何弥补我国与国外的不足和差距。一方面我国将原先的“商检”、“卫检”、“动植检”合并,实行“三检合一”,在制度上规范生产环节的不足。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在WTO框架下加大力度维护本国合法生产者的权益。增加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力争打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我国各大出口企业也都开始行动,不单单依靠海关的出口检验。而在生产、屠宰、流通各个领域加强了技术革新和自检自查。将客户的合理需求放在第一位,企业的国际意识大大增加。

2.1.2市场扩大

世界肉类生产、贸易、消费大类型有四种。第一种是产量和人均占有都很高的国家。美国人口不到中国的1/4,肉类产量为中国的一半还要多,人均占有量和消费量都超过100千克。第二种是专门提供肉制品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均肉类产量468千克、丹麦399 千克、加拿大137千克。第三种是肉类出口国。肉类总产量不小, 但人均占有水平很低,印度产肉600万吨,人均只有5.5千克。印度尼西亚8.3千克。整个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非洲产肉1200万吨左右,人均占有量很低。他们都需要进口肉制品,对质量要求不是很高,是潜在的市场。第四种是肉类产量和人均占有都不高,又是经济发达或是购买力很强的国家,如日本人均肉类产量只有23千克、科威特32千克。但都是肉类高消费的国家,一般对质量要求还相当高当然给价也高。所以,这类国家是各生产国竞相出口的目标市场。

2.1.3逐渐摆脱壁垒

北美,特别是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畜产品出口地。畜产品生产和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北美最大的出口市场是亚洲,其他的重要市场有西欧和拉丁美洲。日本是美国优质畜产品的目标市场,美国最初将注意力集中在日本。通过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迫使日本开放了牛肉市场。随后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和韩国也成为美国的重点目标。加拿大有丰富的耕地资源,粮 食和畜牧业较为发达,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但由于气候环境的限制,加拿大在很多农产品上无法与美国竞争。

中欧贸易互补性非常强,贸易发展快。目前,中国已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欧盟对中国禽肉进口闭关已经10年,至今没有开关。欧盟禽肉考察团的最终报告结论非常明确,中国熟制禽肉是安全的。从中国进口熟制禽不存在传播禽流感的风险。中国食品业界有能力向欧盟供应安全 高质量的肉食品。中欧肉类贸易额下滑,说明在国际贸易中,限制别人的同时也限制 了自己。2005年,中欧农产品食品贸易额达到54.6亿美元,比2001年29亿美元增长88%。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34.6亿美元,同比增长76%。中国从欧盟进口20亿美元,增长110%。从中欧发展的趋势来看,在WTO框架下的双边或多边的磋商是未来我国摆脱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2.2加入WTO后面临的问题

2.2.1饲养环节

我国在入世之后,畜产品出口业是最具竞争力的出口产业。但是近年来的表现不升反降。其中猪肉就是代表产品。首先,猪饲料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低廉稳定,对我国的生猪饲养业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可是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急剧上升。导致了我国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渐渐丧失。其次,在动物疫病方面频频爆发的动物疫情也让出口企业频频遭到退货。最后,在生产模式上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散户养不好,大户不赚钱”的尴尬境地。诸多企业还在做走街串巷的小贩从农户手中收购牲畜,这不得不引起相关部门的反思。

在牲畜成品率方面我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下图所示:以存栏生猪为例,我国存栏生猪的产肉量仅为美国的66%、法国的60%、日本的74%。这说明我国的畜牧业科技水平不高,在未来要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应该从生产的成本控制入手,降低损耗。

2.2.2检验检疫环节

在中世纪时,资本主义船队进行远洋扩张的时候,由于医学的不发达,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空白,导致中世纪的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黑死病。使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鼠疫杆菌。基于这样的历史教训,国际贸易中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畜产品进出口的检验检疫。二战后的60-70年代,畜产品交易还比较低迷各国没有太多的剩余畜产品用于贸易。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科技水平的提高,饲养技术也随之改进。畜产品的进出口才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贸易项目。

在国际贸易中,对畜产品及其制品有着一整套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高致病性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蓝耳病、药物残留、饲料添加剂、转基因品种等。随着科技的介入,对动物所携带的生化指标检验检疫也是越来越快速、精确。为了保护本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防止疫病传入,一些国家建立了一套为确保动物产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并以动物疫病、动物福利、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诸多理由对进口的畜产品设置越来越严格的贸易绿色壁垒。

我国加入WTO后,在这方面开始了产业升级转型,出现了一些专门以畜产品出口的企业。2006年5月份,山东一家对日出口的企业,在一批冷冻鸭肉检测样本中查出了两例禽流感样本。5月12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对华实施封关。全面禁止进口中国的禽类制品,这突如其来的封关让国内多家企业措手不及,导致禽产品大量积压,价格急剧下降。在此期间我国发往日本的冻鸡总量在10000吨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人民币。这个事件带给我们的反思就是检测手段的差异导致了结果大相径庭。2008年之后,日本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该批产品出口前90天,出口冻鸡的企业所在地50公里之内,没有中国政府通报的重大疫情。并且该企业必须是中国政府所批准的合法动物加工企业,须持有中国兽医部门开具的“相关检疫证明”。其中重要的标准项目有(1)在饲养过程中存栏家禽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2)在饲养过程中使用的兽药残留率不得低于日本国内标准。(3)在屠宰处理中要清理除鸡肝、鸡心之外的一切器官,包括气管。(4)运输途中要具备完全的冷冻设施。(5)进入日本国指定仓库后,进行细菌培养和化学残留物检测,结果呈阳性则就地销毁或退货。

2.3加入WTO后外贸环境的变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世界范围内畜产品在2011年的增幅是12.94%,而我国仅为9.18%。面对这样的增长性需求我国却出现了大规模贸易逆差,即进口额大于出口额3个百分点,而中国畜产品进口的增长速度(12.31%)却高出同期世界畜产品进口 的(10.86%)平均增长速度。

欧盟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偶蹄类畜产品出口地和进口地。2011年生产各类畜产品4357万吨,其中1684万吨用于出口。进口欧盟和美国畜产品的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如俄罗斯、中东、韩国、日本等。但是这两个区域也需要大量廉价的畜产品,主要是羊肉、禽肉。欧盟和美国的羊肉主要依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010年澳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大利亚和新西兰羊肉制品的27%销往欧美等高端需求国。

2.4国际合作

在我国对畜产品实行管理的主要部门是农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等。在饲养方面农业部对畜药、饲料、防疫等方面进行监管,2012年初,农业部出台了《2012年国家畜牧业振兴计划》。对全国畜牧行业的存栏牲畜保育做出了详细的计划与部署。明确提出了发展地区性特色养殖,在“十二五”期间发展一大批知名企业带动地区畜牧业升级转型。摆脱小农经济、散户养殖的局面,发展规模化养殖。但是,在国内普遍的生产习惯下想改变传统的放养模式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检验检疫方面1000多项标准被废止,900多项得到修改。目前,中国的各项标准已达到世界标准总数的43.7%,但就日本90%以上,美、英、德80%以上的国际标准化率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政府在相关方面的工作还需要更加努力,要想在制度上更加完善,出台更多的扶植政策就需要多多利用WTO框架下的多边会谈、对华机制。多学习国外先进的标准理念。从而增进本国在畜产品品质上的提高。

第3章 WTO框架下中国畜产品出口暴露的问题

3.1供给方面

3.1.1我国畜牧业还倾向于内贸经济

大陆专门做畜产品国际化养殖的品牌几乎为零!我国的畜产品出口企业大多还是从农户手中购买,在普通农民的饲养条件下往往没有发挥出最好的经济价值。许多农户只看重存栏牲畜的体重,而不理采牲畜的瘦肉率和品质。这造成了出口企业在做外贸订单的时候成品差异率和耗损率很高。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3.1.2 国内环境问题对出口的影响

2013年初,黄浦江、松江流域出现大量漂浮死猪。通过猪耳标的溯源体系找到了事件的源头是浙江嘉兴地区农户非法将病死生猪扔入河道,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在深入的调查后发现,该地区土地的承载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养殖业的需要,就连死猪的处理池也不能满足规模的要求。当今欧盟对畜产品的生长环境、生产废物的处理、屠宰的方式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如果仅仅产品合格而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也是不能被发达国家所接受的。

3.2加工出口方面

加工出口方面主要论述的是检验检疫对畜产品出口的影响。如今,企业总是惯性思维:“检验检疫是海关的事”。其实不然,自己对产品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怎么可能将利益最大化。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增加了企业出口的风险。

3.2.1兽药问题

在国外的检测机构中所有的兽药是均不得检出的,但是在生长期间不可能不使用兽药。国内的兽药要想完全不得检出就需要执行休药期,但是执行休药期的结果就是饲料、人工成本大大增加,这对于饲养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这方面不仅需要提高养殖者的认识,也更需要政府对于兽药残留这一问题的进一步重视。仅仅是因为几毫克的兽药残留就被退货甚至封关,这显然是不值当的。也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行政资源,更是对纳税人的不负责。更是对畜产品出口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信誉损失。

休药期:也叫消除期,是指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乳、蛋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休药期是依据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规律确定的,就是按最大剂量、最长用药周期给药,停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屠宰,采集各个组织进行残留量的检测,直至在最后那个时间点采集的所有组织中均检测不出药物为止。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3.2.2菌落问题

在肉制品出厂前要进行72小时的排酸处理,这种生产工艺往往只被生产厂家用在出口产品中。国内的消费者很难享受到这种待遇。出口到日本的禽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有中国农业部指定的兽医官在场,并且签发“产品抽样检测文书”。如果没有这到程序,日方进口企业有权单方面撕毁合同。在中国现在的生产加工企业中,鲜有采用“第三方检测”的方式。仅仅是对一批次的产品、单一时间点进行抽样检验。另外在成品出口前会经海关进行检验检疫,这个节点的运输和仓储方式应该在全程恒温的冷藏状态下进行。这是对于商品能否出口的重要环节,在出厂前的抽检中胴体是合格的,如果没有全程冷链运输的支持,很多检验项目会因为运输和仓储的温度而发生改变。

在国际运输中,会用到专门的冷藏柜来装载冷冻畜产品。国际的运输设备已经很成熟,况且在国际运输中会对产品购买保险,如果是因为运输的原因造成商品品质的下降甚至完全腐坏,是可以向保险公司和船方进行索赔的。

3.3政府引导监管方面

在我国外贸进程中,由于不了解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造成的损失屡见不鲜。在畜产品出口中更是比比皆是。主要的方面就是检疫标准的不统一,这是由于我国的国情所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畜产品有着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品种单

一、品质参差不齐。企业要发展到成为一家国际性外贸出口商,不能摆脱的就是先从国内做起。国内没有市场、国内没有知名度是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国际型选手的。但是中国百姓目前的经济水平来看,没有能力去购买品质统一、饲养考究的畜产品。国内的大多数企业也没有自己的农场进行生态养殖。对于欧盟的检疫标准国内企业不会100%的达到,企业也不能国内国外两个标准,更不能将本国的公民划为二等公民。所以,检验标准不能够短时间内与国际接轨。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第4章 WTO框架下中国畜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

4.1解决供给问题的方案

4.1.1内需、外贸同步发展

自有农场,创立国内品牌。在前面本文陈述过,畜产品出口企业想要赢得稳定的订单现需要有品质统一、供应稳定的牲畜供给。所以需要以自身的自有农场为主。“以点带面”用一个自有农场带动周边农户成为加工企业的合作农户。即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也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农户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统一的产品,面对这些不能出口的产品,在检验检疫合格的基础上供给国内的直营店或者其他经销商进行销售。这样不会增加企业的耗损率。降低了出口成本形成有效的出口价格优势,还能满足国内市场的日常需求,用国际的标准回报普通的消费者,这也是一种无形的营销策略。树立了企业在内贸的形象,也有利于出口订单的发展。

在国内需求规模化之后,积极开拓外贸市场,依托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口碑、广告覆盖等手段向外商呈现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品牌。

4.1.2企业应该承担环保责任

企业在组织生产销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副产品或者废弃品。在企业自身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力与国际环保体系接轨。做到基本不对水土形成长期的污染。如果不能达到国际标准,也应该尽量达到国家标准。在出口洽谈的时候能够有让进口方信服的环评报告。在生产期间也应做到带动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带动合作农户提高产品出口意识。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4.2规避外商对检验检疫的质疑

4.2.1第三方屠宰检疫

企业在初期依靠政府。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有类似于“肉品联合会”的第三方屠宰组织。在我国这些组织长期参与企业和个人的畜产品零售。出口企业可以借鉴类似经验,将牲畜的屠宰交给第三方进行屠宰,一样获得符合出口标准的初加工畜产品,既满足了检验检疫的要求,又对当地政府的税收做了支持。

企业在有稳定的客户订单之后,与政府合作。此时企业在国际社会有了一定的信誉,可以选择自行对牲畜进行屠宰加工。这不仅在国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又节约了成本。而在检验检疫方面企业可以进行自行抽检、邀请质检部门驻场检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安装摄像设备,接受质检和海关的实时监控。这样的新举措,会大大提升企业的专业水准和信誉度。做到公开透明就可以得到长期的合作订单。

4.2.2规范运输方式,控制菌落数量

生鲜畜产品的运输不同于水果、谷物等其他农产品的运输。水果运输可以通过降低温度、降低耗氧量、充氮保鲜等方法来处理。但是畜产品对温度的要求更加严格,因为温度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菌落的数量。有些产品在厂检验室合格的,但是到海关检测就不合格。这是因为在运输、仓储的途中温度变化较大,菌落繁殖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1)出厂前做好物理防腐措施,例如排酸、速冻、软冻等措施。(2)缩短运输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和温度变化。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跟踪产品的行车路线,以及舱内温度等实时信息。

4.3政府合理扶植,共同打破壁垒

在当今市场,谁能把握市场的需求谁就能赢得主动。赢得主动就有话语权,就能有定价权。观念要从“谁来买”转变成“卖给谁”,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把服务做得更细。仔细研究客户的实际,使我国的畜产品与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零差别。企业不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能单单的想把合格的产品销售出去就可以了,也不能一味的去追着外国人的苛刻标准跑。而是将更多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一串串数字中,将地域的特色体现在检测报告上。将外国人制定的绿色壁垒打破,创造更多的国际大品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终让世界都来认同属于中国人的“国产指标”。

想树立企业或者行业内的标准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智力支持,在此之前需要契合国际相关的标准,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有了这些话语权,进行出口的企业才能对不合理的贸易壁垒说“不”。当然,在当前中国这种条件下能够走到这一步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这需要国家、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方努力将行业自身的缺点规避,不能国内国外双重标准。本来国际贸易就是将本国的剩余产品与他国交换,不能为了出口而做出口。这是我们值得反思的!

中国地大物博有些地方的土地、水源、牧草、甚至纬度都可以帮助打通国际市场。在我国内蒙地区的土地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在这样的地块饲养存栏动物所生产出的畜产品会大大提高产品的身价。例如神户的牛肉是在一种完全舒适的环境下饲养的,在牛的感官层面也下足了功夫,最终铸就了每年在拍卖会才能看到的神户牛肉。这不是宣导高投入就能带来高回报,而是利用各方面积极因素在各种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获得高的利润。在我国不一定就要全部生产这种高品质的畜产品,在某一个方面积极地突破就可以做到较高的回报。甚至可以将中草药引用在牲畜的饲养中,做到防病治病。即做到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较少也能创造更高的收益,甚至创造品牌。值得高兴的是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政府的扶植力度加大。出现了很多的规模化养殖场,在品质的统一、兽药的残留、肉质的产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2年。农业部对全国畜牧行业的存栏牲畜保育做出了详细的计划与部署。鲁西黄牛、山东黑猪等一大批不受农户青睐的养殖品种,在国家的振兴计划下得到了保护。皓月、北大荒等一大批企业脱颖而出,虽然在饲养成本上有着很高的投入,但是在规模化经济的带动下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几十美元一公斤的黄牛肉,甚至堪比神户牛肉的国产牛肉已经打开了国际市场。所以,在成本方面将市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检验检疫并不是我国畜产品出口不可逾越的鸿沟。何况,我国的畜产品极具价格优势。我国的猪肉出口价格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60%、牛肉为国际均价的50%、羊肉低于国际30个百分点。在这样巨大的利差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大的竞争力就在畜产品方面。虽然我们的比较优势较高,但是档次较低。这是我国计划经济所遗留的历史问题。相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这些问题会慢慢好转。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政府应该结合国情实际,进一步以国家意志将畜产品标准与国际体系接轨。应该继续鼓励去通过ISO9000和ISO14000认证制度及HACCP管理体系的引入力度,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与国际合作。申请发达国家的绿色标志,这样就可以使企业和农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参照系数,使他们能够按照国际标准办事,从传统的“以量取胜”变为“以质取胜”,从而突破国外TBT 的限制,打通“畜产品绿色通道”。但是遗憾的是,我国企业对于认证制度并不积极。认为去做认证工作会对价格优势产生影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不仅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以支付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花费另一笔费用支付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就是这些因素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在我国,认证做得好的主要是牛奶行业。而事实证明,虽然企业的成本增大,但人们对其产品的认可度却显著提高,销售量大幅增加,品牌层次也大大提高。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检验检疫和产品生产的差别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发展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是必经之路。在此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的共同参与,提高生态农业的认识,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在政策扶植的时期加紧完成自身的经济转型,坚定不移地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其次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有效途径,事实证明进行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政策是走不通的。在出现分歧的同时,通过有效的磋商平台是高效的解决办法。这方面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和努力,政府应该起到平台的建立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参与贸易的各方积极参与,共同应对贸易危机。

最后是吸取发达国家失败的经验,不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找出适合自身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改善畜产品出口现状的途径。创建一个完善的供需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应对市场上对产品的短暂性的影响。

总而言之,加强交流与合作深入的改变自身的不足,政府企业和农户做好良好的互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贸易这才能赢得国际上的话语权。才能带领整个行业走出重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畜产品出口业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注释与参考文献

[1] PEGGY GARVIN.World Livestock 2011-Livestock in Food Security.Rome:

FAO.2010 [2] CHRISTOPHER DELGADO,MARK ROSEGRANT,HENNING STEINFELD The Next Food Revolution.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09,3 [3] 潘耀国.中国畜产品的国际贸易与国内消费问题(下).农产品加工.2009, 5 [4] 宋树才.丹麦发展畜牧业的启示.现代畜牧兽医.2011, 3 [5] 边全乐,马光霞.中国畜产品进出口贸易评价分析.世界农业.2009, 7 [6] 张春江,杨君娜,乔晓玲.我国肉与肉制品标准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2012, 9 [7]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2010,07 [8] 贺燕丽.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2009,4 [9] 李学工.农产品物流框架体系构建.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7 [10] 辛贤,尹坚,蒋及华.中国畜产品市场:区域供给、需求和贸易.2010,7 [11] 张雅燕,涂少煜.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探讨.经济与管理.2007,5 [12] 喻闻.农产品供应链案例研究.2009,12 [13] 朱毅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整合实证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12,10 [14] 辛贤,尹坚,蒋及华.中国畜产品市场:区域供给、需求和贸易.2013,1 [15] 郭伟奇.基于畜产品成本与价值构成关系的降低成本途径探讨.现代农业.2012,5 [16] 刘学忠.中国、巴西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及启示.世界农业.2010,8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致谢辞

随着毕业设计的结束,我的大学生活也即将结束,可以说,毕业设计是我大学四年的最后一次作业,我的毕业设计能够如此顺利的完成,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以借此之际,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董晓双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她在整个过程当中,从方案的确定到调试再到最后的写论文,她都给予我很大指导与帮助,同时也时时监督着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在这个过程当中给予很多帮助的同学,他们在设计的过程中给我指出了很多错误和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商学系所有老师在这四年中对我的谆谆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几年的历程,老师们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他们严谨的治学,优良的作风和敬业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为人师表的典范。在此,我对所有的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老师表示最崇敬的致意,祝您们以后的工作中一帆风顺!

第三篇: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自从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提出“世界粮食安全”概念以来,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几经修订,但基本含义没有改变: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第二,在供给层面,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第三,在需求层面,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食物。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一、居安思危,唤起人们增强粮食安全的意识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80%的中国人民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均粮食仅为210公斤。在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组织粮食合理分配和流通。到1984年,扭转了长期粮食短缺局面,人均粮食达到39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6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大丰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的粮食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由数量上的满足,向品种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发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6.7%和67.7%,下降到2002年的37.7%和46.2%,基本达到了小康要求。

但在粮食供求稳定的形势下,也一度出现“粮食多了”的杂音,动摇了粮食基础地位,淡薄了粮食安全意识。在粮食连续丰收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正视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因素。其一,粮食种植面积减少。2000年至2003年的四年中,全国共减少农田13580万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刚刚恢复到15.8亿亩,仍低于16亿亩的安全警戒线。其二,我国人多、地少,淡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粮食的持续增产。其三,世界粮食生产下降,库存减少,供求紧张。当今世界,粮食出口国仅有美国、欧盟、加拿大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而粮食进口国多达100多个,致使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

二、立足国内,自力更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立足国内,是由我国国情、粮情和粮食商品特殊性决定的。依靠大量进口粮食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既不现实,又不经济,更不可靠。具体地说:其一,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其二,世界粮食贸易量有限,每年只有2.3亿吨左右,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势必挤占其他粮食进口国家的份额,势必带动粮价上涨,影响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三,依靠进口粮食必然受制于人,造成政治经济上的被动。其四,增产粮食,是主产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限制国内粮食生产,大量进口粮食,势必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这个问题历史教训很深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13亿人口吃饭问题,既是绝对必要的,又是完全可能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有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持怀疑态度。1994年9月,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他认为,到了21世纪初,中国可能大量进口粮食,买光世界上2亿多吨的贸易粮食。十几年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布朗先生的论调。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方针,之所以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和农业问题,把解决粮食问题视为重大政治、经济和战略问题,并建立了粮食问题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二是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如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三是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扶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防治病虫害等。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袁隆平现在研究的第三期超级水稻正在向亩产900公斤攻关,实现这一目标,平均一亩可增产150公斤,如果推

广一亿亩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可以养活一亿多人口。

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力,粮食生产持续提高。但绝不能因此而放松农业生产,忽视粮食工作。

要针对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问题和粮食生增产的潜力,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依法保护耕地,遏制粮食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耕地资源是增产粮食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人均粮田不足1.3亩。1999年到2006年的七年间,全国粮食耕地由16.97亿亩降到15.72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788万亩。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严格控制非法占地,确保总量动态平衡,使全国粮食耕地面积保持在16亿亩警戒线以上。

2.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粮食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在继续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田,把主产区建设成稳定的优质商品粮基地。要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粮食品种为中心,引导农民增加市场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适应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投资向农业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下,引导、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加快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引进种源和先进适用技术。

3.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增产的科技含量,这是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对优质粮食品种要实施科技攻关,力争在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粮食加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成果,并认真做好利用、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增产增收显著的重大实用科学技术及时推广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去。

四、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此,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计划经济时期,在粮食短缺的形势下,国家靠统购统销、合理分配手段实现粮食安全;进入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有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的特点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消极因素,甚至有干扰破坏粮食供求的弊端,尤其是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多元化粮食主体经营的激烈竞争,增大了粮食购销市场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还要看到,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粮食生产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致使粮食供求中紧缺与过剩交替出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粮食市场多次紧缺与过剩,都是依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干预,缓解了矛盾,稳定了市场。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波动,解决“卖难”、“买难”,保护产区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粮价和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健全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储备粮是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手段。目前,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规模基本到位,制度比较健全。为适应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地方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五、实施“节约粮食”工程,积极开发“无形粮田”

节约粮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这些年来,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以及粮食的比价不合理,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日渐淡薄,不爱惜粮食和浪费粮食现象处处可见。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我国每年损失浪费粮食几百亿公斤,令人触目惊心。据原内贸部对22个省574个县1400多处的调查,粮食产后综合损失率18.1%,约826亿公

斤,其中有些是难以避免的,有些则可以减少或挽回一部分。如果能从浪费的粮食中挽回20%,一年即可增收165亿公斤,相当于全国一年增产的粮食,是不动一锄一镰的大丰收。为此,建议实施“节粮工程”,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减少粮食收获、运输、储存、收购、销售和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并形成节粮惜粮的社会风气。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这是基辛格在上世纪70年代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话。

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很早就渗入了政治因素。中国历史上,就有“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明成祖朱元璋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帝王之道,以及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政治哲学都表明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粮食也始终以一种潜移默化、化大象为无形的方式左右着古代中国政治。粮食问题几乎是所有农民起义的导火索,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就是典型的代表。粮食以一种独有的隐喻讲述着真实的历史,任何政治家都难以逃脱粮食的政治。

第四篇:浅谈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浅谈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研究中国的粮食安全既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同于发达国家。自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74年提出“世界粮食安全”概念以来,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几经修订,但基本含义没有改变: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第二,在供给层面,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第三,在需求层面,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食物。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近几年粮食供求趋紧,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粮食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我国历届政府都高度关注的一个议题,也是长期困扰政府的一个难题。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如何认识我国的粮食安全、哪些因素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在21世纪初期如何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政府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粮食安全的内涵包括三方面:一是物质保障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生产自给能力、进口能力和储备能力等,还包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的粮食品种结构和安全营养德国方面的保障能力。二是消费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的有效需求总量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等。三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途径和机制。包括粮食流通体制和供应机制,以及与人们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价格政策等。

二、粮食安全衡量指标、内容

(一)指标

粮食安全的指标包括粮食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变异系数和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等4项:(1)外贸依存度。如果粮食产需缺口全部由进口来弥补,则粮食缺口占总需求量的比值,就称为粮食外贸依存度。通常认为,该比值小于5%表明己实现粮食自给,即粮食安全水平较高。(2)粮食储备水平。在观察期内,用期末库存量除以总消费量得到的比值,可以反映粮食供求的紧松程度。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提出一个确保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即全部粮食的储备量至少要达到需求量的17—18%。(3)粮食产量变异系数。一般将一定时期内历年粮食产量的标准差除以相应的平均数称为粮食产量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愈

大,粮食产量愈不稳定。粮食安全程度较差。(4)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可显著提高一国或一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

(二)内容

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粮食生产按市场需求稳定发展,适量进口(出口)粮食,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应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另外,还有一个食物自身安全问题。主要是不因食物自身的不卫生、污染、病毒感染等,而引起人们的食物中毒。

四、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汉武帝时的“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曾被史家多次称颂。白居易《忆昔》中描写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一番美妙的景象。然而,就像另两部文学作品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和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所描述的那样,粮食少了固然可怕,可以把一个顽强的农妇彻底击倒;粮食多了同样会带来灾难的结果,让那些“旧毡帽’’们痛不欲生。粮食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尽管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有所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巨大等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用世界上不足10%的耕地养活世界上近21%的人口的辉煌成就。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50—80年代年均近15%,80年代年均20.2%,90年代年均34.8%。而1996年至2000年世界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平均为16.5%。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粮食供给基本上结束了短缺状态。有资料显示,中国粮食安全整体水平仅次于加拿大、法国、美国与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最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库存安全系数比国际水平偏高。白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1979年中国人均日食物消耗量仅为2017卡路里,低于2500卡路里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当时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均2200卡路里的消耗量:截至2001年,中国人均日食物消耗量已达2963卡路里,比原来增加47%,高于2800卡路里的世界平均水平:营养摄入和食物品质也有所改善:中国是在降低绝对和相对营养不良方面取得最大成就的国家。

在今后二、三十年中,中国将会面临“人口增多、耕地减少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三大趋势,并形成两对矛盾:一是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二是人们消费食品品质的提高必然会引发新的量的问题,因为高品质食品需要更多的粮食来转化和加工。因此,尽管中国当前存在粮食过剩的问题,但从中长期看,还是

必须高度重视保持和提高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注重始终保护好有限的耕地,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战略、重点进行了总体部署。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列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三大基本任务,即: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在主要应该达到的30个量化指标中,“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0333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1万亿斤)左右”为约束性指标,是必须达到的刚性指标。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45亿,届时,我国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为4.7亿吨。“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但是,因为自然灾害、土壤污染、人为浪费等所带来的伤害使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敲响警钟,面临严峻的考验。从长期看,巨量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农业资源紧张的约束问题都对我国形成严峻考验。今后中国粮食供给的增长是在粮食单产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基础上的再提高,这其中的难度会愈来愈大。随着中国粮食单产逐步接近甚至超出产出边界,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变得强烈起来。如果没有新技术尤其是品种技术的突破,中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将会愈来愈慢,其艰巨程度也会愈来愈大。

五、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目前,我国虽然基本解决国民的吃饭问题,但从2004年起,我国已悄然进入了国际粮食净进口国的行列,小麦、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大增,且国内粮食仍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因此,粮食安全也时不时成为争论的话题。粮食连续几年减产、国家储备库存和农民手中存粮减少,加上粮食消费需求的过量扩大,粮食将从结构性短缺转为战略性短缺,这再次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就需要整个国家的人民做出共同努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特别是主产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都非常明确我国粮食生产季节规律,亲自过问夏粮生产,深人生产第一线,及时协调解决夏粮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政策支撑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1)粮食价格支撑。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学术界讨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时,曾经有一个判断,即我国的粮食存在着“天花板价格”,也就是说,我国的粮食价格不能超过国际市场粮价,否则,就不会有竞争力。多年的实践证明,世界粮食价格是在美、加等土地资源充裕国家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和这些国家完全相反,因此,粮食价格必然要突破这个“天花板”,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其特点可能是根据经济实力而逐步上涨。(2)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主要是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等。(3)产业化支撑。构筑以粮食为中心的产业化体系,让粮农从流通、加工等环节中获得部分利益。

(二)依靠科技进步

长期以来,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近些年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较少、科研投入和推广经费不足、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科技发展及应用难以满足粮食生产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把科学技术作为增产粮食的最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依靠科学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开展新的绿色革命,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及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为了不断增产粮食,保证人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一方面要为农业生产开拓新路,大力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一方面要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使人的生产与粮食生产和供应保护相对平衡与协调。

必须树立“食物安全”的观点,统筹规划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素的生产和供给;既要向耕地要“粮食”,也要向林地、草地、水面要食物;既要着眼于领土的食物利用,也要着眼于领海甚至公海的食物开发;既要考虑满足当前的食物需求,也要考虑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食物安全”。

(三)构筑耕地资源保护机制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需要通过政策手段进一步保证粮食耕种面积,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通过复垦增加耕地资源,减缓总耕地资源的下降速度,保证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左右。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近几年由于城市化而减少耕地1亿多亩,由于比较利益的原因,这个比例在近期内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另一方面,耕地质量却在不断下降,据有关部门10个省的调查结果分析,目前的土壤有机质比1990年下降了0.35个百分点。在中国耕地面积很难增加而且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如果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增产的粮食被增长的人口所抵销,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就难以提高,甚至会减低。由此可见,如不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就难以解决。中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扩建,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耕地面积还在不断缩小。因此,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就必须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反之,如果能控制人口,又能提高粮食产量,人类的粮食供应就会得到保障,人类的营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四)建设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要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就要求迅速建设和完善以粮食期货市场和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的粮食市场体系,尽快上市大宗粮食期货品种;完善区域粮食批发市场,地区内的粮食调节通过区域性市场来进行解决,奠定良好契约经济的市场基础;加快粮食市场化趋势改革,加快粮食主产区粮食直补改革,使粮食购销市场化尽快实现;建立良好的粮食预警机制,对短中长期的粮食产量、储存、消费作

出正确估价,改变所谓的粮食越多越好,储备越多越安全,消费数量越多生活质量越高等不合实际的观点,真正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的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新体系,进一步放开对粮食购销过程的控制,准确把握国家粮食储备粮的数量、吞吐和运作方式,公开国家粮食储备粮及其它粮食市场信息,有效地引导粮食的生产、储存与销售。健全国家食品质量法规和监控体系,建议参照国际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修订《食品卫生法》或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法规。

(五)搞好国际合作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直接面对全球市场。过去一段时间,我国保持了高于95%的粮食自给率,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代价。今后,可以考虑进一步改革粮食外贸体制,通过参与国际市场,更有效地调剂粮食余缺,进而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包括为增加生产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准人,提供合理而可预测的农产品价格趋势信息,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和贸易变化的监测,在农产品贸易、资源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等领域展开区域合作等。尽量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把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同支持和援助贫困国家、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确保国家和家庭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发展政策的首要地位,使社会的所有部门、各行各业都能保护和促进农业增产。

第五篇: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从全球来讲,世界的可耕作土地越来越少,粮食安全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大力增产粮食,确保粮食安全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科技创新,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分析了粮食安全的含义及问题,探讨了粮食安全衡量指标、内容及三个含义,根据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粮食安全的含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的问题。1983年4月,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从上可见,粮食安全的内涵是不断充实发展的,由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由国家粮食安全到家庭粮食安全,由营养安全深化到可持续安全。20多年以来,这个概念一直处于演变之中,但其最基本的内容仍然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有权利得到最起码的营养。几经演变,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解释,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包括要做到确保可供、获得、利用和稳定等方面都没有风险。”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汉武帝时的“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曾被史家多次称颂。白居易《忆昔》中描写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一番美妙的景象。然而,就像另两部文学作品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和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所描述的那样,粮食少了固然可怕,可以把一个顽强的农妇彻底击倒;粮食多了同样会带来灾难的结果。粮食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尽管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有所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巨大等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用世界上不足10%的耕地养活世界上近21%的人口的辉煌成就。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50~80年代年均近15%,80年代年均20.2%,90年代年均34.8%。而1996年至2000年世界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平均为16.5%。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粮食供给基本上结束了短缺状态。有资料显示,中国粮食安全整体水平仅次于加拿大、法国、美国与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最

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库存安全系数比国际水平偏高。自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1979年中国人均日食物消耗量仅为2017卡路里,低于2500卡路里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当时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均2200卡路里的消耗量。截至2001年,中国人均日食物消耗量已达2963卡路里,比原来增加47%,高于2800卡路里的世界平均水平。营养摄入和食物品质也有所改善。中国是在降低绝对和相对营养不良方面取得最大成就的国家。在1990~1992年和1998~2000年期间,中国营养不良人数减少7000万,比以前降低7个百分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特别是1996-1999年,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千克,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12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进入2000-2001年,由于种种因素,全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已跌至4.3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维持在350-370千克之间,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较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这其中也有不少政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有三点:一是乱征滥占耕地,大搞各种开发区、园区,这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生产能力;二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一时间,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代名词,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三是“卖粮难”,政府以保护价收购,政府财政负担十分沉重。“谷贱伤农”,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受伤害。中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2004年,“粮食安全”问题又成为全国上下最为关心的大事。

近两年来,中国粮食产量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可喜态势。2005年,作为食品来源的主要农产品普遍增产。除早稻受气候影响减产外,夏粮和秋粮都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4亿吨,比上年增长3.1%;粮食亩产309公斤,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975亿吨,这是继2004年4.695亿吨、2005年4.84亿吨之后又一丰收年,也打破了1985年以来粮食生产“两丰一歉”,没有连续三年提高的纪录,是2006年的一个亮点。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首先得益于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3397亿元,比2005年实际执行数增加422亿元,增长14.2%,高于中央财政总收入、总支出的增长水平,占中央财政总支出增量的21.4%。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是党和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农民的福音。2006年加大“三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全国粮食直补资金142亿元,比2005年增加约10亿元。这些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8亿亩,增长1.1%。其次得益于粮食主产区气候条件较好,科技进步和粮食品种优质率提高,促进亩产增加。虽然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但是粮食主产区气候条件较好,适宜粮食生产。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一定实效。据农业部初步统计,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69.1%、55.2%、42%、65.7%,综合优质率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在今后二三十年中,中国将会面临“人口增多、耕地减少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三大趋势,并形成两对矛盾:一是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二是人们消费食品品质的提高必然会引发新的量的问题,因为高品质食品需要更多的粮食来转化和加工。因此,尽管中国当前存在粮食过剩的问题,但从中长期看,还是必须高度重视保持和提高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注重始终保护好有限的耕地,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战略、重点进行了总体部署。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列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三大基本任务,即: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

持续增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在主要应该达到的30个量化指标中,“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0333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1万亿斤)左右”为约束性指标,是必须达到的刚性指标。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45亿,届时,我国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为4.7亿吨。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但是,因为自然灾害、土壤污染、人为浪费等所带来的伤害使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敲响警钟,面临严峻的考验。从长期看,巨量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农业资源紧张的约束问题都对我国形成严峻考验。今后中国粮食供给的增长是在粮食单产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基础上的再提高,这其中的难度会愈来愈大。随着中国粮食单产逐步接近甚至超出产出边界,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变得强烈起来。如果没有新技术尤其是品种技术的突破,中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将会愈来愈慢,其艰巨程度也会愈来愈大。

三、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目前,我国虽然基本解决国民的吃饭问题,但从2004年起,我国已悄然进入了国际粮食净进口国的行列,小麦、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大增,且国内粮食仍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因此,粮食安全也时不时成为争论的话题。粮食连续几年减产、国家储备库存和农民手中存粮减少,加上粮食消费需求的过量扩大,粮食将从结构性短缺转为战略性短缺,这再次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就需要整个国家的人民做出共同努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特别是主产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都非常明确我国粮食生产季节规律,亲自过问夏粮生产,深入生产第一线,及时协调解决夏粮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政策支撑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1)粮食价格支撑。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学术界讨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时,曾经有一个判断,即我国的粮食存在着“天花板价格”,也就是说,我国的粮食价格不能超过国际市场粮价,否则,就不会有竞争力。多年的实践证明,世界粮食价格是在美、加等土地资源充裕国家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和这些国家完全相反,因此,粮食价格必然要突破这个“天花板”,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其特点可能是根据经济实力而逐步上涨。(2)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主要是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等。(3)产业化支撑。构筑以粮食为中心的产业化体系,让粮农从流通、加工等环节中获得部分利益。

2.依靠科技进步

长期以来,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近些年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较少、科研投入和推广经费不足、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科技发展及应用难以满足粮食生产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把科学技术作为增产粮食的最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依靠科学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开展新的绿色革命,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及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为了不断增产粮

食,保证人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一方面要为农业生产开拓新路,大力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一方面要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使人的生产与粮食生产和供应保护相对平衡与协调。必须树立“食物安全”的观点,统筹规划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素的生产和供给;既要向耕地要“粮食”,也要向林地、草地、水面要食物;既要着眼于领土的食物利用,也要着眼于领海甚至公海的食物开发;既要考虑满足当前的食物需求,也要考虑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食物安全”。

3.构筑耕地资源保护机制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需要通过政策手段进一步保证粮食耕种面积,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通过复垦增加耕地资源,减缓总耕地资源的下降速度,保证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左右。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近几年由于城市化而减少耕地1亿多亩,由于比较利益的原因,这个比例在近期内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另一方面,耕地质量却在不断下降,据有关部门10个省的调查结果分析,目前的土壤有机质比1990年下降了0.35个百分点。在中国耕地面积很难增加而且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如果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增产的粮食被增长的人口所抵销,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就难以提高,甚至会降低。由此可见,如不控制人口增长,粮食问题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中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扩建,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耕地面积还在不断缩小。因此,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就必须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就难以解决。反之,如果能控制人口,又能提高粮食产量,人类的粮食供应就会得到保障,人类的营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4.建设和完善粮食市场

要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就要求迅速建设和完善以粮食期货市场和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的粮食市场体系,尽快上市大宗粮食期货品种;完善区域粮食批发市场,地区内的粮食调节通过区域性市场来进行解决,奠定良好契约经济的市场基础;加快粮食市场化趋势改革,加快粮食主产区粮食直补改革,使粮食购销市场化尽快实现;建立良好的粮食预警机制,对短中长期的粮食产量、储存、消费作出正确估价,改变所谓的粮食越多越好,储备越多越安全,消费数量越多生活质量越高等不合实际的观点,真正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的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新体系,进一步放开对粮食购销过程的控制,准确把握国家粮食储备粮的数量、吞吐和运作方式,公开国家粮食储备粮及其它粮食市场信息,有效地引导粮食的生产、储存与销售。健全国家食品质量法规和监控体系,建议参照国际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修订《食品卫生法》或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法规。

5.搞好国际合作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直接面对全球市场。过去一段时间,我国保持了高于95%的粮食自给率,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代价。今后,可以考虑进一步改革粮食外贸体制,通过参与国际市场,更有效地调剂粮食余缺,进而保障

国内粮食安全。包括为增加生产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提供合理而可预测的农产品价格趋势信息,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和贸易变化的监测,在农产品贸易、资源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等领域展开区域合作等。尽量把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同支持和援助贫困国家、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确保国家和家庭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发展政策的首要地位,使社会的所有部门、各行各业都能保护和促进农业增产。

下载WTO框架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WTO框架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与国 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加明显。粮食安全问题不只是一国内部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 性的问......

    浅谈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生存安全,粮食安全不能解决的话,国家就有可能灭亡,社会可能停滞,个人就无法生存。因此,粮食安全已成为当代社会各个国家特......

    WTO框架下我国遭受欧盟打火机反倾销案例分析

    WTO框架下我国遭受欧盟打火机反倾销案例分析论文关键词:反倾销 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摘要:在WTO框架下,传统的贸易壁垒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国的一些主要贸易伙伴为保护本国,纷纷转向......

    关于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重于泰山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愈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压力,对本不稳固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客观分析我国粮食供......

    粮食安全问题

    浅谈粮食安全问题及其食品安全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的问题。几经演变,现在的表述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

    粮食安全问题

    1在粮食安全问题对社会有举足轻重的今天,人口数量在发展中国家增长的势头犹如星火燎原的势头不可遏制,这无限增长的人口给现在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一些国家因为粮食安全问......

    论文《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课程名称:粮食经济问题 论文题目: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马强 学期: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起源,主要有自......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申晶 【摘要】本文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从粮食供给发展趋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