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 产业化 孙克放 主题演讲稿
物业管理节能大有可为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宅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
一、我国物业节能和既有建筑改造必须 提到当前工作日程上
1、截止 2005年底,我国现有存量建筑约441亿平方米,(全城镇既有建筑保有量约14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近3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筑约18—20亿平方米。全国的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将带来两万亿元投资市场。如果继续目前的建筑能耗状况,每年将消耗4.1亿吨标煤。如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预计到2020年,每年可节约2.6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846亿吨。
2、2005年底全国城镇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21.2亿平方米,占城镇即有建筑总量的11.7%。到2007年底新建的节能建筑形成1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3、全国目前供热采暖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耗能的10%。城镇建筑供热用能折合标准煤1.3亿吨,占我国城镇建筑总用能的52%。与同纬度的发达国家相比,单位面积供暖能耗高出2-3倍。
4、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北方采暖地区供热改革进展顺利,实现了3000万平方米住宅的分户热计量改造。并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启动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的工作任务,并将该任务分解到北方15个省加以落实。截止到2008年底,这些地区已竣工和在施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面积近4000万平方米。
二、中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
(一)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政府提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发展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1(二).“十一五”时期目标: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60%。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间减低20%。2006年(国发〈2006〉28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要求建筑节能到“十一五”末期实现节约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具体节能目标 :
1、新建建筑节能6150万标煤
2、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对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实施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现节能1600万吨标准煤、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实现节能1100万吨标准煤.4、发展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在建筑中应用,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100万吨标准煤.、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交通效率,实现节约4亿升燃油的目标.(三)我国建筑节能制定两个阶段的目标:
第一阶段:到2010年,城镇建筑节能要达到50%的节能率。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实现节能65%的标准;开展城市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的25%,中等城市完成改造面积的15%,小城市完成改造面积的10%。
第二阶段:到2020年,城镇建筑节能达到65%的节能率,实现大部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三、构建既有建筑的节能减排环技术支撑体系
(一)节能系统
-能源供给系统
-建筑构造系统
-建筑设备系统
-运行管理系统
(二)节水系统
-优化供水系统
-节水设备系统
-再生水利用系统
(三)节材系统
-建筑装修系统
-建筑施工系统
-废弃材料再生循环利用系统
(四)环保系统
-室外环境保护系统
-室内环境保护系统
(五)运行管理系统
-供热管网压力流量控制技术(温控阀、平衡阀应用)
-运行设备控制
-智能化照明控制技术
-智能化设备监控技术
-测量系统(动态能耗计量分析)-热量回收技术
-集中空调(户式中央空调)热回收技术
-旋转式热回收换气技术
-分户计量、分室控温技术(楼栋热表、热分配表、热水流量表、温
控阀等)
-峰谷节电技术
-分时节电技术
-蓄能技术(蓄热、畜热技术)
四、既有住宅改造方面
(一)开展既有住宅节能改造:
1、建筑外墙、屋面、窗户保温隔热系统;、室内采暖系统;
3、室外供热管网系统;
4、热源供给系统;
5、热计量系统;、新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光热、光电转化应用等);
(二)开展既有住宅改善使用功能和性能的改造:
1、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设备;
2、平屋顶该坡屋顶;
3、结构系统的加层、加固改建;
4、增添或扩大卫生间和厨房;、土建装修一体化系统改造;、室内隔声性能的提高;
(三)开展既有居住区的环境优化改造:
1、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系统;
2、排水管网与绿化喷灌系统;
3、景观用水改造和生态处理系统;、配套设施系统(交通管理设备、标识系统等);、环境景观和服务健体设施优化;
(四)开展既有住宅设备优化改造:、室内通风条件的改善;(如增加新风置换系统);、节水卫生器具更换;
3、供水设备更新换代;(如变频水泵、水箱)
4、照明线路更换;(如铝线换铜线)
5、增加门禁和安防系统;
6、网络宽带入户;
7、公共区技能灯具的使用;
五、物业节能在改建建筑中的应用
(一)节能改造的技术整合北京阳台山老年公寓是北京首家利用太阳能热泵供暖的示范工程。最为技术支撑单位的五航星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太阳能热泵供暖示范工程的公司,该示范工程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和借鉴。该系统是利用冬天有限的太阳能热量,经过热泵机组进
行能量交换,由低温加热到高温,得到45摄氏度至70摄氏度的热水满足冬季供暖使用,夏天通过热泵进行能量交换,达到7摄氏度至12摄氏度的温度供制冷使用,该系统和常规的中央空调系统相比大约节能50%,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零”污染、“零”排放的新型产品。
该系统还具有一机多用、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安全可靠、卫生健康、控制方便、太阳能面积大、机组占地小等特点,可实现大型供暖、制冷、洗浴三合一,同时保证了在阴雨天气及北方冬季环境温度较低使用,做到全年、全天侯供应热水,冬天用于供暖,夏天用于制冷,充分利用了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北京阳台山老年公寓便是采用了该公司的太阳能集热器取暖和太阳能集中洗浴系统工程,与燃油燃气取暖、洗浴相比减少60%以上费用,年节省取暖柴油96吨,基本实现了从低污染、高耗能,向零污染、低耗能的转变。
该新技术近期用于北京北新桥宾馆供暖制冷设施之后,节能费用比户型空调减少50%左右,比传统中央空调耗能减少一半以上。2200多平米, 每年节省15万元左右。
(二)节能改造的重要方面—采暖供热系统
1、锅炉系统改造
在供热方式方面,可采取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等措施,并提高锅炉效率,准确计算需用锅炉的大小,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提高能源利用率;
2、供热系统的改造
(1)将传统的单管系统改为双管系统,并安设热计量表,实现计量收费;也可在单管系统上加旁通管,并安设热量分配表,也可以满足要求。还可先考虑安设栋用热表进行热计量。
(2)供热管网系统的节能改造。
3、供热系统智能化控制改造。
(三)节能改造中的综合效益
1、北京某部队营区锅炉改造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等温度、等热费”的原则,保证了采暖分户计量收费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解决了户间传热、住户位置修正的问题,每户分摊的热量值可直接用于收费,每户仅需测量室温。并具有数据远传
功能,抄表不用入户,查询软件设计独特,便于小区管理和收费,适用于集中供暖的各种采暖系统。采用此装置后供热企业节能显著,节煤可以达到30%以上,节省人力、物力40%以上。、应用阿克姆锅炉一体化电脑智能控制系统现场控制系统、气候补偿器,智能、自动化、一体化锅炉控制根据设定室内温度自动调控恒定室温功能和分时段供热功能能自动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调节供热的二次供水温度达到按需供热目的,效果显著,节能率达到15%以上。
今后,中国政府部门会从经济、税收、金融、技术等多方面制定出有利于建筑节能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企业研制、引进、开发、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切实加大对建筑节能设备的推广力度。一个没有激励政策支持的事业,是不能长久的。
加强建筑的节能保温有许多具体的技术措施和方法等待我们去采纳和实施。企业是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主体,所有的变革都是在企业的参与和创新中发生的,愿我们的企业为促进中国住宅建设更新换代,为建设生态文明,为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不懈的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学习孙克会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孙克会老师心得体会
“独腿老师”孙克会是河南省汝阳县王坪乡孤石村小学的一名教师,从1976年开始在山沟沟教书育人,送走了学生一茬又一茬。孙克会13岁上山砍柴时,不慎摔断左踝骨,因耽误救治时间,左腿被截肢。1976年8月,孙克会到孤石初中任教,一干就是30多年。29岁时,终于和本村一位善良、勤劳的姑娘结了婚。婚后,疾病的压力接踵向这个本来就困难的家庭袭来,妻子患病到县城住院治疗,他欠下了不少债务。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孙克会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决心。他一边教学,一边坚持自学,家里没钱,就借钱买书。1985年他获得了中等师范函授文凭,1997年通过选招,转为公办教师。下大雨,河沟涨水,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他拄着拐杖,绕道两公里多,翻山而行,一路上不知跌倒了多少次。他所教的班曾多次获乡统考第一名,他所教的课也曾被评为县优质课,他也荣获市级优秀教师、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称号。
36年来,孙老师教过的学生有560人从孤石学校走出大山,10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
学习孙克会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的工作态度。孙克会同志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做到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踏实教学,认真工作,不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当地一直名列前茅。他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用的人。学习他崇高的人生追求,不虚度年华,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做一个纯粹的人。学习他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如今社会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一些人为追求安逸享乐,不思进取,一切向钱看;有的人为了蝇头小利而不择手段;有的人一味追求待遇成天折腾,于本职工作不顾。对此我们应该感到汗颜。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习他这种生活态度,甘于清贫,不计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用爱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学习孙克会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不计得失,情系山区,奉献教育的高尚情操。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第三篇:学习孙克会心得体会
学习孙克会坚守农村基础教育阵地
111111
1在汝阳县大山深处的王坪乡孤石小学,有一位独腿教师。36个寒来暑往,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凭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负责和对孩子们的满腔热情,他战胜了自身和家庭的诸多困难,为700多名学生铺平了成长之路,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爱戴。
他就是孙克会,今年54岁。
他13岁时,上山砍柴,摔断了左腿。他被送到县城医院时伤处已经感染,只能截肢,从此离不开拐杖。
失去了一条腿,不仅没有使他颓废,反而使他更加坚强。经过艰苦的锻炼,孙克会用拐杖支撑着自己走路、上学、做家务、干农活。
他常说:“我是个残疾人,国家还给了我这样一个稳定的工作,我必须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决不能虚度此生。”
1976年8月,尽管已经截肢,高中毕业的孙克会还是被录用到孤石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1997年通过选招,他转为公办教师。他经常说,他要懂得感恩,以优异的教学成绩来回报社会。
凭着这种朴素的感情,孙克会把教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谈起什么事情最让他高兴时,孙克会脱口而出:“学生取得好成绩!”30多年来,在全乡组织的考试中,孙克会所教
班级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孙克会的家里,有厚厚一摞荣誉证书,有乡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奖、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
孙克会说:“我爱教育事业,我离不开孩子们。只要不死,我永远不想退休。”
学习了孙克会的事迹我深受感动,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看到我们所从事的基础教育工作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自豪。也为有这样的同行而骄傲。我一定以孙克会老师为榜样,坚守农村基础教育这块阵地,为改变农村孩子们的命运而勤奋工作,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
向孙克会同志学习扎根农村基础教育
222222
2在汝阳县大山深处的王坪乡孤石小学,有一位独腿教师。36个寒来暑往,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凭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负责和对孩子们的满腔热情,他战胜了自身和家庭的诸多困难,为700多名学生铺平了成长之路,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爱戴。
他就是孙克会,今年54岁。
他13岁时,上山砍柴,摔断了左腿。他被送到县城医院时伤处已经感染,只能截肢,从此离不开拐杖。
失去了一条腿,不仅没有使他颓废,反而使他更加坚强。经过艰苦的锻炼,孙克会用拐杖支撑着自己走路、上学、做家务、干农活。
他常说:“我是个残疾人,国家还给了我这样一个稳定的工作,我必须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决不能虚度此生。”
1976年8月,尽管已经截肢,高中毕业的孙克会还是被录用到孤石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1997年通过选招,他转为公办教师。他经常说,他要懂得感恩,以优异的教学成绩来回报社会。
凭着这种朴素的感情,孙克会把教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谈起什么事情最让他高兴时,孙克会脱口而出:“学生取得好成绩!”30多年来,在全乡组织的考试中,孙克会所教
班级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孙克会的家里,有厚厚一摞荣誉证书,有乡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奖、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
孙克会说:“我爱教育事业,我离不开孩子们。只要不死,我永远不想退休。”
学习了孙克会的事迹我深受感动,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看到我们所从事的基础教育工作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自豪。也为有这样的同行而骄傲。
我一定以孙克会老师为榜样,扎根农村基础教育,为改变农村孩子们的命运而勤奋工作,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无怨无悔。
第四篇:孙克会的先进事迹观后感
《拐杖老师――孙克会》观后感
汝阳XXX小学
XXX 今晚央视一套7时55分的《身边的感动》栏目播出我县山村教师孙克会的感人事迹。节目结束之后,我独坐电视机前,陷入沉思,感慨颇多,心情很不平静,特别是他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孙克会是河南省汝阳县深山区王坪乡孤石村小学一位架着拐杖执教了36年的肢残教师。
他从教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像孙克会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 “ 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 „„ 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孙克会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学习了孙克会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 „„ 我很感动 , 从中学到了很多 , 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 , 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 , 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第五篇:《拐杖老师——孙克会》观后感
《拐杖老师——孙克会》观后感
央视一套,10月16日、17日19时55分的《身边的感动》栏目播出了我市山村教师孙克会的感人事迹,使我深有感触。
孙克会是汝阳县王坪乡孤石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左腿残疾,他靠一根拐杖支撑起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支撑起山村孩子的梦想。36年间,他一直深爱着自己的职业,遇到下大雨河沟涨水,他就拄着拐杖,翻山越岭,绕道两公里多,坚持按时赶到学校给学生上课。36年来,有560余名学生从孤石小学毕业,有10多名他教过的学生考上了大学。他单腿拄杖,36年的风霜雨雪,他撑起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闭塞山村里孩子们读书的希望,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灿烂古训。汝阳县山村教师孙克会,用36年的时间坚守着那颗“用知识改变孩子们命运”的心,谱出了大山里最动听的拐杖声。
孙老师,用爱和坚守撑起了山村孩子们读书的梦想,也为这个穷乡僻壤带来了希望。他是一名数学教师,左手三角板、右手捏一支粉笔,画完一下挪动一步都会摇摇欲坠,他会慌张的快速拿起拐杖撑着。讲台上板书,讲台下检查作业,累了就用胳膊肘压会儿桌子继续挺直身子,额头上总会渗出细密的汗珠。36个寒暑,一万三千个日子,他就是这样坚持着。
学习了孙克会老师的先进事迹使我感触良多,一切为爱,单腿支起怒放的生命,并将这蓬勃的生机洒遍山河,灌溉祖国的幼苗。通过学习我发觉与这些优秀教师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我却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要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