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镇市四措并举促进远程教育学用转化
清镇市“四措”并举 促进远程教育学用转化
清镇市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注重培育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关心、引导和帮助党员群众发展项目,不断创新和推广学用成果转化,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为加快全市城镇化、生态化建设,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领导谋思路
结合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和全省实施的“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针对远程教育学用标兵学用转化工作专门制定了定点帮扶方案,明确了市领导联系乡镇、市直部门(单位)帮村、乡镇领导联系村、乡镇站(办、所)人员定点帮扶示范户,加以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工作的领导。在项目论证、政策扶持、资金筹措、市场信息等方面帮助学用标兵出谋划策,指导终端站点因人施教、因地制宜,助推学用成果转化。如站街镇在帮扶工作中,镇领导经常到种养殖大户家中走访调研,帮助农户出主义、想办法;乡远教办、文化服务中心等站(办、所)还专门组建远教辅导团,利用入村工作机会,帮助站点进行设备维护、播放课件、讲解适用技术等,极大提高了远教工作成效,深受群众欢迎。
龙头带动推发展
为提高远程教育学用转化成效,让农村群众及时把课堂
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和现实生产力,清镇市按照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积极引进香港裕东、重庆四阳、广西大发、温氏公司等龙头企业,分别在暗流、卫城、站街、红枫等乡镇入驻,将远教站点与龙头企业培训中心联建共享,为农村党员群众搭建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平台。并依托龙头企业建设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农村群众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方式大力发展有机蔬菜、优质肉鸡等种养殖业,不断壮大农村群众经济实体,促进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暗流乡下坝村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下,全村共建设有机蔬菜大棚500余个,1000多亩稻田全部改种蔬菜,人均纯入增加了500多元。站街镇洗马村在广西大发公司的带动下,发展养鸡40余户,年出栏优质肉鸡600000羽,养殖户年均增收20000元。农业“三化”发展道路基本形成,农村发展相对稳定。
用活政策添后劲
随着清镇市诚信建设的稳步推进,诚信建设“三位一体、三项推动、三维联接、三大扶持”政策的出台和信用社“阳光授信、柜面放贷”等便民利民措施的实行,清镇市积极与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信用联社等多家单位(部门)协调,通过实地考察和党组织推荐,将全市90%的党员创为带富能手评为星级诚信农户,享受优惠扶持政策。同时,结合市委组织部还实施的党员“双带致富”工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联局实施的“返乡人员创业”工程,帮助部门党员带富能手解决项目、资金等方面的难题,有效促进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切实帮助农村发展增添后劲。
广泛宣传显成效
为将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工作做深做实,清镇市充分借助各类煤体开展宣传工作,拍摄制作“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视频新闻在贵阳电视台、清镇电台播出。在省内外宣传网站刊载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典型事例文章和图片,切实鼓励党员创业带富能手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快致富步伐,带领农村群众走上致富路。同时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乡发展的关注度,引导他们返乡创业,把先进的理念、技术及项目、资金带回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进行示范带动和传授,提高远程教育学用转化效率,为加快推进社会主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三大战略的实施注入活力。
目前,清镇市共有远程教育党员创业带富能手近300名,发展带富项目300余个,带动全市10000多户近30000余名农村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项目,远程教育学用转化成效已在农村发展中得到充分显现和提高。
第二篇:鄂托克旗四措并举积极促进远程教育学用转化
鄂托克旗“四举措”
增强远程教育学用新动力
今年以来,鄂托克旗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提升远程教育学用成效,服务党员群众为主题,以“强化管理、深化学用”为目标,采取“四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全旗远程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深化示范创建,夯实学用基础。深入开展“双创双争”活动,旗委组织部每月采取专题督查、汇报交流、实地点评等形式,强化工作指导,并进行分类排队,对活动开展不积极、图形式、走过场,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工作效果不明显的,及时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落实。对工作比较好或者已经跨入先进行列的,进行推广宣传。同时还完善了工作制度,规范了鄂尔多斯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手册以及设备管理台帐等档案资料。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对后进站点的整顿,全面提升远程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二是加强基地建设,搭建学用平台。大力推行“公司+示范基地+远教”工作模式,依托赛乌素新牧区建设科技服务中心、鄂托克旗赛源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森和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创建远程教育实践培训示范基地6个。结合远程教育视频讲座和技术课件,组织党员群众通过召开现场会、进棚入户等方式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现场演练,带动发展设施大棚蔬菜和规模养殖业。
三是丰富培训方式,增强学用效果。深入开展支部组织讨论学、流动课堂学、群众需求随时学、致富技能分类学、典型示范引导学、专家辅导团深入学等“六学”活动,提前发布节目预告,鼓励党员群众提前预约、自
主选学、按需点播。组织党员群众每月集中学习3次,每次学习2小时以上,目前已点播节目1200多次,下载各类技术信息500多条,站点月均登陆自治区教学平台12小时以上,党员群众参学率达85%。
四是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学用转化。结合全旗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实践活动,组织旗远程教育成员单位专家指导农牧户学习上网浏览、查询下载、课件分类等操作技术,及时开展远程教育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牧民调整产业项目、优化种养植结构,同时会同旗联通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各苏木镇、社区对终端站点网络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个别站点部分设备老化、破损的,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保证了每个终端站点运行良好,有力促进了学用转化工作。
鄂旗党委组织部(张华)
第三篇:安龙三措并举巩固提升远程教育学用转化成果
安龙三措并举巩固提升远程教育学用转化成果
为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在提升干部群众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作用,安龙县切实强化三项措施,着力巩固提升远程教育学用转化成果。
强培训,提升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率。紧跟农情农时季节,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年初以来,全县各远程教育站点分别开展水稻无纺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农作物病变防治、烤烟生产田间管理、金银花精深加工、生猪养殖圈舍管理及疾病预防、竹荪栽培、果数嫁接等农业实用技术专题培训班970余场(次),培训党员群众6700余人。同时,把培训内容分类刻录制成光盘300余张发放到各远程教育站点,方便各站点切实组织干部群众进行学习。协调农业科技部门,组建远程教育农业实用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农家场院、田间地头、养殖基地传授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目前,已从县农业、扶贫、林业、草地中心、水务局等有关部门抽调49人组建4个农业实用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村组农户,现场为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答疑解惑46个,服务群众590余人次。
重实效,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成果推广率。把“农家书屋”的作用发挥和远程教育技术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信息量广、内容丰富、易学易懂等优势,采取集中培训、分类培训、专题培训、分层次培训、分时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各远程教育站点每月在“农家书屋”组织集中培训1次以上,以拓宽干部群众提升素质和能力的渠道。拓宽学用转化渠道和平台。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加大对全县农特产品供求信息和县外农特产品供求信息的发布,为农村党员、困难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服务,拓宽远程教育服务群众的渠道,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县远程办已就气象服务、安龙县农产品供求状况、县外农产品供求信息开设“农家信息超市”,并明确专人负责信息的发布、更新,全天候为群众提供服务。
抓典型,强化示范带动提升成果转化率。按照“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双创双争”有关要求,继续抓好示范村的创建、优秀站点和党员创业带富能手的培育,突出特色。目前,全县已创建34个示范站点,72名优秀站点管理员,1080余名学用标兵。同时,采取创建“学用成果转化示范户”、“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党员科技种养示范点”等方式,将党员干部对所学到的技术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使远程教育学用活动不脱节、不掉链,真正让农村党员群众受教育,得实惠。目前,全县共实施“党员富民工程”5个,创建“学用成果转化示范户”860多户、“党员科技种养示范区”34个、“党员责任区”18个,惠及2290多户群众近1万人。(韦学勇)
第四篇:街道四措并举(推荐)
**街道四措并举
大力开展“七城同创”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三会”精神,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街道办事处以我区开展“七城同创”创建工作为契机,结合街道实际,创新方法,加大投入,落实四大措施,全力开展创建:一是加强日常清扫保洁。采取清扫保洁全覆盖的模式,聘请清扫保洁员在辖区内进行全天候保洁。同时,社区还与对每名清洁工签定了责任书,明确了责任及路段,确保责任到人。街道城管科定期对清扫保洁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坚持每周一次的组织机关、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开展“全民动手日”活动。二是整治占道经营。街道执法大队采取每天“轮流试”的执法措施,加强对占道经营的监管,坚决取缔乱设摊点、未经批准占道经营、门面延伸占道等违法占道经营行为,确保全天候无违法占道经营现象。三是开展植树补绿。街道结合实际,搞好规划,科学安排,对辖区所有裸土采取增绿补绿、见缝插绿,并加强后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了打造精品小园林,还绿于民的民心工程。四是加强危旧改工地管理。目前,我辖区危旧改工地较多,垃圾乱堆放现象也日益加重,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针对这一现象,街道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及时清运危旧改工地的生活、建筑垃圾,修建围挡,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危旧改工地的监管力度。
第五篇:大桥社区远程教育学用转化成果
大桥社区远程教育学用结合成果转化侧记当你走进钟山区大河镇大桥社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宁静的村庄、绿油油的菜地和脸颊被太阳晒得黝黑却充满了喜悦的菜农,生机勃勃的菜地让人挡不住诱惑……这是钟山区大河镇大桥社区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桥社区围绕“建、管、学、用”方针,抓好远程教育管理,有针对性地下载课件,培训人员达10000余人次;开展农业生产培训2000人次;组织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为党员、群众解答远程教育技术难题、农业生产技术问题1620多个,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9463人次,受惠群众达1000余人次;与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开通了手机农业实用技术、天气预报等讯息服务,扩大了教育覆盖面,增强了宣传培训效果。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流通、科学指导的作用,让远程教育成为了一座真正帮助农户致富的闪闪“金桥”。
“远程教育最适合我们农村了,想要学什么就看什么,想啥时看就啥时看,在网上我们可以学到养鸡、养猪、种菜等最新技术,非常实用。”这是你走进大桥社区农村和农民朋友交谈时,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远程教育畅通了信息,群众网上得实惠
大河镇大桥社区有30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是市内重要的鲜蔬菜供应基地之一。村支两委立足村情,确定了“以远程教育优势带动农村发展”的目标,通过远程教育网的学习,让当地农户减少亏损、增收增产。
大桥社区村民李耀,是社区内第一家养殖大户。目前,他家有100多头商品猪、30余头母猪、50余头仔猪。由于现在猪价下滑、粮食价格上涨,他家每天要亏损近200元。近来,他通过远程教育网,一方面联系上了外省的“养猪专家”,从专家那儿淘到新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他还在远程教育网上购买到兽用药品。“1200块钱的药,要是在本地买,要着多花几百块钱”李耀说,“远程教育网真是好处多”。
远程教育开阔了视野,群众努力谋发展创业促增收致富 通过远程教育的培训,大桥社区的农民更多地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学习了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创业信心
通过远程教育的培训,更使村干部们增强了信心,壮大了胆量。现在市内知名的大桥社区西瓜,当年正是由于大桥村支“两委”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后,大胆引进种植商投资50万余元,在大桥九组建150个大棚种西瓜而来的。据介绍,就在种植的当年,收益就达近20万余元。
通过远程教育的培训,村民王瑞成功的创出了一条致富
路子,并带领着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向富裕之路。记得当王瑞从远程教育的课件上了解到“市场经纪人”这一新名词时,大脑里马上联想到大桥社区每年菜农对大约上千吨的蔬菜销售较为发愁,而市场经纪人既能帮助群众解决买菜的后顾之忧,又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后,如果成立了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那就是两全齐美的事啦,这一想法当时还被村里的老人骂这叫“不务正业”,也遭到了家里人的极力反对,但是王瑞是个不服输的年轻人,通过不断的努力的闯荡,入社人数由当初的十几个人发展为现在的140余人,为全村500余户菜农的种子引进、购买、种植中提供技术服务、并跑市场销售,每年创收近200万余元。
通过远程教育的培训,村民李连全了解到立体养殖能更能赚钱,于是在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到华西村打工学习了两年后,回乡投入10万余元,建立大棚3个,开挖1200平方米的养鱼水面,养鸡1400余只投放鱼苗30000余条,预计年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村支两委与李连全达成共识,每年轮流派3名有文化的村民到其养殖场打工学习,进一步带动立体养殖致富。
远程教育解放了思想,党支部大力打造凝聚人心工程
2009年10月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核心的种植、养殖、沼气池协会的新社会组织,为群众做好品种试验示范推广,2010年主要是示范了韩国萝卜、粉霸蕾西红柿等5个蔬菜品
种,该品种产量高于常规品种30%产值比常规品种增加20%,目前,已由穆华中、郭家凤等20户农户种植300亩,预计2011年全面铺开种植;而养殖协会主要是为养殖大户及全村农户饲养的家禽家畜进行品种改良,累积改良20000余(头、匹、羽);沼气池协会则是无偿为沼气池用户更换配件,使沼气池使用正常,在解决群众燃料问题的同时,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无公害蔬菜发展,目前已累计1000余户(次);发展蛋鸡养殖4户,规模达到4万羽,肉鸡养殖1户,规模1.6万羽;为独女户无偿调换种公猪3头,为独生子女户和遵守计划生育户更换种母猪48头。
2010年入春以来,大桥社区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社区二组党员鲁兴云在远程教育网上看到抗逆性较强的鸡窝瓜等速生蔬菜新品种后引进试验示范名特优品种蔬菜新品种6个,在社区两委的大力扶持下流转了300余亩土地,带动本组30余户种植实验品种,虽然第一季亏损了近60万余元,但是在社区两委的大力扶持下,预计第二季收入可达80万余元;同时,社区两委协调区农业局、科技局等单位购进蔬菜新品种种子1000公斤,农用物资3000公斤,无偿分发给全社区500余户菜农,增加种植面积800余亩。大桥社区正是以学用结合的良性循环方式,大胆探索出了“支部+远教+基地+新社会组织”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的启发下,广大农村党员群众不断开拓创
新,组建了农村专业合作社,变分散经营为合作服务经营,全村逐渐建立起了种植协会等4个民间协会组织,远程教育改变了学习培训模式,即你要什么我培训什么,增强了实用性和学习效果。目前,全村已有各类种植、养殖大户20余户,远程教育示范户100多户,累计开展各类培训300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和群众6000余人次,受益群众4000余人,累计促进农民增收3000万余元。
现代远程教育的建立,加强了社区党支部的阵地建设,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拓宽新路子,支部在组织群众在学好农业技术的同时,积极打造文化阵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着力发挥区位优势,盘活村集体资产,使村级固定资产及积累达到近200万余元,鼓舞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现大桥社区栽植绿化树3000余株、扶持农家乐3家、开辟蔬菜基地1700亩、扶持特色养殖2家……从一个昔日极贫、极乱、极脏的典型农村,变成了一个绿树成荫、富裕兴旺的文明村。
如今,远程教育真正成了大桥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政治、科技的阵地和致富的好帮手。现在,大部分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一改过去茶余饭后闲聊或打麻将等的习惯,总是挤时间往远教室跑,收看远程教育已经变成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大桥社区简介:
大桥社区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西北部,距市中心15公
里,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1020户,3678人,海拔在1600--1900米之间,年降雨量在1100--1200毫米,无霜期228--242天,属于典型的城郊型农村,全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2009年我村生产总值达到15881.4万元,同比增长18.5%,农民人均收入5435元,同比增长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