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梦”的深圳表达

时间:2019-05-14 02:4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中国梦”的深圳表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中国梦”的深圳表达》。

第一篇:“文化中国梦”的深圳表达

“文化中国梦”的深圳表达

深圳十年坚定推动“文化立市”战略打造文化深圳

翁惠娟

2013-05-20 09:04:00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3年05月17日

昨晚,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会,拉开了第九届文博会的序幕。音乐会名为《人文颂》,是深圳历时六年酝酿、创意、打造的一部大型合唱交响曲。

以交响乐的形式,开启“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大幕,这本身就颇有创意。创意,来源于梦想,并将点燃梦想。

现在,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的征程中,这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也是一个文化梦,文化事业繁茂、文化产业兴盛,当中华文化在国际上赢得尊重认可,当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可以从馥郁的文化芬芳中,品尝到一种深切的自豪感,洋洋洒洒。

舞台上,《人文颂》清音雅乐奏响,演绎着“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思想精华。在传递中国文化与价值观的道路上,这座年轻的城市,又开始了一次“国家立场,深圳表达”。

这样的“深圳表达”,亦贯穿于“文化中国梦”中,粲然绽放,洒脱自信。梦想的力量,缔造了文化的奇迹

今天,第九届文博会正式开馆,吸引客似云来。

文博会的成长,是中国梦与深圳文化梦的一个完美对接。

文化,是深圳的一个梦,这座曾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更有着在文化上崛起的伟大理想与抱负,更有着把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坚守与探索。早在2003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确定了“文化立市”战略。之后,深圳开始酝酿着创办一个大型文化展会。创意,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央各有关部门的高

度重视,并迅速凝聚了共识——中国需要一个文博会,彰显中国文化的发展水平,并打造一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平台。

2004年,文博会在深圳应运而生,并升级成为由国家多个部委和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展会,成为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文博会,这颗蕴含着国家文化梦想的种子,在特区沃土上生根发芽,缔造了“政府投入1亿多而累计成交达6000亿元”的文化奇迹。

见证了文博会发展历程的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概述,“文博会,是文化改革创新的平台、文化梦想实现的舞台。文博会,搭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综合性平台,有利于中国文化‘打包’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过程,正是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价值观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这是文博会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

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昌盛,需要中华文化具有“走出去”的强大竞争力。文博会,犹如一根杠杆,撬动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蓬勃资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八届文博会的文化出口额达到700多亿元,张扬了中国文化的力量。

成长于深圳的文博会,推动了本土文化产业的兴盛。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135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875亿元,占全市GDP的8%,年均增速达20%。同时,深圳还率先探索出“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崭新发展模式,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开拓出一条新路。

今日深圳,已成为我国文化贸易的黄金口岸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2012年,深圳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达43.3亿美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强。梦想的力量,缔造了文化的奇迹。深圳十年坚定推行“文化立市”战略,孜孜不倦地打造着文化深圳。

如何理解“文化深圳”的内涵?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的一句评价引人深思。她说,深圳文化发展的经验,证明了“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造的力量,实现了文化的共享

文化,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文化的跨越,建立在经济腾飞之上,随着物质成果的日益丰盈,人们对文化的追求,终汇成不可阻挡的文化创造力。凡是工商发达之地,必是文化兴盛之邦。

30多年前,当深圳拉开“中国故事”的序幕,渐成中国最大的“逐梦之城”。千万移民的追梦,成就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梦想。怀着对知识文化的渴求,无数深圳人一起描绘文化新画卷——25家博物馆、381个文化广场、643家公共图书馆、200台自助图书馆,成为一座座醒目的“文化地标”。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让每个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对于深圳人而言,文化,不仅是一种梦想,还是一种“文化权利”。在2000年,深圳提出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理念,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市民拥有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和文化选择的权利。

全民共享,是文化的真谛。春夏秋冬,深圳的文化活动从不间歇;年复一年,一个个文化品牌沉淀成“老字号”——举办20年的鹏城金秋艺术节、13年的深圳读书月、7年的市民文化大讲堂、10年的关爱行动„„让市民奔赴心仪的文化之约时,涵养了文化趣味。光影星期

五、深圳晚八点、美丽星期天、戏聚星期六等一个个公益文化品牌,让市民不费分文尽享高品位文化。

丰富的文化共享、蓬勃的文化创造,让深圳文化精品层出不穷。

在央视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专题文艺晚会上,有7首源自深圳的歌曲嘹亮唱响,包括《你是一面旗帜》、《迎风飘扬的旗》、《我们的信念》和《走向

复兴》等。一首首深圳创造的精品力作,丝丝入扣契合着中国的发展节拍,唱响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再次实现了“国家立场”的“深圳表达”。观念的力量,指引着文化的远航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此,一个城市的奋斗亦然。那么,梦想如何实现?唯有实干,方能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改革开放之初石破天惊的这句标语,现在依旧伫立在深圳蛇口南海大道上。去年年底,这句话出现在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而在2010年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中,它被深圳市民和专家一起投票,推选为深圳十大观念,排在了第二位。

深圳十大观念,不独属于深圳,而是时代留存的共同精神财富。追根溯源,深圳本身就是观念的产物,就源于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设计,源于他希望特区“杀开一条血路”的伟大创意。多年来,深圳一直领风气之先,从实践到观念,皆不辱使命!

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中,深圳担当着探路者的使命,先行先试,创造无数第一,率先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催生了与此息息相关的价值体系构筑。十大观念,率先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碰到的诸多问题,遇水搭桥、逢山开路,在一个个关键节点上形成巨大冲击波,助推历史前行。

内涵丰富的十大观念,涵盖了改革开放进程史。一条条深圳观念,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诞生和发展中绽放异彩,凝聚人心,辐射全国。

正因如此,《深圳十大观念》一书出版之后迅速走向全国。这本书,成为了昆明干部读本;这本书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国著名作家库恩说,深圳十大观念是邓小平“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敢闯敢干、注重创新”的远见在新时期的体现。

深圳观念,不仅是深圳勇立潮头的见证,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与文化坐标,在未来,依然将发挥引领作用,对深圳、对中国。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推的12个关键词与十大观念诸多契合——“来了就是深圳人”让人感受的是平等、和谐;“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传递的是文明、友善;“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民主、自由的应有之义;富强、公正、法治,则需人们在“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氛围中求索„„一个个观念传递着正能量,将为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行路上集聚起巨大力量,而“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观念,更为中国梦提供了圆梦支点。

深圳观念,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与时俱进是其发展的永恒动力。在“中国梦”圆梦征程中,在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道路上,深圳将继续作出无愧无悔的证明。

第二篇:中国梦-文化

中国梦 我的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梦 我的梦》。

说道梦想,这是个多么让人憧憬、让人向往的词,它包含的不仅仅是人们想要达成的愿望,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我的心中,也有一个梦,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梦。

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他还指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步伐,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想到这里,我一次次的思考,作为一名年轻的文化工作者,我能否像无数前辈一样在和谐社会建设这座大厦上留下我的足迹?想到这里,更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但同时,仿佛也看见了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文化事业更上一个台阶,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便是我小小的梦想:将我自身年轻的血液,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个格局中,推进文化强区的建设,让文艺的奇葩开满祖国每个角落!说道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无数的先烈,为了共和国的简历和崛起在战火中倒下,用他们的一腔热血验证了文化人的最终追求,是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奉献将名字镌刻在人民的心中,一步步的践行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得本质要求。是他们让共和国文化人,这令人景仰的名字,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也同样在当得文化事业上熠熠生辉。

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的生命就是再现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风采,如何将自身的追求与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为国奉献的心是急迫的,年轻的血液是滚烫的,但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冷静下来,一步步、一点点将这充满激情的斗志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如今,工作几年的我更加体会到现实的要求有多么迫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穿住行的富足,更多的是要求精神文化领域的涉足,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抓住文化发展第一要务,不断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二要抓住服务群众这个核心,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放在首要位置,多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同时,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题地位,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三要创新文化发展方式,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同时,注重创新的力量,不断提升文化的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新时期文化工作的特点,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积极发展各种健康有益文化,促使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四要兼容并包,丰富文化市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人员结构出现多样化,不同层次的人群有不同的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兼容并包,给多种文化创立良好的土壤,统筹兼顾,增强文化发展的均衡性,使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不变,一十高悬的日月星辰,另一个就是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祖国情怀。

第三篇:中国梦文化梦征文通知

关于开展“中国梦·文化梦”主题

征文活动的通知

机关各科室、各基层单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大力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进一步激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凝聚全体职工的力量,抒发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美好情怀,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推动多元文化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局党委决定开展“中国梦〃文化梦”主题征文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中国梦〃文化梦”

二、活动范围

文化系统全体干部职工

三、征文时间

2013年5月21日至6月10日(征文截稿日)

四、征文细则

1.稿件围绕近年文化工作的发展变化,用文字记录和讲述切身感受,畅谈心中的“中国梦〃文化梦”,体现和反映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抒发对于文化工作的感想和对未来文化工作发展的远景期待,进而对于繁荣本区文化、1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实现中国梦想的美好情怀。

2.稿件须为未公开出版和发表,内容要真实可信,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超过2000字,诗歌不超过60行。

3.所有稿件均须注明作者的姓名、联系电话,纸质文稿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五、投稿方式

各单位党支部为本次征文活动的组织者和责任人,负责将职工报送的稿件统一整理后在6月10日(征文截稿日)前报送至局党办。

六、奖励方法

1.本次征文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对于其中的优秀作品局党委将报送至区文明办进行评奖。

2.局党委将根据各基层单位最终报稿数量,评选优秀组织奖,在征文活动结束后予以表彰。

七、要求

本次征文活动是我系统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基层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宣传组织,广泛发动干部职工群众参与征文活动。

中共************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第四篇: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

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 吴雅玲 2011060107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奏响的时代最强音,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主旋律。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为13亿中国人再绘“中国梦”,这一最新阐释,第一次明确个体梦想、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指归。“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共同享有追求幸福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由此可见,“中国梦”不单是一个经济腾飞、科技进步之梦,而更是一个由文化自信承载的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支撑和保障。

充分认识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它既可以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已所用,又不用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同时它也可以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由此可见,文化的自信不是一厢情愿地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文化如何优秀,也不是抱着已有的传统不放手,而是在合理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发展文化,为其增添新的因素,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高度的文化自信能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传达到其他异文化当中去,也能让我们充满自信地去学习别国文化中的精髓,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充分把握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与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地位相比,文化的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影响力和感召力,都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很不匹配。除此之外,当说起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时我们可以很

自豪地说我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提到我国的文化以及国在当代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时,就会感到底气不足,信心不足而只能搬出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文明。当然这些是我们文化积淀下的瑰宝,但人们也不免疑惑: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身影在哪里?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然而正走在强国之路上的中国,对作为立国之本的文化还有不少的犹疑和忽视。鉴于此,中共继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继续要求,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和把握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一、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全面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充斥着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观念,比如崇洋媚外的思想,他们总想着外国的月亮要比中国的圆而对中国的民族文化不屑一顾。这种思想观念的存在必然会阻碍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增强本国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而引导社会价值理念的形成,也有利于全面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

二、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切实导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作为个人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外在是不能强制的也就是说我们独立的个体行为和追求 可以是不同的,但当我们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时,我们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是可以加以引导的。增强文化自信在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的同时就对我们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就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汇聚浩气磅礴的正能量,有利于增强“中国梦”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持续强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动力和文化杠杆。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时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和“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但如果我们缺乏文化自信这一重要的文化动力和文化杠杆,即使再优厚的经济物质条件也难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缺少原动力。

充分掌握文化自信的提高途径

文化自信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其根本的文化立场、文化价值和文化态度,在这样的基础上,文化的大繁荣才能真正扎根入土,不会成为海市蜃楼。

一、增强文化自信,要找准中国文化的定位

首先,中国文化体现为它的完整的连续性。中国历史纪年表自公元前841年,周共和元年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近3000年的历史有序记载表明,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我国是唯一不间断以文字记录历史流年的国家。随着社会历史的更替,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我国的文明的依旧保存至今,而其他的三大文明古国则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其次,中国文化体现在它的包容性。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民族最众多的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论各民族有着如何独特的文字语言和习俗,不论它曾有过的或长或短的争斗、分裂时期。但从总体上来看,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分短合长、同多异少,求同存异,并同归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汉族和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创造了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文化,由此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积淀和宝藏。除此之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对待外来文化发面。在对来外来文化方面,中国采取的一贯态度就是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积极吸取了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身,中国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最后,中国文化还体现在它的先驱性。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中国在发明创造上具有首创性和先驱性。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天文等,有的发明创造甚至还比其他国家在上好几百年。然而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现在奋起直追,继续发扬其先驱性。

找准中国文化的定位,必然会使每一个中国人为此肃然起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这种情感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先决条件。在文化自信的引导之下,必然也会产生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二、增强文化自信,要对中华文化传统有着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和觉悟。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自己的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自身的文化特质。对我们中国来说,文化的传统和根本又是什么呢?就是中国数千年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积

累的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和丰富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植根于中国土壤,洋溢着中国气派,体现着中国价值,引领着中国方向。任何对中国自身创造和积累的文化传统肆意颠覆、一味丑化的言行,都是一种粗暴的亵渎。那么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完美无缺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世界所公认的,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石。但是中华文明也具有其糟粕,如各类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看待我们的中华文化传统。一方面,我们不能舍弃我们的既有的传统和固有的根本;另一方面,我们要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三、增强文化自信,要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这些成就并以此为指导引领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增强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它必然要面对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竞争。面对世界文化大潮,正确的态度是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形态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自我封闭、盲目排外、闭关锁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致使国家走向消亡。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西方一些国家企图对我国实行文化渗透,企图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鉴于此我们要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行为。因而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我们不能囫囵吞枣、照单全收,更不能李代桃僵、全盘西化。

五、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推陈出新,勇于探索

文化自信还要求我们推陈出新,勇于探索。时代在飞速的变化和发展,因而为了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潮流就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和害怕改变。对于我们现代的文化我们要大力的发展和进行积极地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遵循 “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的原则,从而更好地发展文化,使文化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六、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建设实践

增强文化自信,不是坐而论道,文化自信能够促进文化建设,同样的文化建设实践也能够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工作;加强科技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这是文化硬核建设,对文化的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加强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包括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网络信息等,这是文化软体的建设,决定着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加强大众文化建设,这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建设,决定着社会风尚的走向等等。这在最终的意义上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和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总之,努力增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的发展前景将是非常广阔、大有可为的,“中国梦”的实现也是指日可待的,但我们也必须明白,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建楼、修路是不一样的,需要长时间的积聚,所以中华文化的复兴还任重道远,“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努力。

近百年前罗素先生曾经这样期待:“到目前为止我只有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之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它坚不可摧,经得起等待。”我相信,近百年后,“中国梦”,文化强国之梦,更应经得起期待!

第五篇:中国梦与文化自信

中国梦与文化自信

摘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先对其自

身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肯定和信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梦滋养着文化自信,而充分的文化自信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条件。站在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正确认识文化自信和中国梦的关系,对于实现文化自强,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正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中国梦不仅是物质雄厚之梦,精神强大之梦,也是文化兴盛之梦。正如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先对其自身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文化自信的根基。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自己的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自身的文化特质。悠远浩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华文明永恒的价值特征,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民族特有的精神标志,成为中华民族川流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透露出的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和文化底蕴,为周边地区带来过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深刻地影响着周边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包含着发愤图强、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民唯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爱国情怀;正道直行、诚信求是的道德准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仁者爱人、义者利他的宽容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恪守中道、因地制宜的处世之道;天人合一、物我两亲的精神境界;大同之世、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这些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作为构筑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元素,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身精神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使中华文化能生生不息的传承发展,积累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得中华文明历经千年而不断,文化之生命能绵延长久而不坠。

二、革命文化精神是文化自信构成的主要元素。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以古代的辉煌成就为基点的,还需要近代和现代的文化成就来巩固和加强。1840 年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与瓜分,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强烈的文化自信心被严重损害了,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危亡境地和五千年未见之大变局,要想挽救亡国灭种的危机,绵延民族生命,唯有救亡图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为追寻中国梦的领导力量。在28 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进行着不懈的奋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主体的精神链条,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精神。

三、适合我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那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推进的文化支撑。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立足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发展,它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创新活力,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是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

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时代变化中能自觉保持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心理认同和坚定信念,同时又能正确看待世界文化的理性心态。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力量。蕴含着中华文化基本特质的“三个自信”和文化自信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中国梦。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粘合剂,是“三个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的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一)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生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对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与经济、政治相比更为深远。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融合的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是因为我党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如同生命,需要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封闭固守的文化只会止步不前,最终消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标志,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勇于探索,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二)文化自信是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保证

中国梦旨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社会生活层面,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幸福,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极大充裕上,还应该当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富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构建人民自信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与中国梦的价值目标相契合的,是实现人民幸福梦的思想保证。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精神富有,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要通过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教化熏陶,需要通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之内化为一种人文精神、人文素养。这种人文精神和素养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表现为独立的人格、理性的精神和自觉性的道德意识。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瘠亦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的幸福生活是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生活能力,要着力改善人民的精神文化风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三)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

中国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融通的。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秉持和平发展理念的中国梦是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期盼,反映了人类追求自由、幸福的终极目标,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趋向。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依靠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也需要世界范围内的支持和认同。这就要求中国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走出去,对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我们需要以开放兼容的胸怀融入世界文化体系,以“拿来主义”的文化自信,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外来文化进行吸纳、借鉴,丰富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开设,“熊猫外交”的开展,中国优秀文艺作品的输出,就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具体方式,也是中国文化在面向世界时自信的表现,也将是中国实现文化强国梦想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精神基础,文化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国家的崛起高度认同自身的文化,促使所有的中华民族儿女们凝聚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集体,以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璀璨文明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每个人都以中华民族为荣,最大限度地为实现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每个人都为中国贡献出自己,相互促进,互相不离不弃,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中国梦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涵养着国家民族的文化自信,民族的团结的促进国家的强大,实现中国梦,振我中华!

下载“文化中国梦”的深圳表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中国梦”的深圳表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春实践日记---中国梦·文化梦

    青春实践日记---中国梦·文化梦2013年6月12日我们的青春实践日记·中国梦进入第三站--文化梦,12级工管一班的蓝衣宝贝们走进社区陪伴老人和儿童共享一场具有文化意义的端午盛......

    中国梦征文:中国梦的文化之旅

    中国梦的文化之旅 山东大学 文化产业管理系 2011 级 王喆 2013 年 05 月 22 日 11:1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文化运动百年之后, 一个崭新的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越来......

    中国梦足球文化艺术节活动实施方案

    “中国梦——我的足球梦” 第三小学2017年“校园足球文化节”活动办法 一、活动主题 中国梦——我的足球梦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校园足球活动,让学生获得足球运动的快乐,培......

    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梦(模版)

    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梦 自古以来,中国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中国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有梦想就有未来,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中国人从古代一直到现在其实都是靠梦想在支撑着。2012年,习近平......

    党课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

    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

    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

    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 【核心提示】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符合中国文化。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角度,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讯(记者邓之湄......

    深圳客家文化特征

    深圳客家文化特征深圳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深圳东部地区,即今龙岗区的大部分镇村,在与龙岗接壤的宝安区石岩、观澜、龙华等镇也有部分客家人居住。 这一地区的客家人大多都是晚......

    中国梦

    中国梦 五月的花海,初升的太阳,又是一个斑斓多彩的季节,充满了青春的梦想与激情。“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五四青年节前夕和当天,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