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10、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或:鹦鹉螺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赛尔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 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沉船中的金条生活。潜艇艇长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之后不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终于,十个月之后,在机缘巧合下,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诺第留斯号”潜艇。这时,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儒勒.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第二篇:现场作文10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小鸡看见一只苍鹰在高高的蓝天上飞过,十分羡慕,于是他向母鸡问道:“妈妈,我们也有一对大翅膀,为什么不能像鹰那样高飞呢?”“真是个小傻瓜,”母鸡回答说,“飞得高有什么用处?蓝天上没有谷粒,也不会有虫子啊!”
请你就上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或叙说不同的经历,或阐述不同的联想感悟。
要求: 1.选择一个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3.字数不少于700字。
殊途同归
青瓷中的戎戎水影,道得是白莲的影影绰绰,可那污泥之中,竟也觅得一缕幽香,似是削肩素背的美人,出水青丝三千披于身后,一袭白衣,雪砌也似玲珑。
不由看痴,半晌才回神,总觉得那污泥与这亭亭玉立的白荷格格不入,心下想,为何不如那白莲般一同养于缸中,企不更胜一筹?诉于母亲,她莞尔“为何你断定烂泥便无法养出品质极佳的花?只要这荷想开,种哪都开。”
母亲的话极轻,含着几许意味深长,落在我耳中。便似惊涛般,我的心猛得一震,又抬眸去望那白莲,与模样清丽的白荷大同小异,可一者居于潋滟波光中,一者却是深埋泥中。
恍然大悟,是了,只要白荷能去渴望像白莲般皎洁似月,哪怕只尘埃中也能开出花团锦簇来。
无端地想起安徒生,那位心永远未曾老去的大家。他是鞋匠的儿子,童年只能居于简陋的阁楼,对外界一切美好幻想的来源,便是一本泛黄破旧的童话书,书中国王执剑除了恶龙,王后荆衩国色,王子纵马意气风发,公主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逗着夜莺,这一切充满了少年的心,给予他莫多想象,从笔尖淌出,便是绝世佳话。
可谁曾思索到,安徒生家境贫苦,而非出生于书香世家,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只是日复一日,附于笔案前挥墨,于是小美人鱼爱慕上了英俊的王子,执枪的红枪兵玩偶倾心于芭蕾舞者。安徒生用华丽的词藻编织起一个如人间桃源般的世界。那处处洋溢着美好与幸福,容纳下安徒生的童心和他给予世人的千万祝福。
而这个桃源诞生之际,安徒生正穷困潦倒,有时甚至一日三餐仅吃几片面包,可他却如白荷般,挣扎着,亦能在这狭窄屋舍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采。
而法国国歌作词者鲁热。谁也未曾想到他只是个懦弱的逃兵。可国难当头之际,便是这般人儿笔下也流淌出“向前吧!向前吧!祖国的英雄儿女。”这样的字眼。可见,一个人的过去不代表他的现在与将来,更决定不了。
就像你不能要求鲁迅禁烟,高尔基拒酒吧。毕竟,他们皆是脚踏污泥,可把手伸向满天繁星的人啊!
只要你愿,你想,哪处不可展翅高飞?无论尘埃亦是云端,只要你肯放手一搏,坚定朝着心中圣地奔去。哪怕荆棘丛生,亦可步步生莲。名垂青史向来不能与出身、环境混为一谈,只要内心追求一致,怕是殊途,也可同归。尽管,你正步于何岸,而那一端的人比你起步快已泅过,可你怕什么怨什么呢,纵身一跃不惧那猛浪渡过,也是彼岸花开。
纵是万千道途,可步履一致,便只余一条归处。
点评
悦读《殊途同归》,美妙的心境被小作者的文笔点染。笔墨间有禅意,朦胧婉约中脉脉地淌出了玲珑剔透的情思。谪仙一般的白莲影像,竟是出于淤泥,却矜贵非凡。世间人也有如此的遭际。安徒生、鲁热……熟悉的陌生的,心有圣洁,便能从尘埃中开出花来。现实污损,不阻碍梦想华美。殊途,也同归。有追求,步步往之,终朝彼岸殿堂拾级而上。
第三篇:2012作文10
高三作文训练系列
高三作文训练
(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引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人格底线;“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是陶渊明的人格底线;“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罗话短长”这是于谦的人格底线。做人,更应该有底线。你的为人处世有底线吗?你的底线是什么?你能坚守得住吗?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
【写作领航】
本题审题难度不大。底线,即最低界线。从“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这一材料的关健句看,学生可以以前半句为主,侧重写道德底线的重要性。强调要信守爱国、忠诚、善良、守信、仁厚等为人的基本准则,否则,尚不是“人”,何谈“成才”。这一类的正面例子很多:屈原的正道直行,九死未悔;苏武的被扣异邦,坚贞不屈;……反面例子如秦桧、吴三桂等也很好找。学生也可以以后半句为主,侧重写行为底线的重要性,在平时生活中,出言吐语,举止行为,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才能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如果心中没有底线,或行为越过了底线,势必成为被欺凌被嘲笑的对象。
本文以议论文较为好写。正反对比论证的构思,丰富典型的事例,适当采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议论文的语言有一定亮点,就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写记叙文也不难,注意从小处入手,重视设计较为曲折的过程,人物形象的塑造可突出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佳作示例一】
心中的底线
当“生”与“义”不能得兼,当爱情的获得须以自由作为代价,当金钱的浪潮撞击着道德的堤岸,当龌龊的“伟大”遭遇高尚的“平凡”,我们将作出怎样的抉择?
也许我们会迷茫会徘徊,但我坚信: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那有别于动物的智慧。因为有智慧,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有智慧,我们终将确立并守住心中的底线。
诗仙李白,对“出仕”有着强烈的渴望,希望凭借自己的绝世才情,真真正正地为百姓做些实事。但当唐王朝打着“惜才”的幌子终于接受了他,却要他去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艳诗时,他迷惘了:难道我要的就是这些?终于,他选择了离开,选择了继续他那于青崖放白鹿,于
高二议论文训练系列
轩辕台观雪的生活。官爵地位,无法突破他心中处世的底线。
文天祥,著名爱国诗人。面对高官厚禄和刑场殉国两者间的选择,他坚定地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他的答案,掷地有声。死亡,都无法穿越他心中那忠诚的底线。
2004年,三个小伙子远赴异国打工,他们可以无怨地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他们可以承受异乡思亲的煎熬,他们可以忍受病痛对身体的折磨;然而面对日本工头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极尽侮辱的谩骂,他们坚定地对他说“不”,并不顾公司的加薪挽留毅然回国。多好的年轻人啊!的确,金钱,无法突破他们心中尊严的底线。
105岁的南京寿星钱道康,当被某保健品厂商邀请去做广告并承诺给予高额酬金时这样回答:“我不去。我从来没吃过保健品,不能说假话骗人。”多么朴素的语言啊!老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住在一间只有二十多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内,但是善良的本心,却告诉他决不能接受这邀请。贫困的生活,动摇不了老人心中诚信的底线。
心中的底线,就是那摆脱迷雾的翅膀,就是那照亮前路的阳光。坚守心中的底线,我们将作出无悔的选择。
【成功揭密】
并列式的结构,形式较为灵活自由,便于广泛选择材料。有一定的跳跃性,可以节省篇幅,将笔力集中在话题上。本文选择四个事例,或是历史人物,坚守底线,青史留名;或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用自己的行为给我们大家树立了一座丰碑。作者也比较注意角度的变化,分别从面对“官爵地位、死亡、金钱、贫困的生活”的人物中选择典型,挖掘他们坚守底线的行为表现。联系话题紧密,分析简洁,修辞手法运用较为丰富。
【佳作示例二】
信仰是我的底线
时光的齿轮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时光的浪花一下一下地拍打岸基,时光的锤炼一记一记地凿下印记。几百年、几千年后的我们,依然不会忘却那一群拥有钢铁般信仰的人,以及他们坚守的信仰底线。
他落魄地行于江边,披头散发。他应当还记得朝堂上那个雄姿英发的自己。他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但他抛开的是享受荣华富贵沉沦世间的自己,留下的是苦于国、苦于民的自己。他疯疯痴痴、似笑非笑地反复吟着这样几句话:“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我轻问他:“这样的生活值得吗?”他放声笑起来,转而又痛哭流涕:“楚国,我永远不会放弃的,这是我生命的底线。”随即,他纵身一跃,消失在江水的圈圈水纹中。
傍晚的时候,他走出院子,撷一枝菊,倒上一壶浊酒,独自吟起
诗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哈哈,妙哉!”他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抛弃了名利、官位、俸禄。抚一曲琴,读几页书,眉宇间透着坦然。我问他:“这样的生活,值得吗?”他皱起眉,抿了一口酒,眉头又舒展开来。“同流合污是我鄙夷的,正直为民是我追求的。既然追求不到,那我至少可以做到正直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枝花。我可以并且必须做到,因为正直是我的信仰,我的底线。”他为自己斟了一杯酒,继续赏花、饮酒,吟他的“悠然见南山”。
他把整沓整沓的笔记放回橱中。这都是他在日本留学时记下的医学笔记,是他曾经的珍宝。他要挽救国民,写下了一篇篇犀利的文章。他点了一支烟,烟头的光时明时暗。在灯下是他清瘦的身躯,那支笔在纸上不停地画动。他写的病,无法用一般的药来治疗;他写的人,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悲哀。他是个正义的中国人,倘若只是当一个医生,他不会遭受黑暗势力如此大的威胁和压力。我不禁问他:“这样的生活,值得吗?”他拍拍我的肩膀,指了指窗外一间间平房,说:“当医生,我为的是救他们;现在我亦是为了救他们。而他们更需要被救治的,是灵魂。因为被威胁和害怕而放弃?我不会的。因为他们的觉醒、民族的觉醒,是我的目的,这是我的信仰。放弃就意味着失去生命。这是我生命的底线。”我拿起笔记下这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们的底线是他们的信仰。失去信仰,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失去生命。他们的底线亦构成了民族的脊梁:正直不屈,忧国忧民。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这种民族的底线将构建起一道无形的万里长城,永垂不朽!
【成功揭密】
与上文比较,两篇文章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本文采用了“我”与事例中人物的心灵交流的方式,使事例包含更多的描写,增加了形象的感人程度。人物的痛苦思考与坚忍选择,凝成了巨大的魅力。本文的论题比上文集中,仅突出信仰底线的重要性。不过,这样写需要对历史人物有丰富的了解,把握住那个时代的特征,把握住人物的外在形象特征和思想内核,才能使写的人物不黏不脱。本文在这方面似还略有不足,对陶渊明的描写尤需斟酌,例如“因为正直是我的信仰,我的底线”这一说法。
【佳作示例三】
无形的底线
当生命受到威胁,你是否会妥协?当个人不被社会所容纳,你是否会弯腰?当尊严受到践踏,你是否会屈膝?当承受不起生命之重时,你是否会放弃心中的底线?不,心中的底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它是做人的基石,它是处世的准则,它更是维护尊严的法宝。
漫天飞雪,天寒地冻,苏武始终没有向敌人投降,因为心中的底线是他做人的基石。任黄沙飞扬,带不走他的坚毅;任严刑拷打,折不了他的忠贞。他心中的底线始终在告诫他:要忠于国家。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或许放弃底线可以换来荣华富贵,或许改变底线可以得到高官厚禄,或许……但这一切与做人的底线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卑微。守住底线,尽管苏武大半生与羊为伴,生命在黄沙中渐渐消磨失去光彩,但是他赢得了心灵的安宁,赢得了后世的敬畏。
孤独的树,萧瑟的风,庄子宁做尘世外的月亮,冷眼看世间,他的底线也是他的处世准则。既然世间混沌得容不下一丝澄澈,又何必苦苦寻求救世为民反而污了自己呢?逍遥也好,脱俗也罢,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在偌大的世界里,选择生存的适当方式,无需招摇,也不愤世嫉俗,宁静存在于内心,无形的底线是他心中的一杆秤。这样的为人、这样的处世准则只因那无形的底线。
饥寒交迫,毅然拒绝施舍,朱自清不为物质所动,因为他心中有尊严的底线。战火纷飞,资源紧缺,或许很多人只是想着活下来,而将人格、尊严抛诸脑后,然而朱自清的内心底线却时时提醒他:尊严比生命更重要。朱自清的底线维护了他的生命尊严。邓小平秉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之底线,一次次同英国方面艰难、激烈地谈判,最终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我国的维和部队奔走在中东、亚非的世界争端交锋之地,竭尽全力维护人类和平,平息争端和战乱。维护人类文明的底线助他们捍卫人类文明的尊严。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它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准则,是维护尊严的法宝。请寻求适合自己的底线,面对激流、险阻,更请守住自己的底线!
【成功揭密】
本文作者也碰到了对人物事迹不太熟悉这一问题。在此,让我们仔细体会作者避实就虚的行文。仅凭“苏武枚羊”这几个字,作者略加点染环境和动作,就将大部分力量用于心理描写,这就减少了出错的几率。当然,这是不得已为之。假如能将“没有向敌人投降”改为“没有向匈奴屈服”,能将“苏武大半生与羊为伴”改为“苏武十九年与羊为伴”,将《汉书 苏武传》中苏武“吃雪吞毛,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节杖不离身、节旄尽脱”等细节运用上去,效果会更好。
第四篇:作文10
我学会了游泳作文400字
旱鸭子终于可以下水了,首先我要感谢奶奶和妈妈,是她们给我创造了条件,给了我机会,而且牺牲了她们的宝贵时间,陪同我练习。
妈妈只要休息,和每天下午下班后,就陪我去学习游泳。我们没有找老师教,就凭看了一会网上视频所教的蛙泳,就下水开始练习了。特别要提的是我的奶奶,她老人家已六十岁了,和我一样,也是旱鸭子,从未下过水。她比我晚学一天,却比我早学会一天。总结是:我太胆小了,呛了几回水心里就有点胆怯了,但是,我坚持下来了,当然我受到了表扬和鼓励。
游泳不但有乐趣,也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方法之一,短短的几天,我们都晒黑了,也强壮了。我胖胖的身体也瘦了两斤,我开玩笑地说:“奶奶身上的游泳圈(胖)没啦!”奶奶风趣地回答:“学会了游泳,还要游泳圈干啥?我把它扔啦!”大家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建议:家长有时间的话,多陪陪孩子,除了学习以外,要到室外,要到大自然中去,那里有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再说,美丽的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自然的世界也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可以从美丽大自然中奇妙的世界里,汲取想不到的收获!
第五篇:10新文化运动共案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标志、指导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发展概况;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从历史背景出发,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通过对传统道德的简要介绍与辩证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影片、图片、材料、辩论等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设置悬念、明确归纳、自然发掘、紧扣课本,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史料,帮助学生掌握借助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并提供网站课外延伸,使学生加深对历史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认识,使历史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用批判的眼光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用赞赏的态度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解放思想方面的传承和发展价值,养育崇仰思想先驱的感恩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与意义 策略:通过“现场访谈”、“共同讲述”、“展望与反思”三个环节的设置,在师生共同探讨中学习新文化运动之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通过“问题探究”进一步加深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理解。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孔子 策略:通过“社会现象”、“现场访谈”、“学者评说”三个环节与学生一同认识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从而客观的评价孔子的思想。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四、课前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并加以分析和研究。
2、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为了重铸国魂,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先辈们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怀。按照课标的要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能够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进而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北大是我们每位同学梦寐以求的中国最高学府。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人文,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发源地,民主的堡垒。她引领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学术潮流,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变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而北大作为中国学术与思想文化的领头羊,就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导入新课,板书“新文化运动”以及“新”)师生互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设问:为什么要重铸国魂呢?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根据学案预习过本课,所以请一名学生来回答,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找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指出辛亥革命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完成反封建的任务,新文化运动则补上了这一课。
2、概况:
要求学生齐声回答,完成下面表格: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
旗 帜
活动基地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落实基础知识。
层层设问:当时被称为“官僚养习所”的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谁起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在旧思想、旧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北大,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教师进一步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为后面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做铺垫。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对材料一步进行分析。教师点拨:“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打倒孔家店”
(1)树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原因
①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礼治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②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康有为反对共和,以及其他帝制余孽的倒行逆施,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③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2)陈独秀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 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人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这实际上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来说明批判旧道德的原因。
2、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课件展示鲁迅先生及《狂人日记》的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并请一位看过《狂人日记》的同学给大家简要介绍其梗概及主题思想。教师对学生的介绍给予点拨,指出鲁迅先生借狂人之口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救救孩子”的呐喊。用什么来救孩子?用旧道德行吗?这样让学生自然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又一项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设计意图:即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自然引出新文化运动的一项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并深化了学生对此项内容的理解。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设问: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
教师一步步设问:读完这两段材料,你有何感觉?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而且更通俗易懂?两段材料在语言文字方面有哪些区别?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 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点拨: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文言文和一段白话文的对比,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到二者的区别,很容易理解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
教师: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
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设问:文学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
2、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准备。
教师点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去冲击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旧思想、旧文化。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再一次突出主题:重铸国魂
3、为下一步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做好铺垫。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设问: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点拨: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既是一次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对封建的思想文化给予彻底的冲击,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反封建斗争的继续。
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设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1、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设问: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你能找出这方面的论据吗? 学生思考、举例。教师点拨: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偏向。
设问: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这种态度是否正确?应该怎样对待东西方文化?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教师强调:新文化运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板书设计
(一)兴起的背景
(二)兴起和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影响与评价
六、教学后记
本课的突出特点是引入了大量的材料,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把文化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联系起来,要对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作出分析,就较为困难。但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史料很多,要适当地、有针对性的引入,要突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切不可面面俱到。在这方面利用材料,再创历史情境,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