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业报告)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参观考察报告(报告)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参观考察报告
近年来,随着高中扩招,许多学校办学规模日渐扩大,年段管理日益加强,教研组工作却日趋弱化。为此,早有人发出预警:年段管理不能包揽学科教研,更难“独挡一面”地适应增设选修课,倡导研究性学习的高中课改,教研组和年段是管理的两条腿,重年段而轻教研组是不对的。然而,教研组究竟该如何在与年段“共舞”之中“与时俱进”,却罕见成功的经验面世。
2006年3月,笔者欣闻,被誉为“中国农村中学教育现代化的典范,大陆校本课程的发源地”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面向约28万人口的区域招生,高考成绩卓著,是江苏省首批、无锡地区首所国家级示范高中,教育部考试中心课题组十所中学成员校之一,教研组建设经验宝贵,特于当月的 23日,随中国教育服务中心组织的教研组建设现场与学校观摩专题考察团,走进了这所江苏名校。在近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参观校园,听教务主任介绍,听副校长报告,听导引参观的老师讲解,观摩课堂教学,与各教研组长交流,在学校食堂用餐等,收获颇丰,报告如下。
农村老牌名校集团发展
笔者几天来,先后参观了江苏名校洋思中学、栟茶中学和启东中学,乘汽车过江来到苏南,沿路领略了江南的富庶,但是,令笔者兴奋不已的,还是身临其境于“省锡中”的堰桥新校区。
徜徉在这几乎一眼望不到边的,有湖泊有流水有小桥,有花有树有庭院,有长椅有塑胶体育场有小广场,还有二三十幢暖色教学生活楼宇的“花园”中,看彩色的硬化地面和红花绿草融为一体,整个校园好像刚刚用清水洗过一般,笔者深感惬意、舒畅。上午,在阅览室观摩了一节短篇小说阅读课,图书馆内的设计装潢给我的感觉简直就是现代化的金碧辉煌!下午休息时,笔者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高中教学区,登上一层层楼,穿过一条条廊,透过敞开的门窗,看学生上课,听老师们讲课,考察教室、实验室的设施直至颇具人性化特色的桌椅,再登上高楼“俯瞰”校园景色,真是感觉有说不尽的敞亮。然后又一次回到校门口之内的“广场”中,拜谒了矗立着的六尊名人塑像。只见在每尊塑像底座上,都镌刻着耐人寻味的文字:居里夫人——挺立在智慧大地上的美丽女性;马克思——17岁时选择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从此成为青年人永远的精神导师;爱因斯坦——改写了人类历史的科学巨星,中学时代的“笨小孩”;张衡——他的伟大,不仅在于把人类的目光引向苍穹,更在于能用双手制作自己的思考;孔子——至圣的思想照亮万古长夜;徐霞客——自然之子,云霞之客,弃绝流俗,行走于五岳江河,创造了别样生存文化。在体育馆的校史展厅里,笔者录下了该校九十多年前确立的“十大育人目标”:锻炼健康强壮之体魄,陶冶言行一致之美德,涵养至公廉洁之节操,激发舍生为国之精神,鼓励服从团体之主张,训练温和谦恭之礼貌,养成灵敏精密之头脑,练习增加生产之技能,培养节俭耐苦之习惯,增进活泼愉快之态度。
教务主任向参观者介绍说,锡山高中1907年建校,文革前是省25所重点之一,在同类学校中第二批录取新生,生源相对落后,经十年努力,超过同类乃至一类。现有三个校区,这个惠山校区415亩,有初、高中两部,投资3.5亿元,办学条件国内领先;老校区有36个初中班、高中8个班;东校是民办初中有20个班,500亩。全校5000师
生,集团规模办学。另据笔者请教导引与会者参观的老师得知,所属民办学校的领导均为校本部派遣副校长等担任。
唐副校长介绍说,过年就是锡中的百年校庆,系统总结百年历史,从读书应举到促进人的发展,就是个鲜明的特点。那时重视体育,有女子健美操、叠罗汉表演、桌球等,还都有详细的记载,保存资料的意识很强,管理规范令我们汗颜。据说,朱镕基回母校,找到了当年演戏时的资料。在湖南长沙一中,毛泽东数学不及格的卷子,“此文有帝王之气” 的作文批语都保存着。那时的教师待遇高,18倍于警察。我们要思考,今天的教育究竟在做什么?有绿色GDP,学校的约束目标是什么?我校70%的新生近视,每学期50度地下降,提醒我们要警惕出现“东亚弱视”。所以,我们坚持开足开齐课程,开设校本课程。我们在校园里请进六位名人雕塑,通过作文考试,请大家写段话,与名人对话,最后想出六句话,雄心壮志可敬可畏,男孩子应向翩翩君子方向发展,女孩子应有女性秀外而惠中的美丽观。
寻找教研组长重振教研
唐副校长就学校教研组建设作了专题报告。他说,随着学校规模扩大,每个年段18个班,一个级主任管理的就相当于过去的一个学校。规模大了,管理模式却没变,突出的现象就是教研组找不着了。在工会系统可见,谁家结婚了,看望生病教师,说拉弹唱,打球照相,结婚送葬,或者充当小组长的材料,是传令兵,应发挥的功能却没有发挥出来。例如,一次开学排课表,发现有三个女教师请假生孩子,无人上课,回来又一起回来了,学校又不能去问,麻烦。再如,一次“测评教师”后,找一位女教师谈话,结果是,她一见面就是哭,异常伤心,哭得我是一头雾水,十分尴尬。后来听组里人说,她几次怀孕流产,受此影响,此次测评结果才不好的。我想,校长要管的事那么多,不至于能了解到这地步,组长也是女性,却无反映!于是,开始思考,组长应该干什么?我们先是提出了教研组长“三力”工程建设:一是凝聚力,组长应是全组老师情感生活的贴心人;二是影响力,组长应是本学科学术权威;三是感召力,组长应是学科建设的领袖,具有组织协调领导的人格魅力。后来发现还缺少,又提出五句话:以教研组三年规划的制定实施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和课程开发为重点,以案例研究为基本研究形式,以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以此五点系统落实校本教研制度。具体如下。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基点和考核对象,因此,将组作为考核单位,三年考核后以组为单位发奖金,红旗组每人奖200元,发放组里统一使用。语文组一年可领回6000多元。有此钱与无此钱是不一样的。教研组三分之二的人在省刊发文章,达到了评为完成组,达不到奖金就没有了。我们老师每人年终收入五万,个人可能不在乎这些钱,但是由组长统一掌握,涉及全组利益,个人压力就大了,捆绑式奖励很好,很起作用。二是组里要有三年发展纲要。㈠现状分析,有四条:⒈结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要向学校提出人员配备、使用的建议;英语组就提出男性少,数学提出缺少40-45岁的教师,语文组提出要古汉语方向的研究生,这些工作只能由组长承担并做好。⒉分析本组优势和特色。⒊弱项弱势。⒋发展的背景环境,与周边省市兄弟学校相比处于什么位置,坐标定位。㈡提出建设目标,⒈组风建设目标,全组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理念、人际文化。老教师要做给新教师看,课堂开放,评课要直言不讳,崇尚科学务实,以高效为荣,相互关心;表述要明了,要集体讨论产生,学校要有考察。⒉教学质量目标。⒊学科建设。⒋资料建设。⒌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个人现状、哪年晋升上一级职
称、论文、教育科研课题等。㈢措施是什么?请谁?搞什么?为什么搞?㈣年度目标。最后,希望学校给什么支持?以上就是发展规划的大致的内容。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研讨产生,举办全校汇报会,评议、修改,再上专家审定会,再改。
教研组的规划搞完了,要抓实施,千万不要搞成一堆废纸,要求实效。比如,案例积累,一个组搞出一个即可。案例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文本形式,利用校刊,发表公布;二是录像,上课、评课都要录像上网,效果很好,老师们很认真,案例不是给人看的,看录像是真实可信很有作用的。
从制度层面上给组长以保证,新教师录用由组长带人审用,很认真。课务安排,组长要有建议,调出老师要征求组长意见,组长有职有权。对教研组的评价要对照三年规划内容,不怕标少,就怕做不到,最后看实施,达到红旗有奖,单项红旗奖占60%,各项200元/150元/100元/50元不等,层次不一样。
数学教研组规划摘抄
参观考察的下午,分两组座谈,笔者参加了语数外组。组长介绍说,每3周召开一次全体会,每周备课组活动一次。备课是一人主备、主讲,上课要统一教案。一位骨干老师要带4—5个青年教师,如果青年教师不能随年级循环,就要重新拜师。青年教师要参加校内考试,使用学生卷。在座谈会上,笔者浏览了数学组长所持“教研组规划”,感觉规范翔实,恰与唐校长的报告虚实相辅,相映成趣,特选择介绍相关内容如下。这份数学组三年发展规划的“基本情况分析”使用图表与文字表述,内容比较详细。在“发展目标”中,其“教学资料建设”中,列了建设课件库、试题库、教学案例库和教师论文库四个目标。其“教学质量目标”中提出五条,其中课堂教学学生满意率要求,高一平均在90%以上,个体不得低于80%;高二平均在90%以上,个体不得低于85%;高三平均95%以上,个体不得低于90%。其“教科研目标”中提出四条,其中提到“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教学案例研究为主要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每学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一份教学案例”。
其“基本举措和年度目标”分五部分来谈。
一是“加强组风建设,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安排具体细致,其中对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职责等作了具体的要求。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中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部分有如下内容: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内要组织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对三年内到任的青年教师全部听课调研,进行诊断、指导。肯定成绩,但要直言不讳指出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建立青年教师成长记录卡,完整记录教学工作的质与量,如所任课务、考试成绩、公开课、听课节数、完成的习题数、解题能力测试成绩等;每年三月份进行解题能力测试,一律按照高考要求进行,成绩进入成长记录卡;青年教师要三年达标,五年完成高中循环,6—8年成为教学骨干。
三是“建立充足适用的教学资料库”,将教学课件库和考试资料库的建设纳入对备课组长的考核中,将教学案例库和教师论文库的建设列为教研组长考核目标。
四是“以课堂教学为研究重点进行校本教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六条措施,其中对高一提出要坚持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多反复、勤反馈;平行班分数控制在5分之内;高二要根据不同科目组班级的差异,选择适合不同类别同学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着眼当前,兼顾高考,平行班分数控制在8分之内;高三要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五是“以教学案例研究为主要形式开展教科研工作”。认为,发现和确定问题是前提,设计方案是基础,教学实践是关键,教学反思是保障。并研制了六条措施,其中提出,每学年从实际出发确定一至两个课题为本组研究内容;由教研组长指导,由各个备课组长执笔完成实施方案,包括目的、方法、过程、目标等,备课组讨论通过;由备课组长组织实施,发现问题时,教研组长协助解决;教研组长每学期要参加备课组活动并检查一次工作;教研组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案例分析活动,有完整的教学过程和研讨的录像、活动纪实,教师每年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一个教学案例;教研组长要积极引导组员参与或承担省市立项课题,每年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怎样写教学案例”、“怎样写教学设计”等专题讲座。
最后是“支持系统分析”,提出需要学校提供支持的内容。
学习考察之后,赶写此份学习报告之际,笔者感慨良多。这所立志要办成省五星级学校的“硬件”之硬,令笔者为这里的孩子们深感庆幸,为江苏省给全国树立了这样高标准的学校建设标杆而高兴;其教研组建设从实际需要出发,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做法新颖独特,可资效法借鉴;从锡中归来后,兴致所至,浏览了反映该校情况的几家网站,发觉该校经验还“别有洞天”!而此行却未能对其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有更深的实地了解、考察,实属此行之一大遗憾。
附:关于锡山高级中学
锡山高级中学创建于1907年,它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深厚文化积淀,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无锡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它不仅拥有现代化的实验楼、图书馆、健身房、体育馆、游泳池、艺术馆、实验剧场、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等,而且该校还按照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要求统一规划设计建造,使整个校园无论从哪个点都可以看到它的优美环境和体会到浓厚的学习气氛。锡山高级中学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得以在此全面发展,其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它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组织实施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誉为“大陆校本课程的发源地”。此外,该校研究性学习的开发和实验也同样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重大的课程实践经验已经被列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之中并被相继推广。目前,锡山高级中学正致力于自身的第三次跨越式发展,即力争成为江苏省首批五星级高中,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能够与国际接轨的一流学校。
第二篇:省锡中社会实践报告(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锡监,一路走来
12届高三毕业生
省锡中历史悠久,1907年初由匡仲某先生在家乡无锡杨墅园(今无锡洛社镇杨市)创立,原名狂村中学,后成为无锡县中,今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前身。匡先生为无锡市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学校遵循诚敏校训,教书育人,如今桃李满天下。在匡园里我们能收获什么?
唐校长的谆谆教诲。每学期开学,校长会召集师生在国旗下诵读校训释义,让每个人都能深切体会到古人对我们所抱的殷切希望。救国于一发千钧之危,就是让我们勿忘国耻,努力读书,担负起振兴民族的重任。在平常的时候,校长也偶尔会召集学生开会。他从不用手稿,他把想说的,前前后后贯穿起来,有条不紊。而所讲内容全部是学生最关心的,肝肾最深的。譬如对当代教育问题,他总是理智得看待,而不是追求分数带来的利益。他会感叹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痛苦与无奈,让学生感受颇深。在他的会上不会有学生窃窃私语,整个会场气氛严肃,每个人听得都很认真。来到这样一所学校,会为遇到这样一位校长而庆幸与自豪。
源源不断的知识。高中接受的新的知识会有很多。而光是书本上的那部分知识不足以让我拿出来谈论。我想说的是那些来自课外的知识。省锡中有艺术课,有自主发展的课程,有社团活动等等,这些在大学比较常见的科目被学校引进让高中学子提前体验。在压力巨大的环境下既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又可以扩充相应的课外知识。这使得锡中学子比苏北的孩子有了更大的提高。
优雅的学习环境。省锡中的新校区是无锡市里面环境最漂亮的高中之一。绿茵湖畔学生老师三三两两踱步悠谈,偌大的校园里绿树青葱,鸟语花香,这些都能让紧张学习之中的学子感到些许放松。最值得骄傲的是省锡中的宿舍、食堂环境。相比在大学里,宿舍只有两只摇头扇,浴室也是公共的,食堂的饭菜更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所以作为身处在这样一所学校的学子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
和谐的师生关系。省锡中的老师大多很年轻,与学生交流往往能体会到学生的某些想法。与之前相比,学生对老师都是敬而远之。在锡中,只要你愿意与老师分享你的想法或者经历,老师都非常乐意给你提供建议,这是初中、小学的老师做不到的。并且在寄宿制学校,老师更是唯一能照顾自己的人,只要遇到问题,老师总会第一时间赶到。一些细节回想起来的确很感动。
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好好珍惜每一天,用汗水收获成功,用成功回报母校。
-------------(学长是理科生,并且已经三个月没提笔,文学素养差了点。别见笑。还有里面有些东西也是学长交代学弟学妹的,好好看一下,新学期愉快。这个东西我大清早赶出来的。
最后也要感谢陈景龙老师的大力栽培!
第三篇:江苏省气象局参观实习报告
江苏省气象局参观实习报告
实践名称:参观江苏省气象局 实践日期:2013年11月8日
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专业 2013级(1)班 姓名:刘颖洁 学号:20131382009
前言
2013年12月8日,作为未来气象事业工作者的我们,清晨早起后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去了江苏省气象局,参观了也收获了许多。
首先,我们听了专题报告,初步了解了气象部门的职责与发展,随后,我们参观了气象台会议厅、古气象台和气象博物馆,认识了很多关于气象的仪器,也了解到了一些气象史上的名人与科学家,同时感受到作为一名未来气象事业工作者的责任重于泰山!
回学校后,我认真的翻阅了有关气象的一些书籍和资料,决心做一个为国家气象事业奋斗的人。也许是这次参观,让我认识到了自己该做什么,这将是我人生一个新的起点,于此,我完成了此次参观实习的报告。
江苏省气象局简介:
江苏省气象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美丽的北极阁公园内,气象文化历史悠久,座有气象局和博物馆,是近代中国气象发源地,在1600年前就作了观测。现在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领导下,根据授权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
江苏省气候与主要气象灾害:
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基本以淮河为界。江苏省各地平均气温介于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0~3.3℃,其等温线与纬度平行,由南向北递减,7月份为最热月,沿海部分地区和里下河腹地最热月在8月份,平均气温26~28.8℃,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温度由沿海向内陆增加。全省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差4~7天;秋季降温南部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
江苏省主要气象灾害:暴雨、空气污染、雾霾、台风、冰雹、寒潮、高温。其中雾霾增多的原因是经济发展过多地排放,并且冬季与春末夏初雾霾眼中的原因是受北方冷气影响,空气不利于扩散。台风属于亚热带风暴,为夏天尤其是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发生范围小。
江苏省气象局主要职责:
(1)制定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2)按照职责权限审批气象台站调整计划;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汇总、分发;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涉外气象活动。
(3)在本行政区域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
(4)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袭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
(5)负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6)组织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规的实施,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7)统一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部门的计划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科研和教育培训以及业务建设等工作;会同各市人民政府对市气象机构实施以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会同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做好当地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8)承担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气象台主要工作:
1、气象局实行以气象部门为主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制作发布全区长、中、短期天气预(警)报,向区委、区政府提供生产决策气象服务;承担气象资料(信息)接收、处理、加工、分发及存储等基本气象业务。开展多种气象科技服务。
2、人工降雨办公室负责全区人工影响天气的组织、管理、开展相关科研总结工作。
3、防雷减灾局:担负全区防雷减灾工作的管理职能,并负责全区防雷、避雷、消雷系统检测、维修及安装、维护等;对全区避雷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对不合格的设施提出整改意见;对新建设施负责防雷工程图纸设计和审定工作;与气象局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4、区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中心:负责本地所辖乡(镇)信息服务站的人员培训、网络管理:负责当地各类信息收集、上网和下载工作;负责为当地政府、企业、农民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各类信息;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农业技术咨询和培训活动.承担对全区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的规划、管理和网络服务工作。
5、工作特点:具有阶段性目标,预报能力加强,线长、面广、点多。宗旨是:观云测天为人民,优质服务创一流。
主要机构:
办公室、监测网络司、预测减灾司、科技发展司、计划财务司、人事教育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和监察室、审计室。
气象发展史:
1、中国古代气象:
中国古代气象划分为石器时代、假说史时代、夏商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石器、三国至明代、唐代前期等6个发展时期,展示古人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的智慧。
在漫长的岁月里,古人从感受风雨寒暑开始,通过仰观俯察逐步认识年、季变化和气象现象,在生产生活和自然气候的斗争中,不断积累气象知识,探索气象奥秘,取得了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天象气象理论认识成果和重大科学仪器发明,推动了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创造了中国古老而光辉的气 象科学和文化。
2、中国近代气象: 清朝后期的新中国刚建立不久,帝国主义日益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在这种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气象事业也逐渐受到英法等国侵略的影响,比较先进的气象事业亦因之输入得以活动和发展。在此时期,拥有民族感的本族人民,为了发展气象事业,相应地建立了中央观象台、气象研究所等机构,成立了中国气象协会,各地解放区的气象台,这使中国气象事业在一个艰难又复杂的时期发展。
3、中国当代气象:
1949年12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成立。当代中国气象事业经初创(1949-1956),大力建设和调整巩固(1957-1965)、“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发展阶段,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预报体制。建成了布局合理的气象站网;建立了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体制;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气象人才队伍,去的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以防灾减灾为目的的气象服务工作,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观后感
经过此次参观,我又对气象事业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对现在所学的海洋科学专业又更加有了兴趣。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最近几年,极端天气事件很多,气象预报和气象预警就显得更加关键。胡锦涛主席曾说过:“气象工作非常重要,对于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要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并从大二起掌握好专业知识,争取考上研究生。我想将来的某一天,我 能够运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解释各种天气现象,做好天气预报的相关工作,为国家的气象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再别康桥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B、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C、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D、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新诗特点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把“五四”以后的诗歌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就其主流而言,新诗的特征主要为:
(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和一个纵队,在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启蒙下,它是以现代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的,集中表现了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命运、民族命运的关注,并在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加强。
(二)以改变诗歌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为武器,经历了真正的“诗界革命”,而与旧传统决裂,有意识地摆脱古典诗词的严整格律,终于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从很接近旧诗的诗变到很自由的新诗” 从而形成了完全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的崭新诗歌形式,并建立起现代诗歌的新传统。
(三)新诗既以旧诗为革命对象,则自必以引进外来形式为诗体模式,我们的新诗在‘五四’时代基本上是从外国诗(主要是英国诗)借来音律形式的”(朱光潜《新诗从旧诗学习得些什么》,因而它乃是‘累积了几百年世界进步文学传统的一个新拓的支流”,在中国诗歌流变史上,是“截然异质的突起的飞跃”。这样就决定了中国新诗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自己民族风格中,以致在语言铸造和诗艺运营上,愈来愈与外国诗歌趋同,逐渐增加了它的世界性色彩。
(四)新诗诚然完成了旧传统的打破和新传统的建立;但打破或者叫决裂,并不意味着割断,而只能是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不推陈便不能出新,而没有可推之陈也便没有可出之新。每一时代的新诗歌,总是在民歌和前代诗歌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的新因素而生发创造出来,但它的根须却必然深深扎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16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移桔的方向冲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他主张:诗要“合乎语言的自然”,“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他曾说:“诗歌革命自何始,要须作诗如作文”,他把这种“诗探索”叫作诗的“尝试”,并概括为“诗体的大解水’(《谈新诗))。
第五篇: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大堰河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一、导入: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二、分析全诗诗人感情的变化:
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感情的,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提问:浏览全诗,思考,作者在这首诗表达了那样的一些感情? 现在我们就来读诗,看一看这些同学的回答是不是很好的把握了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层,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把这一节的内容朗读一下。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好,大家一起把第三节读一下。注意把握诗人的感情。
(二)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那么,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节。
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
勤劳、慈爱。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勤劳、充满母亲般慈爱的大堰河向我们走过来了,她的双手轻轻的抚摩着她的乳儿,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大家睁开眼睛,谁能给我描述一下这双手?
是啊,正是这双勤劳的,尽管粗糙却温暖的手,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充满了温馨,使艾青——这个被地主家庭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而我和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
诗人在五岁时终于被领回了自己的家,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但诗人心中感觉到却是——“忸怩不安”。
问:为什么会这样?(补充背景介绍)
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全班同学齐读4、5、6三节,读出诗人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
(三)大堰河在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又开始劳动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读第七节,思考:大堰河从事着这样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为什么始终含着笑呢?
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祥林嫂,当她在鲁家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朴,宽厚的灵魂啊。
全班女同学齐读六个含着笑的句子。
(四)但是,诗人写到这里,认为还不足以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于是,她又带着我们走进了大堰河美丽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家浏览第八节,看一看,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 问:为什么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
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梦实现了,有一个娇媚的媳妇叫她一声“婆婆”,她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五)是啊,谁不期望美梦成真呢?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血汗后,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教师朗读9、10节)
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问: 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六)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教师范读12、13节)
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 吗?(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