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管理如何实现长效化(调研报告)
城 市 管 理 如 何 实 现 长 效 化
今天,“城市管理”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它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近年来,加入WTO、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使得城市管理工作被推上“锋口浪尖”。在城市日益发展的今天,管理的何去何从,不再是简单1对1的问题,如何实现管理的长效化,如何体现管理的成效化,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调研,为南宁市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管理模式,以此保证城市管理与城市发展取得“共赢”。
一、城市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分析
2001年,南宁市作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实施试点城市,从当年的9月11日起正式实施操作,是我市的城市管理工作新的里程碑。几年时间里,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近三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更是将我市建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但是目前社会上仍存在着阻碍市容长效管理的“顽疾”,影响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首先试着从几处管理现状及管理难点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前进的“绊脚石”:
管理现状方面:
(一)主次不分,同等化考核模式,模糊主次干道管理概念。将城区道路划分为主、次、小街小巷三个等级管理,对不同等级实行不同的管理标准,采取不同模式的管理方式,思路正确、管理模式先进。等级管理亦是当今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流行的管理方法之一,这是主干道“精品化管理”及次干道、小街小巷“人性化管理”的结合体,是解决流动摊点“堵、疏”结合的较好模式。我市也已对道路进行等级划分,划定出“1958”主要道路,对不同种类管理评定不同考核评分系数,但是,只要一检查,所要道路又回归一个检查标准,原本已审批管理的次干道、小街小巷的经营摊点,逢大小检查均要回避,不单是
1让经营户搞不清方向,原本管理要求上就有不同标准,而逢检查考核又同等标准,在执法中,也容易造成管理模糊和矛盾。
(二)审批、管理脱节,多头审批,管理只是流于形式。
2003年我市将二十米以下道路管理权限下放城区,当时我辖江南区二十米以下道路的审批管理列入示点。四年过去后,二十米以下道路审批管理非但没有进步,还成为市民投诉的集中点、热点,也是管理的盲点和市容“脏、乱、差”的代表。归根结底,造成这个问题的成因就是因为审批权与管理权不是同一单位,工作脱节严重。城区审批摊点从不与执法部门进行对接,执法部门在审批中担当的是审批“打手”的角色,哪里不愿交钱了,就让执法部门“管理管理”,而执法部门将管理情况反馈给审批部门后,由于牵涉到部门利益,审批方也不对审批行为以约束,管理也只是流于形式。同时,多头审批,也是脱节成因之一,各城区审批单位情况不同,但江南区除城区市政局审批外,经贸局、社区、街道办、威宁公司、市场管理处均可审批,多头审批,互不干涉、互不对接,使得经营户也乐于“钻空”。
管理难点方面:
(一)占道摊点、跨门槛经营问题屡禁不止,制约市容长效管理。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是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往往是越整越多、越治越乱、屡禁不止的局面。分析成因主要有:
1.由于占道摊点自身的反复性、流动性,在客观上造成了执法部门分散管理,缺少协调。虽然每天都繁琐地派人去整治管理,但最终达不到理想的整治效果,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
2.占道摊点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等显著特点,成为违章者的内在动力,同时,又给城市带来了另一种危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3.目标不明,疏而无度,造成疏导的盲目性,为占道摊点的生存提供了方便。在摊点管理上,许多部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片面地
认为疏导工作是发展经济、增强财力的生财之道,为此,毫无节制地审批,过度的疏导使乱摆卖泛滥成灾。
4.措施不力、固守无方,造成根治的软弱性。在遇有检查时,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采取突击的办法应付检查。因此,出现了检查前掀起高潮,检查后大回潮的现象。
(二)横七竖八的占道违章停车的问题,城市规划限制长效管理。车辆占道停放也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个常见问题,由于机动车占道、非机动车的乱停放,给出门行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甚至引起交通堵塞。其原因主要有:
1.随着汽车价格不断下降,我市机动车拥有量正在迅速增长,而公共停车设施严重缺乏,停车供求矛盾日益突现出来。
2.停车经营管理的混乱,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人员和停车者素质低等,也造成占道违章停车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
3.受城市停车发展战略、建设政策、机制等因素影响,无法提供场所给经营者、购物者停车,无法提供安全保障。
(三)暴力抗法事件层出不穷,执法环境牵制长效管理。
其实,从历次暴力抗法事件中不难看出,暴力抗法事件的高发期也就是城市管理加大管理力度的时候,其原因主要有:
1.执法对象大多是下岗、失业、外来人员、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加上部分群众法律意识薄弱,对执法行为不理解、不支持,易受当事人挑唆,因此,围攻起哄、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
2.城管人员被打,常常是现场无人处理或无权处理,待公安赶到现场后,取证无着落,因此常出现被人打而不了了之的事件,影响了执法形象,助长了抗法者的威风,加大下一步执法的困难。
3.法律不完善,执法手段软,管理效果难到位。目前,城管方面法律法规不完善,没有操作性强的惩罚性措施对抗法行为加以制约,导致问题出现整治-回潮-再整治的非良性循环。
二、关于如何实现长效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管理长效性,是各级政府及城市管理者需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现就如何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浅谈几点对策:
1.坚持人本原则,加强城管执法队伍自身建设。
即要以人为中心实施管理,全面实施素质建设,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的思想业务水平。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打牢思想基础;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培训,业务理论水平的培训;三是充分发挥新招公务员专业性强这一特性,在工作中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多给一些施展的空间,设立交流平台,召开座谈会,有必要的话要求专业人员定期针对工作写出调研报告,不断激励与鼓励他们,物尽其用。
2.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执法的效能。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城市管理问题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变换,因此,要在管理意识上、模式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步完善“四定位、三联网、二监督、一服务”的整体工作机制。“四定位”即:定路段、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实现目标清晰,责任明确;“三联网”,即实行中队-办公室-大队领导监督体制,营造层层有压力、人人抓管理的工作氛围;“二监督”,即强化中队内部监督和大队外部监督,定期和随机抽查相结合;“一服务”即抓服务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紧紧围绕城管动态、城管法规、城管风采等内容,全力构筑强有力的宣传格局;开展“城管宣传进社区、进单位”的活动,加强对进城农民、外来流动人员等重点人口的宣传教育。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共同营造城管执法的良好氛围。
4.科学管城,主干道精品管理,次干道、小街巷“统管”规范。重新对主、次干道进行职能划分,对划定出的主干道管理、检查实行“十无” 整治标准,对于主干道旁的次干道、小街巷允许摆卖,统一审批与管理部门,实现权责一致,管理部门有权取缔违规审批摊点,审批方亦不能单是收费,还必须做好摊点分区及美化的工作。
首先:建立“特色摆卖街”,让“难点”变为“亮点”。次干道及小街巷的审批行为不能单是“交钱审批”,而是要提升到合理规划这一层次,由相关部门组成考察团或调研组,对全市的可审批道路进行调研,对符合条件的道路进行规划,结合南方城市占道经营的特点,建立特色街,通过招商等方式将其市场化。
其次,收归审批权限,统一审批部门,杜绝多头审批现象。全市统一由一个部门(单位)进行审批,审批部门与管理部门尽可能权责合一,管理部门有权取缔违规经营摊点,将占道经营行为从单纯的围堵整治变成审批与管理高度统一的规范化。
第三,高标准进入规范管理。此时的高标准,并不单是管理上的高标准,而是从摆卖街设立初期就要高标准,统一摆卖的货架、统一夜市经营的桌椅、统一台布、统一太阳伞,统一美化及亮化,统一定期维护。管理中以统一设臵为标准,取缔未经审批的经营行为。
5.脱离清理乱摆卖的“禁锢”,全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主、次干道的重新职能划分,执法人员将乱摆卖行为进行引导,对个别乱摆卖行为实施严管重罚。摆卖街的设立,为执法教育提供“缓冲平台”,可以减少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而“引摊入行”后,分化违章占道行为,将“禁锢”城市管理者的最大难题进行分解,这样,管理者有更大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其他执法项目中去,为全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行为提供空间。
6.理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只有调动多方力量,提高全民参与度,才能更好的促进和保障城管执法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转。尤其是理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管理机制,才能适应现今不断变化的城市发展状况。例如:对跨门槛经营的整治方面,可与工商部门建立审批管理联系,由城市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对多次教育不听的,反馈给工商部门,以限制或取消业主执照年审等模式,给经营户以警示,督促其自行纠正,跨门槛经营亦就能“长治久安”了。
7.完备城市管理法律体系。
依法行政是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要实现有效的城市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还需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持其先进性和适度的超前性。
第二篇:城市管理长效化
城市管理长效化汇报材料
„„为建设美丽幸福XX,提升社区整体形象,在街道工委的有力领导下,今年以来两委班子成员紧扣“动迁拆违治乱整破”工作要求,把城市管理作为社区城市形象改造的突破口,全体工作人员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在城市管理方面出重拳、抓治理、强管理,实现农村地区XX、XX、XX村地块建筑亮化出新7000多平方米,道路平整3000多米,老旧小区拆违拆旧100余户,清理占道亭棚摊点7处,取缔马自达20部,清理废品收购站13家。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中,我们将立足实际,巩固成果,群策群力,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确保我地区城市品质的提升。
一、统一思想,加强班子建设,进一步明确责任意识
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城市管理中来,切实为提升XX的整体形象出谋划策,奉献一己之力。在全社区形成强大合力,社区上下意见一致、步调一致、全体工作人员明确责任目标、鼓足干劲,提升行动力。以建设美丽XX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责任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在抓好城市面貌上,将个人荣辱与地区环境整洁相结合,以饱满的精神、努力巩固整治成果,达成目标,实现长效管理,提升地区形象。
二、依托网格服务,创新城市管理。
以街道划分的五大类网格为基本单位,明确各类网格工作目标,整合资源。依靠街道科室、物管公司、市容、环卫所等主要力量,以各居民小区的卫生管理、主要道路环境、商户街区、公共设施为主做好综合管理、基础配套设施几个方面为触手,不断完善地区环境面貌。
做到城市化管理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实效。
三、老旧小区亮化出新,实现长效管理
自全市动迁拆违治乱整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社区广泛动员,群策群力,一举拆除XX、XX两家老旧小区中的批棚违建、破旧建筑达两千余平方米。小区整治后环境面貌确有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整治的成果,提升绿化美化水平、修复破损道路、修补破损外立面、清理杂物堆积及卫生死角、控制新增违法建设。同时要将整治的力度延伸至煤炭四队小区、物测队小区。这四家老旧小区一直是一改老旧小区破烂不堪、设施陈旧的局面,彻底解决“面子”问题。做到道路干净、停车有序、垃圾集中、绿化到位。
第三篇:全面从严治党怎样实现长效化运行
全面从严治党怎样实现长效化运行
党的十九大把全面从严治党写入党章,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效化运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中,思想是内在自觉,制度是监督约束,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常抓不懈。
高度重视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引导党员干部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是筑牢信仰之基、从政之基、廉政之基。共产党人的“心学”,常修才能常新。从根本上说,抵御外部环境的影响,保持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初心,要靠个人加强修养而成。
一是在理论和实践中自我修养。
理论的学习应该和实践修为相结合。理论学习的目的是在日积月累中增加修养与顿悟,而实践修为的意义在于将人的精神世界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将党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论学习一定要认真自觉,坚持不懈,真正发自内心去热爱,感兴趣,沉下心,深进去。二是在组织中强化修养。
共产党人的“心学”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更需要将内力与外力、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通过组织管理和其他同志的帮助,进行定期“保洁”,避免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补充“正能量”。衡量党性教育的成效,不在一时的感染、触动,而在党性修养自觉性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集中教育活动主要侧重从党建角度出发,讲中央精神、组织要求、模范案例、警示教育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总的思路还是要将组织活动的“要我学”与“我要学”的自觉性相结合。三是在勤学善思中创新,提升修养。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共产党人的“心学”必须与创新意识、担当精神以及主动作为相结合,修好创新之心。高度重视制度完善和制度执行
全面从严治党,始于“心学”、落于制度,要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严格的制度执行作保障。
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制度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从严治党全过程,统筹谋划和部署,陆续出台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导性的党内法规制度。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党内法规制度的立、改、废、释等工作,使制度内容更加科学规范,制度修订更加及时迅速,制度监管更加行之有效,制度规章更加深入人心,从而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执行严格、监管有力。
在制度执行中,应严字当头,加强纪律建设,树立规则意识、纪律意识。党的十九大首次把纪律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共同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纪律建设的关键在于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纪检监察问责制度,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把好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尺”和“准绳”。
制度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对制度的执行上来。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被执行也是一纸空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员干部对党纪党规的遵守要落实到工作中,自觉把制度内化为自身的自觉意识,外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制度的执行与实施必须落实到每个组织体系中,从严抓好落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养成从严习惯,才能自下而上形成凝聚力。
把修炼“心学”与执行制度结合起来
人既是制度主体,又是制度客体,人与制度密不可分。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由思想所决定。
思想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制度建设上。以制度的优势孕育良好的道德风气和社会环境,靠相应的制度来保证思想建设长期、稳定地进行。制度治党离不开科学思想的引领,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心学”的强化要靠制度来保障和巩固,才能落地生根。
要结合不同时代和发展阶段的思想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使行为受到外力的规范和制约。思想和制度约束,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共产党人的“心学”是自律,是内在的行为约束,鼓励道德楷模;制度治党是他律,是外在的明文规范,是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思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很难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制度,而制度的实施又是靠人来执行。制度除了规范权利和义务之外,更离不开执行主体的素质和修养。整体来看,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化长效化,基础在“全面”“全方位”,关键点是“心学”和制度,重点在于实现空间和时间上的广泛性和持续性。“政贵有恒,治须有常”,通过制度约束与思想修养,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规范用权、廉洁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第四篇:城市管理调研报告汇编
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汇编 6 6 篇
(篇一)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工作要点安排,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将听取市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为扎实做好筹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领导小组办公室、城建环资工委组织调研组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围绕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市容环境状况不断改善、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城市综合运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一)组织领导得到加强。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主任,市委常委为副主任,各县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管理委员会,明确了议事规则和部门职责,形成了党委、政府、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城乡管理的新格局。
(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体系,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城市管理由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徘徊向注重细节、塑造精品转变。市委办、市政办先后印发《城市管理工作考评暂行办法》《城市环境卫生责任制管理办法》《城市管理网格化责任制管理暂行办法》等,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智慧城管推进有力。成立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城区地理数据普查面积120平方公里,普查城市管理部件 49.7 万个,划分巡查责任网格 56 个。该中心包括“五车”管理平台系统、12319 城建服务热线、城管随手拍、视频监控上报、环保非现场检查平台等子系统,已经形成体系完整、功能健全、外延丰富的城市处置终端平台。将市区 8864 路视频监控接入数字城管系统,进行城市管理问题视频采集,案件量目前已达 65 万件/年,整改率 97%以上。
(四)城市管理效果明显。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垃圾统一收运,日产日清,道路清扫保洁实行一体化作业。扎实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理、雨污分流、污水污泥处置、地表水厂、供水管网等项目建设。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店面店外经营、私搭乱挂等问题有所遏制,道路交通更加通畅、秩序有所好转,绿化景观更加丰富、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亳州市获得全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城市管理整体水平与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比,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城市管理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城市管理工作牵涉面广,**年 4 月,市委办、市政办印发了《关于成立亳州市城乡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明确了组成人员和议事规则。但自成立之后,城乡管理委员会没有召开过联席会议,布置城市管理工作。有的组成部门不知道自身承担什么样的城市管理职责。城市管理部门上下级之间沟通、指导、监督体制机制不够顺畅。参与城市管理的部门较多,联合执法过程复杂。由于权责不清,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漏洞,城市管理整
体功能难以最大程度发挥,城市管理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前期开展城市管理工作调研,在沟通调研花戏楼景区周边环境治理有关事宜时,和城管、文旅体、区政府、花戏楼街道、景区管委会、文旅公司等分别联系,都没有找到对接的部门。
(二)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前瞻。因为历史原因,我市长期缺少规划引领,城市建设随意性较大,给后续的城市管理带来了压力。部分规划缺少统筹考虑,对项目规划定位把握不准,存在项目规划不合理情况,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比如,在前期管线路网建设时,没有做到规划施工建设“三同时”,导致后期管线路网项目建设中破坏公共设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负面影响。新区一些道路,没有规划建设非机动车道,导致人车混行、人车争道。没有公交车专用车道、人行天桥等方面的规划建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交通拥堵。车辆急剧增加与停车场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老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严重不足。
(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我市建市时间短、财力紧张,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比如供水能力不足,供水管网老旧,爆管频发,雨污分流管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综合市场建设和功能配套不到位,缺少规范的和方便市民购物的室内市场、停车场等,促使不少散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乱停乱放。
(四)市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法治和秩序意识淡薄,破坏公物等事件时有发生,车辆乱停乱放特别严重,建筑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屡禁不止。小区飞线充电隐患重重、牛皮癣小广告遍布大街小巷、楼梯门洞,绿化带随意开口、损绿毁绿情况频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抢
道行驶、随意停车、机非混行、非机动车逆行普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乱排乱放现象仍然存在,餐饮业聚集路段油污遍地,市民反映一些饭店、浴池夜间私接雨水管网偷排污水。
(五)法规政策执行力度仍需加大。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放水情况。**年施行的《亳州市城市绿化条例》,对损害城市绿地及设施的、擅自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开设出入口的等七类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到目前为止只移交公安一起。**年8 月,市城管委办公室发布《关于在主城区范围内禁止占道摆设宴席的通告》,要求在管理区域内,一律不得占用主次干道、街巷通道、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小区内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摆设宴席。对占用道路摆设宴席的,依据有关规定,处以 2 万元以下的罚款,也没有执行到位。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抓好。切实发挥城乡管理委员会统筹指导、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的作用,召开联席会议,定期进行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网格化责任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拓展数字化管理区域,加强对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检测系统、城管电子执法系统的运用,统筹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强化属地管理职能和督查协调作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到权责一致,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二)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在规划制订过程中,既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又要考虑如何将规划与交通、文化、产业等元素紧密结合起来。要提高规划标准,适当超前,要有国际视野,在没有论证充分的情况下,要放缓脚步,给城市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空间。要增强规划执行的刚性,严格依照规划既定原则来推进项目建设,对已经决策的规划项目不轻易改变,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快城市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合理设置商业网点和社区便利店。完善城市农贸市场布局。规范设置便民早餐点、夜市等流动摊贩疏导点,引导入室、入点规范经营。
(三)加快建设步伐,提升承载能力。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推进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完善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体系。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打通各类“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优化街区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文明交通。统筹各类市政管线,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全面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提升城市水环境及绿化品质。突出功能需求,开展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造。鼓励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厕所、绿地等,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打造一批便民生活圈。
(四)注重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升市民的守法意识、公共秩序意识,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文明。加大对城市管理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引导市民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加大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抓住《亳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即将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切实抓好宣传贯彻落实,提高广大市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参与到城市
管理和监督中来。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五)严格规范执法,提升工作水平。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城市管理本土人才,引进城市管理高层次人才。大力推行阳光执法、文明执法,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建设一支素质高、纪律严、作风硬、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队伍。加大对占道经营、交通违法等痼疾顽症的日常执法力度。妥善处理好城市管理“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的关系,刚性执法秉公义,柔性服务暖民心。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大力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打击妨碍城市管理执法和暴力抗法行为。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篇二)
中共**县委:
县政府驻地从金城搬迁至新政以来,县人民政府在快速建设县城的同时,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建设城市配套设施、健全城管工作机制、加强城管宣传教育、强化市容市貌整治,城市良好秩序得以维护,城市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得到同步协调发展。
然而,今年以来,不少市民和群众以及人大代表对目前城市管理工作有不同看法,一些群众和代表多次到人大反映,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为此,县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四月中旬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县城城市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城城市环境现状
(一)一些地方及街道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县城宏德大道、琳琅大道、望云路、槽田街,兔香苑、锦绣花园步行街等主次干道环境卫生状况较好,保洁比较到位;春晖路、滨江大道、锦绣路、嘉欣路、仁和街一段、仁和街二段等街道地面尘土多、建筑垃圾随意堆放,环境卫生比较差;其余小街小巷,特别是老城区的背街小巷环境卫生令人担忧,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差距甚远,清扫不及时,保洁不到位;老城区部分老企业如:棉转站、粮食中转站等单位有房无人,里面垃圾成山,无人清扫、无法进入清扫,存在严重的卫生死角,居住在周边的群众意见很大。
(二)人口密集场所保洁效果差。学校上学、放学时段,校园周边果皮、纸屑、塑料袋到处都是,如**中学、新政小学、新政镇中等校门口零食袋、方便食品盒等白色垃圾十分显眼,特别脏乱;几处农贸市场如朝阳市场等地垃圾清运不及时,菜叶、杂物随意堆放,苍蝇、蚊子乱飞,脏、乱、差十分严重;几处超市如快乐购、百信、万福来超市等周围垃圾太多,保洁不及时,早上干净卫生,下午垃圾到处都是;部分餐馆餐饮垃圾不堆放在垃圾屋内,剩饭剩菜乱倒,油污严重污染街道。
(三)安置区、商住小区内卫生状况差。据了解,所有安置区没有实行物业管理,小区的环境设施不配套,没有垃圾箱或者垃圾屋,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商住小区管理不到位,小区环卫工人不作为,配套设施没有修建,小区住户将垃圾堆放在小区外人行道上或绿化带内,影响市容市貌。如一品江山、临江府邸等小区,业主大多入住,缴纳了物业管理费,但小区仍然没有绿化,没有配套环卫设施,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到处堆放,小区内外雨天是泥,晴天是灰,群众十分有意见,部分业主多次到相关部门上访。
(四)车辆随意停放、违规行驶现象突出。由于县城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因而在部分街道划了很多停车道,但仍然有许多车主乱停乱放,特别是在商业街区和有餐馆的街道乱停更为严重,部分车辆随意在人行道上行驶,在人行道上停放,造成人行道地砖损毁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城内一些建筑工地的车辆拉运泥土、砂石随意抛漏,街道砂石随处可见;摩托车在车站、部分街道路口随意揽客;部分红绿灯形同虚设,车辆、行人乱闯红灯。
(五)一些市政设施损毁严重。路灯、电线、花草、垃圾屋、果皮箱、滨江大道的部分栏杆等损毁严重。绿化带里面的鲜花、小区里的花枝、景点摆放的花盆被随意攀折、端回家;绿化带随意被走出道路,部分街道树木死亡后没有及时补植;河滩湿地公园群众随便放牛;滨江大道的群众健身器材大多已近损毁,无法使用;城市休闲广场被儿童游乐场所代替,管理用房出租后管理乱象,随意支搭帐篷、摆放桌椅,占道经营;夜啤酒、烧烤随处摆放,滨江大道油污、屎尿随处可见,极不雅观。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由于没有专门法律规范城市管理工作,造成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存在有利互相争,无利互相推,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现象,甚至有以利益为驱动,而出现重复执法,以收代管,只罚不管的现象,既损害了群众利益,又损害了执法形象。
(二)市政设施不科学、不完善。新县城是新型城市,但仍有不科学规划的地方,造成城市管理难度加大,表现在全城没有一处停车场,使得车辆只得乱停乱放;红绿灯设置不尽合理,造成部分路口和街道车辆无序行驶和存在安全隐患;垃圾箱、果皮箱规划也不尽合理,乱扔乱丢现象比较突出;城市公厕规划也
不合理,大多公厕闲置,至今未启动,导致部分老百姓只得随地大小便;综合农贸市场不能发挥应有功能,游走商贩难以坐店经营;老城区部分背街小巷和安置区、城郊结合部没有纳入城市管理来统筹,没有专人清扫保洁和实行物业管理,(三)市民城市意识不强。目前,县城城市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日常行为习惯差,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乱吐乱丢、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穿乱行、乱攀乱摘等现象十分严重;不遵守法律法规,乱塔乱建、乱停乱放、跨门占道、沿街叫卖等行为屡禁不止;更有甚者,暴力抗法,殴打执法人员、围攻阻扰执法、漫骂执法人员、撕咬执法人员等阻扰执法现象十分突出。
(四)城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城市管理属综合执法,城管人员从部门抽调,人员变动大,素质参差不齐,且大部分人没有执法资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保洁人员大都是安置的失地农民,工资待遇较低(每人每月仅有 500 元,且没有为工人缴纳养老保险等费用),现有的保洁人员 50 岁左右的工人居多,甚至有 60 岁以上的老人,素质参次不齐,工作懈怠情绪较为严重,有的人员在清扫街道灰尘和垃圾时,直接将灰尘扫入街道下水道入口里,或将垃圾直接倒入绿化带内;部分承包出去的街道清扫保洁图应付,难得打扫一次,特别是老城区尤为严重,如嘉陵路等路段承包给了保洁公司,但很少有人清扫保洁。
保洁公司管理运行机制不科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实行保洁人员定时、分片、包干清扫,垃圾清运车辆定时、包片包干清运的方式运行,条块分割、各自为阵。遇突击工作时,清运车辆、保洁人员相互推诿扯皮,配合不力;清运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工人按部就班,未科学制定工作班次,较易出现清运保洁空档。
城管执法人员不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和社区接触,不积极取得社区支持配合,各自为阵,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城管格局;在执法时有时候是出于形式、走马观花,在车上吼一吼,根本难得下车来真正执法,制止不良行为,也没有经常性的开展执法,在上级领导来了,或重要活动时才开展执法;执法的方式和文明执法的程度还有待改进和加强。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基本素质。一是要把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培育高素质市民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热线等,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与互动,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和城市意识,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导向。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通过开展争创“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活动,发动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市民听政、新闻媒体曝光等方式,对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监督。注意正面引导,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以不断提高市民对城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度。
(二)科学规划,不断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市政工程等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上,严把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执行和监督关,确保城市基础及配套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二是做好环卫发展规划,加大环卫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垃圾房、垃圾中转场、公厕、果皮箱等环卫设施的规划布点与配、建工作,同时逐步提高环卫装备水平,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城管的要求。三是在城区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停车场、红绿灯、电子眼的规划布点与建设。在规划的停车道、停车场内,落实专人管理,实施停车收费。四是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做到坐商归店、摊位归区、商品归市。
(三)配套措施,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城管综合执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配套问题。加强执法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整体联动,从有利于减少重复管理、交叉执法,提高执法成效出发,稳步推进城管执法改革。以市容环境卫生为抓手,着力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服务水平。在层层落实保洁责任的基础上,将街巷、工商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河道两岸、公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卫生死角纳入各区环卫专业队伍的统一管理,并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各类广告,特别是户外广告和野广告的管理力度,坚决取缔擅自设立影响市容的牌匾、非法广告等设施,适当增设公益性广告,对“牛皮癣”一类的野广告要加大治理力度,及时清除。
(四)拓宽渠道,不断加大对城市管理投入。一是确立建管并重、更重管理的城市发展理念,从城市管理保障有力入手,多方挖潜,多渠道增加对城市管理的投入,并将其列为对各相关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二是以政府的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确保城管经常性经费足额到位。本着执法队伍精干、高效的原则,按照建设部关于执法人员数量占城市人口比例的要求,尽快配齐城管执法人员。三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和配套政策,努力解决环卫职工报酬偏低、基本保障不落实、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逐步解决相关部门的实际困难。四是改革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吸引社会资金对城市管理的投入。积极探索环卫、市政、园林养护的企业化管理,逐步建立以街道、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为管理实体的模
式。对垃圾处理、绿化建设与管理、环卫保洁等,也可通过招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五)重心下移,不断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抓住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契机,进一步明确部门、乡镇、社区对城市管理的职责,从人、财、物和责、权、利上将“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的长效管理落实到位。以“属地管理”为抓手,赋予基层各级在城管工作中与职责相应的权限,真正落实管理重心下移,把城管工作责任制纳入对各级、各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型向常态化管理的根本转变。加强城管队伍及班子建设,注重内部团结,强化对城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城管队伍的管理能力与执法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城管执法队伍,为**的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打好基础。
(篇三)
为配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我委在听取省住建部门汇报的基础上,组织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于 5 月份和 8 月份先后赴**、**、**市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三市及**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汇报,察看了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市容管理示范路、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卫工人休息点等多个现场,广泛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市面貌,事关发展环境,事关党政形象。近年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践行“百姓城管、科学城管、法治城管”三大核心理念,努力创新管理模式,推
进品牌创建,提升执法效能,做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工作,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显著改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全省各市普遍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城市管理领导机构,明确各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共同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由 5 个区和 22 个市职能部门组成的城市管理委员会。二是强化城市管理机构。目前,全省所有的市、县(市、区)都设立了城市管理局,13 个市和 28 个县(市、区)按照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要求,增挂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牌子。盐城、泰州、宿迁等市分别成立了正处级的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江苏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省有关部门出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环卫工人权益得到保障。一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集中处理。我省率先在全国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集中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目前 95%左右的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镇村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 73.4%。全省基本形成“苏南地区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苏中地区焚烧与卫生填埋并举,苏北地区逐步由卫生填埋向焚烧发展”的良好格局。到**年底,全省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77 座,日处理能力达 4.6 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5.9%。二是启动餐厨废弃物处理工作。省政府率先在全
国出台《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省住建部门编制了国内首部省级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划,开展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省级试点工作,目前全省餐厨废弃物日处理能力达到 510 吨。三是深化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目前全省 25%的城市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环卫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四是充分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年底,省住建、财政等七家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全省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首度明确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110%,目前已有南京、**等 5 个市落实到位。镇江市建设了两栋环卫工人公寓楼,提供给环卫工人租住。**市政府领导坚持每年与环卫工人同吃年夜饭,慰问环卫工人,并从今年起开始为环卫工人缴纳住房公积金。**市向社会公开征集“环卫工人歇脚点”,并按照一个场地、一台饮水机、一台微波炉、一排椅子、一个宣传阵地“五个一”标准进行设置,给环卫工人工间休息和生活带来便利。
(三)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大城管”格局逐步形成。一是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 58 个市、县(市)中,已有**个建成运行或试运行数字化城管系统,约占总数的 60%左右,建设质量和推进速度均居全国前列。二是整合多方资源,在解决面广量大的城市管理问题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市将数字化城管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借助智能识别、自动监控、三维 GIS 等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市积极推进数字化城管与 12**5 政府热线、应急指挥平台的融合,实现了同步运行。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南通等市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的绩效评价功能,将评价考核结果纳入政府部门效能考核,促使政府相关部门把城市管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四)夯实队伍基础,执法效能明显提高。一是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全省各地以“江苏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和“省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开展清理占道经营、整治违章广告等活动。目前**、**、张家港等 14 个城市获得“江苏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称号,全省共创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 102 条,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二是实施渣土运输集中整治。**年,省住建、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渣土运输车辆百日集中整治行动,全省查处渣土运输车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24 万多起。**年省住建、公安等部门又联合对12 个城市进行督查考核,进一步巩固了整治成果。南京、**、**等市完成全市渣土运输车 GPS 定位系统的安装,对渣土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实施全方位监控。三是规范执法行为。**等市推行“柔性管理、刚性执法”,统一着装,规范言语,有效推进了文明执法。**市推出以“三早”、“三制”和“三督查”为内容的“三三三”工作机制。“三早”即“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三制”即“协管员驻村制、执法队员包片制、中队负责制”,“三督查”即“首问负责制督查、责任追究制督查、错案追究制督查”,确保执法工作取得实效。
(五)丰富文化内涵,城管形象有效提升。省住建部门开展以“城管三走进”、“城管义工”等为主要内容的“城管系统文化建设年活动”,出版报告文学《心底流淌的歌》,举办书画摄影获奖作品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市创办**环卫报,开通环卫网站和微博,设立环卫道德讲堂,定制环卫主题邮票,建立职工书屋等一批环卫文化阵地,丰富了环卫工人的精神生活。**市于 2008 年设立环卫“金扫帚”奖,五年来累计表彰先进个人 130 多人次,先进班组 60 多个次,社会反响很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全省城市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市管理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建设、打造美丽中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全省城市管理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以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为例,目前还有淮安、东台、沭阳等 17 个地区未进入实质性阶段。南京市有一半的区尚未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已建成的区级平台与市级平台间信息交换也不够畅通。无锡市作为国家第三批试点城市,系统建设滞后。二是管理合力仍未真正形成。调研中有些市反映,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到住建、公安、财政、水利、卫生、环保、工商等多个部门,长期以来,由于权责不清和执法交叉,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真空,城市管理整体功能难以最大程度发挥,致使部分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久拖不决。三是有的市民对城市管理基础建设理解支持不够。由于一些市民反对,我省垃圾焚烧、餐厨废弃物处理等项目环评审批周期过长,项目推进普遍遇到困难。如南京市江北焚烧发电厂前期工作开展了 5 年,易址后今年才开工建设。**市吴江平望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无锡市锡东垃圾焚烧厂项目建设手续齐全,但建成后由于周围居民反对,一直无法投运。四是少数媒体对执法的片面报道使得城市管理工作陷入困境。有的媒体为了追求所谓“新闻性”,过度渲染执法主体和被管理者的矛盾和纠纷,片面放大执法队伍的过失。反之,对执法行为以及城市管理工作的作用与成效却鲜有报道,没能全面客观反映问题。另外,少数市民文明素质不够高,环境卫生意识不够强,出现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和破坏城市良好形象。
(二)经费投入不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主要表现在:个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尚未启动,全省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才刚刚起步;一些垃圾转运站数量不够、功能不完善,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环卫机械化作业率低,不少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低于 30%;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垃圾处理和环卫作业日常运行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环卫作业质量;目前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行“以奖代补”,但是补助资金的支持比例不高,餐厨废弃物处置还没有纳入奖补范围;集贸市场总量不足,占道经营摊点无处疏导,马路市场取缔后容易死灰复燃;停车场、公厕布局不合理,配比过少。二是执法经费普遍不足。全省只有无锡、**、**、南通、**等 5 个市执法经费超过了 10 万元/年人,最低的宿迁市只有 5.5 万元/年人;执法车辆老化、取证设备匮乏等问题在一些县区比较突出。三是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普遍不高。不少地区还停留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传统环卫作业阶段,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福利待遇却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省还有无锡、镇江、盐城、**等 8 个市和大多数县(市、区)的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收入未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110%,少数地区连最低工资标准也难以保证。
(三)执法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一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调研中城市管理部门普遍反映,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范围和对象也日益扩大,担负着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但面对大量的执法任务,人手缺少、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省住建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行政执法队伍人员数量按不低于城市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进行配备。目前,全省仅有泰州、宿迁、**三市的比例超过万分之四,**、南通、镇江三市
介于万分之三和四之间,南京等七市均低于万分之三。据调研了解,上海市城区执法人员的配置比例最高的达到万分之七,远远超过南京市各城区的配置比例。由于执法力量远不能满足城市管理发展的需要,全省各地聘用的编外协管人员占较大比重,据了解,有的市编外协管人员与正式队员的比例严重倒挂,达 4.5∶1。二是少数执法人员宗旨意识不够强。城市管理执法对象多为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少数执法人员群众观念淡薄,忽视文明执法,遇到管理对象不服从管理时,没有做过细的工作,言行举止不当,态度较为粗暴,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三是部分执法人员法律业务素质不高。有些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存在偏差,对执法程序不够熟悉。有些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执法方式滞后,发现问题不够及时,解决问题能力不够,执法往往陷于被动局面。
(四)法制支撑薄弱。调研中,有的同志形象地将城市管理机构比喻成“上无爹娘、子孙满堂”。虽然市县政府都成立了城市管理专门机构,但省住建部门尚未设立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不利于加强对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城市管理法。执法依据仅是《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属于“借法执法”,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足,造成执法难度很大,管理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我省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步增长,垃圾处理压力越来越大,但因为缺乏法规支撑,实际工作中面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够、垃圾分类难以推进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制定《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此外,《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已实施近十年,一些规定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根据我省城市管理工作实际进行修改完善。
三、几点建议 城市管理是一项关系民生、关系稳定、关系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努力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为建设美好江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强化思想认识,营造全社会感知、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一座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各级政府要把城市管理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公益广告等形式,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城管、关注城管、参与城管。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既要曝光“暴力执法”等不良现象,也要报道严格执法等正面事件,增强执法队伍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营造良好的执法舆论氛围。要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开展“城管开放日”等系列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城市管理,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消除误解。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城市文明意识,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工作氛围。
(二)完善体制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级政府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重心下移、条块互补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的责任,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要建立健全高位协调机制,设立由城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综合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城市管理的组织、决策、协调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机制,将案件处置率、按期办结率、延期办理率和核查情况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确保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加大经费投入,切实维护环卫职工权益。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省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规模,将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机械化清扫车辆配置纳入奖补范围,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的资金奖补比例。要按照 2015 年县以上城市数字化城管实现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水平。要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加快集贸市场、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步伐,从源头上缓解管理压力。同时,要创新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努力解决资金需求和投入不足的矛盾。要督促 8 个市及大多数县(市、区)尽快提高一线环卫工人工资收入水平,确保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110%。要探索建立环卫行业有毒有害岗位津贴制度,鼓励环卫企业建立环卫一线工人工龄工资制度,稳定一线环卫工人队伍。要强化一线环卫工人作业安全,合理安排工作量和休息时间,更多设置工间休息场所。要增加机械化清扫车辆设备配置,逐步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范围和区域,减轻一线环卫工人劳动强度。
(四)推进执法能力建设,切实提升执法水平。省政府要在更高层面上明确城管行政执法人员的配备标准,逐步充实执法队伍力量。要注重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的有机结合,标本兼治地抓好执法工作。当前,针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全省各地要突出“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三大重点,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 9 类环境薄弱区域脏乱差和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的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等 3 类容貌秩序问题规范管理,着力改善城市面貌。要深入
开展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推行阳光执法、文明执法、说理式执法,坚决摒弃野蛮执法、随意执法、暗箱执法,确保执法行为合法、适当、有效,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不断提升执法水平。
(五)完善法制,加快相关地方立法进程。“无规矩不成方圆”。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仅靠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撑。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及早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法律,明确城市管理的地位、职责、范围、手段、法律责任等内容,使城市管理工作早日有法可依。省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各地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的调研、论证等基础工作。我委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争取早日将条例立法列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议程,依法推进我省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篇四)
为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交流学习,参考借鉴先进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运行经验,推进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相关人员对江苏省**市和**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考察发现,与两地相比,我市在数字化城管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市场化运作、设备
设施投入、市县一体化、督导考核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数字化城市管理体制亟待理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体制机制情况。**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为正科级建制,编制 25 人,合同制人员162人,行使市城管委办公室的高位指挥协调、监督考核等工作职能;**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为正科级建制,编制 8 人,为县政府常设办事机构,承担对各街道、各部门城市管理工作的指挥、协调督查与考核职能,县城管局局长兼任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主任。
(二)市、县(区)一体化建设情况。**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下发了实施方案,按照“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架构,完成了市、县(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一体化建设运行工作,实现了市域全覆盖、部门全覆盖、内容全覆盖。**县完成了覆盖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街道(县职能部门单位)、社区、单元网格四级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一体化建设运行,实现了县域、部门、内容的全覆盖。
(三)专职队伍建设。**市建成区面积 253平方公里,全部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其中,人工巡查面积 152平方公里(湖区、山区采用无人机巡查、视频探头抓拍),专职队伍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外包的方式,招聘信息采集监督员 156 名、大厅坐席人员 40 名,平均每人巡查面积不足 1平方公里。**县建成区面积 22平方公里,采用市场化外包方式,招聘信息采集监督员**名、坐席员12 名,平均每人巡查面积约 0.8平方公里。
(四)考核体系建设。**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市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办法》,明确数字化城市管理考核占 85%,专项考核占 3%,现场考核占 12%,实行通报公示、例会点评和奖惩措施等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市级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分值占 6 分。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拿出 5200 万元,用于考核奖励。其中,市政府每年设立考核奖励基金 2600 万元,对 8 个区实行财政经费保证金奖惩制度,8 个区共计缴纳 2600 万元保证金,年终考核成绩超过 85 分的,返还经费,每增 1 分奖励 5%,每降 1 分扣除 6%。对市直部门,考核成绩纳入机关绩效考评。每月将各县(区)、各市职能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全部在《**日报》进行排名通报。**县考核结果也纳入县委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并赋予相应的分值。
(五)全民城管 APP。**市研发了全民城管 APP(城市啄木鸟),从**年起实行市民有奖举报制度,首月发放奖金 78 万元。通过新闻发布会、志愿者宣传站、印发小册子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了每天统计奖励数量、每月上报奖励情况、每月定期发放奖金的管理制度。对市民举报的有效案件,每件奖励 10元以上,违法建设类举报奖励可达 200 元。奖励资金来源为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考核成绩扣发环卫保洁公司作业经费,二是根据考核成绩扣发信息采集公司经费。
二、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体制机制情况。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为副县级建制,沂水县和郯城县设立了副科级建制专职机构,其他县区(开发区)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难以有效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高位监督、高位协调、考核评价职能。
(二)系统平台建设运行情况。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按照“监管分离、高位监督、全面覆盖、统一规划”的原则,搭建了“两级监督、两级指挥、分级管理、协同处置”的开放式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各县区(开发区)可共享对
接、一体化运行。目前,中心城区运行面积只有 28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面积的 13%。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高新区、经济及时开发区均未与市级平台对接运行,临沭县、费县、郯城县已共享对接市级平台,莒南县、沂水县、沂南县、平邑县、兰陵县等5个县独立建设了县级数字城管平台,但不能与市级实时共享。蒙阴县只完成方案编制,尚未启动工程建设(详见附件)。
(三)专职队伍建设。中心城区市管专职信息采集员只有 16 名,因财政保障资金不足,无法实施市场化外包方式。九县中,除沂水县**年通过劳务派遣方式组建了专职队伍外,其他各县区均没有专职信息采集队伍,部分县采用执法队伍兼职信息采集员的方式,不符合住建部《建设导则》要求的独立性、专职性和专业化要求,存在监督与管理分离不彻底、队伍不稳定、工作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影响数字化城市管理健康发展。
(四)考核体系。**年 3 月,我市印发了《临沂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核考评办法》等文件,但数字化城市管理考核指标一直未纳入市级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对县区(开发区)、市直相关部门、单位的监督考核一直难以落实,市级平台高位监督协调的力度还比较薄弱。
三、工作建议 (一)理顺体制机制。借助全市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将各县区(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职责统一划转到城市管理部门,并着力破除部门县区(开发区)等无数字化城市管理专职机构和人员、无专职信息采集人员、坐席人员、无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等工作短板。
(二)实行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一体化建设运行。大力推进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向智慧化升级,力争**年 10 月实现市、县区(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行,打通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通道。
(三)建设“全民城管、智慧服务”示范工程。目前,城市管理“市民通”APP已开发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内部测试,**年 6 月份将正式试运行。试运行区域为北城新区(北至南京路,东至滨河西路,西、南至祊河路),对市民上报的北城新区城市管理问题,严格按照立案、派遣、处置、结案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强化协调督导力度,提高处置率,提升市民满意度。计划对市民提报的首次有效案件,每件奖励 2 元,集中发放。建议试运行期间,奖励资金从市城市管理局罚没款收入中解决,**年纳入市级财政预算,按照相关政策执行。
(四)强化工作抓手。修订《临沂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核考评办法》,对各县区(开发区)政府(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城市管理工作职责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考核,提请市委、市政府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考核成绩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赋予一定的分值。
(五)加强基础工作。九县以市场化外包方式建设专职信息采集监督员队伍、专职坐席员队伍,中心城区由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采取市场化外包的方式购买服务,组建信息采集监督员和坐席员专职队伍,由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统一监督管理,确保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及城市管理考核考评结果公平公正。按照中心城区运行面积 220平方公里的规模,需配备信息采集监督员 260 名,(六)加强组织保障。建议由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具体承担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具体负责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工作。
(篇五)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
第五篇: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管理调研报告(三篇)
(篇一)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工作要点安排,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将听取市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为扎实做好筹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领导小组办公室、城建环资工委组织调研组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围绕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市容环境状况不断改善、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城市综合运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一)组织领导得到加强。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主任,市委常委为副主任,各县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管理委员会,明确了议事规则和部门职责,形成了党委、政府、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城乡管理的新格局。
(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体系,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城市管理由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徘徊向注重细节、塑造精品转变。市委办、市政办先后印发《城市管理工作
考评暂行办法》《城市环境卫生责任制管理办法》《城市管理网格化责任制管理暂行办法》等,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智慧城管推进有力。成立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城区地理数据普查面积 120平方公里,普查城市管理部件 49.7 万个,划分巡查责任网格 56 个。该中心包括“五车”管理平台系统、12319 城建服务热线、城管随手拍、视频监控上报、环保非现场检查平台等子系统,已经形成体系完整、功能健全、外延丰富的城市处置终端平台。将市区 8864 路视频监控接入数字城管系统,进行城市管理问题视频采集,案件量目前已达 65 万件/年,整改率 97%以上。
(四)城市管理效果明显。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垃圾统一收运,日产日清,道路清扫保洁实行一体化作业。扎实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理、雨污分流、污水污泥处置、地表水厂、供水管网等项目建设。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店面店外经营、私搭乱挂等问题有所遏制,道路交通更加通畅、秩序有所好转,绿化景观更加丰富、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亳州市获得全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城市管理整体水平与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比,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引
起高度重视。
(一)城市管理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城市管理工作牵涉面广,**年 4 月,市委办、市政办印发了《关于成立亳州市城乡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明确了组成人员和议事规则。但自成立之后,城乡管理委员会没有召开过联席会议,布置城市管理工作。有的组成部门不知道自身承担什么样的城市管理职责。城市管理部门上下级之间沟通、指导、监督体制机制不够顺畅。参与城市管理的部门较多,联合执法过程复杂。由于权责不清,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漏洞,城市管理整体功能难以最大程度发挥,城市管理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前期开展城市管理工作调研,在沟通调研花戏楼景区周边环境治理有关事宜时,和城管、文旅体、区政府、花戏楼街道、景区管委会、文旅公司等分别联系,都没有找到对接的部门。
(二)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前瞻。因为历史原因,我市长期缺少规划引领,城市建设随意性较大,给后续的城市管理带来了压力。部分规划缺少统筹考虑,对项目规划定位把握不准,存在项目规划不合理情况,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比如,在前期管线路网建设时,没有做到规划施工建设“三同时”,导致后期管线路网项目建设中破坏公共设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负面影响。新区一些道路,没有规划建设非机动车道,导致人车混行、人车争道。没有公交车专用车道、人行天桥等方面的规划建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交通拥堵。车辆急剧增加与停车场不足的矛盾日益
突出,尤其老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严重不足。
(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我市建市时间短、财力紧张,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比如供水能力不足,供水管网老旧,爆管频发,雨污分流管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综合市场建设和功能配套不到位,缺少规范的和方便市民购物的室内市场、停车场等,促使不少散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乱停乱放。
(四)市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法治和秩序意识淡薄,破坏公物等事件时有发生,车辆乱停乱放特别严重,建筑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屡禁不止。小区飞线充电隐患重重、牛皮癣小广告遍布大街小巷、楼梯门洞,绿化带随意开口、损绿毁绿情况频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抢道行驶、随意停车、机非混行、非机动车逆行普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乱排乱放现象仍然存在,餐饮业聚集路段油污遍地,市民反映一些饭店、浴池夜间私接雨水管网偷排污水。
(五)法规政策执行力度仍需加大。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放水情况。**年施行的《亳州市城市绿化条例》,对损害城市绿地及设施的、擅自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开设出入口的等七类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到目前为止只移交公安一起。**年 8 月,市城管委办公室发布《关于在主城区范围内禁止占道摆设宴席的通告》,要求在管理区域内,一律不得占用主次干道、街巷通道、公共广
场、公共停车场、小区内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摆设宴席。对占用道路摆设宴席的,依据有关规定,处以 2 万元以下的罚款,也没有执行到位。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抓好。切实发挥城乡管理委员会统筹指导、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的作用,召开联席会议,定期进行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网格化责任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拓展数字化管理区域,加强对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检测系统、城管电子执法系统的运用,统筹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强化属地管理职能和督查协调作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到权责一致,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二)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在规划制订过程中,既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又要考虑如何将规划与交通、文化、产业等元素紧密结合起来。要提高规划标准,适当超前,要有国际视野,在没有论证充分的情况下,要放缓脚步,给城市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空间。要增强规划执行的刚性,严格依照规划既定原则来推进项目建设,对已经决策的规划项目不轻易改变,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快城市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合理设置商
业网点和社区便利店。完善城市农贸市场布局。规范设置便民早餐点、夜市等流动摊贩疏导点,引导入室、入点规范经营。
(三)加快建设步伐,提升承载能力。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推进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完善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体系。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打通各类“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优化街区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文明交通。统筹各类市政管线,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全面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提升城市水环境及绿化品质。突出功能需求,开展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造。鼓励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厕所、绿地等,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打造一批便民生活圈。
(四)注重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升市民的守法意识、公共秩序意识,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文明。加大对城市管理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引导市民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加大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抓住《亳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即将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切实抓好宣传贯彻落实,提高广大市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参与到城市管理和监督中来。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五)严格规范执法,提升工作水平。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城市管理本土人才,引进城市管理高层次人才。大力推行阳光执法、文明执法,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建设一支素质高、纪律严、作风硬、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队伍。加大对占道经营、交通违法等痼疾顽症的日常执法力度。妥善处理好城市管理“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的关系,刚性执法秉公义,柔性服务暖民心。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大力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打击妨碍城市管理执法和暴力抗法行为。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篇二)
中共**县委:
县政府驻地从金城搬迁至新政以来,县人民政府在快速建设县城的同时,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建设城市配套设施、健全城管工作机制、加强城管宣传教育、强化市容市貌整治,城市良好秩序得以维护,城市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得到同步协调发展。
然而,今年以来,不少市民和群众以及人大代表对目前
城市管理工作有不同看法,一些群众和代表多次到人大反映,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为此,县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四月中旬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县城城市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城城市环境现状
(一)一些地方及街道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县城宏德大道、琳琅大道、望云路、槽田街,兔香苑、锦绣花园步行街等主次干道环境卫生状况较好,保洁比较到位;春晖路、滨江大道、锦绣路、嘉欣路、仁和街一段、仁和街二段等街道地面尘土多、建筑垃圾随意堆放,环境卫生比较差;其余小街小巷,特别是老城区的背街小巷环境卫生令人担忧,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差距甚远,清扫不及时,保洁不到位;老城区部分老企业如:棉转站、粮食中转站等单位有房无人,里面垃圾成山,无人清扫、无法进入清扫,存在严重的卫生死角,居住在周边的群众意见很大。
(二)人口密集场所保洁效果差。学校上学、放学时段,校园周边果皮、纸屑、塑料袋到处都是,如**中学、新政小学、新政镇中等校门口零食袋、方便食品盒等白色垃圾十分显眼,特别脏乱;几处农贸市场如朝阳市场等地垃圾清运不及时,菜叶、杂物随意堆放,苍蝇、蚊子乱飞,脏、乱、差十分严重;几处超市如快乐购、百信、万福来超市等周围垃圾太多,保洁不及时,早上干净卫生,下午垃圾到处都是;部分餐馆餐饮垃圾不堆放在垃圾屋内,剩饭剩菜乱倒,油污严重污染街道。
(三)安置区、商住小区内卫生状况差。据了解,所有安置区没有实行物业管理,小区的环境设施不配套,没有垃圾箱或者垃圾屋,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商住小区管理不到位,小区环卫工人不作为,配套设施没有修建,小区住户将垃圾堆放在小区外人行道上或绿化带内,影响市容市貌。如一品江山、临江府邸等小区,业主大多入住,缴纳了物业管理费,但小区仍然没有绿化,没有配套环卫设施,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到处堆放,小区内外雨天是泥,晴天是灰,群众十分有意见,部分业主多次到相关部门上访。
(四)车辆随意停放、违规行驶现象突出。由于县城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因而在部分街道划了很多停车道,但仍然有许多车主乱停乱放,特别是在商业街区和有餐馆的街道乱停更为严重,部分车辆随意在人行道上行驶,在人行道上停放,造成人行道地砖损毁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城内一些建筑工地的车辆拉运泥土、砂石随意抛漏,街道砂石随处可见;摩托车在车站、部分街道路口随意揽客;部分红绿灯形同虚设,车辆、行人乱闯红灯。
(五)一些市政设施损毁严重。路灯、电线、花草、垃圾屋、果皮箱、滨江大道的部分栏杆等损毁严重。绿化带里面的鲜花、小区里的花枝、景点摆放的花盆被随意攀折、端回家;绿化带随意被走出道路,部分街道树木死亡后没有及时补植;河滩
湿地公园群众随便放牛;滨江大道的群众健身器材大多已近损毁,无法使用;城市休闲广场被儿童游乐场所代替,管理用房出租后管理乱象,随意支搭帐篷、摆放桌椅,占道经营;夜啤酒、烧烤随处摆放,滨江大道油污、屎尿随处可见,极不雅观。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由于没有专门法律规范城市管理工作,造成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存在有利互相争,无利互相推,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现象,甚至有以利益为驱动,而出现重复执法,以收代管,只罚不管的现象,既损害了群众利益,又损害了执法形象。
(二)市政设施不科学、不完善。新县城是新型城市,但仍有不科学规划的地方,造成城市管理难度加大,表现在全城没有一处停车场,使得车辆只得乱停乱放;红绿灯设置不尽合理,造成部分路口和街道车辆无序行驶和存在安全隐患;垃圾箱、果皮箱规划也不尽合理,乱扔乱丢现象比较突出;城市公厕规划也不合理,大多公厕闲置,至今未启动,导致部分老百姓只得随地大小便;综合农贸市场不能发挥应有功能,游走商贩难以坐店经营;老城区部分背街小巷和安置区、城郊结合部没有纳入城市管理来统筹,没有专人清扫保洁和实行物业管理,(三)市民城市意识不强。目前,县城城市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日常行为习惯差,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乱吐乱丢、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穿乱行、乱攀乱摘等现象十分严重;不遵
守法律法规,乱塔乱建、乱停乱放、跨门占道、沿街叫卖等行为屡禁不止;更有甚者,暴力抗法,殴打执法人员、围攻阻扰执法、漫骂执法人员、撕咬执法人员等阻扰执法现象十分突出。
(四)城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城市管理属综合执法,城管人员从部门抽调,人员变动大,素质参差不齐,且大部分人没有执法资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保洁人员大都是安置的失地农民,工资待遇较低(每人每月仅有 500 元,且没有为工人缴纳养老保险等费用),现有的保洁人员 50 岁左右的工人居多,甚至有 60 岁以上的老人,素质参次不齐,工作懈怠情绪较为严重,有的人员在清扫街道灰尘和垃圾时,直接将灰尘扫入街道下水道入口里,或将垃圾直接倒入绿化带内;部分承包出去的街道清扫保洁图应付,难得打扫一次,特别是老城区尤为严重,如嘉陵路等路段承包给了保洁公司,但很少有人清扫保洁。
保洁公司管理运行机制不科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实行保洁人员定时、分片、包干清扫,垃圾清运车辆定时、包片包干清运的方式运行,条块分割、各自为阵。遇突击工作时,清运车辆、保洁人员相互推诿扯皮,配合不力;清运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工人按部就班,未科学制定工作班次,较易出现清运保洁空档。
城管执法人员不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和社区接触,不积极取得社区支持配合,各自为阵,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城管格局;
在执法时有时候是出于形式、走马观花,在车上吼一吼,根本难得下车来真正执法,制止不良行为,也没有经常性的开展执法,在上级领导来了,或重要活动时才开展执法;执法的方式和文明执法的程度还有待改进和加强。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基本素质。一是要把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培育高素质市民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热线等,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与互动,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和城市意识,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导向。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通过开展争创“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活动,发动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市民听政、新闻媒体曝光等方式,对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监督。注意正面引导,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以不断提高市民对城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度。
(二)科学规划,不断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市政工程等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上,严把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执行和监督关,确保城市基础及配套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二是
做好环卫发展规划,加大环卫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垃圾房、垃圾中转场、公厕、果皮箱等环卫设施的规划布点与配、建工作,同时逐步提高环卫装备水平,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城管的要求。三是在城区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停车场、红绿灯、电子眼的规划布点与建设。在规划的停车道、停车场内,落实专人管理,实施停车收费。四是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做到坐商归店、摊位归区、商品归市。
(三)配套措施,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城管综合执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配套问题。加强执法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整体联动,从有利于减少重复管理、交叉执法,提高执法成效出发,稳步推进城管执法改革。以市容环境卫生为抓手,着力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服务水平。在层层落实保洁责任的基础上,将街巷、工商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河道两岸、公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卫生死角纳入各区环卫专业队伍的统一管理,并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各类广告,特别是户外广告和野广告的管理力度,坚决取缔擅自设立影响市容的牌匾、非法广告等设施,适当增设公益性广告,对“牛皮癣”一类的野广告要加大治理力度,及时清除。
(四)拓宽渠道,不断加大对城市管理投入。一是确立建管并重、更重管理的城市发展理念,从城市管理保障有力入手,多方挖潜,多渠道增加对城市管理的投入,并将其列为对各相关
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二是以政府的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确保城管经常性经费足额到位。本着执法队伍精干、高效的原则,按照建设部关于执法人员数量占城市人口比例的要求,尽快配齐城管执法人员。三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和配套政策,努力解决环卫职工报酬偏低、基本保障不落实、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逐步解决相关部门的实际困难。四是改革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吸引社会资金对城市管理的投入。积极探索环卫、市政、园林养护的企业化管理,逐步建立以街道、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为管理实体的模式。对垃圾处理、绿化建设与管理、环卫保洁等,也可通过招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五)重心下移,不断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抓住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契机,进一步明确部门、乡镇、社区对城市管理的职责,从人、财、物和责、权、利上将“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的长效管理落实到位。以“属地管理”为抓手,赋予基层各级在城管工作中与职责相应的权限,真正落实管理重心下移,把城管工作责任制纳入对各级、各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型向常态化管理的根本转变。加强城管队伍及班子建设,注重内部团结,强化对城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城管队伍的管理能力与执法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城管执法队伍,为**的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打好基础。
(篇三)
为配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我委在听取省住建部门汇报的基础上,组织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于 5 月份和 8 月份先后赴**、**、**市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三市及**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汇报,察看了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市容管理示范路、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卫工人休息点等多个现场,广泛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市面貌,事关发展环境,事关党政形象。近年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践行“百姓城管、科学城管、法治城管”三大核心理念,努力创新管理模式,推进品牌创建,提升执法效能,做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工作,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显著改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全省各市普遍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城市管理领导机构,明确各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共同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由 5 个区和22 个市职能部门组成的城市管理委员会。二是强化城市管理机构。目前,全省所有的市、县(市、区)都设立了城市管理局,13 个市和 28 个县(市、区)按照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要求,增挂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牌子。盐城、泰州、宿迁等市
分别成立了正处级的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江苏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省有关部门出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环卫工人权益得到保障。一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集中处理。我省率先在全国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集中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目前 95%左右的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镇村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73.4%。全省基本形成“苏南地区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苏中地区焚烧与卫生填埋并举,苏北地区逐步由卫生填埋向焚烧发展”的良好格局。到**年底,全省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77座,日处理能力达4.6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9%。二是启动餐厨废弃物处理工作。省政府率先在全国出台《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省住建部门编制了国内首部省级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划,开展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省级试点工作,目前全省餐厨废弃物日处理能力达到 510 吨。三是深化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目前全省 25%的城市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环卫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四是充分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
益。**年底,省住建、财政等七家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全省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首度明确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110%,目前已有南京、**等 5 个市落实到位。镇江市建设了两栋环卫工人公寓楼,提供给环卫工人租住。**市政府领导坚持每年与环卫工人同吃年夜饭,慰问环卫工人,并从今年起开始为环卫工人缴纳住房公积金。**市向社会公开征集“环卫工人歇脚点”,并按照一个场地、一台饮水机、一台微波炉、一排椅子、一个宣传阵地“五个一”标准进行设置,给环卫工人工间休息和生活带来便利。
(三)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大城管”格局逐步形成。一是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 58 个市、县(市)中,已有**个建成运行或试运行数字化城管系统,约占总数的60%左右,建设质量和推进速度均居全国前列。二是整合多方资源,在解决面广量大的城市管理问题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市将数字化城管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借助智能识别、自动监控、三维 GIS 等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市积极推进数字化城管与 12**5 政府热线、应急指挥平台的融合,实现了同步运行。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南通等市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的绩效评价功能,将评价考核结果纳入政府部门效能考核,促使政府相关部门把城市管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四)夯实队伍基础,执法效能明显提高。一是扎实开展创
建活动。全省各地以“江苏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和“省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开展清理占道经营、整治违章广告等活动。目前**、**、张家港等 14 个城市获得“江苏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称号,全省共创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 102 条,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二是实施渣土运输集中整治。**年,省住建、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渣土运输车辆百日集中整治行动,全省查处渣土运输车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4 万多起。**年省住建、公安等部门又联合对 12 个城市进行督查考核,进一步巩固了整治成果。南京、**、**等市完成全市渣土运输车 GPS 定位系统的安装,对渣土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实施全方位监控。三是规范执法行为。**等市推行“柔性管理、刚性执法”,统一着装,规范言语,有效推进了文明执法。**市推出以“三早”、“三制”和“三督查”为内容的“三三三”工作机制。“三早”即“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三制”即“协管员驻村制、执法队员包片制、中队负责制”,“三督查”即“首问负责制督查、责任追究制督查、错案追究制督查”,确保执法工作取得实效。
(五)丰富文化内涵,城管形象有效提升。省住建部门开展以“城管三走进”、“城管义工”等为主要内容的“城管系统文化建设年活动”,出版报告文学《心底流淌的歌》,举办书画摄影获奖作品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市创办**环卫报,开通环卫网站和微博,设立环卫道德讲堂,定制环卫主题邮票,建立职
工书屋等一批环卫文化阵地,丰富了环卫工人的精神生活。**市于 2008 年设立环卫“金扫帚”奖,五年来累计表彰先进个人130 多人次,先进班组 60 多个次,社会反响很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全省城市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市管理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建设、打造美丽中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全省城市管理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以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为例,目前还有淮安、东台、沭阳等17 个地区未进入实质性阶段。南京市有一半的区尚未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已建成的区级平台与市级平台间信息交换也不够畅通。无锡市作为国家第三批试点城市,系统建设滞后。二是管理合力仍未真正形成。调研中有些市反映,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到住建、公安、财政、水利、卫生、环保、工商等多个部门,长期以来,由于权责不清和执法交叉,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真空,城市管理整体功能难以最大程度发挥,致使部分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久拖不决。三是有的市民对城市管理基础建设理解支持不够。由于一些市民反对,我省垃圾焚烧、餐厨废弃物处理等项目环评审批周期过长,项目推进普遍遇到困难。如南京市江北焚烧发电厂前期工作开展了 5 年,易址后今年才开工建设。**市吴江平望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无锡市锡东垃圾焚
烧厂项目建设手续齐全,但建成后由于周围居民反对,一直无法投运。四是少数媒体对执法的片面报道使得城市管理工作陷入困境。有的媒体为了追求所谓“新闻性”,过度渲染执法主体和被管理者的矛盾和纠纷,片面放大执法队伍的过失。反之,对执法行为以及城市管理工作的作用与成效却鲜有报道,没能全面客观反映问题。另外,少数市民文明素质不够高,环境卫生意识不够强,出现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和破坏城市良好形象。
(二)经费投入不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主要表现在:个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尚未启动,全省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才刚刚起步;一些垃圾转运站数量不够、功能不完善,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环卫机械化作业率低,不少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低于 30%;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垃圾处理和环卫作业日常运行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环卫作业质量;目前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行“以奖代补”,但是补助资金的支持比例不高,餐厨废弃物处置还没有纳入奖补范围;集贸市场总量不足,占道经营摊点无处疏导,马路市场取缔后容易死灰复燃;停车场、公厕布局不合理,配比过少。二是执法经费普遍不足。全省只有无锡、**、**、南通、**等 5 个市执法经费超过了 10 万元/年人,最低的宿迁市只有 5.5 万元/年人;执法车辆老化、取证设备匮乏等问题在一些县区比较突出。三是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普遍不高。不少地区还停留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传统环卫作业阶段,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福利待遇却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省还有无锡、镇江、盐城、**等 8 个市和大多数县(市、区)的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收入未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110%,少数地区连最低工资标准也难以保证。
(三)执法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一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调研中城市管理部门普遍反映,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范围和对象也日益扩大,担负着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但面对大量的执法任务,人手缺少、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省住建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行政执法队伍人员数量按不低于城市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进行配备。目前,全省仅有泰州、宿迁、**三市的比例超过万分之四,**、南通、镇江三市介于万分之三和四之间,南京等七市均低于万分之三。据调研了解,上海市城区执法人员的配置比例最高的达到万分之七,远远超过南京市各城区的配置比例。由于执法力量远不能满足城市管理发展的需要,全省各地聘用的编外协管人员占较大比重,据了解,有的市编外协管人员与正式队员的比例严重倒挂,达 4.5∶1。二是少数执法人员宗旨意识不够强。城市管理执法对象多为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少数执法人员群众观念淡薄,忽
视文明执法,遇到管理对象不服从管理时,没有做过细的工作,言行举止不当,态度较为粗暴,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三是部分执法人员法律业务素质不高。有些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存在偏差,对执法程序不够熟悉。有些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执法方式滞后,发现问题不够及时,解决问题能力不够,执法往往陷于被动局面。
(四)法制支撑薄弱。调研中,有的同志形象地将城市管理机构比喻成“上无爹娘、子孙满堂”。虽然市县政府都成立了城市管理专门机构,但省住建部门尚未设立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不利于加强对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城市管理法。执法依据仅是《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属于“借法执法”,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足,造成执法难度很大,管理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我省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步增长,垃圾处理压力越来越大,但因为缺乏法规支撑,实际工作中面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够、垃圾分类难以推进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制定《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此外,《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已实施近十年,一些规定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根据我省城市管理工作实际进行修改完善。
三、几点建议 城市管理是一项关系民生、关系稳定、关系发展的系统性工
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努力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为建设美好江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强化思想认识,营造全社会感知、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一座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各级政府要把城市管理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公益广告等形式,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城管、关注城管、参与城管。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既要曝光“暴力执法”等不良现象,也要报道严格执法等正面事件,增强执法队伍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营造良好的执法舆论氛围。要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开展“城管开放日”等系列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城市管理,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消除误解。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城市文明意识,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工作氛围。
(二)完善体制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级政府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重心下移、条块互补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的责任,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要建立健全高位协调机制,设立由城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综合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城市管理的组织、决策、协调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依托数字化城
管平台,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机制,将案件处置率、按期办结率、延期办理率和核查情况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确保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加大经费投入,切实维护环卫职工权益。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省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规模,将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机械化清扫车辆配置纳入奖补范围,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的资金奖补比例。要按照 2015 年县以上城市数字化城管实现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水平。要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加快集贸市场、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步伐,从源头上缓解管理压力。同时,要创新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努力解决资金需求和投入不足的矛盾。要督促 8 个市及大多数县(市、区)尽快提高一线环卫工人工资收入水平,确保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110%。要探索建立环卫行业有毒有害岗位津贴制度,鼓励环卫企业建立环卫一线工人工龄工资制度,稳定一线环卫工人队伍。要强化一线环卫工人作业安全,合理安排工作量和休息时间,更多设置工间休息场所。要增加机械化清扫车辆设备配置,逐步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范围和区域,减轻一线环卫工人劳动强度。
(四)推进执法能力建设,切实提升执法水平。省政府要在更高层面上明确城管行政执法人员的配备标准,逐步充实执法队伍力量。要注重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的有机结合,标本兼治地抓好执法工作。当前,针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全省各地要突出“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三大重点,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 9 类环境薄弱区域脏乱差和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的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等 3 类容貌秩序问题规范管理,着力改善城市面貌。要深入开展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推行阳光执法、文明执法、说理式执法,坚决摒弃野蛮执法、随意执法、暗箱执法,确保执法行为合法、适当、有效,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不断提升执法水平。
(五)完善法制,加快相关地方立法进程。“无规矩不成方圆”。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仅靠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撑。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及早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法律,明确城市管理的地位、职责、范围、手段、法律责任等内容,使城市管理工作早日有法可依。省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各地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的调研、论证等基础工作。我委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争取早日将条
例立法列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议程,依法推进我省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