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名词,简答

时间:2019-05-14 20:4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学原理-名词,简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学原理-名词,简答》。

第一篇:管理学原理-名词,简答

1、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2、管理者的责任是:管理

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作和员工。

3、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

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4、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

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5、管理学有别于其他各

种专门管理学,它试图从各种不同的组织中概括、抽象、提炼出共同的东西,并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

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

证法是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

7、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提

出人是经济人。

8、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

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人和雇主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9、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

外原则。

10、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

管理和一般管理》。

11、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

职能。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

12、管理活动的职能:计

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3、管理的十四原则:分

工;职权与职员;纪律;统一指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任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管理学原理

14、马克斯韦伯被人们称

为组织理论之父。

15、重视人的试验是霍桑

试验。

16、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

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17、人际关系学派以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沟通(信息)中心学派主张把管理人员盾成为一个住处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

18、经济环境是指组织所

在的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等都属于经济环境的范畴。

19、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

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及其他一些具体环境因素。

20、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

21、计划工作的原理:限定

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改变航道原理。限定因素原理决策的精髓。

22、目标管理出现于美国。23、1954年德鲁克在《管

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24、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

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它也可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

25、增加新的与原业务不

相关的产品或报务是混合式多元经营。

26、为了选择和比较决策

需要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

27、正确决策(科学决策)的特征(ABCD):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以了解和掌握住处为基础;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28、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

化效应。

29、计量决策方法亦指决

策的“硬技术”。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30、专业化分工的优缺点

(ABCD)。

31、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

成反比。

32、扁平的结构的优点

(ACD)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而且由于管理宽度大,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因则有满足感,同时也有得选择和培训下属人员。

33、按职能划分易导致所

谓的“隧道视野”。

34、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

点:(1)结构比较简单。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们应向谁报告和谁向他报告(2)责任与职权

明确。每个人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3)做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

35、在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纯粹的职能型组织结构。

36、分权的事业部制的管

理原则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

37、矩阵结构的优点

(ABD)灵活性;适应性强;便于沟通意见。缺点(AB)项目小组是临时性的,稳定性较差;由于小组成员要接受多重领导,当两个意见不一致时,就会使他们的工作无所适从。

38、组织内的职权有三种

类型:决策的数目,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

39、集权或分权的程度,常

常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决策权的情况来确定。按照这一观点,组织变革的过程可以盾作有三个阶段:解决阶段;变革阶段和重新冻结阶段。

40、力场分析有助于人们

识别哪些力量是能够改变的。

41、西格玛的质量水平对

应首DPMO为3.4这一目标。

42、人员配备的内容:

(ACD)选人、评人、育人。是对中全体人员的配备,它即包括主管人员的配备,也包括非

主管人员的配备。

43、公开竞争原理,是指组

织越是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越是要在主管职务的接班人之间鼓励公开竞争。

44、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强烈的管理愿望。

45、从外部招聘有哪些优

点:有较广泛的来源以满足组织的需求,并有可能招聘到第一流的人才;可避免“近亲繁殖”;可避免组织内没有提拨到人的积极性受挫;由于大多数应聘者有一定的经验。

46、用管理的基本要领和

基本原理作为标准是最好的方法。对比法是一种相对考评的办法。

47、领导工作的实质是影

响力。直接管理原理是指一个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领导。

48、领导边疆流的提出者

是美国的坦南鲍姆和施米特。

49、9.1型管理称独裁的、重任务型的管理领导者的工作最有影响的三个基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50、过程改进团队是指改

进或开发某个具体业务过程珠项目团队。

51、执行阶段团队过程获

得更好的评价,团队成员的关系大体上让人满意,在此期间,团队在实现目标上取得重大进展。

52、领导工作中的沟通是

指(A)人-人之间的沟

通。

53、正式沟通一般指在组

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住处传递与交流,例如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公函来往、组织内部的文件传达、召开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情报交换等

54、正式沟通的优点:沟通

效果好,约束力强,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

55、横向沟通也指平行沟

通。

56、麦克莱兰认为人的基

本需要本种,即成就、权力、社会需要。

57、激励的大小是由期望

理论决定的。

58、波特劳勒模式:人事一

个特定任务的能力;努力;对所要做的任务的理解力。

59、努力和机遇属于不稳

定因素。控制也包含三个基本步骤:拟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60、例外情况的原理则强

调必须观察在这些观点上所发生的偏差的大小。预算的最大缺陷也许是它缺乏灵活性。61、根据销售量、成本和利

润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对企业的盈亏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又称“量本利”分析。6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阶段:系统定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到系统评价的一个完整过程。

63、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

认为一个主管人员至少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技术技能;人事技能;概念技能。64、例外原则是:上级人员

把一般的日常事物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65、控制工作可以分为:按

纠正措施的环节可以分为现场控制、所馈控制和前馈控制;按原因或结果分类可以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66、控制工作的步骤或程

序是:拟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管理突破。

67、科学管理思想:具有科

学管理思想的管理专家会认为应该通过严格规范、标准经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行为管理思想:具有行为管理思想的管理专家会认为应该加强和员工的思想感情的交流,给予员工更多铁关心和爱护,营造团结融洽的工作氛围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系统管理思想的管理专家会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应考虑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事例关系,根据环境的变化,相应的管理方式应随之而变。另外在企业内部应考虑和内部员工的关系,制度、方法、技术等应体现其

整体性。

名词解释

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

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

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霍桑试验:1924-19

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4、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

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5、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6、管理道德:是指规定行

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组织活动本身及其结果往往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促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

7、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

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8、目标管理的优点:有助

于提高管理水平,即有利于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有利于暴露组织机构中的缺陷;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心;有利于进行更有效的控制。缺点:还没有得到普及和宣传;适当的目标不易确定;目标一般是短期的;不灵活。

9、决策:是为达到一个目

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0、管理宽度:又称管理幅

度,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面对问题的种类;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授权;计划;组织的稳定性也影响着管理宽度。

11、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

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12、人才生命周期:一个人

才在组织内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管理者的培训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采

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13、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住处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效果的过程。

14、强化:是心理学术语,是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15、控制工作:是指管理者

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16、管理突破:控制工作有

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维护现状”,第二个目的是“打破现状”。管理突破就是实现控制工作的第二个目的,是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17、零基预算:每个预算年

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即以零为基础。

18、沟通联络的概念:是指

信息交流,简称沟通,是指北朝鲜某一住处传递给客休或对象,以取得客休或对象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原则:明确的原则、完整性原则,战略上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有效沟通的要求:表达清楚,传递准确,避免过早评价,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管理者积极进行沟通,对情报沟通过程加以控制。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组织中应承担的责任有: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作和人。

19、被西方人所接受的西

方“管理运动”的四个观点:保存、调研、合作、渐进。

20、按时间长短,预测可分

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

21、外求制的优点:被聘人

员具有外来优势;有利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之间的关系;能为组织带来新的方法和经验。

22、管理的基本职能:计

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2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三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24、法约尔认为企业的职

能包括哪些: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分别为技术活动,商业活动,管理活动,财务活动,核算活动,安全活动。

简答: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要

点:科学管理的中心总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人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

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2、霍桑试验的研究共分

为四个阶段: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3、梅奥等人对霍桑试验的材料总结后得了的结论主要有四点: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差“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差霍桑效应。

4、计划工作的程序:估量

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制订派生计划;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5、目标管理的特点:目标

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强调“自我控制”;促使下放权力;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6、目标管理的局限性:对

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得不够;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目标难以确定;目标一般是短期的;不灵活的危险。

7、组织工作的内容:组织

中的职位或岗位设计;组织结构纵向划分;组织结构的横向划分;职权配置;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合;组织变

革。

8、组织工作的原理:目标

统一原理;分工协作原理;管理宽度管理;责权一致原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

9、内部提升的优缺点:优

点:由于对机构中的人员有较充实可靠的资料,可了解侯选人的优缺点,以判断其是否合适新的工作;组织内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可使过去对组织成员的训练投资获得回收,并可判断其效益如何。缺点:所能提供的人员有限,尤其是关键的管理者,当组织内有大量空缺职位时,往往发生“青黄不接”的情况;会造成“近亲繁殖”;组织内没有被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挫伤。

10、领导工作的影响力来

源于哪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的正式的权力或职位的权力,一类称为个人的权力或非职位的权力。职位的权力又分为奖赏权力、强制的权力和合法的权力;个人的权力又分为专家的权力和榜样的权力。奖赏的权

力是通过给予别人期望得到的东西来影响他们的行为的能力;强制的权力是通过惩罚来影响别人的行为的能力;合法的权力是指一般人都认为主管人员有权命令或批示下属的工作;专家的权力是个人通过别人需要的知识、经验或消息来影响别人行为的能力;榜样的权力是指利用别人对自己的认同而影响他们行为的能力。、团队给组织带来的好

处:协同过程设计或问题解决;客观分析困难和机会;促进跨职能的沟通理解;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大的创新;运营成本的减少;增加对组织使命的承诺;对变化更灵活的反应;人员离职流动率级缺勤率的降低等。、非正式沟通的特点:所

误用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住处流通方式。特点有:消息越鹇人们谈论的就越多;对人们工作有影响的,最容易招致人们谈论;最为人们所熟悉者,最多为人们谈论;在工作上有关系的人,往往容易被牵到同一传闻中去;在工作中接触多的人,最可能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有效激励的要求:坚持

物质利益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

14、管理突破的步骤:论证

必要性;组织落实;进行“诊断”;治疗过程;克服阻力;在新水平上控制。

15、控制工作的要求:控制

系统应切合管理者的个别情况;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控制工作应具有全局观点;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

16、组织结构设计的成果

主要表现有:组织系统图、职位说明书、组织手册。

17、组织工作和控制工作

各是:组织工作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确定组织内容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控制工作,是指主要售货员对下属趾高气扬工作成效进行测量,徇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18、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决策的代价;政策的一致性需求;规模问题;组织形成的历史;管理哲学;主管人员的数量与管理水平;控制技术及手段是否完善;分散化的绩效;组织的动态我与职权的稳定性;环境影响。

19、研究有关领导问题的理论有哪三大类(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其中,菲德勒所提出的领

导权变理论有何含义:领导权变理论即随时机制理论,意味着领导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得施加影响的能力取决于群体的工作环境,领导者的风格和个性,以及领导方法对群众的适合程度。20、菲德勒提出影响领导

工作的三个基本因素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21、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

容:双因素理论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激励”因素则是指人们对诸如成就、赏识、晋升和工作中的成长,责任感等,如果得到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

22、时间网络分析:时间网

络分析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计划工作和控制技术,它也称为计划评审法PERT,这是一种用来观察在时间和项目的推移过程中,如何把计划的各个局部恰当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23、简述领导的艺术:把其

视为履行职能的艺术,主要包括沟通联络、激励和指导艺术;把它视为提高领导工作有效性的艺术,还包括正确

11121

3安排自己的工作和时间,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吸引职工参加管理等。

24、简答马斯洛需求层次

理论五个要求及关系:生理需求、安定或安全的需求、社交和爱情的需求、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相互关系: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需求。

25、计划的表现形式:目的或任务、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

26、计划工作就是根据组

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再为了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到的目标及级实现目标的方法。

27、激励的方式?思想政

治工作、奖励、职工参加管理、工作内容力求丰富、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同一种激励方式是否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不能,因为人们的需要是不断地变化的,且不同的人有不的需要。

28、管理学的观念:管理学

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通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9、管理审核的概念:管理

审核是一个工作过程,它以管理学基本原则为评价准则,系统地考查、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进而采取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论述题

1、委员会管理的利弊:如

果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管理者,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即为委员会管理。优点:集思广益;协调,委员会可以协调各部门的活动;防止职权过于集中;下级参与管理;加强沟通,委员会可以作为散布和惧情报信息的重要手段;代表集团利益;有得管理者的成长,利用委员会也是培训管理者的方法之一。缺点:耗费时间和成本高;妥协与犹豫不决;职责分离,把研究、建议和作决策的职权授予一个集体时,实际上是职权在组织中的分散;一个人或少数占支配地位。委员会的决议应反映集体的智慧。

2、沟通的原则与要求是

什么?原则:(1)明确原则。情报沟通是住处发出者发出信息的手段,但倘若要使该信息具有价值,就应当是能为接收收者所明确和

理解的。(2)完整性原则。这就是说,当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要实现和维持良好的合作时,他们之间就要进行情报沟通,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3)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只有当管理者使用好非正式组织来补充正式组织的情报沟通渠道时,才会产生最佳的沟通效果。要求:(1)表达清楚。表达不清楚、不准确往往会铸成大错(2)传递准确。(3)避免过早评价。过早的评价会使情报沟通停顿,会使情报传递人员产生手中无措的感觉(4)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要做好情报工作必须依靠下级(5)管理者积极进行沟通(6)对情报沟通过程中以控制,为了骊一个坚强的、先进的主管部门有利,必须控制住情报的公开和秘密程度。案例分析:

1、美国老板与希腊员工:

1、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性,即由于人们的政治观点、经济地位、年龄、经历、宗教、习惯等的不同,在沟通过程中,对同样的事情或谈话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归因;

2、在案例的对话中,美国老板问希腊人完成报告的时间,实际上是在征求希腊员工的意见,而希腊员工并非不知道完成报告所需的时间,只是想让美国老板下命令(习惯于命令式管理)。15天过后,叛国老板要报告(信守承诺),而希腊员工已经尽力把30天的工作用16天完成了。希腊员工认为美国老板找麻烦,因此不得已而辞职。

3、因此,要认识和掌握在沟通过程中个体差异及其影响,从而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如我们通常所的移情作用、设身处地等就是有效沟通的手段。

2、培训工作(WTO):(1)虽然企业认识到培训是先导的重要性,但正如案例中所显示的企业在培训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培训内容和方法的单调单

一、培训过程控制和培训效果评估不够等。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试: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首先要对培训工作进行管理;其次要确保培训内容多样性,培训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知识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三要彩用多种培训方法,包括系统理论培训、职务轮换、参观考察等。总之,在培训过程中,一般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培训工作要与企业目标的相结合;上级管理者要支持和参与培训工作;选择和培训好教员;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培训方法要与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相结合;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

第二篇:管理学原理简答精华压缩

1、计划工作程序:

①估量机会②确定目标③确定前提条件④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⑤评价各种方案⑥选择方案⑦制订派生计划⑧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2、内部提升制优缺点: 优点:1.由于对机构中的人员有较充实可靠的资料,可了解候选人的优缺点,以判断是否适合新的工作。2.组织内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3.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4.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5.可使过去对组织成员的训练投资获得回收,并判断其效益如何。缺点:1.所能提供的人员有限,尤其是关键的管理者,当组织内有大量空缺职位时,往往会发生“表黄不接”的情况。2.会造成“近亲繁殖”。3.组织内没有被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挫伤。

5、组织工作的内容 ①职位和岗位设计,②组织结构纵向划分③组织结构的横向划分④职权配置⑤纵横两个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和⑥组织变革

6、扁平结构优缺点:扁平的结构的优点(ACD)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而且由于管理宽度大,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因则有满足感,同时也有得选择和培训下属人员。缺点:但由于不能严密的监督下级,上下级协调较差,管理宽度加大,也增加了同级间相互沟通的困难。

8、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科学管理的中心总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人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9、组织工作的基本原理:

目标统一原理;分工协作原理;管理宽度管理;责权一致原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

13、团队给个人带来的好处:问题解决技能的提高;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对业务过程理解的加深;培养未来领导角色的新技能;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满足感和认同感;感觉自己参与团队完成的事情远远大于个人所能等。

14、非正式沟通的特点:①消息越新鲜,人们谈论得就越多,②对人们工作有影响的,最容易招致人们谈论,③最为人们所熟悉者,最多为人们谈论,④在工作上有关系的人,往往容易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⑤在工作中接触多的人,最可能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

15、目标管理的特点:目标管理工作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强调“自我控制”。促使下放权力。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还力求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满足感。

16、霍桑试验的阶段及结论: 阶段:

1、工场照明试验。

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3、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

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4、存在着霍桑效应

17、目标的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2.激励作用 3.凝聚作用4.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18、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的不够2.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管理人员讲清楚3.目标难以确定 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5.不灵活的危险

9、企业核心能力表现在: 1.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机能 2.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3.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 4.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5.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

6.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映7.准确迅速满足顾客订单的系统 8.整合各种技术创新产品的技能

19、组织工作的内容:1.组织职位设计 2.组织结构纵向划分 3.组织结构横行划分4.职权配制 5.组织结构的协调 6.组织结构的调整

13、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1.结构比较简单 2.责任与职权明确

缺点:1.组织规模较大、业务复杂时,管理职能由一个人承担比较困难。

2.当全能管理者离职时,很难找到适当的人去替代。3.部门间协调性差。

18、实现员工活性化的途径:

1.营造促进活性化的文化 2.组织职位的成功设计3.选拔适合活性化文化的员工

4.对员工进行不懈的培训和教育5.建立促进活性化的考核评价制度 20、委员会管理的优点:1.集思广益 2.协调 3.防止职权过于集中4.下级参与管理 5.加强沟通

6.代表集团利益7.有利于管理者的成长

18、决策的具体内容: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做分析评价。4.决策要进行优选。5.决策要进行实施的。

决策的作用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2.决策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和基本职能。3.决策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组织的特点:1.组织要有既定目标2.组织要进行分工与合作3.组织要有权债制度。

组织工作是指根据一个组织的目标,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过程。

20、组织变革的类型:1.战略性变革2.结构性变革3.流程主导性变革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21、从定义上区别领导与领导者: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鼓励和影响组织成员或群体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者是指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利实现领导活动过程的人

22、控制工作的类型:1.前馈控制2.现场控制3.反馈控制。控制工作的要求:1.适应性的要求2.及时性要求3.灵活性的要求4.经济性的要求

23、预算控制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性。预算控制系统具有准确性。预算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客观、及时、精确。

管理创新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注重性原则4.反向思维原则5.综合交叉原则

一、何谓目标管理?它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内容有哪些?

所谓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控制和评价管理目标,对全部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特点:1.目标的整体性2.目标的激励性3.重视最终成果4.应变性 基本内容:

1.定总目标和方针。2.据总目标和方针,自上而下地依次制定单位内部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3.委任权限,制定措施,执行目标,并检查目标执行情况,保证目标最终实现。

第三篇: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题汇总

[论述]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系统化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意义在于:(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论述]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1)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管理学产生于管理的实践活动。在管理的实践中,人们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经过提炼上升为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反过来通过实践指导人们的管理活动,验证管理理论的有效性,逐步发展和完善管理理论。

(2)系统方法: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必须对影响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形成方法可行、决策合理,这就要运用系统方法,了解系统的方法首先要从系统的含义开始。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学习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进行指导。通过管理过程中管理职能的展开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规律、原理和方法的问题,这是对于管理者来说比较切合实际的研究和学习的方法,而且易学、易懂、易用。(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具体说可以是案例的调查和分析、边学习边实践,以及带着问题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运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往往能够提高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效果。

[论述]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阶段。(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段时间,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3)管理理论丛林;在此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特点是: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4)战略管理;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激烈变化,要求企业进行长远思考以便求得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考虑外部变化并制定战略是战略管理的特点。(5)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持续改进等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6)学习型组织理论;1990年以后,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管理理论——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理论出现了,并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简答] 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有哪些?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要是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简答]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律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

[简答]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2)管理过程的职能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则因管理级别的不同而异(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简答]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1)有领导远见(2)扁平的组织结构(3)员工活性化(4)信息在组织内分享(5)有强化的组织文化(6)讲求战略

[简答] 卓越绩效标准化的核心价值观

(1)领导作用(2)以顾客为导向(3)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5)灵敏性(6)关注未来(7)管理创新(8)基于事实的管理(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11)系统观点

[简答] 按照卓越绩效模式的要求,组织领导履行的职责有哪些?

(1)创建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明确使命和存在的价值(2)制定发展战略、方针目标、体系和方法,指导组织活动,并引导组织长远发展(3)调动、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全员参与、改进、学习和创新。(4)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个人魅力起到典范作用,形成领导的权威和员工的忠诚,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论述] 实际论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答: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简答] 举例说明组织环境的类型

(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例如容器制造商、软饮料生产企业和啤酒经营(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这种环境中某些的不确定程度随着所面临环境要素的增加而升高,如医院、大学、保险公司和汽车制造商(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因为环境中某些要素发生动荡变化,使得环境的不确定性明显升高,如唱片公司、玩具制造商和时装加工企业(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不确定性最高,对组织管理者的挑战最大。如电子行业、计算机软件公司,电子仪器制造商。

[论述] 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1)一般环境。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包括:①经济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社会总体价格水平等都属于经济环境的范畴。②政治和法律环境。主要是由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各类组织活动的政府的政治活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种措施等形成的复杂体。③社会文化环境。是由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密度、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以及相应的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信念等构成的。④科技环境。管理的外部环境当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即是科学技术。技术的变革正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组织构建的基本方法以及管理者的管理方式。⑤全球化环境。全球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给组织带来的不仅有挑战,也会有机会。(2)具体环境。又称为产业环境或者行业环境,是指那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①顾客。顾客是吸收组织产出的主体,决定了组织的成败。②供应商。供应商会对组织活动的成本产生直接影响,对于工商企业则进一步影响其利润水平。③竞争者。竞争者会通过价格、产品、服务等形式与本组织进行竞争,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环境力量。④其他因素。包括政府管理机构、消费者协会等民间组织、新闻传播媒介以及本组织所在社区机构等等。

[论述] 计划工作5WIH的具体含义。

计划工作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讨论为什么要做,确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以及如何做。1.做什么:要明确组织的使命、战略、目标以及行动计划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明确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2.为什么做:要论证组织的使命、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也就是说要提供制定的依据。3.何时做: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开始和完成的进度,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对能力及资源进行平衡。4.何地做:规定计划的实施地点或场所,了解计划实施的环境条件和限制,以便合理安排计划实施的空间组织和布局。5.谁去做:计划不仅要明确规定目标、任务、地点和进度,还应规定由哪个部门、哪个人负责。6.怎么做:制定实现计划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规则,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集中使用,对人力、生产能力进行平衡,对各种派生计划进行综合平衡等。

[论述] 结合实际说明企业制定战略的重要性。

答:(1)战略的重要性。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一般说来,战略具有对抗的含义,它总是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正在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而制订的。(2)制定战略是组织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环节。战略制定通常包括战略分析、战略设计以及战略部署和展开等环节。(3)战略分析是对组织内外部环境所做出的分析判断,以便发现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的优势和劣势。(4)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来进行战略设计。首先要重新明确企业的使命、目标和战略,为了保证战略实施上的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展开为项目、程序、规则和预算等。与此同时企业还要进行战略选择。(5)结合实际说明。

[论述] 波特的价值链模型。答:(1)波特的价值链模型是把企业的经营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运输、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采购,研究开发、人员配备管理和基础结构等。(2)波特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实际上是价值增值的活动,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增值如果超过了成本,便有盈利,如果超过竞争对手的话,便拥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论述] 目标管理的特点。

答:(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即上级与下级在一起共同确定目标。(2)强调“自我控制”。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它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3)促使下放权力。集权和分权的矛盾是组织的基本矛盾之一,唯恐失去控制是阻碍大胆授权的主要原因之一。推行目标管理有助于直辖市这一对矛盾,促使权力下放,有助于在保持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使组织气氛更有生气。(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实行目标管理后,由于有了一套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从而能够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评价。(5)力求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满足感。

[论述] 计量决策方法的种类。

答:(1)边际分析法;评价抉择方案可以使用边际分析法,即把追加的支出与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如果组织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2)费用效果分析法;费用效果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方案或系统的最终效果上,根据每个方案在为目标服务时的效果,来权衡它们的优缺点。(3)概率方法;概率方法在科学、工商业和许多日常生活问题中起重要作用。它分为两个学派。一派叫客观派,相信只有经过大量试验后反复出现的事态才能用概率论来分析。另一派叫主观派,是近年来兴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应用于决策的学派,按照它的概念,决策者根据所能得到的证据,对一件事的发生具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是这件事的概率。(4)效用方法;效用方法主要以决策者要求的最大值作根据。效用的最大值的含义,就是决策者所要选择的目标,在于获得最大量的满足。计算效用的方法虽然有几种,但如果遇到大量的、性质复杂而又结果很难确定的方案,任何一种计量方法都是没有意义的。(5)期望值方法;期望值方法是为了减少决策结果的不可靠性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决策者对一个方案可能出现的正反两种结果,分别估计其得失数值,以其可能实现的概率加权,求得两项乘积的正或负的差额,再把各个方案的这个差额加以比较而做出决定。(6)博弈论方法;博弈含有冲突的因素,这种决策不能只顾自己一方,而要估计到对手一方,犹如两人对弈,是一个胜负问题。它的理论基础是数学。(7)线性规划方法;线性规划是解决多变量最优决策的方法。在各种相互关联的多变量的约束条件下,去解决或规划一个对象的线性目标函数最优的问题。给予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如何应用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或给予一定的任务,如何统筹安排,才能以最小的消耗去完成。其中目标函数是指决策者要求达到目标的数学表达式,用一个极大或极小值表示。约束条件是指实现目标的能力资源和内因条件的限制因素,用一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论述] 计量决策方法的优缺点。

答:计量决策法被称作决策的硬方法。(1)其优点是:①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最优性、可靠性;②可以使领导者、决策者从常规的决策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专门集中在关键性、全局性的重大复杂的战略决策方面,这帮助了领导者提高重大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2)局限性在于:①对于许多复杂的决策来说,未见可以运用的简便可行的数学手段。②数学手段本身也太深奥难懂,很多决策人员并不熟悉它,掌握起来也不容易。③采用数学手段或电子计算机,花钱多,不直接用于一般决策问题。

[论述] 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

答:(1)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凡受过良好训练的下属,不但所需的监督少,而且可减少与其主管接触的次数,可增大管理幅度。(2)面对问题的种类;管理者面对较困难的问题或涉及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时,直接管辖的人数不宜过多。反之,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其管辖人数可较多,组织层次也可较少。(3)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下级人员中,相互沟通较易或采用有效的控制技术,对下属考核制度较健全,管理宽度可加大,管理层次因而可减少。(4)授权;适当的授权可减

少主管的监督时间和精力,使管辖人数增加。权责明确划分,有助于各级管理者的办事效率,也可以增大管理。(5)计划;事前有良好的计划,使工作人员都能明白自己的任务与目标,减少管理者指导工作及纠正偏差的时间,可以增大管理宽度,促成层次的简化。(6)组织的稳定性也影响着管理宽度。

[论述] 管理层的作用。

答:组织管理必须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设定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并使之得到广泛的共享和认同。在一个活性化的高绩效组织中,所有的成员都必须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即要使组织成为顾客满意并兼具效能和效率且努力持续改进的组织。管理层的职责就是要44造这样的一个愿景,使人们共享之并加以维持。管理当局还必须对组织加以适当的构造和部署以保证其战略的实现,要让每个人在组织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他们还要分配企业的资源、沟通信息、倾听组织的需要、营造有利于共享思想和形成共同目标的环境并强化积极的行为。他们必须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

[论述] 委员会管理的优缺点。

答:(1)优点:①集思广益。集体判断、集体讨论可以避免由于管理者仅凭个人的经验所造成的判断错误。②协调。委员会可协调各部门的活动,这既有利于轻减上层管理者的负担,又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③防止职权过于集中。通过委员会既可得到集体判断的益处,又可防止或减少某些人独揽大权或以权谋私等弊端的发生。④下级参与管理。委员会可使下级管理者和组织成员有可能参与决策制定过程,这样可以作为一种激励因素,’调动下级人员的积极性。⑤加强沟通。委员会可以作为散布和收集情报信息的重要手段。⑥代表集团利益。委员会成员通常是各利益集团的代表,他们代表本利益集团参与决策。⑦有利于管理者的成长。利用委员会也是培训管理者的方法之一。通过委员会,下级管理者有机会学习上层管理者的管理经验,上层管理者也可以在委员会中考评下层管理者,作为将来选拔的依据。

(2)缺点:①耗费时间和成本高。委员会花在会议上的时间可能相当多,讨论问题同样要花很多金钱。除了考虑管理者的时间费用外,还必须考虑主管者的时间没有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给组织带来更大的损失。②妥协与犹豫不决。委员会中人们常常出于礼貌,互相尊敬,或屈于权威而采用折衷方法,以求达到全体一致意见,但这样的结论,往往是成事不足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相互之间的地位、知识与经验不同,常常为某一问题而争论不休,以至拖延时间或议而不决。③职责分离。把研究、建议和决策的职权授予一个集体时,实际上是职权在组织中的分散。④一个人或少数人占支配地位。委员会的决议应反映集体的智慧,但是,往往有少数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甚至整体。

[论述] 集权制组织与分权制组织的特点。答:(1)集权制组织的特点:集权制指组织的管理权限较多地集中在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它的特点是:①经营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领导,中下层只有日常的决策权限;②对下级的控制较多,洲如下级的决策前后都要经过上级的审核;③统一经营;④统一.亥算。(2)分权制组织的特点:分权制就是把管理权限适当分散在组织的中下层。其特点是:①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②上级的控制较少,往往以完成规定的目标为限;③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④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论述] 美国管理学家朱兰在《管理突破》一书中介绍的处理组织变革阻力的规则。答:(1)使受到变革影响的人们参与变革的计划与实施。这是引入变革的最重要的规则。缺乏参与会导致怨恨,进而成为变革的强劲阻力。(2)为人们接受变革提供足够的时间。人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评估变革的影响,即使变革看上去有利,人们也需要了解在文化价值方面他们必须付出什么代价。(3)从小规模开始。在全面推开之前首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和试行,这对于变革的提倡者和文化的成员双方都可以减小风险。(4)避免突然。文化模式的一个主要益处便是其可预见性,突然性对这种预见性是一个冲击,打破了平静。(5)选择适当的时机。安排变革的时间上有好坏年份,甚至好坏季节之分。(6)变革方案应当避免超负荷。应避免在提案中塞入过多的与结果无关钓东西,否则会偏离主题。(7)做好文化领导者的工作。文化最能被其成员所理解,他们有自己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领导者。说服其领导者是使人们接受变革的重大步骤。(8)尊重人们的尊严。人们只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才能可能响应组织的变革。(9)试图站在对方的位置考虑问题。自忖“作为该文化中的成员,我会持有何种立场?”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他人的立场。(10)直接

与阻力打交道。这方面有许多做法:采用劝说的方式;提供某种补偿以换取支持;修改方案以满足特定的要求;改变社会氛围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有些情况下只能选择放弃,人不可能永远成功。

[论述] 人员配备的系统方法。

答:(1)要求采取开放的系统方法,人员配备的系统方法把人员配备与管理的其他职能有机地联系成一体。(2)实施程序:①明确组织目标、计划和组织工作;②确定所需主管人员数目和种类;③根据组织内外部人才资源对主管人员的需要进行分析;④对主管人员进行征聘、选拔、安置和提升;⑤对主管人员进行考核、训练和培训;⑥促进组织指导和领导、控制工作。

[论述] 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管理者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管理者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3)重要性现在:①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管理者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适应组织目标和环境的变化,人员配备工作还要对管理者进行有效地选择、培训和考评工作,满足组织未来的需要。

[论述] 内部提升管理者的优缺点。答:(1)内部提升是指从组织内部提拔那些能够胜任的人员来充实组织中各种空缺职位。其要求是在组织中建立详尽的人员工作表现

空缺职位。①由于对机构中的人员点,以判断其是否适合新的工作;②组织内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③有利于激励组织内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④工作有变换的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⑤可

判断其效益如何。①所能提供人员空缺职位时,往往发生“青黄不接”的情况;②会造成“近亲繁殖”;③组织内部没有被提升的人的积极性会将受到挫伤。

[论述]做好管理者培训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答:(1)培训工作必须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组织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组织目标而展开。之所以对管理者进行培训,是为了使管理者适应职务的要求。很显然,管理者越是适应职务的要求,就越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越能高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2)上级管理者必须支持并参与培训工作;上级管理者必须为下级管理者制订详尽的培训计划,积极支持这一计划在各级组织中的贯彻执行,并进行定期考核。上级管理者必须为下级管理者的培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3)教员问题;任何有助于组织成员培训的人都可作为培训工作的教员。教员的来源无非是组织内或组织外这两种。在对下级管理者进行培训时,主要应依靠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是最好的教员,各级组织都应重视这些人在培训中的作用,切不可认为“本地麦不辣”,以致舍近求远。在向组织外聘请培训的教员时,应着重强调教员的真才实学和实际教学能力,要注重最终的教学效果。(4)学习是自愿的;组织为管理者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物色到理想的教员后,并不意味着培训就会有成效。组织可以把一个人送去学习或将他放在某一岗位上进行培训,但结果如何还得靠其本人的努力。上级管理者应启发、诱导下级自愿学习,激发他们的管理愿望,使他们积极参加培训,但是,对于有些不愿或不适合从事管理的人,上级主管部门不应强人所难,这样做既浪费了培训时间和费用,又浪费了人才。(5)培训内容必须满足受训者的需求;管理者所在层次的不同,对其培训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地讲,基层管理者应学习如何有效地实现分派给他们的工作任务;中层管理者则要求通过理论学习尽可能地从中得到教益;而上层管理者,既要广泛而深入地了解本部门、本组织的业务活动和内外环境,又要探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培训管理者不仅要考虑受训者所在层次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考虑各个人的不同情况,根据他们的需求而决定培训内容和方法。(6)培训方法必须有效;即或培训内容满足了各级管理者的需求,但也并不能保证培训工作有效。要做到培训工作确有实效,除了上级管理者的支持、高质量的教员、满足各自需求的培训内容以及受训者的自愿学习外,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各级管理者因时、因地、因人地采用各种不同期限、不同要求、不同方式的培训方法。(7)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理论上的培训和实践中的锻炼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培训时必须学以致用。上级管理者不仅必须从理论上对下级管理者进行培训,还必须让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

[论述] 领导艺术及其基本内容。

答:领导艺术就是富有创造性的领导方法的体现。管理者要具备灵活运用各种领导方法和原则的能力与技巧,才能率领和引导人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实现组织的目标。(1)决策艺术。领导者要及早察觉组织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依靠自己的周密考虑和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做出既有事实根据又先于别人想到的不寻常的战略决策,促进组织取得重大成就与改进。(2)用人艺术。具体体现在:用人之长,使每个职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积极进取,使每个职工的长处同集体和别人的长处相得益彰;使每个人的短处同集体和别人的长处结合起来而不至于有损于组织;营造一种组织气氛,凡能做出显著成绩的人,都会受到应有的尊重和提拔;能顺利履行职责,依靠和运用平凡人的聪明才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3)授权的艺术。根据具体情况,把不同程度的领导权力下放给下级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并对其进行指导与监督,即有利于提高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有利于上级领导人集中精力研究、解决主要问题。(4)指挥和激励的艺术。管理者要及时、有效地和下属进行沟通,即是对所属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发布必要的命令,在实践中树立和维护必要的权威。激励的制度方法要灵活多样。(5)集中精力抓主要环节的艺术。在组织各项生产、工作任务中,找出对实现组织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的某项工作或某个环节;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正确决定每个时期,阶段的工作秩序。(6)领导变革的艺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革新技术,改进管理,必然引起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组织行为的变革。要求管理者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变革过程中革新与守旧的矛盾,达到既促进变革又稳定局面的目的。

[论述] 结合实际论述领导者应具备的用人艺术答:(1)工作需要与个人能力的结合。(2)组织目标与个人长处的结合。(3)组织中能力的互补。(4)组织中科学用人气氛的形成。(5)能顺利履行职责,依靠和运用平凡人的聪明才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

试述团队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答:(1)形成阶段。团队通常要阐明其目标,确定每个成员的角色,以及制定可接受行为的规则。(2)震荡阶段。团队任务的真实情况已完全理解。团队成员仍首先作为个体在思考,并往往可能基于自己的经历做出决定,而不是与其他成员集思广益。(3)规范。关注个人问题转变为关注实现与团队相关的挑战,个人已融合到团队中。个人之间的冲突和外部忠诚的制约已经减少。(4)执行阶段。团队已经成熟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整体。团队成员对他人的优缺点以及他们如何支持使命了如指掌,并能够解决群体问题。

[论述]对于非正式沟通采取的立场和对策答:(1)非正式沟通的产生和蔓延,主要是由于人员得不到他们所关心的消息。因此,主管者愈故作神秘,封锁消息,则背后流传的谣言愈加猖獗。(2)要想予以阻止已经产生的谣言,与其采取防卫性的驳斥,或说明其不可能的道理,不如正面提出相反的事实更为有效。(3)闲散和单调乃是造谣生事的温床。为避免发生这些不实的谣言,扰乱人心士气,主管者应注意,不要使组织成员有过分闲散或过分单调枯燥的情形发生。(4)最基本的做法,是培养组织成员对组织管理当局的信任和好感,这样他们比较愿意听组织提供的消息,也较能相信。(5)在对于组织主管人员的训练中,应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有比较正确的观念和处理方法。

[论述] 如何对沟通联络进行有效地控制? 答:信息沟通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以及信息的传递,因而对沟通的控制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收集工作。信息收集是进行信息沟通的前提,也是进行管理决策的前提。在沟通的控制中,首先应在收集工作上下功夫。①在管理中,要收集到及时、有用的信息,关键要提高信息员的政治方面、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的水平。②在收集信息时,要开辟尽可能多的渠道,力求所收集的信息完整齐备。③信息收集工作要求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原始记录准确无误。切忌使用

模棱两可的信息。④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报喜易、报忧难”的情况。因此,对信息收集工作进行控制的关键是如实报告。(2)加工处理信息。①信息的加工处理必须遵循准确、及时、系统和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要求。②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要依据其来源、时效的不同方式,归口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③对信息加工处理的反馈。这是确保信息准确性的一条可靠途径。(3)传递的控制。①信息传递要贯彻“多、快、好、省”的原则,这是一般要求。②传递信息要区分不同的对象,选择信息传递的目标,确保信息的效用。③要适当控制信息传递的数量,但要注意信息过分保密和随意扩散的倾向。④要控制越级传递和非正式渠道的沟通,尽可能地使之成为对层层传递和正式沟通渠道的补充,共同完成组织目标。

[论述] 行为的基本过程

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一个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如下图所示:需要(促使)→内心紧张(产生)→动机(引起)→行为(达到)→目标满足紧张消除→需要(促使)。此图表明,当人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推动下向目标推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就是一个激励过程,通过有意识地设置需要,使被激励的人产生动机,进而引起行为,满足需要,实现目标。

[论述] 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答: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这是因为即便是在制定计划时,进行了全面的、细致的预测,考虑到了各种实现目标的有利条件和影响因素,但由于环境条件是变化的,管理人员受到其本身的素质、知识、经验、技巧的限制,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制定出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还会发生未曾预料到的情况。这时,控制工作就起了执行和完成计划的保障作用以及在管理控制中产生新的计划、新的目标和新的控制标准的作用。通过控制工作,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使之了解计划的执行进程和执行中出现的偏差以及偏差的大小,并据此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对于那些可以控制的偏差,通过组织结构,查究责任,予以纠正;而对那些不可控制的偏差,则立即修正计划,使之符合实际。(2)控制工作可以维持或改变其他管理职能活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控制工作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与其他四个职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虽然计划工作必须先于控制活动,但其目标是不会自动实现的。一旦计划付诸实施,控制工作就必须穿插其中进行。它对于衡量计划的执行进度,乃至发现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进行有效的控制,还必须制定计划,必须有组织保证,必须要配备合适的人员,必须给予正确的领导。所以说,控制工作存在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它不仅可以维持其他职能的正常活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来改变其他管理职能的活动。

[论述] 一般控制与控制工作的异同点。答:(1)相同点:两者的基本活动过程是相同的。①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控制工作的实质也是信息反馈,通过信息反馈,发现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促进系统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改革,使其逐渐趋于稳定、完善、直至达到优化状态。.②控制工作也有两个前提条件,即计划指标在控制工作中转化为控制标准;有相应的监督控制机构和人员,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保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③控制也包含三个基本步骤,即拟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2)不同点:①一般控制实质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是即刻就付诸实施的。而控制工作就要复杂得多,管理者要衡量实际成效,并将之与标准相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并随之做出必要的纠正。②一般控制中的反馈“信息”,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对于管理控制工作中的“信息”来说,它们所包含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这种管理信息和管理系统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③一般控制的目的是设法使系统运行产生的偏差不超出允许范围,维持系统活动在某一平衡点上。控制工作的目的不仅要按照原定计划,维持组织正常活动,实现既定目标,而且还要力求使组织有所创新,以达到新的高度,提出和实现新的目标。

[论述]平衡计分卡模型将绩效指标分为四个方面理由。答:(1)财务方面的绩效指标所关注的是股东盼利益,即公司是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是否为股东创造了价值。(2)企业在财务方面的成功取决于它能否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顾客满意与否成为财务成功的前提条件。但顾客的满意应当是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实现的,不能因不顾一切取悦顾客而招致破产。(3)为顾客创造价值还必须是持久的。为了保证企业明天仍会被顾客欣赏并保持资源的有效利用,组织及其员工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发展。基于上述道理,平衡计分卡将绩效指标分成了财务、顾客、内部过程舜口学习与成长四大类别,每一类别反映公司绩效的一个特定方面。这四类指标的内容必须与每个组织的情况相适应,必须反映并体现出组织的宗旨和战略。

[论述] 管理信息系统与技术对组织和管理的影响与作用。

答: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先进的智力化的生产力要素,对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集中表现在:(1)促进管理方式的变革。①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管理决策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科学化。②改变组织沟通、协调的方式。③极大地提升了计划与控制的能力和效能。(2)导致组织结构扁平化与沟通水平化。①由于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管理者提供高质量、及时、相关和相对完整的信息,从而降低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②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网络化的沟通结构,导致组织内水平沟通信息流的日益增长。(3)触发业务流程再造。①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作为革命性的生产力要素,它所支持和实现的自动化地工作,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改变着组织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还会对组织中的个人产生影响。(4)建立和保持组织的竞争优势。①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成为提高组织的竞争力的有力武器。②通过增加水平信息流、打破分隔部门的壁垒,计算机网络能够使管理者提高质量和顾客响应度,并更加勇于创新。

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现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

体战略。主要有三种形式:(1)密集型发展

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

7、发展型战略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林”。它们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战略;(2)一体化发展战略;(3)多元化发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3.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 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作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4、什么是计划工作?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展战略。

8、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要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9、如何理解组织构成的含义?

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

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个方面的要素:(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

重点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

5、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和缺陷? 的制度设计。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

10、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组织结构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

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

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理方法。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

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1)有效地提高

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

管理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原则;(6)弹性结构原则。

管理过程的始终。

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

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

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

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目标制定

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

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

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难以完全一致;(4)职工素质影响目标管理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方法的实施。

2.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

6、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

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

12、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理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2)可能造成(近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1)作。

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2)有内部提升管理人员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

11、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利对等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5)协调效性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3)权责设计组织结构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结构体系的工作。

外部招聘的优点有:(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打开局面。(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3、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个人自身影响力。

1.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

2.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14、领导者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里?(1)唯才是举;(2)用人所长;(3)知人善任;(4)要有勇气选拨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15、什么是需要层次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闪,确定激励行为。

16、什么是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一种是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即保键因素;另一种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即激励因素。

17、控制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 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

控制作用如下:(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18、什么是现场控制?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现场控制:又称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

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职。

19、控制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

1、目标明确定原则;

2、控制关键点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20、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计划工作的程序:(一)估量机会 确定目标 建立计划工作的前提 拟定备选方案 评估各种备选方案 选择方案并拟定主要计划 拟定派生计划 编制预算(九)在工作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第四篇:客户关系管理名词简答

三、名词解释

1、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经营观念,是一套综合的战略方法,是一套基本的商业战略,是通过一系列过程和系统来支持企业的总体战略,主要包括运营型CRM、合作型CRM和分析型CRM三种类型。

2、业务流程再造——其着眼点是流程,关注的是企业的业务和支持这些业务的流程,作用在于帮助企业识别那些可以改善客户活动的关键业务领域,并对流程进行改造,从而为客户创造价值。

3、ERP——其理念建立在满足企业的内部客户上,对最终的产品交付和外部的客户满意度有重要影响,主要实现采购、生产、库存、质量、分销和财务的信息化,已在CRM系统各有分工、互为补充。

4、商业智能——是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提高决策质量的技术,包含了数据仓库和分析系统等子系统,由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和客户分析等构成,关注的是从各种渠道发掘可执行的战略信息。

5、竞争优势——从企业层次看,企业能够实施某种价值创造战略,而任何竞争对手都不能实施同样的战略,那么我们就说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即企业能够创造出优异于竞争对手的卓越客户价值,从产品层次看,如果一个企业能够获得超出产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收益,那么我们就说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

6、客户价值——客户对特定使用情境下有助于(有碍于)实现自己目标和目的的产品属性、这些属性的实效及其使用结果的感知偏好与评价。

7、伙伴营销——是一种完全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克服了许可营销的缺陷,简单地说,这种方式在营销人员与顾客进行促销交谈时把消费者作为平等的合伙人来看待。

8、交叉销售——借助客户关系管理来发现现有客户的多种需求,并为满足他们的需求而销售多种不同服务或产品的一种新兴销售方式,是努力增加客户使用同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方法。

9、客户资产——是指企业当前客户与潜在客户的货币价值潜力,即在某一计划期内,企业现有的与潜在的客户在忠诚于企业的时间里,所产生盈利的折现价值之和。

10、客户终身价值——是(某个)客户在未来所有周期内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总和。

11、顾客资源管理——顾客资源管理是为了优化盈利性、收入和客户满意而围绕客户细分来进行的培育客户满意行为的战略,是最大化长期客户资产的系统方法。

12、客户关系管理战略——企业为了优化管理客户资源、最大化客户价值,而制定并实施管理的,并得到信息技术支撑的长远目标及其长远的途径规划。

13、扣钩战略——如同将两块布料用扣钩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一样,企业一般依据需要,安排与客户之间的一系列接触机会来维系企业和客户或供应商的关系的战略思想。

14、拉链战略——是客户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调节适应,实现双方业务关系的契合和业务过程的匹配的战略思想。

15、维可牢战略——企业精心设计自己与客户之间的接触过程,尽力适应客户,尽可能多地适应不同客户的接触过程的战略思想。

16、客户知识——是企业与客户在共同的智力劳动中所发现和创造的,并进入企业产品创新的知识。

17、供应链管理(SCM)——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

18、客户忠诚——是从客户满意概念中引出的概念,是指客户满意后而产生的对某种产品品牌或公司的信赖、维护和

希望重复购买的一种心理倾向。

19、客户满意——是客户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心理反应,是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本身或其特性满足自己需要程度的一种评价。

20、客户感知价值——就是客户的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

21、口碑效应——是忠诚的客户通过向潜在客户进行口头推荐为企业带来新的生意。

22、客户互动——产品与服务的交换、信息的交流和对业务流程的了解等都包含其中,可以说,客户与企业双方的任何接触,都可以视为互动。

23、客户互动管理——当与客户接触时,如何向客户提供最佳、最适合的服务或支援,并将接触过程中的互动信息记录下来,它是企业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时面对的重要任务。

24、服务补救——服务补救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对服务过失采取行动,以提升客户忠诚。

25、ASP模式——这里所说的ASP是指按照合同条款在客户办公地以外的场所向客户提供实施及管理在线CRM系统的服务提供者。

26、销售智能——销售智能提供关于销售管理方面的报表,是专为销售人员和销售管理人员而设计的,有助于高级管理人员、销售经理和分析人员了解公司的实时销售数据,对目前的销售业绩进行评价,实现销售目标和销售任务。

27、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一种管理技术,旨在通过容易、合理和全面地信息管理,达到有效地支持决策的目的。

28、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并能够被人理解的信息的高级处理过程。

29、OLAP——是一种软件技术,它使分析人员能够迅速地、一致地、交互地从各个方面观察信息,以达到深入理解数据的目的。

30、网上客户关系管理——是基于因特网网站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其本质是基于因特网和面向客户。

31、门户——是一系列服务的入口,位于因特网服务器的中心,连接多种信息和互动资源,同时也可以根据进入的用户不同,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内容和个性化服务。

32、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并以此来衡量绩效的一种目标式的量化管理方法。

33、投资回报法——是一种基于财务分析的绩效评价方法,它主要侧重于财务角度对企业运营的整个流程做出评价。

34、营销生产率——是评价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营销投入与产出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不仅评价营销投入与产出的绝对比例关系,更重要的是探讨营销投入对产出的驱动作用。

35、服务生产力——是服务的投入和产出的比率,与制造生产力不同的是它考虑到了客户参与(客户投入)对服务投入和产出的影响。

36、关系质量——是关系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关系满足各自需求程度的认知评价,其实质是通过一组有形与无形的收益增加企业提供物的价值,加强关系双方的信任与承诺,进而维持长久关系。

四、简答题

1、客户关系管理兴起与发展主要动因?

答: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体现了两个重要的管理趋势的变化。首先是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移。其次,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还表明了企业管理的视角从“由内向外型”向“由外向内型”和“内外互动型”转换。基于超强竞争环境的需求拉动,因特网等通信基础设施与技术的发展是客户关系管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源于客户的利润是其得以确立的根源,管理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客户关系管理备受关注的催化剂。

2、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本质和主要类型。

答:本质:客户关系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客户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与客户的一种竞争合作型模型;客户关系管理以企业与客户的双向资源投入与管理为特征。

内涵: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战略方法,目的是提升企业价值,途径是开发和维持与关键客户及细分客户群体之间的关系,他把信息技术与关系营销战略结合在一起,来构成和维持有利可图的长期关系,包括客户终身价值、多市和跨职能3个关键要素。

类型:运营型客户关系管理、合作型客户关系管理、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

3、客户关系管理分别与ERP、业务流程再造的区别与联系。

答:联系:ERP软件同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关系;

ERP理念建立在满足企业的内部客户上,对最终产品交付和外部的客户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客户管理作为前台系统包含市场、销售和服务三大领域,与ERP这个后台系统各有分工,互为补充;

在实践中ERP和客户关系管理二者集成起来将变得更强大,二者的集成将覆盖前后台的所有功能;

业务流程和客户关系管理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如果仅关注业务,可能会因为对客户关注不够使竞争力下降,如果仅关注客户,可能产生后台动作效率低和后台过于臃肿等问题。另一方面,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时,企业可以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简化流程,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施中可以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对原有的营销体系进行重新设计。

区别:ERP系统注重企业的后台管理,缺少直接面对客户的功能。

CRM系统注重于销售、营销与客户服务,通过管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实现实时的互动,实现经营绩效的提升; CRM的重点管理客户关系,ERP的重点是内部资源整合;

业务流程再造着眼点是流程,关注的是企业的业务和支持这些业务的流程,其作用是通过流程改造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关系管理首要关注点是客户,其次是成本和流程。

4、关系生命周期阶段的组成。

答:初识期、矜持期、平衡期、思异期、稳固期。

5、客户关系管理生命周期各阶段及其管理重点。

答:初识期:客户信任与投入程度都比较低,追求习性和心理口味追求的一致性。重视品牌的丰富性,产品和服务质量,客户与企业对商品、服务或价格的价值观认识的一致性,提供商品以外的免费服务等非物质利益。

矜持期:从内心深处已经形成认同,但是消费行为的表现仍趋保守。重视品牌的丰富性,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商品以外的免费服务等非物质利益。

平衡期:与企业的关系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愿意提供建议和实际参与合作。重视品牌的丰富性,重视于客户间接的互动与沟通接触机会。

思异期:有些客户尝试作出改变心理,消费行为可能有妥协倾向。重视与客户间接的互动与沟通接触机会,防止客户转换供应商。

稳固期:关系建立最长久,对商品和企业形成高度信任。特别重视人员服务。

6、何为关系收益?客户关系管理能给客户带来哪些主要收益?

答:关系就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某种联系,包括社会联系、心理联系、知识联系和意识形态联系,关系各方所获得的收益是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动因。

客户关系给客户带来的收益主要表现为有形收益与无形收益两大类。其中有形收益包括倾向收益、额外的产品与服务特征、定制化的产品等,无形收益包括得到信息收益、社会地位和尊重、荣誉感的强化、社会收益与心理收益等。

7、简述客户关系管理远景的形成过程?

答:客户关系管理远景不能自下而上地产生。它必须由高层管理者设定和调整,必须定期调整。在构建客户关系管理远景的时候,往往必须遵循4个阶段,分别是:评价企业当前的经营环境、创建假想对手的远景、尝试变革关建立企业安全、确定重点与计划并进行变革。

8、企业流失的客户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

答:蓄意摒弃的客户;非蓄意摒弃的客户;被竞争对手吸引走的客户;低价寻求型客户;条件丧失型流失客户。

9、怎样进行客户资产最大化管理?

答:实施客户基础管理、实施客户终身价值管理、建设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差异化销售渠道、以客户为导向的内部业务流程重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库动态管理

10、CRM战略的分类及其各自的主要特征。

答:扣钩战略:需要客户去适应企业的行为,双方建立的关系主要是行为层面的交往。

拉链战略:需要相互调整适应,达到密切耦合的战略,双方更具互动性,注重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

维可牢战略:企业精心设计与客户之间的接触过程,适应不同的客户。

11、描述CRM战略的形成过程。

答:CRM设立战略目标--理解客户--CRM外部战略环境分析--CRM内部战略环境分析--CRM战略选择与结果评价

12、CRM战略实施的步骤,并简单解释每个步骤的内容。

答:CRM战略的实施层次:实施CRM战略需要在不同层面上同步实施:公司层CRM战略、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建设、基础流程和组织结构。

CRM战略的实施模型:通过识别、分析和细分客户,有效地实行客户关系的定制化,把客户关系管理贯穿客户生命周期的始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信息的获取:采取主动接触的方式、必须记得客户的满意和信赖、从客户互动和各种交易资源中收集信息、注意从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客户分析:客户差异分析、客户细分标准、客户金字塔、客户差异矩阵。

CRM战略活动的实施:通过对客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识别客户的偏好和需求特征,在此基础上为客户设计和提供完全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发展与客户之间的长期关系。

评估与反馈机制:客户价值是否提升、成本是否降低、效率和效益是否增长。

13、在CRM的战略实施中,为什么需要和ERP、SCM进行整合?

答: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进行基于新技术的系统整合,即整合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和企业资源计划ERP这3种思想和技术系统。通过整合三大系统,可以实现从客户到供应商的完全“连通”,以及企业内部流程与外部交易的完全优化。

14、简述基于客户关系的业务再造模型。

答:确定业务的发展方向

识别和判断业务流程

分析原有流程,科学判断其是否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发挥

分析市场标杆及相应竞争对手流程

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利用自己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开发新的资源,设计新的流程及活动判断、反馈和改进新的流程设计。实施新的流程

15、简述客户忠诚形成的动态过程。

答:认知阶段:客户对企业或品牌的认知是客户忠诚的基础。

认可阶段:客户对企业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下一步就是决定是否购买。

生偏好阶段:在客户有了愉快的购买体验之后,会逐渐对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并进一步产生了重复购买的念头。

客户忠诚的形成阶段:如果企业加强对产生偏好的客户的管理,巩固第三阶段的成果,让这种重复的购买行为继续下去。

16、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的动态关系。

答:客户满意和客户行为忠诚之间的关系,受到行业竞争善的影响,二者并不总是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高度竞争的行业中L=f(S),而在低度竞争的行业中L=f(C,S)。而且情感因素会降低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的相关性。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无论在高度竞争的行业,还是在低度竞争的行业,客户的高度满意都是形成客户忠诚感的必要条件,而客户忠诚感对客户的行为忠诚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7、感知服务质量包括哪些维度?

答:服务的可靠性:准确可靠的执行所承诺服务的能力。

响应性:帮助客户并提供便捷服务的自发性。

安全性:员工的知识和谦恭态度及其能使客户信任的能力。

移情性:给予客户关心和个性化的服务。

有形性:有形的工具、设备、人员及书面材料。

18、在网络时代应该怎样培养客户忠诚?

答:建立客户信任感:如保护客户网上信息安全、公开网上交易者信誉。

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如提供及时准确的商品配送服务和方便安全的结算方式、建立方便的客户交流系统。聚集目标客户。

建立整合客户数据库。

19、简述客户互动及其演进。

答:客户互动的内涵主要有5个方面:单方并不能进行互动,互动包括互动内容和人际关系,互动过程遵循某种规则,互动利用数据模型和模拟模型,在互动方对等或互补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互动。

客户互动经历的阶段:大规模交易下的客户互动,细分沟通,客户联系渠道整合,基于个人许可的互动,传统的呼叫中心正在向客户联系中心演化。

20、如何处理客户抱怨。

答:重视客户抱怨

分析客户抱怨的原因

正确及时的解决问题

记录客户抱怨与解决的情况

追踪调查客户对于抱怨处理的反映

用变革管理的方式来处理客户抱怨

21、服务补救的程序。

答:确认服务过失,深入了解客户不满的原因,发现问题。

解决客户问题,提供方便、高效率的回应服务。

整理分类资料,评估抱怨的内容,查找原因。

改进服务质量。

22、CRM系统实施的一般步骤。

答:总体规划:从客户角度来了解整个企业,理解客户的生命周期。

项目启动:从各部门选择适当的人员组成项目小组。

产品选择:根据管理需要来选择。

系统实施:不仅关注能够量化的最终结果,也应关心全过程中的定性指标的改进。

持续改进:确定持续改进的组织设置,持续开展宣传活动,与厂商、服务机构保持联系等。

23、ASP模式的特点。

答:以CRM产品为核心:其价值定位是对CRM产品提供接入式使用及管理服务

远程管理:在线CRM系统在非客户办公地点为客户提供服务。

提供一对多的服务:ASP采用一对多的经营方式。

按合同条款提供服务:ASP负责整个合同的执行,并按合同条款为客户提供服务。

24、网上客户关系管理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收益?

答:提高客户满意度,客户可以随时享用电子化服务,增加服务使用的使得性和灵活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绩效,帮助企业实现一天24小时的自动化运营,而运营成本却十分低廉,这无疑

可以降低单位交易成本。

25、网上客户关系管理的优点?

答:降低管理成本。

增与其他应用软件之间的“对接”。

无所不在的用户。

易于使用并节约培训成本。

在客户端硬件上的投入较少。

程序缺陷少、系统快速稳定。

26、关系质量测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从客户行为角度对关系质量的评价:客户满意度的分析与测评、信任与承诺、客户忠诚的分析与测评、客户响应度分析、客户流失分析与预测、交叉营销分析。

从企业角度对关系质量的评价:客户价值与关系价值的关系、客户价值与企业价值是统一的,关系盈利性和客户终身价值的计算。

27、平衡计分卡如何对企业经营绩效展开评价?

答: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平衡记仇卡在理论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在实践领域也为更多的企业所认可。

BSC在对管理过程进行评价时并无偏倚,它综合测评财务的有形和无形方面,同时也兼顾到非财务方面。BSC的评价涉及完整的商业领域和技术领域。

BSC可以评价客户满意,而这在网络经济时代是非常重要的。

BSC是一个从目标出发的评价系统,在评价CRM绩效时始终保持着一致性,在整个过程中兼顾目标和目的的结合。

BSC是一个从过程出发的评价系统,宁可以控制并改进企业的内部行为。

第五篇:2013年房地产开发名词简答

考试题型

1、单选题;15*1=15分

2、判断改错题;5*2=10分

3、名词解释;5*3=15分

4、简答题;5*6=30分

5、分析计算题;5*6=30分

一. 名词解释1、2、3、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经济行为。狭义的房地产经营:是指房地产经营者对房屋和建筑地块的销售、租赁及售后服务管理等活动,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流通领域。广义的房地产经营:是指房地产经营者对房屋的建造、买卖、信托、交换、维修、装饰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等按价值规律所进行的有目标、有组织的经济活动。P5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又称为最小机会准则、后悔值准则这种决策方法是将某个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定为理想目标,如果没有采取这一理想方案,而采取了其他方案从而使取得的收益减少,就会感到“后悔”,这样每个自然状态下的理想最大收益值与它在其他方案的收益值之差所形成的损失值,称为“最大后悔值”。P23

房地产专营企业:是指依法注册成立、具有一定企业资质并长期从事专门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的企业。P37

房地产兼营企业:是指某些以其他行业,如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为主营业务,而在注册时申请并经批准兼营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一类企业。房地产项目型企业:是特别针对某一开发项目而设立的开发企业,这类企业通常在开发项目经过可行性论证并经立项之后组建,而待项目建成并销售完成后,企业就自然解散终止。4、5、6、7、8、土地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是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或委托机构发布挂牌

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P889、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经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通过出售、交换

或赠予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10、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

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P9411、青苗补偿费:是指国家征用土地时,农作物正处在生长阶段而未能收获,国家应给12、13、14、予土地承包者或土地使用者以经济补偿。房屋产权调换:是指拆迁人用自己建造或购买的产权房屋与被拆迁房屋进行调换产权,并按拆迁房屋的评估价和调换房屋的市场价进行结算调换差价的行为。P100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资决策前,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包括对项目经济、社会、环境收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P108 财务评价:是指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价格体系和项目评价的有关规定,从项目

财务的角度,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据此判断财务的可行性。P130

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来抵偿全部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所需的时间,是反应项目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P138142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就是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并进而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

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是指投资者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中,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由资金筹措成本和资金使用成本两部分组成。P155 住宅平均层数:指各种住宅层数的平均值,按各种层数住宅的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计算,即,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住宅建筑净密度:是指住宅建筑基地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之比,即,住宅建筑净密度 =住宅建筑基地总面积/住宅用地总面积(%)p166

住宅面积净密度:是指住宅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之比,15、16、17、18、19、20、21、即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公顷)

22、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住宅总建筑面积与居住用地面积之比,(大)

即住宅建筑毛密度 = 住宅建筑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公顷)

23、建筑密度: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以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即建筑密度 = 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规划建设面积。(比例值)

24、房地产开发项目报建:是是在原规划设计方案基础上,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规划设

计单位提出各单体设计方案,并对其局部进行定位,对开发项目用地范围内的道路和各类工程管线做更深入的设计,使其达到施工要求。并提交有关部门审批的过程。

2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用于确认建筑工程是否

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P17226、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度管理:是指以进度计划为依据,综合利用组织、技术、经济和

合同措施,确保项目工期目标得以实现。

27、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管理:是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利用组织、经济、技术

和合同措施将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并且寻求最大限度的投资节约。P19428、工程索赔:是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开发商和承包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对并非自己的过错,而是应由合同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给予补偿的要求。P20929、竣工验收:是房地产建设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监理

等单位参加,对建设工程进行实体和技术资料的合格检查过程。P21530、成本导向定价法:是房地产企业以产品成本为基础,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和税金来制

定产品价格的一种方法。P23331、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房地产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消费者需求强度和对价格的心理反应的不同来制定价格的一种方法。

32、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项目后评价:就是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项目为对象,对其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顾客满意度进行的全面考核。P25633、房地产购买后行为评价:是指客户购买房地产产品后,在观察期和使用期对产品使

用价值、心理期望满足程度、企业守信程度、服务满意程度以及投资价值的全面感受、体验、与判断,以及据此而必然产生的对于产品以及开发商的评价、社会传播行为和处理不满意的方式的选择。P267

二、简答题

1、房地产开发与房地产经营的关系是什么?

答:这两种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发生了交叉和融合,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P8页,4点。

2、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工作阶段有哪些?

答:(1)投资决策分析阶段

(2)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阶段

(3)可行性研究阶段

(4)前期准备阶段

(5)实施阶段

(6)销售阶段

4、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原则?

答:(1)开发和经营决策原则有:遵守政策法规原则

(2)经济效益原则

(3)风险意识的原则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5、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答:(1)确定性决策

(2)风险性决策

(3)不确定性决策

7、实现节约型房地产开发的途径有哪些?

答:(1)强化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2)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

(3)大力推进建筑节能

(4)整合优化利用城市建设资源

7、经营性物业资产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方面?

答:(1)制定经营管理目标

(2)制定推广计划

(3)投资管理

(4)资金通融管理

8、房地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2)为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开辟稳定的资金来源

(3)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

(4)促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9、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现状(特点)是什么?

答:(1)企业数量稳步增加,但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

(2)企业经营业绩普遍提高,但增长缓慢

(3)企业成长性良好,但盈利能力相对滞后

(4)企业的区域分布具有较高的集中性

(5)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6)企业的经济类型具有多样性,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远强于国有企业

10、房地产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答:(1)职能型

(2)项目型

(3)矩阵型

(4)混合型

11、房地产企业经营目标的内容是什么?

答:(1)房地产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是指企业长远发展方向、规划的总目标或基本目标,由成长性目标、盈利性目标和竞争性目标构成。

(2)房地产企业经营的战术目标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必然途

径,其内容由五个方面构成:市场定位,产品结构,价格策略,营销策略。

13、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环境的特点有哪些?

答:(1)关联性

(2)可变性

(3)相对性

(4)层次性

16、SWOT分析法的思路是什么?P76

答:1)、对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具体是自身的优势(S)和劣势(W),5点;

2)、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指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自身的机会(O)和威胁(T);

总结出房地产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全面对外部环境关键因素相关信息与数据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两者相结合,4点,确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决策。

18、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风险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

1、政治风险。

5点,p8019、土地使用权划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没有明确的使用年限

(2)无需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3)不能随意转让、出租和抵押

20、土地使用权划拨的审批权限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征用土地的审批权有各级人民政府掌握,具体规定为,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工地超过35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由国务院批准;征用以上规定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21、土地征用的程序有哪些?

答:(1)建设项目的预审(2)用地申请(3)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4)签订征地协议(5)出让或划拨土地使用权(6)颁发土地使用证。

22、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条例规定?

P10024、假设开发法的前提是什么?

答:第一,稳定房地产政策环境和健全的房地产法律法规;第二,全面合理的房地产投资开发和交易税费项目;第三长远、稳定的土地供给计划;第四,完整、公开机透明度高的房地产资料数据库。

25、假设开发测算地价的步骤有哪些?

答:(1)调查待开发房地产的基本情况,包括待开发房地产所属地区的市场情况、畅销物业形态、地块周边情况、地块基础设施通达度等。(2)选择最佳的开发利用方式,确定政府的规划限制,弄清规定的用途、建筑密度、容积率等。(3)估计开发经营期,弄清待开发房地产的开发期限和经营期限,以利于房地产价格和其他费用的测算。(4)预测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格,同时估算开发成本、管理成本、投资利息、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及开发利润。(5)预测地价。可用公式表示为:地价 = 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格—房屋开发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开发利润

28、房地产开发资金筹措方式有哪些?

(一)动用自有资金

(二)争取银行贷款

(三)利用证券化资金

(四)通过联建和参建筹资

(五)利用外资

(六)通过预售筹资

(七)利用承包商垫资

29、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流程和作用各是什么?P172

答:

(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

(二)初步审查

(三)核发规划设计要点建议书

(四)方案审查

(五)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作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由城市规划行政部门核发的、用于确认建设工程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

30、申请施工招标的条件是什么?

答: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初步设计及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核准手续的,已经核准;有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31、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

P19133、房地产价格制定的目标有哪些?

1)、实现预期投资利润率;

2)、项目或当期利润最大化;

3)、适当市场竞争;

4)、树立企业品牌;

5)、提高市场占有率;

6)、求得生存。

下载管理学原理-名词,简答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学原理-名词,简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简答重点总结

    2012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简答重点总结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管理的本质是协......

    幼儿教育原理简答

    幼儿教育原理简答 11、社区教育的特点:整体性、区域性、全面性、平等性、有效性。 12、社区学前教育的作用: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公平的教育机会;可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为幼教毕......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补充材料1.简述预测的重要性。 预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预测既是计划工作的前题条件,又是计划工作的结果。 (2)预测是使管理具有预见性的一种手段。 (3......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管理的历史发展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生活或者说集体生活,就有了管理的时间和经验总结。管理经验、管理思想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一)选择题1、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2、管理者的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作和员工。3、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4、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如果生产专用性高,企业既难以(),也难以()。2.量本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3.经营计划的重点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是(),范围是()。4......

    管理学原理

    课期末 论文题目:论高校管理的有效途径 系别:翻译系七班 年级:2010级 姓名:张春花 学号:2010010140722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2011年12月26日内容提要: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

    管理学原理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题 签 (A卷) (2009-2010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号:08600005j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开卷) 学分:3平时成绩:30% 题 号 试 题(分值)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