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信与饭碗(5篇)

时间:2019-05-14 19:0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求职信与饭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求职信与饭碗》。

第一篇:求职信与饭碗

薛涌,旅美学者。

最近,我在微博上批评当今的年青一代拿着父母的钱,还没独立就牛得不行,觉得老一代的价值观太陈旧,无资格教育他们。此论马上引起回击。一年轻网友质问:父辈没有投过那么多简历,对我们的教训没有说服力。我立即回帖:“父辈没投过简历?俺高考时27个考生录取一个,留学的投了多少简历?在美国找教职,一个位置一百来人抢,不投简历谁理你?俺这茬人就这么过来的。”

本觉得可以一锤定音了。但又从美国杀出个回帖,称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最牛的人从不用写求职信,人家会上门来请。这多少反映了现在年轻人的普遍心态:写简历太累,太委屈。投出几十封石沉大海,简直令人愤激。那么,美国的一流大学的学生真不用写简历吗?

恰恰相反,简历要反复包装不说,最要紧的是那封求职信。怎样写求职信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即使是读博士的人。这封信写得好坏,决定你是否能找到饭碗。

不妨把我自己接受这番训练时学到的东西分享一下。这里最大的一个误区是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别人有义务读。错!你就是写出花来,别人也可以顺手丢进废纸篓。试想,一个职位可能有上百人申请,看申请材料的人自己忙得要死,心情烦躁,一看这堆材料就气不打一处来,拿起你的信瞟一眼就扔。所以,你第一句话,就必须给人读下去的理由。如果第一句话幸运地吸引到他的眼球,第二句话就紧逼而去,不给他任何不看的机会。这样你才有机会。我记得,那一封两页的信,我写了一个多月。

这里的教训是什么?学生在没走向社会前,总觉得世界以自己为中心。但一求职就知道,世界是以别人为中心,而且“别人”还动不动就把你扔进废纸篓。你事业的起步,是要证明自己不是垃圾。

第二篇:《文章与饭碗》-读后感

《文章与饭碗》-读后感

狂人先生说: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过去提到陈西滢教授,我就认为,他是一个军阀手下的御用文人,资本家的走狗,一个没有学识,没有品格的文化小丑。因为,在《鲁迅全集》中,鲁迅就是这样刻画他的,鲁迅文章后面的注释中也是这样解释他的。这几天,我手里有一本陈西滢教授的杂文集子《文章与饭碗》,里面差不多收集了他发表在《现代评论》上所有的“闲话”,我对照着鲁迅的《华盖集》及其续编,详细地读了,这时我才知道,我如此偏狭地理解陈教授,很对不住他。现在读了他的书,虽然说还不是研究,但我要说一说我心中真正的陈西滢先生,至少在我心中,要给他“平反”。

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鲁迅是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作为鲁迅的敌人,陈西滢在独立性上并不亚于鲁迅。

陈西滢的“闲话”所涉及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有政治,有经济,有小说,有戏剧,有教育,有法律,有医疗问题,有人物分析,有计划生育,有社会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总之,对于当时敏感的人和事,他几乎都要发表发表意见的。这点,他要比鲁迅还敏感。更主要的是,陈氏也非常乐意于认真、独立地思考这些事件,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鲁迅说,自己对社会的批评,希望早一点消亡,然后让人们忘却了他。这样,说明自己所批判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陈西滢没有这样说,但是,陈西滢对中国的批评现在看起来都还没有过时。

比如说,陈西滢在上世纪20年代就提出计划生育的问题(见《平民与节育问题》、《节育问题》),陈先生说,中国的人口密度不低于日本和德国,并且,中国的人口质量问题太差,所以,中国人最好少生育,多发展经济,首先让大家都吃饱饭。接着,他要求富人也要节育,给普通老百姓带一个好头。现在看来,陈西滢的这个观点很对,我们现在不就实行他的思想吗?可惜,他的观点一出来,鲁迅就骂他,你认为中国人素质差,那么,让别人都去死,世界上只留下你高素质的陈教授一个人好了。对此,历史已经证明了,是陈西滢正确呢?还是鲁迅正确?至少,在这件事情的预见性上,陈西滢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再比如说,对于女师大风潮,陈西滢认为,事情是发生了,但是,我们要理性地处理这个事情,首先看一看事情的起因和合法性的问题。反对校长,如果是大部分学生的意志,那么,学生是对的。如果仅仅是几个少数学生的意志,那么,几个人就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意志。还有,要看学生和校长谁错了,校长错了,就必须让校长承担责任,至少要解职,如果是学生错了,当然也要惩罚,绝不可姑息养奸。让我看,陈西滢这样的观点并没有错,他是理性的,并不象鲁迅说的那样,是包藏祸心,是走狗的表现。

再比如说,他谈到版权的问题(见《版权论》、《剽窃与抄袭》),他说,中国的作家比不上欧洲的作家,稿费根本不能养家糊口,而书商又随意地选印作家的作品,还不给稿费,这就是对作家的侵权。他还举了鲁迅的例子,说鲁迅的书很畅销,书商选印鲁迅的作品就不给鲁迅稿费。陈西滢的这话,放在现在,谁也不会说他错,但在当时,鲁迅就发话了,“所以一写完,便完事,管他妈的,书贾怎么偷,文士怎么说,都不再提心吊胆”,并且鲁迅很刻薄地挖苦说,谁也知道,书商是“不纯洁”的,“绝不至于和大学教授来等量齐观的”,还说,商人就是偷几个钱,“倘是向来没有受过更奇特而阴毒的暗箭的福人,那即此一点也要感到痛苦”(见鲁迅《华盖集》之《并非闲话》

(三)》。显然,这已经不是正常观点的讨论,陈西滢是就事情谈事情的,而鲁迅,是人身攻击了。

还有,陈西滢在论及共产主义的时候,他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他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却很奇特。他说,中国不适合于搞共产主义的原因是,共产主义已经在中国实行过了。从理论上来说,“共产”是穷人共富人的产,贫民共官僚的产,但是,实际上在中国,富人和官僚是特权阶级,他们在话语权和经济上却“共”着穷人和贫民的“产”,所以,实行共产主义就是让富人变为穷人,穷人变成富人,还是换汤不换药,最终还是瞎折腾(见《共产》)。这观点,是不是过激了一些,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却很有意思。试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一个县长在个人消费方面就完全过着共产主义的生活,不要说更大一些的官员了。所以说,陈西滢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预言家,这点上,他并不比鲁迅差。

只有读了陈西滢的文字,我们才会知道,他并不是军阀或者政府包养的御用文人,他是有自己的观点的。他不满于政府,也不满于自己的人民,比如,他在一篇叫《民气》的文章中就直接发牢骚说:“政府就是那么样的政府,他们做的事情正是我们预料他们做的事。”对人民,他说,“那样的人民只配有那样的政府。”这和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哀如出一辙。我们怎么能说他就是某一个集团的小卒呢?

凡真正的知识分子,必须脱离于政治的束缚,对宇宙,对人民,对民族,对政府进行独立的、公正的思考和批判。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大多都做到了这一点,只不过在水平上有或大或小的差距而已,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有极大的关系。陈西滢留学多年,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他对于一个破败不堪的中国是热爱的,是希望他发展强大的,他只是一个读书人,他只能用文字来表达他的看法和观点,以尽到一个书生的责任。至于他的观点,是深刻的、是认真的,虽然和鲁迅比起来,他们有很多争论的地方,好象是水火不容,但从出发点上看,却是完全相同的。

放不下贵族文人的架子

读陈西滢的文字,总感觉他是高高在上地谈中国的事情,并且把任何事情都绝对化,他完全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布道的牧师——你们懂什么?这个世界,还不是我最明白事理,我能够给你们说话,简直是抬举你们了。

比如,陈西滢在谈到翻译问题的时候,他就很不满,说中国的报纸常常译错外国人的名字,以至于闹出大笑话,象把作曲家Great composer Puceini翻译成著名作家(见〈〈中国报纸的外闻〉〉)。提出这样的疑问并不是不宽容,关键是陈西滢在文字的语气上是讪笑的,讥讽的,调侃的,似乎是指出这样的问题是次要的,而是要说:看,我外文系教授,我留学过英国,这事,就配我知道,你们哪里知道呢?鲁迅在〈〈咬文嚼字〉〉的杂文中(见〈〈华盖集〉〉)也谈到了翻译的毛病,但从语气上看,鲁迅的态度是痛心的、无可奈何的,并且是热切期望改变这一不良习惯的。

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来说,陈西滢很看重自己的身份问题,他在行文方面,一直保持一个贵族的尊严。可惜,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社会,思想界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中国需要的是导师和战士,而不需要温情脉脉的绅士。可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以及从小“修、齐、治、平”的传统教育又使得陈西滢要给社会尽一份责任,所以他愤怒了,他写作了。但是,贵族式的思维方式又使得他缩手缩脚。比如说,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能够象鲁迅一样自由地嬉笑怒骂,而首先是要很委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本来不说这件事的,但是现实逼着我不得不说,那么大家就多多包涵,我现在就说说吧。这样就显得很别扭。由此,他在和别人,主要是和鲁迅辩论的时候,就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挨了打,还得打掉牙齿往肚里咽。象在女师大事件中,陈西滢要批评鲁迅是挑起学生闹事的主谋,他用了这样的话:“以前我们常常听说女师大的风潮,有在北京教育界占很大势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可是我们总不敢相信,“"”“"”"看文中最精彩的句句就知道了”,最后还温文尔雅地说了句风凉话:“我们自然还是不信我们平素所很尊敬的人会暗中挑剔风潮”。(见〈〈粉刷毛厕〉〉一文)。这就充分表现出了贵族文人的软弱性,既想批判他人,想维护社会秩序,想伸张正义,又害怕得罪人。这却给鲁迅一个绝佳的战斗机会,他马上写了一篇〈〈我的“籍”和“系”〉〉进行了无情的反击,该文犀利地说明了自己的“籍”和“系”,还把陈西滢刻画成了阴毒的小人,卑鄙的小丑,以至于陈西滢所谓的“尊敬”之词就是阴谋和陷阱,陈西滢可笑到用词都有毛病,“挑剔”风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篇文章是极其犀利和刻薄的,鲁迅写作的时候可能充满着快感,但陈西滢阅读的时候估计是五味具全了。时隔80年后,我在阅读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两个人不同个感受和滋味来。

这就是贵族文化人的悲哀,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面,温文尔雅是不受欢迎的,时代不需要这样的人。但是,如果反过来想一想,一部中国的新文学史,文化史,如果仅仅剩下鲁迅这样的战士,而没有了胡适、梁实秋、周作人、陈西滢这些人,那又会是一派怎样萧条的景象呢?

最终是一个忠厚的老实人

我这样评价陈西滢先生,似乎很不合适,一个小人物是没有资格这样评价一个学者的。同时,完全用道德性质评价不足以说明陈西滢先生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我读完这本小书后,作者给我的印象本身就是这样的感觉,我也没必要强行地拔高自己文字的主题。

因为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因为是标准的绅士,因为是在黑暗的中国,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的陈西滢先生,说话是很困难的,他想站在最中立的位置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似乎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当时的社会,你必须加入到某一个组织和团体里去才成,否则,你就是一只蝙蝠,到兽里面去不行,到鸟里面去也不行。军阀恨他,政府恨他,左翼人士骂他,学生们也骂他,但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又逼得他不得不说话,最终逼得陈西滢教授说话竟然语无伦次了。

陈教授的话基本上分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没完没了的“闲话”。《现代评论》是一个平台,陈西滢一直在这个台子上讲话,虽然名曰“闲话”,但陈西滢并不是谈风花雪月,而是谈时局,用一个西方知识分子的观点批评中国,他的态度是冷漠的,他看不上中国的一切,见什么都要批评。这样就惹得所有的人都痛恨他。

二是防守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陈西滢招致了那么多敌人,敌人们就对他进行了无情的打击,他自己只能被动地进行防守,一直处在辩诬的位置——你怎么这样骂我呢?我的意思不是这样的,而是那样那样的,你们是误解我的意思了。但是,如此的“辩诬”,如果遇上讲理的人,还可以讨论讨论谁对谁错。比如,陈西滢为了说说外籍医院拿病人做实验的坏毛病,就以协和医院切除梁启超肾脏的事为例子,说西医不好,不能拿病人做实验品。接下来就有一个协和医院的实习生陈志潜给陈西滢写信,批评陈西滢侵犯了协和的声誉,这封信写得很诚恳,这下让陈西滢高兴了,在中国,还有不骂人来讨论问题的?于是就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闲话”《西医问题讨论》,这篇“闲话”充满温情,满是喜悦地娓娓道来,这在他的“闲话”中是很少见的。但是,大多时候,他是防守鲁迅的攻击,这似乎让他招架不了,鲁迅太强大,太厉害了,他根本不是对手,最后他只能总结为“鲁迅人格不好”。

三是主动出击。挨打多了,只防守也不是个办法,有时候还得主动出手,主要是和鲁迅斗,但结局是早定了的,他永远都不是鲁迅的对手。

陈西滢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全盘接受了英国民主、自由、法制的思想,回到中国后,他想有一番作为的,但是,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使得他什么都看不上,他想改变一切,但又放不下英国绅士的架子,更主要的是,他的头里面没有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所以,他所对中国问题的批评,就成了莫名其妙的牢骚。但是,读陈先生的这些“闲话”,我能够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也能感受到他的痛苦、孤独和无奈。

这点上,我尊敬陈先生。尽管他是我尊敬的鲁迅先生的敌人。

总体上看,陈西滢具备了英国绅士和中国中庸之道的综合素质,所以,他显得极其地忠厚、老实,这样的老实人和鲁迅论战,失败是必然的。象他对鲁迅小说的评价,现在看起来,都十分中肯(见《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但是,他在评价完鲁迅后,却画蛇添足地加了这样一段话:“我不能因为我不尊敬鲁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说他的小说好,我也不能因为佩服他的小说,就称赞他其余的文章”,可惜,鲁迅是“一个都不饶恕的”人,他并不领情,反而狠狠地奚落了他一顿。当读到这儿的时候,我确实替陈西滢先生悲哀,真是生不逢时啊。一个掌握了先进思想的人,在当时的中国的确是没有市场的,他生活在英国或者美国,可能会好一些。好在,陈先生后来是回到英国去了,他的后半生,似乎是再没有写文字,但我想,他在英国的日子,应该是幸福的。

最后,我想顺便说说网络写作的问题。如果说,要给现在的网络写作寻找祖师爷的话,那么,他就是陈西滢。陈先生的“闲话”,长则几千字,短则一二百字,随手而起,意尽乃息,在文章结构方面表面看很随便,但实际上却很有法度,他和我们现在好的网络写手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我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读一读陈西滢先生。

第三篇:饭碗的解释及造句

【注音】: fan wan

饭碗解释

【意思】:(1)盛钣的碗。(2)(~儿)旧时比喻职业:找~。

饭碗造句

1、如果这个司机真的因此丢掉饭碗的话,他也许可以考虑在不久的将来搬到内华达。

2、一家大公司被别人收买购,你自然担心你的饭碗。

3、一天早晨,我朝窗外看去,只见四只小猫在它们的饭碗前排成一行,而在它们中间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猫食的,竟然是那只小鸡。

4、我与这个开发者聊过一段时间以后,才明白他的想法实际上是为了与他人竞争以保住“饭碗”。

5、或许是为了保住饭碗或使冲突减到最小。

6、我们将给他们机会去花更多时间考虑你们的饭碗而不是他们自己的。

7、现在,民众选出来派到华盛顿的代表必须把国家利益置于党派之前,不要太担心他们自己的饭碗,而要更多地担心你们的工作。

8、因此,当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的技能不再适用,因此丢掉了饭碗。

9、乞丐行乞时常敲打饭碗,所以,这也是不礼貌的,尤其是当你在朋友家做客的时候。

10、当然,发达国家最担心中国的地方,是当她的工厂制造了百万个就业机会,意味着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甚至日本将会有同量数目的人丢掉饭碗。

11、但是,双倍的大米的价钱,却会让那些每天用它填满饭碗的人的感觉到负担。

12、外国公司购买了欧洲公司的股票,突然你发现自己已经丢掉了饭碗。

13、考虑迈入校门的人有些是此次金融业大裁员的牺牲品,另一些则觉得他们的饭碗即将不保。

14、有些人看不到这样做明显的好处,他们都是老土,毫无希望,或者只是在保护他们的饭碗,不是吗?

15、鉴于事态严重的程度,你可能会丢掉饭碗,职场前途,也会失去友谊,地位,乃至个人声誉。

第四篇:公务员扔掉饭碗的时代

公务员扔掉饭碗的时代

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扫平了蔡、唐两国,直扑楚国。楚国倾全国20万大军决战,吴国最终赢得了春秋最大规模的柏举之战,一举攻占楚国郢都。

公元前223年,西楚霸王的祖父项燕率领100万楚军在蕲南迎战60万秦军。项燕在前一年剿灭了20万秦武卒,没想到一年之后的蕲南之战楚王成了秦军的俘虏,项燕兵败自刎。蕲南之战以160万的总兵力创下了战国战争规模新记录,迄今为止再无单一战役打破蕲南之战的兵力记录。

春秋战国历时548年,有文字记载的战争多大614次,灭国数百。战争从一开始的几百人、几千人到战国时期动辄百万人的规模,国家的经济并没有随着战争的持续而凋敝,相反越来越繁荣。铁器、牛耕的推广是一个重要因素,教科书上还告诉我们,土地制度的改革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们在兼并他国之后富国强兵的国策是不可忽视的。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关注:公务员下海经商。

孔子门下有72贤,首富非子贡莫属。子贡出任过鲁国、卫国的国相,在国际外交事务上周旋于齐、吴、越、晋四大国,赢得了国际赞誉。下海经商的子贡同样令人侧目,“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陶朱”,越王勾践听闻子贡到来,“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千金家资的子贡成为司马迁笔下的商业巨子,唐宋帝王更是对其追封公侯。

子贡下海经商掀起了春秋商人经商的高潮。越王勾践的政府总理范蠡下海经商,三聚三散,富甲天下。号“陶朱公”的范蠡被后人尊为商圣。随后,魏国的政府总理白圭下海,推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商业“仁术”。无论是子贡、范蠡还是白圭,他们都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式的官员,他们同那个时代的公务员一样,穿梭于各国权贵门下,可以入朝为官,也可以下海经商。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经理人式的公务员制度决定他们的前程充满着危机感,“栾、卻、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各国“公族尽矣”。战争的加剧导致公务员失业的群体快速膨胀,除了极少数优秀的公务员可以再就业,绝大多数要么沦为农工,要么下海经商。失业的公务员发现,以白圭为首的下海高官们结驷连骑,“与王者同乐”,成为“礼抗万乘”,名扬天下的富贵之家。不少公务员开始主动下海通财鬻货,经商谋利之风席卷各国。

下海的公务员们凭借在官僚系统的政治资源,往来于各国朝堂市井,他们财通八方,家资千金。随着战争的加剧,公务员群体流动的速度进一步加速了国际贸易的进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们为了满足兼并的巨大野心,乐意推动商业的发展。正是因为高官们下海引发的公务员下海潮,庞大的商业网络支持着战争机器的运转,历史的尘埃中那些国君们家宴上的商人们,才是战争背后真正的主人。

当吕不韦弃商从政之后,商业开始走下坡路。商人们将赌注押在国君身上,没想到“耕战”的秦军迅速扫灭了商业日益萎缩的列国,秦始皇担心各国贵族在富商阶层的支助下再度崛起,遂将贵族公卿、富商巨贾全部集中到咸阳,那种九州通货的胜景一去不复返,商人们的财富向征伐匈奴、修筑长城、骊山陵墓流淌。公务员们发现,农工阶层成为政府的奴隶,公务员是贪腐的护身符,刘邦那样的草莽在最基层都要通过耍手段挤进公务员队伍。

舍千金之利而从政者,其野心可诛。

吕不韦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野心,秦王朝的江山二世而亡。到了汉朝武帝时期,基层公务员月薪是“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而丞相的薪水是基层公务员的900倍以后,很显然公务员的官越大,赚的越多,搞得大商贾出身的桑弘羊、大盐商东郭咸阳、大冶铁商孔仅三人都不想经商了,在高爵高薪的刺激之下,商人们纷纷弃商从政。没想到极具野心的商人戴上乌纱帽后疯狂向商人开刀,曾经为商人牟利的大宗买卖如盐铁,统统归为国有,商人进行的贸易需要征收大量的财产税,商人阶层同执政阶层的冲突越来越大,商业贸易日渐凋敝。当汉武帝连番兵法漠北后,汉朝气数尽矣。

秦汉以降,公务员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尊崇,唐朝时期甚至发文严禁公务员下海经商。尽管出现过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也出现过康熙、乾隆时代的康乾盛世。不难发现,历朝只要经历三五场小规模的战争,国家就一战而衰,再难出现500年战争不断而国家实力越来越强的真正盛世。到了晚清,中国已经是命运多舛,一个奇怪的现象再次出现,那就是公务员下海经商成为一种风潮,以黄思永、张謇为首的两位状元的下海,将官员下海推向了高潮。

当戊戌六君子血溅菜市口时,帝师翁同龢的高足张謇愤然辞职下海,在南通经商,最终成为一代巨商。状元黄思永因为深陷皇室绯闻入狱,出狱后对爱新觉罗王朝失望透顶,下海同袁世凯做起了烟草生意,生产的北洋香烟成为宫廷特供产品。流氓海外的康有为一边高喊保护皇帝的口号,一边开着公司大搞矿业、房地产。清末下海公务员如过江之鲫,他们成了晚清宪政改革的生力军,黄思永、张謇更是商部的首席顾问。

从慈禧太后1901年西安宣布新政到1911年武昌起义,爱新觉罗王朝走过了闹哄哄的改革十年。不难发现,中国的商业在那十年之间得到了飞速发展,1895年前铁路修筑了288公里,到了1912年已经达到9244公里的铁路干线和支线(包括1895年以前的288公里)到1903年,轮船由1903年的614艘到1913年增至1130艘。1900年以后国际贸易入超过亿,1901—1911年每年平均达1.21亿两白银。一举摆脱了鸦片战争前夕的贸易出超窘境。

时隔80年后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再次出现了公务员下海潮。从1992年到2002年,全国共计精简公务员编制115万个。下海的公务员中,以陈东升、冯仑、潘石屹、田源、毛振华、郭凡生为首的一批纷纷成了地产、金融、互联网等各领域的佼佼者。在这一拨公务员下海浪潮中,中国经济GDP长时间保持了8%的增长,国家的整体实力快速赶超日本,位居全球第二。92年的公务员下海

潮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务员下海的盛况,这一批下海的官员们十年生聚,十年发展之后,同样出现了结驷连骑,与王者同乐的景象。

公务员下海成为商业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历史告诉我们,当成千上万人涌向公务员队伍的时候,将是一个吏治非常糟糕的时代,当公务员纷纷下海之时,国家的商业复兴就有了希望。当反腐利剑举起之时,有公务员就嚷嚷要下海。他们是威胁反腐?还是真要下海?先提交一份辞职报告,明天你的位置就有人坐上去。如果真如你们对上司表白的那样忠心为国,那么你们鼓起勇气跟自己的公务员饭碗说再见,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冯仑、潘石屹,你们在未来可能富甲天下,你也许就是中国商业未来的贡献者,奇迹的创造者。

(李德林)

第五篇:10个习惯容易丢饭碗

10个习惯容易丢饭碗

1、办事拖拉。影响个人效率,还连累同事陪你加班,让人反感。一旦无法按期完成,你就是众矢之的。

2、撒谎造假。假文凭、编造迟到理由、剽窃创意、虚开发票等行为会给你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悲惨的终止符。

3、情绪消极。经常传闲话或发牢骚的人会散布消极情绪,影响团队士气,容易被老板辞退。

4、经常迟到。会给人留下懒散的不良印象,也是对同事不尊重的表现。

5、浏览无关网页。上班时浏览社交、购物、游戏等无关工作的网页,老板们很忌讳。

6、言辞粗鄙。办公室里,言谈举止应得体。逻辑混乱和满嘴粗话都给人缺乏教养的印象。

7、“孤狼综合症”。孤军奋战不是好习惯,与职场生活格格不入。不合群的员工很难成功,而善于合作的员工更可能成为职场赢家。

8、爱发脾气。遇事大发雷霆是抗压能力差和缺乏工作责任的表现。

9、缺乏效率。工作杂乱无章、磨洋工和废话连篇等都会让你成为效率极低的员工。

10、缺乏礼貌。“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语看似简单,但在职场生活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忽视礼貌,必然给人留下粗鲁的印象。

下载求职信与饭碗(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求职信与饭碗(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汉硕士生争抢本科生“饭碗”

    记者田建军报道 正在进行的武汉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招考报名显示,残酷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一些硕士毕业生纷纷争抢本科生的“饭碗”,使用人单位应接不暇。4日、5日两天,......

    自荐信与求职信

    尊敬的公司领导: 感谢百忙之中的垂阅!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给我一个迈向成功的机会。通过对贵公司的了解,得知贵公司正在招聘施工员一名,我相信以我的能力能......

    求职信与自荐信

    求职信尊敬的面试官: 您好! 首先感谢您给予我与贵公司这次直接接触的机会,如果您能赐予 5分钟时间把这份简易求职材料看完,我相信您会毫不吝啬的给予我 面试的机会。 我叫庞博,毕......

    求职信与简历

    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你抽空垂阅一下我的自荐信!贵公司良好的形象和员工素质吸引着 我这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很高兴能为你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来自安徽省 蚌埠市的一......

    简历与求职信

    英文简历不完全攻略简历的翻译并没有定式,可自由发挥。但是有一个原则关系到别人看了你的英文简历后对你的英文水平的第一印象,那就是简历中地用词,句子,表达方式等一定要地道。......

    求职信与简历

    平面设计师简历范文平面设计师简历范文 姓名: *** 目前所在地: 番禺区 户口所在地: 阳江 婚姻状况: 未婚 培训认证:求职 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 类型: 普通 求职 应聘职位:平面设计......

    中专求职信与格式

    在这个人才蜂拥的竞争社会群中,大学生求职群体已为之广泛。而作为一名优秀的中专职业毕业生,该怎么拟定一份个人履历表范文及格式 ,才能突破群峰呢?下文是应届生资讯网提供的中......

    求职信与感谢信

    一、 求职信写法 (一) 称呼:姓+职务名称 (二) 问候:1.您的时间宝贵,打扰您很不安 2.您很忙真不好意思打扰你 3.占用您几分钟,非常抱歉 (三) 正文:1.写明得知的招聘信息从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