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述:发展消费信贷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
综述:发展消费信贷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
2002年06月03日 新浪财经
今年以来,与信用有关的话题很多,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两会期间,强信用建设也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重要话题。有关“信用危机”乃至“信用破产”的讨论进一步触发了我们民族的深层思考。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日益开放,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已经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在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保证信贷资产质量是中国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同时,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外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又给中国商业银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为推动中国消费信贷服务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与首创网络有限公司、首航财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与5月30日-31日在翠宫饭店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市场信用论坛--消费信贷高级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知名的消费信贷专家通过对国外先进信贷风险评估系统的有选择的借鉴,针对中国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金融界信贷风险评估系统的概念、方法以及实施方案。
首创网络助推消费信贷
根据国外消费信贷发展的历程以及消费信贷自身的规律看,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消费规模,还是信贷品种,都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目前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在整个信贷额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近年来一般为20%到40%,有的高达60%。我国消费信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7年底,全国消费信贷规模仅有172亿元。到2001年末,全国消费信贷余额达到6990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了6818亿元,增长了40倍。但消费信贷占银行贷款的比例也只占到6%。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开放程度的推进,国内商业银行、商家、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有效地开发国内消费市场,提高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竞争,已成为我国各个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为此,首航财务管理公司与著名的民营IT及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首创网络公司合作,以一批熟悉中资银行操作的行家里手,和一些在美国金融界最大的消费信贷公司技术和管理层面砺炼十多年,最近回国效力的留美博士为核心,帮助中国金融界发展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消费信贷管理体系。
首航财务的业务人员曾为美国西尔斯公司、花旗银行、通用电气金融公司,大通曼哈顿银行、高盛银行、韩国LG公司等提供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策略服务。还与美国最大的资信公司
Trans Union、EquiFax、Experian,最大的风险评估公司Fair、Isaac,和最大的综合数据服务公司Acxiom、Polk长期合作。
据首航财务总裁王征宇博士介绍,作为此次研讨会的主办方之一,首航财务凭借在现代世界金融管理最前沿的实践,利用现代经济数理统计技术、行为模型分析和风险评分技术,致力于进行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和数据通讯技术开发,并实施以控制风险、优化价值为目标的完整的消费信贷策略,向中国银行业提供完整的消费信贷策略咨询服务。
作为首航财务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首创网络为首航财务的业务开拓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金融和电信事业部里,聚集了一批从国外回来的既熟悉国内金融、电信行业的运作又掌握国外最先进的核心理论和技术的优秀人才,开展金融和电信数据增值业务。现已拥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群,如美林证券、中国证监会、上海资信公司、广东移动等。随着国内消费信贷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深入,首创网络与首航财务所提供的基于数据增值的软件开发、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咨询等服务将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
信用本身不仅是道德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信用交易为主的信用经济,企业信用管理和社会征信系统建设都是保持信用经济稳定运行所必要的重要架构。加强信用制度既是近期我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长期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它对我国拉动国内投资、消费需求,扩大出口和有效利用外资,甚至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等,都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信用制度除了法律化的要求之外,它还包含着信用主体用以自律的商业道德内涵。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道德先于法律,法律不迁就道德,再严格的法律约束,也不可能代替道德的约束。所以,建设信用体系必须先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加强个人的信用意识。但是,解决信用危机问题仅靠道德约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风险控制手段。
首航财务总裁王征宇博士认为:“几乎没有人认为美国的社会道德水平比我国的高,如果信用仅仅是个道德问题的话,从逻辑上可以推理,我国的社会信用度应该比美国高,但实际上,谁都认为美国人比我们更信用。美国人可以干各种各样的坏事,比如吸毒等,但是美国商业银行的行为比我们更大胆,而且他们的坏账率比我们低得多得多,这里决不是老百姓守不守信用,讲不讲道德的问题,如果没有信用制度,缺乏约束,美国人一样不会讲信用。如果一个美国人坑蒙拐骗,那么他就会有不良的工商记录,这个记录很可能断送他一生的经济生命。信用的核心是风险控制手段问题,是技术问题。”
那么商业银行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呢?王征宇博士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尽快实施管理决策层和操作运行层的培训项目
2)论证商业银行数据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分析能力
3)确定风险控制服务的形式与层次,包括数据流程,内部规范,服务形式
4)形成由联合开发小组,共同讨论策略实施方案和数据产品
5)实施系统综合设计,方案评估,数据结构设计,硬件/软件系统扩充到位
6)定义商业银行数据格式,数据处理协议
7)数据清理,交叉检查,缺失数据处理
8)产生刻划风险行为特征的中介指数和中间变量,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的分析型手段
9)利用现代分析理论进行抽样,控制对比,风险预测结果分析,最终确定风险价值模型
10)建立自己的风险/价值数据库,模型库,策略库
11)完整的数据服务系列,及风险价值策略
12)信贷产品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选择,筛选标准等的综合策略
在商业银行实施风险控制的过程中,作为国内数据增值服务的领头羊,首航财务又能提供哪些服务呢?首航财务发展战略副总裁于江介绍说,首航目前主要提供三项服务:
数据产品服务:利用商业银行的客户主文件和每月记账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开发中间变量,帮助商业银行迅速及时准确地实施风险/价值基础上的风险价值模型开发。
分析产品开发: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客户分类,分类特征分析,迁徙分析,开发响应模型,激活模型,授信管理,拖欠模型,坏账模型,额度管理,离失模型,交叉销售模型,追讨模型等。
信贷策略服务:建立客户筛选,客户获得,授信矩阵,额度矩阵,防止离失,防止拖欠,防止伪骗,客户忠诚,交叉销售等等在内的全方位信贷服务。
企业征信与个人征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美国建立较完备的信用制度大约花了100年时间,美国的第一家民营的信证局大约成立于100年前,最初用纸、卡等各种原始统计方法,费时费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到80年代初美国已建立了全国数据共享个人信用体系,正是这一体系为美国个人信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我国信用制度的建设则是这几年刚刚开始,从上海资信公司成立后,国内才开始有专业的公
司开展征信业务。在我国刚刚起步的信用体系建设中,难免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把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混为一谈。对于这个问题,王征宇博士认为:
“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信用评估时,个人用的最流行的方法是信用评分,而企业用的则是信用评级,评级与评分是完全不同的。企业征信是靠会计师,靠报表分析,看内部有没有失报,有没有猫腻,然后做评级。个人的数据量太大,贷款率很多,但每笔贷款数目又很小,不可能派会计师去审核每笔贷款,只能靠搜集数据,运用数量分析和模型分析的手段,进行风险评估。美国有专门做大企业的评级,也有一些做中小企业的评级,对于中小企业的评级一般是采用部分企业的数据加上主要经营者或者个人的数据,这就容易给人一种误解而不加以区分。但是,实际上美国对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区分是非常清楚,绝对不会混为一谈的。”
信用是个核心问题,是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美国在经受9.11和安然的两次事件后,保险业、金融业遭受了巨大打击,但是美国经济又飞速的恢复过来。美国是个消费国家,消费经济是其经济的火车头,而美国经济恢复的动力就是消费信贷。发展消费信贷势在必行。这是经济发展国际化的需要。在美国消费信贷占贷款总额的30%。而在中国,消费信贷只占贷款总额的1%-2%。上海的消费信贷可以占到信贷总额的40%,做的比较好。这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的历史反复证明,个人信贷对汽车、住房消费有决定性作用。美国90%的新车销售依赖贷款。发展消费贷款是银行体制内的发展需要。消费贷款是个风险低、利息高的行业。商业贷款的风险高,在25%-30%,利率低。而消费贷款风险低,对个人透支部分的利息却可高达19%。
中国消费信贷有可喜的起步。以住房贷款为核心的个人消费信贷已经全面展开,消费者个人信用观念建立和普及起来,消费者个人信用评估试点工作的开展,广泛意义上的信用卡的普遍使用以及银行业信息技术(IT0)的广泛普及应用。这些都为中国的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业已成熟,国际消费信贷的成熟发展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以电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通讯革命冲击一切,从硬件上提供了条件,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处理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从软件上提供了条件,信贷领域的现代数量分析手段充分发达,如模型技术的充分发挥。这是发展中国消费信贷的历史机遇。
发展消费信贷就不能没有一个全面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在谈到目前国内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时,王征宇博士说:“如今,世界上个人信用制度,主要形成了两种模式,一类是欧洲推行的政府主导,联合个人模式;一类是美国的模式,即受政府制约与规范的民营企业运作模式。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最好分两步走。第一步,初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第二步是充分利用信用等级评定系统。”
在个人征信过程中,个人隐私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就这个问题,于江博士认为:“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个人隐私的国家,美国的个人征信体系的功能定位有两个条件:一是被查询人的正式查询授权,二是征信局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加工,抽提出基于标准化常模的指数。在中国,从银行储蓄信贷、工商民政公安、公用卫生事业等方面产生的数据,必须有规划,分步骤地汇总到全国中心系统,经过数据预处理,产生各项分类指数,再经过综合整理加工,产生最后评定指数,作为决策
支持。在这样基础上产生的个人信用评估,就可以全面刻画贷款申请人各方面的特征,数量化地体现资产和信用两方面的情况,并从偿贷能力和贷款风险方面帮助银行进行授信管理。”
第二篇: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
一、认真贯彻我行“强化风险管理,坚持稳健经营”的经营方针
银行必须以“利润”为中心和追求的最终目标,这与把规模的简单扩张以及一时的、不经将来风险冲减的“高额利润”作为追求的目标是有原则和本质区别的。银行的利润必须经过风险的调整才是实际的利润,体现了银行“既承担风险也要赚钱”的基本经营思想。不应以远期的风险换取一时的、当期的繁荣,其盈利必须能够始终覆盖所承担的风险,唯此才可以实现业务持续的发展。
二、正确估测信贷业务的成本,力争实现利润最大化。
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预计的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且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
三、选择符合我行发展需求的优质客户
不知道的情况是最坏的情况,因此要选择信息透明、合作意愿好的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抵押担保不应是贷款决策首要的考虑,因为银行不是当铺,银行一定要着眼对借款人本身的资信和企业行业情况的深入调查和分析。积极地通过“战略贷款”、“交叉营销”等手段扩大有效业务。
第三篇: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与风险控制
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与风险控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特别是国家为鼓励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和措施,从而为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个人信贷消费需求突然爆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是,由于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家银行对此又没有成功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在风险防范与控制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这就为我们快速发展个人信贷业务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正确分析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把握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控制的关系,将是我们银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的成因
从近两年银行业开办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情况看,当前,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从而构成了个人信贷业务潜在的风险。
(一)外部原因
1、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失信现象严重。一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人没有养成信用观念,只管借,不管还;二是一些人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办法,以个人信用代替企业信用,赖债、躲债、恶性逃废债务的现象较为普遍。三是社会上一些企业和个人逃废银行债务成功的示范效应以及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非法信用活动,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诱
使一些人铤而走险积极效仿,进而严重阻碍了人们信用观念的建立和增强。
2、立法工作滞后,没有一套完整性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4日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允许和鼓励各中资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但至今还没有制定出一部完整性的《消费信贷法》。就是在已出台的《担保法》内,对个人消费信贷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而有关消费信贷的品种、方式、方法等操作细则,也同样无章可循。此外,各家银行的规定也缺乏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再者,个人破产制度及破产后个人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没有建立起来。
3、信息资源不对称容易形成风险盲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社会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或机制,如谁评估、谁出具资信证明等。个人的重大事项也没有实行对外公告的规定,银行对借款人过去的信息及今后的变动情况无法及时掌握。这样,就使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容易形成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二是由于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信息相互封闭,使同一借款人可以在多家银行贷款,而银行又无法掌握借款人的资信情况,造成多头信用风险。
4、社会配套制度不完善,没有真正起到补偿和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先后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这些都为我们开展个人信贷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这些改革大都处于雏形,社会功能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补偿和保障体系,借款人如出现情况,还款困难,那么,银行就不能得到有效补偿和保障,从而形成新的信贷风险。
(二)内部原因
1、规章制度不系统、不配套、不衔接。如有的银行开办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要求房地产开发商作担保,期房作抵押,而期房属于在建工程,其所有权属于施工单位,如何实现抵押权的问题,有关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而除了房子抵押外,银行又没有其他补救措施。这样如果开发商失约,工程竣工后不能及时拨款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就可拒绝交出房权,那么,银行贷款到期后,就难以收回,就是诉讼于法律,也无能为力。
2、管理不到位,信息系统滞后。一是管理政出多门。我国开办的个人信贷业务品种较多,如个人住房贷款、小额质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装修贷款、个人耐用品综合消费贷款等。对这些贷款本应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而现在却由多个部门管理与经营,且操作程序不同,口径不一致,这样,人为地拉大了管理半径,而链条越多,风险就越大。再者,总的信贷规模和风险也没有一个总的控制部门。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部门既搞经营又搞审批,如房贷部,既是一个经营部门,又是一个审批部门。审贷不分离,不仅不能体现信贷的相互制约或风险控制原则,还容易出现道德风险。二是信息系统管理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信贷业务不同公司贷款业务,每发生一笔,都能及时录入反映;个人信贷业务是汇总录入,只能了解整体情况,不能看到每个人或每一户贷款情况,由此,就使后台人员对一些重复贷款很难及时发现。另一方面系统内不能及时发现风险。个人信贷
业务自成体系独成系统。在这个系统内,看不出各户贷款情况,即贷款给谁、贷了多少、多长时间、初次贷款还是重复贷款等都不知晓,不能直接发现风险或识别风险。还有,现在银行内部对个人信贷业务风险识别信号的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由于后台看不到前台信息,也就无法去识别风险。
3、手续繁琐、程序多。个人信贷业务面对的是千家万户,便捷、安全、高效办理有关手续是首要工作。而目前,在个人信贷业务上却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还存在着办理业务手续多、程序复杂、时间长等现象。如办一笔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间长的需要3个多月,其间要经过20多个环节,手续之繁,难度之大,令许多客户望而生叹,不得不放弃借款的念头,从而影响了业务的发展。
二、措施和建议
综上所述,影响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主要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发展下去,就会形成新一轮的信贷风险,使我们再次步入“泥潭”,不能自拔。尤其是在我国入世之后,同业竞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更应给予极大关注。就外部原因而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如加大立法力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这里,笔者就银行内部如何促进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以及如何加强管理、防范风险,谈一些认识。
1、要尽快完善和建立健全各项金融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要让业务跟着制度走,就是说,制度在先,业务在后。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多考虑业务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这样,就会避免业务刚开办,弊病一大堆等现象的发生。目前,就我国而言,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一部《消费信贷法》,统一政策,统一规范操作程序,这样,就使各家银行对个人信贷业务有一个统一的依据,便于整个业务的开展。
2、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规范经营。这里所讲的统一,是说对个人信贷业务要有一个统揽部门,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笔者认为,就当前而言,成立个人贷款中心不失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一方面即可以解决个人贷款品种的分散管理问题,减少风险点,又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贷分离,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全行优秀信贷人员,集中精力干好工作,彻底改变点多、分散、风险隐患大的现象,促进个人信贷业务快速发展。
3、加强后台控制,使后台真正发挥识别风险和防范风险的作用。一是建立统一的规范信息系统,把个人信贷业务纳入全行整体风险控制范围之内,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二是提高信贷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而且,要与会计信息系统对接,定期核对信息质量,以达到相互控制风险的目的。
4、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目前,要着力改善立法环境,尽快建立起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为个人信贷业务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就现在而言,有的银行对个人信贷业务工作,实际上是靠信贷人员主观判断贷与不贷,由于信贷人员对借款人的情况不清楚,往往容易造成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建立起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关于这一点,金融界已形成共识,而从上海“个人征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实践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既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有效措施。
第四篇:企业、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演讲稿
“健康”、“持续”企银发展永恒的主题————————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我见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健康”、“持续”,企银业务发展永恒的主题。“健康才能长寿”,生命科学早已论证的道理在企银业务发展上更是一种贴切的诠释。用“健康才能长寿”的观念去理解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你就不会感觉到矛盾和无所适从。我所指的“健康”,就是能够有效控制企银业务风险,通过“早预防、早调整、早发现、早回收”,确保企银业务“保收益、防风险、新基础、零坏账”这一经营方向。换言之,风险防控是我行企银业务健康的保证,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而可持续发展又是风险防控的使命和目的;“持续”意为长久发展。发展就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开拓创新。循规蹈矩、僵化教条必将被淘汰出局。至此,我认为,没有风险防控的发展不会持续、也不会长久,对个人、对银行百害而无一利。而教条的、僵化的、脱离市场合理诉求的、不能促进发展的风险防控是自废武功、是在耗费有限的资源,不如关门歇业!所以说:“健康”、“持续”,是企银业务发展永恒的主题。那么,在目前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作为支行企业银行部,如何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呢?首先,我们必须要树立信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开一家新支行,其目的是为了盈利,不发展,就不会赢利,开店就失去了意义。要发展必须要多开户、开好户,不断增加支行企银优质客户族群,夯实支行企银业务发展基础;要发展必须要靠授信拉动,提高综合议价能力,提升息差收入和中收水平,早收益、多收益;要发展必须要全员发动、公私联动、银企互动,形成合力、实现双赢、共同发展;要发展必须要眼光敏锐、善抓机遇、敢于创新,在符合监管、风险可控的原则框架下,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并配以灵活多样、品质周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其合理需求,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对我行的贡献度;要发展也要用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必须要抓大户。国企、央企以前很难进入,而今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国有大银行战线又过长,加之国企央企都面临一些暂时的困难,我想,基于国家信誉的国企央企,恰是我行集中优势资源介入的良好时机,需要我们不拘一格的勇气和自信!要发展必须要及时掌握实时经济资讯、产品知识、业务技能,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要发展必须要克难而进、吃苦耐劳,做到眼勤、腿勤,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信奉付出必有回报!同时,我们必须要审慎严谨,认真细致控风险。第一要早预防。病从口入,我们要把好企业准入的第一道防线。要不断更新扩充业务知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第一时间掌握宏观经济动向,提高自身风险识别、控制能力;要全面了解掌握企业法人及经营团队的个人品质、业务能力、思想性格是授信业务准入预判的先决条件!要细致掌握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现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上下游客户资信与实力等,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做到心中有数,全力做好贷前调查。同时,要把握企业经营的风险点,紧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摸准行业脉搏,企业准入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要早调整。通过实时宏观形势、政策、行业走向,及时调整企业授信额度,该减退的坚决减退,不留后患。该增额的,不拖泥带水,马上就办!同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仍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要早发现。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企业约访、同业背景调查、关联方了解等形式,全程跟踪企业经营状况,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果断处理。第四,要早回收。事前要预先做好所有有利于我行的法律条款和保证方式,预警后,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果断收回,消灭风险隐患。各位同仁,**银行是一个充满活力、开拓进取的银行,也是一个严谨务实、资产质量优良的银行。
第五篇:消费信贷过度发展的负面教训
消费信贷过度发展的负面教训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相关制度建设和金融创新,美国消费信贷业务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在大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带动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信用膨胀和金融风险的积累。当前的金融危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消费信用过度膨胀的结果,值得我们从中汲取教训。
(一)在刺激居民消费的同时防止出现信用消费的过度膨胀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需求不断膨胀,无论房地产抵押贷款还是普通消费信贷增长都达到空前水平。以信用卡为例,债务总额从1980年代的54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8000多亿美元,占个人收入比重从2.7%提高到8.9%。同时,美国家庭储蓄率一路下滑,从10%降到近年的负值。长期的过度消费和债务积累使得美国经济增长逐渐偏离了可持续的轨道。
(二)在鼓励消费信贷金融创新的同时注意防范金融风险依据美国的发展经验,消费信贷业务一般具有3—8年的风险滞后期。经济景气时,资产价格上涨的财富效应和普遍的乐观情绪,使人们更容易忽视风险,消费信贷业务快速膨胀和大规模消费债务证券化往往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快速积累和扩散。一旦经济进入景气下行周期,资产价格下降、失业率上升,会明显缩减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经济繁荣期积累的高负债导致的巨大市场风险,容易引发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可见,我们在关注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要加强对消费信贷的风险控制,防止其对资本市场的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