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社会组织
依托商会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
党建全覆盖的实践与思考
昌吉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江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的重大任务。昌吉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类”组织)建立商会,在商会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组织,破解了“两类”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的难题,有力促进了“两类”组织党建和经济互动双赢。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状。近年来,昌吉市“两类”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473家、个体工商户达10460户、社会组织321家,从业人数达5万余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8%,“两类”组织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为此,昌吉市高度重视“两类”组织党建工作,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搞创新抓示范”的工作方针,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隶属组建”等方式,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10个,党(总)支部190个,社会组织党(总)支部7个,“两类”组织领域的党建工作得到较好发展。但与机关、农村、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相比,“两类”组织党建工作还相对比
较薄弱,党组织组建率低,组建率为10.2%,低于全国18%的平均水平。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两类”组织党建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两类”组织党的建工作做的扎实、做的好,党在这一领域的执政地位就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有着力点。
(二)加强“两类”组织党建工作是保证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产值已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党的工作,既是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增强活力中谋求和谐、促进发展的需要,又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两类”组织中贯彻落实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促进“两类”组织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加强“两类”组织党建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稳定和谐,就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也就更没有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和谐发展。特别是作为昌吉市,90%以上的企
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由此抓好“两类”组织党建工作对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十分重大意义。
三、依托商会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的具体做法。
一是明确责任,齐心合力建商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两类”组织中建立商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成立商会流程的通知》,向全市印发《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业主的一封信》,广泛向“两类”组织业主宣传组建商会的重大意义。按照“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地域相近、业务相关、关系相连的原则建立商会,在每个乡镇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商会;在每个街道建立综合、餐饮业、娱乐业、美容美发、超市、中介服务业商会;在教育党工委、卫生局党委所管辖的民办学校幼儿园、民营医院、医药超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等行业建立商会(协会);在民政局党组所管辖的非属地和行业管理、行业不明显的其他社会组织中建立商会(协会);在工商局党组所管辖的个体私营业主建立商会(协会)。截至目前,全市所有“两类”组织、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商会(协会)范畴,率先实现了商会(协会)组织全覆盖。
二是严把标准,把党组织建在商会上。在成立商会的基础上,成立联合商会党组织。对商会(协会)中符合条件,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且经营比较稳定的“两类”组织,以及相对独立的大型市场、工地、超市和商务楼宇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商会(协会)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但分散在商会所属各企业和个体门店的,建立商会(协会)联合党组织;对于新引进的企业和新上项目企业,由所属地党(工)委协助加入商会(协会)并筹建党组织。目前,全市共组建商会党组织65个。
三是群团组织同建,形成工作合力。在推进“两类”组织党建工作进程中,对商会党员人数不足3人,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依托商会,注重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的特殊优势,全面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工作机制,采取“组建同步、机构精简、职务交叉、活动联办、经费共用”的方式,大力探索“团建搭桥、工建铺路、妇建跟进、党建通车”的模式,初步形成抓党建带团建促工建促妇建的“四位一体”格局,有效实现了工作步调一致、信息资源共享的党群工作联动机制。
四是强化举措,实现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工作全覆盖。制定出台《昌吉市(2010-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和《昌吉市选派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工作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党建制度,30名市领导、534名科级领导、组织部全体干部每人联系1-2家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采取“一企一员、不留空白”的方式,加大选派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工作力度,协助做好组建党组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使“两类”组织党组织组建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目前全市共派出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1957名。
五是注重队伍建设,为“两类”组织党建工作注入强大活力。市委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发展党员工作适当向“两类”组织倾斜,坚持全市每年30%左右的发展计划指标用于“两类”组织中发展党员。在去年“两类”组织中发展95名党员基础上,今年计划再发展50-100名新党员。目前,全市“两类”组织中共有党员1652人。
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的思考。
(一)加强和改进“两类”组织党的建设,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两类”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统筹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工作方式,实现“两类”组织的健康平稳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两类”组织党的建设,必须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依托商会党组织可有效实现教育联抓。商会党组织依托会员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定期对企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广大员工开展教育培训。阵地联享。可以借助商会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资源集聚优势,加大整合力度,实行活动阵地共享,有效弥补活动阵地不足的问题。活动联搞。商会党组织定期组织技术比武、安全生产周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可改变以往单个企业
搞活动党员人数偏少、规模偏小、影响力偏弱的现象。经费共筹。商会有会费,工会会费由地税代扣,党团员有党团费,商会党组织活动经费有保障。
(三)加强和改进“两类”组织党的建设,必须着力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非公经济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要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必须把人才强企作为重要方略,要建设一支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和党员职工队伍。要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和党员培养计划,不断加强科技人才和高技能党员队伍建设。要加强和改进“两类”组织党的建设,必须把党员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和改进“两类”组织党的建设,必须着力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要把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领导作用和商会、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创新行业党组织建设体制机制,实现“两类”组织党建与生产经营双推进。要从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员工成长安全的责任出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党建保发展、以发展促党建,在“两类”组织形成党建与生产经营相促进、生产经营与党建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二篇:关于对新社会组织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新社会组织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出现了新社会组织。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社会团体,指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等。民办非企业单位,指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臵”。此后,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多次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并作出重要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基本理论和纲领问题上的核心理念。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但也出现了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复杂局面。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在新时期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不仅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政府部门和企业通力合作,而且需要新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新社会组织发挥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新社会组织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在加强对内对外的交流中也能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发展新社会组织,推进社会和谐。
一、新社会组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有22.97万,民办非企业单位有18.24万,基金会有1597个。另外,在各级民政部门备案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4万多个,城市社区新社会组织有20多万。目前,新社会组织仍以每年10%-15%的速度在发展。我国新社会组织遍布全国城乡,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特色明显的组织体系,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积极推动和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在新的历史阶段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按照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1、新社会组织对实现社会公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新社会组织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承担一定公共职能,活跃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最接近社会底层,最了解人们的社会需求,对协调社会利益、推进社会公正具有政府与市场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优势。新社会组织往往代表一定的利益群体或集团,通过其影响力表达它们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政策诉求,努力在立法和公共政策过程中谋求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公正。一些社会组织还以公众参与的形式直接介入政策实施过程,成为政策的监督者甚至执行者,积极影响公共政策的公正效果。新社会组织还通过动员和提倡志愿者服务,创造新的、更多的就业机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系。
2、新社会组织能够培育公民的民主观念。
其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通过新社会组织可以对人们进行民主的培育和训练,发展民主。由于新社会组织具有自愿、自治的特征,其内部管理和活动更加民主。在新社会组织的活动中,人们为组织的事务服务的过程中也就培育和训练了民主管理的观念和能力,加强了民主的政治文化。其二,通过新社会组织,人们进行着范围和程度不同的政治参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新社会组织能够畅通各方利益诉求的渠道,代表所属群体的利益下情上达,也能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情下达,还能进行横向的不同群体的对话协商,有序地进行利益表达,使各种利益要求有条不紊地进入社会系统,满足各种社会利益群体进行广泛政治参与的要求。
3、新社会组织对于释放社会压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新社会组织为各种社会成员提供了较宽松的活动空间,社会成员可以通过新社会组织满足其多样性和多层次的愿望以及实现其利益,排解怨气、释放压力,有助于社会的政治团结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其二,新社会组织内部生活的非政治化能使大量的社会事务转化为私人的事务、大量的社会矛盾转化为私人矛盾,提高抵御社会动荡的能力。其三,新社会组织以志愿参与、利他互助、慈善公益等理念实现人际沟通,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搭建理解、对话、互动的桥梁,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及利益集团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依法共存相容,增进社会容忍度,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其四,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新社会组织有助于公民通过集体行动的方式与代表普遍利益的政府建立联系,进行合作,进而使个人特殊利益和国家普遍利益之间达成相互宽容、让步和妥协,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政府和民间的矛盾,使社会安定有序。
4、新社会组织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公民共同合力的结果。每个公民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社会发展的合力发生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公民彼此之间应该多一些相互理解、尊重和关爱,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相互协调的良好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新社会组织是人们自愿结成的社会团体,追求公民的自我治理和自我价值。在新社会组织中,人们相互之间愿意围绕着“大家”的事建立起各种联系和彼此充分地沟通。通过相互沟通达到彼此充分理解,形成互信、互助、互爱的人际关系,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道德风尚。尤其是一些学术、艺术、福利、慈善等性质的社会组织,具有对社会风尚的养成和教化功能,即发展教育、传承文明、以文化弘扬美德和传播爱心,形成健康、向上、友爱的和谐社会氛围,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许多社会组织本身就以尊老爱幼、扶贫济困为宗旨。
5、新社会组织对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且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使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新社会组织,尤其是环保型的民间组织,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往往更加关注在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实质性问题,可以帮助政府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帮助政府制订和实施环境政策、方案和行动计划。事实上,在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我国环保型民间组织通过组织各种志愿的环境保护活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倡导作用,其不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方式,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新社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新社会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新社会组织种类繁多、规模不
一、层级不同、人员松散、隶属关系复杂,加上受组织覆盖、工作基础的影响,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不足,自身建设亟需加强,政策环境需要优化,其数量、质量、功能、作用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
1、有的干部对新社会组织的认识还不到位,把其当成可有可无的事物,不加以重视和扶持。
如:相关部门认识不足,政府业务部门拨款来源不稳,导致新经济组织工作经费捉襟见肘。
2、有关新社会组织的政策法规不完善;新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需要改善;新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不确定。
如:对新社会组织登记注册限制过多,政府仍然垄断着新社会组织成立的决定权。由于种种限制,许多真正从民间自发形成的新社会组织无法找到主管单位,无法在民政部门登记获得合法的身份,它们面临着法律和政策上的不确定因素。而与对新社会组织的严格控制相对应,政府在针对新社会组织的具体管理措施的立法上远远滞后于新社会组织的发展,新社会组织的运作与活动缺乏规范性。这既不利于政府对新社会组织的统一管理,也不利于社会建立对新社会组织的信任支持以及监督机制,也使新社会组织难于从整体上得到社会普遍的合法性认同,难于动员大量的社会资源,难于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新社会组织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由于我国的福利资金不足,很难再分给还没有真正纳入政府福利体系之内的新社会组织。因此,体制外新社会组织的发展主要靠自筹资金、少量的社会捐助和一定的服务收费。由于缺乏公益传统以及政府对鼓励个人和企业捐赠的措施有限,新社会捐赠的数量很少;同时,政府限制新社会组织从事经营活动,使其经济力量更加薄弱,再加上现行制度对人们就业观念和职业选择上的影响等原因,许多人不愿意到新社会组织工作,这使得新社会组织人力资源普遍缺乏。
所以,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思路、更加宽容的态度和更加规范的运作来支持和发展新社会组织。
三、大力发展新社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新社会组织的会员和服务对象遍及城乡,涉及各行各业,活动范围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使得它能够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不同方面、不同利益的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党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各方面积极力量,增强自身活力,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所以,要正确对待新社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要正确对待新社会组织。
要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新社会组织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瓶颈问题,优化新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引导新社会组织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以服务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挥新社会组织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其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要加快政府改革进程,发展政府与新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对话机制。
一方面,新社会组织的发展要求政府的工作能够整合不同利益;另一方面,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又为整合不同群体利益提供了组织化的渠道。政府要主动地顺应这种潮流,扶持新社会组织发展;政府应在购买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对新社组织进行支持,同时支持新社会组织获得合法的服务性收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制定一套系统、可行的新社会组织税收激励机制,落实个人和企业捐赠社会公益事业免税政策,通过减免税政策对新社会组织进行扶持,从根本上解决新社会组织资金不足问题;要放手向新社会组织让渡权力,将那些市场不愿管、政府无力管的社会职能尽快让渡给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社会组织,并给予充分的信任,达成良好的沟通,形成合理而有效的社会管理架构;要主动与各种合法的、健康的新社会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管理、公民参与中的作用;在改革过程中,在公共政策制订过程中,多引人新社会组织参与。比如,可以使一些新社会组织的代表参与人大,政协的活动,从正式的政治渠道纳入新社会组织参加政策互动,引导新社会组织与政府加强合作,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要加强新社会组织自身的建设。
即新社会组织要结合实际需求,加强自身建设。健全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议事、选举、财务、人事等内部制度,提高社会动员、社会服务、财务管理和依照法律、章程开展活动的能力,提高自律和诚信度,推行管理层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过硬的职工队伍。
内容提要:
新社会组织是与新经济组织相对而言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为主要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新社会组织的发展越来越快,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在发展新社会组织、发挥新社会组织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思路、更加宽容的态度和更加规范的运作来支持和发展新社会组织。
第三篇:关于新社会组织界定及有关情况的说明
关于新社会组织界定及有关情况的说明
新社会组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领域。为进一步帮助各级团组织从总体上把握新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发展分布和党团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查阅了相关理论文章和有关部委的统计数据,现对新社会组织的观念、发展分布和党团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况进行简要介绍。
一、新社会组织的概念
新社会组织:在我国是指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
1.社会团体:是指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不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福利会、中国保护儿童委员会、社联、文联、科协、宗教团体等。
2.学术性社团:是指主要由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组成的各类学会、研究会等。
3.行业性社团:是指主要由经济领域各行业相同的企业组成的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
4.专业性社团:是指主要由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组织组成的各类协会等。
5.联合性社团:是指主要由不同利益需求的人群或各类社团组成的联合体,如联合会、商会、促进会、俱乐部、校友会、联谊会等。
6.行业协会:是行业性社团中的一种,是由同业经济组织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团法人。
7.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
1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社会活动的社会组织。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属行业划分为教育事业类、卫生事业类、文化事业类、科技事业类、体育事业类、劳动事业类、民政事业类等。
8.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为目的,依法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属于民间组织。其公益性主要表现在它不为特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利,强调的是社会公众的广泛受益。
9.社区活动团队:是指以社区群众为主,因文化知识、兴趣爱好、强身健体等不同需求而自发组织起来的,没有经过社团管理部门登记,但在街道社区有关部门备案的群众性组织。
10.中介组织:又称“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机构”,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以独立第三方身份受托而为,起桥梁或居间联系作用,运用专业技术开展智力性服务的机构。
11.非营利机构:指创办的目的是为了生产货物和服务,但不允许向成立、控制或资助它的机构提供收入、利润或其他财务收益的法律实体或社会实体。
二、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分布状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新社会组织在规模、种类、数量上迅速增长,发展空间不断增大,整体影响力日益增强。当前,全国依法登记的新社会组织已经超过43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3.87万,民办非企业单位19.04万,基金会1843个(具体情况见附表)。我国新社会组织以每年10%-15%的速度在发展,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特色明显的组织体系,对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反映公众诉求,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但也应看到,由于我国新社会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级
阶段,服务社会能力不足,自身建设亟需加强,政策环境需要优化,其数量、质量、功能、作用与我国“四位一体”建设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三、新社会组织党建和团建的基本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新社会组织41.37万家中,应建党组织的为11.17万家,占总数的27%,已建党组织的为6.03万家,占总数的14.6%,占应建组织数的54%。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深入推进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社会组织建党工作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社会组织党组织数达7.38万个,上海、广东、安徽、新疆、福建、河北等地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四川、重庆、山西、云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也有大幅提高。为了理顺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许多省份成立了省级社会组织党工委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还有部分省(区、市)正在筹划成立相关机构,形成了登记管理与党建管理的合力。
2010年以来,团中央把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作为全团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突破口,精心部署、全力推进。各级团组织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的路径方法,通过摸清建团底数、制定任务目标、明确责任主体、靠前调研指导、探索工作路径、通报工作进展、严格台账管理、核查建团信息、加强联系指导等方式,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在全团的共同努力下,截止2010年底,全团已累计在新社会组织中新建团组织12689个(具体情况见附表)。
四、推进重点领域新社会组织团的建设
团中央最近对一些行业特征较强、青年从业人员规模较大的新社会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据初步了解,目前我国有各类新社会组织43.1万余家,各类培训学校15498所,幼儿园138209所,律师事务所3875家,会计师事务所7700余家,民营医疗机构33万多家(其
中民营医院5736家,其余为门诊部、诊所和民营控股的股份制医院),就业技能培训机构2.7万余家(其中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0854所、就业训练中心3332所、技工院校3040所),农民专业合作社31万余家(部分行业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见附表)。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将继续对重点新社会组织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
2011年,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把握社会机理,突出以上重点领域,积极联合教育厅、司法局、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民政厅、农业部等相关厅局或委办,结合本地实际推动这些重点领域新社会组织团的建设,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摸清建团底数。要深入调查研究以上这些重点领域在本地区的单位总数和基本分布状况,尽可能调查和分析清楚本地区这些领域符合建立团组织的数量,借助行业部门或协会力量有针对性地推进建团工作。
二是要探索工作路径。要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寻找工作的最短路径。要借助党建工作格局和工作成果推进团建;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力量,推动行业团建;发挥团属社团作用,推进团属社团和团属社团会员单位建团;植入团的工作品牌资源,促进新社会组织建团;根据青年沟通、交流、联系和聚集的新方式推动建团;依托青年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力量推动建团;探索完善行业组织管理体系,构建团建长效工作机制。
三是要加强联系管理。要充分依托行业性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整体推进新社会组织建团工作,各级机关团组织要积极探索将团的工作向本行业内社会组织延伸的路径,加强对本行业新社会组织中所建团组织的联系和管理,围绕行业健康发展和促进青年成长成才,设计具有行业特点的活动载体,增强行业共青团工作针对性和整体影响力,不断提升新社会组织中团组织的活力。
附件:1.2009年全国新社会组织情况总表
2.2009年全国社会团体总表
3.2009年全国民办非企业总表
4.2009年全国基金会总表
5.全国新社会组织建党和建团情况总表
6.全国幼儿园统计表
7.全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统计表
8.全国律师行业情况分布
第四篇:关于新社会组织党建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社会组织党建的几点思考
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证新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方向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是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优化组织设臵,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应全面贯彻执行党章的规定,切实履行好职责。要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按照各自章程中规定的宗旨、任务开展工作;监督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党组织的领导,定期汇报工作,对重大问题应及时 请示汇报;切实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积极探索符合社会组织特点的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教育社会组织中的党员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要立场坚定,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搞好社会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社会组织中的成员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化解矛盾;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考核奖惩、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严禁社会组织之间建立垂直领导或变相垂直领导关系和组织网络系统,强化社会组织自律诚信建设,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关于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组建
按照“谁管理谁组建、谁组建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分工和组建任务,并将“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和覆盖率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与各单位党政班子主要领导年底考核和评先选优相挂钩。其中,教育局负责全县民办幼儿园、培训机构及私立学校党建工作;卫生局负责全县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及餐饮饭店党建工作;旅游局负责全县酒店、宾馆、农家乐行业党建工作;建设局负责全县建筑企业、工地、协会、及 公交公司、出租车行业党建工作;房产局负责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物业公司(协会)党建工作;司法、民政、科协等部门负责本行业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工商联负责会员单位党建工作;商务局负责全县大型农贸市场党建工作,并根据组建情况适时申请调整自身组织设臵;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按照职责跟进指导,加强配套组织建设,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一)灵活确定组建方式,合理制定组建工作方案。
各乡镇、开发区、街道和村、社区党组织要对照工商、民政等部门提供的“两新”组织名册,在辖区内逐巷逐个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行调查摸底,确实查清摸准辖区内“两新”组织数量、规模、类别等总体情况,做到党员人数、业主、出资人情况、经营情况、组织建设情况“五必清”。教育、卫生、旅游、建设、司法、民政、科协、工商联等部门也要对本行业领域的“两新”组织逐个摸清情况,与“两新”组织负责人进行细致深入的沟通,促其解放思想、支持组建。在此基础上的基础上,更新“两新”组织台帐,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组建方式。一是单独组建,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单独建立党组织。二是区域联建,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产业相通、工作方便”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派员组建,对规模较大、员工较多,而党员人数只有2名的,选派一批有党务工作经验、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开展党的工作。四是挂靠组建,对不符合单独组建条件,又不宜联合组建的,挂靠所在地街道社区、乡村等组建党组织。五是保留组建,对原公有制企业改制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保留原有的党组织,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六是行业统建,对行业特点明显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党组织。七是壮大力量,对没有党员的,先确定党组织覆盖至该组织,再通过选聘等方式引入优秀党员员工,加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为单独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八是配套联动,组建党组织与组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共同进行。
(二)积极运用科学方法,全力促进组建工作。在明确组建方式的前提下,要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注重统筹谋划、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党组织组建工作。一是抓住源头促组建,切实做到五个同步:工商、民政、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坚持审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项目与党组 织设臵同步提出,筹建行政领导班子与选配党组织书记同步考虑,接收职工与调配党员骨干同步进行,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同步开展,年检年报与党建工作同步检查。二是机动灵活促组建,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单位,按照党章要求规范抓,单独组建党组织;对有2名党员的单位,采取过渡的办法,充实党建工作指导员后组建党支部;对仅有1名党员的单位,采取挂靠的办法使党员参加党内活动;对暂时没有党员的单位,把入党积极分子纳入邻近单位党组织抓发展。三是“网格化”管理促组建。各乡镇(开发区)、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要结合当前推进的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先大后小、先易后难”,以大型商场、商铺聚集区、集贸市场为重点,以规模较大、从业人员较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为突破口,迅速推进辖区“两新”党组织组建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管理型、生活型、活动型、功能型或产业型等类型把辖区划分成若干个片区,根据党员人数确定成立党支部和党小组;也可在党员责任区的基础上,将社区党员划分成若干个党小组与片区对应覆盖,实现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横向覆盖。同时,抓紧组建社区党委(总支)、楼栋(片区)党总支(支部、小组)、单元(巷道、写 字楼)党支部(小组),实现纵向组织覆盖体系。四是整合资源促组建。工商、民政等管理部门及其基层所(站)要在“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工作中增强党员和组建党组织等内容,督促具备条件的组建党组织、不具备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要坚持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与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建设工作紧密结合。
(三)注重加强指导和联络,选好配强党建指导员。教育、卫生、旅游、建设、司法、民政、科协、工商联、商务等部门党组织,年内都要建立“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人才库,重点把那些长期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退休党员干部、在职党员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改制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党务干部以及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纳入人才库,建立人事档案,定期组织培训,并根据工作需要选聘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建工作指导员主要负责指导“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抓好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党员教育管理以及与上级党组织联络、协调、沟通等工作。“两新”组织党组织内部不能产生党组织负责人的,可从党建工作指导员中选派。对从业人员100名以上的新经济组 织、50名以上的新社会组织,一般应选派1名相对固定的党建工作指导员;规模较小的,可以由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联系若干家“两新”组织。重点要选派到规模较大的、无党员或党员不足3名的“两新”组织。各单位要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台帐,制定考核细则,实行跟踪管理、动态考核;选聘的党建工作指导员须报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委组织部备案。
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共有新社会组织94个,其中社团组织6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1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社会中介组织党建工作的覆盖面难以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县新社会组织规模普遍偏小,近90%的从业人数在10人以下,从业人员稳定性较差,管理分散、活动不正常,有的甚至连相应主管部门都没有。这些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难度较大。
二是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如社会团体比较松散,结构复杂,且不固定,党员一般都是机关或社会上的人员,一般都在原单位或所在农村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其从业人员特别是党员的管理 大多沿用机关事业单位的传统模式,普遍存在没有独立的党组织,一般也是挂靠原单位党支部或基层村级党组织开展活动。
三是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难以持续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远未深入人心,新社会组织本身对党建工作的认识还不统一。由于新社会组织本身体制问题,其党组织对单位的人、财、物没有控制权,功能定位与中介组织的价值取向有一个较长的磨合期,党员的个人诉求尚停留在求生存、保稳定的阶段,对如何保持自身先进性思考不多不深,从而制约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影响力、渗透力的增强。
五、如何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将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落实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党组织加强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各业务主管部门是抓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最重要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职责,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指导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要在新社会组织成立、变更登记 和实施年检时,及时掌握有关党建工作信息,协助督促具备条件的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组织部门、登记机关、业务主管部门定期通报情况、沟通信息、研究工作的制度,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完善保障机制。各级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帮助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做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各项保障。要根据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对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动经费适当予以补助,帮助基层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对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缴纳的党费,党费管理部门要安排一定的额度给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用作活动经费。业务主管单位对所属的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要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对按照企业化运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介机构等党组织日常活动经费,可列入本单位管理费,实行税前列支;对收取会费的社会团体,其党组织日常活动经费可通过章程形式明确,从会费中专项列支。要充分利用各级党员服务中心等党建资源,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提 供场地保障。
3、营造良好环境。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大胆实践,探索创新,围绕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职能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活动载体、工作和活动方式,深入研究解决新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全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推进新社会组织科学发展。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及时总结推广新社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建工作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努力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和管理者积极配合,共同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街道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街道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汇报材料
一,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状况:
**街道辖区内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数 907,其中非公有制企业 15 家,个体工商户 892 户,新社会组织数 3 家(均为民办非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共有党员 8 名,占从 业人员总数的 0。38%,其中非公企业职工 4 名,个体工商户 4 名,党组织关系在社区党支部的有 1 人,无具备建立党组 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各社区党支部均建立了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党建工作的党务工作者为党建工作指导员, 共计 12 人。
二,推进辖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做法:
一是宣传教育到位,增强”两新“组织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各社区均建立了党建工作联系点,积极与辖区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联系,大力宣传建立党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组织街道与企业员工座谈交流,开展联谊活动等形式,增强了非公企业和员工对党组织的认同感。车辆段路东 社区与辖区非公有制企业中大威尔实业有限公司组织开展 了非公企业党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暨入党宣誓活动。
二是落实制度到位,加强”两新“组织自身建设。街道党工委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党组织党建工作, 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全覆盖列入到党建目标考核中,制定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工作细则》,设立了组织机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 担任组长,社区党务工作者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联络员,采取划片包干的办法,做好党建工作的宣传,指导和联络工作,为非公企业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党员人数少,开展工作难度较大的企业,街道选派 企业所属社区的支部书记负责协调,帮助企业培养入党积极 分子,发展党员,并及时填写《非公企党建指导工作记录情况表》。
三是指导帮教到位,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由于每个非公企业对建立党支部的认识不同,态度差异也很大,特别是有些企业的负责人对组建党组织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很多顾虑和抵触情绪,街道党工委坚持”不干涉企业的内部事务,不干涉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不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的原则,主动联系非公企业,帮助和指导开展党建工作。街道积极为非公企业开展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和支持,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举办人才交流会,为辖区非公企业经济推荐,介绍,招聘工作人员,协调区委,司法,税务等部门解决厂方用地,法律援助,纳税等问题。
四是发挥作用到位,切实增强非公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街道党工委通过每年召开非公企业老总座谈会,党建联席会,邀请”两新“组织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等,不断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非公企业党员数量少,人员分散,工作性质各不相同,不好集中,不好统一的特点,社区党建联系员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材料送到企业, 帮助党员学习。辖区非公企业始终把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服务社会作为企业发展的经营理念,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辖区非公企业组织积极吸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就业,帮助近30 名就业困难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近年来, A 力扣件厂等企业积极帮助弱势群体,资助 5 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事件发生后,辖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主动与街道党工委联系,向灾区伸出援助 之手,捐款捐物近2 万元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并购买防暑品,食品慰问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
三,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非公有制企业主大多持无 思想认识不到位。所谓或排斥的态度。相当一部分”两新“组织的业主认为自 己只要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即可,担心组建党组织以后,会 议多,活动多,开销多,赞助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二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存在矛盾心理。有些党员组织纪律 观念淡薄,认为自己工作变动频繁,哪家企业经济效益好就 到哪家企业去工作, 流动性大, 经常要接转组织关系太麻烦, 因而对在私营企业成立党组织不热心,不关心甚至不支持。管理手段不到位。
(二)管理手段不到位。非公企业中流动党员存在 ”五 难“,即去向难掌握,日常难管理,教育难开展,活动难组 织,作用难发挥的问题。街道辖区内非公企业中 20 人以上 规模企业有 5 家,剩下的都是一些只有十几名员工乃至一两 名员工的餐饮,贸易等服务性质的小企业,个体户,无行业 管理协会,无行政隶属关系,无主管部门,不仅员工流动性 强,自身生命力也不强,在这样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 党组织建设工作更加困难。党组织活动缺乏新意 缺乏新意。
(三)党组织活动缺乏新意。由于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 规模小,党员人数少,以及其经济性质的原因,社区党支部 组织的党员活动只能是学学文件读读报,组织的实践活动往 往因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不能正常开展。
四,建议与意见
(一)加强教育引导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对党务工作 者,”两新“组织企业主和党员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 识到,”两新“组织是在党的富民政策下产生的,其成长壮 大,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建设作保障,使他们牢 固树立抓好 ”两新“ 组织的党建工作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企业发展,促进个人成长的新观念,彻底抛弃抓不抓一 个样,参与不参与一个样,任其自由发展的错误认识,切实 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加强党员的发展管理和学习指导。党员的发展管理和学习指导 采取 企业招,群团推”的办法,不断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 要注重党员发展,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促大队伍力量, 把一些中坚力量吸纳到队伍中。加强对“老板党员”的引导, 让其处理好双重身份的关系,通过培养使之成为“书记老 板”。重视发展符合党员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入党,使 之成为“党员老板”。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让手持流动党员 证的党员成为企业中党建的有效力量。要鼓励党员参与社会 组织负责人选举,发挥党员在社会不同层面的影响力。结合 企业文化开展党务工作,将党的主张和基本理论融入企业文 化理念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 以企业的中心工作为轴,开展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教育引导职工敬业爱岗,做好本职工作,支持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建立扶持党组织发展机制和长效机制。党组织发展机制和长效机制
(三)建立扶持党组织发展机制和长效机制。上级党组织部门应出台措施扶持企业党组织建设,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把当前的一些好的工作方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持之以恒,推动工作,实现 长效。建立“两新”组织党建访问制度,加强与“两新”企业业主的沟通,提升企业的党建意愿和动力,坚持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定期走访,座谈,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和企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作为今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实现党组织建设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同步推进, 互相促进。
**街道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