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还读书一片干净天空
重提“素读”经典的必要性
读书,谁都知道要读书,也都知道读书的好处,那么究竟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呢?怎么读呢?这都值得探讨。如果我们不辨别筛选,什么书都拿来就读,那极有可能不仅不能受益,有些书还会对我们的人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正确做法是要读好书,那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在这里,我认为是非“经典”莫属了。
一、经典的力量
“经典”这个词,本身就给人一种威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那么何谓之“经典”呢?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指出: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卡尔维诺认为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经典,有种子的力量!
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曾经说过说:“如果我现在要教孩子的话,也要他们念这些古书(《史记》《汉书》),暑假也盯着他背古文、背诗词,我觉得这几千年的文化遗产,非常可贵。我认为念中国诗词,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背书,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如此一来,对于读书这件大事儿,我们便知晓该从何入手了。那么下面就是要讨论该怎么读的问题了。
二、什么是“素读”
“素读”是指在阅读或观赏时不加以任何个人的偏见或喜恶,平和地完成,以更好的悟出原作者的思想和诉求!素读是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
(一)当代人读书
早在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就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程度严重。“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教学中两个切近的问题》)
在1995年《人民日报》上一篇名为《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的文章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时至今日,一个学期,教研室的教研员,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几乎全民皆兵,费尽心计,却奈何不了那本只有三十篇课文的语文课本,绝大多数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这怎么得了!
(二)素读经典的益处
当代的语文教学出现问题后,遭殃的是学生,反观旧时只要有机会进私塾的童子,两三年功夫,就可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挥豪成文。而在那时,读书时提倡的正是素读。
1、传承经典的义务
朱自清先生早已看到抛弃“素读”经典的问题的严重性。他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他提出:“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一股脑儿反对读经,走极端,弃之如敝履,造成文化的断层,这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这却是‘五四’运动未曾解决好的问题。”(见《经典常谈》朱自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年 4月)
今天我们不能不审慎地思考这个问题,“经”原来是文明的结晶,杂文生命根底的道理,不读经,中国人的理性架空了,一个没有自我文化的名族,总有再大的本事,终究不能为世人所尊重。
足见,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接受本国经典的训练是必须的义务。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
2、“素读”经典,给读书留一片干净的天空
我们提倡素读。首先,素读的学生是没有压力的。据王财贵估计,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光是朗读文字,跟读一年之后,约可认得三千字;两年后,可有一般大学生的国文程度;三年者等同于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程度,至于全然展现成果,约得学习十年之后才能检视。
另外,素读是没有任何人将杂质参与其中的,这是说带领学生读经典的老师是不给学生讲解的,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不求甚解”的教学不能教好学生,然而,在读经典这一领域,这种所谓的“不求甚解”恰好正是“素读”的魅力所在,经典的意义是博大精深的,老师对其讲解,很容易误导学生对经典的理解片面化,会妨碍将来可能有的丰富而深刻的体会。
我们在孩童时期就需要接受国学素读经典的教育了,儿童经过正确的引导,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熟读背诵历史上的智慧精华——经典(论孟学庸、老子、庄子、顾问、唐诗„„),那就可能再生命中渐渐产生影响力,等到长大,理解力增进了,他十五岁会懂一些,二十岁会再多懂一些,三十岁懂的又不一样了„„随着人生经历的增长,对经典内涵会有更多的了解,伴着生命体验的丰富,对传统智慧将有更深的领悟,这就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源头活水。
3、“素读”经典与中国优秀人才的缘分
“素读”对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人才有过怎样的影响呢?远的不说,单是20世纪前半叶的那一代文化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除把“四书”全部“吃”到肚子里外,还背熟了《朱子章句集》;更令人不敢想象的是,他后来还能背《史记》——史学大师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呀!现在又有谁能像茅盾一样把《红楼梦》倒背如流、像鲁迅一样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倘若不是有确凿的文字记载,谁能相信辜鸿铭竟然把37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部背诵下来?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
私塾里走出来的梁实秋先生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
南怀瑾先生也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心得:“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会背来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吟唱了„„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还装在脑子里。”(《南怀瑾讲演录》)
在这些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人才心中,早在他们“素读”的时候就已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智慧的种子。
4、“素读”经典开发智力
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的“第五章——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
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在《天才满世界》一书里讲述了一件事。他说:“1991年3月1日,我在竹村建一先生的宴会上遇到了创业家井深先生。我向他请教‘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回答说: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啊。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即中国的经史子集)。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汤川秀树先生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了。”
原来,“素读”中国的经典(经史子集)真的会使脑子变聪明。不难理解,倘若坚持“素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脑子肯定会更聪明。
5、“素读”经典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现在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者游戏,不能自拔,荒废学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向不明确,对自己未来很迷茫。我们可以从价值观的方向来探索一种解决孩子普遍“网虫”化的问题。
素读经典可以让孩子学习先贤圣者的正确思想,得到圣贤思想的熏陶,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会向先贤靠齐,较之其他的孩子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各方面信息时更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而更能抵抗住诱惑。同样地,这样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孩子一般都有良好的自控力,在接触网络的时候,能把握好这个“度”,不会偏离太远,也无需家长担心。
6、“素读”经典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单从识字而言,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掌握2400个常用字就可自行阅读。可是,我们现在要用六年的时间才让学生学完2500多个汉字,按六年的语文课时计算,平均每天识字才一个多点,这在任何一个语系的学习里都是不可能有学习成就的。最可惜的是,六年后,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培养期已经错过了,再补就为时已晚了。而古代私塾的“素读”,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那时选用的教材都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韵文或诗词,每个汉字都是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童在大量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熟知了文字的音、形、义,无须独立识字。经口诵心唯的训练,一两年时间就可
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早期的拓展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条件。比如一篇《千字文》不用一个月学生就可背得滚瓜烂熟,文中只有6个字是重复使用过一次的。也就是说,不用一个月背熟它,基本能认990多个汉字,而四字一词的《千字文》每一句都是有具体意境可帮助记忆的,背熟了终生难忘。
另一方面,汉语那些 “能把种子种在读者身上的作品”,几乎都集中在被我们称为“古文”的典籍里。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大厦之基础,更是一个中国人的母系血缘,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靠着那些典籍为载体一路舒展到我们眼前,我们不能舍弃。
三、“素读”经典的积累
虽然当今的学生已经被要求要大量阅读了,但是我们在这里要明确一个清晰的概念: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素读”积累更以背诵为目的。
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说:“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成果。得下一番切实的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读了还不和没读一样!”(《朱自清全集·第二卷》)
我们通常佩服学者的渊博学识,更倾慕他们的功底深厚。其实,他们读过的书许多人都是“知晓”的———知道其书名,晓得书中的片言只语。然而,正如钱伯诚先生所言,对经典的学习现在是“浮在表面者多,赶时髦者多,而注意基础训练者少。”(见朱自清《经典常谈》)
所谓浮于表面就是“翻看”,雁过无痕或蜻蜓点水似的阅读,这适于浏览书刊;所谓注意基础训练就是扎扎实实做到熟读成诵,要进行“素读”训练。
比如就作文和读书的关系而言,古人有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我们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量很大,阅读的书籍也不少,可是,真要动笔写点小文,就犯难了,原因就是只进行了阅读的积累,没有进行“素读”的积累。
旧时学子的“劳于读书”,是背,是 “劳”于诵,也是“劳”于记,在肚子里扎扎实实地装下了大量的文字,将典范文章的行文立意之法揣摩个透,被视为“兵卫”的辞采章句早已烂熟于心,可信手拈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破”字就是让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这些文字成了一个人一
生所需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期就酿出芳香无比的醇酒了。并且,这样的“酵母”素一定要在小学阶段植入方能事半功倍。格雷厄姆·格林在《消失的童年与其他散文》中告诫人们:“从人生的前14年所读的书中,我们获得的激励与启示,如今从书中所获得的,怎么能与之相比呢!”印证了前人对“幼学如漆”的知见。有人问日本著名的作词家左藤八郎为什么总能写出好诗,他回答:“因为我从小就记得很多诗,到现在能够背诵下来的有五千首左右,知道大概意思的有五万首吧。„„如果没有它们,我就写不出好诗。”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记忆是智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任何的学习都不可能只凭理解而不依靠记忆,尤其是语言。清人张潮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对书的“藏、看、读、用、记”的取舍态度告诉人们,“记”是第一位的,是背诵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度。所以,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口诵心维,日长月久,习焉不察,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日后的泛观博览,慎思笃行,人性世情的历练后,常于不经意处却已层楼更上。
“素读”经典的训练,贵在坚持,难以速成。但只要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早读十分钟,下午十分钟,有时是语文课挪出五到十分钟,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一学年除去节假日,每个孩子按在校日为180天计算,六年就可背诵十万多字的文章;而此外再引导孩子每天阅读5000字左右的文选,一学年就是9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六年就是5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这还是最低的估算。我们可以想象,如此“素读”之后,我们的人文素养、处事待人、品性修为都将有着巨大的变化。
第二篇:还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还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想起这件事,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触,使我感到教育的缺失。
这件事发生在暑假里,我在家搞庭院建设,由于身体原因,找邻居江三哥忙,他有个外孙女住在他家,由于母亲长年在外打工,因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就由他来照顾。也就成了留守儿童的义务监护人。小家伙虽然长得小,可已经上二年级了,并且还挺有号召力,姥爷来我家帮忙,她也来我家玩,并找了住院邻家的一个小女孩一起来玩,两个我真不客气,由屋外玩到屋内,又由屋内玩到屋外,不时传来他们的叫声和笑声。虽然是刚建成的新屋,但碍于面子,也没说什么可心里里还是不愿意让他们在屋里玩尤其是在真皮沙发上蹦跳,只是告诉她俩别弄坏了东西,恰巧江三哥去屋里取水,看见他俩在沙发上蹦跳,便把她们撵到了外面,并不准他们再进屋里玩。由于我家地方大,因而这里成了她俩的游乐场,最后她们的活动定格在了刚拉的沙堆上。她们在沙堆上挖坑,堆沙包,还跑上,跑下的,玩得好不开心。眼前的场景使我想起了童年的欢乐,捕鸟,抓鱼,捉迷藏,过家家等,真是乐趣无穷。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两个小男孩了,也是邻家的,是三四年级的学生,看样子她们是好伙伴,在一起配合得很默契,不一会就把沙堆踩平了许多。本想制止她们,但看到她们玩得如此高兴,便于心不忍,可小家伙们真不客气,玩着玩着起了高调,竟扬起了沙子。沙子四处飞扬,头上,身上那都是。此时的江三哥真的有些生气了,大声吼道:“快住手,多危险啊,眯了眼睛怎么办?再说人家好容易拉的沙子,你们给扬的四处都是,多可惜哟,都回家去玩。”小家伙们正玩在兴头上,听了江三哥的话,都很不情愿的走出了我家的庭院。此时的我出于职业的本能有心想替孩子们说点什么,但考虑到危险和责任,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和江三哥又忙了起来,过了一会,母亲来到了我的跟前,说:“谁家的孩子,在西边的河沟玩多危险啊,我说他们也不听,你快去管管。”我放下手里的活计来到了房西的河沟一看还是他们四个小家伙,心想,他们真是玩疯了,怎么敢到这里来玩。原来这里本是一条小河沟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多数时间没有水,可到了夏季赶上连阴天就会洪水泛滥,为了防洪,我和家人把本来很小的河沟控得又深又宽,浅的地方也有1.8米左右,不小心掉下去会摔坏的。我来到跟前一看他们竟在这里打起了滑坡,他们选择了一个不太陡的地方座着往下“滑”,“滑”不好就折跟头,然后再一点一点地爬上来,弄得浑身都是土。个个都成了土人。看到他们玩得这样开心,真是不忍心制止他们,便告诉他们千万要注意安全,便又去忙活计,过了一会,母亲又来找我说:“你说了没有,他们怎么还在那玩,摔坏了怎么办?”江三哥听了之后问我:“谁家的孩子,是不是还是他们?”我不好意思的说:“是,并解释说,孩子们难得在一起玩得这样开心,我们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吗?”“不行,她父母不在跟前,万一出点事怎么办?”听了江三哥的话我也不好说什么,便一同和江三哥来到河沟前,没等我开口,江三哥就大声吼起来,你们别在一起玩了,衣服还要不要了,摔坏了怎么办,同时还指着两个小男孩说你俩赶紧回家。“听了江三哥的话,孩子们一脸的茫然,刚才的高兴劲荡然全无,不知所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恋恋不舍的分开了。此时的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安全的重要,可更知孩子成长需要自由的天空,他们需要无拘无束的玩耍,需要自由自在的空间,更需要同伙的嬉戏。
由此使我想到:第一孩子们需要自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 这就是说我们要充分地尊重孩子的自由,无论对错都要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孩子们只有在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会到失败的痛苦,俗话说,只有经历才会懂得,只有懂得才会珍惜。第二应尊重孩子们的选择。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离不开具体的生活环境,要给孩子们提供一定的生活空间。儿童心理学家孙云晓说:“什么是教育?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选择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选择非常重要,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进行选择的,是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的,是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第三大人不要过于自私。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当今社会是怕字当头,为了不担责任,自己省心,而限制了孩子们的活动,不让玩这玩那,在家被圈在家里,在校被圈在教室里,他们很少和社会接触,很少参与社会活动,连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自己该会的事都不会做,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正象某孩子说得好,什么是学生,学生就是为了学习而下生。多么的可悲,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每个孩子都属于社会,属于大自然,而不是个人的产物。第四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同伴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的集体思想告诉我们,人是群居动物,感情的需求往往比物质需求更重要。记得小时候我和伙伴闹矛盾,当我们和好后他来我家时,我高兴得半宿没睡着觉。平时孩子们玩高兴了甚至连吃饭都忘了,可见同伴的情感互助是多么的重要。第五玩是人的天性。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孩子们可以在玩中获得知识,在玩中习得做人的道理,在玩中
享受生活的乐趣,在玩中体验到生存的价值。第六全社会都应关注孩子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人是社会的产物,更是大自然的产物。因此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更离不开大自然。我们要为孩子们建立起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还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使他们健康、快乐、自由、幸福地成长。
第三篇:还“名著阅读”一片晴朗的天空
名著阅读作为高考的一项考查内容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有人说它加重了名著阅读的功利化,是快餐文化的有力推手;也有人说这是让现代人回归名著的一大契机。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的新增栏目和重要栏目,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并列而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设计这一版块,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近名著,感受文化熏陶,感悟人文情怀。
理想与现实总要在不断地摩擦中才能找到契合点。目前这一板块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总是不尽如人意。现在的状况是导致了名著阅读走向不读原著也能做好名著题,读了名著却未必能做好名著题的怪圈。
究其原因,从老师这一方面来说,要么是由于老旧思想,要么是功利思想,认为名著多为大部头著作,“导”的过程很费时间效果又不显著,所以采取置之不理冷处理的态度;即使认识到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也只是听命于高考指挥棒的指使,教学简单粗略;更有甚者,教师自己没有读过作品,也不愿花费时间去读,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方面,由于课业负担太重,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读名著,他们对名著的了解大多来自影视,也只是停留于浮光掠影的被割裂的某些情节而已,即使阅读,也多从“能否捞到高分”出发。
名著阅读成了师生心中的一块鸡肋,想啃却不知从何下手,不啃又内心不安。名著更成了“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捉摸不住,只留下一阵余香和叹息般的眼光。
要让“名著导读”走出这条雨雾蒙蒙的“雨巷”,还“名著导读”一片晴朗的天空,必须解决如何导、导什么的问题,更要解决阅读过程的监控与评价,以及效果的保证问题。
一、《语文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要做好“导航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面对这一本本的鸿篇巨制,到底该如何去读呢?是精读?是略读?是研读?是泛读?《语文课程标准》缺少明确的规定。这容易使师生失去阅读名著的方向,名著阅读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老师也只能抓住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试卷这根救命稻草去指导。江西省2011年高考第一次引入名著导读题目,名著题目分值为3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但是任何一篇名著都是内容广博、内涵深刻,试卷命题的角度、难度、广度都没有一个界定。
前无经验可借鉴,后无标准可参考。师生们如同面对一桌大餐,分不清哪道菜是主菜,因而师生们要么敬而远之,要么就押题、猜题。要想改变师生的对名著阅读的两难现状,避免师生猜题、押题,就要明确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令人欣慰的是,语文界的有识之士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其中的一大进步就是在名著考查题型及方式上做了明示。现在大多数省市的试题采用双项选择题形式(简答题形式),这种方式容量大,在关注宏观的同时,也关注了名著阅读的细节。但是有些考题又太过于生偏和琐碎而很不“人文”,比如要学生判断鸣凤是怎么死的。如果让学生纠缠于这类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没有紧要关联的细节,只会浪费学生的才力和精力。
名著阅读的效果,在短期内显现的途径还应该是高考的成绩,所以考查方向与教师导读方向是否统一,是关系名著阅读生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要还名著导读一个清晰的面孔,首先要从《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做起,做好“导航灯”,这样,老师才能“导”得有方向,学生才好“读”得有条理。
二、教师要做好名著阅读的“引路人”和“护航人”
在名著导读环节中,教师是最直接的“引路人”,更是阅读过程中忠于职守的“护航人”。
“导”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介绍”的意思。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更加详细、透彻、精彩地去介绍名著。
第二层含义是“引导”。教师的一个任务就是:通过恰当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喜欢“阅读”这种方式,更喜欢阅读名著。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的“物质”保证
进入高中以来,学生的课业比较重,老师要帮助学生规划好阅读的时间,可以采取“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方式,可以采用集中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上阅读时间的保证能带动学生在课下的阅读。
再者,书籍的来源也要保证。目前主要是学生自备书籍,如果学生自备书籍有限,老师还可以把学生的自备书籍组织起来,建立“漂流书室”,供学生借阅。
同时,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们认识到名著阅读对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2.阅读的“精神”支持
教师应该全程跟踪学生的阅读过程,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和自我反馈表,及时进行阶段性交流总结,并及时给予激励评价,以此来推动、监控阅读过程,引导阅读的进一步开展。
比如可以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设计一些开卷检测的方式或者知识抢答;可以给学生建立阅读档案;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名著片段;还可以开展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戏剧表演、编文艺墙报,等等。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名著阅读的整个过程中,要多给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注意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教师的评价应该多元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到阅读的方法,应包括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对于长篇小说,宜用跳读法、提纲挈领法;对于短篇小说,宜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对于散文、诗歌,宜用朗读法、圈点批注法、谈心得体会法;对于议论文,宜用复述法、提纲挈领法;对于知识性强的文章宜用精读法、分门摘录法,等等。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学生在阅读时能大大提高效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先人早就形象凝练地道出来的关于阅读的要义。高考“指挥棒”绝不是名著阅读的“误导者”,而是正面的“推动者”。而名著阅读的导读方式和考查方向一致了,才能让名著走进高考这一举措的真实用意最大化的显现。愿变革中的名著的导读方式和考查方式能唤醒名著“真阅读”,能让名著阅读“拨云见日”,还给名著导读一片晴朗的天空。
第四篇:关于家乡的作文:还家乡一片亮丽的天空
关于家乡的作文:还家乡一片亮丽的天空
摘要: 我的家乡在济南南沙,最近我和爸爸妈妈回去了几次,爷爷的老房子就在小清河边。爸爸说这里原来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河水清澈见底,河里的小鱼、小虾快活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到了酷日炎炎的夏天,爸爸经常到河里去摸鱼……
我的家乡在济南南沙,最近我和爸爸妈妈回去了几次,爷爷的老房子就在小清河边。爸爸说这里原来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河水清澈见底,河里的小鱼、小虾快活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到了酷日炎炎的夏天,爸爸经常到河里去摸鱼。而现在,周围的环境被日益严重的破坏,小河由于人们随意排放污水,倾倒生活垃圾变的臭气熏天,周围还增加了许多工厂,天空被工厂里浓黑的烟雾重重遮掩,告别了湛蓝的容颜。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首先,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平时的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装袋结合学校和社会的需要,参加一些环保义务劳动。其次请老师讲授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大家要积极参加。最后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宣传环境保护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美化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第13课还天空一片蔚蓝-----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13课 还天空一片蔚蓝-------大气污染防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在森林里或雨后空气为什么特别清新,让学生初步了解洁净的空气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搜索天地”,让学生实地观察焚烧秸秆的田野上空、郊区上空、市区上空、烟囱林立的厂区上空,雨后的天空、沙尘天气的上空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议一议是什么原因导致天空颜色的不同,知道什么是大气污染。
3、通过“调查访问”让学生走出校园,到气象局、环保局等单位,了解大气污染的原因。让学生查阅与大气污染相关的书刊和其它信息源,并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4、通过“搜索快车”,让学生上网或查阅书籍、报刊,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和减少大气中的沙尘、烟尘及有害气体应采取的措施。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尽可能多搜集一些有关大气污染的资料图片,还可以把周围环境到污染的境况拍下来,供学生观看。
学生准备:布置学生进行环境污染的实地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最好配以照片,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建议和治理措施。活动过程:本课时一课时
1、以录像的场景出现,让学生谈感受,来导入新课。启发学生根据以往的观察和体会,谈谈雨后和森林李为什么感到空气清新,进而引导他们了解信息卡的内容掌握洁净的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2、“探索天地”板块,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实地观察情况进行交流,在不同的情况下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提出:通过你们的观察了解,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师出示课件(有关天气颜色的图片),让学生在观看中受到一些启发,畅所欲言,从而使他们直观的了解到天空颜色变化的原因。走出校园,调查大气污染的状况,并且找出污染源。
1、“走出校园”板块让学生自己一小组为单位,到当地的环保部门调查本地的大气污染状况,(课前准备好)并且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
2、“搜索快车”板块,让学生把自己或小组查到的有关大气污染的资料在全班交流,学生在汇报时,老师可以用课件适时点拨、总结、归纳。
3、“大显身手”板块,从信息卡入手,让学生清楚空气污染的指数量表。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做出量表和综合评价,发挥好小组合作的作用。
4、“奇思妙想”板块,从信息卡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写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组织班队会
在班中组织一次班队会,以“还天空一片蔚蓝,我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队会。通过让学生写发言稿来唤起学生热爱蓝天、保护环境、防止大气污染的思想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做好像家庭、社会宣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