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检监察信息第40期-开展分析交流 创新会议形式
登记号:7 清镇纪检监察信息
中共清镇市纪委办公室期 第402012年2月14日
开展分析交流创新会议形式
——清镇市召开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会议
通过学习,增强交流沟通;一案几评,注重分析总结。2月10日,市纪委创新会议形式,就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工作,开展交流发言和典型案例剖析。
会上,市纪委党风室、信访室、纠风室、红枫湖镇、卫城镇、流长乡、农业局结
合本室、本乡(镇)、本单
位实际,对《规定》的学习
认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今图为会议现场
年工作安排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市纪委副书记姚文军、常委李发
伦、韦亚林对下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跃红就《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信访维稳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剖析,并就如
何创新工作思路对群众反映
热点难点问题、督查督办等
工作作了深入全面的讲解。
并针对典型的信访案例,结
合《规定》展开分析,依理
说事、就事明理。通过学习图为市纪委纠风室主任李胜贵作发言
交流和开展典型案例分析活动,使大家充分认识学习《规定》的重要性,深刻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举一反
三、防范未然,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针对如何结合《规定》
履好职的问题,王跃红书记
提出要求:一要进一步学习
和运用《规定》以及新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
会组织法》。二要紧紧抓住滥
用职权、以权谋私、吃拿卡
要、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图为市纪委书记王跃红作工作要求
做到监督到位、追究有力。三要注重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协
调。四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尤其是注重吸收实践工作
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五要监督指导乡(镇、街道)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完善考评激励、落实待遇保障。六要紧紧抓住信访中违反《规定》行为,及时进行查处。七要抓住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八是市纪委要定期专题研究贯彻落实《规定》执行工作情况,帮助乡镇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要求、制定措施、跟踪落实。
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参加此次会议。
撰稿:慕欢琴审核签发:王跃红报:贵阳市纪委办公厅
第二篇:全国纪检监察会议交流材料
驻XXX局纪检组
2010年工作汇报暨2011年工作安排
2010年,我局以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和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为主线,围绕粮食中心工作,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化党风党纪的宣传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2010年工作情况
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抓落实。具体的做了七件事:
1、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这是我们局廉政工作的总阀门。我们对局、处级责任制根据个别领导的分工变动进行了微调。明确了每位同志的一岗双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中间还听取几个单位的汇报,进行了一次检查。
2、党风党纪学习教育。认购《全国粮食系统典型案例剖析》300本,发给局机关和直属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下发后,我们两次组织了元氏、军粮、交易、财产安全中心的处级干部进行学习,按照局领导要求,布置四个单位制定具体措施,现已拿出初步意见。中央19号文件、省委25号文件关于力行节约的意见下发后,组织各单位进行学习,并从严明党纪政纪的角度,制定了落实意见。
3、建立制度。制定了《河北省粮食局关于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意见》,在配合巡视工作中,还修订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关于改进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力度的工作方案》、《关于对执行民主集中制实施检查的措施》。增强了责任意识、制度意识、促进了作风转变。
4、学习《廉政准则》。组织各处级以上干部学习了《廉政准则》,每名处级干部都对照《廉政准则》的“八个禁止、52个不准”进行自我剖析,写出发言提纲,在民主生活会上检查,有无问题均进行明示。组织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廉政准则》知识测试,增强了廉政意识和自觉性。
5、组织局、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明确了内容要求,局级生活会前还做了问卷调查。并参加了三个处级班子的生活会。会后,对处级以上干部的材料及时归入廉政档案。
6、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对交易中心大楼的五次招标、元氏库油罐项目的两次招标,也包括对部分中标单位的资信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以及大厦对外承租事项,做到了全程参与和监督。总的看,两项工程,该走程序的按操作规程,该我们自己把握的坚持民主、公开透明,确保工程质量,确保人不出事。
7、积极配合巡视工作。配合省委第三巡视组对我局进行了巡视,我们做了组织协调工作,并向巡视组汇报了局纪检组2008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确保了巡视工作的顺利开展。巡视组反馈意见后,组织相关处室进行制定整改措施,按时上报了整改方案。上级批准后,我们又拉出细目,明确办结时间、经办人、责任人。做到钉是钉、铆是铆。
二、2011年工作安排
为了贯彻落实好省纪委七次全会提出的各项要求,局党组对2011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合我局实际,确定2011年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中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查处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紧紧围绕粮食中心工作,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党风党纪宣传教育、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强化案件检查和责任
追究、监督检查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等常规工作,力争取得新成效。结合机关实际,着力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抓好《廉政准则》的学习、贯彻和落实;二是抓好廉政制度建设尤其是“三重一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三是抓好巡视工作后续事项的督导落实;四是跟踪监督职工住宅工程项目,确保人员、资金不出问题。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省委和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严禁党员干部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允许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在我局内,就是要贯彻落实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不准有恶意的杂音。做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而讲政治的关键在于维护、执行政治纪律,这一条,请全体同志务必谨记,要站稳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予以惩处。
2、加强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和自身素质教育。一是把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将强化党性修养作为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立党、立身、立职、立命的根本,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锤炼。二是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倡导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认真执行中央、省委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严禁机关内部之间互相宴请,严禁以参加会议、学习、培训、联谊等名义用公款请客送礼,严禁党员干部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一经发现并查实,按照省纪委的规定,严肃查处。
3、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严格按照《廉政准则》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二是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问题,三是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的问题,四是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的问题,五是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六是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组织观看典型案例光盘、开展条规教育答题、请专家教授上党课等,增强遵守《准则》的主动性、自觉性。
4、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制度。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重点对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能够正确行使权力。同时要教育管理好家庭成员和所属工作人员,防止发生违法违纪和不廉洁问题。三是继续做好巡视整改工作。对27项需要落实的事项全力抓好落实,确保巡视工作取得实效。四是对新提拔处级干部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关口前移,防微杜渐。
5、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省纪委七次全会提出:要认真落实《廉政准则》,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领导干部要按照规定,主动、如实报告;坚决整治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礼金问题,严禁领导干部以各种名义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对违反规定构成违纪的,严肃追究党纪政纪
责任;巩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工作成果,完善因公出国(境)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公务接待的管理规定,继续认真治理利用职务之便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利用职权以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利用内幕信息谋取利益等问题。推进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落实关于领导干部离职或退休后从业的有关规定。以上诸项省纪委还将作专门安排,我局处以上干部都要严格执行,并在生活会上明示。
6、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在抓规范、抓落实上下功夫。对我局的三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情况定期开展效能监察,每季度检查一次,对13项行政职权一年检查一次,对于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决策进行规范,厘清每个班子及成员的职权,一一列表,我们将对权力的关节点进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首问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积极推行绩效考评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勤政建设,提高机关整体执行力和公信力。
7、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要内容,开展重点问责、专项问责、跟踪问责,严肃追究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切实履行职责,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我省实施办法,加强对国有企业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坚决查处和纠正企业领导人员通过同业经营或关联交易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非法利益等行为,不断深化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8、加大对直属单位财务开支的监督。依据《直属单位负责人重
大经营责任追究办法》,会同财务处,对直属单位进行财务审计(由财务处安排)。对于大额资金支出,由纪检组、财务处联合检查两次。如有情况随时检查。对职工住宅项目建设要全程参与监督,追踪检查。力保该项工程达到工作人员廉洁、施工安全、群众满意三要求。
9、落实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落实“一岗双责”,认真履行责任。单位“一把手”要切实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对全局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起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职责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承担起领导责任,各处室单位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纪检组协调,依靠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认真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党员干部,当年不得评先进,年终考核不得评优秀,不得晋职晋级。根据处级干部的分工变化,调整责任分工,逐级签字执行。年内组织两次检查和考核,7月份检查一次,主要是听汇报,检查记录,年底结合总评和述职述廉进行考核。
在省纪委、国粮局的正确领导和局党组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不少问题和差距。借这次会议之机,我们一定虚心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力争把今年工作做的更扎实、更有效。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第三篇:纪检监察工作改革创新交流材料
纪检监察工作改革创新交流材料
改革和创新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推进思想方法、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必须坚持科学态度,进行探索和改革,推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推进人员素质、工作作风与时俱进。
一、既要抓反腐倡廉,更要抓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这一党章规定的首要任务严明党的纪律,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纪检机关在抓紧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同时,必须按照党章的规定,把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作为主要任务来抓,推进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这一首要任务的落实。要防止和纠正少数地方出现的不能全面正确履行党章赋予纪委的职责,在实践中顾此失彼以及忽视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的倾向。必须明确,“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必须破解的首要课题。
二、要把执纪执法放到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和把握,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各项业务工作,要力求执纪执法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纪检监察工作一定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实践,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坚定不移地贯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反腐倡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政治和全局出发,从“三个有利于”出发,严肃对待和认真处理各项业务工作,防止就业务抓业务、就办案抓办案、就事论事处理问题的倾向。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教育引导监督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抓住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教育引导监督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先进性;抓住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教育引导监督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最高价值追求,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真正做到立足全局,讲究策略,力求执纪执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切实为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要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及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制定新对策、新措施由于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平时接触社会、了解问题受到局限,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缺乏预见性,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往往滞后。要改变这种状况,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自觉贴近经济、社会实践,适应已经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要加强预防性、预测性的工作,及时发现、研究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规范在前、预防在前”的要求,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是要拓宽视野,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形势的变化。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影响,从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党内与党外、国内与国外等诸多方面研究纪检监察工作。二是要注重实际,善于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超前意识研究解决现实问题。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抓住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新对策、新办法。三是要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纪检监察工作突出的政治性、政策性、制约性特点,决定了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推进制度创新。要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需要出发,抓紧制定一些新的规定和制度,从法规制度上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四、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我们党领导反腐败斗争的一条重要方针。改革开放初期,针对腐败现象来势迅猛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从治标入手,侧重于遏制正在发生的腐败现象,反腐败斗争在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中不断向前推进。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逐步规范,为反腐败斗争从侧重遏制转向标本兼治、注重治本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要立足于教育。认真抓好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教育和引导他们坚定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二是要着眼于防范。在认真落实中央和本省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同时,把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从事后查处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将监督的关口前移。三是要着力于改革。以防范权力滥用为重点,针对体制、机制、制度、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体制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逐步解决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四是要强化监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深入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听证质询等制度,提高决策和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坚决抵制“暗箱操作”,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五是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实行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尤其要明确和落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五、要坚持中央确定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纪委组织协调,提倡分工配合,各负其责,依靠和尊重各级党组织查办案件要按照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党章关于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的规定,在查办案件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但是协调不等于包办,一定要从大包大揽中解脱出来,绝不能越俎代庖。要坚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派出人员到下级进行案件检查,也要接受当地党委的领导,尤其要取得当地党政一把手的支持,与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开展工作。要坚持依法依纪办案的原则,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协同办案,需要对方配合的都应全力给予支持,但要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和规定程序办案,不相互借用办案手段,不互相替代或包办。纪检监察机关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地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真正做到不失职、不越权、不违法。
六、要实事求是分析案件发生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因素,综合研究发案规律和特点,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办案效果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斗争策略,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处理案件时,既要从违纪违法者本身找原因,又要从案件发生的环境、背景、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去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理对策,综合发挥办案工作的教育、警示、预防作用。一是在违纪违法案件多发易发的情况下,要坚持有案就办,尤其对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要当作急案先办,但不能凑数办案,更不能下办案指标。办案工作也要讲求质量第一,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凭证据说话,把每一件案子都办成铁案。二是要十分讲究策略。办案工作中既要力求把案件查深查透,又要注意研究案件所在地方、部门的情况,把办案工作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环境中去考虑,因案制宜,因案施策,以策略制胜。三是案件处理上要坚持惩处、教育、保护并举。给犯错误的同志以党纪政纪处分,目的是教育本人,警示他人,处分轻重宽严一定要得当。要通过办案,打击和惩处极少数,教育和挽救大多数,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四是要综合分析发案原因,注重防范违纪违法案件的对策研究。分析原因固然要研究违纪违法者本身的主观原因,但也切忌把一切原因归咎于个人或某一问题的片面性。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把历史与现实、个案与大环境、大背景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研究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七、要慎重、正确、规范使用“两规”“两指”措施实践表明,“两规”“两指”对突破一些重大案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必须继续使用。但是应该明确,内部审查措施不同于司法机关的法律强制手段,不是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所有案件的必经程序与主要手段。它是我们党内的规矩,必须在确实必要并掌握一定违纪违法行为可靠证据的前提下,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才能实行,实行的对象也仅限于涉及到重要或复杂案件的有重大嫌疑的党员和公务员。要在认真总结运用“两规”“两指”措施办案经验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使用“两规”“两指”措施进行严格规范,坚决纠正和防止执行上的随意性。对非党员、非公务员坚决不能使用“两规”“两指”措施;使用“两规”“两指”措施的时间必须从严掌握,异地实施“两规”“两指”要从严控制;“两规”“两指”措施不能借给其他机关使用,县级纪检监察机关使用“两规”“两指”必须按规定报批;使用“两规”“两指”措施后,应及时通知被审查人员所在单位及其家属;实施“两规”“两指”期间要特别注意保护被审查人的安全与合法权益,严防发生意外事故,严禁使用非法手段调查取证,严禁搞逼供信。要就使用“两规”“两指”措施的登记、审批、决定、实施及解除、移交等各个环节,研究制定严格、具体的规定和办法,建立标准化办案文书和案卷,确保“两规”“两指”措施的正确使用,促进办案工作的规范化。
八、既查处违纪违法者,又管好自己,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要清醒地看到,反腐败斗争越激烈,纪检监察干部被拉拢、腐蚀的危险就越大,面临的考验也就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违纪违法者的同时,必须管好队伍,加强自身建设,特别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钢班子带铁队伍,真正做到“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拓宽知识面,使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自觉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切实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决克服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切实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宏观决策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和处理复杂案件与问题的能力;要严于律己,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做到监督别人与接受别人监督并重,以更高的政治觉悟、更严的组织纪律、更强的法纪观念,做好本职工作;要耐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刚正不阿;要模范遵守办案纪律,不执纪违纪、执法犯法,不以案谋私、以案谋钱,不办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不作风霸道、态度蛮横,不违法取证、刑讯逼供,不跑风漏气、泄露机密。通过全面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真正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新形象。
第四篇:纪检监察工作改革创新交流材料
改革和创新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推进思想方法、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必须坚持科学态度,进行探索和改革,推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推进人员素质、工作作风与时俱进。
一、既要抓反腐倡廉,更要抓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特别
是政治纪律这一党章规定的首要任务
严明党的纪律,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纪检机关在抓紧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同时,必须按照党章的规定,把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作为主要任务来抓,推进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这一首要任务的落实。要防止和纠正少数地方出现的不能全面正确履行党章赋予纪委的职责,在实践中顾此失彼以及忽视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的倾向。必须明确,“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必须破解的首要课题。
二、要把执纪执法放到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和把握,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观察
分析和处理各项业务工作,要力求执纪执法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纪检监察工作一定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实践,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坚定不移地贯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反腐倡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政治和全局出发,从“三个有利于”出发,严肃对待和认真处理各项业务工作,防止就业务抓业务、就办案抓办案、就事论事处理问题的倾向。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教育引导监督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抓住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教育引导监督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先进性;抓住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教育引导监督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最高价值追求,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真正做到立足全局,讲究策略,力求执纪执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切实为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要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及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制定新对策、新措施
由于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平时接触社会、了解问题受到局限,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缺乏预见性,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往往滞后。要改变这种状况,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自觉贴近经济、社会实践,适应已经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要加强预防性、预测性的工作,及时发现、研究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规范在前、预防在前”的要求,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是要拓宽视野,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形势的变化。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影响,从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党内与党外、国内与国外等诸多方面研究纪检监察工作。二是要注重实际,善于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超前意识研究解决现实问题。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抓住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新对策、新办法。三是要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纪检监察工作突出的政治性、政策性、制约性特点,决定了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推进制度创新。要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需要出发,抓紧制定一些新的规定和制度,从法规制度上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四、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我们党领导反腐败斗争的一条重要方针。改革开放初期,针对腐败现象来势迅猛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从治标入手,侧重于遏制正在发生的腐败现象,反腐败斗争在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中不断向前推进。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在资
第五篇:中职德育论文《德育创新形式分析》
德育创新形式分析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人才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又以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眼前的重要事情。俗话说,成人先成才,育才先育德。德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正是由于德育的特殊功能与地位,决定了我们无论在何时都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探索新规律和新方法,使德育教育逐步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需要。
一、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从细微处入手,从最简单的事情抓起,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在感悟中不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一种信念,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一)开展主题教育
新生进校以后,我们聘请武警中队官兵对学生进行短期军训,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通过参观军营、队列训练、生活指导等形式,帮助学生确立规范意识,增强纪律观念,磨练坚韧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并设立“爱心助学基金”,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意义;通过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过成人宣誓仪式,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与贫困地区学生结对,培养学生的爱心;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升旗仪式由各班自主申报,旗手由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有升旗班级介绍和旗手介绍,并由该班班主任作国旗下讲话,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受到最直观的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利用主要节日、纪念日开展德育教育
可利用“学雷锋活动纪念日”、“清明节”、“五四”、“七一”等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举行形式多样的的庆祝教育活动。如3月份“学雷锋,树新风”传统教育活动,可组织学生到街道、社区、居民小区、福利院为五保户、军烈属、社会弱势群体做好事,献爱心、送温暖;又如“五一”劳动节,可深入到社区打扫卫生,清运垃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操;三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实施“老少互助工程”。开展“尊老敬老助老”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求知、生存、发展。
(三)开展礼仪常规教育活动
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如在全校开展“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餐桌和争做文明学生”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把饭吃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开展“学道德纲要,塑良好品德”的读书和征文活动
为了使学生深刻领会德育的内容和深刻内涵,可指导学生阅读一系列的书籍,指导学生与书交友,与大师对话,净化他们的心灵,强化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还可开展读书竞赛、知识竞赛、问卷考试、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五)开展道德评议活动
以校、年级、班级、社区为单位,成立道德评议会,设定评议标准,明确评议内容,开展谈心式、引导式、参与互动式等多种形式的评议活动,对学生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进行评议,使学生明辨是非,分辨善恶,不做不道德的事,不做不文明的事,而做讲公共道德的人,讲社会文明的人。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教育活动
学校每年可利用适当的时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体育运动会、专业成果展览,成立了各种学生社团,如礼仪队、舞蹈队、篮球队、校广播站、校合唱团、校军乐队等等,这些体育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陶冶了学生情操,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七)开展有意义的科技教育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园专业成果展示、专业技能比赛、专业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进驻社区开展青年自愿者服务社区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二、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实施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每个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钻研教材,按照学科的性质、特点,采取直取法、挖掘法、拓展法,努力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把道德教育有机的贯穿在自己的教学中,为道德教育提供载体,营造浓烈的教育气氛和强大的教育优势,使学生接纳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一)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课程设置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逐步将原有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实话实说”、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开设人文阅读鉴赏课,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文学佳作,感悟多彩人生,提高人文修养。三是开发活动课程,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四是开设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实训基地、烈士陵园、法庭、敬老院等单位参观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三)打破常规,对德育教学方法实施有效创新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的力度和效度来源于老师的人格感染力和真理说服力、教育方法的艺术吸引力和情感震撼力。教学模式要打破赫尔巴特三中心论(课堂、教师、课本),打破“两个凡是”:凡是书上写的都是对的,凡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要变牧羊策略为师生参与双向交流,变我打你通为思想沟通,变思想凿洞式刚性教育为开启心扉式柔性教育,变板脸式教育为微笑教育,变共性划一教育为个性舒展教育。德育方法的创新原则是要有新颖性、形象性、时代性、参与性、民主性、启发性和审美性,其最终目的是要增强德育的悦纳性和实效性。
因此,德育学科教师应当好课堂的导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学爱学。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尝试,将引导自学、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引进德育课教学在教学中。如进行人生观的教学,可就“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怎样才能真正的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讨论的过程就是明理的过程。通过讨论,同学对所学知识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特别要提倡针对不同课程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年级和生源的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比如:模拟情景、写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社会调查及利用寒暑假进行与德育课相关的各种德育实践活动。
(四)对德育教学手段的创新
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是提高德育课效果的有效手段。形象教育媒体具有鲜明生动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情感震撼力。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配合教材的内容,播放录像,在课堂教学中用具体实物来讲课。如在《中专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播放模范人物的事迹,如“李素丽报告会”,要求学生在对模范人物有所了解之后,找出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对“平凡岗位造就不平凡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每次看完录像后,应要求学生讨论或写出书面观后感,从而加深对学生的教育,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对德育考核方法的创新
德育用闭卷考试方法,容易产生学生死记硬背书本内容、引起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等弊端。因此,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德育考核方法的创新:
1、选题演讲。如世界观人生观课程,教师给学生出一些题目,学生从中选一题,经过准备后,在班级中演讲。教师根据演讲情况给出成绩。
2、写调查报告。组织学生结合德育教材内容开展社会调查、访问等项活动,然后写出调查报告。如国情课、职业道德课、经济政治课,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查、访问课本中涉及的问题,然后写出调查结果,并联系实际,写出感想收获。
3、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可将一般的期中占30%、期末占60%、平时占10%调整为将平时的考核比例占30%,减少期末考试的比例。在考核过程中,还应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对于学习态度不好的,如有经常上课不带课本、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回答问题、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杂志等行为,对该生此门课成绩着情扣分或不予通过。
4、可变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期末开卷考应与作业相结合,作业可以规定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学习心得,占总分的40%,10周以内完成上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有利。
5、扩大考核内容,将演讲、小组讨论发言、课业、调查报告、小结等等都纳入考核范围,计入平时成绩。总之,通过德育考核方法的创新,可实现从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考查,到对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的考核。
(六)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努力体现人文精神
课堂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制约功能,按照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课标准,将人文教育内容加入评课标准当中。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按照“有机渗透”的原则科学地进行评价。此外,把教学民主、教学细节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评课内容,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细节的处理,是否尊重爱护学生,是否符合课改要求。通过课堂评价的导向最大限度地凸显课堂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在科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注重学生自我完善
(一)参与民主管理,唤起学生自尊
在德育过程中,极力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
(二)自定班风,激发学生自悟
各班班风的制定注重过程的教育作用,放手让学生讨论酝酿,在此基础上确定富有班级个性的班风,发动学生设计班徽、班旗、编写了班歌,制定班规班约和班级行动纲领。这种由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班级精神,最能叩击学生心灵,其效果远远超过了空洞的说教。
(三)布置德育作业,促使学生自省
给每一位学生配备德育作业本,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记录自己的人生感悟,让学生在自律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班主任每天利用德育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沟通。各班针对实际情况,自行布置德育作业,从个人琐事到国家大事、从班级建设到学校管理,力求在德育作业中充分体现出来。此外,在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与“文明学生”时,可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在公正、公开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省与总结,从而受到最真切、最持久的教育。
(四)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设计,促进学生自立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形象设计、自定奋斗目标、自定人生格言、自选心中榜样”活动。每人一张自我人生设计卡,上面写下自已的人生奋斗目标、人生格言、要克服的缺点等内容。人生设计卡犹如一面镜子,学生随时可以对照反思,激励自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四、以优化的德育环境为依托,注重濡染熏陶
(一)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
始终把美育当作推进德育工作的“催化剂”,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同时注重校园文化这一隐性美育课程的建设,用生态环境之美,校园人际关系和谐之美,学校人文管理对学生进行熏陶,充分发掘了审美教育的辅助功能,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导行,以美激情,按照美的规律育人治德,形成了扬美辅德、德美一体的学校德育特色。走进校园,整齐的行道树,大面积的草坪,开阔的广场,生趣盎然的庭院,实验楼、图书楼、行政楼、教学楼、宿舍楼,错落有致,优美和谐。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
(二)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校报、黑板报、宣传栏、荣誉室、广播站等宣传阵地,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表扬道德标兵,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教室内精心张挂伟人画像、语录;在教学楼的走廊和主干道设置精美的橱窗,展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开展学校文艺活动,通过舞蹈、唱歌、小品、诗朗诵等形式大力宣传校内外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组织专题图片展览、专题节目制作与播放、专题环境布置、专题歌曲播唱,以及开展爱护学校花草树木、校园景点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三)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其真正发挥潜移默化和熏染作用,重在环境设计上。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1、让墙壁说话。走进校园,醒目的校风、校训,图文并茂的规范教育和礼仪教育标语牌,和精心制作的板报和展版等,置身其中,让人顿生奋发向上的感觉。
2、让花草树木传情。错落有致的树木、碧绿如茵的草坪、千姿百态的花草使人觉得精神爽朗、心态怡然。
3、让自己的言行成为他人效仿的楷模。对教职工要求穿戴整洁,仪态端正、潇洒大方、不当众抽烟,升降旗、课间操、集会集合更要以身作则,不讲话,不躲荫、甚至不能接移动电话,保持站立和走动的良好姿势,使用亲切的普通话;对学生要求站、立、行姿势要讲究,语言要文明。师生都要时刻注意自己以文明的言行去影响他人。这样相互影响,天长日久,不仅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能让学生觉得在学校师生的确是平等的。
4、让学校给学生以美好的回忆。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能育人。我们执行各种制度不是声严厉色,而是充满着人文关怀;让有形的制度变为学生无形的心理状态,进而实现言行的规范,从而让学生在校期间处处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
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发扬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制定并严格执行《师德考核细则》,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以“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为主题,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以服务树信誉”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真心关爱每位学生;在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生耳濡目染,人文素养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五、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进行有效整合
德育的主战场在学校,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心理健康教育在维护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同样产生育德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可以相互借鉴,逐渐完善。我们主张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整合,那么德育将会变得像心理咨询一样具有魅力。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内容的补充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因而,其教育内容如社会公德教育含有更多的规范成分在里边,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其实质是在约束学生的言行。这种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要求学生做出利他行为,而忽视了学生为了自己考虑的方面:即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方面。包括学习策略的心理指导,如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兴趣的培养、考试焦虑的调适等。学生在学生中难免会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忧虑、恐惧、悲伤等,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的调适,培养积极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习惯。自信、坚毅、不畏艰险也正是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优良品质。
2、人际关系方面。包括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等。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他人,能够尊重、信任和关心他人,能够诚心地称赞别人进行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因而他们能够得到真诚的友谊,能够保持与同学和谐相处、亲密合作,同时保持自己做事为的原则。
3、自我方面。包括正确地评价自己,实事求是地确立自己的抱负水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达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境界。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些内容首先是一种指导而不是一种教条,是学生乐意地去做的。因为学生首先有解决问题的需求,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去做而不是要求学生做什么,既体现了教育的道德性,又满足了学生未知的需要。因此,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内容涉及到了许多道德问题,而且有一些也正是德育所需要的,如人际交往中的优良品质等。这样,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更为接近,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更有利于完整人格的形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可完善德育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途径上不仅相似,甚至有些地方是相通的。除了教学活动、团队活动、开设心理讲座之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更具特色的途径――心理咨询。可以说,心理咨询为德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德育途径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摒弃一些不良行为或抑制不良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心理咨询的过程遵循着一定的德育规律或原则。个体道德品质是在学生原有的道德水准与外界环境的不断矛盾和冲突中形成的,疏导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有效原则。心理咨询则在遵循聆听和疏导的原则基础上又超越了德育的疏导原则,德育中的疏导原则更注意说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已经将自己的价值判断暗示给了学生,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顺从的听从心理咨询一贯遵循“来访者中心”的原则,相信每个人都有一种向善的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改进的能力。所以,咨询者的任务主要是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协助来访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以达到自我实现。
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很需要通过他们积极和自我教育来实现。因此,德育可以借鉴心理咨询之长以补已之短,在说服教育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方法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二者在方法上形似。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讲解法、疏导、活动参与法、游戏法、陶冶法等。德育中也有类似的说服法、实践法、锻炼法和陶冶法。心理健康教育力图采取多种方法,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情绪、情感上受到感染,用升华、幽默、合理化等手段调节对事物得失的认识,以求得心理平衡。德育在于处处使学生最终有行为表现。道德的动机和情感不是判断道德的标准,唯行动都能体现道德素质的高低。例如在榜样示范法中,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体验榜样此时此地心理,并且能从榜样身上获得一种情感,产生共鸣或稀移情心理,从而维护自己的健康心理。德育则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领会典型人物的精神实质,鼓励学生学习典型人物的事迹。例如在环境陶冶中,我们主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当学生面对和谐、融洽、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面对勤奋、严格、积极的学习氛围,面对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面对一句句至理名言和警句时,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确实有着共同的志向,即维护健康的心理和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刻可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二者整合在一起。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共同培养人的过程中发挥着相似的作用。
六、以网络为平台开展德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社会所有领域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对德育工作形成很大冲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网络这个重要阵地,我们要主动去占领。要办好德育网站,做到网上网下对接;德育教师要学会网上聊天,做到网上网下“两栖”全能。扬长避短,使网络这一利器为我所用。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信息量的不足;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利用电脑虚拟化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境,使学生在一种仿真的、独特的德育环境中,开展道德实践,感悟道德力量,既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相对的真实性。
运用这一特点,教师可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如“毒品的危害”“青少年能否早恋”“道德警戒线”“知法守法”“正确对待金钱”等无法在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某些做人的道理。这样,传统的、常规的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络中都能够得以解决。
七、扩展空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育人模式
学校在抓好内部管理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家长进行广泛联系,努力构建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德育教育网络。
(一)呼吁社会支持,净化育人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人才观各异,加上各种媒体的影响,往往是“校内一周功(正效应),校外一分钟(负效应)”,使德育陷入困境和尴尬。针对这种现象,可经常利用广播、电视、书信等方式对学校德育教育进行广泛宣传,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社会效应。
(二)重视家长培训,提高家长育人水平
一方面,学校定期召集各种领域有一定威信、负有正义感,同时号召力强,又乐意服务于学校发展的优秀家长代表进行座谈,互通情况,由家长代表学校做宣传,发展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每学期定期举办一至二次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关于家庭教育的全员培训,推荐育子有方的家长现场交流、实话实说,并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增进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从而使学生德育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三)家访信访并举,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50%的家访,与家长及时沟通教育情况,尤其是学生在校内外德育教育评估的真实性和实效性,防止学生“两面人格”不良心理的形成,同时学校每学期还要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点训练内容以公开信的形式致全体家长,取得家长配合。以此,充分调动了社会、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的过程,德育教育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面对这样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着眼整体构建,不断创新,加强实践活动,坚持情感激励,施以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取得优化的教育效果,也为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