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法制教学渗透学科教育计划3.2
法制教学渗透学科教育
盐仓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计划
为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法制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因此,制定实施计划如下: 一,学习
学习培训。2011年9月中旬,教研组组织教师全员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渗透》。
自学与上网学习。2011年9月下旬,教师通过网上下载学习资料、网上互动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及配套的《教师法制常识》进行学习,掌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具体操作方法。
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具体实施
(一)、在文本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树立学生的法制观念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例如我在教《这条小鱼在乎》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大海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了。”从“困”“浅水洼”“近在咫尺”这些词语学生知道了小鱼所处的危险境地。如果没有人救这些小鱼,它们就会干死。“他边走边看,不停地在每个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从“边走边看”“不停地”“捡起”“用力地”这些词语感受到小男孩非常细心地捡起每一条小鱼,把它们救回了大海。在对词句的品析中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教学进行到这里,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课文的德育目的。但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找出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教育的渗透点。是呀,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生活着千千万万个不同的生命,他们都有生活的价值,我们人类只有善待生命、珍爱生命,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命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这样通过引申拓展,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应该怎样做,什么情况下不能怎样做,对学生进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遵纪守法的教育。
(二)法制教育渗透点
1、第17课《孔子拜师》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法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第19课《赵州桥》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4、第22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第23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7、第29课《掌声》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综上所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只要适时,适当的加以渗透,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培养出新时代的有用接班人。
盐仓中心小学三(2)班张文权2011、9、6
第二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学心得体会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学心得体会
普安县楼下中学唐彦
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学的学习培训和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让我知道了法制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更深刻地认识到当今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明白了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的道理。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学的意识。在学习中,我懂得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学是以各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教学中固有的教学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合理地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制理念,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激发学生的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增强师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二、在学科教学中能找准渗透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能渗透法制内容。但要学生能顺其自然地接受,就要用心选好题材,赵好切入点,合理、适当地渗透与内容相关的法律内容,这样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也不会伤害学科本身。如我在上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科学计数法》一节时,就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让学生学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我国人口与现有耕地面积的同时,了解到《计划生育法》和《土地管理法》中的一些重要条款,明白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重要意义。
三、在教学中能用情境教育创设法制教育的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能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在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我在上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一节中,讨论汽车速度与刹车后停车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时,就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交通事故的视频和图片,合理地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条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时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一些学生还感叹地说:我以后开车,一定不超速,不超载。
四、教学中提高了对自身的要求。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所渗透的法律法规内容页不同,为了能跟上教育步伐,我不断地学习法律法规的有关条例,去收集身边的法律法规案例,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备课,精心组织,力求把每一节课都做得最好。总之,法制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式一个大课题,还有待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去探讨和研究,在法制渗透方面探索出一些更可行的途径,把所学的法制内容与教学内容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全面知法、守法、用法。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合格公民。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科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小学三年级科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学学科就是培养学生注重对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事物的探究,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初步了解在小学三至六年级科学教材有关课文中涉及到的环境科学知识、环保意识教育。
2、了解当前重要的几大环境污染问题,正确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意识。
3、培养环境道德意识,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科学教学中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4、培养批判性思维,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具体要求
1、结合教材,有机渗透。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环境教育内容。只要教者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为载体,渗透环境教育,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有很多课文内容就是和环境有关系的,例如三年级学习《植物》这一单元,使学生明白植物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学习《动物》这一单元,教师就抓住切入点,让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利用科技节,巧妙渗透。
(1)科学教研组的老师紧扣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小博士”的比赛。通过比赛,使学生更好的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开展“我爱祖国蓝天”科技竞赛,对飞行赛产生的废纸杂物要积极回收,并结合制作小报来自然渗透环境教育。
3、利用环境角,自然渗透。
利用科技教室环境一角,让学生栽培一些花木,无土作物,在栽培中渗透花木对自然的影响,学生对自然的接触,自然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综上所述,将环境教育结合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校科技组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的一些环境教育的要求及措施,主旨在于通过多学科、多渠道、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体悟、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所在。
龙水乡中心学校
2013年1月
第四篇: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争创“绿色学校”为契机,根据学科特点,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地球人类的责任感,自觉参与环境科学实践。
二、具体措施和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建立绿色校园的意识,应该成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学科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适宜地进行学科渗透,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创造美好家园,建立绿色校园,具体要求如下:
1、挖掘学科教学和环境教育相联系的潜力
“环境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客观上与普通课程所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连。数、理、化、生、地理、历史、社会、人口、劳动技术等课程中都有关于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环境教育就要求我们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时,注意和环境教育的整合交流和渗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确定环境教育的知识点、环境意识培养的渗透点和联系生活实际指导行为的结合点。努力挖掘中学各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相联系的潜力。
2、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其它各科教学常用的此法类同,但可充分利用图表、数据、实物等,加强语言的直观性,努力做到用数据说明问题,让事实“说话”。
调查法:调查分自然调查和社会调查两种。前者指到大自然中的调查;后者指到工厂、机关等社会机构的调查。
观测法:所谓“观”,即观察,教会学生用自己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识别判断环境的质量;所谓“测”,就是让学生用各种仪器设备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实验法:教会学生在实验室中用仪器对所提取的样品(水样、土样、气样、植物、昆虫等)进行测定、分析,或制造某种“小环境”,观察动、植物在此环境中的生存状态等。
参观法:即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
教学模拟法:即通过模拟活动及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运用环保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化教学法:即将有关环境的资料编成录相片或科普电影,放映给学生看。此法能克服时空、微观、宏观的局限,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在短短的时间内演示得栩栩如生,因此,具有极强的直观性。
设计--综合作业法:这是组织学生综合利用环境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运用此法,首先要指导学生选准课题,并设计出方案,然后组织学生实施方案,亲自动手完成各道工序。实施过程中可组织各种比赛或竞赛,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和结果及时做出评价或指点。最后,应对整个工作做出总结性的鉴定。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课堂上真正体现“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要把全体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课上增加学生小组互动探究学习环节,营造民主、自主、生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体验、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主动与人合作共享自已思考结果,在自学、自练、自评、互练、互评中做自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总之,我们要在上级教育、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把学校创办成“绿色学校”。
第五篇: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争创“绿色学校”为契机,根据学科特点,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地球人类的责任感,自觉参与环境科学实践。
二、具体措施和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建立绿色校园的意识,应该成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学科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适宜地进行学科渗透,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创造美好家园,建立绿色校园,具体要求如下:
1、挖掘学科教学和环境教育相联系的潜力
“环境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客观上与普通课程所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连。数、理、化、生、地理、历史、社会、人口、劳动技术等课程中都有关于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环境教育就要求我们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时,注意和环境教育的整合交流和渗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确定环境教育的知识点、环境意识培养的渗透点和联系生活实际指导行为的结合点。努力挖掘中学各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相联系的潜力。
2、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其它各科教学常用的此法类同,但可充分利用图表、数据、实物等,加强语言的直观性,努力做到用数据说明问题,让事实“说话”。
调查法:调查分自然调查和社会调查两种。前者指到大自然中的调查;后者指到工厂、机关等社会机构的调查。
观测法:所谓“观”,即观察,教会学生用自己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识别判断环境的质量;所谓“测”,就是让学生用各种仪器设备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实验法:教会学生在实验室中用仪器对所提取的样品(水样、土样、气样、植物、昆虫等)进行测定、分析,或制造某种“小环境”,观察动、植物在此环境中的生存状态等。
参观法:即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
教学模拟法:即通过模拟活动及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运用环保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化教学法:即将有关环境的资料编成录相片或科普电影,放映给学生看。此法能克服时空、微观、宏观的局限,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在短短的时间内演示得栩栩如生,因此,具有极强的直观性。
设计--综合作业法:这是组织学生综合利用环境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运用此法,首先要指导学生选准课题,并设计出方案,然后组织学生实施方案,亲自动手完成各道工序。实施过程中可组织各种比赛或竞赛,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和结果及时做出评价或指点。最后,应对整个工作做出总结性的鉴定。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课堂上真正体现“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要把全体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课上增加学生小组互动探究学习环节,营造民主、自主、生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体验、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主动与人合作共享自已思考结果,在自学、自练、自评、互练、互评中做自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总之,我们要在上级教育、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把学校创办成“绿色学校”。
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计划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教育实习队工作计划 2011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初中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011年下半年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返回 教学工作计划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