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

时间:2019-05-14 19:5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

第一篇: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

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系统思想(system thought)就其最基本的涵义来说,是关于事物的整体性观念、相互联系的观念和演化发展的观念。

系统概念来源于古代人类社会的实践经验。朴素的系统概念,不仅表现在古代人类的实践中,而且在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中得到了反映。作为哲学范畴,系统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的概念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系统论、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是早期的系统科学理论,而同时期出现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和管理科学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应用。

20世纪4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使用了“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来命名设计新系统的科学方法。1957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古德和麦考尔合作出版了第一本以“系统工程”命名的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兰德公司针对大型社会、经济系统问题的研究,倡导“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着重于在解决大型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问题时,对若干可供选择的执行特定任务的系统方案进行选择比较,进行费用效果分析。此外,针对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的发展,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发展成了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

1969年,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被公认为是系统工程成功的范例,引起了人们对系统工程的广泛重视。1972年,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得以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般系统论、运筹学、控制论、信息学以及系统工程、系统分析和管理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织出了一幅系统科学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社会、从基础理论扩展到工程应用的五彩缤纷的图景,写出了系统科学诞生、成长的历程。

二、系统的概念

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目前,国内学界普遍认为,系统的基本属性可以归纳为:

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动态性。5.层次性。

6.环境适应性。

三、系统方法及其特点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国内一些学者从系统的属性内涵出发,概括出系统方法用于公共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它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主要是把公共政策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2.综合性。

3.最优化。这是用系统方法实现政策目标的理想要求,或者说是追求一种最实用性的结果。

4.可行性。

四、系统分析及其产生背景

简单地说,系统分析就是系统方法的具体应用。具体说来,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系统分

析是以系统观点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计算工具找出系统中各要素的定量关系,同时还要依靠分析人员的直观判断,运用经验的定性分析。借助这种互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才能从许多可行方案中寻求满意的方案。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兰德公司发展了一套对符合确定目标的不同方案,从费用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经济评价的方法,即系统分析方法。20世纪40-70年代,系统分析曾沿着两条不同的渠道发展,一条是通过咨询机构和研究所;另一条发展渠道是与大学相联系的研究和教学活动。

五、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系统分析

1、公共决策系统

H.A.西蒙把决策过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以上四个阶段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系统决策的过程。在系统工程的工作过程中,由系统开发得到的若干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系统建模、系统分析以及系统评价等步骤之后,最终必须从备选方案中为政策主体选出最佳的开发方案。

从不同的角度用系统观点来分析公共决策问题,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

(1)按公共决策的重要性可将其分为战略决策、策略决策和执行决策,或称为战略规则、管理控制和运行控制3个层次。

(2)按公共决策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根据人们做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通常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统计决策)以及非确定型(完全不确定型)决策。

(4)按公共决策的目标数量可将其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5)按公共决策的阶段可将其分为单阶段决策和多阶段决策,也可称为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六、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

1、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公共政策不仅本身可以看成一个系统,而且它不可能孤立存在,总是与其他政策相联系,处于一个政策体系之中。同时公共政策系统是动态的。在公共政策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应明确问题和目标,并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再由政策主体通过政策分析选用一个满意的或最佳的方案。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以在以下五个层次的公共政策中应用系统分析:(1)宏观的国家整体系统分析。(2)部门系统分析。(3)地区系统分析。(4)企业的系统分析。(5)一项工程的系统分析。

2、系统分析的特点和作用

(1)系统分析首先把所研究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系统,确定给定系统的边界范围,把它从周围的系统中划分出来;同时,鉴定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必要时逐级划分,确定各子系统。

(2)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3)系统分析积极大胆地将现代应用数学引入公共政策分析领域。

(4)系统分析绝不忽视非计量因素,反而往往把它作为“难点”而认真对待。

(5)系统分析在给定系统的设想与现实、计划与实施之间建立一种“中介”环节,使人们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在认识上逐步接近给定系统的实际,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使它按照人们规定的目标和利益运行。

七、系统分析学派和结构功能分析学派

继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中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兴起之后,政治学领域中也掀起了系统思想的浪潮。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系统概念则使政治学家感到耳目一新,他们对在其他学科

中屡有建树的系统思想加以认真的研究、消化和吸收,并在政治学领域中建立了独具匠心的系统方法,创造了政治分析的新工具,结果使政治系统理论成为政治学中负有盛名的一个学派。实际上,政治系统理论学派是运用系统思想或系统方法从事政治学研究的一个系统,它可进一步分为两个子学派:一个是以伊斯顿(D.Easton)为代表的系统分析学派,另一个则是以阿尔蒙德(G.A.Almond)为代表的结构功能分析学派。

1、作为最早将系统概念应用于建构政治学理论的政治学家,伊斯顿提出政治生活是有系统的行为,因而根据政治生活的互动现象便可建立含有经验意义的政治系统。这个政治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由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有关的互动行为构成。政治系统处于物理的、生物的、社会的和心理的环境之中,它不仅具有确定的目标,而且还具有自我转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从实质上看,伊斯顿关于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理论,其创造性就在于大胆引入控制论模式的系统方法论。

2、深受功能主义人类学和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影响的阿尔蒙德,对伊斯顿政治系统分析理论的局限性若有所悟,并试图对其加以突破。他提出了在系统方法论上似乎更为成熟的结构功能主义政治学理论。他认为,合法的强制性使政治系统显示了作为一个系统而特有的重要性和凝聚性,这是政治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根本差别所在。概观阿尔蒙德的理论,其政治系统的系统性质具有四个特点:

(1)政治系统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开放系统,它具有一般系统的共性。

(2)政治系统的组成单元是政治角色。

(3)政治系统具有某种反映其心理方面的基本倾向,如态度、信仰、感情和价值观等,这便是“政治文化”。

(4)无论其专业化程度如何,一切政治结构都具有多种功能,执行这些功能的分别为系统、过程和政策这三个同时并存、相互作用的层次。

阿尔蒙德的系统思想之所以值得称道,就是因为它将科学技术中新兴的系统分析与社会科学中传统的结构功能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者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从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实现了一次极有意义的系统方法论的综合。

八、系统分析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1、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

系统分析应用于公共政策,即是对公共政策问题,从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的观点予以综合考察,全面权衡利弊得失,从而为公共决策选择最优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当公共政策问题为单目标时,其分析工作比较容易进行。但是公共政策问题往往是多目标(或指标)的。对于复杂的公共政策问题,一方面要把它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分别建立模型,然后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求得各个指标的最优解;另一方面还要把这些工作综合起来,对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对于不同的可行方案做出谁优谁劣的比较,而且要用定量的结果来说明。

为了搞好系统评价,要解决的问题和遵守基本原则是:将各项指标数量化;将所有指标归一化;保证分析的客观性;保证方案的可比性;分析指标的系统性和政策性。

系统分析的复杂性主要是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系统分析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分析指标组成的整体,它应反映出所要解决问题的各项目标要求。指标体系要实际、完整、合理、科学,并基本上能为有关人员和部门所接受。

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有:目的、备选方案、模型、费用、效果和评价标准。系统分析从明确实现目的开始,通过模型预测各种备选方案的效果和费用,然后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确定各方案的优劣顺序。

系统分析指标体系通常包括的大类指标有:(1)政策性指标。(2)技术性指标。(3)经济性指标。(4)社会性指标。(5)资源性指标。(6)时间性指标。

2、系统分析流程

(1)系统研究。(2)系统设计。(3)系统属性量化。(4)系统评价。

3、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

(1)系统分析的步骤

①明确要研究的对象;②选择可行方案;③选择计算准则;④应用模型技术;⑤生成输入数据;⑥模型运行和操作;⑦结果分析。

(2)系统分析工作至少应包括的内容

①从解决问题的范围来看,应包括系统目标的建立、系统结构的确定、准则指标体系的选择、可行方案的构思、待选方案的确定以及未来效应的分析等。

②从作业活动来看,应包括系统研究、系统设计、系统量化和系统评价等。

③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和工具来看,应广泛采纳行为研究、价值研究、规范研究等方法,以及建模、模拟、优化等工具。

④从数据处理和信息转换来看,应把信息处理作为系统分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渗透在系统分析各个作业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即从系统分析的起始工作开始,一直到采取政策行动为止的每个步骤和工序都有着信息分析的成分。

简言之,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包括系统模型化、最优化分析和综合评价。系统模型化即建立分析模型,进行方案选择;最优化分析即依据模型求解,得出最优解;综合评价即利用模型和各种资料,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对比各种可行方案,考虑成本与效益间的关系,权衡各方案的利弊得失,从整体性出发,综合分析问题,选择可行的优化方案。

九、决策支持系统

1、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Michael S.Scott)和彼德G.W.基恩(Peter G.W.Keen)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它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公共决策及系统工程的研究热点,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2、决策支持系统具有的特点

(1)对准政策主体经常面临结构化程度不高、说明不够充分的问题。

(2)把模型或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存取技术及检索技术结合起来。

(3)提供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的交互会话方式。

(4)强调对环境及用户决策方法改变的灵活性及适应性。

(5)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层政策主体制定政策。

十、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长期以来,系统分析在解决问题过程的运用,为公共政策的发展提出和确立了一些非常有益的观点和方法,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1)从硬系统思维过程变化到考虑政策主体行为的软系统思维过程。

(2)从如何优化一个给出的系统,变换到如何设计一个优化的系统。

(3)从告诉政策主体怎样做某种类型的规范决策模型,转变为政策主体共同参与分析、做出决策的交互型决策模型。

(4)从求解最优解转变为寻找协调和平衡解。

(5)从静态的搜索求解过程,转变为动态的递归循环搜索求解过程。

2、在系统分析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应注意

(1)从系统的环境、目标及其结构的角度来观察系统的状态。

(2)要重视系统的信息。

(3)要重视人在系统中的作用。

(4)要了解系统的变化状况,即现在系统转变为未来系统的相互对应关系。

(5)了解系统的研究层次关系。

(6)对一个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其结果既应满足该系统的所有目标,还应使该系统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和对资源有效利用的功能。

3、仅仅用简单合理的系统分析模型和工具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

(1)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问题;

(2)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

(3)在决策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超理性因素的问题;

(4)做出不同选择时,必须在观念(偏好)和实际价值(效用、价格)之间加以权衡的问题;

(5)解决问题时所希望的战略不是考虑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平衡,而是要对现存系统进行剧烈的改变;

(6)当不能经过现存组织,而必须通过新的机构去贯彻执行其政策时。

第二篇:幼儿教育与公共政策

幼儿教育与公共政策

近年来,随着适龄入园儿童数量的迅速上升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家长从学前教育开始就追求“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也像“小升初”一般出现了择校现象,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出现了入托难的现象。社会对“入托难”反映强烈。说到底,入园难,反映的就是供需关系。公立幼儿园质量高,在百姓中的需求量大,但数量相对少,民办幼儿园按市场运作,可是又太贵,在普通百姓中需求少。上海市教委一位负责人认为,上海幼儿园资源最稀缺的是两类:一类是以公办的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和民办高端幼儿园为代表的优质幼儿园,另一类是由于外来人口和新建小区急速增加,在浦东新区、闵行区、松江区等人口导入区域出现的配套幼儿园。2007年,上海市教委宣布,上海正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在园人数比2001年多出8万多名。高峰年份,上海大约有50万名适龄幼儿需要入园。而由于不少招生不足、办得较差的幼儿园都在生育低谷期被淘汰关闭,上海当时有幼儿园约1000所左右,缺口达500所。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幼儿教育的托儿、教育和升学渠道的三重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首先是当今核心家庭和双职家庭的家庭结构,使得年轻一代没有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其次是承受激烈竞争压力的父母实现压力代际转移,对自己的下一代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觉得要更好地培养孩子;再次是一些地区存在“没入幼儿园难入小学” 的潜规则,幼儿教育成为升小学的入场券。幼儿教育间接承载了家庭、教育等各种功能,也越来越成为家长们不得不接受的选择。社会职能和政府责任定位不清,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制度基础;幼儿教育经费匮乏,投入体制不顺,严重制约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问题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举步维艰;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但缺乏有效管理;办园体制、教育体制的调整带来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部分低素质人员进入幼儿教师队伍。

深层次问题主要根源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使农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一部分困难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很难得到保障。其实,在城市也是这样,随着失业、待业人群的扩大,身处社会底层的市民其生存权和发展权亦难得到切实保障。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日渐拉大。近据有关国际机构评估,衡量贫富悬殊的基尼系数,中国已是0.47,居亚洲的第二位(首位为尼泊尔),也大大超过了美国以及印度的系数。

城乡差距更是如此。2004年,我国名义城乡收入差距为3.2:1,若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因素考虑在内,实际收入差距已达5~6倍。有学者估计,在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因素约为20%。因此,未来几年要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为重点解决再分配问题,以进一步缓解贫富、城乡和区域间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重视学前教育”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是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重要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及的教育新命题。

保障幼儿公平的受教育权。为达成这一目标和保证公平的导向,我国也出台了系列措施。如加强幼儿教育的宏观领导和管理,各级政府要将幼儿教育纳入当地的社会发展规划,定期检查督导;深化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城市幼儿园逐步走向社会,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幼儿教育,增强办园活力,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教育;深化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加强幼儿教育队伍的建设,建立职前职后幼儿教师教育体系;拓宽幼儿教育经费渠道,鼓励民间投资幼教,政府加大投入的力度等。这是个顺应时势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国策,是一种美好的构想。然而,不少人以为,幼儿教育社会化就是将幼儿教育市场化。把幼儿园办成企业,让幼儿园像企业一样运作,以办园者经济上的收益说明幼儿园的成功,而不管幼儿教育的社会效益和对幼儿个人发展的意义。认为幼儿园以社会为依托,就再也不要政府的投资和扶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就再也不需要政府的管理和引导了。有的地方政府正是以此为理由,推脱和转嫁自身应负的责任。自1997年提出“幼儿教育社会化”的口号之后,我国各级政府竟都有撤资和减少投资的现象,许多地方变卖政府办的幼儿园生财减负成风。有的地方甚至卖得一所都不剩。因此,目前有必要澄清“幼儿教育社会化”这一概念,充实和完善这一概念的内涵;指明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正确道路,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政策。

政府在理念认识上要升华提高,行动政策上必须得到应有的体现与安排。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和根本就在于突破两大“瓶颈”:一是经费、二是师资,而师资的问题本质上也是经费的问题。政府的主要职责就在于“以均等化为导向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矫正市场失灵,调节由于市场竞争带来的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资源在不同群体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公平分配”。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整体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等基本特征。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人人享有公共服务的目标,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为此,在我国现阶段按照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这一目标要求,必须既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又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基本公共服务是覆盖全体公民、满足公民对公共资源最低需求的公共服务,其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性。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工作是:理顺幼教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统筹力度;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全力支持幼教事业发展;明确幼儿教师编制标准,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强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提高办园准入门槛;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在园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在岗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上海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正随着新一轮的人口出生高峰到来趋于紧张,大量非沪籍人口涌入更增加了幼儿进入优质幼儿园的难度和压力。2009年,上海有35万名在园幼儿,其中非户籍幼儿已占28%,约为9万余人。未来几年,入园幼儿人数还将持续增加。高峰年份,上海将有50万名适龄幼儿需要接受学前教育。按照规划,上海的公办、民办幼儿园届时可望吸收45万人入园。为缓解幼儿持续增加的压力,上海已决定在郊区、大型居住区等教育资源不足地区,新建400所幼儿园。除了提供更多一级、二级幼儿园外,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考虑通过在郊区兴办三级幼儿园和幼儿看护点等方式解决。上海市政府对幼儿教育出台的一些列举措,正是一种积极务实的公共政策,是在社会新形势下,针对实际问题做出的切实服务老百姓的政策。充分体现了政府公共政策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理念

第三篇:农业生态系统与系统分析作

系统的争分和耦合——以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为例 人类经济活动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生的,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规律反映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与其他生物相比有着信息加工能力方面的优势,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人类表现得更加主动和自立。但是,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超越自然规律约束,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类在自然界如何定位、如何选择生态经济模式的问题。在对两者的关系的认知过程中,二者的关系在我们的认识的历程中呈现争分与耦合的关系。

一、争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作用的认知

社会经济系统是人的物质生产方式与人化自然的总和,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的生命所依赖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定位问题,主要研究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自然界给人提供资源,人通过劳动把资源变为人们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成为一切财富的源泉。社会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就是人类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从自然界不断获取有用资源,同时又不断地把各种废弃物排入环境的过程。判断资源性质和确定资源需要量,取决于人类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和人口数量。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对物质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索取不断增加并且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过程。探明环境承载能力,搞好经济系统在环境系统中的价值定位,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倡节约、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倡导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适应规律的要求,也是理性指导下的社会发展目标之一。

经济系统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特定物理环境和特定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是生命系统和物理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生命系统和物理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由此推动的物质的循环。阳光、氧气、二氧化碳、水、植物营养素(无机盐)是物理环境的最主要要素,生物残体(如落叶、秸杆、动物和微生物尸体)及其分解产生的有机质也是物理环境的重要要素。物理环境除了给活的生物提供能量和养分之外,还为生物提供其生命活动需要的媒质,如水、空气和土壤。活的生物群落是构成生态系统精密有序结构和使其充满活力的关键因素。生态系统的生命角色有三种,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别由不同种类的生物充当。生产者吸收太阳能并利用无机营养元素(C、H、O、N等)合成有机物,将吸收的一部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有机物中。生产者的主体是绿色植物,以及一些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菌类。由于这些生物能够直接吸收太阳能和利用无机营养成分合成构成自身有机体的各种有机物,我们称它们是自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作为食物和能源的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都不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和物理环境中的无机营养元素,我们称它们为异养生物。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物质和能量循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保持着自然界的平衡,形成整个生命系统金字塔的基座。消费者虽然在物质和能量循环平衡上作出的贡献不大,但是由于朝着提高信息加工能力方向进化带来了多样性发展,使得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具活力。以消费者食物链方式形成的层级关系构成了生命系统金字塔的上部结构。人类处于消费者食物链层级关系的顶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不应该超出生命系统金字塔给自己划定的层级范围。整个生命系统也不能够超出物理环境划定的范围。如果人类强行改变生命系统金字塔的结构,结局一定会从塔顶上滚下,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从物理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物理环境,完成一个由简单无机物到各种高能有机化合物,最终又还原为简单无机物的物质循环。通过该循环,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物理环境得到更新并变得越来越适合生物生存的需要。推动生物圈和各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力,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物质的循环不同的是,能量流是单向的。在这个物质的生态循环过程中,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被固定在有机物中,供食物链上的各级生物利用,构成生物圈的能量循环和人类生存的能源基础。太阳辐射总量和植物转化效率的限制,决定了人类能够利用的能源总量是有限度的。植物吸收太阳能储存热量以后,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在每一环的能量转移过程中都有一部分能量被有机体用来推动自身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随后变为热能耗散在物理环境中。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一年里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为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总量。一般认为,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约折合130万亿吨标准煤,在地球液态水温区形成的物理环境条件下,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在1%左右。各级消费者的能量利用率也不高,平均约为10%。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现在一年能源总消费量约为130多亿吨标准煤。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大致相等时,生态系统的结构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否则生态系统的结构就会发生剧烈变化。

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虽然为数众多,但有机体的97%以上是由氧、碳、氢、氮和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因此所谓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首先是这五种元素的循环。循环的规模直接与这五种元素的总量与利用的方式有关。例如,碳是构成生物原生质的基本元素,虽然它在自然界中的蕴藏量极为丰富,但绿色植物能够直接利用的仅仅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水的参与。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由于这个碳循环,大气中的CO2大约20年就完全更新一次。再如,在自然界里,氮元素以分子态(氮气)、无机结合氮和有机结合氮三种形式存在。大气中含有大量的分子态氮。但是绝大多数生物都不能够利用分子态的氮,只有像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一类的细菌和某些蓝绿藻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态氮(硝酸盐)加以利用。植物只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态的铵态氮(铵盐)和硝态氮(硝酸盐),用来合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各种蛋白质。动物则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合成的有机氮(蛋白质),经分解为氨基酸后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在动物的代谢过程中,一部分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尿酸和尿素等排出体外,最终进入土壤。动植物的残体中的有机氮则被微生物转化为无机氮(氨态氮和硝态氮),从而完成生态系统的氮循环。磷也是有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生物的细胞内发生的一切生物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移都是通过高能磷酸键在二磷酸腺苷(ADP)和三磷酸腺苷(ATP)之间的可逆转化实现的。磷还是构成核酸的重要元素。磷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不同于碳和氮,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磷的来源是磷酸盐岩石和沉积物以及鸟粪层和动物化石。这些磷酸盐矿床经过天然侵蚀或人工开采,磷酸盐进入水体和土壤,供植物吸收利用,然后进入食物链。经短期循环后,这些磷的大部分随水流失到海洋的沉积层中。因此,在生物圈内,磷的大部分只是单向流动,形不成循环。磷酸盐资源也因而成为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能量和物质循环规模总量的恒定性和由利用效率决定的逐级递减,告诉我们生命系统只是地球物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能超出物理环境划定的范围去建立生态系统,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不能超出自然生态环境划定的范围去建立人类社会系统。

在人的生存环境中,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山脉等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物质循环的天然载体,称之为自然生态系统;农田、水库、城市则是人化自然的一部分,可以称之为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是生命金字塔上最具智慧的生物,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类一直在试图突破自然的限制,按照人的意志去建立人工生态系统。而且,从实际的发展进程来

看,人类突破了一道道障碍,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人口数量呈快速增长之势。能够建立人化自然是人类的优势,但是,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到底能够走多远?

新石器时代之前,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变化取决于物理环境和生命系统的自然演变,是一种原始生态系统。新石器时代之后,由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开始影响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开始出现。人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对生态环境的评价是以人的价值判断为标准的。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以为是地改变生态系统结构的事情开始出现。早期,人在生物圈里的扩张欲望来自于自身生存的需要;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则来自于对虚拟财富的追求。由于生态环境系统的容量和资源都是有限度的,人类的每一次野蛮扩张都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在正确认识环境、人口、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之前,人类看似在主动地向大自然进攻,但实际上并没有摆脱自然界的控制,人类的发展呈现盲目扩张和被动收缩交替出现的景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是人类不能正确认识环境容量、资源数量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人类处于改造自然的主动地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问题也就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位置问题。人是自然的主宰还是自然之子,这是需要摆正的基本关系。是人适应环境,还是环境适应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人不可能像其他动物一样完全听凭命运安排。但是,人也不应该不遵循自然规律,不应该把人的意志强加给大自然。人应该谦虚一点,不应该以大自然的主宰自居。第二,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或者资源可开发阈值对人类的限制问题。在每一种生产方式下,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数量都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包括环境和资源总量、环境和资源可利用总量、环境和资源合理利用总量三个方面。经济系统的价值定位问题实际上是人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环境和资源的问题。第三,人类的理性选择问题。这是经济系统价值定位的关键问题。人类既然是最具智慧的生物,就应该正确认识环境、人口、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在精心维护地球物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生态经济模式,合理利用资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结构决定功能——生态经济模式选择——两者理论认知的耦合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出三种生态经济模式。第一,自然生态模式。在这种生态模式里,人类虽然是生态环境里的一员,但或者因为能力不够,或者是主观上能为之而不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速度仍处于自然因素主导的状态之下,由生物圈里的生产者和分解者在自然状态下决定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着生态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平衡。在采集和狩猎文化时期,人类不具备改变生态平衡的能力;在现代社会里,人类开始有意识的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特定区域的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多样性。第二,可逆人工生态模式。在这种生态模式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是,一旦人类停止对生态的破坏,生态环境仍然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里说的生态恢复主要靠两种方式:一种靠自然的自恢复能力,一种靠人类的投入进行工程恢复。这两种恢复方式在经济上存在着明显的成本差异。第三,不可逆人工生态模式。这是一种经人类破坏后就再也恢复不到改造前状态的生态经济模式。人类能力的提高,导致自然处于不断人化的进程之中。人化自然的建立,使相当多的区域已经不可能恢复到人类改造前的状态。城市基础设施、铁路等交通设施、水库等水利设施都属于建成后很难恢复原样的人工建设项目,由此形成的人工生态虽然很难逆转,但这些项目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的。

第四篇: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1章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1.1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 软件需求(Software Requirements) 软件设计(Software Design)

 软件构造(Software Construction)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 软件维护(Software Maintenance)

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软件工程管理(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软件工程过程(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 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Software Engineering Tools and Methods) 软件质量(Software Quality)

1.2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 1.2.1 软件生存周期

 Boehm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 GB 8566-1988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 GB/T 8566-1995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模型  GB/T 8566-2001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模型  UP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 1.2.2 软件开发模型

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 演化模型(evolutionary model) 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 喷泉模型(water fountain model)

1.3软件质量模型与软件质量管理

 1.3.1 软件质量模型

 软件产品的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  质量特性、质量子特性和度量

 功能性:适宜性、准确性、互用性、依从性、安全性  可靠性:成熟性、容错性、可恢复性  可用性:可理解性、易学性、可操作性  效率:时间特性、资源特性

 可维护性:可分析性、可修改性、稳定性、可测试性  可移植性:适应性、易安装性、一致性、可替换性

 1.3.2 软件质量管理

 质量需求分析  质量计划  质量保证  质量控制  质量改进

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软件配置管理

 1.4.1 软件配置项与基线

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I)基线(baseline)

功能基线(functional baseline)指派基线(allocated baseline)产品基线(product baseline)

 1.4.2 软件配置管理过程

对象标识 版本控制 变化控制 配置审计 配置报告

1.5软件过程管理

 1.5.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CMM的5个等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 CMM的关键过程域(KPA):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组织级过程焦点、组织级过程定义、培训大纲、集成软件管理、软件产品工程、组间协调、同行评审、定量过程管理、软件质量管理、缺陷预防、技术变更管理、过程变更管理

 1.5.2 软件过程与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

第一步,建立评估组 第二步,填写提问单 第三步,响应分析 第四步,现场考察

第五步,提出调查发现清单

第六步,制作关键过程域(KPA)剖面图

 1.5.3 软件过程改进

第一步,比较“目标状态”与“目前状态”,找出所有差距 第二步,确定改进目标 第三步,制定改进计划 第四步,执行改进计划

第五步,总结本轮改进经验,开始下一轮改进

1.6

小节

软件工程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的工程学科。

软件产品所要经历的计划、分析、设计、编程、测试、维护直至被淘汰这样一个全过程被称为软件生存周期。用不同的方式将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开发活动组织起来,可以形成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质量就是软件与明确地和隐含地定义的需求相一致的程度。软件质量管理是指软件开发机构为保证软件项目满足客户需求所要实施的质量活动。软件配置管理是在软件的整个生命期内管理变化的一组活动,目标是使变化更正确且更容易被适应。

软件过程是指人们用于开发和维护软件及其相关产品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软件过程管理的目的就是提升软件组织的提高软件开发能力。

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章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2.1项目与项目管理  2.1.1 项目

项目是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和。项目的临时性 项目的独特性 项目的渐进性

2.1.2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将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项目范围 项目时间 项目成本 项目质量

2.2项目管理过程与过程组  2.2.1 过程与过程组

过程就是一组为了完成一系列事先指定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需执行的互相联系的行动和活动。软件项目管理过程可归纳为五个过程组。启动过程组(initiating process group)规划过程组(planning process group)实施过程组(executing process group)

监控过程组(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process group)收尾过程组(closing process group)

 2.2.2 项目管理过程的交互作用

项目管理过程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一次性事件

项目管理过程组之间是一种前后衔接、承前启后的关系

项目管理过程组之间有时又是一种时间交错、空间并行的关系 项目管理过程组之间还是一种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的关系 某些过程组的关联具有重复迭代性

规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和监控过程组之间形成一种闭环的关系 过程组的交互作用往往还会跨越项目阶段 项目阶段和过程之间有相互联系

 2.2.3 项目管理过程的裁剪

不同类型的软件项目应选用不同的项目管理过程 不同阶段的软件项目应选用不同的项目管理过程 不同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会有不同的具体过程 不同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会有不同的具体过程顺序 不同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会有不同的条件与约束 不同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会有不同的简化程度 不同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需要不同的集成程度 项目变更会使项目管理过程随之变化

2.3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项目综合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

          项目时间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沟通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采购管理

2.4小节

项目管理就是将项目管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可以将软件项目管理活动视做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

项目管理过程可归纳为5个过程组:启动过程组、规划过程组、实施过程组、监控过程组与收尾过程组。

项目管理包括9个知识领域: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与项目采购管理。

第3章

软件开发技术 3.1软件开发平台

 3.1.1 Microsoft.NET平台

Microsoft.NET Framework:.NET CLR(通用语言运行环境);.NET BCL(基础类库);ASP.NET;ADO.NET。

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ADO.NET组件;XML数据组件;Windows表单组件;ASP.NET应用服务;ASP.NET Web表单;Web服务支持。

 3.1.2 J2EE平台

组件-容器:搭建体系架构平台标准服务 多层应用模型

3.1.3 Microsoft.NET与J2EE的异同

类似的平台基础构造 相同的三层/多层体系 不同的移植、性能和扩展 在Web支持方面的比较 第三方厂商的支持 潜在的市场

3.2中间件技术  3.2.1 中间件简介

终端仿真/屏幕转换中间件 数据访问中间件 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 消息中间件 交易中间件 对象中间件

Web服务器中间件 安全中间件

 3.2.2 消息代理中间件  

     1.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构件化的结构

可恢复性、易于管理、灵活性 具有数据转换设施。可靠高效的通信 多样的管理能力 丰富的应用开发环境

 3.2.3 面向数据库的中间件

ODBC JDBC 数据库网关

3.3构件技术  3.3.1 构件库

构件的存储

构件的分类与检索机制 构件库的编目

构件库的管理和维护

 3.3.2 构件模型

3C模型

刻面(Facet)模型 青鸟模型

 3.3.3 构件的属性与特点

构件是可独立配置的单元,构件必须自包容。

构件强调与环境和其他构件的分离,因此构件的实现是严格封装的,外界没机会或没必要知道构件内部的实现细节。

构件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中被复合使用,因此构件需要提供清楚的接口规范,可以与环境交互。

构件没有个体特有的属性,最多仅有特定构件的一份副本。

 3.3.4 构件与中间件

中间件,本质上是对分布式应用的抽象,中间件与系统架构实际上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看待软件的中间层次。

中间件促进了构件化软件,基于中间件开发的应用系统是构件化的,中间件提供了构件的体系结构,极大提高了构件化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构件化的软件设计思想在中间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4小节

Microsoft.NET平台和J2EE平台是目前最常用的两大软件开发平台。作为彼此竞争的应用平台,Microsoft.NET平台和J2EE平台在目标和体系结构上极其相似,但在实现上又完全不同。二者总的关系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中间件是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中间件保持了平台的透明性,抽象了典型的应用模式。应用软件开发者可以基于标准的中间件进行再开发,而不必再考虑操作系统的问题。

构件是可复用的软件成份,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中间件促进了构件化软件,应用系统在中间件提供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集中于业务逻辑上,并以构件的形式存在。构件思想也反过来推动了中间件的发展。

第4章

软件项目规划

4.1项目策划

 1. 1.从政策导向中寻找项目机会 从市场需求中寻找项目机会 从技术发展中寻找项目机会 从特定事件中寻找项目机会

4.2项目可行性分析 4.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    1.         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软件组织水平与能力分析 项目技术来源分析 与项目相关的专利分析

项目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的资质分析 项目总体技术方案分析 项目创新点分析 项目技术风险分析 项目技术成熟性分析

 4.2.2 项目投资及效益分析

项目投资预算分析 项目投资来源分析

市场需求与产品销售额分析

产品成本、利润与盈亏平衡点分析 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

4.3项目论证、评估与立项

 4.3.1 项目论证与评估的基本概念

项目论证是指对拟实施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成熟性、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一种技术经济研究活动。

项目评估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项目投资者或项目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第三方权威机构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拟开发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论证,进而判断其是否可行的过程。

项目论证与评估的内容、程序和依据大同小异,只是侧重点稍有不同,有时不加区分或合并进行。

 4.3.2 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真实性评估

项目申请单位的资质真实性评估 项目申请单位的财务真实性评估 项目申请单位的技术真实性评估 其他事项的真实性评估

 4.3.3 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客观性评估

技术创新点的客观性评估

技术先进性与成熟性的客观性评估 

     

    信息安全措施的客观性评估

采用标准、规范的先进性、合理性评估 项目风险及应对方案的客观性评估 其他事项的客观性评估

 4.3.4 评估报告

 项目概况  评估目标  评估依据  评估内容

 评估机构与评估专家  评估过程

 详细评估意见

 存在或遗漏的重大问题  潜在的风险  评估结论

 进一步的建议

 4.3.5 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的决定应当由项目团队之外的、适当级别的、并为项目出资的项目发起人或投资人作出,通常以项目立项决定(通知)书、项目批文、项目许可证书和项目任务书等形式发布。

4.4项目开发计划

 1.引言  2.引用文件  3.项目最终成果  4.需求与约束

 5.系统开发总体计划  6.项目开发详细计划  7.进度表与活动网络图  8.项目组织与资源  9.培训

 10.项目估算  11.风险管理  12.支持条件  13.注解  14.附录

4.5小节

 软件项目规划的任务主要包括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论证、评估、立项与项目开发计划的制订工作。

 项目策划,也称项目机会研究,其目的是选择投资机会、鉴别投资方向。

 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以下问题:项目有无必要?能否完成?是否值得去做?  项目论证与评估的目的是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为项目主管部门或投资机构的立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项目开发计划是项目规划阶段的重要成果,编写软件项目开发计划时可依据《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中的软件开发计划模版。

 

    

        

第5章

系统分析方法学 5.1系统需求分析与软件需求

系统需求:系统总体功能和业务结构;硬件系统需求;软件系统需求;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之间的接口需求。软件需求:软件能力需求;软件外部接口需求;软件内部接口需求;软件内部数据需求;适应性需求;安全性需求;保密性和私密性需求;软件环境需求;计算机资源需求;软件质量需求;设计和实现的约束;数据需求;操作需求;故障处理需求;算法需求;相关人员需求;相关培训需求;相关后勤需求;包装需求;其他需求。

5.2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分析(SA)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数据流图(DFD)和数据字典(DD)是结构化分析最常用的工具。数据流图用来描述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变换流程。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5.3原型化方法

 5.3.1 原型化方法与结构化方法的比较

结构化方法的假设:所有的需求都能被预先定义;修改定义不完备的系统代价昂贵且实施困难;项目参加者之间能够清晰进行准确的通信;静态描述或图形模型对应用系统的反映是充分的;结构化方法的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都是固有正确的。

原型化方法的假设:并非所有的需求在系统开发以前都能准确地说明;有快速的系统建造工具;项目参加者之间通常都存在通信上的障碍;需要实际的、可供用户参与的系统模型;需求一旦确定,就可以遵从严格的方法;大量的反复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应该加以鼓励。

 5.3.2 原型生命周期及其策略

原型生命周期划分:选择开发方法;识别基本需求;开发工作模型;模型验证;修正和改进;判定原型完成;差别细部说明;严格说明细部;判定原型效果;整理原型和提供文档。

原型化的策略:建立数据模型;利用组合工程;剪裁和粘贴;用系统举例;字典驱动;文档的自动化;小的原型化队伍;交互式开发平台;陈述性规格说明;终端用户报表生成器;专业原型化人员;开发人员参加原型化。

5.4面向对象的分析

 5.4.1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

对象与封装 类

继承与多态性 消息通信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

 5.4.2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OMT方法简介 建立对象模型 建立动态模型 建立功能模型

  

       1.  1.    

     

5.5小节

系统分析涉及系统需求的获取、分析、规格说明和确认。系统需求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总体功能和业务结构、硬件系统需求、软件系统需求、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之间的接口需求。

常用的系统分析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原型化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

第7章

系统分析文档

7.1系统/子系统需求规格说明

引言 引用文件

需求:要求的状态和方式;需求概述;系统能力需求;系统外部接口需求;系统内部接口需求;系统内部数据需求;适应性需求;安全性需求;保密性和私密性需求;操作需求;可使用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需求;故障处理需求;系统环境需求;计算机资源需求;系统质量需求;设计和构造的约束;相关人员需求;相关培训需求;相关后勤需求;包装需求;其他需求;需求的优先次序和关键程度 合格性规定 需求可追踪性 非技术性需求 尚未解决的问题 注解 附录

7.2接口需求规格说明

引言 引用文件 需求

合格性规定 需求可追踪性 注解 附录

7.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引言 引用文件

软件需求:要求的状态和方式;需求概述;需求规格;软件能力需求;软件外部接口需求;软件内部接口需求;软件内部数据需求;适应性需求;安全性需求;保密性和私密性需求;软件环境需求;计算机资源需求;软件质量需求;设计和实现的约束;数据需求;操作需求;故障处理需求;算法需求;相关人员需求;相关培训需求;相关后勤需求;包装需求;其他需求;需求的优先次序和关键程度 合格性规定 需求可追踪性 尚未解决的问题 注解 附录

7.4小节

根据《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mputer

  

 

     

    

 software documentation),系统分析文档主要包括系统/子系统需求规格说明(SSS)、接口需求规格说明(IRS)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RS)。系统/子系统需求规格说明(SSS)为一个系统或子系统指定需求以及保证每个需求得到确认所使用的方法。

接口需求规格说明(IRS)描述为实现一个或多个系统、子系统、硬件配置项(HWCI)、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I)、用户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RS)描述对计算机软件的需求以及确保每个需求得到确认所使用的方法。

第8章

系统设计基础 8.1系统设计概述

 8.1.1 系统级设计决策

系统级设计决策,是指系统行为的设计决策(忽略其内部实现,从用户角度出发,描述系统将怎样运转以满足需求)和其他对系统部件的选择和设计产生影响的的决策。系统级设计决策内容:有关系统接收的输入和产生的输出的设计决策;对每个输入或条件进行响应的系统行为的设计决策;系统数据库/数据文件如何呈现给用户的设计决策;为满足安全性、保密性和私密性需求所选用的方法;硬件或硬软件系统的设计和构造选择;为了响应需求而作出的其他系统级设计决策。

 8.1.2 系统架构设计

总体设计

系统部件设计 动态交互设计 接口设计

 8.1.3 运行设计

系统初始化——说明本系统的初始化过程。

运行控制——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组件组合、每种运行所经历的内部组件和支持软件、每一种外界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每种运行组件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情况以及系统运行时的安全控制。运行结束——说明本系统运行的结束过程。

 8.1.4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出错信息——包括出错信息表、故障处理技术等。补救措施——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补救措施。

 8.1.5 系统维护设计

检测点的设计——说明在系统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

检测专用组件的设计——说明在系统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检查与维护的专用组件。

8.2软件设计概述

 8.2.1 软件级设计决策

软件级设计决策是指软件行为的设计决策(忽略其内部实现,从用户角度出发,描述软件将怎样运转以满足需求)和其他影响组成该软件的软件配置项的选择与设计的决策。

软件级设计决策内容:有关软件接收的输入和产生的输出的设计决策;对每个输入或条件进行响应的软件行为的设计决策;有关数据库/数据文件如何呈现给用户的设计决策;为满足安全性、保密性和私密性需求所选用的方法;为响应需求而作出的其他软件级设计决策。

 8.2.2 软件架构设计

           程序结构设计

全局数据结构设计 软件配置项设计 动态交互设计 接口设计

 8.2.3 软件详细设计

软件配置项设计决策

软件配置项设计中的约束、限制或非常规特征 软件配置项使用的编程语言考虑 软件配置项使用的过程式命令选取

软件配置项的局部数据与软件配置项的输入或输出数据设计 软件配置项的逻辑设计

8.3设计原则  8.3.1 组件化

组件的可分解性 组件的可组装性 组件的可理解性 组件的连续性 组件的保护性

 8.3.2 抽象

抽象就是抽出事物的本质特性而暂时忽略其细节,使得不同的事物可以当作相同的事务来处理。

软件工程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对软件解法的抽象层次的一次精化。

软件设计中的抽象机制主要包括类、模板、过程抽象、数据抽象和控制抽象。

 8.3.3 内聚与耦合

内聚是指一个组件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内聚种类(由低到高排列):偶然内聚;逻辑内聚;瞬时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耦合是指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组件之间的互连程度 耦合种类(由高到低排列):内容耦合;公共耦合;外部耦合;控制耦合;标记耦合;数据耦合;非直接耦合

组件的高内聚、低耦合原则称为组件独立原则

 8.3.4 封装与信息隐蔽

第一,组件是其全部属性和全部服务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组件是一个不透明的黑盒子,表示组件状态的数据和实现操作的代码都被封装在黑盒子里面。使用一个组件的时候,只需知道它向外界提供的接口形式,无须知道它的数据结构细节和实现操作的算法。

 8.3.5 启发式规则

深度、宽度、扇出与扇入 作用域和控制域 功能的可预测性

8.4设计视图

 8.4.1 架构视图(静态视图)

架构描述语言(AD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类图与对象图 组件图

协作责任卡(CRC)部署图

实体-联系图(E-R图)接口描述语言(IDL)结构图

Jackson结构图

 8.4.2 行为视图(动态视图)

活动图 协作图 顺序图 数据流图

决策表和决策图

流程图和结构化流程图 状态图

形式化描述语言 伪码

8.5小节

系统设计是定义一个系统或软件的架构、组件、接口和其它特征的过程。包括系统级设计决策、系统架构设计、运行设计、系统出错处理设计和系统维护设计。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软件级设计决策、软件架构设计(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软件架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程序结构设计、全局数据结构设计、软件配置项设计、动态交互设计和接口设计。软件详细设计是指每一个软件配置项的具体设计。

组件化、抽象、高内聚与低耦和、封装与信息隐蔽是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软件设计视图通常可分为架构视图(静态视图)和行为视图(动态视图)两类。第9章

系统设计方法 9.1结构化设计

 9.1.1 结构化设计方法概述

分析系统的总体需求,并将需求逐步分解为基本、具体的功能。确定每个功能应当记录的数据。

列出系统中应提供的各项基本功能,并分析各项基本功能之间的耦合关系,根据高内聚、低耦和的原则分配到系统中适当的模块中。

 9.1.2 系统结构图

模块 调用 数据 控制 转接符号

 9.1.3 系统结构图分类

变换流与事务流 变换型系统结构图 事务型系统结构图   

       

 混合型系统结构图

9.2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

 9.2.1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概述

分析并建立适合系统的数据结构;

根据数据结构在相应的层次建立程序结构;

罗列出程序中用到的各种基本操作,并将这些基本操作分配到程序结构中合适的模块中。

 9.2.2 Jackson图

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 重复结构

改进的Jackson图

 9.2.3 Jackson方法

分析并确定输入和输出数据的逻辑结构,并利用Jackson 找出输入和输出数据结构中存在对应关系的数据单元。从描绘数据结构的Jackson图导出描绘程序结构的Jackson

列出所有操作和条件(包括分支条件和循环结束条件),并且把它们安排到程序结构图的适当位置。用伪代码表示。

9.3面向对象的设计

 9.3.1 面向对象的设计概述

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立和客观实际相对应的对象,并通过这些对象的组合来创建具体的应用。

面向对象设计具有基于抽象、信息隐藏、功能独立和模块性构造系统的能力。

对于面向对象的系统,可以定义一个四个层次的设计金字塔:子系统层;类及对象层;消息层;责任层。

 9.3.2 面向对象设计技术

 Coad/Yourdon方法  Booch方法  OMT方法  

 9.3.3 面向对象设计过程

系统设计过程:将分析模型划分为子系统;子系统分配及与问题的并发性;任务管理;数据管理;资源管理;人机界面;子系统间通信

对象设计过程:对象描述;算法与数据结构设计;接口设计与模块化

9.4设计模式

 9.4.1 设计模式概述

设计模式就是将面向对象软件的设计经验记录下,可供设计者能够复用的设计方案。设计模式极大提高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效率,降低了软件的复杂度。

在软件设计中使用设计模式,将使用开发出来的软件更容易理解、更容易维护、更容易扩展,使用设计模式同时也能够提高开发团队和个人的开发能力。

 9.4.2 设计模式基本组成

模式名称:惟一标识一个设计模式。问题:描述应该在何时使用该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解决方案:描述设计的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职责与相互之间协作的方式。

 效果:描述应用设计模式的效果,以及使用设计模式必须考虑的限制和约束因素。

 9.4.3 设计模式分类

 面向对象模式  代码模式

 框架应用模式

 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与行为型模式  类模式与对象模式

 9.4.4 如何使用设计模式

 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 优先使用对象组合,而不是类继承  找出变化并封装

9.5小节

 系统设计是一系列迭代的过程,主要任务包括数据结构、体系结构、接口及过程细节的设计等,而设计方法是软件设计活动中实现设计模型的方法。 系统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面向过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以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模式。

第10章

数据库设计 10.1数据建模

 10.1.1 数据模型分类

 概念数据模型  结构数据模型  物理数据模型

 10.1.2 实体-联系(E-R)模型

 实体  属性  联系  实体型  实体集  键  域

 10.1.3 数据模型

 层次数据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网状数据模型(network model) 关系数据模型(relational model)

 面向对象模型(object oriented model)

10.2数据规范化

 10.2.1 数据规范化的基本概念

 函数依赖

 非平凡函数依赖  完全函数依赖  部分函数依赖

 传递函数依赖  键

 10.2.2 范式

    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BC范式(BCNF)

10.3数据库设计过程  10.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边界的确定 数据环境的确定 数据内部关系 数据字典

数据性能需求

数据需求分析说明书

 10.3.2 数据库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与概念模型 概念设计的主要方法 分解与抽象 局部概念模式 全局概念模式

 10.3.3 数据库逻辑设计

初始模式的形成 子模式设计

应用程序概要设计 模式评审 修正模式

 10.3.4 数据库物理设计

存储记录结构设计 确定数据存放位置 存取方法设计

完整性和安全考虑 程序设计

10.4小节

 数据库系统普遍采取数据模型表示和处理客观事物的数据特征与信息。数据模型主要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从抽象层次上描述和模拟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

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满足不同的范式。目前关系数据库中常用的范式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和BCNF。 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几个阶段。

第11章

用户界面设计

11.1基本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1 界面设计目标

可用性目标:可行性、有效性、易学性、易记性、安全性、通用性

用户体验目标:令人满意、令人愉快、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激发创造„„

可用性目标主要从客观角度来评价系统界面,而用户体验目标则是从用户主观感受的角度来评价系统界面。

 11.1.2 界面设计原则

可视性:将系统功能呈现得一目了然。

反馈性:返回与活动相关的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继续这个活动。限制性:将用户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对应性:明确系统某个控制与其控制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致性:用相似的元素表现相似的操作或相似的任务。启示性:界面元素应给予用户某种提示。

 11.1.3 界面设计过程

标识出用户的真实需要并建立需求模型 设计出候选方案

构建或实现设计的原型版本 对界面设计进行评估

11.2界面设计技术

 11.2.1 界面设计分析技术

GOMS模型及GOMS击键层模型 Hick律 Fitts律

 11.2.2 界面设计方法

原型设计方法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用户界面设计的支持工具

11.3界面设计评估

 11.3.1 构造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

构造性评估:在设计过程中对所设计的系统或产品界面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满足用户需求。

总结性评估:对已经完成的产品或系统界面进行评估。

 11.3.2 评估范型

快速评估 可用性测试 实地研究 预测性评估

 11.3.3 评估方法与技术

观察用户

征求用户意见 征求专家意见 用户测试

用户执行情况的分析模型

 11.3.4 评估框架

明确(Determine)

        

发掘(Explore)选择(Choose)标识(Identify)决定(Decide)评估(Evalute)

11.5小节

用户界面体现了用户利用系统完成任务的方式以及系统对用户行为的响应方式,一个没有良好的用户界面设计的系统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用户的系统。可用性目标与用户体验目标。

界面设计的量化模型:GOMS模型及其子模型-击键层模型,Hick律和Fitts律。构造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

第12章

系统设计文档

12.1系统/子系统(结构)设计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言 引用文件

系统级设计决策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总体设计;系统部件设计;动态交互设计;接口设计 运行设计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系统维护设计 尚未解决的问题 需求的可追踪性 注解 附录

12.2

接口设计说明

引言 引用文件 接口设计

需求的可追踪性 注解 附录

12.3

软件(结构)设计说明

引言 引用文件

软件级设计决策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程序结构设计;全局数据结构设计;软件配置项设计;动态交互设计;接口设计 软件详细设计 需求的可追踪性 注解 附录

12.4数据库设计说明

        

    

引言 引用文件

数据库级设计决策 数据库详细设计

用于数据库操纵或访问的软件配置项的详细设计 需求的可追踪性 注解 附录

12.5

小节

根据《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系统设计文档主要包括系统/子系统设计(结构设计)说明(SSDD)、接口设计说明(IDD)、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和数据库设计说明(DBDD)。

系统/子系统设计(结构设计)说明(SSDD)描述了系统(或子系统)的系统级(或子系统级)设计决策与体系结构设计。

接口设计说明(IDD)描述了一个或多个系统、子系统、硬件配置项(HWCI)、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I)、用户或其他系统部件的接口特性。

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描述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软件级设计决策、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数据库(顶层)设计说明(DBDD)描述了数据库的设计。系统设计文档可以使用自然语言,可以使用形式化语言,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法使用各种图形工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混合使用多种表现形式。

第五篇:系统分析与设计 期末考试

10.在一个课程注册系统中,定义了类CourseSchedule和类Course,并在类CourseSchedule中定义了方法add(c: Course)和方法remove(c: Course),则类CourseSchedule和类Course之间的关系是:()A.泛化(generalization)关系 B.组合(composition)关系 C.依赖(dependency)关系 D.包含(include)关系 13.进行企业系统规划,哪种规划方法使目标识别比较全面

A、企业系统规划法 B、关键成功因素法

C、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D、成本效益分析法 14.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19.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将描述事物的数据与()封装在一起,作为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处理。A.信息 B.数据隐藏 C.对数据的操作 D.数据抽象 22.属于系统设计阶段的工具是():

A.数据流程图 B.处理流程图 C.系统流程图 D.HIPO图

23.进行企业系统规划,哪种规划方法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结构方案()A.企业系统规划法 B.关键成功因素法 C.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D.成本效益分析法

30.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

A.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处理流程图 D.层次结构图

32.()是从用户使用系统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的图形表达方法。

A.类图 B.对象图 C.序列图 D.用例图

35.UML中,对象行为是通过交互来实现的,是对象间为完成某一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消息交换。消息序列可用两种图来表示,分别是(D)

A.状态图和顺序图 B.活动图和协作图

C.状态图和活动图 D.顺序图和协作图

36.用例(Use-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帐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检查用户帐号”之间是(A)关系。

A.包含(include)B.扩展(extend)

C.分类(classification)D.聚集(aggregation)

1、组成UML有三种基本的建筑块是:(A),事物和图

A、关系 B、类 C、用例 D、实体

2、UML体系包括三个部分:UML基本构造块,(A)和UML公共机制

A、UML规则 B、UML命名 C、UML模型 D、UML约束

4、(A)模型的缺点是缺乏灵活性,特别是无法解决软件需求不明确或不准确的问题

A、瀑布模型 B、原型模型 C、增量模型 D、螺旋模型

5、下面哪个不是UML中的静态视图(A)

A.状态图 B.用例图 C.对象图 D.类图

6、(A)技术是将一个活动图中的活动状态进行分组,每一组表示一个特定的类、人或部门,他们负责完成组内的活动。

A、泳道 B、分叉汇合 C、分支 D、转移

7、下列关于状态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状态图是UML中对系统的静态方面进行建模的五种图之一。B.状态图是活动图的一个特例,状态图中的多数状态是活动状态

C.活动图和状态图是对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进行建模,描述对象随时间变化的行为。D.状态图强调对有几个对象参与的活动过程建模,而活动图更强调对单个反应型对象建模

8、对反应型对象建模一般使用(A)图

A、状态图 B、顺序图 C、活动图 D、类图

12、(D)是系统中遵从一组接口且提供实现的一个物理部件,通常指开发和运行时类的物理实现 A、部署图 B、类 C、接口 D、组件

13、关于协作图的描述,下列哪个不正确(B)

A.协作图作为一种交互图,强调的是参加交互的对象的组织; B.协作图是顺序图的一种特例 C.协作图中有消息流的顺序号;

D.在ROSE工具中,协作图可在顺序图的基础上按“F5”键自动生成; 8定义大多数的需求和范围的工作是在UP中的 B 阶段完成的。A初始阶段 B细化阶段 C构造阶段 D提交阶段

1.信息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应是()。A、可行性研究报告B 系统分析报告

C、系统调查报告 D、系统规划报告

3.在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时,应采纳什么样的方法()。A、程序设计 B、结构化设计 C、由里向外 D、自底向上 4.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

A、模块化 B、集成化 C、自底向上,逐步求精 D、规范化

5.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中,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之间的阶段是()。A、详细设计 B系统设计 C、需求分析 D、编程调试 6.对于结构化设计思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结构化设计中,模块的功能应当简单明确,易于理解 B、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C、设计者应先设计顶层模块

D、越下层模块,其功能越具体,越复杂 8.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A、设计新系统的目标 B 将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物理方案 C、代码设计 D、程序设计 19.结构化设计方法中绘制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 数据流程图 B、数据关系图 C、数据结构图 D、业务流程图 29.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是()。

A、程序设计 B、购置计算机 C、画出数据流程图 B、规定处理过程 31.系统的呑吐量指的是()。

A、每天的数据输出量 B、每秒数据的处理量 C、每日数据的输入量 D、每秒执行的作业数

33.在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中,系统的()可以用连续工作时间来表示。A、吞吐量 B、响应时间 C 可靠性 D、地域范围 34.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配置说明,应包含在()中。

A、系统规划说明书 B、系统设计说明书 C、系统实施说明书 D、系统分析说明书 35.属于系统详细设计工作的是()。

A、输入输出设计 B、系统平台设计 C、系统结构设计 D、程序设计 39.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的依据。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实施 D、系统评价

1.B 3.B 4.A 5.B 6.D8.B 19.A 29.D 31.D 33.C 34.B 35.A 39.C 11.系统设计阶段需要从数据流程图导出模块结构图。B.生命周期结构(Lifecycle Architecture)里程碑 4.系统实施的主要活动包括(D)。C.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 A、编程、系统调试 B、系统安装 C、新旧系统转换 D、以上都是 1.系统实施是以(B)为依据的。

A、系统分析文档资料 B、系统设计文档资料

C、系统分析和设计文档资料 D、数据流程图

7.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A.需求分析 B.逻辑阶段 C.总体设计 D.详细设计 答案: A 4.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A.明确企业目标 B.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进行数据分析 D.确定信息结构 答案: C 7.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A.需求分析 B.逻辑阶段 C.总体设计 D.详细设计 答案: A 4.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A.明确企业目标 B.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进行数据分析 D.确定信息结构 答案: C 12.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A.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

D.产品发布(Product Release)里程碑 答案: C

14.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A.自顶向下原则 B.自底向上原则 C.分步实施原则 D.重点突破原则 答案: A

16.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A.纠错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答案: C

17.用户开发应用系统的主要手段是().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第四代语言 D.面向对象方法 答案: A

19.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A.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答案: A

2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A.用户的决策方针 B.用户的分析方案 C.系统设计说明书 D.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答案: C

21.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中用户必须参与的原则是用户必须参与().A.系统建设中各阶段工作 B.系统分析工作 C.系统设计工作 D.系统实施工作 答案: A

2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A.系统开发周期长 B.缺乏标准,规范

C.用户参与程度低 D.主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 答案: A 24.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A.可行性研究报告B.数据词典 C.系统说明书 D.系统详细调查报告 答案: A 28.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A.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 B.系统开发时间短

C.对用户需求的变更能做出迅速响应 D.适合大型复杂系统 答案: C 30.系统维护中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三者都包括

答案: D 38.下面哪一项不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A.系统总体设计 B.系统硬件设计 C.系统详细设计 D.编写系统实施计划 答案: D 39.对于结构化设计思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在结构化设计中,模块的功能应当简单明确,易于理解

B.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C.设计者应先设计顶层模块

D.越下层模块,其功能越具体,越复杂

答案: D 73.在系统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中,花费费用和人力投入最多的阶段是().A.分析与设计 B.编制程序 C.测试程序 D.系统维护

答案: A 78.在UML提供的图中,()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A.用例图 B.类图 C.对象图 D.部署图

答案:A 79.在UML提供的图中,()用于按时间顺序描述对象间的交互.A.网络图 B.状态图 C.协作图 D.序列图(顺序图)答案:D 96.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A.系统规划的依据 B.系统实施的依据 C.系统设计的依据 D.系统评价的依据 答案:C 95.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A.数据关系图 B.数据流程图 C.数据结构图 D.功能结构图 答案:B

9.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是:在系统规划后,循进行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工作.答案: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构建与实施 系统评价 13.信息系统规划有哪些方法

答:用于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主要有战略分析法,即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企业分析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基于BPR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其他的方法还有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投资回收法(R01)等.12.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A.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 B.生命周期结构(Lifecycle Architecture)里程碑 C.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 D.产品发布(Product Release)里程碑

答案: C

14.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A.自顶向下原则 B.自底向上原则 C.分步实施原则 D.重点突破原则 答案: A

16.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A.纠错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答案: C

17.用户开发应用系统的主要手段是().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第四代语言 D.面向对象方法

答案: A

19.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A.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答案: A

2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A.用户的决策方针 B.用户的分析方案 C.系统设计说明书 D.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答案: C

21.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中用户必须参与的原则是用户必须参与().A.系统建设中各阶段工作 B.系统分析工作 C.系统设计工作 D.系统实施工作 答案: A 2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A.系统开发周期长 B.缺乏标准,规范

C.用户参与程度低 D.主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 答案: A 24.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A.可行性研究报告B.数据词典 C.系统说明书 D.系统详细调查报告 答案: A 28.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A.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 B.系统开发时间短

C.对用户需求的变更能做出迅速响应 D.适合大型复杂系统 答案: C 30.系统维护中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三者都包括 答案: D 38.下面哪一项不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A.系统总体设计 B.系统硬件设计 C.系统详细设计 D.编写系统实施计划

答案: D 39.对于结构化设计思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在结构化设计中,模块的功能应当简单明确,易于理解

B.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C.设计者应先设计顶层模块

D.越下层模块,其功能越具体,越复杂

答案: D 73.在系统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中,花费费用和人力投入最多的阶段是().A.分析与设计 B.编制程序 C.测试程序 D.系统维护

答案: A 78.在UML提供的图中,()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A.用例图 B.类图 C.对象图 D.部署图 答案:A 79.在UML提供的图中,()用于按时间顺序描述对象间的交互.A.网络图 B.状态图 C.协作图 D.序列图(顺序图)

答案:D

96.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A.系统规划的依据 B.系统实施的依据 C.系统设计的依据 D.系统评价的依据 答案:C

95.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A.数据关系图 B.数据流程图 C.数据结构图 D.功能结构图 答案:B

9.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是:在系统规划后,循进行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工作.答案: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构建与实施 系统评价 13.信息系统规划有哪些方法

答:用于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主要有战略分析法,即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企业分析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基于BPR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其他的方法还有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投资回收法(R01)等.2.信息系统规划是指对组织目标、组织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指导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信息系统长期发展展望。在众多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目标转移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4.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决定了信息系统建设要做大量复杂和细致的工作。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 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维护 和 信息系统管理 四方面的工作。

1. UML统一建模语言共定义了哪两类、哪八种图形?

答:(1)静态结构图:类图,对象图,构件图,实施图

(2)动态行为图:用例图,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

2.在下图所示的用例分析类图中,请指出各个概念类属于哪一类,并分别解释三种概念类的特点及概念。“售书处理”的用例分析类图书目售书员售书界面产生待售图书待售图书开书单打印进程架存图书出售图书售出图书答:属于实体类的有:书目、架存图书、代售图书、售出图书。

属于边界类的有:售书界面。

属于控制类的有:产生待售图书、出售图书、开书单。三种概念类的特点及概念:

特点:概念类面向功能需求,一般不考虑性能要求,具有突出业务领域、突出概念性及大粒度的特征。概念:(1)实体类是信息系统表示客观实体的抽象要素。它一般对应着在业务领域中的客观事物,或是具有较稳定信息内容的系统元素。(2)边界类是描述系统与参与者之间交互的抽象要素。边界类只是对信息系统与参与者之间交互的抽象建模,并不表示交互的具体内容及交互界面的具体形式。

(3)控制类是表示信息系统对其他对象实施协调处理、逻辑运算的抽象要素。3.请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模型,将其转换为逻辑模型(即写出其关系模式)。

编号姓名读者职业电话住址邮编*待售图书*类别单价出版日期书号架位架存册数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1选书*架存图书*11书目书单号册数折扣率交款标记售书员答:根据其E-R图,其关系模式为:

读者(编号,姓名,职业,电话,住址,邮编)架存图书(书号,架位,架存册数)

待售图书(书单号,册数,折扣率,交款标记,售书员)书目(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类别,单价)9.如图,是在网上商店系统经理的用例图如下:

网上购物系统顾客的功能用例

1.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

 There should never be more than one reason for a class to change. 应该有且仅有一个原因引起类的变更 2.里氏替换原则 最正宗的定义:

If for each object o1 of type S there is an object o2 of type T such that for all programs P defined in terms of T, the behavior of P is unchanged when o1 is substituted for o2 then S is a subtype of T.(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S的对象o1,都有类型为T的对象o2,使得以T定义的所有程序P在所有的对象o1都代换成o2时,程序P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类型S是类型T的子类型。)里氏替换原则

通俗讲,只要父类出现的地方子类就可以出现,而且替换为子类也不会产生任何错误或异常,使用者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知道是父类还是子类。但是反过来就不行了,有子类出现的地方,父类未必就能适应。3.迪米特法则

迪米特法则的定义: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 LoD)也称为最少知识原则,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最少的了解。

一个类应该对自己需要耦合或调用的类知道得最少,被耦合或调用的类的内部如何复杂都和我没有关系,那是你的事情,我就知道你提供的这么多public方法,我就调用这么多,其他的我一概不关心。4.开闭原则

开闭原则的定义:

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一个软件实体应该通过扩展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源代码来实现变化。5.依赖倒置原则

依赖倒置原则包含三层含义:

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

  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 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在java语言中,抽象就是指接口或抽象类,两者都是不能直接被实例化的;细节就是实现类,实现接口或继承抽象类而产生的类就是细节,其特点就是可以直接被实例化,也就是可以加上一个关键字new产生一个对象。6.接口隔离原则

接口隔离原则定义:

  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

类间的依赖关系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建立单一接口,不要建立臃肿庞大的接口,接口尽量细化,同时接口中的方法尽量少。它要求“尽量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专门接口指提供给每个模块的都应该是单一接口,提供给几个模块就应该有几个接口,而不是建立一个庞大的臃肿接口,容纳所有的客户端访问。

1.在RUP中,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根据时间和RUP的核心工作流划分为二维空间。横轴表示项目的时间维,纵轴以内容来组织为自然的逻辑活动。

下载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系统分析与设计心得

    读《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一书有感 作为一个软件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阅读《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一书中以及加上老师教导,我学到了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目及评分标准 下周一(11月26日)中午12点之前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收齐各班纸质版本作业,周二收齐交给任课老师。 请注意论文封面、格式以及老师强调的......

    系统分析与设计心得

    系统分析与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系统分析师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考查的知识面很广。但分析历年考题可以发现,虽然考试知识面广但考试内容并不是很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注......

    系统分析与设计总结

    第一章 概述 信息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硬件、软件、规程(processes)、数据、人 SDLC(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 替代......

    公共政策评估与监控

    公共政策评估与监控 一 、我国当前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评估主体单一,缺乏独立性的政策评估组织。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以官方为主, 缺乏社会组织......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作者 王昕炜 考试批次 东财2012年三月课程考试 学籍批次 1103 学习中心 安徽省直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 专......

    公共政策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时间、三大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1.初级阶段:1951年(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治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

    2010公共政策

    2010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