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
管理学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二.管理者的基本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角色.三种信息角色是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代言人角色.四种决策角色是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第二章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科学的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管理经验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理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二.人群关系论的主要观点是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4.企业应采取新型的老领导方式
三.”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1.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感情和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2.双因素理论(1)保健因素(2)激励因素
3.X.Y理论(1)X理论Y理论 X:经济人假设 Y:成就人假设(2)超Y理论
4.Z理论(文化人假设)
第三章
一,管理的四大基本原理是什么?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二.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有若干相当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三.人本原理的基本观点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四.责任原理内容
1.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责界限要清楚;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事有人负责.2.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3.奖励要分明,公正要及时
第四章
一.合乎道德的管理者有什么特征?
1.合乎道德的管理者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合乎道德的管理者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合乎道德的管理者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和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得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
4.合乎道德的管理者不仅把人看做手段,梗把人看做目的5.合乎道德的管理者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去的卓越的成就
6.合乎道德的管理者具有自律的特征
7.合乎道德的管理者以组织的价值观行为导向
二.社会责任是什么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三.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3.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4.设定工作目标
5.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四.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具体表现
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主动节约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尽可能减少企业活动对生态的破坏
第五章
一.管理方法一般分为哪五种?
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的技术方法
第六章
一.决策的定义:管理者的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二.决策的主题:管理者
三.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
四.决策的依据:适量的信息
五.决策的类型
1.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5年)
2.战略决策(高层),战术决策(中层).和业务决策(基层)
3.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4.初始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5.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6.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六、集体决策的优缺点
优点:能更大范围地汇总信息;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能更好地沟通;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缺点:花费较多的时间;产生“群体思维”以及责任不明。
七、决策的过程
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作出决定6.选择实时战略7.监督和评估
八、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的四项原则:1.对别人的建议不做任何评价2.建议越多越好
3.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
九、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方法分析)
企业的经营单位分成4大类:1.“金牛”经营单位的特征是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成熟型,应维持现状)2.“明星”经营单位的特征是市场占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都较高(高速成长,投入必要的资金,增加成产规模,击退竞争对手)3“幼童”经济单位的业务增长率较高,而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新业务,投入必要的资金使其转变成“明星”,否则就及时放弃)4.“瘦狗”经济单位的特征是市场份额和业务的增长率都较低(应采取收缩或放弃)
第七-八章
一、什么计划?
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内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的安排的管理文件。从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二、实践中的实施方法有哪些
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法、目标管理、企业资源计划、业务泳程再告
三、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是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的贡献准则。
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管理企业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
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有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智慧,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
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就奖罚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第九章
一、组织结构是:要在管理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设计出组织所需的管理职务和各个管理职务之间的关系。
三、管理幅度: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有效领导下属人员数量
四、组织结构的两种基本形态是:扁平结构和锥型结构形态
四、组织设计的原则:1.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2.权责对等的原则3.命令统一的原则
五、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1.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2.工作的内容和性质。(1)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2)下属工作的相似性(3)计划的完善程度
(4)非管理事务的多少3.工作的条件。(1)助手的配备情况(2)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3)工作地点的相近性4.工作的环境
六、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的基本特征?
刚性结构的基本特征有:1.实行以严格分工为特征的组织结构2.高度的集权控制3.规范化的规章和程序4.以成本和效率为中心的严格计划体制5.生产专家和成本控制专家在管理中,特别是在高层管理中占重要地位柔性的结构基本特征有:1规范化程度较低的组织结构2.分权的控制
3.计划较粗泛而灵活4.高层管理主要市场营销专家和产品开发研究专家支配5信息沟通以横向为主
七、区分职能部门化和产品部门化的优缺点
职能部门化:(优点)1.符合专业化的原则2有利于维护最高行政指挥的权威,有利于维护组织的统一性3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培训、相互交流、从而技术水平的提高。(缺点)1.不利于指导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2.限制全面管理人员的发展3减弱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协调
产业部门化:(优点)1.能使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结合起来2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方向3.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4.有利于高层管理人员的培养。(缺点)1.不利于企业统一指挥2提高待摊成本,不利于企业竞争能力。
八、权力的分类:专长权、个人影响全和制度权
九、分权的途径,制度分权和授权的区别
分权有两个途径: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制度分权)和主管人员在工作中的授权。
制度分权和授权的区别:1.制度分全是详细分析、认真论证的基础上警醒的,有必然;而授权具有和大的随机性。
2.制度分全市将权力分配给某个职位,而授权是将权利委托给某个下属。
3.制度分权是相对稳定的,而授权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临时的。
4.制度分权主要是一条组织工作原则,而授权主要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领导艺术。
第十章
一,管理人员人员中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利与弊,以及如何运用
外部招聘特点: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局限性:1,外聘干部不熟悉组织的内部情况缺乏一定的人事基础.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聘干部的最大局限性莫过于对内部员工的打击
内部提升的优点:1,有利于鼓励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2,有利于吸收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4,有利于使被应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局限性:1,引起同事的不满 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现象
二,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是:1.确定管理人与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2.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4.有利于组织内部的沟通
三,管理人员考评的程序:1确定考评内容2.选择考评者3.分析考评结果,辨识误差4.传达考评结果5根据考评结论,建立企业的人才档案
四,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培训的方法:
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是:1.传递信息2.改变态度3.更新知识4.发展能力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1工作轮换2.设置助理职务3.临时职务与彼得原第十一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区别
正式组织的活动以成本和效率为主要标准,要求组织成员为了提高活动效率和降低成本而确保形式上的合作,并通过对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予以正式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或惩罚来引导他们的行为。维系正式组织的主要是理想的原则。二,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可以满足组织的需要
2.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频繁接触会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从而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
3.非正式组织虽然主要是发展一种工作之余的,非工作性的关系,但是它们对其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工作情况也往往是非常重视的。
4.非正式组织也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第十三章 领导与非领导者
一,领导是:是智慧,带领,引导和鼓励之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二,领导的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三,领导的集体的结构包括:1年龄结构,2.知识结构3.能力结构4.专业结构
四,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1专权型的领导2.民主型的领导3.放任型的领导
五,领导艺术(授权艺术,沟通艺术,用人艺术)
六,管理方格理论(略)
第十四章 激励
一,激励:通过影响职工个人需要实现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
二,管理的激励功能:要研究如何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提高人的积极性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期望理论需要处理哪三种联系:努力统一绩效的联系:绩效——奖赏的联系;奖赏一个人目标的联系
五,强化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以及主要内容: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分为:(1)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法和组织目标的行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刺激物不仅包含物质奖励还包含精神奖励。(2)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负强化包含着减少奖酬或罚款,批评,降级
六,波特勤劳的激励模式的基本点:1.个人是否努力和努力程度不仅取决于奖励的价值还受到个人察觉出来的女郎和受到奖励的概率的影响。
2.个人实际能达到的绩效不仅取决于其努力地程度,还受到个人能力的大小以及对任务的了解和理解程度的影响
3.反而所应得的奖励应当以其实际达到的工作绩效为价值标准,尽量提出主观评估因素
4.个人对于所收到的奖励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程度如何,取决于受刺激者对所获报酬的公平性的察觉
5.个人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将会反馈到其完成下一个任务的努力过程中。
七,常用的激励方法: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培训教育激励
第十五章 沟通
一,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
二,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区别,答单向沟通指没有反馈的信息传递。适用于:1)问题角简单,但时间比较紧2)下属易于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案3)下属没有了解问题的足够信息4)上级缺乏处理负反馈的能力
双向沟通指有反馈的信息传递。适用于:1)时间较充裕,问题棘手2)下属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3)下属能提供价值的信息和建议4)上级习惯于双向沟通并且能够有建设性地处理负反馈
第二篇:管理学
一、管理与管理学
1. 熟记:
(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
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
A人际角色:a代表人b 领导者c联络者;
B信息角色:a监督人b传播者c发言人;
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熟记:
(1)霍桑试(实)验: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
a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
b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
c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
d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3)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领会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原则:
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 /集体精神。
(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
(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c、权变理论学派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
d、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3.应用:
能运用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分析问题。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的两重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种。
按管理层次划分: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
按管理领域和专业划分: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学有以下特点:一般性/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
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就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法约尔出生于法国,是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决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计划,亦称谋划、筹划或规划,是指在工作或行动之前,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对未来工作或行动作出全面筹划和部署的一系列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实践性/效率性
计划工作的任务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why),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W1H.所谓决策,就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具体内容: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2.决策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
3.决策要做分析评价。
4.决策要进行优选。
5.决策要进行实施的。
决策的作用
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2.决策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和基本职能。
3.决策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战略决策又称宏观决策或全局决策,战术决策也称作微观决策或局部决策。
网络图的编绘规则
1.两个事项(结点)之间,只能出现一个作业。
2.表示作业的箭线之间,不能直接接触。
3.网络图中不能出现循环闭合路线。
4.每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始事项和一个最终事项。
5.设置虚作业只表示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6.尽量采用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
7.所谓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系统集合,它有一个特定的目的,由一群人所组成,有一个系统化的结构。
组织的特点:1.组织要有既定目标2.组织要进行分工与合作3.组织要有权债制度。组织工作是指根据一个组织的目标,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过程。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框架,是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2.有效管理幅度原则3.权责对等原则4.柔性经济原则5.精干高效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组织结构形式
1.直线制组织结构。适用于技术较为简单、业务单纯、规模较小的组织。
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比较适合。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用于采用多元化、国际化经营战略、业务范围比较广、市场范围大的大型组织。
4.矩阵制组织结构。适用于一些需要集中多方面专业人员集体攻关项目或企业。
5.网络结构。
所谓授权就是指上级给予下级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行动。
人员配备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使用原则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6.人事动态平衡原则7.照顾差异原则
组织变革的类型:
1.战略性变革2.结构性变革3.流程主导性变革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从定义上区别领导与领导者: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鼓励和影响组织成员或群体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者是指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利实现领导活动过程的人。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激励人充分发挥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亚布拉罕.马斯洛创立了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有效的激励方案既能鼓励员工的积极行为,也可以惩罚有害的行为。
管理学之中的控制,是由管理者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或标准进行的测定、衡量和评价,并促使工作既定目标实现的过程或实现更高既定目标的过程。
市场营销控制是对市场营销因素与活动进行组合的控制。
4P指:产品、价格、地点、促销。
控制工作的类型:1.前馈控制2.现场控制3.反馈控制
控制工作的要求:1.适应性的要求2.及时性要求3.灵活性的要求4.经济性的要求
预算控制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性。预算控制系统具有准确性。预算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客观、及时、精确。
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来降低成本的控制就叫成本控制。创新、革新或改革。
概念包括: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管理创新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注重性原则4.反向思维原则5.综合交叉原则
管理创新的过程:1.寻找机会阶段2.创意形成阶段3.创意筛选阶段4.创意验证实施阶段。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不同点在于:信息管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的收集、检查、分类、存贮和传输等,对信息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出多么特殊的要求。而知识管理与此大不相同,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保持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新,而且是持续的创新。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1.学习型精简2.扁平化3.有弹性4.不断创新5.善于学习6.自主管理7.领导者的新角色
简答题
一、何谓目标管理?它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内容有哪些?
所谓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控制和评价管理目标,对全部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特点:1.目标的整体性2.目标的激励性3.重视最终成果4.应变性
基本内容:
1.定总目标和方针。
2.据总目标和方针,自上而下地依次制定单位内部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
3.委任权限,制定措施,执行目标,并检查目标执行情况,保证目标最终实现。
4.评定成果,表彰奖励。
二、集权与分权的含义、标志及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有哪些?授权的益处、授权的基本过程如何?
集权是指在组织系统的较高层次中,决策权要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在组织系统的较低层次中,决策权可一定程度的分散。
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主要有:决策的数量、决策的范围、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审核。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包括;决策的代价、政策的一致性、组织的规模、组织的成长方式、管理哲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控制技术与手段。
授权可使高层管理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授权可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人在中等压力下工作绩效更佳;可提高下属的士气,增强其责任心,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增长下属的才干,有利于选择和培养管理人员。
授权的基本过程包括:1.任务的分派2.权力的授予3.责任的明确4.监控权的确认
三、何谓沟通?简述沟通的过程?
沟通就是信息交流,又称沟通联络,是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或对象作出相应反应的过程。
沟通的过程:1.发送者发出信息2.编码3.媒体4.接受5.反馈
四、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如何克服?
有效沟通的障碍:1.语言障碍2.语义曲解3.心理障碍4.过滤的障碍5.时间压力的障碍6.信息过多的障碍沟通障碍的克服:
1.对所要发送的信息必须有认真的准备
2.尽可能传递有效的信息
3.及时反馈与跟踪
4.增加沟通双方的信任度
5.改善组织结构
6.领导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7.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善于运用非正式沟通
8.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对沟通的影响
五、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的含义与优缺点是什么?
前馈控制:是一种面向未来积极预防的控制。优点:1.防患于未然2.不易造成冲突3.适用范围广泛。缺点:主要是资源、精力投入较大,正确运用相当复杂,一旦失效,就会造成控制系统的性能变化。
现场控制:是一种发生在执行过程中的控制。
优点:1.由于指导及时,因而可减少损失,具有指导职能与及时效果;2.可提高工作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缺点:1.受管理者时间、经理、业务水平的制约;2.现场控制的应用范围较小;3.易形成心理上的对立。
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控制。优点:便于总结规律,为下一步工作的实施创造条件;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提高效率。缺点:实施措施前,偏差已产生,时间已滞后。
第三篇:管理学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管理学(又称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义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过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动的程序。以前管理科学主要用运筹学来解决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近十几年管理科学发展很快,它已经不单单是用运筹学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而是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来分析如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不确定性决策,复杂系统的演化、涌现、自适应、自组织、自相似的机理等,已经不是一个运筹学所能涵盖的。现代管理学-系统管理学,涉及行为科学、系统工程、全面关系流管理管理学等理论,其中决策论(Decision Theory)、博弈论(Game Theory)和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在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军事战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及形式。一些人认为管理学应该归入自然科学,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归入社会科学。
第四篇:管理学
管理: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核心:协调人际关系;性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技能: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处理小组之间关系的能力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观点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对策:
1、预测
2、运筹
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科学方法,对未来环境进行预先估计,并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评价 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组织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管理是一门科学,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要实现科学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
新古典管理理论特点:发现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梅奥人际关系理论(霍桑试验)主要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非“经济人”2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工人的士气和积极性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意义: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新型领导方式:组织好集体工作,采取措施提高士气,促进协作,是企业的每个成员能与领导真诚持久 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
1、保健因素:企业的政策和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关系;与下级关系;与同事关系;工资;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地位
2、激励因素: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
决策理论学派:西蒙主要观点: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3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4决策应该采用满意的行为准则
系统原理:特征: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要点: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环境适应性、综合性 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指导管理者的决策和行为,有利于塑造员工的行为,有利于建立团队精神、有利于创造优秀的经营绩效
组织设计的原则: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2权责对等原则3命令统一原则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1直线式2直线—职能式3事业部4矩阵式5委员会
直线式:组织从决策到执行构成一个单元系统,组织的最高领导人是组织的决策者,最低一级是执行者,从上到下执行者单一的命令;优点:1管理人员少2职权明确3上下关系清楚;缺点:1组织结构缺乏弹性2同一层次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3主管人员大权独揽,任务繁重,缺少监督;适用范围:小规模的组织
直线职能式:特征:在直线式组织结构的每一个领导层中设置必要的职能管理部门,以协调该层次主管人员管理工作;优点:1减少主管人员的决策失误2有利于加强同一职能的管理工作,提高该职能的管理效率,管理职能专业的水平;缺点:1容易滋生本位主义,使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变的困难2增加管理人员的管理经费;适用范围:组织规模较小,产出比较单一,集中在一个地区的组织
事业部:特征:按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各个不同的生产地建立经营事业部,这些经营事业部均是独立的利润中心,在总公司的领导下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自负盈亏;优点:1改善了组织的决策,划小了核算单位,有利于大企业进行目标分析和决策管理2有利于调动各事业部的积极性3有利于协调联合与专业化的矛盾,可适应大型企业的多元化,跨地区的生产经营要求;缺点:1从整个企业角度看,职能部门设置重复,会增加管理费用2如果控制不力,独立的事业部可能会向“小公司”发展,本位利益容易强化,不利于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适用范围:大型的多元化、跨地区经营的企业
矩阵式:特征:根据任务的需要把各种人才集合起来,任务完成后就解散;优点:1机械设置和人员安排比较灵活,有较强的应变性2有助于提高组织内各项资源的利用率3在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中有利于技术进步4有助于协调条块关系;缺点:1条块发生矛盾时,处于双重领导之下的成员面临两难困境2稳定性较差,易使成员产生临时观念3决策效率较低;适用于需要集中多方面人才集体攻关项目 委员会:优点:1集思广益2集体决策,行政人员、专家等委员平等3便与协调各部门活动的场所4鼓励参与,使下级干部和职工有可能参与决策的制度;缺点:1委曲求全,折裹调和2责任不清,缺乏个人行动
人员配备概念:为组织的每个岗位配备适当的人,不仅考虑满足组织的需要,同时也必须关注组织成员个人的特点,爱好和需要,以便为每个人安排适当的工作;原则:1因事择人原则:根据岗位要求选择人2因材器使原则:根据人的不同特点安排工作3人事动态平衡原则:以发展的眼光,根据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能者上,庸者下 管理人员的来源(选拔方式):外部招聘、内部提升
外部招聘:优点: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缺点:1进入角色慢,缺乏人事基础,不熟悉组织内部情况2企业对求职者无法深入了解3影响内部员工工作积极性
内部提升:优点:1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缺点:1近亲繁殖2内部矛盾,引起同事不满
领导权力:1法定权:组织授予领导者一定的职位,使其占据权势地位或支配地位,可以对下属发号2强制权:用惩罚的措施强迫他人服从的力量3奖赏权:用激励手段鼓励下属努力完成组织目标
怎样树立自己威信:所谓影响力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非权力影响力不是外界附加的,它产生于个人的自身因素,与职位没有关系,制约非权力影响力的因素:品格、才干、知识、情感
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唯一正确的领导方式,只有结合具体情形,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的领导方式,才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效的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S=f(L,F,E)S领导方式L领导者特征F追随者特征E环境;两种经典模型:菲德勒模型,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科曼首先提出,后保罗·赫西和肯尼斯·布兰查德发展为情境领导理论,这是个重视下属的领导权变理论,他们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领导的成就。四种具体的领导风格:1命令型:高工作低关系、不成熟,第一阶段2:说服型:高工作高关系、初步成熟,第二阶段3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比较成熟,第三阶段4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成熟,第四阶段
领导艺术:1所领导的本职工作—领导人有条不紊的办事是一门艺术,领导的事包括决策、用人、指挥、协调、激励2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意见3争取众人的信任与合作:平易近人,信任对方,关心他人,一视同仁4做时间的主人: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学会合理使用时间;提高开会的效率; 激励概念: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方法:1物质激励(正:发工资、奖金等;负:罚款)2精神激励(正:目标激励、工作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赏识激励)3情感激励:既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以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以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方式。
人情感两重性: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力,消极的情感可以消弱人的活力,一般来说,下属工作热情的高低,同领导者与下属的交流的多少成正比
期望理论:费鲁姆1964年提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基本内容:人们对某项工作的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基础:自我利益;核心:双向期望 激励力(M)=效价(V)*期望概率(E);激励力:激励作用的大小;效价: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期望概率:采取某种行动实现可能性的大小
利克特德四种管理模式:1专制权威:主管人员非常专制,很少信任下属,采取使人恐惧和惩罚的方法,偶尔兼用奖赏来激励人们,采取自上而下的沟通方式,决策权限高。2开明权威:主管对下属怀有充分的信任和信心,采用奖赏和惩罚并用的激励方法,允许一定程度的自下而上的沟通,向下属征求想法和意见,授予下级一定的决策权(政策除外)3协商式:从事与上下双向沟通信息,在最高层制定主要的政策和总体决策的同时,允许低层部门作出具体问题决策,并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协商4群体参与式:充分的信心和信任,总是从下属获取设想和意见,并积极采纳;对于确定目标和评价目标多取得的进展方面,组织群体参与其事,在此基础上给于物质奖赏,从事上下之间与同事之间的沟通,鼓励各级组织作出决策,或者本人作为群体成员,同下属一起工作。
决策: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方式进行选择或调整的过程;过程和步骤: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作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和评估;影响因素:1环境2过去决策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4伦理5组织文化6时间;基本方法:盈亏平衡分析;决策树;决策矩阵、头脑风暴、德尔菲法 不确定型决策:小中取大、大中取大、最小最大后悔值
计划编制的过程: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制定派生计划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指组织内部各部门乃至每个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自上而下的制定各自的目标,并自主的确定行动方针、安排工作进度、有效地组织实施和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特征: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富有挑战性、伴随信息反馈性;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中目标的贡献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有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有他的上级来进行指挥和控制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过程: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的作用3执行目标4成果评价5实行奖惩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管理幅度:直接领导的下属的数量;影响因素:1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2工作能力3工作环境4工作条件;与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管理层次与管理规模成正比,规模越大,成员越多,层次越多,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主管直接控制下属越多,管理层次越少。
马斯洛层次理论,五种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头脑风暴法,即将为解决某一问题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管理: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核心:协调人际关系;性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技能: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处理小组之间关系的能力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观点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对策:
1、预测
2、运筹
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科学方法,对未来环境进行预先估计,并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评价 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组织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管理是一门科学,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要实现科学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
新古典管理理论特点:发现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梅奥人际关系理论(霍桑试验)主要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非“经济人”2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工人的士气和积极性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意义: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新型领导方式:组织好集体工作,采取措施提高士气,促进协作,是企业的每个成员能与领导真诚持久 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
1、保健因素:企业的政策和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关系;与下级关系;与同事关系;工资;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地位
2、激励因素: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
决策理论学派:西蒙主要观点: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3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4决策应该采用满意的行为准则
系统原理:特征: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要点: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环境适应性、综合性 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指导管理者的决策和行为,有利于塑造员工的行为,有利于建立团队精神、有利于创造优秀的经营绩效
组织设计的原则: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2权责对等原则3命令统一原则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1直线式2直线—职能式3事业部4矩阵式5委员会
直线式:组织从决策到执行构成一个单元系统,组织的最高领导人是组织的决策者,最低一级是执行者,从上到下执行者单一的命令;优点:1管理人员少2职权明确3上下关系清楚;缺点:1组织结构缺乏弹性2同一层次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3主管人员大权独揽,任务繁重,缺少监督;适用范围:小规模的组织
直线职能式:特征:在直线式组织结构的每一个领导层中设置必要的职能管理部门,以协调该层次主管人员管理工作;优点:1减少主管人员的决策失误2有利于加强同一职能的管理工作,提高该职能的管理效率,管理职能专业的水平;缺点:1容易滋生本位主义,使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变的困难2增加管理人员的管理经费;适用范围:组织规模较小,产出比较单一,集中在一个地区的组织
事业部:特征:按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各个不同的生产地建立经营事业部,这些经营事业部均是独立的利润中心,在总公司的领导下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自负盈亏;优点:1改善了组织的决策,划小了核算单位,有利于大企业进行目标分析和决策管理2有利于调动各事业部的积极性3有利于协调联合与专业化的矛盾,可适应大型企业的多元化,跨地区的生产经营要求;缺点:1从整个企业角度看,职能部门设置重复,会增加管理费用2如果控制不力,独立的事业部可能会向“小公司”发展,本位利益容易强化,不利于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适用范围:大型的多元化、跨地区经营的企业
矩阵式:特征:根据任务的需要把各种人才集合起来,任务完成后就解散;优点:1机械设置和人员安排比较灵活,有较强的应变性2有助于提高组织内各项资源的利用率3在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中有利于技术进步4有助于协调条块关系;缺点:1条块发生矛盾时,处于双重领导之下的成员面临两难困境2稳定性较差,易使成员产生临时观念3决策效率较低;适用于需要集中多方面人才集体攻关项目 委员会:优点:1集思广益2集体决策,行政人员、专家等委员平等3便与协调各部门活动的场所4鼓励参与,使下级干部和职工有可能参与决策的制度;缺点:1委曲求全,折裹调和2责任不清,缺乏个人行动
人员配备概念:为组织的每个岗位配备适当的人,不仅考虑满足组织的需要,同时也必须关注组织成员个人的特点,爱好和需要,以便为每个人安排适当的工作;原则:1因事择人原则:根据岗位要求选择人2因材器使原则:根据人的不同特点安排工作3人事动态平衡原则:以发展的眼光,根据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能者上,庸者下 管理人员的来源(选拔方式):外部招聘、内部提升
外部招聘:优点: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缺点:1进入角色慢,缺乏人事基础,不熟悉组织内部情况2企业对求职者无法深入了解3影响内部员工工作积极性
内部提升:优点:1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缺点:1近亲繁殖2内部矛盾,引起同事不满
领导权力:1法定权:组织授予领导者一定的职位,使其占据权势地位或支配地位,可以对下属发号2强制权:用惩罚的措施强迫他人服从的力量3奖赏权:用激励手段鼓励下属努力完成组织目标
怎样树立自己威信:所谓影响力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非权力影响力不是外界附加的,它产生于个人的自身因素,与职位没有关系,制约非权力影响力的因素:品格、才干、知识、情感
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唯一正确的领导方式,只有结合具体情形,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的领导方式,才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效的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S=f(L,F,E)S领导方式L领导者特征F追随者特征E环境;两种经典模型:菲德勒模型,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科曼首先提出,后保罗·赫西和肯尼斯·布兰查德发展为情境领导理论,这是个重视下属的领导权变理论,他们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领导的成就。四种具体的领导风格:1命令型:高工作低关系、不成熟,第一阶段2:说服型:高工作高关系、初步成熟,第二阶段3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比较成熟,第三阶段4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成熟,第四阶段
领导艺术:1所领导的本职工作—领导人有条不紊的办事是一门艺术,领导的事包括决策、用人、指挥、协调、激励2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意见3争取众人的信任与合作:平易近人,信任对方,关心他人,一视同仁4做时间的主人: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学会合理使用时间;提高开会的效率; 激励概念: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方法:1物质激励(正:发工资、奖金等;负:罚款)2精神激励(正:目标激励、工作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赏识激励)3情感激励:既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以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以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方式。
人情感两重性: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力,消极的情感可以消弱人的活力,一般来说,下属工作热情的高低,同领导者与下属的交流的多少成正比
期望理论:费鲁姆1964年提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基本内容:人们对某项工作的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基础:自我利益;核心:双向期望 激励力(M)=效价(V)*期望概率(E);激励力:激励作用的大小;效价: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期望概率:采取某种行动实现可能性的大小
利克特德四种管理模式:1专制权威:主管人员非常专制,很少信任下属,采取使人恐惧和惩罚的方法,偶尔兼用奖赏来激励人们,采取自上而下的沟通方式,决策权限高。2开明权威:主管对下属怀有充分的信任和信心,采用奖赏和惩罚并用的激励方法,允许一定程度的自下而上的沟通,向下属征求想法和意见,授予下级一定的决策权(政策除外)3协商式:从事与上下双向沟通信息,在最高层制定主要的政策和总体决策的同时,允许低层部门作出具体问题决策,并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协商4群体参与式:充分的信心和信任,总是从下属获取设想和意见,并积极采纳;对于确定目标和评价目标多取得的进展方面,组织群体参与其事,在此基础上给于物质奖赏,从事上下之间与同事之间的沟通,鼓励各级组织作出决策,或者本人作为群体成员,同下属一起工作。
决策: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方式进行选择或调整的过程;过程和步骤: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作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和评估;影响因素:1环境2过去决策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4伦理5组织文化6时间;基本方法:盈亏平衡分析;决策树;决策矩阵、头脑风暴、德尔菲法 不确定型决策:小中取大、大中取大、最小最大后悔值
计划编制的过程: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制定派生计划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指组织内部各部门乃至每个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自上而下的制定各自的目标,并自主的确定行动方针、安排工作进度、有效地组织实施和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特征: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富有挑战性、伴随信息反馈性;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中目标的贡献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有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有他的上级来进行指挥和控制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过程: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的作用3执行目标4成果评价5实行奖惩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管理幅度:直接领导的下属的数量;影响因素:1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2工作能力3工作环境4工作条件;与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管理层次与管理规模成正比,规模越大,成员越多,层次越多,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主管直接控制下属越多,管理层次越少。
马斯洛层次理论,五种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头脑风暴法,即将为解决某一问题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第五篇:管理学
(一)形式:
1、电梯的作用:现代化医院往往舍弃了分散式建筑布置,减少病患医护人员往返距离,缩短气水暖电管线长度和线路能耗,减少建筑面积,减少建筑占地,增加绿地,总之,电梯作为紧凑型医院竖向交通工具重点,深入研究电梯设计,利于提高医院规划设计质量,2、严峻的现实:医院大楼越造越高,患者人数与日俱增,排队等电梯成为众多病家的新烦恼。当初设计的门诊容量早已“爆棚”,规划中的几部电梯日日超负荷运载,患者除了等门诊、等检验、等报告外,还要等电梯。面对医院“垂直交通”拥堵不堪现状,医院应如何出招,化解患者的实际困难?
(二)目标
解决医院垂直交通因拥堵引起的“看病难”问题,方便病人挂号、检查、付费、探视等问题尤其是为了避免突遇急诊情况时所造成的混乱。
(三)资源
标志的提示(请走楼梯)
楼梯的改造,,楼梯的建设使人容易找到 电梯的改造与管理
走楼梯意识的树立(健康教育型楼梯、艺术楼梯、)加强医院软件式管理
(四)方案
1、指示标牌,请坐楼梯
2、开敞式楼梯;
健康教育型楼梯;(普及医学知识)
艺术楼梯;(提高审美感觉,增加视觉美)显而易见的楼梯。
3、①折返式自动扶梯
增加了从底层到顶层的折返式自动扶梯,扶梯每小时可运送4500人,患者上下一个楼层用不到半分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垂直交通”的重负。②增设和改建大功率、大轿厢、高速度电梯 增加容量人数,减少等待时间
③设置专用电梯(如手术专用梯、职工专用梯、污物梯等)④设置推床电梯,避免浪费空间 ⑤单双层电梯管理
4、在楼层内开设挂号收费联合窗口,将行政部门搬离门诊大楼,腾出专用电梯服务患者;完善医院信息化系统,减少患者检验收费取报告的往返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