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年级作文教学怎样实现读写结合
高年级作文教学怎样实现读写结合1、教师应该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不同方法地指导,每次的读有目的、有层次、有方法则读出课文的韵味。在通读课文后,重点品味课文的重点句子,引领孩子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读思结合,感悟道理或情感。只有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才能进一步为渗透写而铺路。
2、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理解是最关键的,而表达却是难点。“写”要有练笔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来。
3、先说后写是读写结合的要领。经过充分的交流后再写作,说为写铺垫,这样会事半功倍。引导学生怎样说具体,怎样用上好词好句,用上各种修辞手法,合理评价等,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合理评价。小练笔的讲评是学生情感的又一次体验与交流。
第二篇:高年级作文教学怎样实现读写结合
高年级作文教学怎样实现读写结合?请用本节课的例子,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发表意见。
借助平日的教学经验和王老师的作文课,让自己体会到学生只有搞好阅读训练,才能够积累写作的材料和方法。王老师的作文课在学生选取事例后,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特点,她将一些描写人物特点的课文片段作为引导,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的神态描写;《番茄太阳》中的语言描写;《理想的风筝》中的动作描写等,这些范例,通过朗读,真正理解写人物的方法,这对学生的写作突出人物的特点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有了引导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就有思路可走。这是阅读与写作很好的结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深化和体验。只有 “阅读—写作—阅读”往复循环训练,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提高。
第三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怎样实现读写结合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怎样实现读写结合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两代语文教育大师的卓见明确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发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如:模仿练笔、拓展练笔等都是“读写结合”的常用策略,它为学生构建了对话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能力的提高。
1、模仿练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模仿在教学中的价值。“仿写”是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使课堂阅读得到一定延伸。仿写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篇的仿写主要是从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角度进行练习。
(1)仿句式。主要是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以是摹仿文中的句子运用的指定关联词进行写话练习,例如:“不但„„而且„„”、“没有„„没有„„只有„„”等。另外也可以摹仿文中写作手法,比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通过对这些句式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表现技巧,这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基本功。(2)仿顺序。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我们可以有意识加以引导和训练。例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游览顺序,观察的方位清楚明了,我们教师可在教学本文后,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顺序,写写《我的家乡》、《美丽的校园》等,也可在同学们进行了秋游活动之后,指导学生模仿本课写作顺序练习写游记。(3)仿结构。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式结构仿写,也可以文章结构仿写。学生接触较多的段式结构是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我们可借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是并列结构构段方式,它从三个不同方面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在教学时,我先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再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再如《詹天佑》一课,文章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这是写人文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讲完之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种方法来写一篇写人的文章。
2、拓展练笔。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较多的写作方法,拓展练笔比较适合他们。练笔的形式很多,有补白类的,包括补充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扩写类的;情感升华、主题提升类等。
(1)教材简略处的合理拓展。有些课文重记叙,轻描写,语言简洁,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进行练笔。如:《金钱的魔力》一文中先后写到了店员托德和老板的两次“笑”,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从与众不同的笑中体会一下老板当时的心情,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下老板的心理活动及与“我”的对话。教学至尾声时,我还顺势问到:“当我再次光顾这家服装店时,老板又将会是怎样笑?怎样对我说呢?”让学生去推其发展,展望结果,发现新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以人物想法、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课文精彩处的合理拓展与改写。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并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也相当丰富,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记,进行低层次的语言积累,还要充分发掘教材进行拓展。例如:《蝴蝶王国》一课以形象生动、富有韵律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象。美的蝴蝶,美的文字,美的意境,让学生陶醉其间,惊叹不已,学生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金光灿灿的黄蝶谷”以及 “五彩缤纷的彩蝶谷”。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场景描写,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或写群蝶翩翩飞舞的壮观,或写双蝶缠绕枝头的轻盈,或写蝴蝶戏耍追逐,流连花间的嬉戏。而改一改又是创新的基本方法。针对教材中的课文,改人称、该题目,改文体都能激发学生写的热情。可对一些叙述严谨、语句优美、情浓理强的课文进行恰当的“改写”,学习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改写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而采用不同的地方。如《烟台的海》描写了烟台的海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条理清楚,用词优美,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第一人称来改写导游词,倡导使用文中的优美词句。《诚实与信任》一课则可试试换题目,《比金钱更重要的》《诚信无价》《一张纸条》等等题目的出炉,显示出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升华了。此外,诗改文也是好办法。
(3)续写练笔。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假如教师引导学生,续写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如在学习了《狼和小羊》后可以引导学生写《当狼扑向小羊》;学习了《狐狸和乌鸦》后可以写《乌鸦被狐狸耍了之后》等。续编故事是要足够多时间的,但费时但又不省心的写话,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会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练笔可以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高度统一。(4)写推荐,课外读物走进来
引导学生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如:学习完《负荆请罪》,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这个词语的来源;学习完《海伦.凯勒》就可以推荐学生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让学生读一读《鲁宾逊漂流记》,感受他的独特魅力;学习完《小草和大树》,向学生推荐《简爱》等等。
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一是要找到读写结合的连结点,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不要流于形式。二是不要把每一次的习作练习看成只有作文要求的那点内容,应把习作,不仅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还要把习作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知道写什么,懂得怎么写,进而喜欢阅读与写作。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机会,架起读写结合桥,科学施练,让读写结合之花在课堂绽放。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 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佳径,自觉实践,持之以恒,一定能领略到“读写结合风光无限,能力素养提高显著”的成功喜悦
第四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怎样实现读写结合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怎样实现读写结合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两代语文教育大师的卓见明确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发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如:模仿练笔、拓展练笔等都是“读写结合”的常用策略,它为学生构建了对话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能力的提高。
1、模仿练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模仿在教学中的价值。“仿写”是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使课堂阅读得到一定延伸。仿写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篇的仿写主要是从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角度进行练习。
(1)仿句式。主要是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以是摹仿文中的句子运用的指定关联词进行写话练习,例如:“不但……而且……”、“没有……没有……只有……”等。另外也可以摹仿文中写作手法,比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通过对这些句式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表现技巧,这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2)仿顺序。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我们可以有意识加以引导和训练。例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游览顺序,观察的方位清楚明了,我们教师可在教学本文后,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顺序,写写《我的家乡》、《美丽的校园》等,也可在同学们进行了秋游活动之后,指导学生模仿本课写作顺序练习写游记。
(3)仿结构。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式结构仿写,也可以文章结构仿写。学生接触较多的段式结构是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我们可借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例如:《盐的世界》一课,语句优美,特别是第四小节对盐的形状、颜色的描绘,在结构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非常有特色,值得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相应的仿写练习。首先,我围绕中心句,指导学生赏析了这一小节中的词句。有了对这一节的研读,学生轻而易举地感悟到在这节中作者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接着,我为使学生在仿写练习中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进行表达,还利用网络资源为他们创设了情境。有了写法上的感悟,以及情境的体验,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园里的花,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写段练习,这样的仿写练习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再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是并列结构构段方式,它从三个不同方面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在教学时,我先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再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再如《詹天佑》一课,文章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这是写人文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讲完之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种方法来写一篇写人的文章。
2、拓展练笔。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较多的写作方法,拓展练笔比较适合他们。练笔的形式很多,有补白类的,包括补充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扩写类的;情感升华、主题提升类等。(1)教材简略处的合理拓展。有些课文重记叙,轻描写,语言简洁,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进行练笔。如:《金钱的魔力》一文中先后写到了店员托德和老板的两次“笑”,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从与众不同的笑中体会一下老板当时的心情,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下老板的心理活动及与“我”的对话。教学至尾声时,我还顺势问到:“当我再次光顾这家服装店时,老板
又将会是怎样笑?怎样对我说呢?”让学生去推其发展,展望结果,发现新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以人物想法、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课文精彩处的合理拓展与改写。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并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也相当丰富,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记,进行低层次的语言积累,还要充分发掘教材进行拓展。例如:《蝴蝶王国》一课以形象生动、富有韵律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象。美的蝴蝶,美的文字,美的意境,让学生陶醉其间,惊叹不已,学生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金光灿灿的黄蝶谷”以及 “五彩缤纷的彩蝶谷”。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场景描写,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或写群蝶翩翩飞舞的壮观,或写双蝶缠绕枝头的轻盈,或写蝴蝶戏耍追逐,流连花间的嬉戏。而改一改又是创新的基本方法。针对教材中的课文,改人称、该题目,改文体都能激发学生写的热情。可对一些叙述严谨、语句优美、情浓理强的课文进行恰当的“改写”,学习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改写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而采用不同的地方。如《烟台的海》描写了烟台的海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条理清楚,用词优美,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第一人称来改写导游词,倡导使用文中的优美词句。《诚实与信任》一课则可试试换题目,《比金钱更重要的》《诚信无价》《一张纸条》等等题目的出炉,显示出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升华了。此外,诗改文也是好办法。(3)续写练笔。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假如教师引导学生,续写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如在学习了《狼和小羊》后可以引导学生写《当狼扑向小羊》;学习了《狐狸和乌鸦》后可以写《乌鸦被狐狸耍了之后》等。续编故事是要足够多时间的,但费时但又不省心的写话,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会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练笔可以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高度统一。(4)写推荐,课外读物走进来
引导学生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如:学习完《负荆请罪》,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这个词语的来源;学习完《海伦.凯勒》就可以推荐学生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让学生读一读《鲁宾逊漂流记》,感受他的独特魅力;学习完《小草和大树》,向学生推荐《简爱》等等。
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一是要找到读写结合的连结点,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不要流于形式。二是不要把每一次的习作练习看成只有作文要求的那点内容,应把习作,不仅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还要把习作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知道写什么,懂得怎么写,进而喜欢阅读与写作。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机会,架起读写结合桥,科学施练,让读写结合之花在课堂绽放。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 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佳径,自觉实践,持之以恒,一定能领略到“读写结合风光无限,能力素养提高显著”的成功喜悦。
研修总结
不知不觉间,远程研修学习即将结束,回想起来真有点恋恋不舍、余味无穷的感觉;通过视频学习,慢慢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浅见,于是,也就一步一步得认真研修起来,细细品味,感觉既忙碌又充实,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虽然很忙很累,但我收获很多,感触很深。课程团队专家的专业指导,学员间真诚的交流,是研修让我有缘认识了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是研修让我认识到自身与教师专业化的距离,是研修让我知道应该更加努力,更是研修让我获益匪浅。
这次研修通过在线研讨,继续聆听国内新课程专家的专业讲解,专家们用他们渊博的学识,深厚的素养以及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精辟见解,更加激起我去知识的渴求和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通过专题讨论,我对诸多问题的认识比以前更深刻,更全面,也较以前有了更系统的理解。
这次远程研修学习了五个课程专题,研修中观看了著名同行教师的课堂实录,使我对课堂改革有更深刻 的理解与认识,对新形式下实行的课程获得新感悟。我认识到新课程,应该把更多的目光用来关注学习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备课的方法和技巧都更科学更理性,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让教师的教学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及时给与鼓励或表扬,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研修过程中,借助网络发表评论,和同行交流看法,畅所欲言。通过这个平台,在一次次专题的探讨下,对诸多问题的认识比以前更深刻和全面。引导学员进入情景,各抒己见,互动交流,并以作业或讨论等形式,发表看法,阅读相关文章、评论和课程简报,学员互动交流,教师获得相关知识和课堂教学操作模式,提高业务素质。
这次研修已接近尾声,但在研修中给我的思考却还没有结束,我也将努力把自己的领悟融会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艺术。远程研修给我的教育教学生活带来勃勃生机,使我在专业化的成长道路上拥有更多的自信!拥有更多的收获!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实现“读写结合”有效性之我见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广大教师不断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们发现,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读,其最终的目的是读为写服务,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读写结合”不但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所以在课堂上不仅要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更要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写,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并能有效,让“读写结合”不再是我们的一种理念,不再只是我们的一句口号,现以我的亲身经历谈一谈对“读写结合”的实践和体会。
一、深入挖掘文本,寻找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要想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利用好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钻研文本,要在把握课文主旨、感悟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领悟其在表达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即既要弄明白文本写的是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还要弄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文本,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方法,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如某位教师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时,就找到了我们
以往忽略的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文章的作者在写青年观鱼和画鱼时,不仅有真实的描写,还由此展开了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显得更加具体、生动。教师就着重抓住这一点,不仅训练学生的朗读,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描写生活中见到的情景,使文章显得更加具体生动。
还有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抓住作者采用大量的幻象来描写小女孩的心里活动的写作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学到描写心理活动的又一方法,显得那么有趣和有效。
以上两个例子表明读写训练的结合点,有时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教师在备课时,解读教材时,结合学生的学情挖掘出来的,从而实现读为写服务,读为实践服务。
二、读写结合灵活安排,加大训练密度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处而蹴,而是经常训练才能得到提高。除了教师要深挖教材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外,一些常规的小练笔应常抓不懈。
如课文后明确要求写的小练笔。就以四年级上册为例,课文后明确要求写的小练笔有4处:第11课《去年的树》中的小练笔“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再写下来。”第18课《颐和园》中的小练笔“我要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第21课《搭石》中的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的小练笔“我要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把这些写的训练渗透于阅读教学中,随文安排这些小练笔,给学生搭建一座座桥梁,营造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
除了教材明确要求写的小练笔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的提示,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引导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
灵动补白——打开封闭的心灵,补出灵动的火花。如教学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时,当了解到爸爸要求“我”把刚钓到的大鲈鱼放了的时候,“我”先急切地问,再大声争辩,最后无奈地乞求,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插入说:“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作者,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的心里会怎样想,会怎样做?请把你的感受写一写。”这样的一个写作练习与语文阅读密切结合在一起,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的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还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对写作的兴趣,从而实现读写结合。
真情表白——情到深处自然浓,书写下来最动人。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是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一个激发灵感唤起写作冲动的具体情景,使他们通过实际的体验,唤起兴趣,自然就有话可说。如我在教学《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这篇文章时,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然后我就向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将它写下来。学生从读学写,既加深了对“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这句话 的认识,又学到了在生活中如何去实践“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这个道理,有效实现读写结合。
想象续写——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课文不仅情节生动,而且故事性强。学生学到结尾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续写。如学完《小木偶的故事》后,我就提出问题:小女巫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给了小木偶后,在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请你接着编下去。实践证明,故事性强的文章学生喜欢读,而趣味性的写作,学生也“乐”写,“愿”写。
三、读写有的放矢,不能厚此薄彼
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必须有效衔接在一起。在当前,如果一味地去强调写而忽视了读,写就会陷入盲目性,写者会江郎才尽。但如果只强调读而忽视了写,读也会失去有效的巩固和检验机会,读者会失去读的目的,从而不知为何读,读为何。因此,读和写应有的放矢,不能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