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当前基层党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浅议当前基层党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党组织生活是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的根本保证,在实现基层和谐发展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当前,基层党组织生活总体上落实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与“四评”创模活动的总体要求相比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必须认真梳理,深挖根源,积极寻求破解之策。下面,笔者结合长期的基层政治工作实践,尤其是“四评”创建模范党组织生活活动以来的深入调研和梳理归纳,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基层党组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活动的领导队伍上存在“低标准”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缺乏组织基本组织生活的足够热情,对正常的党务工作程序不熟悉,甚至对党支部的议事范围、议事原则和议事程序还掌握不够,自我要求标准不够高,致使组织生活出现必要的程序被简化,甚至图形式、走过场。
(二)在活动的形式上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主要表现在:支委会多,支部党员大会少;思想汇报多,民主生活会少;党课教育多,党小组会议少。
(三)在活动内容上存在“三个混淆”现象。主要表现在:用行政会代替支委会,本来是支委会研究的事情,开行政会去研究;用支委会代替支部党员大会,本来是全体党员参加讨论的重大问题,往往只开支委会研究决定;三是用工作讲评代替支委会报告工作。
(四)在活动效果上存在“质量不够高”现象。主要表现在;党管干部力度不大,较为普遍地存在不愿管、不敢管的现象,发现问题往往视而不见、见而不管;民主生活会的开展批评多数流于形式,自
我批评避重就轻,开展批评蜻蜓点水,往往是只谈自己不谈别人,只谈下级不谈上级,只谈现象不谈实质,只谈共性不谈个性,使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评功摆好会”或“一团和气会”。
二、形成原因
(一)对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之所以基层组织生活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关键就是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当前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较为普遍地存在,“只要依据条令条例及内务规定办事,把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完成,不出事就行了,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的好坏无关紧要”的错误认识;少数基层支部委员认为,基层党支部关键是发挥好支委会和支部党员大会的作用,把握住重大问题这个“关键”,其余组织生活制度是否落实没多大关系,缺乏对基层组织生活的系统性、关联性认识;多数基层普通党员则认为,基层工作繁重,执勤训练任务太多,要落实的“硬指标”太多,组织生活制度是“软指标”,落实不落实不会影响到单位大局。
二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和骨干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基本能力建设和觉悟培养。基层党支部书记多数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任前培训,缺乏履职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加之日常工作繁重,缺乏必要的自学,致使自身底气不足,组织能力欠缺,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组织生活质量。同时,部分党支部骨干平时不注意学习和锻炼,参与支部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较慢;个别支部委员甚至不清楚组织生活有哪些内容;少数党支部骨干不懂得开展组织生活的方式、方法等等。
三是上级党组织缺乏有力的监督检查。当前缺乏及时有力的监督,也是出现组织生活质量不够高的重要因素。有的上级党组织只重视做计划、提要求,不注意搞检查、抓落实;少数上级党组织对所属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七项制度情况若明若暗;甚至个别上级党组织明知基层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也不去认真的加以纠正和解决,致使个别党支部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三、基本对策
(一)要提高认识,强化观念,增强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自觉性、主动性。要发挥教育的先导性作用,从主观思想根源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地对其所属党员进行党性观念教育,增强其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四个认清”。一是认清组织生活制度是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的基本保证;二是认清组织生活制度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途径;三是认清组织生活制度是保证党员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实际步骤;四是认清组织生活基本制度的系统性和关联性,缺一不可,协调发展。
(二)要以人为本,强化培训,打造一支过硬的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要坚持以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多策并举,选优建强支部书记队伍。一是要坚持以党性强和具备一定的政治工作经验为基本条件,选好支部书记队伍,切实将素质较为全面的优秀人才,选任到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二是要建立完善基层党支部书记任前培训机制,确保每一名新任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完全具备基本的觉悟和履职能力。三是要强化考评和监督,切实将组织生活的质量高低
作为一个“硬指标”纳入到干部成长进步的整体考评体系,奖优罚劣,实现整体稳步提升。
(三)要严格要求,强化监督,确保组织生活的原则性、有效性。要坚持突出重点与严格要求的融合统一,把强化监督贯穿于组织生活的始终。一是在活动程序上要抓规范。开展各项活动都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允许各行其是,或为了节省时间而减少环节,简化程序。二是在活动内容上要讲党性。一定要按照《党章》的要求,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言行,保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严肃性。三是在活动质量上要求效果。基层党组织要正确运用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提高党组织生活制度的原则性。
(四)要结合实际,狠抓落实,确保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要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紧贴基层工作实际抓好落实。要以坚持党日制度为重点,把党课、民主生活、思想汇报、党员评议等作为计划的主要内容,要充分利用好星期五下午的党团活动日,过好党的组织生活。特别是要实行严格的考勤补课制度,将请假、迟到、早退、缺勤的人员登记在册,对少数因故没有参加组织生活的同志,抽出时间对他们进行补课,实现组织生活的全员覆盖,不断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确保组织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篇:当前基层党组织生活存在哪些问题
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完成上级各项任务,促进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按照新时期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笔者根据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党
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基层党建工作在局机关党委的组织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灾后重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以工商职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而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就现状而言,基层党建工作由于一些问题的制约,开展的工作只是表面想象,流于形式,迎合于大的指导思想,并非从实事求实中寻找适合本基层支部的实际情况而开展党建工作,在基层工商所还存在“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
二、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局基层党建工作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二是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三是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四是党内监督不健全。机关党内监督机制缺乏规范,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机关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五是党建工作保障不力。机关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同时,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少,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
机关党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机关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做到工商工作的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机关党建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
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局机关党组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人,把党建作为机关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机关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立足本职,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要围绕全党的中心工作,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工商职能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工作方式上有所改进、突破;要结合机关业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党建活动,突出“政治性、针对性、有效性、渗透性”,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等方面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四)加强教育,落实党内监督机制。
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提高党员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按照党章的总体要求和监督条例的具体规定,强化机关党的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对党员干部实行全方位、宽领域的监督,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置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完善制度,为党建工作提供保障。
一是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专业稳定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改变党务干部兼职的现状,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要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为党务干部提供学习、考察、参观的机会,拓宽知识面,使党务干部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保证机关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制定各基层党组织经费预算计划,纳入单位开支的预算之中,改变党建工作无钱开展的尴尬的局面,为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1、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不强
由于职能、业务工作的不同,每个部门的现有人员不等,党员的数量多少不等,大多数部门不是按建制单位设立党支部,而是根据党员数量的多少。这样虽然在形式上健全党组织,但党支部开展工作却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党支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说服力,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漠不关心,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造成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2、基层党组织活动缺乏创新
基层党组织在组织活动时,仅限于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民主评议、发展党员等。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造成了在所内影响力不大,难以发挥堡垒
作用,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员人数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基层党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3、基层党建工作不够扎实
表面上党建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实际上却存在着战斗力不强,完成硬任务、应对政治考验不坚定等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好与坏,党建工作开展的扎实不扎实,党员队伍的作风过硬不过硬,将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以及的党员队伍的发展。
4、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存在疏漏 [3]
党员必须加入党的组织,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在对党员的管理方面,党的基层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对所属党员疏于管理,对党员的政治、思想、作风以及日常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规范制约。它们把党员发展进党组织以后,就让其自然、自由生长,不去关心他在党内的学习生活、党性锻炼修养、能力素质再提高等关乎其能否成为合格优秀党员的“日常管理”环节与过程。
5、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不够周延,覆盖不够全面
党对社会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党延伸到社会领域内的基层组织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基层组织设置越具有周延性、组织体系越健全完善,越是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党组织对社会的覆盖面也就越广,相应地,党对社会的领导控制也就越坚强有力,越能够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4]。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出现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等一些新兴的社会领域。能不能保证党的组织向这些领域的渗透,能不能保证党的工作向这些领域的拓展,将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的实现,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中还存在着许多死角,党的基层组织对社会的覆盖还远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状态。
6、党支部及党员个人的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在对党支部和党员个人考核中,考核体系不够完备,具体的考核指标比较笼统,没有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激励作用。对支部的考核比较笼统,对党员的考核与个人的待遇结合不紧密,在一定程度上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不强
由于职能、业务工作的不同,每个部门的现有人员不等,党员的数量多少不等,大多数部门不是按建制单位设立党支部,而是根据党员数量的多少。这样虽然在形式上健全党组织,但党支部开展工作却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党支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说服力,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漠不关心,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造成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2、基层党组织活动缺乏创新
基层党组织在组织活动时,仅限于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民主评议、发展党员等。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造成了在所内影响力不大,难以发挥堡垒作用,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员人数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基层党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3、基层党建工作不够扎实
表面上党建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实际上却存在着战斗力不强,完成硬任务、应对政治考验不坚定等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好与坏,党建工作开
展的扎实不扎实,党员队伍的作风过硬不过硬,将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以及的党员队伍的发展。
4、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存在疏漏 [3]
党员必须加入党的组织,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在对党员的管理方面,党的基层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对所属党员疏于管理,对党员的政治、思想、作风以及日常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规范制约。它们把党员发展进党组织以后,就让其自然、自由生长,不去关心他在党内的学习生活、党性锻炼修养、能力素质再提高等关乎其能否成为合格优秀党员的“日常管理”环节与过程。
5、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不够周延,覆盖不够全面
党对社会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党延伸到社会领域内的基层组织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基层组织设置越具有周延性、组织体系越健全完善,越是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党组织对社会的覆盖面也就越广,相应地,党对社会的领导控制也就越坚强有力,越能够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4]。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出现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等一些新兴的社会领域。能不能保证党的组织向这些领域的渗透,能不能保证党的工作向这些领域的拓展,将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的实现,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中还存在着许多死角,党的基层组织对社会的覆盖还远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状态。
6、党支部及党员个人的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在对党支部和党员个人考核中,考核体系不够完备,具体的考核指标比较笼统,没有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激励作用。对支部的考核比较笼统,对党员的考核与个人的待遇结合不紧密,在一定程度上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篇:关于当前基层管理工作存在突出问题
关于当前基层管理工作 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处理办法
自去年3月17日省人口计生委下发了《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统计管理意见(试行)》的文件之后,市计生委进行了转发,我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下发了《张店区计划统计日常管理细则与考核办法(试行)》(张人口字[2011]60号),各级在办理《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生育证》,计生关系移交等方面都能较好地执行各级文件,群众投诉大幅减少,但个别镇办因对文件精神理解不透,仍存在推诿扯皮,引起群众咨询投诉等问题,需要今后认真解决。
一、办证工作仍然存在推诿扯皮现象
(一)对于已经生育但未办理《服务手册》的,按市计生委“谁管理谁办证”的原则,由现管理地补办,不能再追究原来的结婚信息、户口等问题。
(二)关于集体户情况
举例:女方户籍在周村区王村镇和家村,属农村居民,男方是张店区齐鲁石化腈纶厂职工,户口(潘庄派出所)在单位集体户上。二人结婚后,在我区南定镇齐泰和睦家园长期租住。咨询办理一孩《服务手册》。
市计生委意见:如果双方均是淄博市户口,在哪方居住,就有居住方的户籍地纳入管理;在第三方居住的,由女方户籍地纳入管
/ 4
理(居住是指长期居住,包括租房)。如果一方是淄博市户口,另一方是市外户口,按以下规定:夫妻双方都属集体户口、空挂户的,由女方集体户口或空挂户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办事处)落实管理单位并实施统计管理;一方属集体户口、空挂户的,由另一方户籍地(即不是集体户的一方)实施统计管理。
根据市计生委规定,该夫妇在我区居住,应由我区一方户籍所在地科苑办事处协调办理《服务手册》。
二、管理工作设置限制条件
1、找担保人。出据计划生育证明时,原来要求对不了解情况的需找担保人,从今天会议以后一律不再使用。对有工作单位但未纳入WIS管理的,可由单位出据计划生育证明,再由居委会核实并加盖公章;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可以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入户调查,然后出据有关证明。对不在本小区居住人员,居委会确实不能了解到情况的,可由本人据实写出保证书,然后村(居)出据证明。一孩婚育证明山东省内的只需乡镇盖章,不需要区县审核盖章。
2、让育龄夫妇签订放弃按农村23条规定批二胎承诺书问题。办理一胎服务手册时,如果女方是区外农村户口,男方属我区城镇户口,在我区居住的,按管理口径,应由男方户籍地管理办证。原来市计生委口头请示省计生委是可以签个承诺书,现在市里不允许。本次会议后任何单位不再要求群众签订该承诺书,至于今后是否符合批二胎,到时侯再按省条例规定执行。
3、计生关系移交。经市计生委请示省人口计生委,原则上应先通过WIS移交,各镇办要及时核实网上移交信息及是纳入管理。如确
/ 4
需办理纸制移交的,直接由乡镇(办事处)盖章,无需区县人口计生局盖章。各镇办要严格按照管理和移交规定,不能再私自附加移交条件,如必须放环,必须找担保人进行担保等等。
通过比对WIS信息及违法生育情况,发现有的违法生育后计划生育关系乱迁移;有的是违法怀孕后计生关系迁出,甚至私自删除。今后发现后按个案记入考核。
4、合法生育到异地落户。到异地落户要由管理单位出据上报出生证明,如有上报单位加盖镇办计生办公章的WIS信息卡也要认可,不必要再单独出上报证明。(镇办审核,不需要区县盖章)
违法生育的,要由区县出据已上报且处罚到位的介绍信,到区计生局换信。
5、WIS工作单位和职业与实际不符。
通过各级人大、政协、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审核发现,WIS工作单位与实际不符,各镇办要对工作单位发生变化的及时变更,不能录入WIS后信息终生不变。
(二)企业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漏管企业较多,特别是各类民营、私营、合资企业。本次志愿者工作资料中已把辖区内各级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列入调查范围,请指导调查好,然后按属地纳入管理与之签订责任书。
(三)城市社区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各镇办要指导计生志愿者在调查楼房及住户情况调查表的同时,把辖区内的已婚育龄妇女全部纳入WIS管理,切实理清管理责
/ 4
任。
三、关于清理清查工作
学习省计生委《关于集中开展人口基础信息核查工作的通知》(鲁人口发[2012]9号)。
请各镇办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已经立案、通过医院出生信息已经查证、省信息平台已通报、群众举报、第六次人口普查已作统计的及各镇办自己掌握的必须上报(机会掌握在自已手中)。
个别镇办对省信息平台通报的违法信息重视不够,这些信息都是省计生委通过各地市上报信息进行通报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违法生育省、市计生部门已经掌握,上次通报的,市计生委要求各单位写出个案说明,对不及时上报的,各级将作为重点考核对象。今后将每月进行一次通报,请各镇办引起高度重视,及时上报。
计生志愿者入户调查资料已和各位主任说过,所有资料每位志愿者只有一本试用,请各镇办把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的内容及全部使用量于5月15日前报计统科,然后区里修改后再统一印。
/ 4
第四篇:当前基层武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当前基层武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基层武装部建设通过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也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日常工作有些“疲”。从调研看,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机关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有些“虚”。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国有大型企业成建制建立民兵组织的情况较好,但在一些民兵适龄青年较多的民营企业情况较差,他们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专武干部能力素质有些“低”。按照中办发[1999]24号文件、渝办发[1999]179号文件,对镇、街道武装部设置和专武干部配备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配备专武部长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标准任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现状普遍存在。有的没有当过兵,没有受过严格军事训练,从事武装工作存在先天性不足;有的在岗位上待遇上明显低于同级别的镇、街道干部,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就下降;还有的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工作缺乏创新,凭经验办事,在新形势下,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四是应急拳头力量有些“软”。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编在机关、学校和事业单位,主要由机关行政人员、学校教师和社区管理人员组成,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机关要办公、教师要上课、社区管理人员女性占80%,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五是武装工作开展有些“难”。难在地方党委政府大项工作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3年一个训练周期,每年要完成三分之一的训练任务,一般按20天安排,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
三、基层武装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镇、街道基层人武部势单力薄。按中办发[1999]24号文件、渝委发[1999]179号文件,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1名专武部长和1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分担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些专武干部是兼职的,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也较大,目前加之镇、街道武装部与村、社区未建立相应的组织构架和人力结构,一旦任务来临,只能通过镇、街道党委向社会派发突击性任务,实施中显得有点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与被动应付现
象。
原因之二:镇、街兵员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社区居民人户分离严重、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等因数造成民兵整组编实难。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如重钢、中冶建工)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由于镇、街道没有承担民兵的训练任务,在整组中就出现了数字民兵、户籍网上编的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目前,镇、街道应急分队多数编在党政机关、学校、社区,遇有任务,这些“战斗员”既是街、镇同类任务的组织者,又是具体办事员和协调员,长时间执行任务有冲突,难以完成任务。
原因之三:专武干部任用不严格。按文件规定,专武干部任用应由当地组织人事部门和区县人武部共同组织实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变味,有时容易忽视武装工作的特点和对专职人武干部的特殊要求,当然在能力素质方面就会出现先天不足。在调研中有的专武干部还反映,
第五篇:后进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后进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1.支部班子成员个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成员存在着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思想。个别成员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不能适应当前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形势,固步自封、固守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2.支部班子工作状态不佳,不能形成合力,落实工作不彻底,存在懒散软现象。工作作风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不协调,工作中容易发生分歧,这些现象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制约了基层党组织自身作用的发挥。
3.支部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老龄化现象严重。由于年龄结结构老化,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低,有些党员干部在发挥作用上显得有心无力,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独立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与群众盼望致富迫切心情不适应;二是有的党支部班子成员政策水平不高,有私心杂念,与群众要求公开、公正、公平的迫切愿望不适应;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不适应。
4.支部加强党建工作的意识弱化。有的基层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责较差,出现“谈行政业务滔滔不绝,说党建工作一窍不通”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经济工作与抓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只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出现了“都管、都不管”的现象。
5.支部服务意识不强,先锋带头作用不够。一是党员分布相对分散,党员的社会阶层也相对多元化和复杂化,基层党建工作较难开展。二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支部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几乎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6.支部后备干部的发掘和培养力度不足以及党员发展不够。后备干部来源不足,大量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并且外出的大都是相对较有活力和能力的年轻人,导致组织选择面不广;二是后备干部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部分村对优秀退伍军人、高中毕业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培养,在即将起用时,他们却外出打工或自己置办起了实业;三是村干部工作吸引力不大,部分村比较优秀且组织打算培养的农村青年,因受经济利益驱动,对当“村官”不感兴趣。
7.支部发展思路不清晰,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能力不足。后进基层党组织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不能从传统种植结构中解脱出来,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办法不多,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严重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8.支部学习气氛不浓,党内活动开展较少,内容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各项管理和经济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组织困难,支部民主生活不健全,以至于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存在开展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
9.党员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党员管理不主动。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工作精力一般都放在村内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发展上,加之基层党组织中流动党员人数较多,党组织对每个党员的管理不能面面俱到,没有尽最大努力去联系和服务每个党员,使得党组织凝聚力不强,部分党员在思想、行为上放任自流。二是开展活动少,使得部分党员逐渐淡化了党员意识,找不到身为党员的感觉。一些党组织往往只注重党员付出服务,但较少考虑为党员提供服务,在党员遇到困难时,缺少及时地关怀和帮助,党员对党组织的依赖、归属、信任感不是很强烈。三是奖惩措施不“给力”。在对优秀党员的表彰上,精神层面的奖励多,物质层面的奖励少,使那些受到表彰的党员没有强烈的成就感、荣誉感;对不合格党员,尤其是对党员脱离党组织管理的情形还存在教育、处置力度不够等问题。
10.支部缺乏创新和活力。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新时期党员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事实上基层党组织多数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等现象。爱用“老脑筋”想问题,“老眼光”看问题,“老办法”解决问题,工作中存在依赖性,对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