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党员参观红楼思想汇报

时间:2019-05-14 20:0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党员参观红楼思想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党员参观红楼思想汇报》。

第一篇:2012年党员参观红楼思想汇报

2012年党员参观红楼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支部: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红楼的参观活动,我们小组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学校出发来到红楼,红楼周围早已不是当年的残砖破瓦了,四周环绕着高楼大厦、花园锦簇,但红楼本身依旧是红砖绿瓦,依旧散发着浓浓的革命气息。此刻,它静静的的耸立在这个早已远离战火的时代,但它却以这种沉默的方式提醒着我们这一代革命的艰辛以及其伟大意义。

红楼两道铁门旁挂着两面当时的革命旗帜,从外部我们可以看到正中的那座红色的标志性建筑“红楼”,如此之景,一片肃穆油然而生,突暗的天色更添森严之感。进红楼里面参观之前需领票,好一个漫长的队伍,队伍的长度并没有使游人的数量有丝毫减少,反而更有增加的趋势,看来政府的“票免费”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游人对革命时代的浓浓兴致呢?怀着对革命以及革命人物的崇敬之情我们一行人终于如愿进入红楼内部参观,红楼内部无意继承了革命时期的气息,安静异常,游人们也没有多少高声交谈,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下午让人稍微能让人心暖的便是这个革命圣地居然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心中难免稍有激动,但也一时难以宣泄恐怕惊扰了长眠于此地的英魂。

绕过正中的标志建筑,我与几个同学走进旁边的参观室,里面很长,有许多相片以及各种历史文物展示于此。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些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照片了,这一张张照片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掀起历史尘封的记忆,让我们有幸窥见那个时代的故事。那一段历史是辛酸的,但它不是毫无用处的,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一部分的国民,至少它推动了我国的前进的步伐。也正是那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掀起了一个时代的高潮,紧接武昌起义而来的便是有孙中山同志领导的辛亥革命,现在想起,这该是一个怎样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啊!随意抬起头来,便看到一幅头像,模糊的头像加上我并不丰富的历史知识让我无法知道此人是谁,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头像的大致模样,虽刻画的稍许简约,但透过那张坚毅的脸庞以及那双不大的眼睛的摄人目光让头像本身丝毫不减夺人的气势,陡然一见,让我们仿若见到一位革命者正屹立在风中指挥着革命战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根据那少有的历史资料,我们了解到红楼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原系清朝政府修建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公元1910年建成。在这里,1911年十月十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的发动了武昌起义。翌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结束了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我们永远也无法再见到当年的情形了,令人庆幸的是我们的祖国成功的在那一次的革命推动下加快了成立的步伐。

看完这些挂在墙上的历史痕迹,随着人流我们踏进了军政大楼——也就是正中的那栋大楼。地面很整洁,木质的地板他起来带着沉闷的声响,里面挂的是老式的吊灯,可以想象那是孙中山先生与众人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讨论着整个作战计划,可以想见,当年,多少一份份情报从这里进入,同时又有多少指令从这里传到全国各地,那时,我们的民族都是在一起的。内部布置据介绍是保留着当年的样子,透出军人的一贯严谨的气质。军人永远是最值得尊敬的。

此次红楼之行不可谓收获不大,了解历史是作为一位国民的“义务”,何况这是如此重要的历史时代,以史为鉴!红楼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历史宝库,它不仅储藏着历史的文件,同时储藏着历史和一个时代的精神,常听很多人说:“真是悲哀,这红楼明显就是重修过的,红楼早已不是当年的红楼了!我们又要参观什么?”当然,我不能确切的说它是否经过重修,但我要说,即使是重修过的,它的历史厚重感并未丝毫减少,我们参观的不是风景名胜,我们参观的是一座记载着历史的建筑,但更重要的参悟其精神,观看其精神面貌,形在外表,重修一番岂不是更好?

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是因为它那无法替代的责任,民族的复兴让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因为这是责任。我们的党成功的完成了这个使命,如今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党!斗转星移,转眼过将近百年,我们不能遗忘历史的这一角,是革命的力量赋予了我们的一切,虽无法眼观这一切的发生,但在我们心中永远铭记。世界并不曾遥远,只因我们还未能在一起。

参观二:江城武汉,蛇山南麓,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的建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遗迹——鄂军都督府旧址。一大早一行人出发来到这里。站在大门外,看到院内那幢典型的西方议会大厦式建筑的的时候,依稀能够窥见当年的辉煌。院内很安静,绿树青草和红色的砖瓦相辉映显得格外的和谐宁静。可是当年的此地确没有今天的这份祥和!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指引下,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敢为天下先,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随即在红楼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前清的咨议局蝶变为革命党人的反清司令部。可以说武昌起义为辛亥革命拉开了序幕,打开了“民(转载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国之门”,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政治。可以说这里是中国共和纪元的开端。

进入展厅,里面陈列着孙中山、宋教仁等人的画像,拾级而上,便是当年的武汉租借地,靠近江滩的地盘基本全部沦为租借,当年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展馆内展出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展现恢弘壮阔的武昌起义。看到当年的文献,革命刊物,还有当年打法国租借的石碑。最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彭刘杨烈士就义的照片,斩首示众这种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场景,当亲眼看到真正的历史图片的时候,心还是深深地震颤,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真的让我感动,让我肃然起敬,让我想更好的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据说现在的彭刘杨路也就是为纪念这三位烈士。

第二篇:大学生参观红楼的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支部:

周六的上午,我们小组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学校出发来到红楼,红楼周围早已不是当年的残砖破瓦了,四周环绕着高楼大厦、花园锦簇,但红楼本身依旧是红砖绿瓦,依旧散发着浓浓的革命气息,大学生参观红楼的思想汇报。此刻,它静静的的耸立在这个早已远离战火的时代,但它却以这种沉默的方式提醒着我们这一代革命的艰辛以及其伟大意义。

红楼两道铁门旁挂着两面当时的革命旗帜,从外部我们可以看到正中的那座红色的标志性建筑“红楼”,如此之景,一片肃穆油然而生,突暗的天色更添森严之感。进红楼里面参观之前需领票,好一个漫长的队伍,队伍的长度并没有使游人的数量有丝毫减少,反而更有增加的趋势,看来政府的“票免费”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游人对革命时代的浓浓兴致呢?怀着对革命以及革命人物的崇敬之情我们一行人终于如愿进入红楼内部参观,红楼内部无意继承了革命时期的气息,安静异常,游人们也没有多少高声交谈,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下午让人稍微能让人心暖的便是这个革命圣地居然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心中难免稍有激动,但也一时难以宣泄恐怕惊扰了长眠于此地的英魂。

绕过正中的标志建筑,我与几个同学走进旁边的参观室,里面很长,有许多相片以及各种历史文物展示于此。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些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照片了,这一张张照片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掀起历史尘封的记忆,让我们有幸窥见那个时代的故事。那一段历史是辛酸的,但它不是毫无用处的,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一部分的国民,至少它推动了我国的前进的步伐。也正是那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掀起了一个时代的高潮,紧接武昌起义而来的便是有孙中山同志领导的辛亥革命,现在想起,这该是一个怎样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啊!随意抬起头来,便看到一幅头像,模糊的头像加上我并不丰富的历史知识让我无法知道此人是谁,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头像的大致模样,虽刻画的稍许简约,但透过那张坚毅的脸庞以及那双不大的眼睛的摄人目光让头像本身丝毫不减夺人的气势,陡然一见,让我们仿若见到一位革命者正屹立在风中指挥着革命战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根据那少有的历史资料,我们了解到红楼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原系清朝政府修建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公元1910年建成,思想汇报《大学生参观红楼的思想汇报》。在这里,1911年十月十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的发动了武昌起义。翌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结束了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我们永远也无法再见到当年的情形了,令人庆幸的是我们的祖国成功的在那一次的革命推动下加快了成立的步伐。

看完这些挂在墙上的历史痕迹,随着人流我们踏进了军政大楼——也就是正中的那栋大楼。地面很整洁,木质的地板他起来带着沉闷的声响,里面挂的是老式的吊灯,可以想象那是孙中山先生与众人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讨论着整个作战计划,可以想见,当年,多少一份份情报从这里进入,同时又有多少指令从这里传到全国各地,那时,我们的民族都是在一起的。内部布置据介绍是保留着当年的样子,透出军人的一贯严谨的气质。军人永远是最值得尊敬的。1 2

此次红楼之行不可谓收获不大,了解历史是作为一位国民的“义务”,何况这是如此重要的历史时代,以史为鉴!红楼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历史宝库,它不仅储藏着历史的文件,同时储藏着历史和一个时代的精神,常听很多人说:“真是悲哀,这红楼明显就是重修过的,红楼早已不是当年的红楼了!我们又要参观什么?”当然,我不能确切的说它是否经过重修,但我要说,即使是重修过的,它的历史厚重感并未丝毫减少,我们参观的不是风景名胜,我们参观的是一座记载着历史的建筑,但更重要的参悟其精神,观看其精神面貌,形在外表,重修一番岂不是更好?

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是因为它那无法替代的责任,民族的复兴让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因为这是责任。我们的党成功的完成了这个使命,如今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党!斗转星移,转眼过将近百年,我们不能遗忘历史的这一角,是革命的力量赋予了我们的一切,虽无法眼观这一切的发生,但在我们心中永远铭记。世界并不曾遥远,只因我们还未能在一起。

(1)(2)

第三篇:参观红楼有感

参观红楼有感

今年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一百周年,这在样一个极具历史纪念意义的时刻,借着党课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个契机,我们小组于11月21号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经过这次学习活动,我们又接受了一次革命再教育,也从中收获很多。由于城市道路的整修,红楼的位置变得有点特殊。在走到红楼入口时,最先扑入人眼眸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了。静静的伫立在整个红楼的外围广场上,它所创造出来的氛围,与周围流动而又喧嚣的车流、人流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据馆务人员介绍说,这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是中国最早的一座,是1931年树立起来的。我们本来都以为革命伟人的铜像应该是高高耸立、傲视一切的,但是这座孙中山铜像却有些出乎我们意料,显得比较矮。那铜座上也同样不高的伟人身躯似乎比真人都还小了一圈,可即使是这样,整座铜像却更让人感觉到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代革命领导人,那纵观一切,洞察一切的气势。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翌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告废除清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从此红楼便成了人们的向往之地方、奋发之起点,拓展之源泉,被誉为“民国之门”。

越过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再往前走,就是军政府的旧址了。军政府旧址大门的两旁仍矗立着旗帜。二面铁血十八星旗不得不让我们肃然起敬。革命初期,就是这样一面旗帜号召关内十八省的全体炎黄子孙都联合起来,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战场上青年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在此刻变得异常清晰,正是他们“敢为天下先”的革命勇气和不怕牺牲精神吹响了武昌起义胜利的号角,使革命的炮火响彻全国。

很不幸今天是星期一,军政府的大门不向外开放。我们很遗憾的没有参观到军政府内的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等等,但红楼的气氛依然让我们感到震撼,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孙中山先生和众革命人士的勇气和为国家为人民的决心。虽然只能透过大门看红楼,但红楼依旧是那么的端庄典雅。百年的风雨并没有洗涮掉那鲜艳夺目的红色,日光下红楼依然是那么的雄伟庄严;正如百年的历史并没有使人们忘却这段历史,在心里对这群先行者的感激之情与日俱增。

站立在宋庆龄女士的题词前,看着虽只有两层楼高,却已在我们心中巍然耸立的红楼,久久不愿离去。我们走过了红楼,仿佛走过了我们伟大的中国黯淡的20世纪上半叶,走进了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新天地。往昔,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换回了今天祖国的繁花似锦;将来,我们将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创造出更辉煌的明天!在长江和汗水的交汇处——武汉,我们将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努力奋斗,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为我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而这座饱经了历史风霜,焕发生机的红楼将安静地矗立在这里,含笑凝视着发生在这里的一切变化,把所有的沧桑剧变溶入胸中,见证历史、现在与将来。

“斑斑热血,永励后昆。”红楼,记载了辛亥革命的足迹。这里,是中国一段漫长历史的终点;这里,更是中国一个崭新纪元的开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应该纪念,我们当自豪,我们当奋起。

今年就是武昌首义100周年纪念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放眼未来,用今天的奋斗缔造明天的幸福生活!

第四篇:参观“红楼”有感

参观“红楼”有感——中国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

摘要:五一期间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在纪念馆中的见闻引发了我对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考。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却是资产阶级寻求发展道路的第一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繁荣。

关键词:探索 阶级 经济 经验

五一长假期间和同学一起去了阅马场的“红楼”,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一进正门,标准的旧时西式的主楼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切都保持着49年前的样子,馆藏的1000多张照片记录着当时社会的动荡,也记录着辛亥革命的壮烈。仿佛时光倒流般回到了那个黑暗却不乏希望那个年代。

马克思曾说过:“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绝不是就具备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中国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局限了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人民承受着帝国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人民苦不堪言。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希望可以挽救中国。

一、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面临着农民起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紧张形势下,封建统治者不得不进行一场自救性质的运动,缓和社会的矛盾。于是在1861年,封建统治阶级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掀起了一场“自强”、“求福”的“洋务运动”。他们引进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一个带头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企业的开办和发展。但封建的管理方式和腐败的官风导致了这场自救性质的运动只是效法资本主义经济的制度的表面,在自救方面没有起到多少作用。

二、戊戌维新

随着帝国主义殖民扩张,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瓦解,思想文化的出现、传播和流行更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成长。因而资本主义在中国迎来了第一次短暂的发展。

19世纪90年代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道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使得倡导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们,寄希望于封建统治者,希望中国可以效法日本,通过维新走上富强的资本主义道路。他们的意愿是好的,但是却忽略了当时中国的国情。维新派过分依赖没有实权的皇帝,而日本在维新之前,权利的中心已经从幕府回归到天皇手中。而且日本的维新是全国范围的,中国则更趋向于统治阶级内部。戊戌维新只持续了103天,同洋务运动一样,虽然都是以失败告终,却是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次勇敢探索。正是有了这样失败的经历才使得后来的民族资产阶级意识到:若想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必须革命。

三、辛亥革命

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战争是政治的手段,而政治是经济的特殊表现形式。发动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意愿,而民族资产阶级又象征着中国的资本主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均不同,也正是因为国情的不同,所以不能完全效法别的国家。

四、反思

纪念馆中的照片展示着战争时的景象以及战争发生时和发生后的社会状况共进会成员的合影,攻占武昌的照片,革命军将领的头像无一不在向我们说明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没有经历过旧时代,不知道旧时代人们对于生活的绝望;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不知道战争带来的社会的萧条。可以说,中国资本主义的探索史是一部血与泪的辛酸史!

烟盒上的美女图案的广告,批量生产的留声机,以及各种杂志都展示着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的繁荣。有人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因为它推翻了通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空前解放。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和软弱性。但无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无疑,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这次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引发了自己对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思考。从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再到辛亥革命,这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正是中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积极寻找立足之地的表现。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探索的一步一步深入,民族资产阶级也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他们不断地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并努力在黑暗中找寻新的出路。

历史是未曾经历的过去。铭记历史就是为了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居安思危。虽然现中国最终还是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中国现在得富强前人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缅怀革命先烈,我会像先人一样,为自己信仰的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马克思《资本论》136页

第五篇:党员参观博物馆思想汇报

党员参观博物馆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4月26日,工商管理学院的40多名党员在蒋老师和党总支成员的带领下到湖北省博物馆去参观。虽然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但是浩浩荡荡的的队伍还是给这次参观增添了不少色彩。另外,这也应该是最后一次全体党员一起出动了,大家很珍惜这一次的出游机会,所以整体来说这次出游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建筑很气派、庄严,里面的文物之类非常多,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收藏文物20万余件,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省博共有11个专题陈列,我们第一支部一行人在悠闲地时间里参观了其中的绝大部分。《郧县人》以镇馆之宝“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扩展至湖北省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辅以世界范围内早期人类起源的资料,让我们对早期人类的生活有了概略的了解;《屈家岭》则上推至距今八千多年前的城背溪文化。下连到距今四千多年的石家河文化,全方位地解释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然后就是《盘龙城》、《曾侯乙墓》、《秦汉漆器艺术》、《书写历史》、《荆楚百年英杰》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屈家岭》和《荆楚百年英杰》,一方面《屈家岭》是我家乡那边的,看到这些猛然就觉得很亲切、甚至骄傲,另一方面《荆楚百年英杰》它展示了近代以来,对中国历史、科学文化和经济建设有过突出贡献的湖北籍或是长期在湖北工作过的革命家、历史人物、文化俊杰和科教精英的简要生平事迹,近代离我们最近,我也在历史书上学过,所以记得住,看着也觉得挺有意思。

虽然以前也参观过别的博物馆,但其规模远远比不上省博,展品也不是很多,很多带有地方色彩,但是省博展览试图通过不同的截面,展示湖北历史和文化的闪光点,通过文物勾勒湖北历史发展的粗略线条。作为一个湖北人,我们有义务去了解湖北的优秀的文化,进而为湖北而骄傲,为湖北的建设而奋斗,而省博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途径。

看着人们使用工具由木器石器到铁骑到如今的先进的发达的科技的变化,我们见证了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每一个优美的艺术品,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留下的那些杰作,在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创造出那么多令现在的人都惊叹的艺术品的呢?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现在的条件这么优越,我们又都做了些什么呢?

生命的足迹让我们回想,革命先烈让我们自省,祖先们的智慧让我们敬畏,远古生命虽已逝去,但生命的足迹却将永远存在,各种远古生命为现代的我们留下那无声逝去的美丽。生命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地繁衍生息,有些事已经淡去,但那些艺术品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为90后,我认为我们有责任而回义务去保护祖先留下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我们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极工作,把湖北、把中国建设的更美好!

下载2012年党员参观红楼思想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党员参观红楼思想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红楼有感 (推荐5篇)

    红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因主体建筑为红砖砌墙、红瓦覆顶的红色两层楼房,故又称“红楼”。 武汉红楼作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记陈列馆”.昔日见证......

    北大红楼参观总结

    北大红楼参观总结 北大旧址红楼,从外面看上去,它很普通。而实际上,当我们们从正门进去之后,我们完完全全被我们所见到、所感知的一切震撼了,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的震撼,全面的,彻底的......

    参观北大红楼有感

    参观北大红楼有感 不久前,我们一行人,前去参观五四大街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红砖楼里。起初我并没有对这个地方感兴趣,直到知道它是北大红楼,里面蕴藏着一批批仁人志士在这里投身于......

    参观北大红楼感想

    参观北大红楼感想 今日,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参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纪念馆---北大红楼。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从北京爆发的,而作为学生运动的核心,北大,三千名学生中......

    党员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思想汇报

    党员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思想汇报4月14日上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前往九一八纪念馆进行参观。刚一下车,马路对面的一本“日历”吸引了我,没错,它就是一本日历,一本石刻的日历,这一页永......

    参观北大红楼所感

    参观北大红楼所感 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 穿过车水马龙的五四大街,我们来到了位于沙滩的北大红楼。走进院落大门,正对的是一座四层坡屋顶建筑,红色的砖墙,红色的窗棂,红色的铺瓦与......

    北大红楼参观体会(精选5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姓名:孙卉卉 学号:14291091 院系:29系 班级:142915 联系方式:*** 这张图是在我进入红楼后,翻看留言簿的时候,转头看到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女......

    党员整改承诺书(董红楼)

    党员整改承诺书 通过召开本次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本人就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郑重向党组织作出如下承诺: (一) 加强学习,做好各级文件精神学习,确保做到深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