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一、定岗、定人,明确职责
根据xx乡出现的新问题和机构设置的现状,实施机构合并,优化组合,用综合性机构取代专业性机构,对现有工作人员,在坚持原有身份不变的情况下,统一调配使用。同时,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对全乡工作进行重新梳理和划分,按照职能要求,切分为党建、计生、经济与财贸、招商引资、社会救助和稳定、社会事务和为民全程代理、土地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开发与村村通建设设八大块,每块首先确定一名负责人,以每块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数,实行一人多岗,即党建5人,计生23人,经济与财贸6人,招商引资5人,社会救助和稳定6人,社会事务和为民全程代理5人,土地与小城镇建设5人,农业开发与村村通建设9人。并实行双向选择,各块人数确定后,实行各块负责人选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选负责人的双向选择,最后定位上岗。对各块工作人员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每块工作制定考核办法,并认真细化、量化、工作实绩与工资福利挂钩,半年一考核,年终一兑现。
各块工作的任务是:
1、党建工作。要明确责任,建立一支团结坚强的好领导班子,首先按照“五个好”党委的要求,抓好党委自身建设,按照“五个好”村党支部的要求,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尤其要选准配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特别要加强软弱涣散和瘫痪村的整顿转化。按照村级干部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加强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村两级干部的教育管理,真正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2、计划生育工作。建立经常性工作机制和长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和各项工作任务的交办制度,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3、经济与财贸。抓好各种税源的培植力度,增强税收的征收力度,做好农业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严格执行涉农补贴改革的精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切实把中央及省市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4、招商引资。治理经济环境,为外商提供全程服务,盘活集体生产,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组建一支招商队伍,鼓励一批干部交纳3000元保证金外出创业,实施“凤还巢”工程,每年完成50万元招商任务的干部保证金如数返回并给予奖励。
5、社会救助和稳定。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严格执法,打击犯罪,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普法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实施殡葬改革,为子孙留下一方净土,建立健全农村网络,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实施以法治乡和依法治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对失去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五保户、残疾人、烈军属等特殊群众,对因自然灾害,突发事故和重大疾病等原因,因灾致贫、因病致贫、因祸致贫的群众实施救助。
6、社会事务和为民全程代理。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继续落实文化、卫生支出,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兴办农村广播、通讯、医疗卫生和文化设施,改善农民教育条件和文化娱乐生活。对群众办事难问题,实行乡村干部全程代理,提供法律政策的咨询。抓好劳务经济,组织群众有序外出务工。
7、土地与小城镇建设。加强土地的保护和小城镇、中心村建设的规划,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增加城镇居民数量,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扩大就业,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建设专业市场,减少农业人口。
8、农业开发与村村通建设。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科学确定农业生产布局,建立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学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二、巩固村级现有规模
对撤并调整过的村,不许划小,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执行村两委议事规则,凡集体重大事项,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及时张榜公布,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
三、实行交叉任职
改革乡村领导体制,积极推行乡党政领导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四、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乡政府切实加强指导,通过提供有效服务开展培训等形式,把多元化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放在重要位置,把更多的农民组织起来,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在组织形式上和产业类型上,既可创办农产品行业协会,也可试办合作社、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既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合作组织,也要发展流通运输业,加工业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
五、加强能力和作风建设,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引导乡村干部带头学技术、闯市场、找信息、跑营销。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做到“献策不当家,参与不干预,搭台不唱戏,服务不添乱”,推进乡村干部“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由“上门找”向
第二篇:乡镇改革意见
-1-
通委发〔2009〕31 号
中 共 通 江 县 委 通江县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诺水河风景名胜区党委、管理处,县级各部门: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根据《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巴府发〔2008〕23 号)和《巴中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通江县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巴编发〔2009〕75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乡镇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坚持市场取向、开拓创新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遵循市场规律,推进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创新公益性事业服务运行机制,搞活经营性服务。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实际,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四是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并重的原则。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又要注意化解各类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五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逐步由主要依靠/ 11 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实现乡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主要任务
(一)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努力建设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努力建设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努力建设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
1.推进乡镇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等具体事务转移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政策宣传、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上来。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结合农业税及其附加免征后的实际,乡镇政府要切实履行五项职能:
一是落实政策。宣传、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稳定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提高、培育村民委员会自治能力。二是促进发展。科学制订发展规划,营造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培育、提升市场功能,搞活市场流通,推广农业技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三是维护稳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紧紧围绕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开展工作,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加强民事纠纷调解,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四是加强管理。加强民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和乡村规划等社会管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民生活质量。五是提供服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各类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和集体公/ 11 益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产品,提供政策、科技、市场信息和社会救济、救助服务,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2.调整乡镇事业单位职能。乡镇事业单位原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统一由县级主管部门行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交由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合理划分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实行分类管理。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不断探索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确保公益性事业投入不减少,其经费主要由财政保障。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村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实行市场化运作。
(二)综合设置乡镇行政机构
1、综合设置行政机构。乡镇领导机构设党委、人大、政府,不设政协机构。乡镇设立人民武装部,为乡镇党委的军事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接受乡镇党委、政府和县人民武装部的双重领导。
2、综合设置乡镇办事机构。
(1)在诺江镇、民胜镇、铁佛镇、广纳镇、诺水河镇、沙溪镇、火炬镇、瓦室镇、杨柏乡、至诚镇、永安镇、麻石镇、洪口镇、铁溪镇、涪阳镇、三溪乡、板桥口乡、三合乡、新场乡、毛浴乡、春在乡、兴隆乡、青浴乡、陈河乡、文峰乡、芝苞乡、龙凤场乡、空山乡、草池乡、泥溪乡、两河口乡、烟溪乡、双泉乡、文胜乡、长坪乡等 35 个乡镇设综合办事机构 5 个:即党政和信访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民政和社会保障办公室、财政所。在县政府驻地诺江镇增设社区工作办公室。
(2)在大兴乡、松溪乡、胜利乡、板凳乡、九层乡、东山乡、云昙乡、澌波乡、回林乡、唱歌乡、沙坪乡、董溪乡、朱元乡、铁厂河乡等 14 个乡设综合办事机构 4 个:即党政和信访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民政和社会保障办公室、财政所。
①党政和信访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负责党委、人大、政府、人武、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群团、人事、编制、法制、/ 11 文秘档案、信息调研、保密、督查督办、史志、综合协调、后勤工作;负责政法、治安、纠纷调解、综治、维稳、防邪工作;负责对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乡镇其他部门的安全监管工作;依法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② 经济发展办公室:编制乡镇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农村经济、民营经济、小集镇经济、扶贫开发、劳务培训与输出、能源、招商引资、项目、统计、物价、环境保护等工作,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③社会事业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医疗卫生、交通、国土资源、乡镇规划建设、民族宗教、残联等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④民政和社会保障办公室民政和社会保障办公室民政和社会保障办公室民政和社会保障办公室:负责发放救灾救济、优待优抚等民政专项资金,承担辖区内的低保、社会救助、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民间组织、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⑤财政所:贯彻落实各项财政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建立健全各项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约束,落实各项支出责任,确保收支平衡;管理乡镇财务、资产、债权债务;管理监督各项专项资金,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监管村级财务、资产和债权债务,代理村级会计核算;负责辖区内的会计管理;引导、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
⑥社区工作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社区设的总体规划和管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负责辖区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指导社区工作,发展社区服务。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社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等社区管理体系。
3、基层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按现行管理体制运行不变。
4、乡镇人大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日常工作由党政和信访办公室或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
(三)合理调整和规范设置乡镇事业单位
1、撤销机构
撤销原片区农机监理分站、国土服务站、村镇建设服务站,乡镇农业综合服/ 11 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办公室、交通和运输管理站、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文化服务站、林业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畜牧兽医服务站、农村经济服务中心。
2、机构设置
在诺江镇等 49 个乡镇分别设置 6 个公益性事业单位,即:农业服务站(设农技、林业、水利、农机岗位)、社会事业服务站(设群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岗位)、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畜牧兽医站、国土资源所、村镇建设服务站。
3、明确职能职责
(1)农业服务站:负责农林业生产中关键技术和新品种新农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森林防火、野生动物重大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作物苗情监测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林业资源、草地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负责开展林业资源调查、统计,掌握辖区内森林资源消长和野生动物物种变化情况;依法保护、管理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及林业用地;协助处理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争议,推广林业科学技术。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小
(二)型及以下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集雨节灌等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承担辖区内小
(二)型及以下水利工程的防汛度汛及安全管理,指导辖区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规划及实施;负责水利行业技术、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开展农机新机具推广、示范,农村提灌站建设、规划、指导,负责农机安全监督、检查及事故的预防、报告,协助乡村机耕道的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农机进行抗灾抢险和跨区域农机作业。
(2)社会事业服务站:负责制定农村公益性文体项目实施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收集、整理、保护民间文化文物遗产,协助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辖区内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市场。负责拟定辖区内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提高广播电视在农村的覆盖率,普及实施电影“2131”工程。负责乡道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指导村社道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依据法律法规按程序承担乡村道路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和道路、水上交通的安全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劳动保障工作方/ 11 针政策、法律法规,开展劳动保障法规宣传和咨询,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工作,协助开展辖区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经办服务工作,指导开展辖区内劳动关系协调、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负责开展辖区内农民工职业培训、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工作。
(3)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负责宣传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在批准的范围内开展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负责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映的监测、报告,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实施早期人工终止妊娠术,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其他生殖保健项目;负责药具的管理发放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随访工作;指导和培训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4)畜牧兽医站:负责动物防疫和强制免疫的组织实施;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监测与报告;兽药和饲料等养殖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畜牧业生产中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畜禽新品的引种、实验、示范;草原管理、生产统计等公益性职能。
(5)国土资源所:宣传贯彻土地、矿山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情况实施巡查监督,依法保护耕地,对非法占用土地和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或破坏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毁坏种植条件等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受理基层土地和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调查核实土地和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协助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查处;参与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规划和登记的用途监督检查土地利用情况;负责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地和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审核,开展日常地籍管理及基础工作,按权限开展土地权属和矿业权纠纷的调查、取证和处理等工作;协助组织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工作,稳定耕地面积;巡查、监测和报告地质灾害。
(6)村镇建设服务站: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编制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协助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个人建房、单位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调查和初审、以及对辖区内的各类房屋建设进行管理;负责小城镇建设、农民建房的指导、农村工匠和场镇(村社)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4、顺管理体制 / 11
(1)农业服务站、社会事业服务站、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国土资源所、村镇建设服务站等 5 个乡镇事业单位均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均以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其人员、业务经费、职务聘任(免)、职称评定、考核等均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涉及的行政执法事项,由业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该项工作的业务人员向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职责主动参与和落实。
(2)畜牧兽医站、农村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机构建制和管理体制不变,只作名称调整,接受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双重领导,其人员考评、职务聘任(免)、职称评定等均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应充分听取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报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3)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人员的流动调配,按《通江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调配管理办法(试行)》(通委组[2008]131 号)文件规定办理。
(四)合理设置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
1、乡镇行政机关人员编制核定乡镇行政机关人员编制核定乡镇行政机关人员编制核定乡镇行政机关人员编制核定。依据相关政策和市编委核定的乡镇行政编制总数和乡镇人口多少、幅员面积大小等因素,统筹考虑,核定各乡镇机关行政编制。原则上乡镇机关行政编制基数核定为 12 名,在此基础上每 2000 人增核编制 1 名;幅员面积在 100K ㎡以上的乡镇每超过 20 K ㎡增核编制 1 名,但最多不超过 60 名(见附表 1)。乡镇机关公务员严格按照核定的行政编制定岗定人,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证(卡)制度,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乡镇机关工勤编制按照省编委下达的编制数分别核定到各乡镇,人员实行聘用制,参照《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进行管理。
2、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根据乡镇人口、幅员面积、交通条件、服务半径及工作量核定公益性事业单位(岗位)编制(见附表 2)。乡镇事业单位编制 6 名以下(含 6 名)的,设站(所)长 1 名;编制 7 名以上的,设站(所)长 1 名,副站(所)长 1 名。
3、乡镇党政领导职数设置乡镇党政领导职数设置乡镇党政领导职数设/ 11 置乡镇党政领导职数设置。乡镇领导干部职数按巴府发[2008]23 号文件规定“不超过 7 名”配备,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实行兼职和交叉任职。乡镇设党委书记(兼任人大主席)1 名,党委副书记 2 名(其中 1 名兼任乡镇长、1 名兼任纪委书记),人大专职副主席 1 名,人武部长(兼任副乡镇长)1 名,副乡镇长 2 名。原则上党员副乡镇长可任党委委员。不设专职的副乡级党委委员。乡镇机关各综合办事机构设主任 1 名。
(五)依编定设岗,竞争上岗,按岗任聘用人员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重新核定的行政和事业编制数额和干部职数“以编定岗、以岗定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择优选配人员,全面推行竞争(聘)上岗,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
1、乡镇机关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由组织选配。机关中层干部和一般公务员一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现有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中根据新核定的编制数和干部职数通过竞争上岗。
2、乡镇机关工勤人员和乡镇的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新核定的编制数和领导职数通过竞岗择优聘用(任)。在编制、岗位限额内,首先在乡镇事业单位现有在编在岗人员中择优聘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聘用原乡镇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确保特殊行业系统有专人做事,在该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总体不足的情况下,现有个别乡镇的富余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在本乡镇跨单位竞聘,应通过业务主管部门由组织介绍到其他有空缺编制的乡镇对应的事业单位竞聘,除此之外的非特殊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以在本乡镇跨单位竞聘。在本乡镇因超编原因而落聘的人员可以由组织介绍或自愿选择经由组织介绍到其他有空缺编制的乡镇去竞聘。法律法规有从业资格要求实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乡镇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从具有相应从业资格的人员中聘任用。
(六)人员分流渠道及政策
1、原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借用人员、临时人员一律清退。严格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乡镇公务员、事业人员、工勤人员,凡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一律严格按照国发[1978]104 号文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3、乡镇公务员、事业人员、工勤人员,2009 年 12 月底前达到国家/ 11 规定退休年龄的,提前办理退休手续,退休执行时间不变。
4、乡镇公务员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公务员法》第 87条的规定,按程序办理退休手续。
5、乡镇机关公务员,符合《公务员法》第 88 条规定,即: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或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或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提前退休的乡镇公务员,按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时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的工作年限计发退休费。符合《公务员法》第 80 条规定的乡镇公务员辞去公职的,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 3 年基本工资的生活补助。截止 2009 年 12 月底,乡镇公务员工作年限满 25 年或男年满 50周岁、女满 45 周岁,且工作年限满 20 年的,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后可实行离职退养。离职退养期间本人的基本工资和津补贴均按100%发放,计算连续工龄,不占行政编制,无违法违纪行为的可按规定晋升工资标准,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符合《公务员法》第 83 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乡镇公务员按程序予以辞退,即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不能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因单位调整、撤并、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被辞退的公务员,可按规定领取辞退费。
6、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未能竞聘上岗的,参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02]40 号)、《四川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分流安置意见的通知》(川人发[2003]22 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分流指导意见的通知》(川委办[2002]30 号)的有关规定执行。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分流人员已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由个人按规定接续缴纳养老保险费,待本人达到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条件时,按照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关规定计发养老金。分流人员未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可由原单位和个人按规定补缴从政府规定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起至分流前止的工作年限(此前的工作/ 11 年限视为缴费年限)的养老保险费,其中由财政定额或定项补助的事业单位应承担的部分,由财政部门拨付。分流后由个人按规定接续缴纳养老保险费,待本人达到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时,按有关规定计发养老金。分流人员重新就业的,随所在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原已建立的养老保险关系按规定进行转移。
三、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我县乡镇机构改革于 2009 年 11 月起开始,12 月底前全面完成,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1、思想发动阶段(11 月 30 日— 12 月 9 日),各乡镇召开改革动员会,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组织实施阶段(12 月 10 日—12 月 20 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结合本地本系统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
3、验收总结阶段(12 月 21 日—12 月 30 日),各乡镇在 12 月30 日前将乡镇机构改革总结上报县委、县政府,抄送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编办。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对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总结。
四、组织领导,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涉及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情况复杂、政策性强,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按照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的要求,科学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妥善处理改革中的各种问题,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确保乡镇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各业务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机构改革的监督检查;党委组织部门要做好乡镇机构改革中领导干部的调配和安置工作;人事部门要做好国家公务员竞争上岗、事业人员竞聘上岗和分流安置的组织协调工作;财政部门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加强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人员分流经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不流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研究制定促进乡镇分流人员再就业的具体措施;审计部门要对离任乡镇领导干部进行审计监督;各涉农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要顾全大局,全力支/ 11 持和配合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搞好改革政策的宣传,认真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把解决乡镇干部职工的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加强乡镇机构改革中的信访工作,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改革氛围。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乡镇人员定岗分流方案要认真征求意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员的进退去留,必须实行政策、标准、程序、结果“四公开”,严禁暗箱操作和任人唯亲。要严肃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准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肃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经纪律,严禁挥霍浪费等现象发生。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财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搞好业务指导,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
附件:
1、通江县乡镇行政机关人员编制分配表
2、通江县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分配表
中 共 通 江 县 委
通江县人民政府
2009 年 11 月 29 日
主题词:机构 乡镇改革意见
抄 送:中共巴中市委、市人民政府,巴中市编办 / 11
第三篇: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
为推进我县机构改革进程,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乡镇实际,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机关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改革措施方案 综合设置机构
各乡镇可因地制宜设置二至五个综合机构,机构名称及主要工作职责为:
1、驻村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各项工作的指导、服务,以及驻村指导员的管理、考核与协调,负责驻村工作信息交流、统计等工作;
2、办事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各项便民项目的指导服务、乡镇的日常事务以及民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民事调解、安全生产监督、质量监督等工作;
3、人口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宣传教育、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及其他工作的指导、服务;
4、村镇建设指导服务中心:负责村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土地管理、镇村道路养护、文明城镇创建等方面工作的指导、服务;
5、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兽医、农机、茶叶特产、农经、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统计、劳动就业、社会保
障、农民知识化、乡镇企业管理等方面社会事务及经济发展工作的管理、指导和服务。
理顺关系,明确职责。
1、乡镇内设的各个中心的人事、财物管理权都归当地乡镇;
2、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和今后发展趋势,结合我县实际,由县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县组织人事部门、县主管部门重新界定乡镇内设各个中心的工作职责,做到职责明确。
加强编制、岗位、经费管理。
县机构编制、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各乡镇及县有关部门,根据乡镇各中心的工作职责、工作量等因素,分别设置岗位并予以定编,实行编制总量控制。同时,改变原有的财政经费拨付方式,变“以钱养人”为“花钱办事”,县财政部门将根据各乡镇的领导职数及各中心的岗位编控数预算、核拨当年的财政经费,今后,实行财政经费“人员超编不补、空编予以奖励”的政策。
完善用人机制,加强人员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乡镇机关事业工作人员打破原有身份限制,按照对口适用、人尽其才的原则,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到各个中心及驻村指导员岗位上,富余落聘人员参加离岗学习培训或予以分流。
聘任期间人员原有编制性质、人事关系保持不变,不影响其职称评聘、工资晋升等,对竞争上岗的人员严格实行聘任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加强监督、考核。
三、实施步骤及工作要求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事关每个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稳定,因此,各级部门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工作。
建立工作机构。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的协调及组织实施。一是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的泰顺县机关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实施;二是县主管部门以及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并指定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机构的组建要在 月 日之前完成。
制定方案
1、各乡镇会同县有关部门充分协商后,提出乡镇机构设置、定编定岗申报方案,于 月 日之前上报县机关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2、各乡镇根据批复的方案设置机构及岗位,并将设置方案于 月 日之前报县机关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组织实施。各乡镇与县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既要认真做好各中心的定岗定人工作,按时完成任务,又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入细致地做好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并按照“无情分流、有情操作”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确
保稳定。
1、各乡镇分别对内设中心各个岗位设定条件,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聘任有关人员;
2、由县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汇总各乡镇内设中心空缺岗位,由超编乡镇落聘待岗人员参加竞聘,入围人员由缺编乡镇择优聘任;
3、其余落聘待岗人员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规定参加离岗学习培训或予以分流。
4、乡镇内设各中心定岗定人工作要求在 月 日之前完成。
严肃纪律。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实施工作完成之前,要冻结乡镇事业人员的录用、调动,严禁突击提职、突击评聘职称。要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严禁隐瞒、侵占、私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以切实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四篇: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讨论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 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的通知》(学位[2014]4 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的通知》(学位[2014]5 号)、《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 号)和《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 号)等文件精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我校研究生教育体系,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现就全面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加突出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以研究生和导师为核心,从研究生教育基本活动入手,明确各质量主体职责,保证研究生教育基本质量,创新机制,激发我校追求卓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2.总体要求
优化类型结构,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招生选拔制度;鼓励特色发展,构建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培养机制;提升指导能力,健全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改革评价机制,建立以培养单位为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逐步形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改革招生选拔制度
1.制订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办法
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结合我校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办学特色,加强和改进招生计划管理,进一步完善计划分配办法,通过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控,综合考虑研究生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就业状况,以及科研任务、导师队伍、实践基地等研究生培养条件方面的因素,积极支持我校优势特色学科、科技前沿学科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学科发展,以此为依据制定我校招生指标分配办法(见附件一)。
2.完善招生选拔办法
以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完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学术学位研究生的选拔注重科研及创新能力的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选拔一定数量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强化复试在整个招生过程中的作用,完善我校招生考试复试办法。
建立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审核”机制,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中的作用,强化对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的考察,保证招生质量。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制订学位授予标准
在国家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基础上,学术型的按一级学科、应用型的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制订与各学科办学定位相一致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见附件二)。
2.制订学科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办法
稳定学校学位授权点规模,撤销需求不足、水平不高或不符合学校办学目标定位要求的授权学科,增列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符合学校学科发展规划要求的学位授权点,优化人才培养的学科和类型结构,限制增列当前培养规模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学科为学位授权点。制订我校一级学科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列与撤销办法,完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与调整办法,明确标准,规范程序,形成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结构,发展特色。
3.定期制(修)订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应明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环节,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培养模式,体现学科特色和学术前沿,突出个性化培养。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要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突出科教结合,着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学术能力和素质,培养把握学术前沿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密切结合行业需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吸收行业部门参与,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博士生培养方案着重强调培养博士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要求,要求并支持博士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养。
4.制订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办法
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生个人发展需要,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类型。增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
加大跨学科课程、方法论课程以及综合性课程的比重,鼓励若干名教师共同开设专题讲座课程。鼓励研究生任课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
设立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着重加强一级学科(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学位课程建设,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核心课程,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改革。
推进研究生公共课教学改革。英语课程应着重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强化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5.强化研究生过程管理,制订分流与淘汰办法
健全中期考核制度。不断提高研究生中期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筛选作用。
健全学位论文开题及评阅制度。规范论文开题的程序,健全论文开题“首次不通过率”制度,论文评阅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外单位同行专家参与,加大匿名评阅论文比例。
健全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制度。完善学位论文预答辩、答辩和答辩后修改等制度。
加大研究生考核与淘汰力度。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完善研究生课程学习、中期考核、资格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等各阶段的考核制度,畅通分流渠道,加大淘汰力度。
6.建立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制度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安排必修环节,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研究生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确立严谨治学的品格,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建立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导师审核签字制度,在《兰州交通大学学术道德规范(暂行)》的基础上,制定《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见附件三)。
7.完善研究生培养环节质量监控及督导制度
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办法。明确授课教师资质,规范课程教学,建立科学的教学督导和评价制度,加强对授课质量的监测和评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完善《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办法(试行)》(见附件四)。选聘新一届校级研究生教育督导组成员,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8.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推进校所、校企合作,加强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研究生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
增强对外开放的主动性。落实《兰州交通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兰交国教发[2014]41 号),完善来华留学研究生录取、培养、学位授予等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工作环节,扩大招生规模,创新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校指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各类研究生海外留学项目,加大对研究生访学研究、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力度,提高具有国际学术交流经历的研究生比 例。
四、健全导师责权机制 1.改革导师评定制度
建立基于综合考核与评定的动态上岗制度。改变单独评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做法,强化与招生培养紧密衔接的岗位意识,破除导师终身制。根据招生需要,综合考虑学科需求、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培养质量,确定招生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限额。完善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尊重导师和学生选择权。
建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导师队伍,分类制订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见附件五)。
2.建立导师激励与问责制
完善导师激励制度,明确和保障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与权力,调动导师育人积极性,发挥导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示范作用。完善导师问责制,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视情况分别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
3.提升导师指导能力
继续加强导师培训,不断提高导师指导能力。建立和完善导师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制度,为导师提高学术和实践能力提供平台。加强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交流与共享,建设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完善专业学位校企双导师制度。加大导师团队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与培养环境。
五、加强研究生管理与服务 1.完善研究生日常管理制度
牢固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加强研究生管理 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政教育,规范日常管理制度,做好奖惩助贷,加强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2.建立健全研究生奖助制度
以鼓励创新为导向,完善学校奖助机制,充分发挥奖助学金的激励作用,引导研究生热爱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在现有优秀研究生奖励办法、研究生“三助”等各类奖励的基础上,设立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统筹制定《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六)、《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七)、《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八),构建奖、助、勤、贷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多元奖励和资助体系。围绕以评促学,以评促优,激发创新,奖励优秀的根本目的,着力保证评选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3.建立研究生权益保护机制
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正当权益诉求和权利救济机制,加强对研究生的权益保护。
4.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建立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制度,健全研究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研究生创业教育,鼓励研究生创业和面向基层就业。
六、强化条件保障与质量监督 1.完善投入机制
健全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按国家有关规定加大纵向科研经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研究生培养的力度,统筹财政投入、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各种资源,确保对研究生教学、科研和资助的投入。2.制订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办法
按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制订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办法,保障各类研究生学习、科研、实践和生活等基本条件。
3.建立自我评估制度
以提高质量为导向,定期开展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估,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参加国际评估或专业资格认证(见附件九)。
4.建立质量跟踪和反馈制度
建立毕业生发展质量跟踪调查和反馈制度,定期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开展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分析,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5.建立质量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信息,定期发布本单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
附件:
1、《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
2、《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
3、《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
4、《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办法(试行)》
5、《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
6、《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
7、《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
8、《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
9、《兰州交通大学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估办法》
第五篇:乡镇农村综合改革汇报材料
小池镇地处九江长江大桥北端,版图面积153.8平方公里,辖5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2万人,农业户数18792户,耕地面积79450.8亩,人均收入5868元,社会总产值29.12亿元.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综合改革重要精神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到位,“以钱养事”机制已建立并正常运行,涉农收费和农民负担管理规范,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村级债务得到较好的化解,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村干部工资得到按时足额发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在财政奖补政策下有较好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普九”债务得到彻底化解。具体汇报如下:
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情况
政府机关定编45人,现在编45人,实行了“一人一编一卡一证”管理,并已上网公示,无编外借用、聘用人员,对原党校事业编制28人、行政落岗2人、合同制工人9人、共计39人全部置换了身份,发放了一次性安置费,办理了养老保险;2011年党委政府交叉任职5人,内设机构3个,其中:党政综合办公室内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干事5人;经济与发展办公室内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干事2人;社会事务办公室内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干事2人。县延伸派驻的事业单位财政所和经管站实行了合并,成立了小池镇财经所,在编在岗33人。
二、“以钱养事”机制建立及考核情况
镇直各站所办人员都退出了事业编制,组建了服务中心,全面建立了“以钱养事”工作新机制,各服务中心在岗人员23人,其中:文化1人、计生8人、广电1人、农技9人、畜牧1人、水利1人、水产1人、农机1人。
按照省、市、县委有关综合配套改革文件精神,“以钱养事”部门已全部脱离了事业编制,建立了新机制。由镇政府作鉴证,县业务主管部门与各服务中心签订了“以钱养事”服务合同,全面履行公益服务职能。同时,县各主管局、镇政府针对签订的服务合同,通过听取各中心上岗服务人员的工作情况汇报,采取随机抽样、抽查农户、征求群众意见,对公益性服务职责、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二次考核。通过量化考核,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体系,极大地促进我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涉农收费整治和公示情况
2011年,全镇涉农收费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对收费项目、标准、审批文件进行了公示,没有发生任何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的行为。
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除向自愿在学校就餐的学生据实收取伙食费外,一律免收各种费用,服务性收费由提供服务的有关部门收取,学校和老师不组织、不参与、更不代收服务费。
派出所涉农收费始终遵循“以规收费,按标执行,当场付票”的办法,每月报账,票款相符。派出所装订式户口本收6元、户口迁移证收5元、居民身份证收20元、暂住证收5元。
计生办免费办理一孩准生证、二孩准生证、流动人口婚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社会抚养费严格按照县委统一下达的标准进行依法征收,无违纪违规收费,手术费在县规定免费范围内全部实行免费,无一例违规收费。
2011年农村建房53户,用地面积4820平方米,都属于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土地部门没有收费。
工商部门由收费型全面升级转型为监管服务型,不存在涉农收费问题。
四、农民负担情况
政策监督卡填写使用统一软件打印,财政干部直接发放到户,同时配套发放惠农补贴资金发放通知书、致农民朋友公开信。村内筹资筹劳涉及53个村(居)委会,村民筹资总额1086739元,按受益76504人计算,人平筹资14.20元,没有突破政策规定;村民筹劳203619个工日,劳力34957人,劳平筹劳5.82个工日,也没有突破政策规定。村组收费监管多措施:一是监督卡监管,告诉农民,卡外负担有权拒交;二是公开信监管,让农民明白合理负担;三是举报电话监管,3433559和3439931二十四小时接受群众举报。四是专项检查监管,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村组户检查,每年2次。2011年全镇无一例乱收费,更无一例因乱收费而发生上访事件。
五、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全镇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一折通”18080本,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5255140.56元,其中粮食直补618580.20元,综合补贴2876065.36元,早稻良种补贴50000元,中稻良种补贴570000元,晚稻良种补贴84540元,油菜良种补贴392920元,小麦良种补贴159800元,玉米良种补贴18980元,棉花良种补贴415755元,水库移民扶持补贴68500元。
所有补贴资金均在信用社办理专用存折,由农户凭存折到信用社直接支取,资金入户率100%。全镇未发生一起抵扣、挪用惠农补贴资金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和对共产党热爱之情。
六、村级化债情况
全镇无债务增长现象,债务实现“零增长”目标。2011年底全镇债务总额40085009.93元,2011年省政府审计认定债务总额60525482.74元,两年多时间化解债务20440472.81元。
在债务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债权债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化债机制,制定了化债目标责任制,健全了债务管理制度,使债务管理步入规范管理阶段。
七、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
2011年全镇拨付村级转移支付资金159万元。转移支付资金及时拨付,确保了村级干部工资的足额发放,全镇无截留、抵扣、挪用转移支付资金现象。
八、村干部工资的发放情况
村干部工资的发放在镇、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保障,全镇采取统一标准计算村干部工资,统一镇委文件明确村干部工资,分村发放落实村干部工资的办法,确保村干部工资兑现,极大地提高了村干部投身农村工作的积极性。
全镇村干部221人,应发放村干部工资222.2万元。由于转移支付资金及时拨付,以及村级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2011年共计发放村干部工资222.2万元,村干部工资人平1万元左右。
九、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情况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20万元,受益21个村委会。使用情况具体如下:
物流园相关四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40万元,其中:中埒村修建排灌站10万元,水月村新建肖圩泵站10万元,陈坝村修建组级公路10万元,泥池村修建通组公路10万元。
关湖港水系相关五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43万元,其中:妙乐村二级港清於9.4万元,三埒村二级港清於7.1万元,沙池村二级港清於4万元,长埒村二级港清於13.1万元,河桥村二级港清於9.4万元。
军圩港水系相关二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万元,其中:刘畈村军圩港扩口1万元,杨埒村军圩港扩口2万元。
光明港水系相关二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万元,其中:徐桥村梅家桥修建1万元,素埒村光明港清草清障2万元
东港水系相关二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4万元,其中:杨塘村电灌站改造2万元,石团湖村清江口闸清於2万元。
镇重点建设相关二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0万元,其中:虞菜园村修建新港路5万元,涂咀村修建八一畈路5万元。
财政建设相关四个村公益建设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7万元,其中:卢段村修建0.8公里通村公路5万元,周廊村电灌站及水渠改造4万元,板桥村电灌站及水渠改造3万元,李大墩村跃进港清障5万元。
十、农村中小学普九债务化解情况
我镇学校“普九”债务经审计认定共计3779474.90元,所有债务于2011年由财政资金全部直接支付到债权人账户,所有学校“普九”债务化解完毕,具体情况如下:
“普九”债务项目学校共5所:一中、二中、王埠中学、一小、二小。“普九”债务项目个数19个:一中2个、二中10个、王埠中学3个、一小2个、二小2个。各校“普九”债务数:一中414129.80元、二中1959107元、王埠中学387281元、一小506854元、二小512103.10元。“普九”债务所涉及债权人8人:黄树西、刘再柱、冯树仁、王银华、余序文、曾正国、戴大明、张江明。
总之,通过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农民逐步得到较多实惠,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级基础工作有待加强,二是农村公益建设资金需求与镇村财力不足矛盾突出。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