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俄罗斯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发展报告
调整经济结构是俄罗斯的老大难问题,历届政府都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收效甚微。1998和2008年爆发的两次金融危机,俄罗斯均未幸免,且遭受重创,尤其是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俄GDP下降了7.9%,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跌幅最大的国家之
一。鉴此,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大声疾呼并警告说,俄罗斯时至今日仍未从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仍然维持原料出口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而这种模式对俄罗斯的发展是致命的。要摆脱危机、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必须依赖知识和科技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模式。新材料产业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当前把发展纳米材料等相关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和国家经济的主导产业进行大力扶持、推动和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一些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本文简要介绍俄新材料研究的基本方向、领域、主要研究机构以及研发目标和策略,重点介绍俄实施国家纳米材料和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最新发展。
一、俄新材料研发的基本方向、领域、主要研发机构,研发的目标和策略
(一)俄罗斯新材料的基本研发方向和主要专业研发机构
俄罗斯新材料的研发方向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个方面。新材料研发的专业机构和企业近百家,涉及领域包括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纯度材料、生物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研发机构:俄科院合成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航空材料研究所、国立高分子化学和技术研究所、全俄高分子纤维研究所、国家航空技术研究所以及若干科研生产联合体和企业。
复合材料的主要研发机构:俄科院合成聚合材料研究所、强度物理和材料学研究所、硅酸盐化学研究所、航空材料研究所、石墨基结构材料研究所、中央特种机械制造研究所、全俄轻质合金研究所以及若干科研生产联合体和企业。
金属材料的主要研发机构:俄科院金属研究所、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强度物理和材料学研究所、稀有金属工业研究所、航空材料研究所、结构材料研究所、重工业研究所、有色冶金研究所、国家航空技术研究所、全俄轻质合金研究所以及若干研究协会和企业。
陶瓷材料的主要研发机构: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强度物理和材料学研究所、固体化学和矿物原料加工研究所、硅酸盐化学研究所、航空材料研究所、结构材料研究所、全俄高分子纤维研究所、国家航空技术研究所、全俄轻质合金研究所以及若干科研生产联合体和企业。高纯度材料的主要研发机构:俄金属研究所、高纯度物质化学研究所、稀有金属工业研究所、特纯材料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及科研生产联合体和企业。
此外,俄还有数十所高校也从事新材料的研发工作。
(二)、新材料的研发目标和策略
俄罗斯研发新材料的战略目标:一方面力求继续保持某些材料领域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如航空航天、纳米材料、能源工业、化工、金属材料、超导材料、聚合材料等;另一方面,则大力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防实力有影响的领域,如电子信息工业、通讯设施、计算机产业等。目前的状况是由于信息、通讯、计算机产业的相对滞后,给本来具有优势的领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新材料研发的基本策略:在处理发展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关系的同时,做到研发新材料与有效使用传统材料有机结合,在注重研发高新技术所需新材料的同时,对于现有的一般技术所需要的材料进行优选和更新,进而提高利用率,使研发新材料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周期缩短、效果显著。
俄专家认为,材料的复合化和多功能化,仍然是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金属/金属、金属/非金属、碳/碳等复合材料无论是在机械制造、军事技术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改进加工技术是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减少能耗、缩短流程的根
本出路。目前,俄罗斯采用SHS法(自蔓燃技术)合成的化合物已多达700种,并居世界领先地位。
增强环境意识,将研发新材料与生态、环境密切结合起来,增强材料使用寿命、提高循环使用以及再生利用的比率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而对环境净化、对人类生存无害则是今后研发新材料时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二、俄罗斯纳米材料和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俄罗斯纳米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2007年,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指出:“纳米技术正在成为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关键”。此后,俄制定了《纳米产业发展战略》、《2008-2010年纳米基础设施发展国家专项计划》、《2015年前国家纳米工业发展计划》,成立了“纳米技术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俄罗斯纳米技术集团公司》联邦法。2009年10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国际纳米技术展览会开幕式上说“俄罗斯将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纳米技术,促使纳米产业成为俄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俄罗斯有发展纳米技术的强烈愿望,正在实施世界上最庞大的纳米创新计划,到2015年国家将投入3180亿卢布(约合106亿美元)用于纳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届时俄纳米创新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9000亿卢布(约合300亿美元),占国际纳米市场份额3%左右,四分之一产品用于出口。”该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08年至2011年,将完善现有的纳米技术生产流程,建立高效的研发和产业化机制;第二阶段为2012年至2015 年,将为扩大纳米产品生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创造条件。俄还将实施一系列政策扶持纳米产业,包括成立高科技创新产品国家采购项目,为高科技产品出口开辟“绿色通道”,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同时改革高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发展纳米产业的一大关键是人才培养。按照俄政府的计划,在2015年前,俄纳米产业从业人员将达15万人,其中包括10万名高技术人才。目前,国际纳米技术及相关产业高速发展,国际纳米市场目前总产值约为2500亿美元,到2015年预期将达2万亿至3万亿美元。俄罗斯纳米技术集团总裁丘拜斯表示,俄纳米产业能在2015年前实现年产值9000亿卢布的目标,在2015年后,俄纳米产业将实现自负盈亏,不再需要政府的财政拨款。
(二)俄罗斯纳米技术产业的重点开发领域和实施单位
俄纳米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了九个重点开发领域:
1、纳米电子领域(俄联邦工业署卢金武力问题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下同);
2、纳米工程领域(俄联邦教育署莫斯科国立电子技术学院);
3、纳米功能材料及高纯物质(俄联邦原子能署全俄波奇瓦尔无机材料研究所);
4、能源动力领域纳米功能材料(俄联邦原子能署全俄波奇瓦尔无机材料研究所);
5、航天装备用纳米功能材料(俄联邦航天署克尔特什研究中心);
6、纳米生物技术(俄联邦科学创新署库尔恰托夫研究院);
7、纳米结构材料领域(俄联邦科学创新署普鲁梅伊中央结构材料研究院、超硬与新碳材料工艺研究所);
8、纳米复合材料领域(俄联邦工业署全俄航空材料研究所);
9、安全系统纳米技术领域(俄联邦技术与出口监督局中央化学力学研究所)。
俄联邦科学创新署库尔恰托夫研究院为总体技术牵头单位,在其基础上成立了国家纳米技术、系统和材料中心,负责从全局上协调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各专业牵头单位的主要职责:
1、解决纳米产业化的发展问题,开发针对国内外市场的高科技产品;
2、协调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新技术研发;
3、鉴定研发成果,评估国内外市场销售前景;协调纳米产业领域的标准化、计量工作;
4、协调国际合作及纳米技术的转化项目;
5、组织并参与落实国家私人伙伴关系框架内项目;
6、部门检测并汇总有关纳米产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方面的信息;
7、整合专业领域科研与教育活动。
(三)、俄罗斯纳米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情况
2009年8月,俄政府决定将《2008-2010年纳米基础设施发展国家专项计划》延长实施
一年,并继续部署纳米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在莫斯科周边地区建立技术产业群,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项目有:
1、粒子径迹膜基多级血液过滤医疗设备(采用平面三重膜过滤技术梯级过滤血浆,能清除血液中的致病病毒和有害蛋白质,不伤害血液细胞,同时保留血液的有效成分);
2、薄膜太阳能电池;
3、加工高精密纳米零部件的电化学设备;
4、用于纳米教学和科研的综合技术设备;
5、生物芯片(诊断:肺结核、天花、流感、肝炎、疱疹、基因变异,采用生物芯片技术的快速诊断系统可将通常需要6-8天的诊断时间缩减到1天);
6、采用纳米孔隙材料选择性催化剂和膜的多功能过滤装置(已处理俄全国三分之一的伴生气);
7、气体、水纳米结构过滤器和膜技术;
8、新型发光技术的研制和应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和功能涂层;
9、工业和民用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及其照明系统;
10、多功能聚合物和弹性纳米复合结构材料及其产品工业化生产技术(这种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在航空、航天、造船、汽车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1、纳米高强度钢大口径管道生产技术;
12、纳米单晶超硬材料生产技术(仪器和刀具);
13、人体药物控释纳米技术(人体新型施药技术,可改变药物剂型、剂量,对疾病具有高效、速效、长效作用)。
第二篇:生物资源产业研发的调研报告
为科学谋划我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全县生物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以生物产业工业化提升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化,促进传统生物产业向现代生物产业转型。根据3月1日县委汤副书记主持召开的“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会议,县创新办严格按照会议精神要求,由办主任带队,从3月18日开始,组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龙头
企业,对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研发工作及十二五规划进行广泛调研,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全县生物产业产值达147407.7万元,其中:生物农业产值135943.7万元,占92.2%;生物林业产值3208万元,占2.2%;生物医药产值8256万元,占5.6%。在全县生物产业产值中,其中,灯盏花、除虫菊、三
七、草乌、苦荞、魔芋等特色生物产业产值达28404.15万元,占19.3%,比上年增5175.15万元,增长22.3%,其中:工业总产值13492万元,比上年增4825万元,增长55.7%;农业总产值14912.15万元,比上年增350.15万元,增长2.4%。2010年第一季度,全县生物产业产值11428万元,其中,生物农业产值8128万元,生物林业产值600万元,生物医药产值2700万元。
(一)生物药业发展成效明显
1、灯盏花产业逐步壮大,龙头企业红河千山公司发展灯盏花种植10135亩,主要分布在中枢、舞街、金马、旧城、永宁、白水6个乡镇。带动农户近1户,为农户创收4256万元,实现农户增收1970万元,生产灯盏花药材2230吨,平均亩产值4150元。公司生产灯盏花素46.5吨,销售产品32吨,实现产值94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006万元,实现利润1261万元、利税264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开始,公司在工业园区新厂内大批量生产,同时还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质量稳定。经过几年的工艺改进和不断研究,公司在通过gap规范化种植基地认证的基础上,2010年2月又通过gmp生产车间标准化认证。另外,公司还开发了一些灯盏花健康系列产品,扩大了灯盏花的使用范围。
销售部门在维护好原有老客户的基础上,还开发了一些新客户,目前销售市场以云南制药企业为主,辐射到省外部分制药企业。
2010年,计划在全县发展灯盏花种植1亩,实现产值1万元。
2、三
七、草乌等中药材发展形成规模
三
七、草乌、半夏是我县继除虫菊、灯盏花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山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为培植好三
七、草乌、半夏等中药材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发展起步阶段,大多乡镇都出台相应扶持措施促进发展。
2010年,全县种植三七7000余亩,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阳、永宁3个乡,比上年增700亩,预计总产值达14000万元。其中,我县群众种植460亩。种植草乌3640亩,比去年同期减582亩,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阳、白水三个乡镇。预计总产145.6万公斤,农民实现创收1100万元。今年,因干旱,全县草乌出苗率普遍偏低,加之草乌种植生产成本投入高,市场销路尚未完全打开,全县草乌亩产值估计与上年基本持平。种植半夏300亩,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阳、白水、旧城四个乡镇,半夏市场价格稳定,平均亩产值在4500元左右。
在生物药材产业培植中,县创新办在努力开拓省内外销售市场,正同云南鸿翔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药材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洽谈,邀请他们到我县开发生物药材产业。
(二)生物化工产业形势较好
1、除虫菊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近来,随着国际市场对无公害除虫菊产品需求量的加大,使我县除虫菊产业发展重获生机。同时,由于红河森菊公司多方融资,不断开拓市场,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自身存在的困难,从开始,四年来,公司先后共向花农兑现欠款1005万元,目前,基本兑清前几年收购的欠款。另一方面,公司又适当提高原料收购价格,致使全县广大农民逐步恢复对除虫菊产业的发展信心。在加工原料万分紧缺的情况下,公司于就开始从非洲肯尼亚进口除虫菊干花进行加工,现已呈现出客商订单积压,加工原料紧缺,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
目前该公司建成了一套1000l2 co2超临界除虫菊素萃取及精制加工生产线,已安装超声波萃取生产线两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可以加工处理除虫菊干花10000吨/年,产值达3亿多,给农民带来1万/年的收入。
在产品开发上,公司现已自主开发的30多项除虫菊生产技术已申报了国家专利,其中20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3项获得新型技术专利证书。公司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25%-70%的除虫菊素原药、云菊5%除虫菊素乳油、可湿性粉剂、水乳剂、除虫菊干花、80目花粉和花渣粉等除虫菊系列产品,市场销售情况良好。
2010年,红河森
菊公司计划在全县种植除虫菊4万亩,收购干花5000吨。目前,县创新办正配合森菊公司深入到各乡镇宣传动员,抓好种植规划前期工作。
2、万寿菊产业快速发展
万寿菊是用途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全县种植万寿菊1050亩,主要分布在三塘、永宁两乡,农民实现创收126万元。
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全面加快万寿菊产业发展,今年,针对百年不遇的严峻旱象,县创新办坚持“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作物损失经济作为补”的指导思想,协助县委、政府切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结合万寿菊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率高,适宜我县广大地区种植的实际,积极引进国家万寿菊生产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我县扶持带动发展万寿菊产业,并同公司签订生产收购合同,商定补助扶持办法。今年全县计划种植7000余亩,预计收花15000吨。
(三)绿色食品加工业前景广阔
1、阿庐牌荞系列食品倍受青睐
我县依托阿庐旅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生产苦荞系列食品及保健用品,主要产品有13个荞系列食品和9个荞系列保健用品,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山东及省内各地州市,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该公司“阿庐” 牌商标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公司产品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推广种植苦荞15000亩,带动农户15600户,生产加工荞系列产品1120吨,系列保健荞枕48600个,实现产值1722万元,销售收入1693万元,上缴税金11.4万元,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开始,该公司在县白水工业园区生物食品加工区内征地74亩,另新建生产加工厂,新厂区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2980万元,建筑总面积3600平方米,工程计划2010年全面完工投入使用。该工程竣工后,年生产加工能力是现在的5倍,年可生产加工荞系列产品5000吨,带动0户苦荞种植户种植苦荞30000亩,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能够有效促进当地苦荞产业的发展。
2、魔芋产业种植及加工初见成效
魔芋是一种低热量高膳食纤维食品,有排毒、减肥、通便、洁胃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前景广阔。县境内大部分地区较适宜种植魔芋,我县依托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魔芋产业。,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在县内外推广种植魔芋5000亩,为农民增收2500万元。公司建成魔芋加工生产线4条,共销售魔芋精粉42吨、素食品190吨,实现销售收入290万元。但是,由于公司投资融资困难,周转资金紧缺,群众所种植的魔芋大量销往外地,公司经营效益比上年有所下滑。
(四)传统产业发展不断改造提升,全县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55756亩次,新增蔬菜基地余亩,与曲靖、广州等蔬菜客商签订蔬菜订单1200余亩,品种主要是白菜、莲藕、藩茄、莴笋、黄瓜、辣椒等10多个品种,实现产值6222.5万元;水果种植55936亩,新增高原梨、柿子740 余亩,实现水果产值4077万元。
2010年,浙江、广东客商等在金马、中枢、永宁、白水4个乡镇种植大棚西瓜3720亩,预计实现总产14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200万元。
目前部分传统产业逐步向“品种优良化、布局区域化、管理规范化、生产规模化、销售订单化”五化方向发展迈进。
(五)其他新兴产业正在起步中
1、花卉产业有新的突破
苗木花卉产业是我县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花卉产业方面,我县在金马、中枢等地逐步引进玫瑰、火龙株等品种进行种植20余亩。苗木方面,目前,我县白水镇有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基地2600亩,主要品种有清香木、石楠、拟单性木兰、云南尖顶红栾、云南樱花、多花含笑、云南含笑、火棘、鹅掌楸、大叶樟、滇朴、黄连木、长青藤等一批乡土苗木,年生产经营花卉盆景多盆(株),观赏绿化苗木50万株,现已成为我县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对全县其它花卉产业和专业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县创新办向州创新办申报的《县乡土苗木及绿化树种繁植基地建设项目》已实施,标志着我县花卉产业开发工作已启动,我们正积极配合县林科所在白水镇抓好项目工程的实施。
2、重楼、金银花等新兴药材正在引进试种中。,在旧城镇引进重楼、红花、铁皮石斛种植,三塘乡试验种植金银花100亩的基础上,今年,我县又在三塘乡试验种植柴胡30亩,在立岗、红石岩种植板蓝根600亩,进一步丰富了我县特色生物药业的种群。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实行目标考核
县、乡各级始终坚持把生物产业开发工作纳入对下中心目标责任考核,年初层层签订生物产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产业工作重点和具体发展任务,做到组织有领导,实施有人员,工作有目标,生物产业开发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科技培训
为提高生产者科技素质和产业发展水平,各乡镇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采取举办培训班,请专家、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授课,播放电教片,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等办法对广大农户进行生产科技培训,解决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突出产业重点
在产业开发工作中,各乡镇围绕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重点,立主体,打品牌,创特色。坝区乡镇着力发展灯盏花、除虫菊、优种蔬菜、水果等产业。山区乡着力发展三
七、草乌、万寿菊、生姜、苦荞、魔芋、干果等产业,各自打造区域特色,全县初步形成一些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群。
(四)出台扶持政策
在新兴产业培植发展起步阶段,县级安排一定的扶持资金,大多乡镇都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从种子、化肥、农膜方面给予适当扶持。
(五)创新发展模式
各乡镇和龙头企业结合各自产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 发展模式。有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有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协会”模式,有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合作社”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有利于“产、供、销”,“农、工、贸”的结合,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互利互赢,共同打造大产业,达到1+1大于2的功效。
(六)依托企业带动
在灯盏花、除虫菊、万寿菊、苦荞、魔芋等特色产业的培植中,我县充分发挥红河千山公司、红河森菊公司、曲靖博浩公司、阿庐旅游食品公司等地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知名度,延长产业链,提高生产值,使产业逐步做到做强,健康发展。
(七)做到两个兼顾
各乡镇认真做到新、老产业发展统筹兼顾,同步推进,既注重引进培植新兴产业,又不丢传统老产业。在继续抓好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培植新兴产业,全面增强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的储备总量和发展后劲。
(八)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在产业培植工作中,县、乡切实把生物产业开发列入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行政主要领导挂帅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成立由行政首长任组长,农、林、畜、生物产业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物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抓规划布局,抓工作落实。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共媒发展。
二是服务到位。县、乡各级和龙头企业都配备精干高效的产业开发技术人员或生产辅导员深入到各乡镇村寨田间地头跟踪服务,技术指导,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在各生产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宣传到位。县、乡狠抓产业工作宣传,全面加大产业宣传力度,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引导,让广大干部群众知道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积极投身到生物产业开发工作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生物产业总体实力还不够强,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制约生物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全县生物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小。总体来看,全县产业仍然小而杂,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多,虽经多年培植的灯盏花、除虫菊、草乌、半夏等特色产业现有规模仍然还小,不够深层开发需要,特色效益不明显。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不够,企业生产加工吞吐能力有限,产能小,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较弱,龙头带动辐射作用有待提高。初具规模的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销不能有效对接,产业链短,产品价值低,农民增产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资源,小产值的状况。
三是生物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群众抗风险能力弱,企业信誉度不够高,某些农产品既使是订单生产,企业也常出现“打白条”或擅自单方违约,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群众打官司的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产业一下走入低谷。
四是群众生产科技素质偏低,科技支撑不够,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产业的培植常持等待观望思想,发展缓慢。
五是产品深度开发不够,我县除烟草外,灯盏花、除虫菊等大部分生物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基本处于原料型生物产品,产品品种较为单一。
六是品牌带动效应不明显,全县至今没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生物产品,除灯盏花“千绿”等6个产品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他产品市场认知度还很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
七是产业投入还不够,社会资本进入不多,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还将长期存在,扩大再生产和产品深层开发困难重重。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四、生物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五个力度”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一些新产业的培植上,群众往往持等待观望的态度,需要各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投入一定的发展启动资金,发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扶之上马,送之一程。
二要加大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大项目带来大发展的思想,多方争取上级生物产业项目资金扶持带动。同时又要优化投资融资环境,打造投资融资平台,敞开投资融资渠道,跨区域协作,引进实力较强的现代企业到我县进行生物产业开发,提升生物产业品位。
三要加大开拓创新力度。在优良品种的培植引进上,在高新产品的研发上,要全方位加强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全面加大开拓创新力度,要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快一拍,抢一步”的发展战略思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全面抢占市场空间。
四要加大质量品牌建设力度。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质量的外在表现。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大力推进我县灯盏花、除虫菊等生物产业质量品牌认证工作,努力打造特色生物产品知名品牌。
五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中,要在深入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对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要大力宣传引导,坚持重点产业重点宣传,新兴产业引导宣传,传统产业侧重宣传,做到宣传引导而不误导,在产业培植中引导群众对比算账。
(二)解决“六个问题”
一要通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效应,拓展销售市场,延长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解决产业做不大,做不强,走不远的问题。二要通过优化布局,主打品牌,扩大规模,增加总量,解决产业小而杂,汽车拉不了,火车不够拉的问题。三要通过加强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生产者科技水平,集约化生产管理,解决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四要扶持企业强龙头,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最终都要依靠企业的成长壮大来支持,没有强大的企业就没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发挥和依靠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提升全县生物产业,不断提高全县生物产业精深加工水平,解决产业无龙头企业带动和带动不力的问题。五要坚持以资源为基础,立足优势、面向企业、对准市场,着力解决“三有三无”的问题,既有资源无基地、有基地无规模、有规模无标准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生物原料基地建设。六要抓好营销拓市场,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市场信息捕捉能力,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努力在营销网络建设、开拓市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解决少了卖不了,多了不够卖的问题。
五、“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今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做好“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一年。我们在调查摸底、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形势发展变化以及国家、省、州相关产业政策,正抓紧拟定《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尽快交县政府审定并颁布实施。
(一)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确定的生物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我县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市场需求,我县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总纲,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目标,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导,以产业化发展为手段,以生物产业工业化提升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化为手段,促进传统生物产业向现代生物产业转型。围绕“立足、改造、引进、提升”的工作思路,实施特色、拓展、提升、名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着力实施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培育、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六大工程,做强做大烟草、绿色食品、现代医药、特色林业、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畜牧、花卉园艺等七大产业,生物产业产值每年以22 %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翻一番,实现从生物资源大县向绿色经济强县的跨越。
(二)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市场前景广阔。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和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物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许多角落,生物产业为医疗、制药、农业、能源、环保、化工等行业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形成了巨大的和潜在的市场。
二是国家及省、州对生物产业发展高度重视。进入“十一五”以来,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省政府成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下发了《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中长期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加快推进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计划的通知》等文件。州委、州政府在深化州情认识的基础上,把生物产业作为我州的七大支柱产业来培植,纳入了农业产业建设“8311”行动计划来实施。特别是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生物产业作为一项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流通的朝阳产业和承农启工、连城带乡的富民产业,国家及省、州对发展生物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
三是加快发展生物产业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我县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水文气候条件,还有国家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全县打下的农田水利设施优越条件,可以利用烟区农田进行有效轮作发展其它生物产业。
(三)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的增长速度年均达到22%以上,到2015年,力争全县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38.85亿元,实现在2010年15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
(四)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战略
1、特色战略
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有资源优势的、具有特色的灯盏花、除虫菊、草乌、苦荞和野生中草药等生物产业,是我县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拓展战略
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但产业链不长,效益偏低,要通过技术进步,向新的产业领域拓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开发效益。依托我县丰富的物种,积极开拓有条件提升的产业和项目,在健康、无公害、能源、环境等需求的巨大拉动下,将生物能源产业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优势的产业。
3、提升战略
运用新的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以及产业运行机制,继续改造和提升烟草、水果、蔬菜、灯盏花、除虫菊、万寿菊、三
七、草乌、苦荞等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形成我县的优势生物产业。
4、名牌战略
我县生物产业知名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品牌效应不高,至使我县产品难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因此,要围绕市场需求,加大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创新力度,实施名牌战略,着力开发我县除虫菊、灯盏花、草乌、荞系列名优产品。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帮扶企业做好、做大名优产品,加强宣传,扩大市场。通过名优产品的开发,扩大我县生物产业的知名度,提高生物产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大幅度提高生物产业的经济效益。
5、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开发、保护并重并举,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物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和人工引种驯化种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五)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重点
1、烟草产业
烟草产业今后的发展,要推进原料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烟叶特色优势,加快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构建适应卷烟要求的原料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生态型、安全型产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努力提高产业总体竞争力。烟叶种植基地布局在全县8个乡镇,到2015年,种植烤烟16万亩左右,产量50万担左右,实现总产值40000万元。
2、绿色食品产业
绿色食品产业今后的发展,要瞄准国内外绿色食品市场,充分发挥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规模。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149000万元。
水果产业。今后水果产业的发展,要在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通过无公害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和水果采后加工(包括分级、消毒、打蜡、包装等)、储运、市场体系建设等方式,打造高原梨等特色品牌,实现水果产业的升级,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到2015年,全县各乡镇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实现产值36000万元。
蔬菜产业。蔬菜产业今后的发展,要扩大精品蔬菜、反季节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和外销品种,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精深加工。到2015年全县各乡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 万亩,实现产值25000万元。
荞系列食品产业。依托阿庐旅游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全面加大旅游食品和保健用品的开发创新力度,从苦荞中提取芦丁的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荞产业发展到3万亩,实现总产值5000万元。
酿酒产业。依托红河苦矻矻酒业有限公司、兰益酒厂等企业带动,全面加大特色酿酒业开发。到2015年酒产量达10000吨,实现总产值80000万元。
魔芋产业。魔芋产业发展要扶大扶强鑫晟魔芋有限公司,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加大素食品和保健用品的开发创新力度,到2015年,在全县各乡镇种植魔芋0.5万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
3、生物药业
全县今后要加快灯盏花、草乌、三
七、半夏、金银花重楼、板蓝根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依托现代制药企业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带动,坚持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全县中药材品位,着力开发具有新疗效、新剂型的植物药、中药品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到2015年,中药材种植发展到6万亩以上,总产值达到50000万元。
灯盏花产业。依托红河千山公司带动,到2015年,在全县5个坝区乡镇种植灯盏花3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30000万元。
草乌产业。依托中药材企业带动,到2015年,在东部山区乡种植草乌0.5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万元。
三七产业。依托中药材企业带动,到2015年,在东部山区乡种植三七0.5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10000万元。
金银花、重楼、板蓝根、半夏等中药材产业。依托中药材企业带动,到2015年,在全县部分乡镇种植半夏、金银花、重楼、板蓝根等中药材2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8000万元。
杜仲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生物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到开发杜仲产业,使杜仲产业见到成效。
4、特色林产业
特色林产业今后的发展,要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强化资源培育和综合利用,加强绿色银行建设,积极发展核桃、油茶等经济林。到2015年,特色经济林总面积发展到55万亩,特色经济林初见成效,达产后可实现总产值55000万元。
核桃产业。推广早实核桃等特色品种,优化区域布局,推进集约经营,进行深加工,到2015年优质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
油茶产业。选择良种,择优布局,到2015年全县发展油茶种植30万亩。
5、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产业
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产业包括除虫菊生物农药产业、万寿菊天然色素染料提取。到2015年,全县8个乡镇原料基地达到9万亩以上,产值可达34500万元以上。
除虫菊产业。依托红河森菊公司带动,今后要继续抓好品优良种培育、种植新技术和市场开发,加大原料基地建设,确保加工的需要。到2015年,全县8个乡镇原料基地达到6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30000万元以上。
万寿菊产业。依托曲靖博浩公司带动,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到2015年,力争在建成曲靖博浩分公司,全县种植万寿菊达到3万亩以上,实现农业产值4500万元以上。
6、畜牧产业
今后要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畜产品市场供应。大力推广畜牧兽医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科技水平,发展健康养殖,推进传统粗放养殖向现代科学养殖转变;强化动物防疫,构建动物防疫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和饲料工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效益;突出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巩固提升生猪产业,发展壮大家禽业和奶业,加快发展以肉牛、肉羊等草食畜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到2015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05000万元。
7、花卉园艺产业
以建设新昆明,拓展昆河经济带花卉产业为契机,高起点做好全县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花卉产业集团,带动和发展花卉产业;加快花卉新品种引进与选育、野生花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立花卉、绿化植物种子、种苗及种球的繁育体系;强化种植、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以绿化苗木为重点,拓展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鲜切花、干花生产和绿化苗木、观赏植物的培育以及加工储运、物流配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花卉、绿化园艺生产企业群和花农合作组织联合体。努力将我县打造成又一花卉生产出口基地。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总产值达到10000万元。
(六)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理念
在特色生物产业种植上,扩大野生名贵中草药试验示范种植面积,逐步引进领军龙头企业参与扶持和发展,加快高产高含量新优品种培育,提高科技含量。加工制造方面,依靠科技实施重点生物产品培育工程,推动生物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抓好生物产业高端产品的研发,变粗放型原料加工为产品制造,研发特色优势生物产品,加快新型食品开发,形成以特色产品加工、销售为龙头的“市场+科技+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着力提升农工互动发展模式。
总之,生物产业种类多,产业发展周期相对较长,市场变化波动大,产业工作涉及面广,加快我县生物产业发展困难还很多,全县现有的发展水平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远。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把握市场行情,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不断提高生产水平,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加大开拓创新力度,全方位抢占市场空间。
第三篇:产业发展报告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
一、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7年,高技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发展速度保持稳定增长。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0.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全市规模以上的高技术产业总产值119.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9%。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发展后劲继续增强。高技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9.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0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1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7.51 %,12.83 %,15.09%。
(一)高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2007年,全市医药制造业总产值为66.36亿元,比上年增长8.04%;航空航天制器造业总产值为22.5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1%;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总产值为6.17元,比上年增长45.58%;信息化学品制造业总产值为0.27亿元,比上年增长7.9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为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其中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等高技术产业稳步发展,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呈现较好的势头,成为新的增长点。
现代中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医药生产企业有74家,药品经营企业476家。2007年3月6日,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同济堂制药股份公司此次在美国公开发行986.5万股美国存托凭证,幕集资金1.1亿美金,是国内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成药生产企业;“神奇”、“益佰”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万顺堂、威门、新天等15家药业荣获“十一五”期间“全国民族药定点生产企业”; 2007年9月在贵阳市成功举办“2007年中国(贵阳)第三届医药博览会”;10月贵州民族制药厂“大果木姜子栽培及制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宏宇药业有限公司“保妇康泡沫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项目,在全国深圳高交会上,得到国家发改委授牌奖励。这些为我市现代中药产业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从创新能力、发展规模到市场竞争力都有了明显提高,在局部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高新金阳园区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方面,已聚集了龙翔六英寸晶圆、台湾国巨电子元器件、华翔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金达片式电感、鑫科集成电路设计、飞舸电子等一批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企业。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园区初步构建。
全市信息化建设工作步伐加快。顺利建成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农村信息化推进取得实质性进展;数字金阳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进展顺利;企业信息化“1261工程”全面启动,2007年支持137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专项资金1580万元,企业信息化工作在全市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传统农业逐步向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方向转化。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被批准成为科技部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之一。我市投入300多万元实施了蔬菜产业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水果产业化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实施了永乐乡果蔬产业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等一批现代农业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全市实施了科技攻关项目118项。已实施国营林泉电机厂的企业产品全数字化设计科技攻关项目、太阳能级多晶硅中试项目、20-30吨液压挖掘机关键部件即液压及电子控制系统技术攻关、西南工具有限公司研制的双链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系列项目、贵州首朗高亮LED照明设备产业化攻关、年产100吨的纳米改性SPUA道路标线涂料产品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成效明显。2007年继续建设和认定了“贵州高科铜合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18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目前为止已建设和认定了35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07年新建的18家工程技术中心共投入3000多万元科研经费,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40项。这些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在全市科技创新活动中起 1
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我市“高性能聚烯烃复合材料研发及应用”获2007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为我市第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立项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7年,贵阳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助贵州科邦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技术创新基金引导基金100万元,贵阳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技术创新基金引导基金100万元。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新增投资贵阳柏丝特有限公司“拟除虫菊脂中间体产业化”等3个项目,新增投资金额1072万元。新增担保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集成模块化的粉碎预磨工作站”等15个项目,新增担保金额6830万元。
(三)加大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围绕国家发改委实施的23个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组织申报了贵州泛特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家一类新药—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产业化”、贵阳济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消瘀降脂胶囊产业化”、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3200t/a(P2O5)电子级磷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并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其中,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消瘀降脂胶囊产业化”项目得到国家800万元的支持。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盐酸罗格列酮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贵州源城科贸有限公司“税务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系统产业化示范工程”等15项列入2007年省级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并得到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08万元的支持。这些项目主要涉及到生物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研究中心等方面,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开发区建设发展迅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由于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空间严重不足,2007年12月已由市委、市政府批复,选择麦架沙文扎佐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地,建设发展麦架—沙文---扎佐高技术产业带,规划总用地规模为9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为67平方公里。2007年高新开发区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孵化成果不断涌现。积极搭建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安商、富商、强商工作。共30余家企业47个项目被推荐申报国家、省、市资金支持,总额达1570万元。新增在孵企业42家,孵化企业毕业3户。汇通华城楼宇公司BKS系列产品国际专利申请通过审查,取得了“全球标准”认证,并挤进北美市场。贵阳华翔半导体公司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认定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成为我省首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填补了我省此前无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空白。申报科技部并获批“创新基金初创期小企业创新项目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并通过此平台申报初创期小企业创业项目5项,共获资助200万元。
小河经济开发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62亿元,同比增长20.0%,增幅创建区以来新高。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及电力器材、医药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质量和效益有较大提高。
白云经济开发区2007年,全区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内资33.9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1.89%;外资实际到位12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上升9.8%。先后引进了深圳中汽南方投资集团拟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新建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项目、新加坡(中国)管业控股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新建高分子材料塑胶管道生产项目,广东正大康科技公司投资1.8亿元人民币新建工业物流园等各类新投资项目58个。
2007年,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保持稳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技术产业的规模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52%。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的局面亟待改变。三是投入严重不足,缺乏风险投资的资金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四是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没有根本性解决,政策体系需要完善,体制改革仍需深化。
二、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展望
2008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推进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贯彻落实《贵州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条例》的第一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作要创新发展思路,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的任务,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贵州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条例》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积极做好《贵州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条例》的学习和贯彻落实的工作。认真抓好《贵阳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开
发区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健全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体制、新机制。积极支持配合《贵州省磷化工高技术产业链专项规划》、《贵州省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实施工作。根据贵阳市政府有关批示,为充分展示贵阳市生物产业的发展特色和发展中的成就,加强与全国各地先进省市交流与合作,发展壮大我市的生物产业。组织相关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市级相关部门参加好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为下一步贵阳市申报国家发改委建设国家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打下良好的基础。力争国家发改委认定贵阳市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
(二)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抓好“麦架-沙文-扎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廊”有关涉及高新区的各项工作,力争在新拓区域规划、环评、土地报批、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围绕核心产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抓好产业培育,在产业链构建方面取得新突破。以招商引资为龙头,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实现产业的共生和集聚。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投资、国际水准和国际市场特点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专业高科技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实施“孵化带动”工程,在培植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化服务,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打造投融资平台,构建投融资支撑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创业孵化器。力争新增孵化企业38家,毕业孵化企业4家。
(三)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的支持,发展高技术产业
2008年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将实施23个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专项的申报按照《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执行。这23个专项涉及生物医药专项、生物育种专项,生物医药工程专项,生物基材料专项,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专项,新型电子元器件专项;重大专项方案研究:即根据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高性能服合材料专项、循环经济专项、新能源专项方案等。按照相关专项抓好贵阳晶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离子显示器关健材料---障壁、背板反光玻璃粉产业化项目、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国家二类新药盐酸格列酮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贵州道地药材饮片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贵州泛特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家一类新药—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产业化”、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3200t/a(P2O5)电子级磷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做好前期工作,组织申报国家发改委。以此同时,2008年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将继续实施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的项目范围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磷化工、现代农业、优势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领域,以及特色优势产业的工程研究中心。我市将积极组织申报,争取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扶持我市中小高技术企业发展。
抓紧抓好续建和新建的国家及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确保完成在建项目的建设计划。抓好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消瘀降脂胶囊产业化”、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年处理33万吨粉煤加压气化示范装置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国家高技术项目,落实建设条件,早日开工建设。积极支持省发改委做好贵州汇通华城楼宇有限公司“BKS中央空调能源管理系统”、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新型抗肿瘤药物--注射用盐酸拓扑替康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及原料药种植与加工基地建设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淫羊藿中药材保护抚育种植及提取物加工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验收工作。加强高技术产业调研工作,做好项目库的建设。
第四篇:欧洲新媒体产业发展
欧洲新媒体产业发展
在新媒体产业发展过程中,欧洲作为一个整体面临来自美国媒介资本和产业的竞争。同时,新媒体发展呈现地区差别,但在各国和欧盟的推动下,新媒体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政策和规制方面,一方面试图以普遍化的政策融合来推动技术融合,另一方面,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欧盟的政策势必带来国家间的不平等、商业利益的垄断和公共服务的丧失。
欧洲新媒体发展的不平衡
新媒体在欧洲内部发展并不均衡。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约有一半的欧洲家庭不使用互联网。年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是限制用户使用互联网的因素,另外,虽然欧洲宽带市场的增长一直非常快,已经拥有超过6000万宽带用户,但是,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在同一国家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仍存在宽带鸿沟。在城市,超过90%以上的人使用宽带,而在农村这一比率则是60%。
在宽带发展方面,因发展速度不同,欧洲存在不同宽带市场收入。目前,英国保持最高营业额收入,德国则是增长最快的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在 2012年将达到120亿欧元,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南欧国家将从8.73亿欧元达到20亿欧元,北欧瑞典、芬兰、挪威和丹麦在未来五年中的宽带收入将超过8亿欧元,目前则是3.77亿欧元,北欧宽带增长已经吸引大量眼球,虽然与西欧相比新媒体消费者的绝对数量还较少。
欧洲互联网的发展,涉及到“i2010战略计划”的支柱内容之一—包容(inclusion)问题。以新媒体和广播电视为核心的信息与传播技术是欧盟整体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进入21世纪,欧盟将信息产业列为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制定了以“i2010战略计划”(The i2010 Strategy)为主的信息化战略。根据“i2010战略计划”的目标,欧洲信息社会应当能够为每个人提供更多的网上公共服务,应当为所有公民提供服务。在2006年9月的北约里加峰会上,欧盟成员国就发表了一个宣言,各成员国承诺要在2010年以前实现以下具体目标:使互联网鸿沟缩小一半;使所有公共网站可以允许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任何人使用;2010年前使90%的欧洲人口能够用上宽带。根据欧盟委员会《i2010—信息社会报告(2007 年)》,信息与传播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高于欧洲经济的总体发展速度,在2000年到2004年间,信息与传播技术领域的生产率增长占欧盟总体增长的近一半。
第五篇:后续产业发展报告
林区后续产业发展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迎来了州
各位领导莅临我局检查指导林区后续产业发展工作。这既是对我局工作和各项事业建设的关心、重视和厚爱,更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全局职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就我局林区后续产业发展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规模
我局林区后续产业从2007年初起步以来,充分利用林区闲臵的圃地资源和固定资产发展种植、养殖及资产经营。经过不懈的试验和努力,已初具规模。
(一)投入情况。2007年以来先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臵
万元,建成蔬菜大棚2100m2、修建猪舍411.67m2、修建围墙
550m、开挖鱼塘2668m2、搭建鸡舍150m2、安装沼气设施2套、购臵饲料粉碎机1台、拖拉机1台、安装供配电设施1套等。
(二)种植、养殖业。
1、种植业。主要利用各林间苗圃闲臵的土地发展种植,面积为61亩,分布在-----队、00000林场、00000林场。根据各林场的气候条件等种植适宜蔬菜。-----队以种植大葱、白菜、萝卜等为主,面积为26亩;00000林场和00000林场以 种植马铃薯、大蒜、胡豆、豌豆为主,面积为35亩。种植的蔬菜既可面向市场,也为养殖提供饲料。
2、养殖业。养殖业以-----苗圃队为基地,该基地占地总面积为180亩,距00000县城2公里,鲜水河依傍而过,气候适宜,地势开阔,水、电、交通十分便利,有利于发展养殖业。现主要发展的养殖为养猪、养鸡、养鸭、养鹅。
①养猪。现有猪舍4幢,房屋面积411.67m2。其中:母猪舍1幢,100.44 m2,育肥舍3幢,311.23m2。今年截止5月,我局饲养的生猪存栏数
头,其中:母猪
头,仔猪
头,公猪
头。2012年计划出栏,1-5月已出栏
头,6-12月还可出栏
头,全年出栏数将达到
头。同时,为拓展市场,我局已在00000县农贸市场租用了猪肉销售摊位,用于销售猪肉。
②养鸡。③养鸭。④养鹅。
(三)资产经营。为了管住闲臵的固定资产不流失,我们将局本部一些闲臵的固定资产通过内部公开招租的方式交由职工自行改造装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拓宽职工的劳动就业空间。我局主要招租经营的资产是原机关临街的房屋。房屋面积为627 M2。为拓展产业发展市场,我们正积极努力利用现有的临街房屋资产开办超市,通过与第三方合作 的方式代理商品,同时也销售我局种植和养殖的产品。
二、主要措施
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符合林区特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后续产业,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企业实力、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谐林区的必由之路。为此,在抓林区后续产业发展工作,我们坚持立足实际、面向市场,做到高起点、高标准。
1、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选好项目和基地。项目是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项目选得准不准,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是确保林区后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为此,在充分考虑我局人员技术、资金和空闲圃地多的情况,结合林区周边的经济条件和消费市场,确定了以周期短、市场空间大、收益快为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既要规模适度,又要考虑集中发展和管理。通过反复考察和试验,确定以种植适地蔬菜和以养猪、养鸡、养鹅为主,养殖业作为重点发展。种植与养殖实现互补发展,即种植的大葱、马铃薯、大蒜、萝卜等绿色蔬菜,既向市场供应,也为养殖提供牲畜喂料;养殖牲畜的粪为种植提供肥料,使种植和养殖形成发展链条。
在基地建设上,综合全局各单位的情况,-----苗圃位于川藏公路沿线,距离00000县仅2公里,到鲜水河边0.4公里处,占地面积180亩,地势平坦,且原开展过养殖业,有 一定基础。基于-----交通方便,水、电、路三通,基础条件好等诸多有利条件,是理想的多种经营项目开发基地。局确定以-----苗圃为中心,同时,带动有苗圃空闲地的00000林场和00000林场发展种植业。
2、强化科技支撑。没有科学的技术作为支撑,种植、养殖业是难以实现健康发展的。为保证质量,赢得市场,我们一是争取了地方农牧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提供技术指导,做好疫情防治。二是将具有一定文化、肯钻研的养殖骨干人员送到射洪县兽医站和四川农大兽医短训班进行学习,掌握技术。三是请当地农牧技术人员和外地的技术人员到局进行现场培训,增强学习效果。四是投入资金,改善养殖方面的设施设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养殖技术得到了全面提升,基本的牲畜病情治疗、防范等都能有序开展。
3、加强市场开发力度。经营的好坏,市场才是风向标。为此,我们坚持生产与市场开发同步进行,搭建平台,夯实基础。一是成立公司,统筹产业发展。按照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对林区后续产业进行综合开发,在管理机制上,实行公司制管理。目前我局已完成“00000县绿源特色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以00000苗圃为基地,对企业已有的产业进行规范统筹发展,同时还将扩大规模进行产业转型提升林区后续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打造特色鲜明的种植基地。我们将以00000县 委政府着力于打造00000大葱基地建设和引进蔬果深加工的契机,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以00000队为基地,扩大00000大葱的种植面积,以公司为依托,打造特色产品,争取县农牧局的支持申请00000大葱种植地理标示,逐步探索食品深加工渠道,办理绿色食品认证和市场准入许可QS认证;另一方面,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培育苹果等经济苗木,根据发展的实际,适时与第三方有诚信的企业合作,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
4、严格后续产业工作的过程管理。为确保后续产业项目的健康发展,在项目管理中,我们严格坚持“措施灵活、管理严格、加强监督、公开透明”的原则,使整个后续产业建设规范有序顺畅。一是建立规章制度,为规范后续产业的管理,我们制订了《后续产业管理办法》,从职责、物资采购、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二是规范管理,后续产业项目工作中涉及的实物种类多、数量大,尤其是家禽、饲料、蔬菜等都不易掌握好实物控制,为防止出现个人行为和浪费现象,建立了实物登记台帐和物资出、入库制度,如:喂养家禽的饲料由饲养人员按照领取、库工登记、班组长签字领出,使用后,由饲养人员将消耗情况登记签字备查,局、队不定期地抽查,既有效地避免了浪费现象,又增强了物资管理与使用的公开性。三是加强对后续产业工作各项目的监督,在采购上,实行集体公开采购和 议价制度,量大的采取转帐支付,尽量避免采购人员的现金交易行为。销售上,由饲养人员、职工代表、管理人员三方共同组成,主要参与议价、营销等,销售款及时交局财务,实行收支“二条线”制度,确保了资金的及时回笼。对死亡的家禽、坏掉的蔬菜都采取由上述人员共同核定,形成报告报局,属责任引发造成损失的,及时追究了责任,坚决杜绝了在种植、养殖中的个人行为、人情观念,也从未出现将种植的蔬菜、饲养的家禽私自处理或赠送的情况。四是加大对后续产业项目的厂务公开力度,企业后续产业项目都是在局的领导下,反复调研和征集意见,集体研究后确定,并将规模、投资等及时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向全局公开,广泛接受监督,同时,发展后续产业项目的全过程都要求必须要有职工代表参与,确保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参与落到实处,既要把后续产业发展成为一项新经济效益增长点,又要搞成一项廉洁的项目工程。五是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加强对后续产业经营过程的监督管理。
5、加强后续产业的人员队伍建设。为促进后续产业发展,局成立了产业发展科,专项负责企业后续产业和项目建设工作。同时,加强对后续产业发展基地--------苗圃队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在待遇上,-----队的主要负责人享受正科场级待遇,同时,充实后续产业工作的班子,抽调了部分工作实、作风好的职工到-----苗圃,负责养殖工作。通过调整 班子、充实人员,为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6、加强项目合作。后续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长远性的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地方各级党政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此,我们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尤其是00000县农牧局和发改局,多次深入-----队进行指导,出点子,并召开企地联席会议,为后续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00000县农牧局还无偿给我局提供种猪和母猪,为自繁自养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一些产业扶持项目上给予我们倾斜,缓解我局产业发展资金压力,目前我们正按县发改局的要求,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三、取得的成效
我局林区后续产业的发展,虽然发展时间短,但起点高,不但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利用了闲臵资源,管住了资产,安臵了人员。我局按照财务审计的相关要求和程序,通过后续产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内审,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经营收支、未成熟生物产品和基础设施设备投入。审计结果表明:后续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取得了初步成功。
1、探索了企业经济增长点,已实现经济收益
万元。2010年林区后续产业的产值实现了
万元,2012年产值将实现50万元以上。一是生猪养殖,已出栏销售
头,除去购臵 成本和养殖成本,实现收入
万元。二是养鸡、鸭、鹅,已销售 公斤,收入 元,目前现还有
公斤,价值
元;三是蔬菜种植方面,已销售 公斤,收入 元,为职工发放“福利菜”
万斤,市值 元。
2、安臵了职工,拓宽了劳动就业面。通过开展种植、养殖和资产经营等,扩大了职工的分流安臵面。
3、开拓了市场,丰富了职工群众菜篮子。在种植、养殖的产品上,我们注重以绿色、生态为主导,通过租摊位、进市场的方式,广大消费者对我局种植、养殖产品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猪肉销售上,逐步打开了局面,良好的肉质,已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从稳定市场的作用上,得到了地方党政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
4、管住了国有资产,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方面,天保工程实施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人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森工生产时间形成的餐厅、库房等房屋都闲臵,加之地处县城,且年久失修,管理难度十分大。另一方面,随着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的调减,苗木需求随之减少,大部分圃地空闲,仅是守护都困难。通过充分利用,既盘活了资产,也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5、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发展,实现经济增收。我们开展养殖业,向周边村民购买了大量马铃薯、胡豆等作为饲料,帮助其销售了自然作物,增加其收入。同时,随着林区后续 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当地村民的发展意识、机会和学习相关技术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林区后续产业在不断试验、探索、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是: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天保工程建设这个中心,依托天保工程,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是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根本。
二是要在上级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明晰发展思路,是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关键。
三是要有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注重市场调查,选好项目载体,坚持长远规划与短期发展相结合,是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前提。
四是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做好风险防范,是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是要把林区后续产业的发展臵于当地政府支持发展的项目规划中,取得相关部门的大力,营造环境,是林区后续产业的保障。
五、存在的问题
我局林区后续产业总体来讲,已打开了发展局面,但离上级的要求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还存在较长差距,还未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缺乏专项项目资金支持,仅靠企业的微薄投入,导致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弱。我局后续产业各项目都是企业千方百计措施投入的,由于严重缺乏资金,规模还较小,不能保证市场的长期供应,而影响了市场的占有率。
2、受行业限制,纳入地方政府支持的农业带动项目发展较难。
3、融资渠道单一。从融资方式上,我局拟采取贷款、合资、引资等方式经营。银行方面也表现了极高的兴趣,通过多次察看,认为规模小,贷款主体等原因,贷款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及资金等原因,合资、引资等方式均未实现。
4、资金缺乏,必备的设施设备等严重缺乏,加大了成本。由于缺少资金,后续产业发展的相关设施设备不足,如:饲料深加工设备、粪水处理循环设备、不能满足所需,尤其是养殖方面,相关部门多次建议企业可以配备饲料加工设备,自购原料,可以降低成本。由于资金原因,现饲料等都靠外购,加大了成本。
六、下一步打算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蔬菜和畜牧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也给林区后续产业带来了历史发展的机遇,并且,到目前00000县此类项目中,我局的规模最大,00000县拟作为 重点支持。因此,林区后续产业至关重要,大有希望。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依托生态建设,打造拳头产品、争取项目、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搞活林区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点。
1、打造好龙头带动项目,抓好科学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产业的项目,抓好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总体布局,着力满足00000地区的人民群众需求,成为稳定当地市场、造福人民群众的重要力量。种植业方面在现有规模基础再扩建2000平方米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大棚。养殖业方面重点养猪、养鸡、养鸭、养鹅。其中:养殖生猪的规模达到存栏1000—2000头,出栏1000—1500头;养鸡、鸭、鹅3万公斤,年向市场提供1.5万公斤。实现种植、养殖的循环式发展。
2、加强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争取支持。在前期工作上,抓住地方大力支持的机遇,主动做好汇报,争取在养猪场建设项目和大葱基地建设项目上有新的突破,从行业、地方农业科技发展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后续产业项目支持和资金投入。带动周边群众的发展。
3、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后续产业的质量。加强科学规划,加大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地方相关部门、科技部门与我局后续产业发展的技术对口支持制度,形成技术人员、技术部门、智力支持相统一的科技支撑网络,确保后续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抓紧项目的规划建设,以-----队为基地,着力打造森林生态园区建设,作到集休闲、娱乐、生态 种植、生态养殖、食品加工为一体的一条龙项目建设。
4、进一步转换机制,加强后续产业的管理。随着后续产业的规模扩大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实行公司制管理,建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从机制上推进后续产业的发展。
5、抓好市场开发和风险防范。把市场开发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畅通销路。同时,加强各项目的风险评估,通过科技、管理、保险等各方面来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确保收益。
各位领导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不惧风险、不受干扰,一定能克服困难,推动我局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