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管理学基础)

时间:2019-05-14 20:3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管理学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管理学基础)》。

第一篇:2012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管理学基础)

2011年电大试卷小抄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ABC)。A:管理具有二重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时效性

2: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管理具有同(AC)相联系的自然属性。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化大生产D:社会制度

3: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ABD)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C:高层管理者花在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少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

4: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ACD)。A:人际关系角色B:组织角色C:住处角色D:决策角色 5:下列选项中,(ABCD)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A:企业家角色B:干扰应对者角色C:资源分配者角色D:谈判者角色 6: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BCD)A:信息技能B:技术技能C:人际技能D:概念技能

7: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ABCD)A:技术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 8: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ABCD)A:人力资源B:物力资源C:财力资源D:技术资源 9: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AB)A:宏观环境B:产业环境C:物质环境D:文化环境 10: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CD)

A:塞缪尔。纽曼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1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12: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者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

些权力包括(ABD)

A:传统的权力B:理性—合法的权力C:纯粹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 13: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ACD)三个部份组成。A:精神文化B:传统文化C:制度文化D:物质文化

14: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他的享誉世界之作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ABCD)是其主要内容。A:系统思考B:改变心智模式C:超越自我D:建立共同愿景 15: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ABCD)。A:产品设计B:产品质量C:厂容厂貌D:员工服饰 16: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ACD)

A:制订计划B:机会分析C:执行计划D: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17:管理者之所以要编制计划,是因为(BCD)

A:计划能使组织结构更加完善B: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

C:通过计划可以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D: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18: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BD)A: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B: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

3C:计划工作是一成不变的D: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 19:根据应用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AB)

A:战略计划B:作业计划C:长期计划D:短期计划 20: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BCD)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C: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D: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 21:计划按照其所涉及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分为(ABC)

A:长期计划B:中期计划C:短期计划D:近期计划 22:用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是预算,如选项(ACD)

A:销售费用预算B:零基预算C:广告预算D:成本预算 23:规划是指组织为实现它的(BCD)等而制订的综合性计划。A:发展B:目标C:策略D:政策 24:计划工作的起点是机会分析,包括下列内容(ABCD)

A:外部环境分析B:内部因素分析C:自身能力分析D:对手能力分析 25: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BCD)

A:高学历者的比例B:高利润C:提高市场占有率D: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26:以下几项中,(ABCD)属于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A:收益B:成本C:期限D:风险

27: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计划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BD)。A确定组织的目标B:确定具体评价指标

C: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D:确定指标的权重 28: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ABCD)

A预测时间长短B:预测方法C:预测人员的知识技能D:信息的准确度

29: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CD)。

A:市场预测C:财务预测C:定性预测D:定量预测

30:按照预测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ABCD)

A:宏观经济预测B:部门经济预测C:地区经济预测D:企业经济预测

31:计划评审技术的关键是绘制PERT网络,构成该网络的三个要素是(ACD)。

A:事件B:结构C:活动D:关键线路

32: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ABD)

A:多重性B:层次性C:单一性D:变动性

33:目标是组织制订计划的基础,确定合理的组织目标必须遵守正确的原则,它们是(ABCD)A:现实性原则B:定量化原则C:权变原则D:协调性原则 34: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ABD)

A: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B: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C: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D:期限适中

35:目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ABCD)A:目标制定较为困难B:目标制定与分解费时、费力

C:受职工素质的影响较大D: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36:目标分解过程中应注意(ABCD)

A:目标体系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B: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目标分解C:要突出重点目标D:目标分解后要进行严格的审批 37: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ACD)A:主要目标B:综合目标C:并行目标D:次要目标

38:目标管理注重结果,所以,对部门、个人的目标的执行情况必须进行(ABD)

A:自我评定B:领导评审C:小组考核D:群众评议

39: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ABCD)A:管理效率提高了B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C:员工主动参与目标的设立D: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40:“战略”一词愿意是指指挥军队的(AC)A:科学B:方法C:艺术D:战术 41:制定战略的重要目的就是(ABD)

A:赢得竞争优势B:战胜竞争对手C:改善组织现状D:赢得市场和顾客 42:组织的战略远景包括以下内容(BC)

A:经营目标B:经营理念C:企业宗旨D:企业资源 43: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CD)。

A:语言晦涩B:表述过长C:狭窄D:空泛

44: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还必须设定一套中短期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这就是(AD)。A:目标B:宗旨C:计划D:目的 45:公司在为是否进入某一产业作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BCD)A: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B:该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C:该产业是否拥有优势资源D:该产业的盈利能力

46:一个组织的战略体系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正确的排序为(DBA)A:职能战略B:业务层战略C:基层战略D:公司层战略 47:战略管理过程概括起来就是(ABCD)

A:战略分析B:战略制定C:战略实施D:战略控制 48:组织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目的是(BC)

A:发现组织具有的优势B:寻找组织的发展机会C:避开存在的威胁D:发现组织现有的劣势

49:组织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BCD)

A:规模型战略B:稳定型战略C:收缩型战略D:发展型战略 50: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点表现在(ABC)

A经营目标集中B管理简单方便 C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D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51: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一种扩展组织经营范围的战略,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AC)A:前向一体化战略 B:后向一体化战略 C:多维一体化战略D:多元一体化战略 52: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ABCD)等方面,有一定的关

联性。A:生产系统B:产品的核心技术C:顾客基础D:销售渠道

53:新希望集团从生产饲料起家,后来又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这种发展战略属(CD)A:关联多元化B:同心多元化C:无关联多元化D:复合多元化

54:波特教授在产业竞争结构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可能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它们是(ACD)。

A:成本领先战略B:多元化战略C:差异化战略D:集中化战略 55: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较而言,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BD)A:群体决策中责任模糊B:群体决策方案更容易被接受C:群体决策效率高D: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的精确性强 56:为了执行和实施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决策,如财务决策、销售计划决策等,属于(AB)。A:战术性决策B:策略性决策C:战略性决策D:业务性决策 57: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BCD)

A:职能性决策B:业务性决策C:战略性决策D:战术性决策

58: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BD)

A:职能性决策B业务性决策C:战术性决策D:日常管理决策 59:按照决策所给出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ACD)

A:确定型决策B:程序化决策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

60: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决策方法有(ABD)

A:德尔菲法B:头脑风暴法C:盈亏平衡点法D:哥顿法

61:德尔菲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包括两个基本点,即(CD)。A:预测B:决策 C:函询D:反馈

62:许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特征可以描述为复杂性,正规化,职权层级和集权化。由此可

以将组织结构形式分为(AB)

A:机械式组织B:有机式组织C:集权式组织D:分权式组织 63: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ABCD)。

A:有效性原则B:分工与协作原则C:责权利对等原则D:分级管理原则 64:坚持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要做到(ABCD)。

A按任务和目标需要设立岗B定期更换管理人员 C实行职工一专多能 D多种用工制度 65: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ABD)要随环境的变化而

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B:职责的规定C:利润的高低D:职位的安排 66:如果外部环境是稳定的,组织就可以采用刚性的、集权的机械式组织结构,比如(BCD)A:网络型结构B:直线职能制结构C:职能制结构D:直线制结构 67: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个,比如(ABCD)等。A:战略B:技术C:环境D:组织规模 68:事业部制组强结构又可以称作(ABD)。

A:M型结构B:多部门结构C:W型结构D:产品部式结构

69: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比直线制组织结构和职能制组织结构更有优势,它(ABC)。A: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B:分工非常细密C:注重专业化管理D:下属有灵活的自主权 70:组织变革可以分为许多种,比如(BCD)。

A:特殊性变革B:适应性变革C:创新性变革D:激进性变革 71: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BCD)。

A:有职位的人B:有知识的人C:有能力的人D:对组织忠诚的人 72:以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出发点配臵人员。要考虑的是(AB)。A:每个人都有合适的岗位B:每个职位都符合员工发展的需要C:每个岗位需要什么人D:符合组织的长远发展 73:合理地进行人员配备工作必须遵循(ABCD)原则。

A:因事择人B:人事动态平衡C:量才使用D:程序化、规范化 74: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应该考虑以下因素(ABD)A:组织现有的规模和岗位B:管理人员的流动率C:组织成员发展的需要D:组织发展的需要 75:管理人员的内部提升机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ABCD)A: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B:吸引外部人才

C:保证选聘工作的准确性D:被聘者可以迅速展开工作 76: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CD)

A:心理素质考评B:业务能力考评C:达标绩效评价D:管理绩效评价 77: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ABD)。

A:法定权力B:奖励权力C:组织权力D:处罚权力 78:领导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这些因素有(ABCD)A:领导者B:作用对象C:被领导者D:客观环境

79: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AB)A:关怀维度B:定规维度C:员工导向D:生产导向

80: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BCD)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A:员工素质B:职位权力C:任务结构D:上下级关系

81:领导者大致有“思想型”、“实干型”、“智囊型”、“组织型”等几种类型,在这些类型

中,属于“帅才”的是(AC)

A:思想型领导者B:智囊型领导者C:组织型领导者D:实干型领导者 82: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它们是(ABCD)A:情感能力B:行为能力C:意志能力D:认知能力

83:目标路径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下属因素,下属因素主要是包

括(ACD)。

A:控制点B:工作群体C:经验D:知觉能力

84: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ABCD)A:转移法B:不为法C:换位法D:糊涂法

85:激励对于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

A: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B:有助于促进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C: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D:有助于增强组织凝聚力 86: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进,就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打措施一般有(BC)A:紧张不安的措施B:积极进取的措施C:消极防范的措施D:寻求激励的措施 87: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主要有(ABC)

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激励理论D:公平理论 88: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BCD)

A:维护生命的衣食住行B: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C: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 D:年老时有所依靠

89:在双因素理论中,(ABC)体现的是保健因素。

A:要给员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B:要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C:对员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D:员工的工作得到认可和常识

90: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对(BCD)

等的需要。

A:安全B:权力C:社交D:成就 91:期望理论公式中的三个要素是(ACD)

A:激励水平的高低B:环境C:期望值D:效价

92: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方面的因素: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三方面来划分(ABC)A: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B:稳定性C:可控性D:激励程度 93: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ABCD)

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

94:工作丰富化试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下列方法使工作丰富起来(ABD)。A:鼓励下属人员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B:放心大胆地任用下属,以增强其责任感。

C:在其能力范围内,最大量的啬其同类工作的数量。

D:采取措施以确保下属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的组织所作的贡献。

95:通过沟通的含义可以看出沟通最关键的环节是(AB)。

A:信息的传递B:对信息的理解C:信息的编码D:信息发布渠道 96:信息沟通一般包含下列环节(ABCD)。

A:信息源发出经过编码的信息B: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信息C:接受者接受信息并解码D:信息反馈 97: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BC)等类型。A: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B: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C: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D: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98:按照组织系统划分,沟通方式分为(CD)。

A:工具式沟通B:感情式沟通C:正式沟通D:非正式沟通 99: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ABCD)。

A:地位差异B:目标差异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D:协调不够 100: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ABC)

A: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景B: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C: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D:使用反馈技巧 101: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ABCD)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102:管理冲突一般(ABD)等步骤。

A:诊断冲突B:分析冲突C:支持冲突D:干预冲突 103:企业中应当承提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ACD)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B:上级单位管理人员C:企业中层管理人员D:

企业基层管理人员

104:控制的作用有(ABCD)。

A:完成计划任务的有力保证B:现实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

C:组织创新的推动力D: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 105: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AB)等类型。A:全面控制B:局部控制C:官僚控制D:文化控制 106: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ABD)。A:较高素质的管理者B: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C:很强的预测能力D:适当的授权

107:控制系统是指由(ABCD)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A:控制主体B:控制客体C:控制信息D:控制措施

108:下列选项中,(ACD)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

准类型。

A:销售额B:耗电量C:成本总额D:工资总额 109: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ABC)等方面的要求。A:及时性B:可靠性C:经济适用性D:全面性

110:控制的关键环节是采取切实可行的纠偏措施,一般而言,主要的纠偏措施有(ABCD)A:改进工作方法B:改进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C:调整或修正原有计划D:调整或修

正原有标准

111:为了保证对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BD)。A:目标明确原则B:控制关键点原则C:,刚性原则D:及时性、经济性原则 112:人员控制系统的构成包括(ABCD)。

A:控制对象B:控制主体C:控制信息D:控制方法

113: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BD)

A: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B: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

C:合理安排薪酬D: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114:人员控制方法包括(ABCD)。

A:人员配备与人事调整B:培训C:授权D:工作汇报 115: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BCD)等问题展开。A:利润B:质量C:成本D:采购 116: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BD)。

A:单位成本B:固定成本C:平均成本D:可变成本 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它们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7、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8、什么是计划工作?它具有怎样的性质?答: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20、收缩型战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答:收缩型战略是一种缩小组织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战略。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 1)抽资转向战略。(2)调整性战略。(3)放弃战略。

21、竞争战略的三种类型是什么?答:竞争战略,也就是业务层战略。波特教授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2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答: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23、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哪些特点?答:(1)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大。(2)117:成本控制的过程包括(ABCD)。

A: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目标成本B:根据各种数据记录、统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C:进行成本差异分析D: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118:根本不同的分类标准,瞀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ACD)A: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B:采购预算和成本预算

C:编制预算D排定各项目、各部门的优先顺序 119:从组织层次上来看,绩效可以划分为(ABC)。

A:员工个人绩效B:部门绩效C:全面绩效D:董事会绩效 120:财务控制包括(BCD)。

A:制B:损益控制盈利率控C:流动性控制D:运营能力控制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为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淘汰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事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

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的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

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竞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影响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

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9、目标的含义和性质是什么?答:目标的含义: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目标的性质:(1)组织目标具有多重性。(2)目标具有层次性。(3)目标具有变动性。

10、确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答:(1)现实性原则。(2)关键性原则。(3)定量化原则。(4)协调性原则。(5)权变原则。

11、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答: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12、战略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答:战略就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它具有以下特点:(1)全局性(2)长远性(3)纲领性(4)客观性(5)竞争性。(6)风险性。

13、战略管理的含义。答:战略管理,是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职责。

14、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

15、一个企业组织的战略体系由哪些部分组成?答:一个组织的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

16、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5)替代品的威胁。

17、总体战略的类型有哪些?答:公司总体战略有三种类型:(1)稳定型战略。(2)发展型战略。(3)收缩型战略。

18、稳定型战略的利弊是什么?答:稳定型战略的好处就是:(1)不会因战略的突然改变而引起在资源分配、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上的大变动,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2)稳定型战略的风险较小。稳定型战略也有弊端:(1)组织只求稳定发展,可能会丧失外部环境提供的一些发展机会。(2)采取稳定型战略可能会助长组织管理层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懒惰思想,甚至形成不思进取、回避风险的组织文化,这对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将是不利的。

19、发展型战略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答: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三种形式:(1)密集型发展战略。(2)一体化发展战略。(3)多元化发展战略。

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

24、什么是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答:德尔菲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明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它有两个基本点,即函询和反馈。采取多轮函询与反馈的方法,集中意见,得出结论。头脑风暴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这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首创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邀请有关专家在敞开思路、不受约束的气氛下,针对决策问题畅所欲言。通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连锁效应,从而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出现。

25、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答: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26、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答: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设计组织结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3)权责利对等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5)协调原则。(6)弹性结构原则。

27、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答:在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产生良好的组织绩效。

28、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的利弊。答:(1)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被称为“U—型组织”或“单一职能型结构”、“单元结构”。它是一种按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的体制。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势: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陷:它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这种组织结构建立在高度的“职权分裂”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它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的优点:A、总公司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B、事业部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组织的内部协作。C、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D、事业部内部的供、产、销等职能之间容易协调。E、事业部经理要从事业部整体来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能型管理人才。事业部制的缺点:A、总部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B、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C、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使用使得深层次研究活动难以开展。(3)矩阵制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矩阵制

结构的优点:A、将组织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B、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臵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C、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专业管理水平。矩阵制结构的缺点:A、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员工面临双重的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和混乱感。B、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勇气选拔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40、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应符合哪些要求?答: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需要符合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老中青三代配臵在一起,能够优势互补,提高管理效能。(2)知识结构。不同领导者的知识结构不同,应根据工作要求对不同的领导人员进行配臵。(3)能力结构。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把具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成领导能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

50、实现有效的控制应符合哪些要求?答:(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念。(2)控制工作要同计划和组织相适应。(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的标准。(4)控制工作要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5)控制系统要与组织文化匹配。

51、什么是全成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答: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工作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有一定的影响。C、员工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D、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以讨论冲突解决方案。

29、人员配备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答: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结构规定的职位数量与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中的各个职位,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人员配备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1)因事择人的原则。(2)量才使用的原则。(3)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4)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30、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受哪些因素影响?答: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3)组织发展的需要。

31、管理人员的选聘源自哪里?答: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内部提升,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地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从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

32、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答: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1)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33、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答:外部招聘的优点是:(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4、合格的管理人员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答:(1)管理的欲望。(2)正直的品质。(3)创新精神。(4)决策能力。、(5)沟通能力。(6)组织协调能力。(7)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8)健康的身体素质。

35、管理人员考评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管理人员的考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1)贡献考评,是指考核和评估管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担任某个职务的过程中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2)能力考评,是指通过考察管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的管理工作,评估他们的现实能力和发展潜力。

36、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培训。(3)管理能力培训。(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

37、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答: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耕牛,个人自身影响力。(1)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2)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38、领导者应具备怎样的个人素质?答: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诸内在要素的总和,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自身基础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身体素质。

39、领导者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里?答:1)唯才是举2)用人所长3)知人善任4)要有

41、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次,确定激励行为。(2)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一种是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即保健因素;另一种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即激励因素。(3)期望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提出的。他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会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4)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

42、激励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1)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3)职工参与管理。(4)工作丰富化。

43、如何理解沟通的含义?答:沟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沟通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1)沟通包含了信息的传递,如果信息或想法没有被传达到接受者,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2)沟通包括对信息的了解。要使得沟通成功,信息不仅要传递出去,还需要被理解。

44、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答:沟通的障碍包括两方面:(1)组织障碍:由于地位差异、目标差异、缺乏正式沟通渠道、协调不够等原因造成的沟通障碍。(2)个体障碍:阻碍有效沟通的个体方面的原因有选择性知觉、信息操控、情绪、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提示、发送者的信誉、沟通渠道选择不当等。克服障碍的措施:1)组织行动: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2)个人技能: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调整心态、使用反馈技巧、积极倾听、控制情绪、简化语言、注意非语言提示、要保证行动支持沟通。

45、组织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答:(1)目标不同引起冲突。(2)利益分配引起冲突。(3)执行方法不同引起冲突。(4)角色不同引起冲突。(5)管理强势引起冲突。(6)沟通不畅引起冲突。

46、管理者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哪些?答:管理者解决冲突的主要方法有:协调解决、强制解决、建立联络小组、树立远大目标、解决问题。

47、控制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答: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控制的作用如下:(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48、什么是现场控制?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现场控制:又称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验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职。

49、控制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答:(1)目标明确原则。(2)控制关键点原则。(3)及时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52、怎样进行采购控制?答:(1)对供应商进行评价。(2)应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53、什么是零基预算方法?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较它有哪些优势?答:零基预算法就是:在每个预算年度的开始时,把所有的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与传统的预算管理相比较,零基预算的优点是预算编制依据科学,按照变化后的实际情况考虑预算大小,有利于资金合理配臵和节约支出。

54、全面绩效控制的主体是什么?答:以组织战略决策者为核心、部门管理者参与的战略绩效考评小组,由该小组组织实施考评工作。

第二篇:管理学基础2011中央电大专科考试小抄

试卷代号:2064 管理学基础 试题

一、单项选择(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最适合的填入括号中。每小

题2分,共20分)1.A

2.A

3.B

4.C

5.B

6。D

7.C

8.D

9.A

10.B

1.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2.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A)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生产流程

B.生产管理

C.作业管理

D.操作规程

3.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B)原则。

A.现实性

B.权变性

C.关键性

D.协调性

4.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C)。

A.适当利润

B.最大利润

C.满意利润

D.理想利润

5.海尔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B)的发展战略。

A.一元化

B.关联多元化

C.无关联多元化

D.复合多元化

6.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产品定单为

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D)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

B.130

C.60

D.30 7.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C)。

A.法定权利

B.奖惩权力

C.自身影响力

D.组织权力

8.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D)。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C.将工作布置下去

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9.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A)。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局部控制

10.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B)。

A.各级管理者

B.员工的行为

C.人事部门

D.主管人员

二、多项选择(下列选项中有2—4个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填

入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答案:1.ACD

2.ABC

3.ABCD

4.ABD

5.ABCD

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三个部分

组成。

A.精神文化

B.传统文化

C.制度文化

D.物质文化

2.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势表现在()。

A.经营目标集中

B.管理简单方便

C.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D.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3.按照弹性结构原则设计组织结构,要符合下列要求()。

A.定期更换管理人员

B.按任务和目标需要设立岗位

C.实行员工一专多能

D.多种用工制度 4.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

A.法定权力

B.奖励权力

C.组织权力

D.处罚权力

5.控制系统的构成包括()。

A.控制对象

B.控制主体

C.控制信息

D.控制方法

三、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打√,错的打X。每小题2

分,共10分)1.√

2.X

3.√

4.X

5.√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

2.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X)

3.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4.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X)5.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许多组织引用了成本中心的概念。成本中心的管理者对中心的所有可变成本负有控制责任,但不包括固定成本。(√)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

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

(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

(2)有助于组织组织机构的改革。

(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

(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4)组织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2.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双因素理论是赫茨伯格提出来的。

他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一是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称为保健

因素;二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人们的作用;激励因素可以调动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

3.从组织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

(1)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

(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4.什么是控制?它有哪些作用?

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 活动。

控制的作用如下:

(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

(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

(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五、案例分析(20分)王立峰的授权计划

王立峰是立峰肥料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单枪匹马闯下了今天的事业,控制公司达30年之久。即使在公司日益扩大的今天,他仍然事必躬亲,下属只是他可以随意支配的助手。

最近,王立峰发现公司员工并不欣赏他的管理作风。同时,61岁的他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每周70小时的工作时间也有吃不消的感觉。去年,他终于决定让下属分担一些责任,逐渐放弃自己的管理角色。于是他邀请了一些顾问,为公司拟定了管理制度。顾问们建议他从内部提拔三位资深经理以使他卸下一部分重任,退居咨询和顾问的地位。王立峰还接受了顾问们的建议,从外部请来了袁平担任管理发展部经理。此外,顾问们还告诉王立峰,经理们对于如何经营自己的部门必须提出更多的创意,对于他们的管理能力也有必要加强。整个授权计划进行得很顺利,经理们的责任日益加重。

袁平积极地开展了训练计划,教授一些员工沟通和决策的技巧。王立峰批准他邀请国内

知名专家作专题演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位得到提拔的新经理都已在王立峰公司服务多年,他们起先对王立峰是否百分之百支

持授权政策心存怀疑,因为他们知道王立峰独揽大权已成习惯。然而,真正使他们信服的还是王立峰的行动。当经理们打算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实行某些改变时,王立峰很高兴经理们能够迅速承担起责任。虽然王立峰还以主席的身份参加高层主管会议,但是他一再声明会在“几个月后”退出这类会议。

然而,在新经理们开始执行变革计划不久,王立峰开始担心新经理的所作所为了。顾问们告诉他,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超出职权范围,王立峰才打消了干预的念头,直到他听说营销经理张浩计划把产品直接销给零售商。

事情发生在一次会议上,张浩还没有解释清楚他的计划,就被王立峰厉声打断了:“你不能这样做!上一次我们的尝试几乎把公司弄垮了”。

张浩平静地回答说:"那是几年前的事情,我刚才说过,依现在的市场情况和我们的能力,如果要打算拓展产品的销路,不仅应该这么做,而且势在必行”。

王立峰直截了当制止张浩说下去,他不愿意听任何解释,迈开大步走出会议室,留下其他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

1.你认为王立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0分)

王立峰面临的主要问题:改变独权、武断的管理作风,实现真正有效地授权。

2.你对王立峰的授权计划有什么好的建议?(10分)

首先,必须加强公司的科学管理制度建设。因为有了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作保障,才能实现有效的授权。

其次,授权时要注意向下级受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责任、目标和权力范围,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第三篇:管理学基础2011中央电大专科考试小抄

4管理的职能(具体职能)

5:“管理就是决策”是(西蒙)的观点。8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控制)以实现。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由(目标、部门和关系)

10: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15:中,(亚当。斯密)是动分工的经济学家。16: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

理理论)就是其中之一。17: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8:管理学家是(马克斯。韦伯)

19: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他的代表作是(《科

学管理理论》)。

20: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3:古典管理理论对认为人是(经济人)。24:是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25:理想的行的”是指现代社会(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

27:管理科学方法,来源于(军队)。28:经验学管理学问题,被称为(案例教学)。29:(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30: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

片的是(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31: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

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

32: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企业文化)。

33: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

(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34:企业流再造强调(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

理念。

35:(彼得。圣洁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36: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精神)。37:关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38:计划工作的前提是(预测)。39: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决策)。40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计划工作

主要是指(制订计划)。

41: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

略性计划是由(高层管理者)负责制订的。42:每一层级的管理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订,这

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4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

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作出决策,这就是它的(创新性)性质。

44:制订作业计划的依据是(战略计划)。4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

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46: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等为完成某

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就是(专项计划)。

47: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48: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毓措施、手段或

手巧就是(策略)。

49: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

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50: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

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51: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长期预测)。

52:定性预测主要领先专业人员运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长期预测)。53: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54: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

出来的是(彼得。德鲁克)。

55: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

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56: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

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致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57: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

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现实性)原则。58: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

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59:(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体现了目标

管理的优越性。

60: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

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满意利润)。

61: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长寿)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永恒追求。

62: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

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63:企业目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次要

目标)是贡献给企业本身的目标,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64: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顾客之上)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65: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66: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

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D。麦格雷戈)。

67:管理学家(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

研究目标管理,提出 :工作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68: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

般而言,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以内。69: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奖其应用

于管理实在的国家是(日本)。

70: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

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这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71: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

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变动性)。

72:(20世纪70年代)以后,目标管理思想在我国一些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制度。

73: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权变管理理

论)。

7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

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75:传统的目标高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

76: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

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全局面性)特征。

77: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预测)。78: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

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纲领性)特征。

79: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C)是

不准确的。

A: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B:它明

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

C: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D:它明

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80: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

等具体实施战略属于(职能战略)。81: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职

责。

82:企业组织制定竞争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是(产

业竞争结构分析)。

83: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

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SWOT分析)。

84: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85: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

(公司层战略)。

86: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

采用的是(密集型发展战略)。

87:海尔集团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

空调生产线,就是(关联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88: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方案的方法有多

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BCG矩阵法)。89: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

领导作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战略性决策)。

90: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

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

91:决策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

92: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无先例可循的决策,如一个新产品的营销组合方案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93:决策的前提是(确定决策目标)。94:决策的终点是(实现决策目标)

95: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

绍的方法是(盈亏平衡点法)。

96:(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97:常见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决策树法)98: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亏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该产品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产品的经营安全善属于(不太好)

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

全状部况表

106: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产品订单为10000件,据此,该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降到(30)元/件时才不会亏损。

107: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20元,本该产品预计销量为40000件,那么该产品的利润额是(-20)万元。108: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

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是(125)台。

109: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组织结构)。

110: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组织目标)相匹配。111:矩阵式组织属于(有机式)组织结构。112:在快速变化的环境条件下,需要设计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比如(矩阵制结构)。113: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

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责权利对等)原则。114: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需要高度集权,组

织结构的设计应采用(机械式结构)。115:小批量生产和全自动生产需要宽松、灵活的组织结构,如(有机式结构)。116: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矩阵制结构)最适

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117: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变即(事业部

制结构)。

118: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量才使用)原则。119: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拨、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因事择人)原则。

120: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聘主要来自内部和

外部两个渠道。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的选聘多采用外部渠道。

121: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高层管理者)。122: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

主要通过向(上级部门)获取信息。123: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关

系部门)获取信息。

124:考评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主要通

过向(下属部门)获取信息。

125: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

式,它属于(自我考评)。

126: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职务轮换)。

127: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

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128: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

述准确的是(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129: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自身

影响力)两个方面。

130: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

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自身影响力)

131: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

导类型,其中,(1,9型)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这种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工作环境。

13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

导类型,(9,9型)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下属人员及其工作情况都表现出最大的关心,属于理想式领导。

13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

导类型,(9,1型)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

13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彩的领导风格是(高工作—高关系)。

13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可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

136: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

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137: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是

(挫折)。

138: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员工的能力可发挥到(80%~90%)。139: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和

行为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140:(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

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41: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142:根据佛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式,一般说来,效价越高,期望值越大,激励的水平就越(高)。

143:波特—劳勒模式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

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144: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的有高成就

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

14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

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消极强化)。146:成就需要理论主要用于对(管理人员)的激励。

14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一般专业人员)。14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

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积极强化)。

149: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

为)。双向性)特征。

(感情式沟通)具有润滑剂的作用。1性知觉)

157: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使用

反馈技巧)。

158: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组织中

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159:在冲突发生后,管理者可以召集冲突的双

方,通过开会等方式,让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流,积极倾听并理解对方的意见。这种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协调解决)。160: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建设性

冲突)。

161:如图所示的正式沟通模式是(环式沟通)163: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

环过程,而(控制)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

164: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

过程。

165: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现场控制)。166: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

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是(前馈控制)。167:在黄金首饰加工企业,管理者通过电子监

测仪检查进出车间的每一个人,以便控制黄金的流失。在这里,电子监测仪就是控制的(媒体)。

168:某企业将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年

度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历史标准)。

169: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

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属于(实

物标准)。

170:不能以实物又不能以货币来徇的标准,如

用于徇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量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量广告效果的标准等,被称为(无形标准)。171: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

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可检验性)要求。

172: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

初,企业为其制定的本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可行性)要求。

173:管理者的精力及其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是有

限的,因此,有效的控制要求管理者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最为重要的事项、活动或环节上。这就是控制的(控制关键点)原则。174: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全局观念)。175: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环节)不同,控制

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176:组织控制系统首先是(人员控制系统)。177: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178: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直接监督

或巡查)。

179:人事调整的目的是(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

成)。

180:(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

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181: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掌握(全面质量管

理方法)。

182:质量小组一般有(6~12)人组成。183: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降低成本)是提高

组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184: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以(战略组织)为

出发点。

185: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定额法)是以组

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客额,消耗定额为基础的目标成本。186:采购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向作业系统输入

足量的、质量可靠的、来源稳定的输入品,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187:对供应商的评价中,(协同能力)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188:采购是有成本的,控制(采购)成本是降

低经营成本的重要途径。

189:(总预算)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

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190:(运营)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191:(投资收益率)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

率。

192:当存货周转缓慢和难以出售时,(速动比率)

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193:评价企业运营能力的财务指标不包括(资

产负债率)。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为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淘汰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事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

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的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

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竞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

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4:影响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它们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7、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8、什么是计划工作?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

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9、目标的含义和性质是什么?

答:目标的含义: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目标的性质:

(1)组织目标具有多重性。(2)目标具有层次性。(3)目标具有变动性。

10、确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答:(1)现实性原则。(2)关键性原则。(3)定量化原则。(4)协调性原则。(5)权变原则。

11、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

答: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12、战略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答:战略就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它具有以下特点:(1)全局性(2)长远性(3)纲领性(4)客观性(5)竞争性。(6)风险性。

13、战略管理的含义。

答:战略管理,是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职责。

14、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

织。

15、一个企业组织的战略体系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一个组织的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

16、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1)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5)替代品的威胁。

17、总体战略的类型有哪些?

答:公司总体战略有三种类型:(1)稳定型战略。(2)发展型战略。(3)收缩型战略。

18、稳定型战略的利弊是什么?

答:稳定型战略的好处就是:(1)不会因战略的突然改变而引起在资源分配、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上的大变动,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2)稳定型战略的风险较小。稳定型战略也有弊端:(1)组织只求稳定发展,可能会丧失外部环境提供的一些发展机会。(2)采取稳定型战略可能会助长组织管理层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懒惰思想,甚至形成不思进取、回避风险的组织文化,这对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将是不利的。

19、发展型战略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三种形式:

(1)密集型发展战略。(2)一体化发展战略。(3)多元化发展战略。

20、收缩型战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答:收缩型战略是一种缩小组织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战略。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 1)抽资转向战略。(2)调整性战略。(3)放弃战略。

21、竞争战略的三种类型是什么?

答:竞争战略,也就是业务层战略。波特教授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2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答: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23、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哪些特点?

答:(1)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大。(2)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

24、什么是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

答:德尔菲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明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它有两个基本点,即函询和反馈。采取多轮函询与反馈的方法,集中意见,得出结论。

头脑风暴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这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首创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邀请有关专家在敞开思路、不受约束的气氛下,针对决策问题畅所欲言。通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连锁效应,从而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出现。

25、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

答: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26、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设计组织结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3)权责利对等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5)协调原则。(6)弹性结构原则。

27、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在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产生良好的组织绩效。

28、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的利弊。

答:(1)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被称为“U—型组织”或“单一职能型结构”、“单元结构”。它是一种按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的体制。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势: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陷:它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这种组织结构建立在高度的“职权分裂”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它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的优点:A、总公司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B、事业部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组织的内部协作。C、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D、事业部内部的供、产、销等职能之间容易协调。E、事业部经理要从事业部整体来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能型管理人才。事业部制的缺点:A、总部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B、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C、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使用使得深层次研究活动难以开展。(3)矩阵制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矩阵制结构的优点:A、将组织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B、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C、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专业管理水平。矩阵制结构的缺点:A、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员工面临双重的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和混乱感。B、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的影响。C、员工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D、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以讨论冲突解决方案。

29、人员配备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

答: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结构规定的职位数量与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中的各个职位,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人员配备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1)因事择人的原则。(2)量才使用的原则。(3)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4)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30、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3)组织发展的需要。

31、管理人员的选聘源自哪里?

答: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内部提升,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地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从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

32、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答: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1)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33、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答:外部招聘的优点是:(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4、合格的管理人员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答:(1)管理的欲望。(2)正直的品质。(3)创新精神。(4)决策能力。、(5)沟通能力。(6)组织协调能力。(7)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8)健康的身体素质。

35、管理人员考评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管理人员的考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1)贡献考评,是指考核和评估管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担任某个职务的过程中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2)能力考评,是指通过考察管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的管理工作,评估他们的现实能力和发展潜力。

36、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培训。(3)管理能力培训。(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

37、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答: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耕

牛,个人自身影响力。

(1)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2)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38、领导者应具备怎样的个人素质?

答: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诸内在要素的总和,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自身基础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身体素质。

39、领导者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里?

答:1)唯才是举2)用人所长3)知人善任4)要有勇气选拔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40、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需要符合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老中青三代配置在一起,能够优势互补,提高管理效能。(2)知识结构。不同领导者的知识结构不同,应根据工作要求对不同的领导人员进行配置。(3)能力结构。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把具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成领导能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

41、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次,确定激励行为。(2)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一种是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即保健因素;另一种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即激励因素。(3)期望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提出的。他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会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4)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

42、激励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1)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3)职工参与管理。(4)工作丰富化。

43、如何理解沟通的含义?

答:沟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沟通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1)沟通包含了信息的传递,如果信息或想法没有被传达到接受者,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2)沟通包括对信息的了解。要使得沟通成功,信息不仅要传递出去,还需要被理解。

44、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答:沟通的障碍包括两方面:(1)组织障碍:由于地位差异、目标差异、缺乏正式沟通渠道、协调不够等原因造成的沟通障碍。(2)个体障碍:阻碍有效沟通的个体方面的原因有选择性知觉、信息操控、情绪、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提示、发送者的信誉、沟通渠道选择不当等。

克服障碍的措施:1)组织行动:营造一后的实际情况考虑预算大小,有利于资金合理配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置和节约支出。

用正式的渠道、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包括

54、全面绩效控制的主体是什么?

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2)个人技能:做好答:以组织战略决策者为核心、部门管理者充分的沟通准备、调整心态、使用反馈技巧、参与的战略绩效考评小组,由该小组组织实施考积极倾听、控制情绪、简化语言、注意非语言评工作。

提示、要保证行动支持沟通。

45、组织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1)目标不同引起冲突。(2)利益分配引起冲突。(3)执行方法不同引起冲突。(4)角色不同引起冲突。(5)管理强势引起冲突。(6)沟通不畅引起冲突。

46、管理者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答:管理者解决冲突的主要方法有:协调解决、强制解决、建立联络小组、树立远大目标、解决问题。

47、控制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

答: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控制的作用如下:

(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48、什么是现场控制?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现场控制:又称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验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职。

49、控制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1)目标明确原则。(2)控制关键点原则。(3)及时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50、实现有效的控制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念。(2)控制工作要同计划和组织相适应。(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的标准。(4)控制工作要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5)控制系统要与组织文化匹配。

51、什么是全成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工作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52、怎样进行采购控制?

答:(1)对供应商进行评价。(2)应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53、什么是零基预算方法?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较它有哪些优势?

答:零基预算法就是:在每个预算的开始时,把所有的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与传统的预算管理相比较,零基预算的优点是预算编制依据科学,按照变化

第四篇: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导学选择题汇总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计划重要性。2.3.4.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 “管理就是决策”是西蒙的观点。

“战略”一词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科学、艺术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他的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式、超载自我、建立共同愿景是其主要内容。

6.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 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

7.20世纪70年代以后,目标管理思想在我国一些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制度。8.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事业部制结构。9.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10.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情感式沟通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11.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类型。12.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业务性决策、战略性决策、战术性决策

13.按照决策所给出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14.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全面控制、局部控制等类型。

15.按照预测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宏观经济预测;部门经济预测;地区经济预测;企业经济预测 16.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正式沟通。17.按照组织系统划分,沟通方式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18.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马克斯·韦伯

19.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 20.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引起管理办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21.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积极强化。

22.波特教授在产业竞争结构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它们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 23.波特—劳勒模式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

24.不能以实物又不能以货币来衡量的标准,如用于衡量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量广告效果的标准等,被称为无形标准。25.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使用反馈技巧。

26.财务控制包括 :损益控制、流动性控制、运营能力控制。

27.采购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向作业系统输入足量的、质量可靠的、来源稳定的输入品,同时降低采购成本。28.采购是有成本的,控制采购成本是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途径。

29.常见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决策树法

30.成本控制的过程包括: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目标成本;根据各种数据记录、统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31.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32.成就需要理论一般适用于主管人员的研究。

33.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解决问题。

34.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

35.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掀起了科学管理运动,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36.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37.从组织层次上来看,绩效可以划分为:员工个人绩效、部门绩效、全面绩效。

38.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有知识的人。

39.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40.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41.当存货周转缓慢和难以出售时,速动比率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42.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扮演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

43.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44.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45.当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送者的信息作出发应时,就出现了反馈。反馈体现了沟通的双向性特征。

46.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积极进取的措施、消极防范的措施。47.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

48.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49.德尔菲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包括两个基本点即:函询、反馈

50.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麦格雷戈 51.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

52.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决策方法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哥顿法

53.定性预测主要领先专业人员运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长期预测 54.55.56.57.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对供应商的评价中,协同能力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达标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

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58.对于当前管理过程而言,控制有利于组织少走弯路,降低偏差对组织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59.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60.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技术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61.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62.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降低成本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63.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关怀维度、定规维度。

6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项职能或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65.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实感。

66.非正式沟通未经管理层批准,是不受等级结构限制的涌。67.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

68.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

69.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总预算和部门预算。

70.根据佛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式,一般说来,效价越高,期望值越大,激励的水平就越高。

71.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72.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的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高工作—高关系。73.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 74.75.76.77.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量才使用原则。

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消极强化。根据应用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战略计划、作业计划 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一般专业人员。

78.工作丰富化式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下列方法使工作丰富起来:鼓励下属人员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放心大胆地作用下属,以增强其责任感;采取措施以确保下属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和组织所作的贡献。

79.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80.公司在为是否进入某一产业作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该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该产业是否拥有优势资源;该产业的盈利能力

81.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

82.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83.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84.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弗雷德里克·泰罗、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85.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经济人

86.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生产系统、产品的核心技术、顾客基础、销售渠道等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

87.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 88.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89.关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控制层和物质层的关系,下确的描述是: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90.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是不准确的 91.管理冲突一般包括诊断冲突、分析冲突、干预冲突。92.管理的首要职能是计划

93.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

94.管理方格理论提出 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9,9型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下属人员及其工作情况都表现出最大的关心,属于理想式领导。

95.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9,1型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

96.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1,9型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这种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工作环境。

97.管理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控制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

98.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军队

99.管理人员的内部提升机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吸引外部人才;保证选聘工作的准确性;被聘者可以迅速展开工作。

100.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101.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前馈控制。

102.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103.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致危及企业的生存,因些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104.管理学家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提出;工作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发行决策的动机。

105.管理者的精力及其可以利用的资源者是有限的,因此,有效的控制要求管理者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最为重要的事项、活动或环节上,这就是控制的控制关键点原则。

106.管理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强行解决冲突的方式一般在管理者需要对重大事件采取非同寻常的方式迅速处理时,或者当管理者的处理方式对其他人无关紧要时使用。

107.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108.管理者之所以要编制计划,是因为: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通过计划可以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109.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管理具有二重性、管理具有科学性、管理具有艺术性 110.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方面的因素: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三方面来划分: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稳定性;可控性。

111.规划是指组织为实现它的目标、策略、政策等而制订的综合性计划。

112.海尔集团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关联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113.合理地进行人员配备工作必须遵循因事择人、人事动态平衡、量才使用、程序化、规范化。

114.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家公司估计,生产率的提高有20%提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但是,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

115.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116.亨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经营管理之父 117.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等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就是专项计划 118.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直接监督或巡查。

119.激励对于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有助于促进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120.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员工的能力可发挥到80%-90%。121.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122.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现场控制。

123.集中化战略是中小企业较为适宜的战略选择

124.计划按照其所涉及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125.计划的前提条件可以分为外部前提条件和内部前提条件。其中,外部前提条件多为组织不可控制的因素。126.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决策

127.计划工作的起点是机会分析,包括下列内容:外部环境分析;内部因素分析;自身能力分析;对手能力分析 128.计划工作的前提是决策

129.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制订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130.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订计划

131.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作出决策,这就是它的创新性性质。132.计划评审技术的关键是绘制PERT网络,构成该网络图的三个要素是:事件、活动、关键线路。

133.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134.坚持组织结构的弹性原则要做到按任务和目标需要设立岗位;定期更换管理人员;实行职工一专多能;多种用工制度。135.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掌握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136.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 137.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被称为案例教学 138.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139.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密集型发展战略 140.矩阵式组织属于有机式组织结构。

141.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无先例可循的决策,如一个新产品的营销组合方案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 142.决策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 143.决策的前提是识别问题

144.决策的终点是实施决策方案

145.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SWOT分析 146.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得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对管理人员的考评结果。147.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上级部门获取信息。148.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关系部门获取信息。

149.考评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主要通过向下属部门获取信息

150.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

151.控制的关键环节是采取切实可靠的纠偏措施,一般而言,主要的纠偏措施有改进工作方法;改进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调整或修正原有计划;调整或修正原有标准。

152.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153.控制的作用有完成计划任务的有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组织创新的推动力;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

154.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全局观念。

155.控制和计划密不可分,控制就是要保证计划的实现。控制的标准主要来自计划。

156.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157.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158.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控制信息、控制措施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159.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160.零基预算的程序包括:建立预算目标体系、逐项审查预算、编制预算、排定各项目、各部门的优先顺序。161.零基预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每个预算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162.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163.领导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这些因素有:领导者、作用对象、被领导者、客观环境。

164.领导者大致有“思想型”、“实干型”、“智囊型”、“组织型”等几种类型,在这些类型中,属于“帅才”的是思想型领导者、组织型领导者。165.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

166.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处罚权力。167.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自身影响力。168.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它们是情感能力、行为能力、意志能力、认知能力。169.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术,比如:转移法、不为法、换位法、糊涂法。

170.流动性控制主要用于检验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171.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传统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超凡的权力。

172.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对等的需要权力、社交、成就。173.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174.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订,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175.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176.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点表现在经营目标集中;管理简单方便;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177.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178.某产品有三种生产方案,其成本状况为:甲方案固定成本为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乙方案固定成本为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丙方案固定成本为3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若丙方案为最佳方案,则产量为700台

179.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可检验性要求。

180.某公司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00元,本该产品预计销量为40000件,那么该产品的利润额是20万元

181.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当该产品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1100万元

182.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该产品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20万件 183.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该产品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产品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不太好。184.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产品订单为10000件。据此,该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降到30元/件时才不会亏损。

18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20元,若企业目标利润为30万元,则该产品至少应完成2万件的产销量。

186.某企业将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历史标准。

187.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是125台。

188.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作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战略性决策

189.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初,企业为其制定的本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元,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可行性要求。

190.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现实性原则

191.目标分解过程中应注意:目标体系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目标分解;要突出重点目标;目标分解后要进行严格的审批。19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权变管理理论 193.目标管理强调的是以成果为目标的管理

194.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和民主管理,强有力的领导控制与积极的自我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195.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196.目标管理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197.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其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日本

198.目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目标制定较为困难;目标制定与分解费时、费力;受职工素质的影响较大;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199.目标管理注重结果,所以,对部门、个人的目标的执行情况必须进行自我评定、领导评审、群众评议 200.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而言,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以内。201.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期限适中

202.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203.目标路径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下属因素。下属因素主要是包括:控制点、经验、知觉能力。204.目标设立过程中应注意目标期限要适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设置可以与预算或主要项目的完成期限相一致。205.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206.目标是指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具体成果。

207.目标是组织制订计划的基础,确定合理的组织目标必须遵守正确的原则,它们是:现实性原则、定量化原则、权变原则、协调性原则

208.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方案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BCG矩阵法 209.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控制。210.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以组织战略为出发点。

211.评价企业运营能力的财务指标不包括资产负债率。

212.期望理论公式中的三个要素是:激励水平的高低、期望值、效价。213.期望理论主要用于对管理人员的激励。

214.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需要高度集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采用机械式结构

215.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这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

216.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217.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218.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仰及理想等。它体现在企业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等方面。

219.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220.企业流程再造强调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

221.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高速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222.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变动性 223.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顾客之上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224.企业目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次要目标是贡献给企业本身的目标,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225.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226.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部分组成。227.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企业文化 228.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企业基层管理人员。229.企业组织制定竞争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是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230.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自然消退。231.全面绩效控制需要将传统的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相结合。

232.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在不同环节发现的有关信息要尽可能在组织内部共享,以利于共同提高产品质量。233.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建立质量小组。

234.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管理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235.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定额法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236.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应该考虑以下因素:组织现有的规模和岗位;管理人员的流动率;组织发展的需要。237.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狭窄、空泛

238.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较而言,下列说法准确的是:群体决策中责任模糊;群体决策方案更容易被接受;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的精确性强。

239.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240.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这些话反映了也发出和接受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241.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242.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是挫折。

243.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由于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个体障碍中的选择性知觉原因造成的。

244.人事调整的目的是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

245.人员控制方法包括:人员配备与人事调整;培训、授权、工作汇报。

246.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247.人员控制系统的构成包括:控制对象、控制主体、控制信息、控制方法。248.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

249.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高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250.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251.如果外部环境是稳定的,组织就可以采用刚性的、集权的机械式组织结构,比如直线职能制结构、职能制结构、直线制结构

252.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长期预测

253.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精神

254.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管理效率提高了;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员工主动参与目标的设立;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255.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具体实施战略属于职能战略 256.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组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

257.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可以称作:M型结构、多部门结构、产品部式结构。258.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彼得·德鲁克

259.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260.书面沟通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261.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证的一种方式,它属于自我考评。

26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代表作是《科学管理理论》 26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64.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长寿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 265.通过沟通的含义可以看出沟通是最关键的环节是信息的传递、对信息的理解。

266.统计师和会计师喜欢用复杂的表格形式,工程技术人员喜欢用数据或图表形式,因此,组织建立的控制系统必须切合管理者的情况和个性。267.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268.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269.投资收益率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270.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宏观环境、产业环境

271.为了保证对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目标明确原则、控制关键点原则、及时性、经济性原则。

272.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273.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计划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确定具体评价指标;确定指标的权重。274.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还必须设定一套中短期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这就是目标、目的 275.为了执行和实施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决策,如财务决策、销售计划决策等,属于战术决策、策略性决策。276.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策略

277.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278.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

279.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亚当·斯密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280.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281.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地位差异。

282.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地位差异、目标差异、缺乏正式沟通渠道、协调不够。

283.下列选项中,销售额、成本总额、工资总额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284.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

285.现代管理中,需要的冲突是:建设性冲突。

286.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组织的部门机构、职责的规定、职位的安排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

287.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288.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

289.小批量生产和全自动生产需要宽松、灵活的组织结构,如有机式结构

290.新希望集团从生产饲料起家,后来又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这种发展战略属于无关联多元化和复合多元化 291.信息沟通一般包含下列环节:信息源发出经过编码的信息;通过一媒介传递住处接受者接受信息并解码;信息反馈。292.信息沟通在上下级之间进行,而并不与链条两端的人员直接进行。信息层层传递,路线长,速度慢,且容易发生信息的过滤、篡改和抢走的沟通模式是链式沟通。

293.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就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294.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95.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296.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避免人身伤害;年老时有所依靠。

297.许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复杂性、正规化、职权层级和集权化。由此可以将组织结构形式分为:机械式组织、有机式组织 298.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靠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299.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想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300.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301.一般而言,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302.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质量、成本、采购等问题展开。

303.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304.一般来说,组织规模越大,管理者必须应对的环境因素的数量越多。

305.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的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

306.一个组织的战略体系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正确的排序为:职能战略、业务层战略、公司层战略

307.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一种扩展组织经营范围的战略,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前向一体化战略;后向一体化战略 308.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满意利润 309.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环节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310.以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出发点配置人员,要考虑的是每个人都有合适的岗位;每个职位都符合员工发展的需要。311.以下选项中,收益、成本、期限、风险属于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

312.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矩阵制结构量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313.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因事择人原则。

314.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高层管理者。

315.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预测时间长短、预测方法、预测人员的知识技能、信息的准确度 316.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个,比如战略、技术、环境、组织规模等。317.用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是预算。如选项销售费用预算、广告预算、成本预算

318.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及时性、可靠性、经济适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319.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业务性决策、日常管理决策

320.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职务轮换。

321.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体现了目标管理的优越性。

322.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323.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324.运营能力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25.在冲突发生后,管理者可以招集冲突的双方,通过开会等方式,让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流,积极倾听并理解对方的意见。这种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协调解决。326.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控制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327.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控制 328.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组织结构

329.在黄金首饰加工企业,管理者通过电子监测仪检查进出车间的每一个人,以便控制黄金的流失。在这里,电子监测仪就是控制的媒体。330.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实物标准。

331.在快速变化的环境条件下,需要设计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比如矩阵制结构 332.在目标的内容方面,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的性质本身需要多重目标。在每一个领域中,只要企业绩效和成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就需要订出目标来。

333.在平衡记分卡的实施过程当中会受到文化、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334.在实践中,日本企业结合自身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日本化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

335.在双因素理论中,要给员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要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员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体现的是保健因素。336.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337.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公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企业不仅是一个以员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应把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

338.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二者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339.早期的管理思想中,亚当·斯密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

340.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责权利对等原则。341.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342.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预测

343.战略管理过程概括起来就是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

344.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全局性特征。

345.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346.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风领性;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347.战略控制必须以战略目标为控制标准

348.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349.正式沟通通常是在组织的层次系统内进行,约束力强,能保证有关人员或部门按时、按量得到的规定的信息,严肃、有利于保密。350.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比直线制组织结构和职能制组织结构更有优势,它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分工非常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 351.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其企业层战略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352.制订作业计划的依据是战略计划

353.制定战略的重要目的就是赢得竞争优势、战胜竞争对手、赢得市场和顾客。354.质量小组一般有6-12人组成。

355.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主要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356.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盈亏平衡点法 357.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58.总预算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359.组织变革可以分为许多种,比如:适应性变革、创新性变革、激进性变革。360.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组织中个体利已动机的存在。

361.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高层管理者负责制订的。362.组织的战略远景包括以下内容:经营理念、企业宗旨

363.组织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稳定型战略、收缩型战略、发展型战略 364.组织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目的是寻找组织的发展机会;避开存在的威胁 365.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组织目标相匹配

366.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有效性原则、分工与协作原则、责权利对等原则、分级管理原则。367.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多重性、层次性、变动性

368.组织控制系统首先是人员控制系统。

369.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聘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的选聘多采用外部渠道。370.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由目标、部门和关系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371.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纲领性特征 372.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公司层战略 373.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属于管理的对象

第五篇:最近几年内中央电大 《管理学基础》考试试题汇总

以下是近年《管理学基础》中央电大考试试题,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企业目标:

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2.集权与分权: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3.前馈控制: 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4.全面质量管理 : 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5.正式沟通:

是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组织内的文件传达、定期召开的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汇报以及组织间的公函来往等。

1.企业文化:

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 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2.人员配备:

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16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3.激励:

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4.分层控制:

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次在服从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

(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自我控制”。

(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2.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是什么?

(1)决策的数量。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则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则集权程度越高。

(2)决策的范围。组织中较低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分权程度越高。

(3)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大,则分权程度越高;反之,则集权程度越高。(4)决策的审核。组织中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低,分权程度越高;如果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高,分权程度越低

3.领导者科学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1)知人善用的艺术。也就是用人用其德才,不受名望、年龄、资历、关系亲疏所干扰。

(2)量才适用的艺术。帮助职工找到自己最佳的工作位置。

(3)用人不疑的艺术。对委以重任的员工,应当放手使用,合理授权,使他们能够对所承担的任务全权负责。

4.构成管理外部环境的内容有哪些?

(1)社会环境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性、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2)政治环境

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

(3)经济环境

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

(4)科学技术环境

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等等。

(5)文化教育环境

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

(6)自然地理环境

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

1.何谓企业文化?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2)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二者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3)物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是呈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等,它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

2.授权的原则有哪些?

(1)因事设人,视能授权。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

(2)明确责任。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

(3)不越级授权,越级授权必然导致中层领导的被动。

不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4)要适度授权.授权过少,往往下属的权力过小,积极性受到挫折,达不到授权的效果;授权过度,等于放弃权力,造成工作杂乱无章,甚至失去控制。

3.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必须具备的条件。

(1)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在现场控制中,管理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也很少有机会和他人一起分析讨论,常常依靠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经验,(1)知人善用的艺术。也就是用人用其德才,不受名望、年龄、资历、关系亲疏所干扰。

(2)量才适用的艺术。帮助职工找到自己最佳的工作位置。

(3)用人不疑的艺术。对委以重任的员工,应当放手使用,合理授权,使他们能够对所承担的任务全权负责。

4.构成管理外部环境的内容有哪些?

(1)社会环境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性、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这个国家的历甚至是“直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

(2)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现场发生的问题常常是程序化的,多数操作性较强,注重问题的细枝末节。管理者在按照计划对下属实施控制过程中,必须多听取下属人员尤其是一线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4.预算的种类有多少?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有如下几种:

(1)刚性预算与弹性预算。按预算控制的力度,可以将预算区分为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刚性预算,指在执行进程中没有变动余地或者变动余地很小的预算。弹性预算,指预算指标留有一定的调整余地,有关的当事人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灵活执行预算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要求。

(2)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是对组织活动未来的货币收入进行的预算。

支出预算,是对组织活动未来支出进行的预算。

(3)总预算与部门预算。

总预算,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收入或者支出项目总额的预算。

部门预算,是指各部门在保证总预算的前提下,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安排的预算。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

(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自我控制”。

(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2.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是什么?

(1)决策的数量。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则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则集权程度越高。

(2)决策的范围。组织中较低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分权程度越高。

(3)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大,则分权程度越高;反之,则集权程度越高。(4)决策的审核。组织中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低,分权程度越高;如果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高,分权程度越低

3.领导者科学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

(2)政治环境

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

(3)经济环境

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

(4)科学技术环境

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等等。

(5)文化教育环境

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

(6)自然地理环境

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科学的决策应遵循哪些原则?

(1)满意原则

(2)层级原则

(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效用的原则

2.组织赋予领导者哪些法定的权力?

法定权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们包括:

(1)决策权

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过程就是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决策正确与否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组织权

主要包括: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规定必要的组织纪律,确定适宜的人员编制和配备恰当的人员等。这是领导意图得以实现的组织保证。

(3)指挥权

指挥权是领导者实施领导决策或规划、计划等的必要保障,如果没有这种保障,领导者便无法完成其使命。

(4)人事权

人事权是指领导者对工作人员的挑选录用、培养、调配、任免等权力。大量事实说明,如果人事问题不与主管领导发生直接联系,必然要削弱领导者的权力基础。(5)奖惩权

3.激励的作用表现在哪里?

(1)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3)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4.协调的原则是什么?(1)目标一致原则。

(2)效率原则。

(3)责任明确原则。(4)加强沟通原则。

5.如何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

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

5,简述冲突的二重性理论。

在传统意义上,冲突对组织是不利的,必须加以克服。

管理人员的选聘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一个组织高级主管的选聘采用外源渠道。(4分)

因为内源选任有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

(1)“近亲繁殖”,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

(2)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

(3)备选对象范围狭隘,易受管理人员供给不足的制约。(3分)

如果采用外源招聘,可以避免这些不足。因为:

(1)外源招聘,应聘人来源广泛,选择空间大。从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人们对冲突的认识有所变化,即组织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接纳它。此外,还发现冲突有时能给组织带来好处。直到今天’,这种观点发展成为冲突的二重性理论。今天的冲突理论认为,冲突具有正面和反面、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性质;没有冲突的组织将表现为呆滞,对环境变化适应慢和缺乏创新精神,因而绩效也不会是最好的,而存在一定水平的冲突,可以促进组织变革,使组织充满活力,因而绩效水平可以大大提高.基于这种认识,管理者的任务不再是防止和消除冲突,而是管理好冲突,减少其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

四、论述题(10分)试论述企业与外部关系的协调。

(1)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协调。市场经济下,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企业与消费者关系是企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协调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目的,是促进企业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使企业及时、准确掌握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协调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首先需要企业牢固树立消费者导向观念。为协调好与消费者的关系,企业还需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改进、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包括售前、售中、售后),认真对待消费投诉、质询、批评和纠纷,积极与社会上的消费者组织进行合作,维系好与老顾客的关系。

(2)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协调。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接受政府的统一监督和管理。协调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企业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企业顺利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加强企业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熟悉政府机构的内部层次、部门职能和办事程序;扩大企业在政府部门的影响和信誉;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3)企业与新闻界关系的协调。企业可以借助新闻界,迅速扩大影响,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加强与政府、消费者等外界间的沟通。

(4)企业与社区的关系。任何组织都是在一定的社区中运作的,必然与社区及社区中的社会公众发生种种联系。这要求企业必须从多方努力,搞好与社区的关系,以取得社区的支持,使企业能够顺利地发展下去。(只要答出要点,就可以得分)

五、论述题(10分)如某企业要选聘一名高级主管,它应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为什么?

部招聘是面向社会的,任何符合条件的人员,包括现在供职于其他组织的管理人员都可应聘,因而可选范围十分广泛。

(2)外源招聘的管理者不受现有模式的约束,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此外,由于他们新近加入组织,没有与上级或下属历史上的个人恩怨关系,从而在工作中可以很少顾忌复杂的人情网络。(3)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组织中空缺的管理职位可能有好几个内部竞争者希望得到。每个人都希望有晋升的机会。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同事,特别是原来与自己处于同一层次具有同等能力的同事提升而自己未果时,就可能产生不满情绪,懈怠工作,不服管理,甚至拆台。从外部选聘可能使这些竞争者得到某种心理上的平衡,从而有利于缓和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3分)

五、论述题(10分)

假如某企业要选聘一名高级主管,它应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为什么?

管理人员的选聘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一个组织高级主管的选聘采用外源渠道。(4分)

因为内源选任有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

(1)“近亲繁殖”,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

(2)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

(3)备选对象范围狭隘,易受管理人员供给不足的制约。(3分)

如果采用外源招聘,可以避免这些不足。因为:

(1)外源招聘,应聘人来源广泛,选择空间大。从外部招聘是面向社会的,任何符合条件的人员,包括现在供职于其他组织的管理人员都可应聘,因而可选范围十分广泛。

(2)外源招聘的管理者不受现有模式的约束,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此外,由于他们新近加入组织,没有与上级或下属历史上的个人恩怨关系,从而在工作中可以很少顾忌复杂的人情网络。

(3)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组织中空缺的管理职位可能有好几个内部竞争者希望得到。每个人都希望有晋升的机会。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同事,特别是原来与自己处于同一层次具有同等能力的同事提升而自己未果时,就可能产生不满情绪,懈怠工作,不服管理,甚至拆台。从外部选聘可能使这些竞争者得到某种心

理上的平衡,从而有利于缓和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3

分)

四、论述题(15分)试述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的

直线职能制又称为U型结构。它是以权力集中于高层为特征的组织结构。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每一个部门又是一个垂直管理系统,每个部门或系统均由企业最高层领导直接进行管理,所以这一结构又叫“功能型垂直结构”。U型结构的优点是,由于是垂直领导,有利于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按总体设想,投资到最有效的项目上去。同时这种结构还有利于产供销各个环节之伺的紧密协调,这一点对于纵向一体化的产品相关度很高的企业来说,尤其重要。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u型结构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其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即高层领导者陷于日常经营活动,过多地涉人原本应是中层管理者的范围,疏于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同时,由于行政机构越来越庞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也越来越困难,形成体制僵化,管理成本上升。事业部制,又称M型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分权式结构,即:事业制是在总公司领导下接产品、按地区或按市场划分的统一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的相对独立经营、单独核算的部门化分权结构。事业部是总公司控制下的利润中心,下设自己的职能部门,如生产、销售、开发、财务等等,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M型结构的优点在于:

(1)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问题。

(2)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能充分发挥部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各事业部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

(4)便于培训管理人才。

M型组织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上层与事业部内部都要设置职能机构,容易造成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管理费用增加;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容易忽视整体利益,各事业部之间协调难度增大,等等。

2.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

(1)目标激励法。目标是企业及其成员一切活动的总方向。企业目标有物质性目标,如产量、品种、质量、利润等,也有精神性的目标,如企业信誉、形象、文化,职工个人心理方面的满足。

(2)环境激励法。据调查发现,一个人人相互尊重、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励职工安心工作,积极进取。

(3)领导行为激励法。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报酬引诱及社会压力下的工作表现,仅能发挥个人工作能力的60%,其余的40%有赖于领导者去激发。

(4)榜样典型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有了榜样,职工就会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从榜样成功的事业中得到激励。

(5)奖励惩罚激励法。奖励和惩罚得当,有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批评或惩罚是一种负强化的激励。(5分)

下载2012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管理学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管理学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基础(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专科) 一、填空题: 1.管理的载体是( ),管理的目的是( )。 2.管理者的角色包括( )、( )和( )。 3.管理者的技能包括( )、( )和( )。 4.管......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作业答案.(五篇材料)

    09春管理学基础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一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是一门纯书本的课程,但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可以把他用活,而管理的对象主要人,人与人之间沟通......

    中央电大(专科)基础会计简答题教师精选

    1、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职能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 1)、会计的反应职能。......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管理学基础[五篇模版]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管理学基础单选题:10分,每题01分 1、 组织各资源要素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 )。单选: A:财力资源 B:组织文化 C:物力资源 D:人力资源2、 业务决策,如任务的日常安......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专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题库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专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题库 注:本题库为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专科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ID:00815 考试题库答案。 Windows xp题目 1、对计算机的区......

    电大专科行政管理《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管理学基础 试题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只有1个选项是准确的,请将该选项的序 ‘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

    最新电大行政管理专科-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基础学》课程综述学校:姓名:学号:班级:行政管理指导教师:《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内容提要关键词^3・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7.3-二、实际应用二.5・三、心得体会-.6-......

    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考试(2012)

    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D.控制 9.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 )。A.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