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大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例
十大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例
案例一:“三鹿”奶粉引起幼儿双肾结石
2008年9月15日,玉屏消费者刘某向玉屏自治县消协投诉,反映其女儿自2008年以来一直食用三鹿U+系列1-3段900克/听成长奶粉,每月食量为3听,均是在玉屏某超市购买,2008年9月13日当获悉三鹿婴幼儿奶粉含三聚氰氨一事后,刘某将女儿送到了当地医院进行检查,经双肾B超检查,发现女儿已患有双肾结石。
接到投诉后,玉屏县消协经调查得知,刘某夫妇2008年初以来,共在玉屏某超市购买了13听“三鹿”婴幼儿奶粉,共计1501元,经调解由超市双倍退还刘某购货款,共计3002元。案例二:不合格化肥“烧”死百亩西瓜
2008年7月3日,镇宁自治县消协接到镇宁县丁旗镇下午村村民张某、欧某等7户瓜农的投诉,称他们当年种植的100余亩西瓜在使用了四川自贡某某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某品牌复合肥后,西瓜不仅长势差且死亡率高。
经调查,瓜农们使用的复合肥是从丁旗镇街上一化肥经营户处购买的,经贵州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两次检验,该品牌复合肥为不合格产品,在消协调解下,化肥经营户一次性赔偿7户受害瓜农损失费5万元。
案例三:化妆品美容不成反“毁”人
2008年6月24日,贵阳市消费者尹女士在使用了从贵阳某商场购买的化妆品后,脸部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及身体不适现象,虽多次与经营者协商赔偿,却一直未果,遂采取跳楼这一过激行为讨说法。
经查,商家销售的化妆品属于不合格产品,导致消费者出现了严重的皮肤过敏及尿汞严重超标等现象,后经调解,商场和经销商先支付5000元作为尹女士治疗期间的生活费,其余治疗费用则由商场及经销商共同承担。
案例四:18位消费者浴室洗浴被盗
2008年5月26日,兴仁县消协接到王某某等18位消费者的投诉,称2008年5月24日晚他们在兴仁县某酒店洗浴中心洗浴,5月25日清晨,大家准备离开该洗浴中心时,发现存物箱被撬、贵重物品及现金失窃,经调解,由洗浴中心全额赔偿18位消费者被盗的物品及现金,共计16800元。
案例五:3万元买手表遭遇欺诈
2008年7月29日,消费者张某在遵义某某广场购买了一款价值35500元的某品牌手表,当时专柜营业员承诺并在其购货凭证上写明手表的表带轴为18K金制造,但经辨认,该表
带轴是铜而不是18K金的,张某以涉嫌消费欺诈为由,要求商家给予10倍赔偿,经调解,经销商向消费者赔礼道歉,同时给予3万元赔偿。
案例六: 新笔记本电脑15天“瘫痪”
2008年2月18日,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正大乡地新村的吴某,在铜仁市某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购买了一台型号为R650N的某品牌笔记本电脑(价值5400元),使用15天后电脑就出现白屏现象且无任何声音,还不能正常启动,4月8日、6月5日、7月19日三次向该公司报修,耗去修理时间3个多月,经调解,商家同意无条件更换一台新电脑。
案例七:耕地机刚用半天就坏掉
2008年3月25日,黔南州龙里县洗马镇羊昌村消费者投诉站接到农民王某投诉,称其2007年10月10日在黔南州某公司贵阳销售部购买了一台型号为“TG4-××”的微型耕地机,仅仅使用了半天,耕地机就坏了,经调解,商家为王某更换了一台新耕地机,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380元。
案例八:带病仔猪低价卖
2008年3月17日,从江县消协接到投诉,称往洞乡高传村11户村民向榕江一仔猪商贩购买了12头仔猪,两天后12头仔猪口蹄溃烂、脱壳,并感染其它生猪,导致该村6头70公斤以上的生猪被感染同样症状,经畜牧技术人员鉴定,确认是农业部一级防控的“五号病”口蹄疫情,而携带疫情的仔猪,则是由榕江县忠诚镇仔猪商贩潘某贩运到高传村,且未取得任何检疫证明就以每斤低于市场价6元(市场价18元/斤)的价格销售给高传村农户的。经调解,潘某除了退还12头仔猪款4426元,还补偿因仔猪带病感染的6头生猪损失费5002元。
案例九:房开公司说一套做一套
2008年8月4日,福泉市消协接到消费者王某投诉,称其2006年1月初与丈夫在福泉某某房地产公司购房时,由于销售员表示,买一楼可以送门前小花园,便购买了御景三期拥翠阁A单元一楼住房,2008年6月当王某准备装修房子入住时却发现,房开公司不仅没有给花园安装栅栏,还称从未答应送花园一事,经调解,房产公司把花园交给王某使用,并为其安装好栅栏。
案例十:安装热水器不装螺丝固定
2008年10月15日,纳雍县消协接到当地消费者张某投诉,反映其2007年8月在雍熙镇某太阳能热水器销售店购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事后由销售店负责安装,2008年10月,热水器突然倒塌、损坏,消协经调查发现,安装热水器的支架没有螺丝固定,水泥老化开裂,导致热水器倒塌,事后经调解,热水器销售店同意赔偿张某一台新太阳能热水器.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
1,消费者向谁提出检举、控告?
2000年12月12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粮油作物栽培站销售掺杂假冒油菜种子。接到举报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导当即组织执法人员赶赴调查。经查,该站用“中油”牌包装共分装已掺杂“中油”种子30080公斤,但未将中国农业科学院油科作物研究所授权其使用的“中油”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送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存查,也未在包装上标明自己的名称和产地。该站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上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粮油作物栽培站进行了行政处罚并没收其非法所得82058。14元。
律师提示:根据《消法》第6条的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目前,我国受理商品质量问题的部门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消协、企业主管部门、商检部门和人民法院。对于服务,则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协和人民法院。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受到的损害直接到上述部门、机构投诉、控告。
2,《消法》对经营者的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是如何规定的?
2002年10月24日晚上6点半,严某叫了几个自己要好的朋友一起到某家新开的火锅店涮火锅。大家吃得热火朝天。突然,严某捂住,“哎呦,哎呦”,叫起来。原来,严某在涮火锅时,吃下混在食物中的异物,异物卡在喉咙处,痛苦不堪。同行的朋友赶紧将严某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从严某下咽部取出近2厘米的钢丝。为此,严某花了31元钱医疗费。第二天,严某找到消协,要求与火锅店进行调解。消协组织火锅店老板和严先生调解。严某出示了相应的发票及从其下咽部取出的钢丝。火锅店老板则承认严某在该店就餐,并受到伤害。在消协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火锅店老板向严某赔礼道歉,报销31元医疗费,免去当晚就餐费39元,并且火锅店老板向严某赔偿500元精神损失费。
律师提示:根据《消法》第18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3。经营者有权搜身吗?
2004年7月8日,钱某携侄子去逛超市,买完东西,当其经过东门时,警报器突然响起,超市员工闻声而来。超市以需仔细检查为由,要求对钱某进行检查。钱某提出反对,但是在众多群众的围观下,被超市里的保安强行带入地下商场的办公室内。但最终一无所获,超市不得不放钱某离去。钱某要求超市当场赔礼道歉,为自己消除影响,却遭到了超市的拒绝。律师提示:我国《消法》第2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超市的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了《消法》的规定,侵犯了钱某的人身自由,因此,超市应当对该违法行为承担责任,赔礼道歉,恢复名誉。
4,]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可以约定“责任自负”吗?
[典型案例51]快过年了,付某夫妇带着一对儿女到市某洗浴中心洗澡。他们交了19元洗澡费后,就分别带着儿女到更衣室,用洗浴中心的锁将衣物等用品锁好,带上钥匙去浴池洗澡。当付某洗完澡到更衣室穿衣时,发现储衣柜被撬了,放在腰带上的手机和口袋里的钱包都不见了,只剩下一个手机套。付某着急了,找到洗浴中心负责人,要求协商处理此事。洗浴中心以本店有“贵重物品请寄存,发生丢失,概不负责”的店堂告示为由,拒绝承担责任。付某说:“你们这里就没有看衣柜的人吗?柜子都被撬了,你们没有尽到看管的义务,一定要赔。你那个店堂告示实际上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不能约束我。”双方争执不下,付某就告到消协。经消协调解,洗浴中心一次性赔偿消费者700元。
律师提示:我国《消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付某夫妇作为消费者到洗浴中心洗澡,洗浴中心作为经营者应当承担保障付某夫妇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由于洗浴中心的防盗措施不完善,没有专人告知消费者,致使衣物箱被撬,洗浴中心没有尽到保障消费者财产不受侵害的义务。虽然洗浴中心店堂告示有声明,但是由
于该告示违反了《消法》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降低了自己的责任,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所以应当归于无效,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洗浴中心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5,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状况是否应与经营者的宣传相符?
许某的防盗安全门是2001年10月7日购买的,价格是750元,另外支付了40元的安装费。据许某说,当时买防盗门的时候,是因为厂家在广告中称,为购买安全门的用户投保两万元,所以觉得条件还不错,为自己省心。谁知2003年7月30日,正在单位上班的许某接到邻居打来的电话,说他家的安全门被人撬开了。公安机关经现场勘察,认定窃贼系撬开安全门入室盗窃,共盗走皮衣、摄像机、放像机等物品价值20800元。公安机关的人走后,许某心想,“这等到破案,抓住那个盗贼得到啥时候?我买门的时候厂家许诺为我投保,再说了,这门被撬,说明安全门质量不合格,我先和厂家联系一下。”他就给厂家打了电话。厂家很快派人来进行了查证落实,厂方并于2003年10月10日为许某更换了同规格安全门。但是,当许某提出给付保险金时,厂家却予以拒绝。
律师提示:我国《消法》第22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许某购买安全门正是由于考虑到厂家在做广告时承诺的两万元保险金,才决定选购厂家的安全门。厂家在其广告中承诺为购买其安全门的客房投保两万元,其行为就应与其保证的服务相符。因此厂家应当赔偿损失
第二篇:玉环县2010年维护消费者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玉环县2010年维护消费者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一、婚宴礼包遭遇变质食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2010年国庆前夕,叶先生携手他的爱人走进婚姻殿堂,但在结婚喜宴上派发回礼包的时候,竟然发现里面有变质食品,意外破坏了他整个婚礼的喜庆氛围,弄得新郎一脸尴尬。叶先生向县消保委楚门分会投诉。楚门分会工作人员立即展开调查,查明叶先生是以10元/盒的价格从楚门某喜铺购买了200盒回礼包,变质食品是回礼包里已经发霉了的盒装牛肉糖,婚礼上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已经构成对叶先生的精神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2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同时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给消费者造成精神损害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给予精神损害赔偿。调解结果由厂家一次性赔偿给叶先生23800元,以弥补对叶先生所造成的损害。
二、摩托车质量群体投诉,整车保修期自维修后重新计算
2010年11月18日,消费者罗先生等一行十几人来县消保委投诉,称分别于今年2月份至5月份购买了同批次同型号的某品牌摩托车,因为出现行驶过程中无故熄火的问题,已经修理过无数次,至今这个问题没解决,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几位消费者原本并不相识,都是在摩托车修理过程中认识,因为“同病相怜”才一起联手维权的。接到投诉后,县消保委立即召集消费者、经销商、厂商三方进行了调解。消保委工作人员认为,同品牌同型号同批次的摩托车出现同样的点火器问题,应该认定为零部件的缺陷造成性能故障,商家理应承担“三包”责任,及时为消费者消除安全隐患。经多次调解,厂家承诺在10天之内免费更换所有投诉人的摩托车点火器,整车保修期从维修后领取摩托车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保修一年。
本案提醒广大消费者如遇摩托车或其它“三包”商品质量问题进行保修后,一定要向商家索取修理记录和证明,以利日后维权。同时,厂家和经销商也应建
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便捷的服务。
三、电热水器爆炸伤人,消费者获赔36000元
消费者郑某于2010年1月9日在玉环某电器商行以260元的价格购得“健士霸”电热水器(洗碗用)1台,当天晚上使用时就发生爆炸,导致郑某的右小腿三度烫伤,大腿二度烫伤,后经玉环人民医院及温州解放军118医院治疗共用去医疗费31000元,2月8日郑某向县消保委投诉要求商家予以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调解结果由商家及厂家一次性赔偿给郑某医疗费、续查费、住院补贴、营养费等共计人民币36000元。
本案警示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此为经营者的法定义务,无可推卸,同时警示生产者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应当向消费者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四、增高药不增高,夸大宣传要当心
偶然听到广播广告宣称有种增高药有明显增高效果后,消费者尹先生带着他的一对孩子于2010年4月12日来到广告中提到的我县一家销售该商品的药店。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承诺,食用该产品一年可以长高3到4厘米,并随产品出具标有“买足疗程正确使用一年,未达6厘米,第二年凭此单办理免费使用新产品”质量保证卡。听完商家的承诺后,尹先生就狠下心花了4320元买了半个疗程给儿子、一个疗程给女儿,每盒药高达180元。在用药两个多月里,尹先生经常给孩子们量身高,但始终没有看到孩子们有长高的事实。随后尹先生多次来到这家药店讨说法,药店总是以正在向厂家反映情况为推脱,迟迟没有结果。同年9月15日,尹先生来到县消保委寻求帮助。经工作人员的努力,该药店将购买产品的全部金额4320元退还给尹先生。
在此,县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孩子的身高成长应该靠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果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应该求助于正规的医院和医生,不可轻信一些广告中夸大效果的所谓增高产品。
五、“带病”电梯夹伤幼童脚趾,经营者承担过错责任
2010年10月19日,卓先生向县消保委投诉,称3岁孙子和媳妇于9月26日在某超市购物时,小孩脚趾被电梯夹伤,经温州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用去医药费等各种费用8000多元。接到投诉后,县消保委工作人员与消费者来到超市勘查事故现场,并拍照取证。县消保委认为,超市扶梯梯级出口处的梳齿缺了好几个口,因未及时维护,才导致这起事故的发生,故认为超市方应负主要责任。而当时孩子的家长在自动扶梯到达二楼时,没有意识到要帮助其年幼的孩子跨到地面,应视为监护人监护不力,应负次要责任。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其经营场地、服务设施等应当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有危险性的地方应当设置警示标志,因设施不完善或者经营者疏于防范等过错,致使消费者人身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责任。经协商,该超市赔偿消费者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7400元。
六、美容卡内金额无端被扣 经营者涉嫌欺诈退一赔一
2010年9月20日,杨女士来到县消保委投诉,称自己于8月2日在玉环城关一家美容美体连锁机构消费卡内充值了2000元,并于当天购买了价值198元的产品。几天后,她再次去店里消费时发现,卡内余额竟无故减少了678元,而店方的解释是工作人员失误造成的。接到投诉后,县消保委工作人员立即展开调查,查明杨女士在8月2日购买了198元的产品后,店里工作人员让其在扣款登记簿上签字,当时扣款登记簿上的“本次消费金额”及“余额”栏都是空白,出于信任,杨女士没有多想就签了字,而在第二次消费时,她才发现自己卡内的余额少了678元。县消保委工作人员当即对店主予以批评教育,并由经营者按退一赔一原则对杨女士进行补偿,补偿金额为1356元,并且退回卡内余额1802元和所购买的美容产品。
本案提示消费者,不管经营者有意还是无意,只有明明白白消费,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七、导购误导,消费者迷糊上当
2010年国庆期间,陈小姐到玉环坎门某电器城选购厨房电器,导购员热情地向她推销一套“方太”油烟机等产品,并介绍方太是大品牌,一整套厨房电器只要3500元,陈小姐感觉物美价廉,于是购买了一套。产品送到家安装好后陈小姐发现产品上无任何商标标识,生产厂家却是“深圳方一太电器公司”。通过拨打方太客服中心才知道,方太品牌的产品中并没有该型号的产品,而且方太品牌的生产商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陈小姐确信自己购买了“山寨”方太电器。陈小姐找店方退货,遭到老板以“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且无质量问题”为由拒绝,陈小姐只好向县消保委坎门分会投诉。经坎门分会工作人员调查取证,认定导购员在推销产品时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陈小姐购买的虽然是由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但并非其真实意思的表示,最后商家退给陈小姐3500元货款。
本案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要擦亮你的眼睛,认清是“李逵”还是“李鬼”。
八、缺乏美容消费知识,网购护肤品致皮肤过敏
2010年3月5日消费者史小姐一脸忧伤的来到县消保委,称自己在某电视购物网站购买了一套护肤品,使用了三天就出现脸部红肿、脱皮等过敏现象,至今未治愈,已用去医药费500元,经与被诉方协商多次未果,无奈之下,特向县消保委求助,要求该购物网站退还货款并赔偿医药费。接到投诉后,县消保委工作人员与被诉方某电视购物网站多次协商,双方本着尊重事实、相互理解的态度最终达成由被诉方退还该产品的货款290元,并补偿医药费500元的协议,一次性了结此纠纷。
本案特别提醒女性消费者在爱美的同时也要掌握一些美容消费知识,化妆品也有适应人群和非适应人群之分。同时也警示经营者,经营之道应以诚信为本!
九、新电饭煲老做“夹生饭”,经营者承担“三包”责任
从事食堂承包工作的翁师傅于2010年5月11日在玉环城关某日用品店购买了一款容量为24L的电饭煲,第一次使用就发现该电饭煲存在米饭煮不熟的问题,第二天,翁师傅再次试用时,他特地控制了水量,结果还是做出了“夹生饭”。再尝试下去可能还要浪费更多的米。5月16日,翁师傅要求店主为其更换同型号的电饭煲。可店主却推脱说不能更换,只答应帮忙维修。经维修后的电饭煲做出来仍是“夹生饭”,翁师傅再次要求更换,可是店家硬是说他使用方法不当所致不予更换。县消保委接投诉后,立即查明事实,并严肃指出该商店违反了《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九条“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选择退货、换货或者修理”的规定。商店负责人认识到错误后马上为翁师傅更换了新的电饭煲。
近年来,小家电的消费纠纷逐渐增多,但大多数消费者在发现商品质量问题后,若与商家交涉无果便以“自认倒霉”等理由就此作罢,这样反而让消费者成了商家眼里的“软柿子”,常出现对消费者的投诉能推就推。本案提醒广大消费者,必须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维护自身正当的权利。
十、“非卖品”当作商品出售,经营者牟取不当利益
2010年7月26日,消费者游女士在某商店买来一瓶洗发水,回到家后发现洗发水上标有“非卖品”字样,既然是非卖品,为什么会拿出来卖呢?游女士带着疑问来到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大麦屿分会寻求帮助。经调查,该商店出售给游女士的“非卖品”洗发水系整套化妆品的赠品,经销商以低廉的价格获得赠品后,按市场价在商店出售。非卖品作为商家促销的一种手段,通常由商家在举办促销活动时赠送给消费者或者供消费者试用,是经营者吸引消费者的一种让利促销手段,但如果销售商将非卖品视作普通商品卖给消费者,其实质是将本该由消费者得到的利益转为自己的利益,这种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也可视为牟取不当利益。最终,经销商给游女士更换了洗发水。
本案提醒消费者,一些商家为将非卖品作为商品出售,会故意将条形码或其他标识贴在商品外包装的“非卖品”字样上,掩盖住“非卖品”三个字,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
第三篇:国家工商局2004年十大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例
国家工商局2004年十大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例
一、浙江宁波汪某伪造橘子罐头生产日期案
2004年9月,浙江宁波市工商局奉化分局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了汪某伪造橘子罐头生产日期的违法行为。经查,去年5月,汪某从宁波某公司购进42吨橘子罐头,共计14112听,生产日期为2001年11月,保质期限3年。由于即将到期,汪某便将橘子罐头生产日期打上“2003年11月28日”字样,以此延长销售期限。宁波市工商局奉化分局依照《浙江省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规定,依法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理。
二、新疆乌鲁木齐一公司生产不合格食用油案
2004年6月,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市场检查中,发现新疆北屯油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涉嫌无照销售以次充好食用油案。经查,该分公司未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擅自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利用租赁的某农场油脂厂的部分厂房和设备,加工灌装食用油。共加工脱腊油250吨,非法获利10万元。经抽样检验,该批食用油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达坂城区工商局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当事人做出责令停止违法经营活动、没收非法所得、罚款9万元的处罚。
三、贵州清镇陈某无照加工销售白酒案
2004年6月至9月期间,贵州清镇市陈某伙同亲属4人在无白酒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情况下,租用民房从事加工销售散白酒活动。当事人从本省购进食用酒精60吨,在清镇、卫城等地购进散白酒,进行勾兑加工,并将勾兑的成品酒销售到清镇市、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等地。被查获时共勾兑白酒130吨,销售了124吨,销售额达24.8万元,非法获利1.24万元。清镇市工商局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依法对当事人做出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罚款3.5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24万元的处罚。
四、山西阳泉一公司经销劣质豆奶粉案
2004年8月12日,山西省阳泉市工商局矿区分局在城区某公司两个大型库房内查获了山东省沂水县泊州食品厂和山东慧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老年加钙豆奶粉”、“中老年豆奶粉”和“三合一豆奶粉”共计4772件,合计120吨。该批奶粉没有产品合格检验证明,经晋中市质检所化验和阳泉市质检所复检,证明这批豆奶粉蛋白质含量最低的仅有0.9%,最高的才9.9%,严重低于国家标准(蛋白质大于或等于 1 16%),属劣质豆奶粉。经查,当事人刘某分两次从山东慧盈食品有限公司和沂水县泊州食品厂购进了上述3种不同规格豆奶粉合计5200件,被查获时累计销售428件,获利2090元。阳泉市工商局矿区分局根据《产品质量法》有关规定,对当事人做出没收未销售的不合格豆奶粉4772件、没收违法所得2090元、并处罚款64277元的处罚。
五、云南曲靖谢氏兄弟产销不合格猪油案
2004年3月26日,云南省曲靖市工商局接成都市温江区工商局的案情通报,称成都温江红阳化猪油厂近期将180吨不合格猪油销售至曲靖市。曲靖市工商局调查获悉,该批不合格猪油系当地个体户谢士伟购进,已销售完毕,谢不知去向。曲靖市工商局立即向当地政府汇报,并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至2004年3月30日,扣留成都产红阳猪油5180公斤,扣留封存不合格和来路不明待查猪油52907.5公斤。曲靖市工商局就此向全市发布了消费警示,同时依法对销售不合格猪油的零散经营户进行了处罚,同时对4名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不久,司法机关将潜逃的成都温江红阳化猪油厂负责人谢士维、曲靖市个体户谢士伟兄弟抓获,经法院审理,分别判处谢士维有期徒刑7年,谢士伟有期徒刑6年零7个月。
六、江苏淮安市张某销售过期食品案
2004年7月,江苏省淮安市工商局在公安干警的配合下,查获了个体工商户张某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4个地下加工厂,现场查获已被改过生产日期的饮料、奶糖、饼干等食品2000余箱,共计约30吨,案值12万余元。同时还查获用于更改食品生产日期的多种作案工具。经查,当事人张某从淮安汇通市场低价购进220箱由广东某饮料厂生产的日信绿茶,在保质期满前销售了60箱,然后擦去剩余160箱瓶盖上的生产日期待售。从5月份到7月份,当事人又陆续从淮安市汇通市场购进过期以及即将过期的奶糖、饮料等食品,把原有的生产日期涂改掉,用自动油墨移动机重新打上新的生产日期进行销售。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工商局依据《江苏省惩治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对当事人做出了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作案工具和经营的食品共约1500箱、吊销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罚款11590元的处罚。
七、湖北武汉一加油站销售不合格汽油案
2004年9月8日,武汉市工商局黄陂分局接到消费者陈某电话诉称,其在武汉天河机场附近某加油站加了97#汽油后,帕萨特轿车还未行驶20米就熄火了,估计是汽油质量有问题,请求工商部门出面调查处理。黄陂分局执法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对加油站经销的油品进行抽样送检,质检机构判定为质量不合格汽油。武汉市工商局黄陂分局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加油站做出立即停止违法经营行为、罚款4万元 2 的处罚,并责令加油站退还陈某加油款150元,一次性赔偿陈某维修费及其他相关损失费用计1.3万元。
八、内蒙古巴盟销售假冒劣质化肥案
2004年3月15日,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工商局接到举报电话,称阿力奔嘎查(村)有人无证经营假冒化肥。工商执法人员在案发地查获大量标称美国产磷酸二铵化肥。后经检验,基本不含有效成分,为假冒劣质化肥。巴盟工商局进一步组织涉案地区的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五原县三地工商局共查获假冒美国磷酸二铵257吨,案值总额66.8万元。经查,2004年初曲某、付某等人从石家庄等地分批购入大量假冒美国磷酸二铵化肥,销往3个旗县、14个乡镇近200户农民。巴盟各级工商部门按照“边查实、边立案、边退赔”方案,对140余户农民的损失组织了先行赔付,赔付金达20余万元。未销售的230吨化肥,被工商局予以查封,避免农民经济损失500余万元。此案共有涉案人员20余人。对曲某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其他十余名尚未构成犯罪的案件当事人,当地工商局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没收假冒劣质化肥和违法所得,处以共计20多万元的罚款。
九、河南省商丘一公司销售假冒洗发产品案
2004年11月,河南省商丘市工商局在商丘市威海路华亚物流部进行检查,当场将涉嫌假冒的274箱1096件“飘柔”、“潘婷”洗发露予以扣留。经查,该批洗发露系河南永城市三鑫商贸有限公司从广州某公司购进的,共5个品种17248瓶,总标值达27.63万元。工商执法人员对所扣留的洗发露进行了抽样取证,后经“飘柔”、“潘婷”商标所有人鉴别,该批产品属假冒产品。商丘市工商局依据《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当事人做出了没收假冒洗发露并处罚款2万元的处罚。
十、河北昌黎翟某张某经销不合格柴油案
2004年4月,河北省昌黎县工商局查获了在昌黎某工程材料厂内存放的42吨不合格柴油。经查,当事人翟某于2004年4月初与另一当事人张某合伙做柴油生意。张某于4月14日从抚顺市义源润滑油有限公司购进正10号柴油共42吨,当日运到昌黎后由翟某带至昌黎某工程料厂院内。在当事人与一买油者即将交易时,被工商执法人员发现。执法人员对这批正10号柴油进行了抽样送检,判定为不合格柴油。昌黎县工商局依据《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对当事人做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42吨不合格正10号柴油,并处罚款26460元。
第四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分析
3·15到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新消法)已在网上预热并引发关注。买卖关系中,消费者往往是弱势群体,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早在1994年即颁布实施,在如今更加多元、复杂的消费环境下已有明显脱节之感,消费者常常要面对“有法却无可依”的无奈,付出巨大的维权成本,权益维护得举步维艰。新消法此次作出的调整,将维权的天平更向消费者群体作出了倾斜,其中被称为“亮点”的7个新增条款让人感到消费者离维权的春天似乎更近了一些。为此,北京晨报特邀请法律专业人士从健康领域的消费切入,详解7个维权亮点。
亮点1:消费者享有7日“后悔权”
新消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案例】母亲节前,张小姐在某网站购买了数盒保健品想送给母亲,隔天收到货品送往母亲家,没成想张小姐的姐姐也为母亲购买了同品牌的保健品数盒,这下张小姐发了愁,这么多保健品要吃到什么时候呢,于是想到了退货。她联系网店店主,而店主却拒绝了张小姐,店主称:“我们不是七日无条件退换货的店,在小店购物不退不换”。
【律师说法】现行的消法中,没有直接具体规定可以退换货的天数,根据《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执行“三包”规定。目前仅有电视机、自行车等18类商品以及手机执行“三包”规定。而新消法确认了“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赋予了买家一定的“后悔权”。新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所以在新消法实施后,该网店的做法属于侵权,网店有义务为张小姐办理退货。过去网购中只有部分商户属于“七日无条件退换货”,而新消法要求所有网上销售店铺均执行该条例,但消费者需注意的是,以下四类商品是不包括在内的。一是消费者定作的;二是鲜活易腐的;三是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是交付的报纸、期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北京四惠律师事务所 庄清忠律师)亮点2:消协可提起公益诉讼
新消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7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案例】李先生购买了某公司生产的按摩椅,但使用一年多后出现停滞、接触不良等现象,李先生多次将按摩椅送往生产厂家修理,但仍故障频频,李先生无奈将其收入了储藏间不再使用。而上周,按摩椅生产厂家宣布因质量原因,全球召回该款按摩椅,但召回区域不包括中国。李先生看着新闻叹了口气,怎么办呢?为了一台半旧的按摩椅花钱费时间打官司太划不来了。
【律师说法】近几年来,不断出现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群体性消费事件,对于消费纠纷数额较小的事件,相当多的消费者衡量维权成本后,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维权。在诸如东芝洗衣机召回排除中国,三鹿奶粉、问题胶囊等群体性消费事件中,在这些霸王条款、虚假宣传中,消费者往往势单力薄,举证困难,且案件诉讼周期长、花费较大,消费维权常常陷入尴尬境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结局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而修改后的《消法》明确了消协的诉讼主体地位,今后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针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上述案例中,根据修改后的《消法》,李先生可以请求当地的消协提起公益诉讼。此外,消费公益诉讼还应进一步扩张原告资格、明确诉讼范围、规范诉讼中消费者与消协之间的权利义务、对消协在诉讼中处分实体和程序权利的能力予以一定限制,才能使消费公益诉讼真正成为消费者维权的绿色通道。(北京四惠律师事务所庄清忠律师)亮点3:禁止泄露消费者信息
新消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案例】王某是普通的公司职员,经常收到莫名其妙的短信或者电话,内容包括房产广告、发票、保险等垃圾信息和诈骗信息。和王某一样,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也会遭遇这样的情形,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无孔不入,甚至影响到正常作息生活,消费者普遍认为隐私很难得到保护。
【律师说法】超市、商场或其他服务机构,多数都会要求消费者办理会员卡,一部分消费者在办理会员卡的同时,无形中泄露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不排除被一些不法分子买回去,提供给其他经营者,一些不法经营者便利用这些信息推销产品或服务,比如常见的手机垃圾短信。关于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消费者个人一般很难知道是被谁给泄露出去的,这是因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有的在不同的经营者都有留存,在消费者被发送的商业性信息或其他垃圾信息所烦恼时,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了解决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在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接收商业性信息或其他垃圾信息后,经营者依然发送的,消费者可以依据法律规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张志强律师)亮点4:精神损害赔偿入法
新消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案例】某天方小姐到北京某大型超市购物,出来后被超市保安以偷窃为名强行拖回。保安用语言侮辱方小姐,并要强行搜身,后经民警核实,方小姐并未偷东西。然而,方小姐的精神受到严重伤害,除了母亲梅女士外不敢接触任何人,被家人送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花费巨大。梅女士作为方小姐的监护人起诉超市,要求超市对已经发生的费用作出赔偿。经鉴定,方小姐的精神病与超市的搜身有因果关系。经法院调解,梅女士与超市达成调解,超市向方小姐支付包括精神抚慰金在内的各项赔偿金共计90万元人民币。
【律师说法】上述为真实的案例,该超市的工作人员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方小姐人身自由的行为严重侵害了方小姐作为一个消费者的人身权益,对其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方小姐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同时,方小姐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超市的工作人员是履行超市的职务行为致使方小姐受到伤害的,应由超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张志强律师)亮点5:新增维权纠纷举证责任倒置
新消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案例】上海的汪女士去年在某品牌专柜为父母购买了一台腿部按摩器和一台颈椎按摩器。由于加热、开关等频出故障,两台按摩器先后于去年12月和今年2月更换过。不料,按摩器再次出现故障。汪女士以产品质量问题要求退货,却遭专柜方面拒绝。对方表示,汪女士需拿出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确认属于产品质量问题方可退货。
【律师说法】新消法第二十三条增加的一款实际上是对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在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下举证责任倒置的以外,《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并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所以过去消费者如果因为购买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向法院提起维权诉讼,那么消费者需要就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提供相应证据。对消费者而言,举证通常是维权的障碍所在。因为信息不对称、缺乏专业知识及一些情况下需事先鉴定等原因,导致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不得不选择放弃。新消法实施后,实际上把这种特殊商品或服务的部分举证责任分配给了经营者。在六个月内对购买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瑕疵发生争议的,经营者不能提交充分证据证明商品没有质量问题的、损害是由消费者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这就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加消费者胜诉的几率,鼓励消费者在产生纠纷后积极维权。但值得注意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并非免除消费者的全部举证责任,消费者应当举证证明其向经营者购买了争议商品或者服务,且该商品不能正常使用或者服务出现瑕疵。本案汪女士购买按摩器与耐用品相比,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属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故不适用该条规定,汪女士仍需要对按摩器是在经营者处购买的以及按摩器存在质量问题进行举证。亮点6:新增销售假冒产品进入信用档案
新消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
(1)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2)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3)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4)伪造商品的产地,仿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5)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6)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单;(7)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8)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9)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权利的;(10)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经营者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案例】辽宁的宋先生春节期间在一家超市购买了一袋有机大米,吃了一半后,宋先生通过新闻得知市场上有些有机食品没有证书,属假冒产品。他赶紧查看了所购大米的包装袋,发现上面虽然有“有机食品”标志,却没有认证机构的标注。随后,宋先生到超市询问并索要证书,超市表示没法提供。因为“有机”二字,宋先生觉得自己花了高价买了假货,心里不是滋味。
【律师说法】新消法第五十六条是对经营者应受到行政处罚的各种情形做的列举,且加大了行政处罚的力度,同时新增加了一款是将经营者受处罚情况记入档案,并向社会公布。由于现行消法并没有涉及诚信体系,因此该新增条款也被认为是此次消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当经营者因违反本条规定而受到处罚时,该情况就会被记入档案,并且公之于众。对经营者而言,公布处罚记录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比如被记入诚信“黑名单”后影响其向银行申请贷款、影响其各种奖项、荣誉的申报,甚至可能影响其参与重大经营项目的招投标等,在无形中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对防止其实施违法行为起到了非常大的威慑作用。当然这一规定对工商部门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即需要加快建立企业诚信的信息数据库,以便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可供查询的企业诚信信息平台。本案宋先生购买的有机大米没有相应证书,销售者或存在欺诈,宋先生可依法向消协及工商部门投诉、举报,如核查属实确为假冒伪劣产品,则该经营者不但要受到行政处罚,最终的处罚结果将记入档案,并向社会公布。(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岳屾山律师)亮点7:新增违法广告发布者、代言人将负连带责任
新消法第四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案例】天津的张先生在一保健品专柜购买了酵母片和麦绿素片,他给家人食用该营养品后不久,就有朋友提醒这个产品的质量有问题。经过查询后他发现,这两款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对应的产品名称是“糖果(压片糖果)”,而不是“麦绿素片”、“富硒酵母片”,也就是说,这两款产品属于无生产许可证编号的违法产品。张先生表示,之所以选择该品牌正是因为看中该公司形象代言人是某人气女演员,该女演员在张先生印象里形象一直非常好,才导致自己的误信。
【律师说法】新消法第四十五条增加了两款,分别是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以及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个人在一些情况下的连带责任。以名人代言为例,名人代言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的事件屡见不鲜,商品经营者看中名人的人气效应,不惜花高价聘请名人。一些不负责任的代言人在代言产品前对产品缺乏了解,导致消费者基于对代言人的信任而购买了问题产品,代言人存在一定的责任。故新消法对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及代言人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将使得代言人在选择代言商品时更为慎重。这里的连带责任是指消费者有权要求代言人或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等主体中的任何一方承担全部责任,而上述每个主体都负有承担全部责任的义务,各责任人相互间有连带关系。本案张先生购买的保健品属于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在广告宣传中声称系酵母片和麦绿素片,但生产许可证编号对应的商品为糖果(压片糖果),经营者该行为或构成虚假宣传。某人气女演员为该产品做形象代言人,在经营者上述行为确为虚假宣传的情况下,造成消费者损害的,消费者可以要求代言人或经营者任何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岳屾山律师)
第五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学案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学案例
一、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经济法》教材中的地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中职校教材《经济法》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一段内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总是与所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相关,因此本章内容并不是孤立的,教师在介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时应与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内容结合讲解,以增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本课内容的实用性。
二、授课过程
请同学们说一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消费者”和“消费行为”的范畴是什么?然后请大家谈谈在日常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或事件?
课代表周星首先说:“我家买过一个小电扇,上面有长城标志,但没用到一个月就产生了很大的噪音,很快就坏了,肯定是假的。”
蒋蓓薇立刻说:“那是假冒商标,欺骗消费者的。”
秦贵州说:“即使是真的,这样的质量也是对消费者很不负责任的,万一造成人身伤害怎么办?”
我说:“看来大家都很有维权意识,都是有知识的消费者。那么,大家就下面这个案例运用我们所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知识和其他相关的经济法知识做个分析,各小组写出分析结果。”
案例(以投影展示):
“居民付东海在北极商场购得一台菊花牌‘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回家试用后发现该产品只有一种功能,遂向商场提出退货。商场答复:“该产品说明书未就其性能作出明确说明,这是厂家的责任,所以顾客应向厂家索赔,商场概不负责。”
老师就此案例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该产品存在什么问题?违反了什么法律制度?请各小组讨论。
各个小组在经过热烈讨论之后,由组长提交了一份讨论结果: 小组
(一):
1、商场隐瞒产品真实信息作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付东海误解并购买,属于欺诈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2、该产品存在产品名称与实际性能不符的问题。名为“多功能食品加工机”,但实际上只有一种功能,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与产品名称表明的质量状况完全不符合,违反了《产品质量法》。
小组
(二)的讨论结果与小组
(一)基本相似,但小组
(三)的讨论结果对其有补充之处,他们认为该商场还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规定,侵害了消费者付东海依法享有的知悉真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同时也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老师认为以上内容大家分析的都不错,那么谁该对这个产品负责呢?这次同学们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商场、生产厂家都应对该产品负责,应由商场首先按照消费者付东海的要求给予退货,然后商场可以向生产厂家追偿损失。
候培培同学指出依据: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供货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
大家争相发言,丝毫不见平时上理论课时的沉闷无语。
此时我趁热打铁,及时提出本案例的第三个问题: 居民付东海有什么权利?
这次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赔偿问题,陈向国同学说:“付东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享有要求商场退货和赔偿损失的权利。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供货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供货者追偿。” 我说:“消费者要求赔偿是购买之后的行为,在购买之前首先还具有什么样的权利?“
苏先同学说:“购买之前首先要了解产品,消费者享有对产品的知悉真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付东海享有知晓菊花牌“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用途、性能等真实情况的权利,依此自主作出选择购买。由于商场提供虚假产品信息,并且未对产品性能作出明确说明,使消费者因为误解而购买,因此经商场侵犯了消费者享有的上述权利。
同学们对案例的分析是比较全面而合理的,说明能够学以致用。请大家课后对以下案例同样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知识加以分析,写出书面结果(分发打印材料):
公司职员周鹏在飞驰汽车商行买了一辆家用小汽车,他在买车前后获得的汽车资料都显示车内有八个喇叭,购车后发现后门上的四个喇叭不响。维修工检查后发现后四只喇叭只有装饰网,内部没有喇叭。向厂家反映后,厂家称该款汽车本来就是如此。消费者周鹏要求得到与宣传质量相符合的汽车,或者退车、赔偿。企业给予的回复是:沟通多次但周鹏坚持自己的观点,将继续协商处理,但具体解决的时间无法确定。周鹏对企业的回复不满意,要求厂家针对喇叭一事给出说法。
三、案例分析
1、本课选取了一项具有一定综合性的案例,既突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应用,又融合了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分析应用,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良好的帮助,使得经济法的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和实用。
2、选取的案例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易引起关注和学习热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思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