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公务员冲刺指导:申论分析题得分要诀

时间:2019-05-14 19:3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国家公务员冲刺指导:申论分析题得分要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国家公务员冲刺指导:申论分析题得分要诀》。

第一篇:2010年国家公务员冲刺指导:申论分析题得分要诀

正值国考冲刺阶段,1专家,在深度研究申论试题的基础上,总结答题技巧,为大家在临考时再次详细梳理申论“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分析题是国考申论的重头戏之一,大约在国考申论考试中占到40分,属于必须要紧紧抓住的项目。这两年来,分析题渐成趋势,原因是分析题能够贯彻申论考查“能力”的要求,而且也比较灵活多变,不宜被“模式”套中,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考生的素质。分析题基本算作采分与酌情给分相结合的题目,因此比较主观,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阅卷的印象分和中庸化。所谓中庸化,这是主观题阅卷博弈过程中而凸显的一个特点。我们都知道,国考采取的是电脑扫描、人工阅卷,每道题两人分别打分,如果两人相差分值超过一定数额就需要第三人打分,如果第三人打分也超过分数区间,则该题被界定为没有共识,则需要重新再来。这将大大拖住阅卷的进度。经过人与机器的多次博弈,最后阅卷老师倾向于靠中间段打分。比如,20分的题目,一般10分算中间档,这样如果分数浮动区间是4分,则6-14分都可算合格。如果打到15分,则11-19分才是合格,而这个分数段很少出现,会加大阅卷者的风险。这样,往往扼杀了杰出人士崭露头角的机会,而水平不高者也不至于太惨。这就造成了国考申论跳出50分很难。

要想拿高分,需要概括题这种严格采分的题目上得分率提高,分析题这种半采分的题目上有突破和文章题这种完全主观题上吸引人眼球。本文仅就分析题得分要点作出解析。

分析题要想得高分需要以下四个要素:定性准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引人注目。下面就以2009年第二题关于“粮价上涨”的分析为例,通过这道题的分析来管中窥豹,以使读者深入体会这四个特点。

2009年第二题的题目要求是这样的:“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1.定性分析

粮价是否要提高?要进行判断首先要参考材料的权威观点,材料中谈粮价是在第一段:“今年9月8日至10日,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在玉米丰产示范田,询问乡亲们对国家惠农政策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答,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助多一点,农资价格稳一点。总书记表示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读完这段大家可以发现,胡锦涛没有明确表态。再就是第9段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2008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谷、玉米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粮价很难涨得很高,如果说出现粮价涨得很高的情况,国家也一样有能力采取措施来平抑。我们有足够的库存,使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放心。”通过国家粮食局领导的话我们得出,粮价不能涨,要保持稳定。因此,主张粮价上涨的观点是片面的。

2.理由充分

坚持辩证分析,提出粮价上涨有一定可取之处,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关心,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其立论是站不住脚的。

网友支持粮价上涨的理由是:第一,上涨有利于农民,而农民是弱势群体;第二,农资

上涨无关紧要;第三,城市贫民可以享受国家补贴,数额不大,共18亿元;第四,上涨对城市中高收入者无关紧要。

那么,仅从材料出发,可发现其问题:第一,农资上涨并非无关紧要;第二,城市贫民补助18亿元数字可能算错,他认为每人每年平均78公斤粮食,这显然不符合常识。第三,并非每个农民都种粮,不种粮的农民怎么办?

以上是从材料里得出的信息,是“场内”信息,对于分析题来说,大纲明确说明,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因此考生还需要一定的“场外”信息。

结合自己的经验的要求,我们可以补充:第一,粮食是特殊商品,关涉到社会安全,经不起折腾。第二,粮价一定程度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第三,粮食问题根本的还是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通过这些思考,该题答案应该算作理由充分了。

3.条理清晰

考生接下来要做的是要把以上理由分类整理一下,大体可从粮食的特殊性、论据的问题等来展开,可分为两三类。注意语言要简练,同时,加大信息含量。

4.引人注目

考生在完成了以上几步之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包装是达不到脱颖而出的目的,所以我建议考生,答题时可尽量分点,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总括,再加上权威观点。最后,形成的答案如下:

有网友认为,应该提高粮价,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至于农资价格上涨和城市中高收入者可以不予理会,城市低收入者国家可以补贴,数额不大,可以承受。

虽然该网友出于关注弱势群体的良好愿望,但是我认为该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第一,粮食是特殊商品,事关安全,不应迷信市场力量。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粮食完全由市场调节,单纯依靠价格激励则会出现大起大落,不利社会稳定和民生。第二,粮价是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粮价上涨可能带来食品上涨,进而出现工业品价格上涨、CPI上涨,最终对全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第三,粮价一定程度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微观经济运行。第四,从国际和我国经验看,解决粮食问题最终还是依靠科技和政策,进行补贴,保证基本农田,允许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第五,该网友立论有硬伤:农资价格上涨、不种粮的农民等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城市贫民的年人均粮食78公斤数字不实。

以上通过对国考申论真题的讲解,从分析题的角度出发,提出解答“分析题”的思路和高分技巧,希望能对即将参加国考的考生朋友有一些帮助。

第二篇:申论概括题得分要诀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也即将拉开帷幕,凭借多年的经验,总结出申论考试“概括题”得分要诀,帮助考生取得申论考试的理想成绩。

概括能力是公务员的基本能力,也是申论考试的必考项目,但是从阅卷情况看,概括题得分率却很低,平均得分不足60%,因此概括题往往成为拉分的重镇。

一、概括题失分的原因分析

1.客观的采分模式是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概括题一般采点给分,每个采分点2-5分不等,一般20分的概括题,采分点大约在6-10个。人的思维方式差距很大,阅卷者和答卷者的思维存在的差别也很正常,但是如果考生没有领会命题者的出题意图,造成答题思路与答案差距过大、与阅卷者思维的差距较大,那么往往会出现答卷者的答案采分点较少的情况,这也是考生得分过低的主要原因。

2.逻辑混乱是得分率低的重要原因。概括题一般明确要求“条理清晰”,在具体的阅卷中,这个项目是有分的,具体表现为有的概括题会明确说明“框架逻辑分”,只要分类准确,即使没有采分点也可以得框架分。还有的会对逻辑混乱的概括进行“限高”,比如:逻辑不清者得分不超过50%。这就意味着即使采分点全部达标也只能得一半分数。

3.字数的限制也是得分率低的另一原因。概括题一般字数限制在200-500字,一般说来,国考相对慷慨些,从07、08、09年的情况看,概括题的字数分别在500、500、300字,这个字数还是比较宽裕的。而省考的规定相对紧张些,有的省份在字数上甚至要求150字,这就给概括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有些考生的语言稍微不精练就会超过字数要求或因为节约字数而“漏点”的情况,这些都是造成得分率低的一个原因。

4.考生概括能力不高或不了解规则也是得分率低的重要因素。极少数考生不了解概括题的规则,一味拔高致使脱离材料,而不能采中点,或者是说话罗里啰嗦,乱抄材料,缺少逻辑性,同样没有采分点。

二、概括题的题型分析

1.概括主要内容。这种题型是概括题的“元老”,难度较大。诸如缩写、汇报、综述、写关键词等均属此类。

2.概括主要问题。这种题型是概括题的“新秀”,难度稍小,也显得人性化。

3.概括单一问题。比如概括某事件的原因、影响,2002国考就是概括网络的影响。还有就是概括某事件的现状和趋势,概括材料的思路等。2005年国考就是概括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

概括主要内容有点难为人,材料一大堆,如何取舍很麻烦。相对来说,概括主要问题和单一问题都比较明确,08、09两年的国考命题趋势以这两类为主,故显得人性化一些。各省级考试也有向国考靠近的趋势,但以概括主要内容为主的考试仍旧较多。

三、概括题的答题目标

1.点多。采分点一定要够,宁多勿缺。

2.条理清晰。

四、概括题的应对方略

1.基本方略——抓段意

看到这一点,大家不免产生老生常谈的疑问,但越是老生常谈,越是重要。俗话说,发出亮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越是珍贵的东西往往发出柔和的光彩,心浮气躁者常与真理擦肩而过。概括题的根基在于概括段意,把每一段的段意概括出来,然后堆在一起,分一下类即可。需要注意,概括题需要的段意与语文课的段意有区别。比如语文课需要的段意往往是“该段反映了网络带来的影响”,而概括题需要的段意要说明具体什么影响。也就是说,概括题需要段意首先是个“筐”,然后还需要装进去东西。www.xiexiebang.com考试就到考试大读到这里,考生可能会有两个问题:

第一,这样抓段意会不会超过字数?一般说来没有问题,以国考为例,这两年最少字数也有300字,而材料字数在8000字左右,大的标号段在11段左右,一般每一个标号段用3-5个关键词就可以概括,这样每一标号段需要字数25字足够,11段300字足够,去掉重复的、与主题无关的,一般材料200字左右就可以解决。300字绰绰有余。500字的概括题同理。以09国考为例,除了第一标号段胡锦涛讲话的概括比较重要,需要字数较多外,其他几段很容易就可以概括。中间有关日本、世界粮食危机的材料与本题无关,第11标号段是网友的意见,也与本题无关,因此,凡是与本题有关的关键词全部抓出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不会抓关键词怎么办?抓关键词是个含金量很高的技术活。一般说来,关键词往往以“名词”为中心,或者是名词短语,或者是动宾短语,或者是主谓短语。比如,“污染严重”是主谓短语,“引进人才”、“重视立法”是动宾短语,“宣传教育”是名词短语。也就是说,关键词一般得有具体的“核”,这个核一般是名词,让人具体可感。一些副词、介词、形容词如果单独出现是没有意义的。另外,一些具体的数字、人名、地名往往不会是关键词,当然,有些地名需要在概括里出现,其本身可能不是采分点,但是可以表示逻辑次序。比如,南京采用“禁讨区”管理乞丐,这句话真正是采分点的只能是“禁讨区”三个字,但是“南京”也是有意义的,表示的是逻辑顺序。像“杭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这样的话,没有具体的“核”,可以归之为“水货”,这样的表达是不能得分的。

2.二级方略——分类

分类是个大问题,关系到“条理清晰”目标的实现。一般说来,可以有两种分类方式:一是纵向分类,即按照现象、影响、原因、对策来分;二是横向,一般有像正面和反面,工业、农业、服务业,政治、经济、文化,机遇和挑战,国内和国外等并列的几个方面。对于一个概括题,可以先考虑是否用横向,如果感觉横向不合适,再考虑纵向。

一般说来,根据经验不完全归纳,概括主要问题和概括单一问题往往用横向分类较多,而概括主要内容用纵向分类较多。

比如,国考09年概括主要问题就是横向——工业和农业,国考08年是概括单一问题,也是横向——正面和反面,国考07年概括主要内容是纵向排列。

纵向顺序是社会问题的内在顺序,要说清楚一个问题必然要涉及现象、影响、原因、对策四个方面。就像我们穿的衣服,没有人具体规定应该有领口、袖子,但是如果一件衣服没有这些要素,这件衣服如何穿?所以,概括题要先看是否能用横向顺序,如何不合适再考虑纵向,因为纵向是社会问题的内在纹理。

3.三级方略——技巧

做好以上两步,概括就基本没有问题了。剩下的还有几个注意的方面:

第一,尽量使用材料的原话概括。

第二,尽量标号。

第三,先在草稿纸上打草稿,然后再写到答题纸上,不要一边找一边写。

第四,不要片面拔高,就事论事即可。

第五,如果碰到概括“本质”之类的需要高度抽象的要求,可参考权威观点。

参考2011年国家公务员的考生现已进入备考阶段,国家公务员网专家在深度研究申论试题的基础上,总结答题技巧,为大家在备考时再次详细梳理申论“分析题”的答题技巧。分析题是国考申论的重头戏之一,大约在国考申论考试中占到40分,属于必须要紧紧抓住的项目。这两年来,分析题渐成趋势,原因是分析题能够贯彻申论考查“能力”的要求,而且也比较灵活多变,不宜被“模式”套中,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考生的素质。分析题基本算作采分与酌情给分相结合的题目,因此比较主观,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阅卷的印象分和中庸化。所谓中庸化,这是主观题阅卷博弈过程中而凸显的一个特点。我们都知道,国考采取的是电脑扫描、人工阅卷,每道题两人分别打分,如果两人相差分值超过一定数额就需要第三

人打分,如果第三人打分也超过分数区间,则该题被界定为没有共识,则需要重新再来。这将大大拖住阅卷的进度。经过人与机器的多次博弈,最后阅卷老师倾向于靠中间段打分。比如,20分的题目,一般10分算中间档,这样如果分数浮动区间是4分,则6-14分都可算合格。如果打到15分,则11-19分才是合格,而这个分数段很少出现,会加大阅卷者的风险。这样,往往扼杀了杰出人士崭露头角的机会,而水平不高者也不至于太惨。这就造成了国考申论跳出50分很难。

要想拿高分,需要概括题这种严格采分的题目上得分率提高,分析题这种半采分的题目上有突破和文章题这种完全主观题上吸引人眼球。本文仅就分析题得分要点作出解析。分析题要想得高分需要以下四个要素:定性准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引人注目。下面就以2009年第二题关于“粮价上涨”的分析为例,通过这道题的分析来管中窥豹,以使读者深入体会这四个特点。

2009年第二题的题目要求是这样的:“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1.定性分析

粮价是否要提高?要进行判断首先要参考材料的权威观点,材料中谈粮价是在第一段:“今年9月8日至10日,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在玉米丰产示范田,询问乡亲们对国家惠农政策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答,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助多一点,农资价格稳一点。总书记表示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读完这段大家可以发现,胡锦涛没有明确表态。再就是第9段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2008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谷、玉米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粮价很难涨得很高,如果说出现粮价涨得很高的情况,国家也一样有能力采取措施来平抑。我们有足够的库存,使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放心。”通过国家粮食局领导的话我们得出,粮价不能涨,要保持稳定。因此,主张粮价上涨的观点是片面的。

2.理由充分

坚持辩证分析,提出粮价上涨有一定可取之处,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关心,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其立论是站不住脚的。

网友支持粮价上涨的理由是:第一,上涨有利于农民,而农民是弱势群体;第二,农资上涨无关紧要;第三,城市贫民可以享受国家补贴,数额不大,共18亿元;第四,上涨对城市中高收入者无关紧要。

那么,仅从材料出发,可发现其问题:第一,农资上涨并非无关紧要;第二,城市贫民补助18亿元数字可能算错,他认为每人每年平均78公斤粮食,这显然不符合常识。第三,并非每个农民都种粮,不种粮的农民怎么办?

以上是从材料里得出的信息,是“场内”信息,对于分析题来说,大纲明确说明,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因此考生还需要一定的“场外”信息。

结合自己的经验的要求,我们可以补充:第一,粮食是特殊商品,关涉到社会安全,经不起折腾。第二,粮价一定程度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第三,粮食问题根本的还是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通过这些思考,该题答案应该算作理由充分了。

3.条理清晰

考生接下来要做的是要把以上理由分类整理一下,大体可从粮食的特殊性、论据的问题等来展开,可分为两三类。注意语言要简练,同时,加大信息含量。

4.引人注目

考生在完成了以上几步之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包装是达不到脱颖而出的目的,所以我建议考生,答题时可尽量分点,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总括,再加上权威观点。最后,形成的答案如下:

有网友认为,应该提高粮价,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至于农资价格上涨和城市中高收入者可以不予理会,城市低收入者国家可以补贴,数额不大,可以承受。

虽然该网友出于关注弱势群体的良好愿望,但是我认为该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第一,粮食是特殊商品,事关安全,不应迷信市场力量。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粮食完全由市场调节,单纯依靠价格激励则会出现大起大落,不利社会稳定和民生。第二,粮价是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粮价上涨可能带来食品上涨,进而出现工业品价格上涨、CPI上涨,最终对全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第三,粮价一定程度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微观经济运行。第四,从国际和我国经验看,解决粮食问题最终还是依靠科技和政策,进行补贴,保证基本农田,允许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第五,该网友立论有硬伤:农资价格上涨、不种粮的农民等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城市贫民的年人均粮食78公斤数字不实。

以上通过对国考申论真题的讲解,从分析题的角度出发,提出解答“分析题”的思路和高分技巧,希望能对即将参加国考的考生朋友有一些帮助。

在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阶段,总结出申论考试“对策”类问题的高分技巧,以期能为广大考生成功成功迈上公务员之路有所帮助。

近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反培训之风愈刮愈烈,申论阅卷中反培训,去套路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那么考生如何才能写出新意,展现自己特色的申论文章?

考生在申论复习的过程中对于具体问题如何提出对策,首先需要做的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是提出对策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原因才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至于对策的数量,则根据原因的多少,复杂程度而定,并非越多越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提出对策注重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注意第一句话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不能开头就进行详细的阐述,这容易给阅卷老师形成逻辑混乱的印象,也不利于阅卷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你的思路。

如,2010年11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他强调,要加强领导,科学组织,狠抓落实,做好应对暴雪的各项工作,实现保民生、保生产、保运输的目标。他提出三项要求:

第一,加强领导。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气象变化进一步完善应急方案。第二,科学组织。要做好气象预报,为应对恶劣天气提供依据。各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配合,精心调度,特别是搞好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生产、运输和物资调度。第三,狠抓落实。有关地方和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这其中逻辑就非常清晰,首先是总括性的要求,然后每条对策的开头一句话是高度概括,这种写作思路值得考生借鉴。

第二,对策切忌成为空谈,抽象概括后一定要具体化,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符合依法行政的原则。申论测查的是考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策主要测查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提的对策决不能大而空。有的考生把自己背的一些十七大报告中的话往对策中堆砌,没有具体化,导致得分不理想。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十七大报告里所提出的对策是针对全国的问题,是带有指导性又比较宏观的,如果考生完全直接照搬到申论对策里是不合适的,必须加以演绎和展开。

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强降雪防范应对工作。通知说,当前,中国正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也是电煤迎峰度冬以及防治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重要时期,做好强降雪防范应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保民生、保运输、保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气象变化,相应完善、及时启动并组织实施应对预案,科学调度,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最大程度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通知要求各地:

——确保城乡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暴风雨雪等灾害天气情况下群众的正常生活。要组织好粮油、肉、蛋、菜、奶等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稳定,满足市场需求。要切实保证居民的水、电、暖、气供应,做好各项应急准备。要排查房屋特别是中小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房屋隐患,防止出现人身伤亡。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卫生部门要组织做好医疗救助准备工作,满足群众就医需要。对生活发生困难的群众,要及时进行救助。

——努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一旦发生雪情,采取科学疏导车辆、除雪除冰防滑等措施,全力保障高速公路、主要国道、省道的安全畅通。铁道部门要充分考虑雨雪天气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加大运力配置,确保旅客及电煤等重要物资的运输。民航部门要针对暴风雪、大雾、霜冻对机场和飞行器可能造成的影响,组织制订和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除雪除冰,确保飞行安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妥善安排好滞留旅客和司乘人员的吃饭、饮水、保暖、医疗等服务工作,切实维护良好的交通运输秩序。

——切实保证工农业生产正常运行。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要认真做好暴雪可能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应对工作准备,特别是要加强对电力、通信、供水、供热、供气等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正常运行。要指导农民做好农林作物、牲畜的防寒防冻和冻后救助工作,尽快恢复受损的蔬菜大棚、禽畜栏舍等生产设施,努力保护生产能力,保障蔬菜及鲜活农副产品的供应。

——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各级气象部门要做好暴风雪、强降温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信息,搞好气象服务。这场暴雪过后,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还要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低温冰冻以及大雾天气带来的危害,做好防范工作。

通知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应急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密切跟踪灾害发生过程,及时了解雪情雨情风情灾情,确保通信联络畅通;一旦出现灾情,要立即向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报告;涉及跨部门、跨行业领域的灾害过程,要主动互相通报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的每条对策都是具体化,可操作,可执行的。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如果考生提的对策放到其他问题上也能适用,那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些对策是套路,没有针对性了。

第三,在文字表达上提对策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用拘泥于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可以适当地使用排比句,每段的第一句话都是排比句式,能增加考生文章的可读性和气势。常用的排比方式有:„是„的关键;„是„的核心;„是„的基础;„是„前提等,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具体演绎。

例如考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时,可以这样行文: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工作中,我们并不缺乏制度,但在不少地方,制度却成了一纸空文。制度写在了墙上,挂在了嘴上,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制度一旦变成了装饰品,其作用就消失殆尽。制度源于实践,凝结着血的教训。因此,我们在忙于制定制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人严加惩罚,使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摆正人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人民是发展的动力,造福人民更是发展的目的。发展需要速度,但人民更需要安全。企业的利润、领导的政绩等与人的生命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作为官员必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企业绝不能忽视安全,唯利是图,本末倒置。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鞭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安全生产责任大如山,那种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无所作为的形式主义贻害无穷。政府是人民的“守夜人”,负责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落实中央政令,各级主管部门应切实转变作风,抓工作不能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一定要敢抓敢管,抓实抓严,通过抓好落实,消除法律政令的“肠梗阻”现象,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

最后,建议考生在掌握了以上提出对策的方法后,在成文时还应该注意对策之间排列的逻辑顺序。只有把对策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才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的申论作文。常用的逻辑顺序有从内因到外因,从直接到间接,从根本到一般,这些需要考生多加体会和练习。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对策题得分要诀

2010年申论备考:申论对策题得分要诀

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之际,总结出申论考试“对策”类问题的高分技巧,以期能为广大考生成功成功迈上公务员之路有所帮助。

近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反培训之风愈刮愈烈,申论阅卷中反培训,去套路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那么考生如何才能写出新意,展现自己特色的申论文章?

考生在申论复习的过程中对于具体问题如何提出对策,首先需要做的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是提出对策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原因才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至于对策的数量,则根据原因的多少,复杂程度而定,并非越多越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提出对策注重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注意第一句话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不能开头就进行详细的阐述,这容易给阅卷老师形成逻辑混乱的印象,也不利于阅卷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你的思路。

如,2010年11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他强调,要加强领导,科学组织,狠抓落实,做好应对暴雪的各项工作,实现保民生、保生产、保运输的目标。他提出三项要求:

第一,加强领导。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气象变化进一步完善应急方案。

第二,科学组织。要做好气象预报,为应对恶劣天气提供依据。各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配合,精心调度,特别是搞好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生产、运输和物资调度。

第三,狠抓落实。有关地方和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这其中逻辑就非常清晰,首先是总括性的要求,然后每条对策的开头一句话是高度概括,这种写作思路值得考生借鉴。

第二,对策切忌成为空谈,抽象概括后一定要具体化,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符合依法行政的原则。申论测查的是考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策主要测查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提的对策决不能大而空。有的考生把自己背的一些十七大报告中的话往对策中堆砌,没有具体化,导致得分不理想。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十七大报告里所提出的对策是针对全国的问题,是带有指导性又比较宏观的,如果考生完全直接照搬到申论对策里是不合适的,必须加以演绎和展开。

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强降雪防范应对工作。通知说,当前,中国正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也是电煤迎峰度冬以及防治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重要时期,做好强降雪防范应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保民生、保运输、保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气象变化,相应完善、及时启动并组织实施应对预案,科学调度,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最大程度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通知要求各地:

——确保城乡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暴风雨雪等灾害天气情况下群众的正常生活。要组织好粮油、肉、蛋、菜、奶等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稳定,满足市场需求。要切实保证居民的水、电、暖、气供应,做好各项应急准备。要排查房屋特别是中小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房屋隐患,防止出现人身伤亡。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卫生部门要组织做好医疗救助准备工作,满足群众就医需要。对生活发生困难的群众,要及时进行救助。

——努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一旦发生雪情,采取科学疏导车辆、除雪除冰防滑等措施,全力保障高速公路、主要国道、省道的安全畅通。铁道部门要充分考虑雨雪天气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加大运力配置,确保旅客及电煤等重要物资的运输。民航部门要针对暴风雪、大雾、霜冻对机场和飞行器可能造成的影响,组织制订和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除雪除冰,确保飞行安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妥善安排好滞留旅客和司乘人员的吃饭、饮水、保暖、医疗等服务工作,切实维护良好的交通运输秩序。

——切实保证工农业生产正常运行。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要认真做好暴雪可能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应对工作准备,特别是要加强对电力、通信、供水、供热、供气等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正常运行。要指导农民做好农林作物、牲畜的防寒防冻和冻后救助工作,尽快恢复受损的蔬菜大棚、禽畜栏舍等生产设施,努力保护生产能力,保障蔬菜及鲜活农副产品的供应。

——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各级气象部门要做好暴风雪、强降温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信息,搞好气象服务。这场暴雪过后,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还要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低温冰冻以及大雾天气带来的危害,做好防范工作。

通知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应急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密切跟踪灾害发生过程,及时了解雪情雨情风情灾情,确保通信联络畅通;一旦出现灾情,要立即向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报告;涉及跨部门、跨行业领域的灾害过程,要主动互相通报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的每条对策都是具体化,可操作,可执行的。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如果考生提的对策放到其他问题上也能适用,那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些对策是套路,没有针对性了。

第三,在文字表达上提对策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用拘泥于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可以适当地使用排比句,每段的第一句话都是排比句式,能增加考生文章的可读性和气势。常用的排比方式有:„是„的关键;„是„的核心;„是„的基础;„是„前提等,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具体演绎。

例如考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时,可以这样行文: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工作中,我们并不缺乏制度,但在不少地方,制度却成了一纸空文。制度写在了墙上,挂在了嘴上,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制度一旦变成了装饰品,其作用就消失殆尽。制度源于实践,凝结着血的教训。因此,我们在忙于制定制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人严加惩罚,使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摆正人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人民是发展的动力,造福人民更是发展的目的。发展需要速度,但人民更需要安全。企业的利润、领导的政绩等与人的生命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作为官员必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企业绝不能忽视安全,唯利是图,本末倒置。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鞭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安全生产责任大如山,那种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无所作为的形式主义贻害无穷。政府是人民的“守夜人”,负责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落实中央政令,各级主管部门应切实转变作风,抓工作不能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一定要敢抓敢管,抓实抓严,通过抓好落实,消除法律政令的“肠梗阻”现象,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

最后,建议考生在掌握了以上提出对策的方法后,在成文时还应该注意对策之间排列的逻辑顺序。只有把对策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才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的申论作文。常用的逻辑顺序有从内因到外因,从直接到间接,从根本到一般,这些需要考生多加体会和练习。

第四篇:国家公务员备考要诀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考查一个人的行政管理能力,是一种基本潜在能力的考试。其功能是通过测量一系列的心理潜能,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管理职业领域里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这门考试,不必要在考前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复习”,考生在考前要了解这门考试的性质与特点、测试的实施方式和程序,了解考题的题型特点、答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要明确考试大纲罗列的所有题型。对考试大纲要了解,对每一种题型的设问、具体要求、作答的参考时限应该心中有数,这样不会因为不熟悉题型而作不出答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演绎推理,这种题型在准备时一定要结合考试大纲,看一下演绎推理的设问是什么样的要求,要明确演绎推理给出的假设和题干,这个假设是无庸置疑的。在这个假设前提下,作出一个推断或者在给出的四个选项里面作出一个选择。

第二,了解行政职业能力的全貌。行政职业能力从考试的结构上来讲,可分为五大部分,即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对于这五大部分,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水平或者说能力特长不一样,所以在作答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相对容易的题目先做,难的题目可以往后放一放,回过头来再做,不要在太难的题目上耽误太多的时间。

第三,要分配好时限,在考试的时候,试卷上都会给出参考时限,帮助你掌握每一部分的作答时间,不要在某一部分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否则最后可能导致别的部分没有时间作答。我们按照答题时间及得分情况试题分为三类:(1)耗时长且不易得分―――数字推理、图形推理;(2)耗时长易得分―――资料分析、事件排序、数学运算、言语理解与表达;(3)耗时短但不易得满分―――常识判断。

二、申论

申论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录用考试,考试试题的政治导向明确,不容出现偏差。试题的客观性很强,不许随意发挥。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论,无可非议。题材的多样性和答题的规范性,使得答题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才能从容应对。下面以某范本进行分题论述。

1.请用不超过I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1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练,简明扼要。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随意发挥。

(4)轻重权衡:答题时不要圃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答题步骤】

(1)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将勾划出的句子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题方法】

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括句+分述句+道理句。

(1)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般为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2)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注意:由于《申论》考试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观的、有一个基本确定的答案,因而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应该是相同的,所谓殊途同归是也,考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不然,就会违背答题要求。)

①环节分析法。对于那些以纵式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阶段性为序或逻辑上的逐层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②参与方分析法。一件事情可能有几方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就各方的行为进行分述答题。

③链式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链式分析法。

④类型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

⑤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这对于初学者或心理素质差者有较大帮助。

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3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解题对象:针对给定材料,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在给定材料之内,一般是近涉关系,很少是远涉关系。

(3)适用性。由于招考的公务员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人才,因而,所思所想都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要就事论事,不能大而空,要切实可行。

【答题步骤】

(1)根据前边所述的方法,勾划出文中反映的主要问题。这是保证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的重要依据。

(2)寻找问题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这是保证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3)根据环境和条件,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答题方法】

(1)分层法:有些问题,可以从观念、制度、具体行为三个层面来提出解决办法。①转变观念,改变现有的……观念,通过……,树立……观念。②建立……制度(体制),……。③加强……管理,(实际行动)。

(2)职能分类法:答这类题时,方案可以是按“企业或单位”、“政府”、“法律”、“个人”四方来分。通常情况都是“企业应当做些什么”,“政府应当做些什么”、“法律做些什么的方式”、“个人应当做什么”。

(3)核心元素分析法:抓住核心元素,提出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关于人的解决问题上,一般都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两个方面来提出解决方案。

(4)参与方分析法。就是一个事件的双方或多方,各有什么问题分别解决什么问题。这种题要忌讳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这种办法也是考生最易接受的,考生平时可多演练此法。

(5)焦点问题分析法。找出矛盾斗争的焦点,解决它,就如解开争斗的死结一样。“如何很好地解决新闻曝光案件?”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法律的、政府、新闻的实际出发,可以从宏观的、微观的两个方面来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3.就给定资料的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5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理解题意】

(1)文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或道理进行论述的文章。

(2)论述内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申论》考试时都要求考生抓主要问题,因为招考的国家公务员,行使国家权力,必须要注意平衡问题。要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考虑问题时主次分明,对于轻重利弊能较好地权衡。

(3)中心明确。就是观点鲜明,肯定或否定,赞扬或贬斥,清楚明了,不含糊其辞。在文中最好使用段旨句。一是方便阅卷教师迅速获知文章主要信息,二是方便考生自己写作时紧紧围绕中心来写,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4)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论述过程中理论与事实要能很好地结合,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事实与道理紧密相连,互相支持,为中心论点服务。道理上讲,《申论》考试的一般事例都主要来自于给定资料,理论可以从给定资料中来,也可从中引发。

(5)论述深刻。就是要求论述时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现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应深人事物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对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体制、观念、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深刻性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当前实际。

(6)有说服力。这是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提出的要求。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7)从本次考试的目的,也就是录用国家公务员来看,评卷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因而即使是论述题,各位考生在答题时虽然有一定的发挥余地,但总的来说规范性是很强的。因而作文必须从标题、结构、语言、文面等方面表现出规范性来,这样才有利于写作与评卷。

【写作步骤】

(1)通读全文,抓住主要问题。

(2)思考资料提出的主要问题,提炼出中心论点。注意要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为国家利益着想。

(3)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能证明恰当的材料,在头脑中酝酿写作提纲,对全文进行谋篇布局。

(4)将头脑中酝酿成熟的文章内容表述出来。注意不要随意修改,不写错别字,保持卷面清洁。

【文章写作】

(1)标题。标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陈述式,主要包括标题揭示内容和揭示主旨两种情况。一种是设问式,如你能承受多大的噪声,这种标题的好处是能让人产生悬念,引发读者思考。既然是公务员考试,那标题多数时候就应当直陈其事为宜,对那些见惯不惯的事件,使用设问句能促人警醒,起到震聋发馈的作用。再有,标题中一般都有文中涉及的最常见词语。这样,考生就不该随意拔高主题,作宏篇大论,而要贴近材料。

(2)正文的写作一律采用三段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般都选用资料中提供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地乱谈。要集中力量论述主要问题,论述时有详有略,重点内容详写,次要内容略写,但要兼顾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要看到正面情况,又要注意到次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有层次,涉及到相关部门时方案要体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互相合作精神。分析问题要按照由此及彼、由表象到本质、由微观到宏观、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式进行。

解决方案要紧承分析问题的步骤。解决方案既要有总体上的思路,也要列举切实可行的手段或措施,使解决方案既照顾到全局,又照顾到特殊情况,既解决主要问题,又控制次要问题,特别是杜绝新问题重新滋生。

在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时,建议采用分条列项的方式,或者使用段旨句。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概括表明本段的大意。总之,考生应当明白,无论从阅卷教师的具体情况还是机关工作作风采衡量,这种简洁快速的作文方式都是应当和值得提倡的。

无论如何,文章的写作语言都要求不使用华丽的词藻或复杂的修饰语言。毕竟机关工作作风要求稳重,不能表现出轻浮和幼稚来。要使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语言服从于和服务于文章体裁。《申论》要求写作的文章,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便于阅读和接受,才能切实担负起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来。

三、面试

笔试合格后就可以进入面试阶段,怎样进行面试呢?目前公务员录用面试主要采取了以结构化面试为主的方式,或者以情节模拟相结合的其他方式,来主要考查报考者的综合分析、言语表达、计划组织、人际关系、应变能力以及自我认知的程度。

面试要取得好的效果,要基于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要听清楚考官问的问题;第二,要诚实地加以回答;第三,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条理清楚,说理充分,充分展现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积累或者你的能力,给用人部门一个发现人才、识别人才创造一个条件;第四,要作有准备的发言,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多搞几次面试演习。平时遇到突发情况不要回避,多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参加一些演讲和辩论,这对锻炼考生应变能力是有帮助的。

第五篇: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模拟试卷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答题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准考证号、姓名栏内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特别是近些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运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专利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对外发明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且近几年增速明显加快。1995年,我国对外发明专利申请量仅为312件,而2006年已增至6368件,增长约20倍。12年间累计申请海外发明专利2.09万件,年均增长率为31.5%。但是,比较而言,中国持有外国专利权量与外国持有中国专利权数量的差距仍然在急剧地扩大。

我国对外申请的专利不少,但发明专利在总申请中不到20%,这在相当程度上表明中国专利的创新水平较低。此外,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行业或对国家安全产生重要影响行业,中国专利所占的比例很低。比如,在化学、医药和核技术等领域,外国占据了90%以上的发明专利申请,而航天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外国比国内高出30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曾处于领先地位的超导技术、计算机以及数据处理方面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大半也被国外占据。

2.国家政府对待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政府必须愿意将侵权列入严重犯罪的种类并进行严重的惩罚。同时,政府又必须注重立法的落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的执行问题,而且也反映了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美国正是有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落实措施,才为美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环境。对于出售盗版制品的商店,当事人最重可被处以5年监禁并被重罚,罚款额度足以使商店破产。

在侵权调查中,FBI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收集系统和无所不在的调查网络,扮演了重要角色。除FBI之外,美国与知识产权保护、侵权调查有关的机构众多,如商务部专门设有负责知识产权的副部长;美国海关则是打击侵权的一道重要防线。

除政府机构外,美国很多大企业都设有专门部门调查侵权问题,为避免孤军作战,很多行业还设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如美国出版者协会、电影营销协会、计算机软件和服务工业协会、商业软件联盟、全国音乐出版者协会等。它们一般都聘请法律顾问,监督市场,积极参与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活动,游说政府,一旦发现生产、销售盗版产品的情况,则立即报告主管机构,堪称企业利益的忠实代言人和平衡协调者。

3.2013年4月,武汉市检察院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批准逮捕在网上出售盗版软件的犯罪嫌疑

人梅某。该案是公安部“3.6”特大侵犯著作权案件集群战役打响以来,武汉市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首起案件。2012年9月,犯罪嫌疑人梅某在淘宝网上购买电子产品时,发现一款“广联达预算软件”销量很高,全套最少在两万元以上,并且网上售出的均是盗版,于是在网上花100多元购买了两套该盗版软件,之后又购买了空白加密狗和空白光盘,将程序复制进去,成本不过20多元。

2012年10月,梅某在淘宝网上注册两家店铺销售广联达盗版软件,价格从40元提升至100多元一套。

2013年4月16日,截止到被抓获时,梅某共售出软件1542套。据广联达软件公司有关领导介绍,粗略估计,梅某的侵权行为至少对其公司造成了2000万的经济损失。

办案检察官谢云欣解释,该案中犯罪嫌疑人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认可,复制发行其计算机软件,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已经构成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

4.据我国台湾媒体报道,软件业厂商统计结果表明,2000年因盗版导致的收入损失高达120亿美元,这一数字占全球软件总销售额800亿美元的15%。软件企业警告说,随着第三世界国家高科技发展加速,软件业损失会更加严重。科技和法律专家也发出警告,如这一问题日益恶化,那么以美国企业为主的软件产业发展将大打折扣。

甚至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软件盗版的危害:就像毒品走私一样,盗版问题猖獗,根本无所着手,到处都是逍遥法外之徒。商业软件联盟指出,全球2012年软件盗版率已由1999年的36%增至37%。这表明全球卖出的软件产品中有37%是盗版产品。在各国积极取缔盗版的前提下,盗版率曾一度在1995年的45%基础上有所下滑,但如今却不减反增,让软件企业忧心忡忡。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仅用20多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程,但是还是有很多法律规则没有跟上。就拿作为知识产权案件里最难审理的商业秘密纠纷案件来说,根据现行《刑法》对侵害商业秘密罪的规定,只有在产生重大损害比如50万元以上才能入刑,这对权利人商业秘密的保护非常不利,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现行立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散见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刑法、劳动合同法中的若干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而较之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类案件常常面临举证难、保护难的尴尬局面。

5.厦门关区是福建省名牌最集中的地区,聚集了众多国家级品牌和省级品牌。但据了解,虽然该关区采取了种种办法,但由于关区内企业对海关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措施知之甚少或重视不够,收效甚微,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至今仍忽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申请。

今年厦门海关曾向关区内10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发放了有关知识产权的问卷调查表,但最后回收的仅有30份。尽管如此,海关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对企业进行了摸底,结果发现,80%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从未向海关总署办理过保护备案;60%的企业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一无所知;30%的企业认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不重要;而高达90%的企业没有设置管理、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门机构及人员。

作为成熟的市场化国家,英国政府鼓励通过公司间技术转移的方式促进知识产权的应用。在拥有知识产权进行技术转移方面,比较典型的有英国技术集团公司和TTP公司两种运作模式值得一提。英国技术集团公司现拥有3800项专利,有员工100人,投资29家企业,年收入1亿美元。它的工作流程是从大学和公司的发明中获取新的想法和思路,然后委托进行进一步开发或购进知识产权,这个过程中由技术专家和专利专家相互作用,取得专利。然后通过出售、许可证生产和建立创新企业等三种方式实现价值。

不管是作为知识产权中介组织的英国技术集团公司,还是根据客户需求开发技术并转让技术的TTP公司,都获得了成功。他们共同的经验是,建立知识产权的强势地位,将技术人员、商业人员和拥有专利的人员整合在一起;策略地考虑知识产权,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许可证、建立新的派生公司或合同方式,在保护技术的前提下,实现技术的商业化生产。

6.法国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国家,照相术、电影、热气球等许多发明都源自法国。其知识产权体系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直接的、有形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和法律保护体系;二是间接的、无形的尊重知识和以知识为重心的社会价值观的建设。

从知识产权的法律来说,法国属大陆法系,其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与英美有两点基本不同。一是英美法律对“版权”的界定近似于商品属性,一旦买卖即转移原创作者的全部相关权利;但法国和欧洲大陆多个国家的法律却规定了“作品”除了相关“商品”属性的“版权”外,还有一个与该作品永远不可分割的“人格”属性,其完整个性只属于作者本人,只归创作者永远享有,甚至死后也不例外,即所谓“署名权”、“人格权”和要求保证作品完整性的权利。第二,在相关的版权管理上,英美法律相对要简单一些,作者无需登记便可自动享有版权保护,但大陆法系则规定了一系列的严格登记手续。如,无论版权转移与否,一张照片上的摄影师姓名在法国从法理上是永远不能抹掉的。相对而言,英美法律令作品易于传播,却不易保护,法国及大陆法系国家的版权法保护则更严谨。

7.2013年4月12日,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顾坚在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直陈,在网络侵权盗版案件中,由于侵权过程比较复杂,导致权利人不容易辨别,给案件侦办带来了很大困难。

“比如很多影视网站代理的影视作品是经过权利人层层进行授权的,其授权关系比较复杂,有很多代理级别,导致公安机关在取证过程中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个网站同时侵犯多个权利人的作品,取证就更为复杂困难。另外,互联网网站上的作品不光是中国的,也有很多外国的。如果作品的权利人在外国,很难及时得到其他国家权利人的协作和固定相关的证据。”顾坚表示,对于这些问题公安机关正在和有关部门和权利人组织共同研究,争取更好地解决。取证困难还体现在,很多盗版网站的服务器在境外,这给公安机关的取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顾坚同时指出,网络侵权盗版案件的盈利方式比较特殊,数额很难认定。“比如有些侵权网站上,既有正版的,也有盗版的,而其盈利中有非法所得,也有合法所得,所以非法所得的数额很难进行确定。再比如,有些侵权网站免费下载或观看侵权作品,通过广告或者代理等业务盈利,企业的非法所得也难以确定。”

除此之外,“网络侵权盗版案件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在我们侦办案件过程中,有的网站只提供共享软件的下载,有的网站提供相应软件的破解,这些网站按照我国现有法律很难单独定罪。”顾坚说。

8.2005年1月1日,修改后的新加坡《版权法令》生效。其中一项主要的修正是,“使用侵犯版权的软件被视为刑事罪”。如果有人蓄意侵犯版权,即非法复制大量的盗版软件,包括从互联网下载盗版电影或歌曲,或利用盗版物品取得商业利益,将在刑事罪名下被控,面临最长六个月的监禁或者最高2万新元的罚款,或者两者兼施。

2007年9月,新加坡警方展开行动,突袭了一家室内设计顾问公司的办公室,起获该公司使用的盗版软件。同年2月,新加坡两名青年因为在互联网上非法下载和传播大量歌曲,分别被判处入狱三个月和四个月。新加坡针对使用、下载、分发盗版软件的一系列行动,极大地震慑了侵犯知识产权的个人和组织。

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相关的行业协会和版权拥有者组织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前面提到的非法下载音乐者被判入狱的案件,就是在新加坡唱片音像工业协会的举报下立案的。此外,商业软件联盟组织也积极在新加坡推广使用正版软件的理念。

2005年,由于成功地遏制了盗版,新加坡软件盗版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盗版所带来的损失也减少了1000万美元。目前,新加坡已进入全球盗版率最低的20个国家行列。

9.“兰州城雕《黄河母亲》又遭盗版了,山东滨州和山西大宁出现了两种‘山寨版’《黄河母亲》。”传出这一消息的时间是“4•26”知识产权日前夕。目前《黄河母亲》作者、著名雕

塑家何鄂已向两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拆除侵权雕塑,赔偿经济损失。

其实,像这种盗用版权(著作权)牟利的案例并不稀奇,兰州歌舞剧院《大梦敦煌》侵权案、《千手观音》侵权案等一系列版权纠纷曾在国内引起不小的轰动。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权利范围在逐步扩大,各种侵权案件也在逐年上升。”2013年4月23日,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举行的“甘肃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现场,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一位工作人员说。

据兰州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刘进宏介绍,侵犯知识产权最为常见的形式便是版权侵权,市场上经常发现的盗版图书和音像制品便属此类。

2013年4月22日,兰州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查获的106万件非法出版物在兰州市北面滩被集中销毁。这些盗版物中,盗版音像、软件及电子出版物26万件、盗版图书35万件、盗版教辅教材40万件、非法政治类出版物0.7万件、非法报纸4.3万件。

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甘肃省专利行政执法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41起,结案35起;省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2件,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33.3%;省法院系统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60件,涉及著作侵权、商标侵权、专利权侵权,以及技术合同、植物新品种纠纷等方方面面。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巨大价值,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利益,经常通过仿冒、制假贩假等手段,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时间内敛取巨额经济利润。”刘进宏说。

10.“Haier海尔”被移花接木成“Hoier海尔”、“NIKE”被偷梁换柱成了“HIKE”„„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稍不注意就会错认的山寨商品。

不仅如此,更有一些不法分子明目张胆地恶意抢注名牌。来自法国的拉菲有众多类似“拉菲帝国”、“拉菲世族”、“拉菲传奇”的仿冒品牌,华润漆有“美国华润”、“新华润”、“世纪华润漆”、“广德华润漆业”等多个难辨真假的冒牌货。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行政部门共查处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32万余件。其中,在商标、企业名称等领域恶意仿造或制售假冒名牌者,占绝大多数,这是“必须禁止的拿来主义”。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副主任赵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知识产权保护更多的是品牌保护。制假贩假不仅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而且是偷窃创新企业成果、搅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护品牌就是鼓励我国企业产生更多的创新动力。

靠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是中国的战略决策。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发展,只有不断升级、改革、创新,迸发市场活力,才能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参加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时指出,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11.近年来,“山寨”、“山寨文化”已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热门词语。这股在大江南北刮起的“山寨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考证,“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其本意是指绿林好汉聚义之地或土匪窝子,现在则不仅表现为产品(“山寨产品”),而且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即所谓“山寨文化”。山寨产品首先出现于广东沿海地区,以模仿手机和数码产品起家,并逐步扩大到服装、电脑、影视等领域,渗透到很多行业和领域。2009年春节之前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山寨版春晚”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山寨产品的特点是高仿造性、快速化和平民化。以广东山寨版手机发展为例,很多是通过小作坊起步,在快速模仿名牌手机的基础之上,以新潮、近似名牌、功能齐全、适用灵巧、价格便宜等特征迅速占领市场。时下山寨风的猛烈,使其不限于产品领域,还在服务、建筑、经营模式等方面“大显身手”,如南京甚至出现了“山寨一条街”。当然,山寨文化的核心仍然是山寨版产品。人们将以低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

观、嫁接其功能并加以适当变换与创新,并最终在功能、外观与价格方面全面超过主流品牌的现象称为山寨文化现象。

“山寨”文化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心理已是不争的事实。如前所述,关于其性质则存在不同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山寨被作为模仿的代名词,山寨文化被当成一种模仿文化,则是很多人所认同的。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先生在谈到山寨文化时即指出,很多人可能有一个共同认识,山寨文化是一种模仿文化。这种文化指的是原来他人拥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东西,可能是产品、文化活动或者品牌,通过开发所谓山寨产品而越过价格或者其他门槛,使消费者享受到所谓的原装产品的一些相关的功能。模仿则与知识产权保护直接挂上了钩。

12.山寨文化现象的出现无疑不是偶然的,它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其存在具有一定的缘由。但是,山寨文化现象是否值得肯定,具有正当性,则存在不同认识。其原因在于山寨版产品游走于行业政策的边缘,容易引起分歧。不过,大体上存在赞同与反对两种声音。赞同者主张,山寨文化打上了群众智慧、草根创新的烙印,并且是挑战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的强势品牌产品的有力武器。山寨文化使精英化草根化、平民化,调动了广大群众的智慧,为普通群众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反对者则主张,山寨文化实际上是文化的倒退,甚至是一种冒牌文化,其核心是剽窃。

杭州民生集团副总裁裘自良曾指出,该药厂的龙头产品“21金维他”自品牌创立以来,不断发现有山寨版产品问世,花样甚多,像“新21金维他”、“21维他”、“21金维也”,这些显然具有仿冒嫌疑。还如南方某“山寨机市场”出现的专门仿冒品牌手机畅销机型的“高仿机”和购买“高仿”国内知名品牌手机外壳、套装旧手机芯片主板拼装而成的“翻新机”,也具有侵权的嫌疑。有人指出,一般高仿的山寨手机都会打上所模仿正品品牌手机的商标,但山寨手机厂商会在品牌名称上稍加改动,以达到鱼目混珠的目的。如据记者报道,在某山寨版手机市场,一款山寨手机“iphone”与真正的“iphone”几乎一模一样,对真机的屏幕、配件、重量、接口、内存等均进行1:1模仿,若不是价格比真正的“iphone”低了好几倍,消费者很难发现是山寨产品。嫁接、组合、仿制行为很可能涉及到对他人专利权的利用。模仿稍不慎,很容易掉进仿冒、仿制侵权的漩涡。一些山寨版产品由于存在具有侵权性质的假冒、仿制与搭便车的行为,并利用低成本的价格优势,蚕食了正版产品的大片市场,实质上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1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之灵魂,也是山寨文化获得正当性的实质基础。知识产权法律的重要宗旨也在于鼓励和激励创新,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我国第三次刚刚修订的专利法,在立法宗旨中就专门增加了“提高创新能力”。就山寨文化而言,我们需要反对的是没有创新的复制和模仿、没有价值的文化复制,反对单纯的仿制、模仿,而提倡在合理借鉴、参考、学习他人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产品或文化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创新优势,实现梁启超先生曾说过的所谓“重化合、创新变、扬个性”。这应当是山寨文化的归属和发展目标。

三、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瓶颈。(1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不超过150字。

(二)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分析各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做法,并谈谈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启示。(20分)

要求:概括全面,对策可行,不超过4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对“山寨文化”的认识。(15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300字。

(四)为了迎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的良好氛围,W市将举办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打击非法盗版音像制品,假设你是W市

政府宣传办的工作人员,请草拟一份活动方案提纲。(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通俗易懂,表达简明;

3.不超过350字。

(五)请以“必须禁止的拿来主义”为话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要求:

1.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

2.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1000~1200字。

下载2010年国家公务员冲刺指导:申论分析题得分要诀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国家公务员冲刺指导:申论分析题得分要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30字高分要诀.36782566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30字高分要诀题目是关键,材料读三遍。 概括查原文,分析看多面。 对策有多种,文章出论点。 题目是关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材料、作答要求(题目)三......

    申论答题得分方法

    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方法 —得申论者得天下 朋友你好: 有幸能看到本书,祝贺你已经走在别人前头了。 如果你还没有参加过公考,你可能还体会不到申论答题的简易,得分的艰难。 每......

    申论小题得分方法

    定律原文: 逆向思维,紧抓小题拿高分;阶梯思维,申论答题四步走。 对点思维,分值字数藏玄机;概括思维,全文框架了于心。 巧搬思维,答案自从文里来;规范思维,标准尽显高素养。 主流思维,五......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一易得分题归纳概括总结

    常德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笔试课程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网校培训课程,四折起疯抢归纳概括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考察的一种基本题型,相对其它题型而言难度较低。然......

    公务员申论写作要诀

    公务员申论写作要诀如何审题材料就是申论文章的窗口,考生依据材料总结概括出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就是申论文章的精神实质,是申论写作的依据;申论的考试要求是对论证的限......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应用文写作指导:工作计划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应用文写作指导: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拿分关键题型:综合分析题

    汇总>>>国家公务员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拿分关键题型:综合分析题 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了解到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从2015年开始,行测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分为省......

    2012年福建公考申论冲刺指导

    2012年福建公务员笔试将于4.21日举行,上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申论。报考A类职位人员需参加申论笔试,考生经过基础复习阶段,对申论考试内容应该已经有所了解,对于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