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线粒体与认知老化》读后感
《线粒体与认知老化》读后感
2011704103林薇
文章从生物学的角度,论述了线粒体和认知老化的关系,介绍了线粒体在数量、分布及其能量供应,Ca2+浓度的维持,引发神经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基因等几个方面对认知老化产生的影响,描述了老化过程中线粒体功能失常引起的认知障碍。
文章开头介绍了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其主要是结构有内膜、外膜、存在总多酶系的基质及DNA、RNA组成,线粒体也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对糖、脂肪、氨基酸的氧化,产生大量ATp功能。同时线粒体还有另一重要功能线粒体跨内外膜电化学梯度执行的摄取Ca2+的功能,并通过2NA+/Ca2+交换系统和大分子通透性转移孔道,将线粒体内积累的Ca2+释放到细胞浆中,从而保持了线粒体以及细胞浆的Ca2+平衡。
由于构成认知的生物学基础是神经系统,在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神经元中,存在着大量的供能细胞器―线粒体。所以线粒体的细微变化影响着神经元的功能,进而影响整个神经系统,从而对认知产生影响。而文章第二段则展开将此作用产生的机制。首先通过Bertoni-Freddari的报道及有关研究结果说明线粒体数量、分布、产能与认知老化所成的反比关系。然后对线粒体中Ca2+在学习记忆老化中的作用进行科学性解释,并由于线粒体对Ca+浓度维持的重要作用,而说明线粒体对认知老化的影响。(范文网 www.xiexiebang.com)然后,一研究表明一蛋白质异常使线粒体无法正常监管Ca2+,导致细胞Ca2+浓度升高导致细胞死亡而说明线粒体引起神经细胞凋亡产生认知老化。最后由于基因能够编码蛋白质,通过皮埃尔·罗贝尔及其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及最近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基因与认知老化之间的关系。
最后作者展望通过对线粒体与认知老化的深入研究,对认知老化机制有进一步了解并为认知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理论,人们在婴儿时期的神经纤维间连接网络非常紧密。然后随着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部分经常使用的神经纤维间保持并加强着紧密的联系,而部分神经纤维由于长期闲置而逐渐断裂,或者说部分神经元链凋亡。因而人们在年纪小的时候的学习认知会比老了之后更加容易。而这篇文章从线粒体的角度说明了其对神经细胞凋亡产生的作用,神经细胞的最终归宿是细胞凋亡,在发育过程中有50%的神经细胞将凋亡。神经细胞大量凋亡是产生认知老化的原因之一。两个理论也相互佐证。
我同作者保有同样的展望,并且本人对线粒体在基因层面的治疗保有较大期待,因为基因层面是解决生物问题的非常深入的层面。文章中通过在基因层面对小鼠进行试验也表明线粒体基因突变对神经元衰退产生的影响。许多线粒体疾病如线粒体脑肌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衰老、Ⅱ型糖尿病、癫痫等,在电影、电视剧中都是戳中人泪点的可怕疾病。估计许多人也是宁可死亡也不愿变傻。并且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认知老化相关疾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因而解决认知老化问题确实是人类应尽早突破的难关。
第二篇: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小结
第七章 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细胞的生存需要两个基本的要素:构成细胞结构的化学元件和能量。生物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根据对氧的需要情况分为两种类型:厌氧、好氧。在真核生物中,需氧的能量转化过程与线粒体有关,并且伴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在原核生物中,能量转化与细胞质膜相关。
线粒体外膜是线粒体最外的一层全封闭的单位膜结构,是线粒体的界膜,厚6~7nm,平整光滑。外膜含有孔蛋白, 所以外膜的通透性非常高,使得膜间隙中的环境几乎与胞质溶胶相似。外膜含有一些特殊的酶类,外膜上含有单胺氧化酶,该酶是外膜的标志酶,这种酶能够终止胺神经递质,如降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作用。外膜的主要作用是形成膜间隙,帮助建立电化学梯度,同时能进行一些生化反应,协助线粒体内膜和基质完成能量转换功能。
内膜是位于外膜的内侧包裹线粒体基质的一层单位膜结构,厚5~6nm。内膜的通透性较低,一般不允许离子和大多数带电的小分子通过。内膜的蛋白与脂的比例相当高,并且含有大量的心磷脂,约占磷脂含量的20%,心磷脂与离子的不可渗透性有关。线粒体内膜通常要向基质折褶形成嵴,嵴的形成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线粒体内膜的嵴上有许多排列规则的颗粒称为线粒体基粒,即ATP合酶,又叫F0 F1 ATP酶复合体,是一个多组分的复合物。内膜的酶类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大类∶运输酶类∶内膜上有许多运输酶类进行各种代谢产物和中间产物的运输;合成酶类∶内膜是线粒体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电子传递和ATP合成的酶类∶这是线粒体内膜的主要成分,参与电子传递和ATP的合成。内膜的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内膜是线粒体进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主要部位,含有电子传递链中进行氧化反应的蛋白和酶。在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线粒体将氧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转变成ATP。
膜间隙是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间隙,宽6~8 nm,其中充满无定形的液体,含有可溶性的酶、底物和辅助因子。膜间隙中的化学成分很多,几乎接近胞质溶胶。腺苷酸激酶是膜间隙的标志酶,它的功能是催化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转移到AMP,生成两分子ADP。膜间隙的功能是建立氢质子梯度。线粒体基质是内膜和嵴包围着的线粒体内部空间是线粒体基质。基质中的酶类最多,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等有关的酶都存在于基质之中。此外还含有DNA、tRNAs、rRNA、以及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各种酶和核糖体。基质中的标志酶是苹果酸脱氢酶。线粒体基质的功能是进行氧化反应,主要是三羧酸循环。
线粒体对许多亲水物质透性低,所以必须具备主动运输系统。线粒体还是钙库,具有储备钙离子的能力,但是钙离子的出入需要运输蛋白。内膜的运输系统主要是运输蛋白和促进运输作用的脂类,此外还有参与电子传递和氢质子传递的复合物。线粒体需要自主完成下列运输作用:①糖酵解产生的NADH必须进入电子传递链参与有氧氧化;②线粒体产生的代谢物质如草酰辅酶A和乙酰辅酶A必须运输到细胞质中,它们分别是细胞质中葡萄糖和脂肪酸的前体物质;③线粒体产生的ATP必须进入到胞质溶胶,以便供给细胞反应所需的能量,同时,ATP水解形成的ADP和Pi又要被运入线粒体作为氧化磷酸化的底物。在线粒体内膜上具有完善的运输系统,主要是运输蛋白和一些起促进运输作用的脂类(如心磷脂)。运输系统也包括参与电子传递和氢质子传递的复合物,内膜上有运输丙酮酸、脂肪酸和特殊氨基酸的运输蛋白,其中某些运输蛋白(包括同向和逆向)是靠质子梯度驱动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所需无机磷(Pi)输入是与线粒体中OH-的输出同时逆向进行的(二者间输入与输出的比值为1:1)。线粒体中由ADP+Pi生成的ATP向细胞质的运送是通过另一种运输蛋白与细胞质中的ADP进行交换完成的,结果是ATP被运输到胞质溶胶供细胞代谢需要,ADP被运进线粒体基质,与运进的Pi一起参与ATP的合成。这两种逆向运输泵共同维持线粒体基质中高ADP和Pi的浓度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之称。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经过三羧酸循环生成FADH2和NADH,再进入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最后生成ATP和水。呼吸链上的电子载体有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主呼吸链由复合物I、III、IV组成,传递氧化NADH释放的电子,次呼吸链由复合物II、III、IV构成,传递氧化FADH2释放的电子。呼吸链通过3个氧化磷酸化偶联位点即复合物I、III、IV建立质子动力势,驱动ATP合酶合成ATP。
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具有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特点,mRNA的转录和翻译是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进行、蛋白质合成的起始tRNA与原核生物的相同、蛋白质合成对药物的敏感性与细菌一样。翻译后转运是指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等到完全合成以后释放到胞质溶胶中才被转运。这也称为蛋白质寻靶。共翻译转运是指膜结合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在进行翻译的同时就开始转运,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然后进行进一步加工和转移。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N端的信号统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由称为转运肽或者前导肽。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具有信号作用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过氧化物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囊泡,不属于内膜系统的膜结合细胞器。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它的作用主要是将过氧化氢水解,过氧化氢是氧化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过氧化物酶体主要含有的酶类是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不同的氧化酶作用于不同的底物,共同特征是氧化底物时将氧还原成过H2O。过氧化氢酶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作用是使过氧化氢还原成水。
过氧化物酶体除了水解过氧化氢,它的氧化作用也可以使有毒物质失活,能够对氧浓度进行调节,可以避免高氧毒害细胞,过氧化物酶体也是脂肪酸氧化的一个部位。过氧化物酶体与线粒体一样都是二裂法进行增殖,但是过氧化物酶体没有自己的DNA和核糖体,因此所有的酶和蛋白质都是由和基因编码并在细胞质中游离核糖体中合成的,然后通过导向序列转运进来。
第三篇:认知天性读后感
认知天性读后感1
心理学家将学习/记忆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分为:编码(获得信息)、存储(将信息维持一段时间)、检索(以后使用信息)。只要你成功地记起某事,这三个阶段就完好无损。遗忘(或者说出现失败记忆——检索某事时发生的错误“记忆”,却认为它是正确的)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阶段。
今天的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至少拥有两种智力:一种是流体智力,指推理、发现关系、抽象思维,以及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中保留信息的能力。另一种是晶体智力,指积累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以及从过去的学习与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程序或心智模型。两种智力共同作用,让我们能够学习、推理并解决问题。人在一两岁时,突触的数量会达到顶峰,比成年后的平均水平大约多出50%。之后,突触数量的增长会比较平稳,直到青春期前后。经过了青春期的爆发增长后,大脑有一段时间会去除突触,因此突触的数量开始减少。在16岁左右,大脑发育成熟,这时,突触大约能形成150万亿个连接。大脑中整合学习与记忆的区域——海马体——可以终生生成新的神经元,这是大脑会持续改变的另一个基本证据。这种现象被称为神经发生,在大脑受创恢复和人的终身学习能力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学习与记忆都属于神经处理过程。检索练习、有间隔的练习、演练、规则学习,以及建立心智模型都能提高学习与记忆水平。那么有没有策略或做法可以当作认知“乘数”,放大目前的智力水平呢?的确有三种:抱有一种成长心态、像专家那样练习,以及建立记忆线索。你要相信智力水平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
认知天性读后感2
《认知天性》是一本偏理论的书,如果你对纯理论的文字感到厌烦或枯燥,那么这本书你是不太容易坚持下去的,总结来看,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不断的思考,来深化对某一个知识领域的认识和理解直至精通。
书中提到了很多学习方法,比如模拟现场法,这个确实是实战性知识技能的最佳方法,比如你想学习PS技巧,看万本书不如动手做一张图来的印象深刻。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贯穿人世间的基本法则,比如二八法则,在这个商业社会,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你80%的利润,是来自于你20%的客户。
那么这本书给我自己的启迪是,一本书,真的需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吗?答案是确确否定的。因为这本纯理论的书籍,如果你不是打算借鉴其中的实际例子,而仅仅是和我一样带着“认知天性究竟是什么样的天性,我们怎样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问题来阅读本书,那么,你完全可以跳开例子,看看每一章节的小标题,然后看看每一章节的最后一个小结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了。
而如果你想跳过所有的例子和阐述,直接翻开本书的第8章,开始学习绝对的实用干货。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章节是第七章的“学习执行力比学习技巧更重要“这一小节,在各行各业,任何一件事情,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结合前文所述,所有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才比较好:深入而有效的思考——彻底而有效的执行。
认知天性读后感3
阅读时间拿出牛津树的英文书,起先让姐姐读,读完之后问她:“你记住了什么?”姐姐很茫然,好像什么也没有记住。妈妈对其解释原因:“重复读但是读完就忘,只是给自己制造掌握知识的假象,回忆起的那部分才是真正积累的知识,你读完没有记住,那书还是作者的,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没有达到。你读完这本书,记住了主要信息,如果在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那才是你真正获得的财富。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道理。”又拿五本书,每读完一本立刻合上,因为在读的时候就开始用心记忆,在合上书之后检索记忆的内容,5本都轻松的背出来。等再过几天拿出这几本书让姐姐回忆,在脑中检索出来的那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收获。接下来每天给她几本书去记忆,循环往复一点点向前推进练习。
选取书的难度是逐渐向上推进的,对姐姐来说是简单的合意的困难。起先给予姐姐成功的喜悦和掌控感,发动内在学习的动力。让姐姐体会到只要我想一定能做到的感觉,接受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即使检索有错误,也给予肯定,再翻开书检查自己错误的地方,印象更加深刻。错误的地方只是我们更加需要努力的地方,在修正积累的过程中不断的向上突破。
接下来会加入中文绘本让姐姐复述故事内容,一起分析讨论故事情节。穿插多样性的进行检索练习。刻意练习是循序渐进的,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还会发生问题,妈妈会及时进行反思寻找问题的根本,尝试不同的办法将计划再向前推进。抱着一颗成长的心态在学习,上升的通道是不易的,做个自律的妈妈,言传身教,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敢的面对困难与挑战。
认知天性读后感4
《认知天性》这本书是以罗迪格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在项目上投入了时间,首次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
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的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本书提到的重要学习策略总结为:学而时习之。 学(提取练习:识别、关联和总结)而时(间隔)习(阐释)之。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喻成一条细链,把知识比作一颗又一颗的串珠,那么学习就是往细链上串珠的过程。重复阅读就像反复把珠子串上细链,却任由它们从链条的另一端掉落。那么怎样才能让串珠留在上面呢?没错,打一个结。
学习过程中,要为自己的知识链打上记忆结,你需要检索。 检索就是主动回忆某个事情的过程,最好的检索其实就是考试。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主动检索,也就是多去做自我检测,你的记忆就会得到强化。
书中提到了一个实验案例:在伊利诺伊州哥伦比亚市的一所中学,实验人员安排了两组八年级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科学课的一些小知识。一组人仍采用老办法,在老师的带领下重复阅读,但没有测试;另一组人需要经常接受关于这些知识点的小测验。一个月以后大考,凡是考到那些用小测验来学习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们的平均成绩是A-;而在考察那些仅作复习但是没有测验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们的平均分数为C+。
虽然学生们反感考试,教育部门也在出台政策来减少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考试可能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检索不需要高科技,却对孩子们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天性读后感5
本书给予我最大的冲击力在于重塑学习方式,同时让我认识到以前的学习方式是不合理或是错误的。在阅读本书之前,我认为“重复阅读”可以增强知识掌握程度,实则这种学习方式总是给人产生一种元认知的假象(自己学会)。本书给出一种比较通用的学习模式,细化、检索、生成学习模式,同时辅助间隔性、穿插性和多样性的练习,使得知识成为大脑中的记忆背景。
细化是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细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新知识重新表达出来。越是能将新知识与已知的知识联系起来,越是能诠释两者关联,越是能牢固掌握知识。检索是学习知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它是通过间隔性练习形成记忆路径——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检索知识。生成用比喻或具象式将知识进行输出,使得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知识是平面的,复合型知识是立体的。知识的搭建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由点到线再到面的一个过程,从而构建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知识点像是一块一块的积木,我们使用积木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知识网的骨架是将知识搭建起来的基石。这种方式为检索知识提供扎实的检索路线,使得知识被牢固的掌握,为了细化提供基础,往骨架中添加积木,使用新的积木与已存在积木无缝衔接,进而为知识的生成提供扎实基础。
本书主要阐述学习,然而”学习“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然而,我始终相信——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只要保持一种成长的心态,你就可以接受这个道路,终生受益。
认知天性读后感6
早上无意中翻到了《认知天性》这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效且有用的学习与思考的方法。
平常我们在读书学习的时候,总是会对一个新的知识点容易遗忘,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可以践行的实用的技巧,那就是学会扩展、比喻以及联系。
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我要背诵李白的诗句,要了解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那么我就回想一下自己读过他的哪些诗,跟他同一个朝代代的还有哪一些著名的诗人,这样就是有一个扩展和联系的过程。就如同我们知道杜甫,就是因为我们经常把他俩的诗句一起了解背诵。还有就是如果我们对诗仙有了解,就会对诗圣、诗鬼这样的几个称谓也会去联系起来,就加深了我们的记忆。
关于比喻,就如同我们教小朋友认识图画,看一个圆圈,问他像什么,他会说像篮球,像太阳,像饼一样,这样就更容易让他对各种形状加深认知。
这本书中还有一点让我觉得很受用的就是要去主动地思考。
当我们对于一道题想要迫切地解答出答案的时候,一种是直接给你答案,一种是让你思考十分钟解答之后再给你答案。如果有这样的经历的人一定了解,肯定是第二种方法会让你对答案有更深刻的印象。因为你有过主动的思考,才会对于之后给出的解答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其实学习是有技巧的,同时也是需要我们发自内心主动地去求知,这样才会把学过的一个个知识碎片集结成一个知识体系,无形中就提升我们的知识面以及学习能力。
认知天性读后感7
我们之所以努力,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所以,我们要成为终身的学习者。通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的方式,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成为一个高效能的学习者。
首先,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挑战自己。反观自己以往的学习方式,倾向于反复阅读,并且进行集中练习,类似于“填鸭式”的学习。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这种方式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无法产生长久记忆,只会给我们产生短暂的记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检索。给我们的知识链打个结,结绳才能记事。重复检索能让记忆更清透,而且它把记忆这条绳子又缠了一圈,使其变得更牢靠。正如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学习就是一个挑战天性的过程,只有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越持久。
习新知识后,还要“刻意”地去练习。人们坚定地相信,自己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拼命重复就能学得更好。但是,这只能带来暂时的优势,只会让我们产生短时间记住的错觉。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它对于产生长期记忆及真正掌握某项技能来说无益。其次,间隔练习使知识存储得更牢固。这大概是因为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一个巩固的过程。另外,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多样化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善用练习组合,形成成长性思维,我们便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所以,要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找对方法,反复回忆和复习从前学习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巩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便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认知天性读后感8
这是一本讲诉高效学习方法的心理学书籍。
对于学习这件事,我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临时抱佛脚,考试之前猛烈突击,迅速背诵,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我大学毕业,甚至延续到工作以后一时兴起参加的导游考试。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能让我一路取得好成绩的学习方法,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当考试结束,我会迅速忘记那些拼命背过的书,以至于那些即使当年成绩优秀的科目(比方说地理、历史),我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过去的那么多年,我的所谓学习,都是在以一种符号的方式机械的记忆的。
于是,最近我开始重新审视学习这件事。有没有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呢?有没有一种可以让学过的东西不容易忘,或者更容易记住的方法呢?
这本书就是运用各种事例、心理学实验(美国人写的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好像都是这个套路)来讲诉高效的、能够更容易记忆和更长久记忆的方法。这本书中否定了我们一直以来信奉的要反复阅读和背诵的方法。并且书中的很多内容打破了我们的固有认知。
此书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智力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脑会随着你的学习而改变,智力也可以提高。简单粗暴地说就是——越学习越聪明。
如果你想掌握一种更轻松、更高效的学习方法,那么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第四篇:认知三部曲读后感
认知三部曲读后感
(一)张立俊
按照集团党群中心要求,认真研读了猎豹移动CEO傅盛的《认知三部曲》一文,有了一些新认识:
一是从成长就是认知升级、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战略就是格局+破局这三个方面,认识到认知、见识、思维,在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只有向认知的最高境界努力,才能自觉担当,走向成功。
二是从“见识’在判断、决策、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认识到“见识”是一种把握复杂系统、准确抓住机遇、决定主攻方向、正确对待处境的高层次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才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打开成功之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快,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三是从才、学、识相互关系上,认识到见识不亚于才华和知识。古人曾明确提出“见识”的重要性,唐朝史学批评家刘知几说:“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才少。”“才”指才华、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学”指知识;“识”是见识,鉴别、判断力。刘知几把这三者并列在一起,认为兼有这三项长处的人不多,所以出色的历史学家很少。古人尚且有此认识,身处当今的我们更应树立这种认识,不仅在学识渊博、能力超群上积累,更要在鉴别、判断、“远见卓识”上修炼, 自觉养成勤学苦练、多思善悟、善谋实干这样一种自觉。
四是从自身担负的职责看,认识到必须以聪明的勤奋而不是盲目的勤奋来干工作。方向正确、思路清晰的勤奋是聪明的勤奋,聪明的勤奋功会功半事倍,而盲目的勤奋则南辕北辙。作为一名部门领导,一般意义上的勤奋干活是不够的,而应当具有远见、高见,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自觉、主动和领导的认知合拍,以一种脱胎换骨式的聪明勤奋来推进工作。就像我们从事集团财务管理来说,就要知道,什么样的财务管控模式最有利于新百的发展?国内、国际上有什么先进模式?这些模式的利和弊?哪些适合我们,哪些不适合?我们准备怎样结合自身情况改变或优化?而这一切说到底都是一场自我革命,需要我们超凡脱俗,以自觉的勤奋来推进。
认知三部曲读后感
(二)张俊
我想读这篇文章之前还是应该先了解一下作者及其经历:
傅盛,男,1978年3月6日出生在江西景德镇,毕业于山东工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 2003年加入3721公司。
· 2005年加入奇虎360,带领团队打造了安全类软件360安全卫士。
· 2008年加入经纬中国任副总裁。
· 2009年出任可牛影像CEO兼董事长。
· 2010年11月10日,金山安全与可牛正式合并成立独立公司,傅盛出任金山网络CEO。
· 2011年,傅盛在“第七届CEO年会”中荣膺“2011IT新锐人物奖”。
· 2014年3月25日,金山网络更名猎豹移动公司,傅盛出任猎豹移动公司CEO。
· 2016年3月16日,傅盛当选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不知道2003年以前,经历了什么,我想也没必要深究。()看了作者的履历,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了一个并没有耀眼的名校光环和平台的,一位普通学生的成长历程,在互联网的风口,他并没有像其他的“猪”一样,风停了依然是“猪”,而是成长为一名雄鹰,这本身就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自己,那么他的思考,我想也非常值得一读和细细思量。
文中提到管理的本质就是认知管理,虽然不是管理本质的唯一答案,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符合现实的提法。一个人的行为,通常都是认知决定的,管理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也的确感受到,管理是个很难考量和量化的工作,因为一个人的认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管理高度和管理水准。
文中从三个维度对认知的管理进行了阐述,今天我先对两个维度进行反省。
先说信息维度。有足够大的信息输入,足够高的反思频度,你才会有足够的信息输出,也才会产生格局,做出正确判断。
结合日常的实际工作,第一,深入分析对手。特别是原来管运营工作时,我们对“对标企业”的关注度不够,因为商场如战场,只有知道对手在做什么,我们才能打好仗。对手不是敌人,在我们的对手身上我么也可以学到更多;第二,定期遍访行业。对于我管的预算工作来说,我们定的目标要在行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定出在行业中认可的目标,在行业中有先进的做法应该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做汇报,指导我们的双十和预算工作;第三,不断招聘行业里的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但要招聘行业里的人,还要善于挖掘我们自己队伍中的人,在管理财务、预算、招投标的工作中,我们招聘的行业里的人的确得到了很多各方面的信息和行业经验,让我们的认知得以升级,有助于我们进行认知管理,但同时我们也要自己培养的人,对队伍中的优秀人才也要培养他们的认知,人尽其才。
再来说时间维度,管理上最重要的资源就是领导人时间。时间的分配,表明了一个领导者对实际情况的优先级判断。
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我的确应该经常反问下自己:时间是如何分配的?董事长经常说企业不但要做事的人,也需要想问题的人,作为管理者参与到日常具体工作更应该重点突出,在我实际工作中,参与常规的事,是为了发现常规工作中有什么需要改变,我们更多的应该参与非常规工作,找到处理非常规工作的办法,使工作得以改善,认知得以升级。
第五篇:线粒体自由基与衰老之间的关系
线粒体自由基与衰老之间的关系
一、线粒体简介
动物的线粒体DNA(mtDNA)是裸露环形双螺旋。两条链一条是重链,一条是轻链。除mtDNA外,线粒体还拥有自身转录RNA体系。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遗传物质可自我复制,能编码13种多肽,并在线粒体核糖体上合成。
二、衰老
衰老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现象, 衰老机理的研究目前已从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 衰老的发展过程与线粒体(mitochondrion, MT)功能异常密
切相关, 目前自由基被视为引发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线粒体与衰老
线粒体是直接利用氧气制造能量的部位,90%以上吸入体内的氧气被线粒体消耗掉。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氧是个“双刃剑”,一方面生物体利用氧分子制造能量,另一方面氧分子在被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极活泼的中间体(活性氧自由基)伤害生物体造成氧毒性。生物体就是在不断地与氧毒性进行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氧毒性的存在是生物体衰老的最原初的原因。线粒体利用氧分子的同时也不断受到氧毒性的伤害,线粒体损伤超过一定限度,细胞就会衰老死亡。
1.线粒体自由甚的产生
自由基是只带有未配对电子的粒子, 化学性质极为活跃, 易对机体产生迅速而强烈的损伤, 主要包括ROS和活性氮基因(RNS)。
氧自由基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呼吸链反应, 这里可产生活细胞内90%以上的自由基。正常情况下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 如果线粒体功能下降, 会使氧不能被有效利用, 导致大量电子漏出, 直接对氧进行单电子还原, 生成氧气离子。氧气离子又可被位于线粒体基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Mn一SOD)歧化成氧气和双氧水, 因此电子漏是细胞内的恒定来源, 电子漏出增加, ROS产生增加。
2.线粒体权自由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机制
线粒体内随年龄增长不断积聚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活性下降, 电子漏和质子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与年龄相关的线粒体的突变可降低其编码的呼吸链成分的功能, 为电子漏出提供条件, 导致氧自由基产生增加;第三, 线粒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不断下降,自由基清除减少亦是重要原因之一。
3.线粒体权自由甚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
氧化应激是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ROS参与各种氧化反应如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拨基化等, 造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改变和功能丧失, 甚至引起基因突变、DNA复制停止等, 从
而导致细胞的老化以及衰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不少研究已证实在人类衰老进程及一些年龄相关性疾病中出现高水平ROS。
3.1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的下降在细胞衰老中发挥的作用
由于氧自由基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呼吸链反应,所以电子传递链首先遭受氧自由基的氧化损伤, 导致复合物活性下降。研究表明经三丁基过氧化氢一作用的线粒体, 呼吸链复合物Ⅰ和Ⅱ的活性下降, H2O2产量增。不同呼吸链复合物的功能下降均
在细胞衰老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用甲磺酸去铁胺去特异性抑制呼吸链复合物的活性, 可发现线粒体膜电位瓦解, ”ATP产量下降, 细胞阻滞于GⅠ/S期表现出衰老样变。
3.2mtDNA的氧化损伤在细胞衰老中发挥的作用
mtDNA无组蛋白的保护, 并且缺乏有效的修
复系统, 因此呼吸链产生的氧自由基容易引起mtDNA
突变, 有报道mtDNA突变率比核DNA高10一20加倍。mtDNA氧化损伤后使其编码的呼吸链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电子传递效率降低, 导致ROS进一步增多,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引起机体的衰老和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
3.3线粒体膜的氧化损伤在细胞衰老中发挥的作用
生物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PUFA)最易被自由基氧化, 形成脂质过氧化物(LPO), 破坏其类脂质结构。线粒体是体内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 且线粒体膜含有丰富的PUFA, 因此更易受自由基的攻击。
3.4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在细胞衰老中发挥的作用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源中心,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电子所释放的能量被用来将基质内的质子泵出到线粒体内膜外, 从而在线粒体内膜两侧产生一电化学梯度, 形成线粒体膜电位。内膜外的质子可通过ATP合成酶FO亚基上的质子通道流回到基质内, 质子回流所释放的势能被用来使ADP磷酸化形成ATP。因此电子传递的4种复合物与ATP合成酶(复合物V)一起构成氧化磷酸化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5种复合物的氧化损伤不断积聚, 数量和活性降低, 直接决定ATP了开的生成减少。此外, 自由基代谢与能量代谢分享呼吸链底物供给的电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 呼吸链电子漏出增多, 自由基代谢相应增多, 这就意味着能量代谢的减少。
综上所述, 衰老相关的线粒体氧自由基的增多, 使线粒体功能不断下降, 不能发挥其正常的氧化和呼吸功能, 从而使细胞逐步走向衰老、死亡,可见延缓线粒体功能衰退是一种有效的抗衰老途径。目前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和抑制线粒体氧自由基增多从而发挥抗衰老功效的药物主要有褪黑素和一些抗氧化剂类中药。
延缓衰老是人类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寻找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抑制自由基对人体线粒体的损伤进而延缓衰老,防治疾病,是一个有着广阔的研究方向,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
众多的研究已经证实,长期的有氧运动训练可以使线粒体 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包括线粒体体积和数目的增加,酶合成增 加!活性提高,从而提高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将削弱自由基对线粒体蛋白质&脂类和!DH>6 的损伤,这对维护和增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5年 第32卷 第4期
国外医学· 老年医学分册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第25卷第4期2009年8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第8卷第1期1998年1月
辽宁体育科技第26卷第6期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