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新消法的几点思考
学习新消法的几点思考
射阳县消费者协会沙银昌
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这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本人通过认真学习与思考,并结基层合消费者协会工作的实际情况浅谈如下:
新消法的精髓
一、新消法扩大了消费者权益保护范围
1、个人信息纳入保护范围。新消法第二十九条,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2、消费者保障权得到了扩展。新消法第十八条,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3、经营者的宣传得到了全面。新消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 1
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4、经营者对商品瑕疵必须告知。新消法第二十三条经
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
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5、经营者的举证倒置得以明确。新消法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6经营者对“三包”作了突出性的规定。新消法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7、消费者有返回权利。新消法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
8、经营者增加赔偿的金额和惩罚性赔偿。新消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9、经营者对侵害消费者的误工费作了明确规定。新消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10、增设精神缺失赔偿。新消法第五十一条 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新消法加大了处罚力度
新消法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的违法行为,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并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也列入处罚范畴。
三、新消法强化了消费者协会的组织建设
新消法第三十六条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并明确了经费来源,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
四、新消法增加了消费者协会的权限
新消法第三十条 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意见。其中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中,增加了: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新消法第四十七条还规定了: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
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新消法的不足
一、组织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新消法第三十六条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消费者协会这个社会组织如何设立,那个一级编委会批准还没有具体规定?
二、经费保障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的经费来源,根据新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各级人民政府如何支持、经费怎么预算、经费收支如何决算,还没有具体制定?
三、职能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新消法第三十七条赋予消费者协会履行八项公益性职
责,还缺少消费者协会裁定权,往往处理消费者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是达不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常会出现终止调解现象,只有赋予消费者协会的裁定权,才能完全彻底地维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且消费者协会的裁
定决定权同司法裁定具有同等效力。尤其是供电、保险等公共企业,对消费者协会的调解决定不予以认可,拒绝赔偿(理赔)消费者损失。
四、具体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新消法第五十一条 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权益的行
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标准还没有出台?新消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护理费、交通费的标准如何确定,尤其是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更需要细化。
基层消协建议
根据新消法第三十条“ 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意见”;第三十七条“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第(二)项 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规定,建议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制定新消法实施细则时,予以充分考虑新消法的不足,加以补充。
第二篇:学习新消法心得点滴
转变观念 为3·15维权新机制鼓与呼
------谈谈学习新《消法》的点滴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又适逢新《消法》颁布实施,这给企业和消费者依法维权带来了强大福音,也给我国消费维权组织落实新《消法》、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提供了可靠保证。
当前消费维权状况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最权威确认,目前全国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除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外还有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这两个消费者维权组织都属于国家法定的维权机构。
由于我国的体制建设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有的维权机制很不健全,还存在着依法维权意识淡薄、维权渠道不够通畅、维权模式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维权组织不能很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等诸多缺陷,特别是消费者普遍习惯依靠消费者协会这一传统模式进行维权。有法律专家分析,从消费者协会成立的动因看,消费者协会是由政府发起成立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不是消费者自发成立的自我保护组织,这一消费者维权组织基本不具有普遍性,主要还是过度依靠政府这只无形的手进行行政干预。这种传统的维权模式操作环节多,体制复杂,而且有关部门精力有限,不但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也容易造成维权渠道狭窄,难以激活市场机制、难以及时有效维权,不仅影响消费者维权效果,也不符合国际维权惯例,更不符合党中央依法治国的方略。如果这一现象不能尽快改变,就难以让新《消法》真正得以贯彻实施,将极大地阻碍我国维权事业的发展。
转变维权旧观念
我们知道,国际消费者维权运动是在近百年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完善、逐渐走向成熟的。近年来世界各国非常注重消费者集体利益的维护,并出台了一些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新模式、新规定。比如在法国,为维护消费者利益,政府采取多项措施鼓励商业竞争并对流通领域实施监督。法国已设立了诸多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机制,成立了很多消费者维权组织,基本上做到了多方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全方位监管,确保消费者投诉有门、对侵权行为惩罚有力。如果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消费者有多个渠道投诉。维权组织在收到消费者投诉后进行整理,然后向政府有关机构提出集体投诉、要求、建议,为政府制定决策、措施提供依据。
我国第一个消费者维权组织是1984年底成立的。30年来在解决消费者投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保护消费者事业还处在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机制相对滞后,“消费陷阱”、“霸王条款”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严重。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产品销售方式和消费方式等都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如出现了电商网购、快递物流等新兴产业形式,所以维权机制也必须与时俱进,消费者维权组织建设也更应加强。既要考虑我国消费者维权能力、消费者维权组织发展现状,也要积极转变观念,加快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不断创新消费者维权机制,加速社会维权组织的发展,形成依法维权的法治风尚,只有这样,新《消法》才能很好的贯彻实施,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体系。
有专家提出,加强消费者维权组织的建设,应当以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指导思想为指针,与政府机构改革精神相衔接不但要考虑消费者协会的发展,也要考虑将来整个社会维权组织的发展,在监督和维权方面,要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的作用。根据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要求,有关部门正在探索如何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推进各类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引入竞争机制,探索一业多行,以改变协会行政化倾向,增强其自主性和活力。
创新维权新机制
1989年11月2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成立了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是全国性、非营利社团法人,由国务院国资委归口管理,是国家法定的全国消费者维权组织,承担着与社会各界共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其宗旨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地位、推进保护消费者事业的发展。主要职责就是进行市场调查、帮助消费者了解市场,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商品知识,帮助消费者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时刻关注、监督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全社会关心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同时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消费品、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支持、参与打假,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意见、要求、建议,受理消费者投诉等,积极致力于与国内外热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组织以及知名人士的友好合作和国际交流。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的成立,拓宽了破解“消费者维权难、维权成本高”的维权途径,加大了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反映了保护消费者权益事业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体现了国家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既是加强消费者维权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消费维权机制的创新发展,标志着我国消费者维权体制的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掀开了消费者维权事业崭新的一页,显示了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在打假保优维权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推进我国维权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打造维权新模式
我国新《消法》结合消费维权实践情况,确立了新的维权理念,完善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如:充分发挥消费者保护组织的力量、确立消费维权公益诉讼制度等,强化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今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就全国而言,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深化消费者维权体制改革、创新消费者维权机制、切实有效开展消费者维权活动等方面都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需要政府与社会组织乃至每一个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因此,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就如何夯实3·15维权社会保障基础、建立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绿色快捷的维权通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经过不懈的探索努力和不断完善,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监督职能,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维权模式,充分发挥网络互联、高效、便捷的作用,在全国创新开展了“3·15放心消费系统工程建设”活动。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将充分发挥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法定的消费维权组织监督职能,进一步联合社会力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3·15诚信建设协作联盟,创新打造3·15放心消费服务平台,把企业与消费者及第三方组织进行有机结合,为消费者与企业双方搭建维权桥粱和纽带。
“3·15放心消费系统工程建设”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新《消法》实施以来,许多企业(产品)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观念得到加强,对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这个维权组织的性质、职能等也有了新的认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千家企业(产品)参与了这项活动。通过这项活动,为企业和产品建立了有效的监督平台,提升了企业的诚信信誉,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消费维权通道,起到了“打假保优、服务企业、维权协调、引导消费”的积极作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习近平在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消费维权也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变化、新需求,消费维权体制的改革同样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新时期维权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是新生的维权组织,3·15放心消费系统工程则是一种全新的维权机制,有着美好的未来,但需要精心呵护,需要不断健全完善,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投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的维权工作者深入消费维权第一线,善于从维权焦点和难点寻找切入点,以扎实开展3·15放心消费系统工程建设活动为维权工作新抓手,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维权工作的新内涵,充分发挥消费维权组织的监督职能,切实贯彻落实新《消法》,依法维权,为积极推进我国维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开创维权事业的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李培武
2014-12-3
第三篇:消法论文
经济法学结课论文
内容摘要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日益普及,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上购物的蓬勃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消费纠纷。根据消费者保护协会最新统计,在增长最快的服务类投诉中,互联网服务位居第一,其中商品质量投诉占六成以上。受到网络的虚拟性、消费信息的弥散、消费者与经营者非对称信息状态在网络交易时代愈演愈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易受到侵害,其权益保护显得更为艰难。对此,本文从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出发,探讨维护网购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关键词: 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途经
一、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具体表现
(一)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难以充分保障
网络交易的开放性和全球性为消费者购物提供了广阔方便的天地,也为消费者节约了一些寻找的时间,人们选择网络购物是因为网络涵盖信息量大,且信息传递速度快。但是网络是虚拟的,网络购物的消费者通常只能通过销售者提供的货物信息来判断货物是否合乎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不可能实地查验货物,只能通过商家在网上的商品描述和照片获取有关商品信息。即便有些消费者能主动向销售者询问商品信息,却也可能因为商家描述不详或故意隐瞒商品的真实信息使消费者作出错误的判断。还有部分商家通过夸大商品性能和功效、提供虚假价格等方法对消费者进行欺诈。从这些方面来看,网上购物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消费者在决定购买前检验商品的权利,损害了消费者知悉真情权。
(二)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人身、财产权得不到有力保障
目前网上购物的付款方式主要包括有网下汇款和网上银行支付。网下付款,一般包括货到付款和先付款后发货。货到付款可算是其中最为安全的方式,但是由于一些商品仅凭外观很难判断其质量是否过硬,货到付款并不能完全保障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采取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经营者发货与否,所发货品的质量如何,消费者无从控制,消费者很有可能既得不到商品
又无法追回货款。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网上银行支付(通常是将货款打入第三方账户,待确认收货后,由第三方向卖方支付)。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付款方式可以给消费者一小段的时间考察产品的质量,如果出现问题可以请求退款或者提出投诉。但这一小段时间往往相当短暂,而此后若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要求退货则要提供十分细致和确凿的证据,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网上银行安保措施不够健全,消费者的个人账户时常受到黑客的侵袭,财产安全无法得以切实保障。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消费者的人身权还有可能受到损害。主要表现为消费者隐私权受到侵害。在网络销售中,销售者为了打开销售渠道,不当获取个人信息并对其发布商品广告。更有甚者,还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与其他商家共享,美其名曰为“资源共享、双赢”,殊不知,这种做法已经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三)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时常受到损害
网络购物中的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在网络交易中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的大量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成全了交易双方对效率的追求。但是格式条款的大量采用,一方面构成对契约自由原则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存在致使双方当事人利益失衡的危险。销售者往往凭借其经济优势,在格式条款中单方加入许多不利于消费者的交易条件,置消费者于不利地位。消费者在“要么接受,要么走开”的条款下,丧失了就合同有关内容与经营者进行磋商、讨价还价的自由,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些服务条款中一般含有免除销售者责任或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条款,且多声明销售方有权随时修改服务条款。消费者通常只在进行注册的时候有机会阅读这些条款,其后的交易流程中这些条款将不再出现,经营者也往往不再提供方便的链接使消费者可随时查阅这些服务条款。这样就对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
(四)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损害赔偿权难以顺利得到实现
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中,如果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权受到损害,消费者可以直接找到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方赔偿,而在网络消费中,经营者和消费者互不见面,当消费者利益受损失,经营者与网络服务商各承担什么责任,消费者能否通过直接起诉网络服务商来获得救济,目前国内司法机关的看法不尽一致。如果网络服务商在双方交易前已经明确告知消费者自己只是提供交易平台,对消息的真实性
和交易结果不承担责任,要求消费者自己鉴别销售者发布消息的真伪,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消费者也对此表示同意,那么就只有直接要求销售者即侵权方承担责任。但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常常发生无法找到侵权方的情况。因为网络经营者为了交易方便或其他原因,有时会提供多个网站和网络名称,而且这些网站往往没有实行实名制审查,这就导致经营者在实施侵权行为后,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难以找到现实中的经营者,使消费者的求偿权难以实现。
二、维护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一)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来规制网络销售者,规范网上商家的行为
第一,制定规范网上经营的市场准入性政策和法规。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为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提供了坑骗消费者的机会。为了便于消费者核实销售者的身份和其所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政府应当完善网络市场准入机制,对网上商店的开设、运营实行强制性登记许可制,对网站的开设在技术标准、设备容量、人员配备、经营内容等项目方面进行审核,要求网络销售者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实行实名审查制,对符合条件的才可发给相应级别的电子营业执照。同时还要强制网上商店必须像常规商店一样,在其网页的醒目位置放置电子营业执照的超文本链接,以备消费者查阅。对于一些无证无照的违法商家,工商管理机关应当及时查处。
第二,设立监督网络交易的专业机构,与各地工商部门密切联系。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网络销售监督条例,授权该机构可以接受网络消费者的投诉,在消费者提供权利遭受侵害的证据的情况下,及时将出现问题的网络销售者的信息反馈给当地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对销售者的货品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第三,制定网络销售隐私权保护条例,明确网络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保护消费者隐私权。要求各交易网站必须制定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和使用要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并严格按照告知的用途使用,禁止非授权的个人资料的使用,对违规行为追究责任。
第四,保障交易双方地位平等,对销售方在信息发布和格式条款的使用方面作出强制性规定,切实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各发达
国家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令,要求网络销售者必须负担必须的信息披露义务。其次,要保障网络消费者的平等权,防止经营者在网上购物中利用格式条款损害消费者利益,应对网上购物的格式条款进行规制。可以考虑由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网上购物格式合同示范文本,指引各网上经营者格式条款的制订。该格式合同示范文本应将网上要约与承诺的方式、期限、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处理方法等重要事项作出公平合理的明确规定。而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消费者投诉的格式条款,应当进行审查;如果存在不公平条款的,应当勒令限期更正。
第五,建立小额诉讼和集团诉讼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网络消费者的权益。小额诉讼与集团诉讼制度虽然都不是专为解决经济法纠纷而设的,但是对保护弱小者权益却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经营者而言,消费者显然是弱者。而网络消费者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与普通消费者相比,其弱者地位更是不言而喻的,小额诉讼制度的建立无疑为此类消费者维权降低了诉讼成本,其简单便捷的程序有利于鼓励他们通过法律途径捍卫自身的尊严。集团诉讼具有与小额诉讼一样的保护弱者的意义,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抑制违法,保护公共利益。不少侵犯网络消费者权益的始作俑者是同一人,由于消费者个人损失的数额不大,往往放弃诉讼。采取集团诉讼的模式可以有效地使分散的弱小受害者的权利得到司法的保护,无论对当事人而言还是法院而言都节约了诉讼成本提供诉讼效率,也是对不法网络经营者的正义惩戒。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建立起小额诉讼和集团诉讼制度,以加快推动网络消费者维权的进程。
(二)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防范,主动维权
第一,消费者应谨慎地选择交易对象。目前提供网络购物服务的网站不胜枚举,良莠不齐。消费者应当有最基本的风险防范意识,尽量选择到信誉好,安全性较高的网站购物。选择商品时不仅要看商家对它的描述,更要参阅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识别真假信息,避免上当。此外,消费者应当谨慎地处理自己的私人信息,不可随意将自己的真实信息泄露给身份不明的网站和网络销售人,即使购物要求留下个人信息以便配送,也应当注意识别对方的身份,并且只留下必要的联系方式即可,其他的信息尽量不要向对方泄露。
第二,消费者要选择安全可靠的支付手段,并注意留存支付证据,以备纠纷
时使用。在支付方式的使用上,如果可以选择,尽量选货到付款方式,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交易安全。如果选择银行汇款,电汇,邮政汇款等传统手段,当相关部门出示汇款凭证,消费者应当留存以方便将来查对。如果采用网银支付,要保留款项从电子银行转出的时间记录等,以便纠纷出现时能更好地维权。用网络支付的同时,还要注意防范黑客侵袭,保护好账户资金和个人信息安全。
第三,出现纠纷时要积极应对。一般的网上购物数量和资金都不是很多,如果发生纠纷寻求维权时,首先应及时与网上销售企业联系,不可错过有效的异议时效。若不能解决,也应及时收集能够明确证明其因果关系的材料、相关的凭证、单据等,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寻求法律援助。只有及时申诉,证据确凿,消费者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三、结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商务活动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随着网络交易模式逐步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并应用,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网上交易环境,如何有力地保障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会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加强对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我们应当分别从政府和个人两个角度探讨预防和解决网络交易纠纷、维护网络消费者权益的途径。无可否认,科技发展迅猛,网络交易也将以更为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任何企图在短期内一下子解决侵犯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要为解决现存的网络消费者维权问题留有一席之地。这样,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才能有消费安全保障,国家也才能顺利实行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
参考文献:
1、王新红.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
2、邵烈娜.网上购物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
3、张志伟.网上购物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浅析.法制园地.20074、宋君远.网上购物过程中消费者的维权问题.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3)
5、夏凡.浅谈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息权的保护.中国民商法律网.2005(11)
第四篇:《消法》复习题
《消法》复习题库
1、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正式实施时间是什么时候?(2014 年3 月15 日)
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几倍?(三倍)。
3、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的,该部门应当在几个工作日之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消费者?(7个工作日)
4、消费者购买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5、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谁要求赔偿?(经营者)
7、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共有几项?(10项)。
8、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谁要求赔偿? 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9、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1)人身、财产安全权;2)知悉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6)结社权;7)受教育权; 8)受尊重权;9)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权;10)监督权。
10、对于经营者的售后服务义务,国家根据某些商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规定了“三包”,“三包”是指哪“三包”(包修、包换、包退)
11、经营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12、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可以向谁维护自身权益?
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13、根据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是哪些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14、工商部门接到群众举报,某大型超市用普通冷鲜肉假冒“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猪肉,经调查,举报内容属实,如何进行处罚?
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15、经营者不得以什么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
16、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什么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17、消费者退货的网购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几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谁承担。(7日
经营者)
18、有关行政部门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怎样处理?
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19、经营者伪造商品的产地,篡改生产日期的,经处罚外,处罚机关还应当怎样?(处罚机关还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20、经营者违反《消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应先承担什么责任?(民事赔偿责任)
2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是什么时间正式施行?(2014年3月15日)
2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受理的消费者投诉属于民事争议的,实行什么制度?(调解)
23、两地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因管辖权发生异议的,如何确定管辖?(报请其共同的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管辖)
24、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消费者投诉之日起几日内终结调解?(60日)
25、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调解过程中,需要异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调查、取证的,应当出具什么?异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协助。(书面委托证明)
26、消费者投诉的管辖部门有哪些?(经营者所在地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营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7、参与消费者投诉调解的人员可以是哪些?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2)消费者同意,经邀请的有关社会组织人员
3)消费者同意,经邀请的专业人员
28、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处理消费者投诉,应当回避。
1)与当事人是近亲属关系的 2)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3)可能影响投诉公正处理的
29、消费者投诉调解中,哪些情况应当终止调解? 1)消费者撤回投诉的
2)当事人拒绝调解或者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的 3)消费者在调解过程中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 4)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的
30、消费者权益争议当事人同时到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请求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处理。(当即处理或另定日期处理)
31、消费者投诉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有明确的被投诉人;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
32、消费者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12315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投诉的,应当载明什么内容?
消费者的姓名以及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投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投诉的日期等。
33、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规定,哪些投诉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
1)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 2)购买后商品超过保质期,被投诉人已不再负有违约责任的; 3)已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调解的;
4)消费者协会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等其他组织已经调解或者正在处理的;
5)法院、仲裁机构或者其他行政部门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 6)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或者消费者无法证实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 7)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
34、“百挑不厌”的商业口号,与消费者行使什么权利相吻合?
(自主选择权)
35、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质劣价高、短斤少两,侵害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公平交易权)
36、国家倡导什么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7、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什么义务?(安全保障)
38、某商场在柜台上写明:“售出商品概不退换”,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依法求偿权)
39、消费的方式包括哪些?(购买商品、使用商品、接受服务)40、调解书应当具备的书式要件有哪些?
调解书应当由当事人及调解人员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印章。
41、《消法》规定的消费者包括哪些?(所有消费的人、进行生活消费的单位、公民个人、进行生产消费的单位)
42、消费者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的事项有哪些?(应当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并应当由消费者本人签名。)
43、共同投诉的要件有哪些?
1)消费者为二人以上;2)投诉为共同标的;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可以合并受理;4)并经当事人同意。
44、消费调解过程中需要进行鉴定或检测的,鉴定或检测费用如何处理?(由主张权利一方当事人先行垫付,也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承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45、2014年4月,消费者周某到马某的个体皮鞋专卖店买鞋。试穿几双,均感不合适就没有购买,马某对此不满,辱骂周某并打了一耳光。经派出所处理,马某被罚款100元,并赔偿周某50元,后周某又到工商局投诉。工商局对马某责令停业整顿3天,并罚款1000元,有没有法律依据?如有,请具体指出?
46、消费者李某在某商场花1500元购买了一辆自行车,使用不到一个月,车身大梁断裂,经有关行政部门的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到商场要求退货该商场无理拒绝。该商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如何处理? 47、2014年3月17日,张小姐在一家淘宝店看中一件风衣,这件风衣款式非常新颖,价格也比较实惠,张小姐点击了“立即购买”按钮,并支付了货款。收到货后,却发现这件风衣的做工及颜色与网页上的介绍差异很大,于是当天便联系卖家,但遭到卖家的拒绝。在工商部门介入后,卖家允许退货。请问: 1)张小姐要求退货有法律依据吗?
2)卖家如果拒不退货,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退货的费用由谁承担?
48、柳小姐在某商场举办的店庆活动中购买了多件衣服,回去后第二天觉得有一件衣服颜色不适合,不容易搭配其他服装,要求向商场退货,商场予以拒绝。柳小姐认为她有七天后悔权,第二天就来退货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商场应当无条件配合。这个观点正确吗,并说明理由?
49、市民李先生向消协反映,他一个月前在某电器经销商购买了一电磁炉,但买回来后的第三天就发现电磁炉有问题。吃火锅时把电磁炉的档位调到最大,烧了将近半小时水还没开,到差不多50分钟时,水才有烧开的迹象。李先生于是到经销商处要求退货,但商家以无相关法规,双方又无约定为由拒绝。
请问: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李先生可否要求退货,退货的运输等必要的费用由谁承担,并说明理由?该案谁负责举证? 50、甲公司售与乙商场一批玻璃花瓶,称花瓶上有不规则的抽象花纹为新产品,乙商场接货后即行销售,后受到很多消费者投诉,消费者说花瓶上的花纹实际上是裂缝,花瓶漏水,消费者丙被花瓶裂缝划伤,要求乙商场退货并赔偿损失,乙商场与甲公司交涉,甲公司称此类花瓶是用于插装塑料花的,裂缝不影响使用,且有特殊的美学效果,拒绝承担责任。经查,消费者所述属实。
请问:1)乙商场应承担什么责任,同时,其有何权利?
2)消费者丙可向谁主张什么权利?
注:案例分析题不提供参考答案,自行解析,应说出依据的法条及相关内容
第五篇:学习新
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法实施20年后重修,增加内容很多。有几个重大突破不能不提。
第一,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上个世纪,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使得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学校之间较大的发展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越拉越大。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将均衡教育思想作为新《义务教育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可以说新《义务教育法》的里程碑意义,最重要的就体现在从过去的各自发展走上今天的均衡发展的道路。
第二,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
我们过去推进义务教育时,主要是解决孩子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的问题,还谈不上素质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义务教育纳入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新《义务教育法》同时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第三,新的《义务教育法》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
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公益性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特征,义务教育要更彻底一些,不仅仅是普及的、强制的,还应该是免费的。新《义务教育法》在免费教育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1986年不收学费的基础上增加了不收杂费的内容。中央财政将从今年开始,用两年 1
时间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城市地区还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加快进程。第四,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强化了省级的统筹实施。
此次新《义务教育法》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在“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和责任,实践着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转变。原来看到乡镇一级难负其责,就将统筹责任放到县一级;现在县级基本上是吃财政饭,也无力承担,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大省级的责任。对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保障的力度、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而言,省级的统筹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
第五,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再一次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规范义务教育的专项转移支付;设立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通过这样几个渠道,建立起义务教育比较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
第六,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
新《义务教育法》强调了对非户籍所在地,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确定了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地人民政府要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这将会对城市化进程的平稳推进起到关键性作用。
第七,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
过去我们对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主要是从政策上进行规范,新《义务教育法》对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出手是比较重的:一是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关键是要对学校在资源、政策上进行公平的分配,不得有政策、资金、资源的倾斜,这一条体现了全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强烈愿望。二是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也就是“名校不能变民校”。三是第25条的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第八,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
过去我们中小学的教师职务序列是中、小学分设,中学的初级、中级、高级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相对应,而小学则达不到。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职务序列打通,小学和中学的差别不复存在,初级、中级、高级都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相对应,小学教师也可以评副教授,对小学教师是很大的鼓励。实际上,过去设立的在小学任教的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是不规范的。这一新规定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聪明才智都是一个很大的激励。特别是让小学教师看到了自身发展提高的前景,对小学教师是个福音。这个全新的制度,在教师职务制度上有了新突破。当然还需要一些配套性的规定。
第九,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
全面规定了《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63条中有10条规定的是法律责任,将《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性、操作性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规范了22种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违法行为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过去的18条《义务教育法》虽然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但操作性比较差,新的《义务教育法》则完全弥补了这种缺憾,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加大了执法力度。
作为老师就应该是学法、懂法、守法。因此,利用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关爱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制度。新义务教育法是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法律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自从《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20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义务教育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上
学贵问题,其中固然有部分学校片面逐利等原因,但财政投入不足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原因。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哪个部门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经费的规定,就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再比如群众普遍不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上学难问题,其中可能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但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公民共享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像义务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更当如此。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且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还对农民工子女,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直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是对“义务”二字的延伸解读。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法,也是切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宣布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多方面研究表明,国民的高水平教育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在这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缩小办学差距,不分重点校、重点班,非常人性化,体现了对所有人的尊重;不管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每个孩子都可以享受均等的教育,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严格执行新法的规定,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体罚学生,创设和谐、宽松学习环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不断的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做到才有所用,因材施教,讲究方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确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从我的教学中既学到知识又增长能力,还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