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
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记红莲小学语文教师李立进红莲小学:陈少云
李立进老师1964年5月出生在湖北浠水县的一个偏僻小村,自小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就没再上大学了,可是,他并没有就此消沉,1984年他选择了没人愿做的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十三年,直到1997年考上浠水师范,成为国家教师,并与2000年调入红莲小学任教,其中的艰辛暂且不谈,我们说说20多年来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践“三个超越”思想的,即语文教学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课堂。
李立进的教学方法逐渐成熟,他同时也一直在思考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他认为,语文不仅仅是语文本身,语文的根本在“语”,也在“文”。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老师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品位、涵咏文字,与编者对话,与师生对话,与课文主人公对话,是实现学生个体与文本内涵精神共鸣的过程。所以李立进老师认为,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要给孩子打好两个基础:一是打好终身学习的底子,二是打好精神发展的底子,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他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农村语文教学“三个超越”的教改思想,并从2002年9月开始,在红莲小学一年级2班这片属于自己教改实验的天空下,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和同行一起实践着“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
“超越教材”强调的是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拓展。李立进 拓展了学生阅读的量,在六年的时间里,这个班的学生熟读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寓言,熟记了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平均识字在3000左右。他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品位,开阔了学生的阅读面。。可以说,融会在书籍中的智慧、风骨、人生态度以及表达样式等都成为学生终极关怀的永恒资源。
李立进的“超越课堂”强调课堂是小天地,天地才是大课堂,把社会当成课堂,而不是把课堂当社会。一方面他将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经常带学生去感悟大自然,去体念生活,去参加各种活动,去逛书店,还让学生自己编写文集“红莲文集”,让学生把社会和生活当成课堂。另一方面,他扩大学生精神视野,触及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超越教师”的核心是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水平,超越自我。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性格,让他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自己是优秀的感觉。李老师经常提示自己:要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自信和创造的尊严。因此,在李立进看来,超越教师就是教师自己的自我超越。
由于“三个超越”教改实践成果突出,2008年李立进被浠水县教育局评为小学语文教改典型,散花镇模范标兵。2008年他所带的班级毕业,语文成绩全县第一。教育局在全县发出了向李立进老师学习的号召。
李立进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激情来源与他对学生的爱、对语文的爱、对生活的 爱、对教育的爱。他把这种爱撒播在自己的教学和生活中。让身边的人都感受自己的激情。他的教改理念像一朵燃烧的玫瑰一般,他燃烧着自己,又香他人。
第二篇: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三个超越”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人说,就是她那个样子。
□优雅的气质、极具感染力的表达、恰当的体态语言„„她让人体验到母语的内在之美,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魅力,也让自己成为讲台上一道无法复制的风景。
□一个从山村长大的孩子,一支绽放在小学语文界的“玫瑰”,阅读,将两者神奇地合而为一。
■本报记者 张贵勇
窦桂梅,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出版《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玫瑰与教育》等多部专著,主编《小学语文目标质量手册》。她提出的“三个超越”和“三个回归”理念,在语文界产生广泛影响。
“读有字之书是光合作用,读无字之书是一种化学反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周围的世界,发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很多年了,清华大学附小校长窦桂梅一直有个习惯,一旦读到有趣的教育故事,看到感人的教育细节,或者有了新的感悟,总会在笔记本上记下来。
而今,大大小小的本子铺开来,可以铺满一书桌。凭着不懈的记录与反思,以及对阅读的热爱,窦桂梅从一名代过音乐、数学、美术、思品课的“替补队员”,成长为小语界最知名的特级教师之一,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专著,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主张。
透过那些或摘录或反思的文字,我们窥见了她的喜怒哀乐、她的成长之路,也拾回了她最初的读书时光。
被小人书叩开的阅读之门
“正是童年对自然的阅读、少年对小说的阅读,奠定了我后来的精神底色,界定了我一生的精神格局。”
“我从小在偏僻的农村长大,最初与文字的相遇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提及最初的阅读体验,窦桂梅说,她小时候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书,唯一能见到的就是小人书。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读小人书。在信息闭塞的大山里,那行云流水的线条、人物丰富的表情,再配上简洁生动的文字,像施了魔法一般深深地吸引着她。
上小学后,窦桂梅更加痴迷地读着小人书,凡是能找到的,她都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红楼梦》、《小刀会》、《西游记》、《大刀记》、《一块银元》、《周扒皮》等洞开了她未知的世界,让她有了一种忘我和沉醉的阅读体验。尤为难忘的是《三国演义》,全套48本的小人书,由于姥爷的事先铺陈,阅读时更是有似曾相识的体验。
中学是在县城读的,每天上下学都要坐火车。在候车室等车之余,窦桂梅习惯花上两分钱租一本小人书,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静静地看。一次,她沉浸在《秋风五丈原》的悲凉中,完全丢掉了周围的世界,当她终于从难以接受的结局中走出来的时候,猛然发现周围出奇的沉寂。完了!火车早就开走了。于是,她在候车室待了一整夜„„
而今,小人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即使在大型的书店或书城,也很难找到一两本原汁原味的小人书。机缘巧合,2003年,窦桂梅有机会去台湾讲学。在那里,她发现了小人书的另一种表达——图画书,一种久违的感觉油然而生。那些画面精美、富有想象力的图画书,有一种直抵内心的力量。于是,她带了一大堆书回家,包括《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爷爷总会有办法》等,并以之为教学内容,成为在国内讲授图画书最有影响的老师之一。
源于对小人书的潜心阅读,窦桂梅善于启发学生关注图画书的细微处,发现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潜在之意,从而生成了一个个生动而难忘的教学现场。一位教师听过窦桂梅的《我的爸爸叫焦尼》一课后,写道:“时间悄无声息地走过,一堂精彩的课也结束了,但窦老师的教学技艺却一次又一次地荡涤着我的心灵,启发着我的思想。这样的课堂绝不仅仅是活跃,也不仅仅是孩子们获得表达能力的培养,而是直抵心灵的爱的教育。”
人到中年的窦桂梅,如今依然喜欢看小人书,还经常买来很多套小人书,和低年级学生一起看。每每沉浸到小人书的世界里,她放佛又回到那个多彩的童年。
“文学让我窥见生命的美丽”
语文教师都该阅读人文经典。语文课一旦拥有了文学的味道,课堂一定令人期待又充满惊喜。
有诗云: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但对窦桂梅来说,识字,让她认识了自己,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也注定了她一生与语文相伴。
窦桂梅坦言,最初的认字是从报纸上开始的。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报纸往往被用来糊墙。每天睡前,她喜欢和弟弟望着天花板,一起玩找字的游戏。游弋在文字世界里的快乐,以及找到文字后的欣喜若狂,至今还清晰地印在她的脑海里。在此过程中,她的识字量飞速增长,尽管也有很多误读,如“枉费心机”一直被她读成“狂费心机”,“解数”被读作“姐”数,上学后才被老师纠正过来,而这也让她对教师职业充满了尊敬。
考上中师,走出大山,对窦桂梅来说,是人生的一段分水岭,也是阅读历程中的起跳板。当她第一次走进图书馆,面对卷帙浩繁的书籍时,突然有种几近窒息的幸福感,感觉世界一下子变得无比开阔,于是开始大量的不知疲倦的阅读。读中师那3年,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从普希金、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冰心、徐志摩、叶圣陶、老舍,从《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她都爱不释手。她尤其喜欢《简·爱》,喜欢反复品味女主人公的内心对白,女主人公甚至成了她心中不灭的偶像。这也是她在后来的代课生涯中,始终追求语文教学的恒久动力。
窦桂梅说,中师二年级时,她喜欢晚自习到图书馆读《红楼梦》,每次会以泪洗面,伤感不已,仿佛书中的人物就是自己。对书中那苍天之下的一生叹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虽不懂更深之意,但却一下子记住了这句话。有些书她不止读过一遍,一些语
句至今还能背下来,如《复活》开篇,“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阳光和煦,青草到处生长,不仅在林阴道上,也在石板缝里„„”
如今,一有空闲,窦桂梅就到学校附近的万圣书园淘书,一待就是多半天,她甚至打趣地将之称为“我的书房”。书园有很多人文社科类的经典书籍,而抱一摞书回家,手中的书和内心的感觉一样,都是沉甸甸的。
“与其说我爱看小说,不如说是文学让我窥见生命的柔软与美丽。”窦桂梅说,那些人文经典让她拥有了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在文学的熏陶和濡染中,经过时间的沉淀,她的内心变得丰富多情、细腻浪漫。而这也是她之所以成为一个对文字保持高度敏感、表达极具感染力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源泉。
语文教师要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在窦桂梅看来,文学素养的获得、精彩课堂的生成没有他途,唯有广泛的阅读。为了讲好课文《秋天的怀念》,她几乎把作家史铁生的全部著作通读一遍;为了讲好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她找来对这一历史事件有着不同评价的论著,深入钻研;为了讲好图画书,她更是收集了整整两大书柜的图画书,反复对比、琢磨。讲台上的她也因此总是充满自信、底气十足,总能展现文本背后的精彩,使自己的教学保持着很高的水准。就像一位业内人士所评价的,“她所着意带领孩子们走入的是一个美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美,美在丰富,丰富来自对不同人生的阅读”。
语文教师多读读人文经典,这不仅是一种自我经验的积累,更是教学的需要。窦桂梅认为,语文教师如果养成了阅读人文书籍的习惯,就一定能充满自信地站在讲台上。语文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彼时的课堂一定令人期待又充满惊喜。
写作是另一种阅读
一位语文教师读书、教书和写书的专业发展记录,实际上就是其专业素养提高的足迹。写作,会改变教师的课堂磁场乃至生命属性。
在小学语文界,窦桂梅的爱写和能写是出了名的。
而这种习惯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小学时,窦桂梅就喜欢摘抄精彩的句子。上初中后,她迷恋上成语典故和名人格言,于是本子上写满了“深智一物,众隐皆变”、“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等精彩的句子,并一度写在给同学的送别留言里。即使工作后,每次听讲座或参加培训,她都把当时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每每翻阅这些笔记本,当时的情景乃至当天发生的小事,仍然历历在目。
多年下来,窦桂梅记下了2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100余万字的教后记。在她看来,写读书笔记既丰富了她的语言,增强了她的语感,也使她获得一种终身受用的精神成长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从中练就了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她说,当我们把教的、读的、感悟到的记下来时,就会发现,那些方块字达成了语文专业素养的提升,化成了教学的结晶和印记。
于是,在出国访学之际,窦桂梅带回的除了巨大的心灵触动,还有一篇篇细腻而感人的行走反思。从日本回来,她写了《刻在日本国土上的汉字》等25篇文章。几年前,她去了乌克兰的帕夫雷什中学,带回珍贵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摆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在《朝圣帕夫雷什中学的日子》一文中,她写道:“带不走塑像,我却带来了最宝贵的没有在任何报纸杂志上出现的照片——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每一次望见他,不得不用一种与过去不同的目光凝视他。”2011年4月底,窦桂梅赴美参加中美文化交流活动。20多天里,她访问了美国教育管理机构、大学以及高中、初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写下了《由希拉里的演讲想到的》等数十篇文章。
除了教育随笔,窦桂梅也精心记录着自己在课堂上的行走过程,从而不断完善每一处教学细节。在教《珍珠鸟》一课时,她写下这样的教学困惑与反思:“人该不该放鸟?鸟会不会飞走?这是我教学的困惑,也是学生思考的困惑。在知识和真理发生冲突的时候,教育该如何做出选择?我把‘结’抛给了学生——假如我们是珍珠鸟,飞不飞走?这也许像讨论‘娜拉出走后会怎样’一样,令我们继续产生更头疼的思考。”
“记录这些教后思考,会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由具体问题延伸拓展开去,努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来反思、重建。”窦桂梅说,这样的书写不仅仅是课堂记录,还是从琐碎与无奈中剥离出有价值的思想,从而超越了重复的枯燥,让教学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其实,写听课笔记不是为了体现写作水平多高,更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不断积累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观照所教的课堂是什么样的现实和内心。
正是出于对课堂和内心的观照,窦桂梅得以愈加深刻地理解孩子,渐渐明白了何为真正的语文以及语文应该教什么,也使自己成为启迪儿童爱上母语的真正的小学语文教师。
但真正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是最终目标,如今的窦桂梅依然过着白天做校长,晚上做书生的生活,从阅读中汲取前行和超越的力量。因为,她坚信迪金森的那句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对话名师
唯有读书,身为语文教师的你,才能真正笑傲课堂,指点江山,才能自如应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刁难诘问,每天引得学生人欢马叫,教室里艳阳高照。
读书 最需要的是行动
■本报记者 张贵勇
教师要有一颗柔软的心
记者:教师的知识结构影响教师的阅读层次。你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最缺什么?最需要阅读哪些方面的书籍?
窦桂梅:小学教师欠缺的主要是人文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现在很多老师的心不够柔软。我们今天看到媒体报道了部分教师毫无人情与底线的行为,这反映的首先是这些教师作为一个人,应当拥有的正义、平等、博爱等最基本的素养是缺失的。当然,这背后有小学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负担普遍很重,白天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没有片刻的喘息,这是不从事教职的人们所无法理解和体会的。于是,相当数量的教师不看新闻、不读报纸,更不读书。对于这样的教师,只要能捧起书本,哪怕读读文摘小品、掌故趣闻,也算是修身养性了,总好过逛街、打牌。而对于在教师队伍中的“有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们”,我想不用我的推荐,他们也一定能够自觉地丰实自己的思想。
关于学科专业素养方面的阅读,可以分成两种,一是教师应当读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方面的读物,特别是当一个成熟教师到达高原期的时候,回头来看那些曾经读过的书,也许就会有许多新的领悟,觉得“诚哉,斯言”。另一种就是教师应当读的所教学科的相关读物。以语文教师为例,起码得系统读过文艺理论、中外文学史、古代现代汉语,以及相当数量的作品文选。
不论是阅读哪种类型的书籍,经典和原典都是首选。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代表作家作品本来面貌的原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建立读书与教书的联系
记者:语文教师要成为杂家。对于如何更好地吸收文学、历史、心理等学科知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为教育教学所用,你有什么样的经验或建议?
窦桂梅:其实不单是语文老师,所有的教师都应当成为“专才和通才的结合体”。关于语文教师的阅读,我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循序渐进,量入为出。我们知道,引导学生阅读时,第一步是培养兴趣、请君入瓮,其实教师读书也是这样,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书籍。如果觉得韦勒克和沃伦合
著的《文学理论》无趣,不妨先从孙绍振、王先霈的文本细读指导丛书读起。觉得《万历十五年》太过理性,《明朝那些事儿》足够通俗易懂。《存在与时间》太有挑战性,《苏菲的世界》、《思想的盛宴》也是不错的速成替代品。凡有所得,必成学问。
第二,逼着自己养成读书习惯。好的习惯需要重复练习方能形成,如果以前没有读书的习惯,那么逼着自己每天抢一点、占一点、挤一点时间,就像薛瑞平老师说的“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逐渐形成习惯后,手边没书的日子,反而觉得分外空寂。
第三,学会建立读书与教书的联系。虽然书中有黄金屋、千盅粟,但死读书的结果就是读死书。语文教师在读书时,心里要有一根弦,那就是书中的内容是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关,凡是好的素材要注意积累,说不上什么时候的偶然得之,会为你增光添彩。
但是,无论如何,读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唯此,身为语文教师的你,才能真正笑傲课堂,指点江山,才能自如应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刁难诘问,什么公开课、评优课统统纳入你的五指山中,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文武昆乱不挡,每天引得学生人欢马叫,教室里艳阳高照。
校长阅读打开另一扇窗
记者:从普通教师到校长,你的阅读内容和方法想必发生了改变。你认为,作为校长的阅读与作为教师的阅读,有什么不同?作为校长的阅读,你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窦桂梅:担任校长之后,角色转变了,有太多从来没有经历过、没有学习过的事情要去面对。所以,此时的阅读不再仅仅是个人意义上的爱好,而是带有责任、有所担当的阅读。因为,你也许会因为阅读而改变学校的航向,作出自己的决策。
金克木老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将阅读分为以下几类:跪着读的书——神圣经典;站着读的书——权威讲话;坐着读的书——为某种目的而进行阅读;躺着读的书——文艺类书籍;走着读的书——能自身与之对照,与之谈话的书。
如果说当教师时更多的是跪着读、站着读、躺着读,那么做了校长以后可能更多的就是坐着读和走着读。坐是思考的姿态,依靠它,我学着在未知的领域里通过阅读获得宝贵的经验,比如对经济学、管理学书籍的阅读。走着读,代表行动与实践,不论印证、对话,还是比照、反例,都为我提供一面照出自己的镜子、一条坦途之外的小径。比如说,我曾经读过教育论,如今站在校长的角度回顾,有些曾经我不理解的问题,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似乎觉得就是理所当然。一些没有读过的课程论,进入我的视野后,我所思索的就是这本书带给学校的意义,而非仅仅限于曾经任教的学科。
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放弃了一些曾经吸引我的愉悦,但也为我打开了一扇未曾开启的窗。
名师书摘
写作中沉淀生命
■窦桂梅
当今,各种关于课堂教学的讨论像暴风骤雨一样不断冲刷着我们。一方面,我们要面对各种理念的更迭,以及各种关于课堂教学的批判;另一方面,每天还要在辛苦琐碎的课堂生活中徘徊,折腾得疲惫不堪。课堂教学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面对惶惑,或多或少都要执教公开课的我们,应当如何寻找课堂坐标?怎样克服一次次研究、试讲带来的审美疲劳,让激情、希望、魅力经由研究课的一点,漫射到教学生活的年年岁岁、角角落落?
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让笔静静记下自己,在课堂本身找寻“我是谁”。语言是开出来的看得见的心灵之花。每一次记录,都会挖掘自己的心灵,并把它彰显出来。
每一种力量、每一个领域都要找到一种合法性来为自己论证,每一个人也都需要自我引导,自觉营造课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等待任何权威的指令。正因为写,你的笔就要和你的课堂通过心灵的桥梁发生联系,你会忠于你的课堂,兼纳别人的声音,始终不会迷失自己。
于是,一个字,一个宇,具体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句话、那一句话,组成了这一段话、那一段话„„千万朵花的美,是一瓣瓣的、用笔绽放开来的灵魂之花。当这涓涓细流终究汇聚成海,海纳百川的你怎能不“笑傲江湖”——如此,你也许会感慨:阅读自己的课堂“录像”的文字,就是倾听心灵花开的过程。
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精彩。花的开放,赢得的是尊重,积累的更是尊严。写,也许会改变你的课堂磁场,甚至改变你的生命属性。
我围绕“课堂捉虫”写下了近百篇的课堂反思,并因此出版两本随笔,还出版了其他几本专著。有些贴在网站和自己的博客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这些文字汇集起来,就是一本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堂指导参考书。
自己尝到甜头,我还鼓动其他教师一起写。之所以能够有底气在众多比我学历高的青年教师面前诲尔谆谆、诱人循循,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引我走向教学觉醒之路的教学反思——教育写作。有一次,我没有时间给教师评课,就让他们自己写写教后反思。没想到,两个年轻人的“反思”引发了大家的反思。谁说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正像他们自己感受到的,写,让自己更切身明白“曾经”是怎么回事。
课堂内涵丰富,写作形式就会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平实的语言白描叙写,又可以用诗意的警句吟咏抒怀,有话则多,无话则少,写中有学,学中有思。写,或深邃或宏大,或微小或辽阔,或忧愁或明快,或抒情或议论„„
就是这不拘一格的、一系列的书写,令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思想与细节,在头脑中一次次地“昔日重现”;能够保持对自己课堂问题的清醒,对评价者的“距离”,自觉地辨别批判的声音,就可以“跳出课堂本身”,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慎看待自己的课堂。
当我们阅读自己心灵的文字花瓣,轻点自己记录的精神财富的时候,我们文字里投出的理性是否变得更加敏锐和灵动了?我们的语言是否因为更加中肯,而引发教学行为上的忠直?我们的心灵是否因书写变得更加正直、勇敢和善良?我们的道德使命是否因不断累积,而变得更加清晰而富有力量?
看来,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
名师荐书
《思想的盛宴》,[英]约翰·亚历山大·汉默顿著,九州出版社2005年出版
推荐理由:我们常说“教师应当是给学生开书单的人”,但谁又应当是为教师开书单的那个人?这本书就像一本经典名著的目录,用忠实于原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100部思想名著,内容涵盖哲学、宗教、历史、自然科学等领域。阅读它,是一次真正的思想盛宴。
《道尔顿教育计划》,[美]海伦·帕克赫斯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
推荐理由:尽管读过很多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但是《道尔顿教育计划》所带来的颠覆性意义是最令人震撼的。书中展现的教育世界,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已经不是改良层面的对教法、学法的探讨。完全依凭孩子天性设置的教育方案,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作受教育者的天堂。
《先知·沙与沫》,[黎]卡里·纪伯伦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
推荐理由:作者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他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全书以散文诗的笔调娓娓道来,又句句箴言。
爱与美是全部的主题,除非亲自阅读,否则那种对于心灵的慰籍无法转述。特别是对照之前读过的冰心的译本,钱满素的译文流畅上口,很好地还原了原作的诗意。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县,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等专著。先后获得吉林省五四青年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等荣誉称号,2001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
窦桂梅——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首要的是教师有自我专业追求。但仅有追求是不够的,还要体现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的精神。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站在课程的高度,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到专业提高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
一、启程----自发追求
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我以为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只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来给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师自己。
我来自农村,那块沃土把执著追求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植入我的生命----我坚信,要自强不息,要奋力拼搏。不管在哪个单位,从事哪门教学,只要埋下头来,任劳任怨,必能成为业务骨干,做出成绩,显出存在的价值。
1982年,15岁的我走出山村,走进吉林师范学校。四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做文书工作。同学们羡慕,我却不情愿----既然学习了四年的师范,就该成为一名好教师。几经周折,终于改派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由于分配太晚,我被安排到教务处做辅助工作。在这个岗位,我一干就将近5年,先后教过语文、音乐、数学、美术、自然常识、思想品德几门课程。每一次代课,我都全力以赴。代数学课时,所带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代音乐课时,上过大型公开课。但我感觉自己还是喜欢语文,而且语文教学也能更好地丰富自己的底蕴。因此,几年里我没有停止过恳求领导,要求岗位更换----教我最喜欢的语文。1991年,我终于如愿以偿。“打杂”的五年,使我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我也会不自觉地把音乐、美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形式整合到语文教学中。
(一)靠“韧”劲学习
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我,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后来,上网阅读也成了我学习的一部分。无论工作怎么忙,我都挤出时间学习。教育名著、文学经典等各类书籍占据了家里四面的墙壁。《南方周末》《人民教育》《书屋》等报纸杂志也成了我生活的伴侣。从23岁到32岁在作为居家女人最为辛劳的时期,我利用9年的时间,从函授的专科一直读到师大研究生课程班。记得报考中文函授本科的时候,我每天下午5点钟到师范学院进行补课学习,晚上9点钟到家后,再给孩子做第二天上幼儿园的菜,有时还要备课,或者给学生改作业。之后,我再复习成人高考的内容,直到半夜才睡觉。半年下来,我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中文函授本科。几年来,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
(二)靠“闯”劲实践
日积月累,书读得多了,听得也多了,我越来越感悟到:课堂教学真是一门艺术,有领导、专家指导的公开课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快车道。于是我找到校长要求上公开课。工作了30多年的李校长,从没有见过自己争取上公开课的教师。他告诉我,要先在年级组内练练,然后再说。于是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我都特别积极地参加。除了年级组内老师的帮助,我三天两头请领导、专家听课,每一次接受领导评课我都郑重地把本子打开念道:“上节课里您告诉我有以下几条缺点,您看这节课我改了多少。第一条„„第二条„„”我经常用录音机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下来回家细听,把发现的问题记在心里,争取在下堂课改进。1992年我终于有了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执教《王二小》。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教,推翻了,再重来„„第二天就要上公开课了,下班后我一个人留下来做最后一次试讲。在我眼里,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就是我可爱的学生„„由于太投入,竟忘了去托儿所接孩子,托儿所阿姨等不及了,把孩子送来,可是课还没讲完----于是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粉笔继续演练„„由于巧妙的情境营造,生动的语言感染,真诚的师生交流,加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感人歌声,打动了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从此一炮打响,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在市级、省级公开课中得到历练。平常,我努力把每一节课都当公开课来要求自己。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1995年和1997年,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均获一等奖。
(三)靠“恒”劲积累
不断的积累已经成为我的自觉行为。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之余,我努力挤出时间写教学随笔,教育心得,哪怕是几十个字也赶紧记下来。另外,我在“教育在线”网站经常粘贴自己的豆腐块,以便和网友交流。几年来写下了100多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出版了《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在清华附小两年中,我和教师们一起大胆实践,勇于尝试,每一次听课后都给教师评课,努力做到优点说透,缺点不漏,策略给够。到年底听了500多节课后,我给76位一线教师,每人写了一封长信,结集为《教育的对话》----总结我和教师交流中的收获和思考,并发给他们作为我的工作总结。这种交流的方法让教师有了一些感触和思考,我和他们在对话的过程中彼此了解,共同鼓励,一起成长。
通过自己的实践,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首要的是教师要有自我专业追求。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跋涉----自觉尝试
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作为语文教师,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奠基,是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1994年下半年,我新接了一年级五班,在这片“自己的园地”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我的学生以及其他科任教师一起用心经营了六年。
(一)超越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往的语文学习,大多数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然而,我发现,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位的阅读和积累。于是我有意识地扩展阅读内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做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准确地自选教材。
在教学中,我和学生大胆地对现行教材进行增删取舍。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六年中,在积累内容的纵深递进中,学生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平均每个学生的识字量在3000字左右„„更重要的是,我将读书的视野从课文引发开去,从文学的视野走向人文的视野,走向文化的视野,把读书作为学生重要的语文学习过程。从“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到美国教育部推荐给学生必读的书目等。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语文知识,而且在书籍的人文熏陶中建构精神世界,形成健全人格。
再比如,六年里用自己编辑的《诗词300首》,我带领学生背诵了300多首古今诗词。从《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从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孩子们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情怀,从而抓住了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了“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的现象。张一帆同学在一次期末考试中“马失前蹄”,一向得意的他沮丧极了,在我开导他的第二天,他送我三首词《西江月》《生查子》和自己独创的词牌----《独笑傲》。他在这首词中写道:
泪眼已朦胧,成绩难留心中。
风光还是旧时同,恰似,一场春梦。
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必见伤痛。
荣辱成败瞬念空,仍笑,明朝春风。
试想,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创造!强化语文的诗教,时时拨动学生诗的琴弦,可以说,融会在书籍中的智慧、风骨、人生态度以及表达样式等都成为学生建立人生终极关怀的永恒资源。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钻入教材”是基础,“跳出教材”是拓展与深化,前者重认同与理解,后者重“反刍”与应用。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认识路线,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不但应在量上扩展延伸,还应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人民教育》在1999年第二期发表了我的《敢向教材发难的孩子们》一文。文中讲了对《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课文进行延伸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情节的创造;讲了《荷花》《小站》等课文如何修改教材内容的情景;讲了《一夜的工作》《为人民服务》等课文向作家领袖提意见的鲜活事例。
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我们自豪,自豪的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厚,可我们却痛惜地看到一代又一代人人文素养越来越单薄。我,一个从事“人之初”教育的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中华民族将来怎么拥有高贵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应由我,由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搭建。
(二)超越课堂
“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我告诉学生,也提醒自己,学好语言不仅在课堂,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它有着广阔的天地,与生命的成长共始终。
因此,我的语文课将语文引向自然,引进社会,引进生活,引进时代,着眼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六年中,我请学者教授专家来作讲座、答疑;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如体育表演,口头作文大赛,课本剧表演等。我还经常和学生逛书店,看展览,看焦点访谈,进行热点采访及社会调查活动。班级组成记者团,采访同学、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人。当然,还要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于是我每学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编辑杂志,迄今已编有《萌芽文集》《创造文集》《诗画文集》《发现父母》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亲近大自然,触及社会热点、焦点时所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认。
超越课堂,不仅要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还要触及他们的心灵。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开展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灵对话活动。一封封故事真实、感情真挚的家长来信,从《莘莘学子话艰辛》到《书的故事》,从《不堪回首的文革》到《孩子,我正在看着你们呢》„„他们讲述着自己的求学经历,少年生活,工作压力,下岗困惑,母子情深,父子隔阂„„同学们觉得来信的家长虽然是事业的强者,人生的英雄,但又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不像电影小说中的人物那么遥远,而恰恰是自己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就这样,一封封学生的《望星空》《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永恒的伴侣》等回信,带着滚烫的泪,含着浓浓的
情传到家长的手里。且不说学生怎样情动辞发,妙笔生花,写作水平如何提高,单就精神世界的启迪就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家长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又回信和孩子们交流自己的读后感。有的提出希望,有的提出建议,有的赞叹不止。梁大为的妈妈读着那些理解、支持、鼓励的信不知哭了多少回。张继扬的爸爸一篇一篇回味着孩子们给他的回信,并利用双休日把亲戚的孩子叫到家里,把回信当做教材教育孩子们„„最后在家长强烈要求下,学生自发编辑一本集子----《发现父母》。相信,这份精神礼物将成为他们人生历程中一座不朽的纪念丰碑。
六年级的下半年,我又开展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对话。我给75个孩子写了75封心灵对白。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优缺点等用六年里发生的小故事进行叙说。从写给赵航平的《想念你优美的声音》到写给黄杉的《努力吧,石头会变成钻石》;从写给宋宇庭的《擦干眼泪你会变得更潇洒》到写给谢瑶的《你拥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学生以自己的爱回报了我的爱----从齐林的《让生命闪光》到宫策远的《点亮一盏心灯》,从孟楠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到《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封封纯真、感动、感激,甚至提建议和意见的信都化作了爱的翅膀让我的心伴着幸福的泪飞翔!所有的感觉都沉淀成一句话:“当老师,值!”
由此,在超越课堂的过程中,语言已经不只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存在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才能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只有这样的语文学习才能为他们身心的健全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超越教师
“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超越,是教师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如何让教师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大书呢?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脱离教师的搀扶学会学习,最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呢?
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绝不是不可超越之。教师不是全部知识、全部真理的化身,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中鼓励学生有超越之胆,敢于超越教师的精神;有超越之识,能够超越的能力;有超越之智,实现超越的成功。语文的学习应该寻找一种和学生谈话的轻松,态度的平等亲切,心灵的坦诚和谐。语文绝对不是只依靠教师就能学好,而是需要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从一个标准答案中体会一次独立的思考。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你的一样多。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语文教学能成为教师和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一道幸福成长,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
首先,努力让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学生的感觉----我这样提醒自己:“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认识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了自信和创造的尊严,他们获得的是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
其次,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就要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答案。一个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思考和辨别批判的人,我们怎么能指望他去开拓、去创造?我们追求语文教育人文底蕴的积淀,我们谱写思想冲破牢笼的教育诗篇。只有这样,我们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上台当老师,敢和你平等对话,敢挑你的毛病,敢提出和你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
记得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想让学生心中永远树立邱少云这位著名战斗英雄的伟大形象。于是抓住课文中的:“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进行了精心设计。首先让学生画出最能表现邱少云精神的词语,在挖掘了“千斤巨石”“一动不动”词语后,我引导学生抓住“半个多小时”思考:“烈火刚刚烧到邱少云身上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当他疼痛难忍的时候是怎么想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时又是怎么想的?”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有的说邱少云想到了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他的生命;有的说邱少云太伟大了,他一定在心里高喊“共产党万岁!祖国万岁!”有的说为了战斗的胜利他一定会想,这点痛算什么,我才不怕呢。正当我非常激动地准备和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两句话时,有个学生却说话了。他说:“要是我的话,那非疼死我不可,我想火刚开始烧的时候,他坚持住了,真是了不起,不过火烧到一半的时候他有可能就昏过去了,那么他后来什么也没有想。”又有一个学生说:“我不同意老师和同学的意见,我曾被水烫过,疼痛的滋味实在难忍,那么火烧的感觉会更难受。如果说他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没动一下的话,他心里肯定没有想那么多,心里肯定只有一个念头:挺住挺住再挺住!坚持坚持再坚持!就是凭着任何力量无法抗拒的意志,他坚持到了最后。”还有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你让我们猜邱少云心里是怎么想的不好。其实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就会很感动的。本来读的时候想掉泪,可是一分析就没有感情了”。还有的同学奇怪地质疑:“邱少云他们是先遣部队,埋伏在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大火在他身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他身上带了子弹和手榴弹,那么这些一点就着的易燃物品被烧了那么长时间,怎么没有爆炸呢?”一个悲壮的画面被拆卸得七零八落,学生的激情没有了,变成了一个个困惑,一个个怀疑。我呆住了,面对英雄,教师会认为他们是神,并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在学生的眼里却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才不接受你的看法呢。的确,神是遥远飘渺的,而人的情感却是相近相通的。由此看来,靠老师是不够的,只有自己去想,去悟,去创造才是最可靠的。
可见,超越教师的过程,不仅是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综上所述,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课堂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体能的、知识的、智慧的极限,从而实现自我审美的过程,自我创造的过程。由此可见,为生命奠基的过程,就是自我超越的过程。
凭着全心全力的付出----天道酬勤,我登上了事业的一个又一个台阶。1998年被吉林省命名为教改典型。2000年,省教育厅为我召开了《窦桂梅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会》。2001
年10月24日,我作为国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的主讲人,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了《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人民教育》全篇刊发。
理想的风筝飞得高远,是由于实践的线索柔韧。因此,教师专业探索表现在“思想的技术”也好,“技术的思想”也罢,都必须是“紧贴地面而行”。与其描述千万遍花儿的美,不如让自己一瓣一瓣地开放。
三、探索----自悟提升
如果抱守以往的经验或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该继往开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站在“课程”的高度,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既要紧贴地面行走,又要怀抱问题意识,大胆尝试探索,拥有专业发展精神。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尝试通过“主题”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从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与美好,建立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联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每一个“主题”就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脚印,并构成学生的成长道路,成为其人生轨迹。
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我调入北京这“百川汇合”的教育入海口,来到教育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海淀区,工作于清华附小。面对新的校园,新的领导班子,我在这国家课程改革的重点实验区,一次次经历观念的洗礼,理念的撞击,实践的研讨,短短两年里,我的教育生命再一次注入了成长的活力,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提升。
(一)为什么提出主题教学
我想,《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之所以能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并成为清华附小的教学理念,是因为它改变了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现状。无论从“大语文观”的角度,还是从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的角度来说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回顾以上六年的语文教学探索,我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全部的热情,在教学中增设了大量的活动项目和选读内容,并且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实现对教材与课堂的超越。但我的课堂教学还只限于改良层面,而且总有那么一点“茶壶里面翻波浪”的味道----我感觉到,自己当然也包括相当一部分教师仅仅是从课外打包围战,而未完全进入主阵地。
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检索在学校积累的知识,如目不暇接的“满汉全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些“片断”知识不是被遗忘就是无法与其他经验作链接。尤其是在目前知识爆炸的时代,许多昨天的知识和方法在今天新知的浪潮席卷之下溶解了,猛然间,我觉得所学内容变成一场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学校的业务校长,我深深懂得: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中探讨的重要问题。因此,目前我面临的任务不光是教学实践,还要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反思,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与创
造,形成既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又能指导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效率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这对我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那么教师怎样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积累智慧和情感,立体建构一个教学体系,在主课堂上做到合理高效,追求教学最优化,使教师和学生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奠基?我读了西方统整课程理论,联想到了比较文学中的母题研究,于是就提出了“主题教学”。
这里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也不是写作主题,而是文化主题。即以人文性为线索,兼顾语文知识和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等,类似于比较文学中的母题。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和形式重新作一番统整。这样的教学,密度强,容量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可限量的,如信息资源的获得,价值取向的形成,当然也包括知识以及能力的掌握与提高。
在海淀中心学区领导的指导下,在我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一边定期为教师上教学观摩研讨课,探讨如何以教材的一篇带动多篇,一边尝试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扩展与提高。“主题教学”的探索当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努力在理性思考支撑下去实践,去摸索。“主题教学”是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在研究过程中,我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与整合: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和多重的联系,以求整合;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互相协调和整体发展。基于这些思考,2002年我为海淀中心学区的教师上了《朋友》两节课,就以“朋友”为主题,自选古今中外关于友情的四篇文章,本着以上思考展开教学。初步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相关领导、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更使我坚定了这一追求,使我的教学实践以及理论认识又有了新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主题内容的选择是多角度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因此,主题教学的模式也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固定的。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单元,或者自己建构的主题单元,挖掘主题内涵,结合相关语文知识灵活地创意、规划、实施。强调整体和综合,强调综合性语文学习。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获颇丰,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劳动。
我们学校现在使用的教材就是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来建构的。作为实践主题单元教材的教师,就不用花大气力对教材进行统整,而应该领悟教材以主题单元编写的意图,很好地使用教材。当然,也可以在大语文观中审视或者建构教材,即超越教材并且围绕主题重新选编内容。这样做,就打破了原来以知识逻辑体系框限人和那种知识单元教法“见学不见人”的弊端。“主题单元”让系统性退隐幕后,让学生通过主题学习,建构和凸现后隐的体系。可是,我发现大多教师对“主题单元”缺乏认识,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课程教材再先进,如果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以不变应万变,改革的结果可想而知。“主题”教学不仅可以作为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
(二)怎样实践主题教学
从语文学习规律的角度进行“主题”教学,那么语文学习就既要着眼民族的未来,又要着眼学生个体的发展,引领学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在他们熟悉的系列生活中,寻找语言文化的根源,汲取语言文化的汁液,让他们在语文生活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在立体多维的大语文生活中,沐浴着母语文化的光辉,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使得语文素养在同类的量的累积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教师既要当主题教学的“设计师”,更要当主题教学的“建筑师”。因此,落实主题教学的内容和主题教学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相关资源,并花心思、下功夫创意教学流程。当一个主题愈具有意义,愈深入或精致地处理,愈能置于情境脉络,愈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中,学生便愈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当儿童的生活兴奋点与社会建立起不同、具体而主动的关系时,学习就趋于统整,因此,学习的连接就不再是个问题,并能整合地成长----也许,这是一次真正的学习。
当然,在主题单元学习的最开始,教师就要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计划、目的、学习时间以及将要进行的主要活动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教学的设计,教材的整合、方法的选择„„都需要细致策划。甚至可以把“创意”全盘托给学生,和学生一起拟定方案。目的是围绕“主题教学”,关注人的发展,为师生间和谐发展、共同成长提供条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的活动保证,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为此,我们可以把语文“主题”教学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通过文本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第二个层面是指母语文化系统负载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积淀;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长与形成。相比之下,其中第一个层面是显性的,后两个层面是隐性的。不过,三个层面没有顺序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容,交织在一起。1.整合----建立第一对关系:人和自然、社会
教学时,首先要抓住以上三个层面的“共振点”,也就是那些连接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触发点”,即主题。也许你有这样的感受,学习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人世间的爱恨与冷暖,领悟到的是大自然万物的生命短暂和崇高,感慨高科技带来的神奇和悲欢„„也就是说,首先吸引你的是无形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语言表达形式。这一个个情感激荡起伏的“兴奋点”,如“诚信”“亲情”,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等,就是主题。当然,主题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
比如去年秋天,看到落叶满地,我便在一年级围绕“落叶”的主题,设计系列主题教学内容。比如整合几篇文章进行细致学习,捡地上的树叶进行“拔根儿”的说话游戏,选合适的落叶进行贴画写话的比赛。下面即以课文为主,附带其他内容编创的“童话剧”为例:
主要课文是: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上去,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飞来看见了,低声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教学伊始就创设情境,教师和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采用文本、师生、生生对话的方式,抓住“爬、躲、藏、游、飞”这些表现小动物动作的词语,比较品味。然后再朗读体会落叶给蚂蚁、燕子、小鱼、小虫带来的情趣。之后加入《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目的是让孩子们体会落叶的聪明能干,还能写信给冬眠的青蛙、贪玩的松鼠、南去的大雁、山里的孩子。最后和学生一起朗诵我编写的小诗:
春天来了,带着微笑,飞上树梢。
风吹过,哗啦啦,我们舞蹈。
风住了,静悄悄,我们思考。
放假了,乘着风儿,带上奖状,回到大地的怀抱。
小虫的屋子,蚂蚁的小船,鱼儿的大伞,燕子的电报„„
啊,大地,亲爱的妈妈!在你的怀里,我们好好睡觉。
这样,用描写“落叶”的童话、诗歌组合进行教学,孩子们认识的“落叶”就人性化了,立体化了。这落叶,在春天带着这样的微笑来到地上;夏天,风吹来她们舞蹈,风停止她们思考;秋天,他们就带着奖状落到大地。蚂蚁的屋子、小鱼的大伞、燕子的电报、还有给青蛙、松鼠、大雁的信„„嗨!都成了落叶的创造。就这样,“落叶”带着快乐回到了妈妈的怀抱,静静地睡去。来年,落叶还会继续当屋子、做小船、拍电报、写封信。
主题教学把原来破碎分解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整合成一个“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组成立体的主题。学生阅读同一主题下的系列话题,会在更大的空间中,多角度地获取信息,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的升华。2.积累----建立第二对关系:人和母语文化
主题教学好比一个背景。这个背景既包括母语文化和世界文化这个巨大的“场”,也包括母语文化的承继、世界文化的吸纳,还包括每个学生成长的精神环境,这些都是语文教学要考虑的必要因素。让所有孩子拥有基本相似的母语文化背景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丰富人生的涵养。
小学阶段是个体开始体认人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过程的重要阶段,依靠有限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才把超越教材看得如此重要。但是,怎样让学生在目前学习科目繁多,学习压力大的前提下,对于母语文化的积累做到高效率----这确实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比如,对于我国古代诗词的积累。以前我只注重量的积累,并没有过多考虑如何积累更有效。如果利用“主题”来建构,比如按照四季、地域、风俗等分别组合成“山水”“离别”“节日”等,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从而学会对比与区分。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生命参与和历史证明了的诗词精品,被“统整”之后,就如同空气一样从学生的口中进入大脑,流入血液,渗透到生命深处,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实现学习的快慰、成长的欢欣和人生的积极。
譬如对蕴含在童话、寓言、对联等中外文化精神的传承,采用主题教学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内涵,既有精神成长、社会生活以及世界万象的内容,更包括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对母语文化的深刻认同。如果说整合是为了学生在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分辨自然人和社会人异同的话,积累则是在建立人和母语文化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学会分辨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异同。也就是说,教学除了积累语文知识,还要基于对地域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尊重。教学内容应尽可能以母语和世界文学精品为主要内容,体现国家、民族的精神。惟其如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言才不只是学生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学生存在的精神家园,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全的发展,这将为其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此,语文知识的组织和统整必须置于个人、社会、学习研究所形成的脉络中。当真正的课程统整后,你会发现知识学科不但不是敌人,而且是必要的盟友----从更为广阔的文化知识天地中汲取人类的文明和思想的养料。
总之,母语教育强调文化背景的渲染是十分重要的。主题教学的过程就像在一幅伟大作品的背景或者框架中,整体把握、螺旋渐进,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内容。学生知识和情感的大楼以及母语文化的画面主体,就一点一点地被
“描绘”出来了,从而在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过程中,完成了一幅壮美深远的图画。
3.自省----建立第三对关系:自我的确立
如果说强调积累是强调对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那么主题教学中的另一个层面,反省----自我的确立,就是强调对于个体人格或个性的塑造。努力让所有孩子拥有个性化的精神世界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
我的基本立场是:不是在教学中造就学生的思想,而是学生个人的思想从课堂学习中汲取营养而成长,由种子到大树,到开出花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因此,主题教学也是学生的灵魂吸取自身成长需要的营养的过程。它不是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视为一元思想的灌输,而是引导每个学生在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个性及经历产生不同的感受,走上正确便捷的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的跑道,并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丰满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
我在以《亲人》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时,以同一个作者魏巍的《再见了,亲人》《我的老师》为主讲教材,结合现实社会,补充其他语文资料以及音像资料,跨越时代,跨越国籍,跨越自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探讨对亲人的理解,体会多种亲人的重量。教学时,从会意字“亲”入手,想象“树木高高立,枝壮叶儿绿;父母和子女,就像叶连枝”,领会亲人之血脉相连。然后引导学生倾听窗外的声音,在那些抗洪抢险的战士,抗击非典疫情的白衣天使,以及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的人物”中体会同一个祖先同一个中华的亲人之爱。
接着重点引导学生跨越国界,放眼世界,体会中朝友谊《再见了,亲人》中爱的奔流与燃烧,人间至贵的爱的轰轰烈烈。最后回到《我的老师》中不是血缘关系,不同于轰轰烈烈的平平淡淡的爱。另外,结尾推荐几本书给学生,如描写人间亲情的《爱的教育》《马燕日记》《我们仨》等。另外,索性引发开去,推荐沈石溪的《鸟奴》《红奶羊》《一只猎雕的遭遇》,椋鸠十的《独耳大鹿》《雁王》《消失的野犬》等动物亲情故事。我想,这小小的课堂是不能把“亲人”的主题讨论全面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引发开去,我相信,学生作为父母的亲人,老师的亲人,在这堂课中不仅仅是学会感动,他们将各自带着对“亲人”的体悟,把这堂课获得的感受内化为自己的力量,学会去爱。那么,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凡凡,随着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感悟,会带着各自的领悟和体验体现这份爱的实实在在,并伴他们走好生命的每一天。这样,主题教学就在个体人格建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由此,主题教学中感性的情感和理性的思想,可以在不自觉中引领着学生品味课文遣词造句来体味其匠心所在。反之,学生得到的将是没有生命的读写之“技”,丢弃的却是影响终生的精神之“道”。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主题教学下的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积累多了,眼界开阔多了,思想认识自然就变得开阔起来,进而产生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放飞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认识,开掘他们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样的课堂----标准化的结论、服从化的关系、程式化思维的坚冰就会打破。也许丰富多维的立体主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很好地践行陶行知的“先生最大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懂得“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过程。
总之,围绕特定主题教学所带动的人文性就像是一首乐曲的主旋律,那么得到落实的工具性就是那不断颤动的琴弦,而教师就是指导学生弹奏高妙乐曲的琴师。因此,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文化”,就统领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就不必在这两者如何统一的问题中纠缠或困惑了。当然,主题教学的研究还处在青涩阶段,主题阅读、主题作文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开发,距成熟还有一段距离。
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主题课堂教学,目的是不只是限于教材一隅,不只是单纯的教和学,而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共同探索,在感受课堂的情感涌动中一起幸福成长。努力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健全的发展,努力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最近一直在学习窦桂梅老师的语文教学方法,通过看窦老师的博客了解了窦老师,窦老师的“三个超越”理念是值得我所推崇的。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中大胆地对现行教材进行增删取舍,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源泉,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窦桂梅认为“钻入教材”是基础,“跳出教材”是拓展与深化,前者重认同与理解,后者重反刍与应用。这是她的第一个超越。第二个超越是超越课堂。“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这是窦桂梅告诉学生同时也是提醒自己的一句话。第三个超越是超越教师。
这个教学理论不是一节课的教学模式、思想,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的目的。再好的教材也有不实用的地方,它只是附和大多数人或地区的意见。对于教学,我虽是个新手,也知道从熟悉的事物、环境寻找规律,学生会更明白,学生更理解也更会用;其实,我们都知道,教育不只只是课堂,或者说课堂其实只是教育 的一小部分组成,跳出课堂才是目的,我们教育不是教出书呆子,我们希望的是孩子可以适应社会。
走近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2
对课堂的激情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有真性情方有新境界。”窦桂梅是个性情中人。无论有多疲惫,一旦站在讲台上,她便立刻激情四射,她能营造一个磁场,如同头上有一轮光环,让人不容拒绝地被吸引。她的声音,抑扬顿挫,柔美情深,富有感染力。她的这种激情犹如一团 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她说,激情是她的一种状态,因为这是来自于她心底的自然流露。有人这样评价她:“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 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
略到一派激情之光”。
对学生的倾情
在课堂上的窦桂梅是全情投入,激昂处她和孩子们一起激昂,缠绵处她和孩子们一起缠绵。高兴,她和孩子们一起击掌;伤心,她和孩子们一起落泪。课堂上的窦桂梅全然把
自己也当成了一个孩子,倾情挥洒着童真。难怪有人说,她的精、气、神全在课堂上。窦 桂梅说,站在学生面前,我就是语文。她着意带领孩子们走入的是一个美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美,美在丰富,丰富来自对不同人心人生的阅读。美在超越,超越于犄角旮旯的现实世界外,洞开了有厚度的精神世界。美在心灵可以放飞,梦想可以驰骋,而这样的自由无拘束,正来自师与生共同建构的心灵世界,也来自阅读所
带来的丰厚的人类文化。
对文本的深情
有人说,她当演员也会出名,的确,整个课堂就像一场演出,她就像出色的指挥家,孩子在她的指挥 下,演奏一首首生命的歌曲。演员在演绎别人,而她在演绎自己的为师人生。演员演戏,她在演心,演自己。所以,我们发现,她好像不太在意别人对她的要求,甚 至“束缚”。于是,你会感觉她的课不能用完美来评价,而是一种豪气,大气。在课堂上,窦桂梅总能深情地引着孩子渐入佳境,使课堂高潮迭起。上《晏子使楚》,她以“规圆矩方”入课,让晏子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丰满,主题越来越 鲜明、深刻,最后,归总到“人要有尊严地活”,延伸到“尊严来自于由外到内的实力”,上升到“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都建立在由外到内的实力上”这样的高 度。最后以一曲雄厚浑圆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结束课堂,像一部大剧的徐徐落幕,窦老
师用自己深情的歌声把学生、把课堂,也把听课的老师带入 了时空的隧道,在绕梁的余音中体会人类永恒的主题:那
就是“尊重”。
第三篇:语文教学三个层面
初中语文教学应关注的三大层面
南漳县肖堰中学
闫德珍
语文,作为必不可少的思想交际工具,在时代飞速发展,教学方式急剧变革的今天,越来越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做更有实效,早已成为教育同行共同探讨的永恒话题。愚以为,把握住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三大层面”,是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谋求发展,抓“养成”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习惯决定性格,习惯制约发展。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与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息息相关。学习语文,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好坏。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应做到“四个并用”。
一是手脑并用的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做表率。在板书上,不潦草一字;在批改作业时,不信写一笔。并叮嘱学生,字是一个人的招牌,书写的时候,要作到笔到、心到。写一画,要思如何才能匀称;写一个偏旁,要想怎样才能美观。教师率先垂范,加上及时教导和监督,学生才能做到工整书写,练出一笔美字。
二是耳脑口手并用的参与,养成良好的课堂探究习惯。要求学生课堂上参与探究时,不仅要专心听取他人的看法,还要会听,即边听边想:我学到了什么知识和规律,学会了什么方法,还有那些是一知半解的,随时记下笔记。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处理好听、想、记的关系,把握准探究中的重点、难点,发现自己的疑点、异点,并整理出相关的思维规律和方法,重点记下自己学习的疑问之处。同时,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中来,大胆地把自己的“疑点”提出来,把自己的“异点”说出来,把他人的独特意见听进去。真正做到既取他人意见之长,又生个性化的己见,既突破知识的疑虑,又注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规律性总结,从而真正达成从知识技能到学习方法,从学习态度到情感体验等多维目标。
三是眼口脑并用的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应引导、督促学生,在读书时真正作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读书时,眼观其文,口出其音,脑思其义。这样,见字时,脑现字形,口诵字音,心思字义。见段时,则读了上段,猜想下段;读了下段,结合上段。上下文结合联成一体,上下文意思也逐渐会意于心。如此下去,一遍文章读完,主要内容自然明朗,写作思路自然清晰。特别应注意的是,应该让学生有目的的读,在读之前,先看课后练习或者是学生根据问题而生的疑点,或者是师生给出的问题等等。这样带着问题去读书,不仅消除了无效劳动,还节省了学习时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眼脑并用的观察与思考,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学习中,知识的积累、思维方式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总结固然重要,但生活的积累更不可缺少。它是解决学生说无内容,写无材料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真正体现。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一个有心人,让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做到“五留心一坚持”,即:留心国家的大事,留心社会的新事,留心学校的好事,留心班级的美事,留心家里的喜事。让学生用美好的眼光看生活、看社会,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并引导、鼓励学生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及时的加上自己的所想、所感,坚持写日记,写片断,写自由作文,写随笔等。当然,为了促使学生养成会观察、爱写作的习惯,教师的督查是至观重要的。教师应做到定时的督,不定时的查,并及时评估。评估时,要注意鼓励效应。即:多说优点,多说进步。提问题也应该是激励式的。因为学生只有在体验了写作的成就感时,才会产生出无穷的创作欲望。这样,学生有了写的内容,有了写作的快感,渐渐地就会养成爱好写作的习惯。
学生有了爱观察,勤思考,爱写作的习惯,又有了较丰富的积累,就能厚积薄发,既解决了学生说话、作文无内容的烦恼,又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二、立足全体,抓“分层”
十个指头,有长短;山间树林,有高低。同样,一个班级的学生,基础有高低,能力有大小,成绩
有好坏。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准确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实行分层教学,以利于真正有效的因材施教。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方面的状况,于不同的层面提出不同的层次划分。例如:记忆、写作、阅读、说话等方面不同,同一学生所处的位置也应不同。即:同是一个学生,记忆类可能是 B 层,但写作类可能是 A 层,而阅读类中他可能是 C 层。无论是那一类的那一层,都应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学困生”重激发信心,培养兴趣,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中等生”重稳中求上升;“优等生”重提升,重深度,重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层次的划分确定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且分层后的时间不能太长,应及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提升情况进行调整再划分。这样,才能确保挖掘出各个学生的各方面的潜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共同提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在备课时,把教学目标分为几大块,即面对优生制定“吃得饱”目标,针对差生制定“受得了”的目标,针对“中等生”制定“有提高”的目标。课堂提问时,让优生答一些需要分析综合的难一点的问题,激励他们“锦上添花”,敢于创新求异;让差生回答一些简单的、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鼓励他们有信心。在课堂上,教师尤其应注意坚持“两个倾斜”,一是提问,倾斜差生、优生;二是辅导,倾斜差生、中等生。课堂讨论和课外活动中,则应让优、中、差生混合编组,是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相互学习,是各类学生提高的更快、更大。当然,分层一般宜为“隐形分层”,即熟透于教师心中,不易明朗于学生心中。
三、
提高素养,抓“读写”
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最注重的当然还是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师常感到学生的作文不能令人满意,即便是优秀作文,其精神内涵和情感包容,相对说来总觉得要平淡一些。这当然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关,但这种不足,可以通过吸取前人的生活经验、心路历程、精神成果等来弥补,而阅读正是获得这种滋养的重要的途径之一。
初中语文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又要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所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读、写是中心环节。
首先是读的教学。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阅读,为了认识、理解和接受书刊、报纸、影视等所传递的信息,读的能力培养特别重要。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不多读则无以广识,而要多读就是要学会各种读书方法,寻求一个有效的阅读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很重要。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应多渠道训练学生读通、读懂文章的能力,还应把训练速读能力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同时,指导学生由关注课本转变为关注课外读物,这是读的一个重要方面。仅靠读几篇课文来学语文的做法早已成为历史。开设课外读物阅读课,提供课外读物的相关书目,利用网络资源汲取更多的文本读物,已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其次是写。对语文教学来说,读是手段,写是目的;对学生来说,读就是学,写就是用,就是实际操作。只有在写的反复实践中,才能够使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基于此,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应基本上是写。例如:一周一篇大作文,每周一至二篇小作文(或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等。另外,课堂就教学内容临时设置一些片断作文。例如:写做见、所思、所感,看文后写所评,读悟后写创见,写异文等。
总之,熟练的读、写应该是学生学语文的基本途径。叶老说:“学生既然要一辈子看书作文,语文教学就得着眼在读写上,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语文教学就得咬住读写这个关键不放松。
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是艰辛的,漫长的,语文教学的方法是永无定法的,上述所言的“三大层面”是笔者教学实践的点滴感悟,愿它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朋友们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教学的三个
六年级语文教学的三个“整合”
新课程改革倡导语文教学要走整合之路,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动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怎样进行整合?我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追求书本世界、生活世界和网络世界整合的效率六年级小学生首先接触到的、且接触最多的是生活世界。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学习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让他们真实的体验语文学习的意义,激发起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强烈的学习愿望。加强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途径之一是把生活拉进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日常生活简单的搬进学校,故在教“口语交际”时,不能带有随意性。把生活拉进语文课堂首先要考虑它的语文教学价值。途径之二是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众所周知,课堂上再现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六年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问题的探究又是不断深化的,由于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新的问题和新的学习需要将不断产生,就需要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相关领域开放......(本
第五篇:《三个儿子》语文教学反思
《三个儿子》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个儿子》语文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个儿子》语文教学反思1《三个儿子》是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本节课教学是让新课程理念回归课堂的一个尝试。新课程强调的是对人的尊重,主要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基础,尊重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生活经验。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尊重语文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
在实践中学语文,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本课教学设计围绕学生读书的主线来安排教学活动。通过示范读书,自主读书,合作读书,欣赏读书,探究读书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字词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示范读书,帮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读书兴趣;自主读书,展示学生的成功,增强自信;合作读书,互帮互学,扎实基础,体现真实的学习生活;欣赏读书,注重同伴引领,深化理解;探究读书,促进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2、尊重学生的基础,落实识字和写字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
识字和写字是第一学段语文的教学重点,多识、写好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真实的基础,设计了轻声字读音和汉字的书写。教师通过范读和范写来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在理解“即……又”和“沉甸甸”词语时,给学生提供了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落实词语的学习和生字的巩固。教学把识字、写字、朗读和理解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效益。
3、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一切出发点是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教学前和课堂上教师始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于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争论:第三个妈妈不夸自己的儿子心情是难过,还是平静?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一个儿子呢?这一个儿子是哪一个呢?这些问题的生成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这是学生最好的阅读探究。教师不给学生设计问题,而是充分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和文本开展真实的对话,在阅读中提升自己,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4、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多元理解:
当学生的思维聚焦在“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老爷爷的说法是不对的?”这一问题时,教师利用这个问题资源,没有急于得出结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前两个儿子也是很爱自己的妈妈,他们用自己的特长来表达的,也是妈妈的好儿子。”“第三个儿子是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妈妈,是最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了争论,教师不做评判,只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实现了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这节课的结尾能出现学生的质疑和争论,是教师对学生尊重的结果。是尊重,学生有了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是尊重,课堂上有了学生自己真实的声音;是尊重,学生对文本有了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是尊重,教师有了循循的诱导和耐心的等待。尊重就要以人为本,还学生自己的、真实的课堂生活。新课程的理念,不是去追求华丽的包装、精彩的表现和轰动的效果,而是教师用真诚和爱心给每一个学生营造自由成长的时空,让学生敢说自己的心声。真实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是新课程课堂的品质和生命。让新的理念回到我们的课堂,春风化雨,侵润教师和学生的心灵。
由于是低年级的学生在一个学生陌生的环境中上的第一课时的语文课,学生的探究行为和合作学习还显单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张力不够,有待于继续努力。
《三个儿子》语文教学反思2《三个儿子》是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23课。这篇课文故事生动有趣、感人肺腑。课文叙述了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浅显的文字中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下面是我对《三个儿子》的教学反思。
在《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中,第一课时学生感受了三个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以后,便直奔文本的思维聚焦点,那就是“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你认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以此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接着以感受“水很重、妈妈提水辛苦”为切入点切入。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⑴让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体悟,抓住“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荡”等词感受理解。
⑵想象性、移情性体验,通过闭眼听老师读,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逐渐形成丰富生动的表象,继而小组交流,将表象转化为口头语言,同时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⑶对比体会,深入感受:
①学生对三个儿子前后认识的对比:
首先让学生从三个妈妈口中得出对三个儿子的初步评价,然后通过后面的学习感受三个儿子的表现,形成鲜明反差,看法随之转变,认识到那个“没有什么特点的儿子”却是最懂得体贴、孝敬妈妈的真正的儿子,他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妈妈。
②将儿子的行为跟妈妈的辛劳反复对比:
当学生提到一个儿子的表现时,反问学生:“此时,她们的妈妈在干什么?”当学生提到第二个儿子的表现时,也与妈妈的辛苦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妈妈是如此辛苦地在提水,作为儿子,如果不去帮助妈妈,是不应该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以此触动他们幼小的情弦,在真情感染中初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③三个儿子之间的行为对比,在对比中突出第三个儿子:
最后的星级挑战题既是语言的积累、运用和拓展,又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
2、在《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有机融合,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力求体现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让孩子们体验角色,丰富认知,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