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战争没有获益者(《生死朗读》有感
战争没有获益者
《朗读者》讲述一名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高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米高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汉娜是文盲,不识字)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但米高一时的犹豫铸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
本片是根据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由奥斯卡级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指导,凯特.温丝莱特等大牌主演。本片关注的是汉娜这样一个不识字、在第三个帝国时期担任纳粹党卫军的“普通”(事实上,在当时的德国,符合这些的人并不在少数)人和米高两人之间的忘年情,以及两人的心路历程,不同于其他反应二战和纳粹的电影,本片没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没有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没有血肉横飞,没有战争机器,有的只是对战争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
当汉娜在路边救助米高时,谁会想到她竟曾是罪大恶极的“SS”;当汉娜和米高缠绵悱恻时,谁会想到她竟曾是一个集中营的看守;当汉娜满足地倾听米高朗读那些名著时,谁会想到她竟曾手染鲜血。直到汉娜在被审判前,谁都没有想到。
或许在那些被纳粹迫害的犹太人眼里,像汉娜这种人是十恶不赦的,但他们不知道:汉娜是个文盲,她根本不识字。她如何去阅读纳粹的“圣经”——《我的奋斗》?她如何去看懂那些写在纸上的命令?她或许根本不理解希特勒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她或许也根本不知道纳粹的“国家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在那个年代,她想到或许只是能更好的活下去,就如她自己在法庭上的辩解一样,她之所以从西门子离开是希望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在战争的年代,她只是想活下去。
记得以前有个玩笑性质的说法:何谓战争?政治上的结,用嘴交谈解不开,那就用牙咬!这个说法虽有玩笑性质,但也不是毫无道理。战争是人类之间在面临矛盾时最后也是代价最高的解决方式。但说到底,战争的发动也是为了政治和经济目的,而真正掌握着这些的所谓的政客或者金融大鳄,经济巨头在人类整体中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场少数人控制多数人进行的残酷的“谈判”。普通人总是在无意乃至无奈中参与到战争,成为一个刽子手,去收割同类的生命,而最后他们会发现当初那些政客们构筑的美好前景根本没有实现,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满目的疮痍和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为战争这一人类社会最残酷的争端解决方式披上“合法”的、“人道”的外衣,签订了诸如《日内瓦公约》在内的一系列的国际条约,以求让战争更“人道”。在笔者看来这是在有些无力,通俗地说,没有不死人的战争,只要是战争就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样的行为又有和人道可言?此外,现在我国的历史教科书将第二次世界战争定性为人类反对纳粹的一项正义的战争。但我们必须明白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因此胜利者都是正义的,失败者往往就会被写成是邪恶的,以突显胜利者的正义与高大,以此去满足世俗传统和伦理的需要。因此,纳粹就成了邪恶,战胜纳粹的英美苏中等盟国就成了正义,但有多少人想过在当时的德国人心中纳粹何尝不是一种正义?纳粹上
台后德国收回了几乎所有在《凡尔赛和约》中被割让的领土,人口和资源,纳粹上台后德国才不用在国联会议上再被一战的战胜国羞辱(后来德国更是直接退出了国联)。在当时的德国人心中,纳粹就是一种正义,而英法等国才是“邪恶“的。正是在这种心态下,很多德国人在加入了纳粹党(事实上在当时的德国不是纳粹党党员的人是极少的,而这类人往往会受到排挤和责难)他们在无意中参与到了希特勒的野心和战争之中,成为一个又一个刽子手。但在这些普通人心里,他们只是在争取生存空间,就像汉娜那样,离开西门子,加入党卫军,更好的生活。当战争结束后,清醒过来的人才会发现并惊愕于自己曾犯下的罪行,并想为之赎罪,就像汉娜那样,面对指控,她没有反对,少有辩解,大多的都是承认(当然,她之所以承认罪行也有一方面是因为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并因此都到蔑视,对于自己是文盲,汉娜心底有着极大的自卑),她想偿还自己的罪行,所以在自杀后将遗产留给当初的被害者。虽然因战争而带来的心灵创伤是很难愈合的,但从汉娜的悲剧中,我们不难看出战争是没有获益者的。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发生的战争大大小小不胜枚举,它们发动的理由各色各样,但它们没有一个是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它们带给人类的只有苦难和痛苦,以及对于武器深深得恐惧。那些所谓的为了“人类或者同胞们的利益“而发动战争的人,也早已和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埋如黄土之中,淹没于历史长河。当初所说的美好愿景如今又实现了多少?真正从战争中受益的人又有多少?战争终究是没有获益者的。
2011级法学2班学号 201100640114张逸
第二篇:生死朗读(模版)
《生死朗读》影评
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但我还是无法将它彻底弄明白,更加不知如何欣赏它。因为欣赏这部影片需要很多的生活阅历和对事物的深层次思考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就会像其他人一样不知所云正像许多文艺片往往只是叫好不叫座,文艺片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这区别于商业影片,即通俗来说的大片,但是好的影片并不一定是有华丽的布局,精彩的特技,我个人对优秀影片的定义是:能够引起我内心的碰撞。我想“生死朗读”确实震撼到我了。
对于一部电影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我从”生死朗读“中感受到的是:爱,压抑,救赎。影片上半部,两个年龄阶段的人走到了一起,往往是要经受考验的,所以当麦克在学校碰见了年轻女孩时,他蠢蠢欲动,他感受到了女孩身上与汉娜身上不同的气质,但是他知道自己深深的爱着汉娜,他没有背叛汉娜,我觉得这就是爱,面对爱,麦克没有害怕,他鼓起勇气面对。但是汉娜失踪了。在影片的中间,充斥着矛盾与压抑,二战过后,人们深深的仇恨着纳粹带来的痛苦,但是汉娜就是纳粹中的一员,麦克害怕面对,不是因为两个阶段的爱情,而是人们对纳粹的嗤之以鼻,他不能接受汉娜的过去,他鼓起勇气去监狱,但却半途而费,我能够理解他,作为那个时代背景,社会的呼声是难以忽视的,他选择了逃避,但麦克心中却很难忘记汉娜。而汉娜却在深深的赎罪,可是她又能怎样的,他们夸大了她的罪名,可是她决定来救赎自己。影片的最后阶段,汉娜与麦克的爱从来没有熄灭,但是两个人内心充满着各自的挣扎,但是麦克却迟迟不能坦然接受汉娜,最后,汉娜也明白了麦克的心思,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当麦克知道了这一切,他悔恨自己,他几乎在心里把与汉娜的爱因为世俗而隐藏了一辈子,他深深的痛苦着,在影片的结尾,他终于把隐藏心中多年的话说了出来,这不算一种解脱,而是对汉娜的愧疚。其实影片没有真正的结局,我想这是导演刻意的安排,为的就是让人们自己去思考,我想每个人的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样的应该就是敢于把爱说出来不要让自己遗憾。
在《生死朗读》里,年仅15岁的米夏?伯格生活在二战之后的柏林,这个不幸染上了猩红热的少年在一次呕吐里被电车的检票员菡娜给救助。就在菡娜住宿的那个房间里,正处于青春期的米夏从门缝里看到了风情万种的菡娜穿着吊带丝袜的勾魂之媚(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可可西里的美丽传说》里莫妮卡?贝鲁奇那勾魂的背影、蜂腰丰臀和让人窒息到心跳停止的黑色吊带丝袜。但凯特?温斯莱特不是莫妮卡?贝鲁奇,她过于丰腴的大腿让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泰坦尼克》里的露丝,只不过岁月无情,当年那双丰腴光滑的大腿虽然依旧丰腴,只是略带下坠的曲线了),内心开始了一种异样的悸动。而后,治愈的米夏一次次往返于菡娜的房间和学校之间,两个人全然不顾相差近乎20年的差距而跌落在情欲之中。
其实我们还是憧憬于这般忘年交一般的爱情,我们认为这超脱了世俗的道德观和媚俗的价值观,可关键是,现实里我们没有这样的机会,更加没有这样的勇气。所以,即使我不看了,我也知道这个结果在德国的柏林也没什么大的区别。米夏迷恋于菡娜丰腴的躯体和性成熟的技巧,而菡娜则沉迷于米夏年少有力的身体和不知疲倦的青春,特别是米夏为她朗读的那些传承的经典名著。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翻云覆雨的床榻之间、在戏水深吻的调情里,情欲逐渐的变成了爱情。但,即便米夏年少无知,大米夏几乎20多岁的菡娜岂能不知道世俗的坎坷和阻挠?当售货员那句对米夏说“你和你妈妈的感情真好”脱口而出的时候,这时才感
受到了现实的残忍和无情。最终菡娜选择了离开,离开米夏,离开那份炙热到让人几乎忘却生死的爱情。
但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是如何在地狱里高声朗读的,如何将自我的心声传达的。我认为这才是这片影片所要表达的,这也让我的心灵有所强烈的震撼。男主角用自我的朗读来救赎爱人,让她的心灵得到好的安慰。
凯特·温斯莱特的表演相当出色,整部影片几乎看不见她本人的痕迹。凯特与生俱有的英伦式优雅成了她饰演的那个叫汉娜·史密茨的背景,而汉娜却始终像永远都捋不直脊梁那样佝偻着。在有轨电车上卖票的汉娜,穿着制服,真有些纳粹党的作派;可她祼身侧躺在床上时,臀部与腰窝勾勒出的线条有莫名的柔媚。凯特在[生死朗读]中绝对不是美女,她胸部下垂、背部粗壮、胳膊布满橘皮组织,发火的时候嘴角呈现出令人生厌的弧线,直指地心。可是,她的侧面,皱着眉头焦虑与忧伤并存的侧面,很美,很雕塑。
是化妆的特效吗?还是出自凯特深度解读汉娜后由衷的发散?那样的焦虑和忧伤,绝对是从凯特灵魂里散发出来的。
对于斯蒂文反复去突出汉娜这个角色的侧部之美这一点,很是折服。[生死朗读],逐渐地看进去,汉娜的侧部的美,成了惟一可资用于抵御整部影片大面积忧郁的小愉悦。
这位不洁净的女人简直快成了质问良民们的神。
片中有一句台词,从汉娜口里讲出来,内心一凛。在法庭上,作为因一位集中营幸存者写下的书而被曝光的6名纳粹看守之一,法官不断向她要一个解释,要她解释为什么她们会眼睁睁看着犹太人被烧死在教堂里也不肯打开门放她们逃生,汉娜说那是她们身为看守的职责,她反问法官:“换了你会怎么做?”这一句,问得实在太彪悍!以至于我的良知都被将了一军……
“二战”时期的德国民众,谁没看见集中营里行尸走肉般的犹太囚徒?谁没看见焚尸炉里冒出的大股黑烟?等罪行败露,逮几个女人出来审判,目的不过是借此洗刷一番自己的良知,其行径犹如用尿冲澡,更显腥臭。
汉娜不洁净吗?那得看跟什么比!跟蒸馏水比吗?对,她很不洁净。跟我们比?未必。我的意思是我们未必比她更洁净。
汉娜坐了20年牢,即将出狱的前一周,迈克去看她,他问她在监狱里学会了什么没有?我学会了什么?
汉娜告诉他:“ 我学会了阅读!” 那阵子,我差不多是想蹿进银幕里揪住迈克的衣领吼:“你Y带不带眼出门!”
难道他没看出来吗?汉娜一直活在自己灵魂的炼狱里,挣扎过、耍赖过,可还是自虐式地老实待里面灼烤着。迈克16岁生日那天她冲他发鬼火,因为当天同事告诉她,她升职了。后来,在审判她的法庭上我们才知道:她应聘党卫军看守的那一天,也是她在西门子获得升职的时候。
迈克寄来的录音带仿佛是打开了她灵魂炼狱的门,够了吧?她想。结果,迈克——她生命中“惟一的守护天使”——讲出那句屁话,又一巴掌把她给煽回去了。
于是,汉娜把自己的肉体也一并扔进炼狱里去。迈克是什么时候才领悟到汉娜一直在对自己实施惩罚?是在他把汉娜的钱带给把她告上法庭的犹太幸存者的当天。
他走进依兰娜·玛莎的豪宅。奢华、典雅、简洁营造出的宽敞与汉娜一生中所处的狭窄、阴暗的环境,形成强烈地视觉反差。这位女士穿着某奢侈品牌的经
典款式,终生仇视汉娜。她听说迈克曾经去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遗址“学习”了一番,嘲讽着说:“学习?我们去奥斯威辛不是为了受教育!”是的,当我们被投入炼狱和奥斯威辛,都不可能是为了接受教育。在这两个地方,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受难。
事实上,迈克也一直把自己投入在对汉娜的爱的炼狱里。他在影片中除了遇见汉娜的那一次,所有的流泪都只为了汉娜。我记得16岁的迈克躺在空荡荡的床垫上的姿势,他的手搁在汉娜曾经躺过的地方。这个姿势,当他为狱中的汉娜录制磁带累得睡着后,得到了还原。
“我不畏惧,我无所畏惧。历尽艰辛,吾爱弥深。危险惟使吾爱繁盛,使其更热烈,使其更香浓。我是你惟一的守护天使,你之死将更华丽,尤甚于你之生。上帝将你召回,直视你说:惟有一件事可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情。”迈克把女儿带到汉娜的墓前,他用手轻轻扫开落在墓碑上的落叶,向女儿敞开心扉。
其实,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菡娜和米夏那样很难定义的爱情经过,也不是后来两个人感情波折的串联,而是菡娜作为纳粹份子在法庭受审的过程。作为一个文盲,菡娜不具备判断所谓正义感的方向和能力,她简单的将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看守当作一份工作而已。所以当整个战俘在被转移到教堂里后失火导致300多人被烧死后的责任定义和问责,菡娜只是简单的认为,她不能开门让那些犯人逃离,那样局面无法控制,她则是渎职。我很惊诧于德国人对于工作的忠诚和精神,只是很好奇的是,在集中营里,菡娜就喜欢挑选一些有阅读能力的战俘给她阅读那些经典的小说,她在其中没有领悟什么?就算文盲如此,可一个人天生的善良岂能如此被泯灭?
从开始的情欲开始,到法庭的供认不讳,到最后监狱里最后时刻的诀别,凯特?温斯莱特将复杂的菡娜的人物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多言语的冲突和无声的泪水又将菡娜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纠结表露无疑,无怪众多影评家评论凯特?温斯莱特在2009年的表现可谓完美,也正是凭借塑造《生死朗读》里菡娜这一复杂的人物塑造而荣获金球奖最佳女配角,让们无法忽视的是,同时她凭借在《革命夫妻》(最近在看,会另有影评)里的出色发挥拿下了最佳女主角,在同一届金球奖里同时获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可谓惊天动地的前无古人之举了。在获得5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后均铩羽而归的凯特?温斯莱特在2009年的奥斯卡评选当中,很有可能众望所归的拿下那座沉甸甸的小金人。但不管其是否最终问鼎,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来说,是无法忽视凯特?温斯莱特在塑造各种不同人物形象的天份和努力的。
第三篇:生死朗读
爱,智,知
------<<生死朗读观后感>>
二战后柏林百废待兴,故事就发生在此时的一个小镇上.故事十分感人,看后我的感受很深.它让我对理智,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识除了会给人带来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改变外,还会赋予人的感情以理智.会使人对生命有不同的体会.同样她还会给爱情以雨露,使你在爱情里变的更加理智,使你对爱情有更深的理解.影片开篇发生在一辆公交车,男女主人公在这辆车上相遇.男主人公叫迈克,在一场大雨后染上了猩红热,突然病情加重,他冲下车,狂吐起来,正当他最需要关心的时候,汉娜出现了.她像母亲一样给他以温暖,将他送回家.一个母亲一样的女人,迈克却深深的被其吸引.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一段让人发人深思的感情.病好之后迈克经常到汉娜那儿.汉娜也被这个男孩的阳刚之气所感染.后来他们经常在她的公寓里约会,他们享受着他们之间最快乐的时光.看到此处总觉的他们之间的爱是飘渺而虚幻的,迈克对于汉娜的爱仅仅是小男孩对成熟女性的迷恋和对性爱快感的渴求.后来汉娜得知迈克是学习语言之后,便让迈克在每次约会前读书给她听.他们之间终于不仅仅只有性爱,渐渐迈克对汉娜的爱也不仅仅的停留在肉体上,正是知识改变他们之间的爱.在他们分手之前迈克甚至还带汉娜到教堂.迈克也是在那一刻感觉到了汉娜身上真正的美.他们之间的爱情最终不可能长久.随着时间的流逝,迈克想要摆脱年龄带给他的服从感,想要摆脱他的懦弱和稚气.最终他们从情人到陌路.汉娜喜欢听迈克给她朗读,她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她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识字,她小心翼翼的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她坐在了被告台上.她因为在西门子做纳粹看守时杀害了300多人被控告.而迈克恰好以法律实习生的身份参与了汉娜的审判,情人多年后的相遇竟是在这样的情境.汉娜的愚昧也在审讯过程中体现无疑,她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会被控告,她觉得的自己没有错,她是在尽自己的责任.最后因为她不愿意承认自己不会写字而含冤入狱.迈克是唯一一个知道真相的人,他也有能力去帮助汉娜,可是出于懦弱和不愿暴露自己和汉娜关系的自私,他逃避了,就连给汉娜鼓励的勇气也没有.电影只是进行了一半,他们终会再次相会,汉娜入狱后,迈克的内心却无法再平静了,也许是心底仅存的爱也许仅是一种赎罪,他开始为汉娜朗读,他将一盘盘录音带邮寄到狱中.汉娜在爱和知识中重生.最后她甚至为了他开始学习写字.可是结局让人伤心,汉娜永远离开了她爱的人和她爱听的朗读.因为她明白她爱的只可能是那声音,甚至仅仅是录音机里飘出的声音.他们每一次相遇.每一次想起对方,或者每一次发现对方的存在,都是一次感情的提升,而这一切根本都由于迈克手中的书。因为有书,所以才有朗读,才有汉娜的感情,才有迈克内心的愧疚,才有汉娜最后的执着,才有迈克为自己赎罪的希望,才有汉娜重生的机会。书还在,朗读还在,人还在,心因此也还在。
这部影片让我明白,只有体悟到爱情,知识.理智,情感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加幸福的生活,才会对人生有更多更深的理解.
第四篇:生死朗读--忘年恋
摘《生死朗读》影评-----安子
阅读(221)评论(2)发表时间:2009年02月06日 23:17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17636156-123393342
2本文标签: 影评 米夏 凯特 朗读 纳粹
我觉得最憋屈的是,几乎在每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里,都无法躲开爱情的影子。大凡男女主角总是不由自主的掉进这个漩涡,然后让观众跟着在纸巾里抹掉一汪的眼泪和煽情到稀里哗啦的鼻涕。我不能逃避这个恒久到永远的话题,但是让人莫勉有点悲哀的是,真的现实生活当中再也遇不到这般让人感觉爱之伟大的奇迹吗?是否一定要在虚构的小说或者电影里才能彰显那些奇迹的伟大之爱呢?
但我们都明确知道一点,我们都很平凡。所以那些生离死别的爱情细胞不是我们没有,是没有滋生培育的温床而已。那些个所谓伟大到足以让人怀疑或者蔑视我们生活习惯、道德标准和法律准则的爱情,只能靠丰富的大脑加以幻想,附之离奇到瞠目结舌的人生遭遇里,才会碰撞得让人炫目头晕。遗憾的是,现实里,或许地球在被我们完全糟蹋到毁灭时,我们永生也难以遇到一次。
好在,我们还可以看电影。在《生死朗读》里,年仅15岁的米夏?伯格生活在二战之后的柏林,这个不幸染上了猩红热的少年在一次呕吐里被电车的检票员菡娜给救助。就在菡娜住宿的那个房间里,正处于青春期的米夏从门缝里看到了风情万种的菡娜穿着吊带丝袜的勾魂之媚(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可可西里的美丽传说》里莫妮卡?贝鲁奇那勾魂的背影、蜂腰丰臀和让人窒息到心跳停止的黑色吊带丝袜。但凯特?温斯莱特不是莫妮卡?贝鲁奇,她过于丰腴的大腿让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泰坦尼克》里的露丝,只不过岁月无情,当年那双丰腴光滑的大腿虽然依旧丰腴,只是略带下坠的曲线了),内心开始了一种异样的悸动。而后,治愈的米夏一次次往返于菡娜的房间和学校之间,两个人全然不顾相差近乎20年的差距而跌落在情欲之中。
其实我们还是憧憬于这般忘年交一般的爱情,我们认为这超脱了世俗的道德观和媚俗的价值观,可关键是,现实里我们没有这样的机会,更加没有这样的勇气。所以,即使我不看了,我也知道这个结果在德国的柏林也没什么大的区别。米夏迷恋于菡娜丰腴的躯体和性成熟的技巧,而菡娜则沉迷于米夏年少有力的身体和不知疲倦的青春,特别是米夏为她朗读的那些传承的经典名著。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翻云覆雨的床榻之间、在戏水深吻的调情里,情欲逐渐的变成了爱情。但,即便米夏年少无知,大米夏几乎20多岁的菡娜岂能不知道世俗的坎坷和阻挠?当售货员那句对米夏说“你和你妈妈的感情真好”脱口而出的时候,这时才感受到了现实的残忍和无情。最终菡娜选择了离开,离开米夏,离开那份炙热到让人几乎忘却生死的爱情。
原本以为故事就会这般结束,在淡淡的哀伤当中,两个人互相思念对方直至到老。但,没这么简单。战后的德国,纳粹的审判。菡娜竟然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看守之一,在审判庭上,作为旁听的法律系的米夏目睹了审判的过程,菡娜供认不讳,被判终身监禁。在审判的过程当中,暴露了一个真相。菡娜竟然是一个文盲,她喜欢听别人朗读那些经典名著,是因为自己不识字。在集中营里,她也经常让那些识字的犹太战俘为她朗读。
就此,菡娜入狱,米夏却跌落在于菡娜的感情包围之中徘徊,他无法忘记,却又没有勇气面对。于是,米夏通过朗读卡带的方式一次次的给狱中的菡娜邮寄那些朗读的经典名著。正是靠着米夏寄来的朗读卡带,菡娜度过了漫长的服刑期,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向前移动,菡娜逐渐的衰老,而卡带里米夏的声音依旧,那些小说的朗读给菡娜带来了精神上的支持和享受。米夏却在现实当中徘徊,他似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菡娜服刑期结束准备出狱时,狱方通知米夏前来接收无亲无故的菡娜。时隔20年之后,菡娜已是满头银丝迢迢,而人到中年的米夏也隐然两鬓霜白了。回首往昔,不甚唏嘘。当菡娜伸出颤抖的手握住米夏时,米夏迟疑了一会,然后又轻轻的抽出。或许这个迟疑的动作让菡娜备受打击,在别离时“珍重、孩子”成为了最后的祝福,也许是因为害怕外面的世界,菡娜在出狱那日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米夏则在惆怅当中第一次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了女儿,地点就是菡娜的墓地。
忘年恋并不少见,虽然结果都以无奈的悲伤结束。但在《生死朗读》里给我们呈现的却不仅仅只是一个爱情故事,人类最初的相爱相知却是因为身体本身性别荷尔蒙的激发和吸引罢了,所以才会有菡娜和米夏超越年龄的情欲挣扎。由情欲转移到爱情,到相濡以沫的争吵居家生活,似乎又可以看到了《本杰明奇事》里年龄差距的爱情悲剧。但可惜的是,故事并没有这样俗套的进行下去,而是把整个故事放在了二战结束后纳粹服法,那些曾经的纳粹份子以及整个德国面对二战的灭绝人性的暴行的反思。
其实,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菡娜和米夏那样很难定义的爱情经过,也不是后来两个人感情波折的串联,而是菡娜作为纳粹份子在法庭受审的过程。作为一个文盲,菡娜不具备判断所谓正义感的方向和能力,她简单的将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看守当作一份工作而已。所以当整个战俘在被转移到教堂里后失火导致300多人被烧死后的责任定义和问责,菡娜只是简单的认为,她不能开门让那些犯人逃离,那样局面无法控制,她则是渎职。我很惊诧于德国人对于工作的忠诚和精神,只是很好奇的是,在集中营里,菡娜就喜欢挑选一些有阅读能力的战俘给她阅读那些经典的小说,她在其中没有领悟什么?就算文盲如此,可一个人天生的善良岂能如此被泯灭?
从开始的情欲开始,到法庭的供认不讳,到最后监狱里最后时刻的诀别,凯特?温斯莱特将复杂的菡娜的人物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多言语的冲突和无声的泪水又将菡娜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纠结表露无疑,无怪众多影评家评论凯特?温斯莱特在2009年的表现可谓完美,也正是凭借塑造《生死朗读》里菡娜这一复杂的人物塑造而荣获金球奖最佳女配角,让们无法忽视的是,同时她凭借在《革命夫妻》(最近在看,会另有影评)里的出色发挥拿下了最佳女主
角,在同一届金球奖里同时获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可谓惊天动地的前无古人之举了。在获得5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后均铩羽而归的凯特?温斯莱特在2009年的奥斯卡评选当中,很有可能众望所归的拿下那座沉甸甸的小金人。但不管其是否最终问鼎,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来说,是无法忽视凯特?温斯莱特在塑造各种不同人物形象的天份和努力的。
第五篇:《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这部电影以爱情为线索,以战后德国为故事背景,从另一个角度对人性,战争,道德,正义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引人深思。这部影片前后反差较大,到后半部分基调越发沉重,已经远远超出了成长、爱情的范围,而逐渐进入了罪恶与救赎、忏悔与宽恕等领域。
首先,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的悲剧其直接原因在于她对人格尊严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汉娜是一个文盲,但她对知识非常渴求,在集中营时她会让很多小女孩为她朗读,跟男主角在一起后,也喜欢听他朗读。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下,没有文化就没有尊严。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感也就越强烈,于是汉娜尽力掩饰自己的缺陷,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甚至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可以说汉娜是时代悲剧的结果。
其次,汉娜的悲剧不禁让我们思考所谓的法律与正义。法律是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工具,归根结底法律只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正如影片中的法学教授所认为的,社会要依靠法律来运作,问题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是否合法。然而这本身就是悖论。因为法律处理的只是表面,而难以触及到内心,法律并非亘古不变,而是随时代发展、随统治阶级的变更而不断变化的。对于同样的案件,在不同年代不同的法律体制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影片中关于教堂火灾事件审判的场面让我记忆犹新。当法官问起汉娜当时为什么把门锁了的时候?汉娜说很明显的,我们是警卫,我们的职责就是看管囚犯,我们不能让他们逃跑了。法官又接着说,你们是怕他们跑了,你们将受到惩罚,甚至被处决。汉娜否认,她说外面在着火在爆炸,如果我们打开门,一切都会混乱的,我们将无法恢复秩序。汉娜就这样承认了一切罪行。所以,汉娜的罪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当时秩序、法律的恪守。汉娜正是按照自己所处年代的法律来行事的。她当年离开西门子公司应聘当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是合法的,这是她的自由;她每月从60个囚犯中挑出10个来去送死也是合法的,这是她的工作,她要给新来囚犯腾地方,否则集中营会人满为患;甚至她坚持不打开已经着火的教堂大门之锁也是理所当然,职责所在,她是看守,她不能让囚犯逃跑,她不能让秩序失控。法律大于天,责任重于山,这是在汉娜心目中根深蒂固毋容置疑的东西,而生命的存亡则是在她的视线之外的,这是汉娜的盲点,更是法律的尴尬。所以如果法律无
法理解民众当时的环境以及她所处的复杂关系,那么审判其实就是一种暴力——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
该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汉娜的悲剧让我联想到了“平庸的恶”这个词。当汉娜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后。麦克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内疚走进了她的狱室,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他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在这些汉娜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书中主人公艾希曼与汉娜有相同之处,都是在为非正义的事尽忠职守。或者简单而言,只是效忠于自己的工作,而没有反思工作本身的善恶、对错。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时代在德国普遍弥漫的国人的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这一点。那么,审判对这样一个已被时代麻痹的文盲而言足够正义吗?一方面,汉娜确实间接参与了战争,对其的审判有一定道理,可以说是合法的。但另一方面,将“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这样的标签强加在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身上,显得太大、太沉重了。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所以,法庭对汉娜的判决是“合法的”,但同时也是“非正义的”。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充满推托、谎言、策略、计算,唯独缺乏对人性的深思、对正义的虔诚。汉娜最终因为要坚持隐瞒文盲的身份而被定为罪首,处以重判,一个偶然的因素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这场审判。这样审判的结果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更值得我们反思法律的价值所在及冰冷的法条背后缺失的人性关怀和正义诉求。
再次,影片中男主人公的两次沉默同样导致了汉娜的悲剧。第一次沉默,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汉娜最需要的回应。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对于男主角的第一次沉默,可能是为了尊重汉娜对于人格尊严的追求,而没有揭穿她文盲的身份。而第二次沉默则更能体现男主角逃避现实的态度,当一个人无法直面人生的惨淡和心中的真实感情时,悲剧也就自然产生了。
最后,整部影片让我反思救赎与信仰。汉娜的行为或许让人可恨,但她也足够值得同情。同情的不仅是她悲剧的结局,更是以汉娜为代表的在那个年代大环境背景下麻木不仁,甚至至死都难以获得自我救赎的人。法庭上,汉娜觉得承认自己是文盲是比承认杀犹太人更丢人更有失尊严的事。换言之,汉娜对自己的纳粹行为是麻木的,她一直觉得遵循法律办事的人,又怎么会心存愧疚呢?这就是当时环境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那么,面对这一切,如何才能得到救赎?汉娜以为知识与理性可以带给她尊严与救赎。这从她极强隐喻意义的死亡方式上可以看得出来。她是踩着摞起来的厚厚书籍而悬梁自尽的。对于她来说,书是知识与理性的象征,又是爱情与希望的标记,她的真正有光彩的生活,都与书密切相关,但书又把她最终带上绝路。这说明,理性与爱情,不能成为人的最终救赎。在我看来,救赎首先在于发自内心的忏悔。当然,汉娜在她最后的遗嘱中交待要把那个小茶叶罐和7000元钱交给当年受害人的女儿来处理就是一种悔罪的表现,但她的罪疚与忏悔是很有限的,它们只指向那活着的人,而对那些死难者她并没有任何表示。所以,她的行为或许只能称得上是一种补偿。没有发自内心的忏悔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救赎。而忏悔我认为源自于信仰。理性、法律、知识、爱情都无法让人得到救赎。只有信仰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救赎。反思我国,在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逐渐匮乏,尤其是信仰的缺失,更容易让人精神空虚,在纸醉金迷的社会中缺乏正确的判断。
这部影片在不为世人所接受的爱情背后隐藏了对人性、道德、罪恶的探讨,更是对正义、对宽恕的呼唤。即便是再万恶的人,也需要人们的理解,也需要得到灵魂的救赎。汉娜没有拯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拯救汉娜。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种牵绊中,麦克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自己曾经的爱,更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而真正的法治社会需要融入正义,缺乏正义的法律与审判只会沦为暴力统治的工具。真正和谐的社会,需要实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总体回归,需要呼唤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