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史观后感

时间:2019-05-14 20:3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类进化史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类进化史观后感》。

第一篇:人类进化史观后感

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於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最令人信服的说法。

关於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当然不同的也不少,在这些神话里头,很有趣的,我们可以发现有和进化论不谋而合之处。

归纳各种神话,人类的起源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现就分别叙述。

《埃及神话》说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自古以来,埃及一直是个神秘之地,她是所有古老国家中最自我封闭的,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的文明很难对她发生影响,因此她的人类起源的说法也和别的民众不同。

埃及人认为远在埃及於世界上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努(NU)』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许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成为第一位法老王,统治大地人类,开创安和繁荣景象。

人类原本就存在着的神话,散见於北美印第安人和纽西兰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话中说到神创造天地,然后从地下带领人类上来,生活在大地上。毛利人的神话说『兰奇』和『巴巴』是天和地,是万物源头,当时天和地未分开,四下漆黑,其儿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将天地推开,光明於是出现,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类便被发现,原来他们也是天地所生。

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为日耳曼神话,它说天神欧丁(ODIN)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於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

人类是由动物变的之神话相当常见。在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希腊神话也说某族人是天鹅变的,某族人是牛变的。

我们由这种『动物变人』的神话中,可以发现很接近进化论的说法,尤其是美洲神话中说人是猿猴变的,就完全与进化论相吻合,这种巧合,很耐人寻味。

我国神话论及人类起源的有数种,比较早的说法是《淮南子精神篇》:『有二神(阴、阳二神)混生,经天营地„„类气为虫(混浊的气体变成虫鱼鸟兽),精气为人(清纯的气体变成人)。』这种说法并未受多大重视。

晚一点的说法则指盘古垂死化为万物之时,身上的寄生虫变为人类。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盘古)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人)。』此种说法也没有流传开来。

另一种说法是指人类由黄帝所造,然后由其他的神上骈和桑林赋予四肢五官,见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这种说法很有趣,和日耳曼所述的很相似,可惜上骈和桑林是什麽样的神,在其他古籍中并无叙述,徒留一个谜。

在所有神话中,『泥土造人』的说法最多,也最为流传,如纽西兰神话说人是天神滴奇(TIKI)用红土和自己的血制成;美拉尼西亚人也这样说;希腊神话说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派普罗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种种个性和智慧。北美洲西部的迈都族印第安人认为当初『大地开创者』创造树木鸟兽之后,说『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红色泥土搀水,做成一男一女。

在所有神话里,最引人入胜的泥土造人故事,要数我国的女娲和犹太神话(圣经)的上帝。话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年,忽然在天地间出现女娲。女娲在这荒凉天地中感到寂寞,有一天,她对着水,照见了自己,心里想要是天地间有几个像自己的,彼此说说话,该有多好,便不自觉的抓泥土,和上了水;照自己的形体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风一吹,便成为活跳跳的东西,於是给他起名为『人』。

原先女娲一个接一个继续不停的造人,但进度缓慢,终於感到吃力,心想要如何快速造人,以填补辽阔的大地时,他背靠山崖,顺手摘下藤条,懒懒地在和了水的泥浆里搅着,然后一甩藤条,洒落许多泥点,这些泥点落在地上,经风一吹,都变成了人,於是不停地挥动藤条,大地上的人也不断的增多了。

圣经里的上帝造人故事记载在旧约的创世纪之中。话说上帝花了五日时间创造了大地万物,到第六日他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於是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人的鼻孔后,就成为活生生的男人,取名亚当。

不久便取下亚当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他为女人。』

在女娲和上帝造人的神话里,可以发现共同之处是都按着他们的形像造人,由此可见女娲和上帝的长相和人相似。不同之处在於圣经描述女人是男人肋骨造的,而不是泥土造的。

现代人类起源的“夏娃”理论--龚缨晏

从20世纪开始,人类一直在寻求人类起源问题的科学答案,并形成了许多理论。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现代人类起源理论,被称为“夏娃”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颇为热烈的讨论。

“夏娃”理论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上个世纪,人们发现了细胞中的线粒体,1963年,又发现线粒体中也有DNA。线粒体DNA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细胞核DNA。在外形上,线粒体DNA是双线环状,而不是线状;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DNA仅为16569个碱基对,一个人体中约有1016的线粒体DNA分子;线粒体DNA中基因为37个;在高等动物中,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比细胞核DNA要快5~10倍;最重要的是,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十分独特,即严格的母系遗传。脊椎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DNA不会进入受精卵,即使个别进入,也会很快分解。所以子代的线粒体DNA只来自母方,父方的线粒体DNA不会遗传给子代。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运用10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确定了人类线粒体DNA的基本顺序(又称剑桥顺序)。人类的线粒体DNA共有441个限制性切点,其中63%个位点是恒定的;37%个位点则是可变的。80年代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研究了世界不同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他们发现全人类的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少,平均歧异率为0.32%左右,而线粒体DNA又是严格的母系遗传,因此,从逻辑上说,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威尔逊小组通过追溯不同种族线粒体DNA的原型,确定了现代人类线粒体DNA的发展谱系。他们发现,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仅见于一些非洲人中,第二类则分布于包括其他非洲人在内的所有种族中。而第二类线粒体DNA的最终源头也在非洲人中。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均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威尔逊等人说:“我们可以将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理论因此被称为“夏娃”理论。同时,在现代各种族中,非洲人之间的线粒体DNA的差异最大,这表明非洲人线粒体DNA中所积累的突变最多。非洲人是最古老的种族,从而也证明了非洲人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人类。

威尔逊等人说,当时的非洲也许有几千个男女同“夏娃”生活在一起,但其他女性并没有生下女性后裔,所以她们的线粒体DNA谱系也就断绝了,只有“夏娃”的女性后裔代代繁衍,日益昌盛。威尔逊小组认为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核苷酸替换率)为每一百万年2%~4%,据此推算,这位人类的共同祖先“夏娃”应当生活在14万至19万年之前。大概在9万至18万年之前,她的一些后代离开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最终发展为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夏娃”及其后代是现代人类(晚期智人),当“夏娃”的后代们来到世界各地时,各地已有许多古人类在生息,如欧洲的尼人,中国的北京人等。威尔逊小组认为,“夏娃”的后代们(即现代人的祖先)来到世界各地后,并没有与当地土著的古人类混合交融,而是“完全取代了”他们。这是因为,如果现代人的祖先与土著古人类混合的话,那些古人类就会将自身的、与“夏娃”不同的线粒体DNA遗传下来,现代居民中也就会出现许多种线粒体DNA。可事实上,现代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是高度一致的,都来自同一个女性祖先“夏娃”,除此之外不存在着其它来源的线粒体DNA。据此推断,那些古人类都灭绝了,被现代人类的祖先完全取代了。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而是来自非洲。

“夏娃”理论提出后,在科学界及社会公众中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以密执安大学沃尔泼夫为首的古人类学家坚决反对这个理论,他们说,化石材料表明世界各地区的现代人类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不存在着“完全取代”。以华盛顿大学的坦普列顿为代表的一些分子生物学家也坚决反对“夏娃”理论,并指出了其在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方法上的错误。

面对着来自各方的猛烈批评,“夏娃”论者不断提出新材料论证自已的观点,并修改了某些说法,他们正准备提出更有力的材料。这场讨论至今尚在热烈进行中,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有助于更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人类从那里来,这是一个迷。但是有神话回答,我也不会觉得枯燥。网上有许多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

我首先查了神创造人类的神话。据说,大约五万年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知识,当他们发现地球的引力因素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的智力较高的雌猿,注入太空人的心进行杂交,这便产生了地球人。另外,还有普罗米修斯造人的说法。先觉者普罗米修斯降落到地球上,他是神的后裔,他机敏而智慧,他知道天神的种子隐藏在泥土里,于是用河水湿润它们,把它们塑造成人的形状,他从各种动物的心中摄取善和恶,把它们封闭在人的胸膛里,他的好朋友指挥女神雅典娜灵魂神圣的呼唤送给仅仅只有半个生命的生物,然后形成了人。神创造人的深化很多,有的是用土造人,有的呼唤而来,有的天地本来就有人。

接着,老师带领我们又查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前7000万—前800万年,人类是古猿,它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们开始从不同方向进化。前420万—前100万年,古猿人进化成南方古猿,它是由猿分化出来的最原始的人科代表,具有猿和人的混合特征。这时,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接着进化成人,它们代表了人类演化历史中的早期猿人的阶段。慢慢的,进化成直立人,万年前的元谋人就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直立人,稍晚的重要发现有蓝田人,早期智人中最早发现的是尼安得特人,颅骨为扁头型容量为900—1300毫升,人类的进化过程非常复杂,科学家虽已经大概了解推测了,但更多的是让我们这一代的接班人去探索、发现。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魅力引导我们去探索,今后,会有更多的迷团等着我们去解。

第二篇:《人类进化史》观后感

马原论文

《人类进化史诗》观后感

【内容摘要】

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於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探索认识人类形成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完善的方向,途径和最终结果,我们就会认识到,促使人类进化,形成的力量,也是把人类在社会关系方面由动物状态提升到人类社会状态(高级形态)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完善到达一定必然结果社会形式的动力。

【关键词】人类 进化 社会 观后感 【正文】

在远古,人类体格与强悍凶猛的食肉动物相比,显得如此弱小,不堪一击,然而人类为何能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百倍的动物,存活下来呢?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原始人类的进化?如果是物种自然进化的结果,那么自然对所有物种给予的生存环境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只有直立人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如果是生存的本能,所有动物、植物皆有求生的本能,为什么只有直立人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如果从物种基因的角度看,即便现代人与小老鼠的基因也只有微不足道的不同,那么,原始时代到底是直立人的哪点不同,使他们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到底是什么关键因素,使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

最早推断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是法国学者拉马克。他在1809年发表《动物哲学》,首次提出“人类来源于猿”的科学假说。英国学者达尔文《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人从“类人猿”发展而来。他认为物种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渐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即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英国学者赫胥黎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猿同族论。他的观点遭到宗教界人士的攻击,说他是“邪恶的人”。他上街时就有人喊:“猴子来了。”但是赫胥黎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并且指出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奠定了人类起源的科学基础。

根据适者生存的规律,许多生物适应不了气候的变化被淘汰了,一部分古猿为求生存被迫从树上下来走向平地。原先他们在树上生活,采摘野果充饥,不用为食物而发愁。如今,现成的食物已不存在,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去寻找新的食物而去捕捉野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四肢和大脑开始发育。打猎和运送猎物的需要,使四肢的功能逐渐分离。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经过长期的磨练、进化,从偶尔发现和使用天然工具,如用棍子和石块打猎,到经常使用天然工具,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他们要与野兽及大自然进行搏斗,手足分工、直立行走使他们的视野逐渐开阔,从自然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大脑容量加大,促使大脑渐渐发育。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以后漫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和智慧得到更大的发展,他们寻找到了更多的食物来源,学会了农耕稼穑。

人类的进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生活在距今约180万年的“能人”,便属于这个阶段,其外貌像猿,脑容量达680毫升,身体矮小,大约1.2~1.3米。这个时期的人类已具有人的基本特点,仍有许多原始性,他们能直立行走,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包括猿人和直立人的一切类型,大约生存于距今200或150万年到20~30万年前。这个时期的猿人化石,以我国北京市西南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的材料最为丰富。北京猿人生活于50~60万年前,高约1.6米,眉嵴粗壮,嘴部突出,类似于猿。他们过着群居生活,以采集植物性食物为主,以狩猎为辅。这个时期的人类,已经能制造较为进步的旧石器,并且已经开始用火。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已逐步脱离了猿的性质,与现代人很接近,生存于距今约10~20万年到5万年前。这个时期的人类化石,最早是在德国的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其脑量已和现代人差不多,能制造石器,还能人工取火。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出现于4~5万年前,直到现代的人类。山顶洞人化石,是199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发现的,生活于距今18 000年前。他们已能加工石器、骨器,生产力也进一步提高,会用大兽皮修建简单的房屋,原始宗教已经产生。这个时期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有雕刻和绘画艺术。

循着人类自产生形成之后走过的认识自然力、认识自然规律的路,循着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创造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发展,推动社会形态向前发展的历史轨迹,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自然会认识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一定要向前发展,并判定它发展的一定结果,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因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正是这种认识自然力和自然规律以及认识人类自身的能力,特别是认识人类思维发展的能力所引起的。这种力量因其原发于自然演变进化的特性,它不是由什么人或什么社会力量凭着主观愿望所能控制的。这种完全合乎历史发展实际自然合理的认识,是人们认识和期望社会发展可供遵循的。

社会继续发展,在意识上,将要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科学技术和全部知识产业都会成为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财富,也是整个社会财富的主要部分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时人们享受社会财富的权利趋于平等,人们的社会地位也将趋于平等。人类的社会关系将实现由动物性的“生存斗争”和“自由竞争”状态再一次提升为社会道德意识发展完善的“人的状态”。这时,也只有这时,人类在大脑思维意识上才最后完成了完善的进化过程。这时的人类社会也达到了高度完善的境界,人的相互关系实现了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生活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类认识到自身的最高需要与人类整体需要的一致性,私人占有欲望和私有意识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时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就具有自然形成的特点,因而是永固的,不论在今天还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念的人们在怎样思考,社会发展都将是这样。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早巳证明,有两种力量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一种是社会财富生产力发展的力量,一种是人的相互关系思维意识发展的力量。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无限性,这两种力量终将达到最后完全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程度,即人类整体发展需要的程度。人类经过“原始道德”高峰时期,在原始道德的润育下状大繁盛起来,靠了原始社会道德排斥血亲通婚,才有了智力、体能的良好进化发展效果。人类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又将使人类消除“自身相互毁灭”的威胁,从失德的困境中找到共同发展的方向。人类产生形成、生存、发展所依赖的“群居”生活集体的社会形式,将以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再一次产生出来,那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那种“大同社会”的人类整体。这种十分清晰光明的社会发展途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将会让我们真正感悟到。人类进化形成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实质上是同一的,这就是大脑思维中的“需要意识”,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繁盛的需要意识。一旦没有了大脑思维中的那种“需要意识”,就不但没有人类形成进化的历史,原始社会道德产生形成的历史以及历经了五千多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也没有社会再向前发展的可能。人的个体和人类整体发展的“需要”应当是最神圣的权利,应当是发展的源泉。

人类历史中横躺着人类未来的秘密,探寻人类起源是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明天。与人类在生物特征上由动物状态进化形成经历了数百万年至上千万年的漫长历史相比,人 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最根本的是他所独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人类在意识到自身智慧的进化受到生物进化的束缚后,便主动开始了“创造社会进化体系”,使人类文化遗传“由内部迁移到了外部”,使人类文化进化“由内部迁移到了外部”,完成了“智慧进化的一次彻底革命”。

【参考文献】

李炳文、胡波:《人类的继往开来》,《自然辩证法》杂志1975年第4期。

《人类进化史》,李轩,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1月1日 《人类与社会》,惠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⒆ 陈德珍:《地上最早的人》,《自然辩证法》杂志1974年第1期。[30](英)V·C·柴尔德.远古文化史(周进楷译)[M].中华书局,1958.

第三篇:《人类进化史》观后感

马原论文

《人类进化史诗》观后感

【内容摘要】

探索认识人类形成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完善的方向,途径和最终结果,我们就会认识到,促使人类进化,形成的力量,也是把人类在社会关系方面由动物状态提升到人类社会状态(高级形态)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完善到达一定必然结果社会形式的动力。与其他自然力和自然规律一样,这种力量也有着它的自然形成发展的特征,人的好恶意志的阻滞与促进都是暂时的。这种认识,从追溯人类产生形成进化的实际过程就可以达到。人的大脑发达程度远胜于猿和其它动物;人的思考行为能力的发展超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界限,达到利用和支配自然界,促使自然界服务于自己的目的程度,达到了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程度。人的这种自然形成的条件必然要决定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方向和结果。社会的存在引发了社会基本矛盾及一些社会历史观问题

【关键词】人类 进化 社会 观后感

【正文】

在远古,人类体格与强悍凶猛的食肉动物相比,显得如此弱小,不堪一击,然而人类为何能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百倍的动物,存活下来呢?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原始人类的进化?如果是物种自然进化的结果,那么自然对所有物种给予的生存环境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只有直立人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如果是生存的本能,所有动物、植物皆有求生的本能,为什么只有直立人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如果从物种基因的角度看,即便现代人与小老鼠的基因也只有微不足道的不同,那么,原始时代到底是直立人的哪点不同,使他们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到底是什么关键因素,使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

记得07年初迪帕克博士在“克里希那穆提”、“求道”论坛共同举办的《生命的探索》研讨会上说到:生命由父母的两个细胞合为一个细胞,再由肉眼看不见的那个小细胞发展成人,并出生、渐渐长大,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奇迹发生的呢?科学试图从生理的角度去解释生命的起源,而今天从另一个角度去尝试解释这个问题,“宇宙智慧”在推动着生命的起源、演变及进化„„“宇宙智慧”在生命起源之前即存在于宇宙中,它们为了学习、表达与提高,就借助于生命形式,也即肉体作为一个载体,来实现其学习与表达的需要,当它们提高到一定阶段,也可能不再需要肉体这个形式„„是“宇宙智慧”进入我们的肉体,从而推动着人类生命的进化过程„„当时迪帕克博士这个另类的观点未引起共鸣,迪帕克博士的这个看似另类的观点,是他在对生命进行科学及灵性探索,并结合自身灵修体验后,得出的一个深刻精辟的结论,一般人不亲证的话,是理解不到其中奥妙的。因为“宇宙智慧”的不断 “学习”需要,才推动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类历史上的智者意识到“宇宙智慧”,并有意识与其连接,于是才创造了许多古代辉煌文明,其中许多奇迹即便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都是难以想象与实现的,古人凭什么神奇的技术达成那些奇迹的呢?我能想到的可能答案是:“智

者”籍着“宇宙智慧”的引导,才发现其中奥秘,并创造了奇迹。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根据适者生存的规律,许多生物适应不了气候的变化被淘汰了,一部分古猿为求生存被迫从树上下来走向平地。原先他们在树上生活,采摘野果充饥,不用为食物而发愁。如今,现成的食物已不存在,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去寻找新的食物而去捕捉野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四肢和大脑开始发育。打猎和运送猎物的需要,使四肢的功能逐渐分离。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经过长期的磨练、进化,从偶尔发现和使用天然工具,如用棍子和石块打猎,到经常使用天然工具,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他们要与野兽及大自然进行搏斗,手足分工、直立行走使他们的视野逐渐开阔,从自然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大脑容量加大,促使大脑渐渐发育。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以后漫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和智慧得到更大的发展,他们寻找到了更多的食物来源,学会了农耕稼穑。

人类的进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生活在距今约180万年的“能人”,便属于这个阶段,其外貌像猿,脑容量达680毫升,身体矮小,大约1.2~1.3米。这个时期的人类已具有人的基本特点,仍有许多原始性,他们能直立行走,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包括猿人和直立人的一切类型,大约生存于距今200或150万年到20~30万年前。这个时期的猿人化石,以我国北京市西南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的材料最为丰富。北京猿人生活于50~60万年前,高约1.6米,眉嵴粗壮,嘴部突出,类似于猿。他们过着群居生活,以采集植物性食物为主,以狩猎为辅。这个时期的人类,已经能制造较为进步的旧石器,并且已经开始用火。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已逐步脱离了猿的性质,与现代人很接近,生存于距今约10~20万年到5万年前。这个时期的人类化石,最早是在德国的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其脑量已和现代人差不多,能制造石器,还能人工取火。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出现于4~5万年前,直到现代的人类。山顶洞人化石,是199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发现的,生活于距今18 000年前。他们已能加工石器、骨器,生产力也进一步提高,会用大兽皮修建简单的房屋,原始宗教已经产生。这个时期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有雕刻和绘画艺术。

循着人类自产生形成之后走过的认识自然力、认识自然规律的路,循着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创造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发展,推动社会形态向前发展的历史轨

迹,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自然会认识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一定要向前发展,并判定它发展的一定结果,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因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正是这种认识自然力和自然规律以及认识人类自身的能力,特别是认识人类思维发展的能力所引起的。这种力量因其原发于自然演变进化的特性,它不是由什么人或什么社会力量凭着主观愿望所能控制的。这种完全合乎历史发展实际自然合理的认识,是人们认识和期望社会发展可供遵循的。

社会继续发展,在意识上,将要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科学技术和全部知识产业都会成为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财富,也是整个社会财富的主要部分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时人们享受社会财富的权利趋于平等,人们的社会地位也将趋于平等。人类的社会关系将实现由动物性的“生存斗争”和“自由竞争”状态再一次提升为社会道德意识发展完善的“人的状态”。这时,也只有这时,人类在大脑思维意识上才最后完成了完善的进化过程。这时的人类社会也达到了高度完善的境界,人的相互关系实现了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与原始社会的原始道德相比,人类社会最高发展阶段重新“复活”的社会道德在意识形态上应当会有很多共同点。但形成过程却不同。原始道德的形成,是由于人类在“群居”生活和生产中,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由生活生存的需要促使形成的道德意识的形成提升,在认识上是被动的;在社会发展最高阶段,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则是人类大脑思维意识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私有意识操控的私有制社会形式的历史时期,历经艰难痛苦的争斗教训之后,由历史经验促成的,特别是高新科技和文化积累的知识经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生活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类认识到自身的最高需要与人类整体需要的一致性,私人占有欲望和私有意识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时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就具有自然形成的特点,因而是永固的,不论在今天还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念的人们在怎样思考,社会发展都将是这样。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早巳证明,有两种力量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一种是社会财富生产力发展的力量,一种是人的相互关系思维意识发展的力量。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无限性,这两种力量终将达到最后完全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程度,即人类整体发展需要的程度。人类因生活物质需要匮乏而形成的私人占有欲望将会消失,社会道德思维将完成这一发展的历史使命。人类经过“原始道德”高峰时期,在原始道德的润育下状大繁盛起来,靠了原始社会道德排斥血亲通婚,才有了智力、体能的良好进化发展效果。人类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又将使人类消除“自身相互毁灭”的威胁,从失德的困境中找到共同发展的方向。人类产生形成、生存、发展所依赖的“群居”生活集体的社会形式,将以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再一次产生出来,那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那种“大同社会”的人类整体。这种十分清晰光明的社会发展途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将会让我们真正感悟到。

人类进化形成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实质上是同一的,这就是大脑思维中的“需要意识”,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繁盛的需要意识。一旦没有了大脑思维中的那种“需要意识”,就不但没有人类形成进化的历史,原始社会道德产生形成的历史以及历经了五千多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也没有社会再向前发展的可能。人的个体和人类整体发展的“需要”应当是最神圣的权利,应当是发展的源泉。

与人类在生物特征上由动物状态进化形成经历了数百万年至上千万年的漫长历史相比,在思维意识上由动物状态经历五千多年私人占有欲望自产生形成至

消除的曲折历史过程,再提升到新的社会道德重新“复活”的人的状态,这种经历会使人类更加认识到人的相互关系中社会道德的珍贵,深切认识到人类作为一个由自然界提升出来的整体的珍贵,并由此真正形成人类相互间广泛的“博爱”.【参考文献】

《人类进化史》,李轩,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1月1日

《人类与社会》,惠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简论道德的客观标准[J]》鲍宗豪,刘文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第四篇:人类进化史论文

人类进化史《突变》观后感 现代的人类是由我们的祖先进化而来的,那么,我们的祖先究竟来自于何方呢?这个疑问一直困扰了我们数千年。可以肯定的是,在没有人类和任何生物之前,地球已经存在了,有机物是后来地球长期演变的产物。

在上课期间,我们看了人类进化史《突变》,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任何生物都处在不断地进化之中,不断地产生着新的状态和特征。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生存环境的物种就生存和保留下来,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适者生存”。在这种进化过程下,生物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

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公布起,大多数的人就接受了这一理论,都认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但人类对自己起源的疑问没有就此停止,人是从何时何地,哪一总干上分离开来的支系?什么又是他分离开的标志?原始人类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进化至现代人„„对于这一系列的疑问,古人类学者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着答案。

直立行走是前人与人猿在共同祖先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前人从主干上分离的地区,应该能称得上是人类最早的摇篮。真正的原始人经过不断地演化发展,最后成为现代人,并同时分化出不同的人种,这个进化过程完成的地区就是人类演化为现代人的最后阶段。

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大型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进化。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3300万-2400万年前,从旧世界的猴子(狭鼻次目)中产生了猿。埃及发现的最早的古猿原上猿(3000万年以前)和埃及猿(2600万—2800万年以前)已经具有类人猿的一些性状;稍晚后的古猿化石还有森林古猿(2300万—1000万年前)分布范围较广,在亚洲、欧洲、非洲均有所发现。东非的原康修尔猿(1300万-1200万年前)已经是一种猿,是人类和非洲猿的祖先。在约1000万年前至约380或200多万年前,有两种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一种是腊玛古猿,一种是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被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南部,由原始猿类逐渐进化而来,分化为低等类人猿(如长臂猿),高等类人猿(如猩猩),古猿等。约1200万年前,地壳运动使非洲东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条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为东方和西方两个独立的动物系统,大裂谷这个阻隔成为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湿润的树丛,猿类为适应改变不大的环境,它们不需作出太大的改变来协调,就注定了它们迄今仍处在猿类的阶段,如大猩猩等。大裂谷以东由于地壳变动,降雨量渐次减少,林地消失出现了草原,大部分与现今猿类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灭绝,其中一小部分惯于攀爬的猿类适应了新环境,学习在地上活动在开阔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演化模式,避开了灭绝的危机。大约500万-800万年前,有些类似黑猩猩的猿类物种在雨林周围与稀树大草原连接地带成功建立了奠基者群体,并成功地进化成南方古猿,人科动物的历史从此开始。

南方古猿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得不开始双足行走,但是它们基本保持着树栖的习惯,南方古猿没有改变它们祖先的多数性状,比如个头较小,明显的性别二形性(雄性平均比雌性大50%),不大的脑,长臂和短腿。南方古猿很大程度上是草食动物,它的门牙比人类的门牙要大得多,而且臼齿也很大。

最初的人类在人类学中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我国古人类学者把这一进程分作猿人和智人两大阶段,每段再分为早晚两个时期。

250万年前,热带非洲的气候尅是恶化,冰期从北半球袭来。随着气候越来越干旱,稀树大草原开始逐渐变为灌木大草原,大多数南方古猿消失。有两个例外,一种情况是,某些地区稀树大草原保留下来,那里的南方古猿得以生存下去,比如南方古猿能人种和两种粗壮种。更重要的一种情况是某些南方古猿群体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些成功的防卫机制而生存下来,对于这些防卫机制人们只能去猜测,可能会扔石头,或者使用有木头和其他植物材料制成的原始武器,有可能露宿野外篝火旁。事实上正是这些南方古猿的后裔生存下来并繁荣起来,最终进化成人属,从树上栖息双足行走转变为陆地生活并双足行走。

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

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前,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直立人能使用更精致的工具,叫做阿舍利文化。非洲直立人种系中最早的代表是壮人(170万年前),它最像是直立人的亚种,正是这个非洲群体大概在190万年前至170万年前之间的某个时间从非洲扩散到亚洲。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

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在非洲发现的距今最近的直立人化石(大约100万年前)已经表现出向着智人发展的趋势。

早期智人约3万到25万年前,旧石器中期起源于非洲,后向欧亚非各低中纬度区扩张(除了美洲),这是人类第2次走出非洲。直立人走出非洲后,约60万年前在欧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约30万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中近东。从大约25万年前至3万年前是尼安德特人繁荣的时期,尼安德特人制造出更为高级的工具,叫做莫斯特文化。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后来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过一段时间。随着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来,使早期智人在生存竞争中失败。

晚期智人约1万到5万年,也就是所谓现代人的祖先。大约10万年前,一大群智人占据了尼安德特人分布的领域,一般认为这群智人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产生于大约15万年前至20万年前。智人(克罗马农人)出现后,他们的工具明显更加高级,叫做奥瑞纳文化。非洲直立人与亚洲直立人大概分离了150万年,就是这期间,非洲直立人获得了智人的特征。它们在5万年前至6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3万年前到达亚洲,1.2万年前(据记载)到达美洲,不过有一些证据证明,早在5万年前就有人定居美洲。这是人类第3次走出非洲。这时,艺术出现,能够人工取火.。母系氏族公社,旧石器晚期,也是当今世界四大人种(黄、白、黑、棕)蕴育形成的时期。

第五篇:硬盘发展进化史

自从计算机诞生的那一刻起,存储设备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计算机性能的好坏只是影响运算数据的速度,而存储设备的使命则是保证大家的研究所得以及运算数据得以延续。不夸张地说,现代文明很大程度上都是存在硬盘里面的……

远古时期的老家伙们!

习惯了现代硬盘的新手朋友们绝对想不到“远古时期”的老家伙们长什么样。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IBM 350 RAMAC,这个大家伙足足有几吨重,里面还装有50张24英寸的盘片,别看它样子挺吓人,其实容量只有5MB。

IBM 350 RAMAC 随后的日子里硬盘不断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仍有很多巨型机使用尺寸硕大的硬盘,如下面这个14英寸的家伙,对比旁边的可乐瓶,你就知道它有多大了——而事实上,这块硬盘的容量也仅有100MB左右。

14英寸的东芝硬盘

什么是温彻斯特硬盘? 大家经常在计算机类报纸和杂志上看到一个名字“温彻斯特硬盘”,那什么是温彻斯特硬盘呢?温彻斯特硬盘最早来源于IBM 3340存储器,它有两个30MB的存储单元;而当时非常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其口径和装弹量恰好也有两个“30”,所以IBM的内部研发人员便将3340的研发代号叫做“温彻斯特”,在这块硬盘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主流硬盘的雏形。

在温彻斯特硬盘内部是一个密封的结构,盘片、磁头以及驱动装置都被安置其中。在工作时盘片会飞速旋转,而磁头则依靠盘片旋转时的高速气流悬浮在盘片上方,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24英寸的盘片有多大?想象一下,你的自行车轮胎也不过26英寸而已……

5.25英寸,第一块面向个人的硬盘诞生

真正的面向个人用户的硬盘是1980前后推出的5.25英寸规格的产品,在当时苹果、IBM等厂商纷纷推出个人电脑,所以针对个人用户的硬盘产品变得非常吃香。而鲜有人知晓得是真正的幕后英雄——IBM的薄膜磁头技术,正是因为它我们才彻底告别了那些庞然大物们。

希捷在上个世纪80年代推出的第一块5.25英寸硬盘ST-506 在此后的日子里,5.25英寸硬盘逐渐走向成熟并一直存活到90年代中期,例如昆腾的大脚硬盘,转速为3600rpm,容量2GB。5.25英寸硬盘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了巅峰,但很快就因为过于笨重而被新的3.5英寸产品所取代了。

昆腾大脚硬盘

3.5英寸硬盘坐稳江山

第一块3.5英寸硬盘诞生于IBM,在1991年IBM的工程技术人员首次将MR磁阻磁头技术(MagnetoresistiveHeads)应用于民用级磁盘上面。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诞生了第一块3.5英寸硬盘,同时也开创了民用级GB硬盘的先河。这种新型磁头采取磁感应写入、磁阻读取的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硬盘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磁盘的记录密度也大幅提升。由此,3.5英寸硬盘拉开了容量增长的序幕。

1991年IBM生产出了第一块3.5英寸的硬盘0663-E12,就使用了MR磁头 在1997年时,另一项划时代的技术诞生了,那就是GMR巨磁阻效应磁头。新磁头相比MR磁头而言更加敏感,如果说用MR磁头能够达到3~5 Gb/inch2的存储密度,那么使用GMR之后,存储密度可以达到10~40Gb/inch2,相对于以前提高了8倍之多。

仙尘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就是钌元素,就是中间的Ru涂层

在我们不断追求存储密度的同时,磁盘上的磁性颗粒越来越不听话了—稍有热振动就可能出现消磁,或者磁信息逆转的问题。这时IBM的工程师们又站到了第一线,这次他们带来的是仙尘技术(Pixie Dust),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增加一层由特殊元素构成的涂层,来解决数据存储的安全问题。

仙尘技术之后,科学家们仍然致力于提高磁盘的记录密度,这时原有的存储方式就走到了终点,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垂直记录技术。打个比方来讲,以前记录数据的磁性颗粒都是躺在盘片上的,磁头通过读取N极和S极的摆放位置来记录数据;而垂直记录技术则是将磁极掉转90°,让所有的数据都站起来,如此一来原来“能让一个人躺着的位置上”就可以供“10个人站起来”,存储密度也因此大幅提高。

垂直存储技术的原理

磁头和存储介质的双管齐下让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单碟500GB的存储密度,现在市面上很多产品如希捷7200.12 1.0TB、西部数据2.0TB绿盘等都采用了单碟500GB的设计。

2.5英寸,为笔记本电脑而生

介绍完3.5英寸的台式机硬盘,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孪生兄弟2.5英寸的笔记本电脑硬盘。顾名思义,2.5英寸这个规格就是为笔记本电脑所设计的,与大块头的兄长相比,2.5英寸的体积更小(1/5)、重量更轻(1/4)。

2.5英寸的硬盘有两种型号,9.5毫米的薄盘以及 12.5mm的厚盘,现在市场上常见的以薄盘居多

从技术角度来考虑,2.5英寸笔记本电脑硬盘与3.5英寸的台式机硬盘在技术上一脉相承,但是针对的应用环境以及物理结构上的产别,导致二者在转速、性能、发热量以及抗震指标方面存在一些差异。2.5英寸的硬盘除了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之外,还经常被用于组装移动硬盘,在一些空间紧凑的超迷你机箱里面也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没落的微硬盘

从时间点来看,微硬盘的出现与2000年前后,明显要晚于3.5与2.5英寸硬盘,但相对于其它产品来讲,微硬盘无疑是一种高科技的产物。想象一下在指尖大小的空间中挤进去复杂的机械结构,还要在极端恶劣的震动环境中正常工作,对产品性能以及稳定性的要求可谓达到了极点。

微硬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通常来讲,人们将1.8英寸以下(含1.8英寸)的硬盘统称为“ 微硬盘”。其中1.8英寸的产品主要面向于超轻薄笔记本电脑用户,直到现在仍有小不小的出货量,例如苹果公司的Macbook Air使用的就是这种硬盘。

0.8英寸超小的微硬盘 而更小规格的1.0英寸甚至0.8英寸硬盘则主要针对数码设备,如存储卡、手机内置存储器等等,不过随着闪存技术的发展,这些超迷你型的硬盘产品逐渐走向了末路,究其原因则是温彻斯特硬盘的软肋——抗震性能先天不足。

如日中天的SSD硬盘

SSD硬盘是固态硬盘的英文首字母缩写(Solid State Disk),意思就是说在硬盘内部不含有任何机械零部件。如此一来SSD跳出了温彻斯特硬盘抗震性能差的桎梏,再加上闪存生产工艺的进步,现在闪存价格相比当初也大幅下降。综合以上特点,SSD硬盘已经表现出坚强的生命力,在笔记本电脑以及高性能主机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

SSD的核心部件是NAND闪存颗粒以及逻辑控制芯片,这两样东西都是焊在PCB上面的,所以就不会有任何需要移动的机械部件,天生就具备极强的抗震能力。

SSD控制芯片(又称“主控IC”)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平衡数据的读写负载,避免让某一个区域

过度使用 到目前为止,限制SSD硬盘应用领域和范围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单位存储成本仍然偏高,现在1.0TB的传统3.5英寸硬盘已经跌入600元之内,每GB存储成本约0.6元;而SSD产品64GB的型号仍然在千元之上,其单位存储成本要比温彻斯特硬盘贵20倍以上。其二则是很多人对SSD的寿命问题存在质疑,因为MLC和SLC的NAND闪存颗粒都存在读写寿命的限制(分别为2万次和10万次),很多人担心SSD硬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不稳定的问题。而事实上,大家对于SSD寿命问题的担心实际上是多余的,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产品都针对SSD的工作方式进行了优化,即便是大规模反复读写,控制芯片也可以平衡每个数据块的读写负载。本期我们学到了什么?

◆硬盘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容量从小到大,体积从大到小的过程。

◆3.5与2.5英寸硬盘之所以成为主流,是因为它们在体积和容量之间取得了平衡。◆SSD是一股新生力量,虽然目前还没有大量普及,但未来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下载人类进化史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类进化史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械人类-观后感

    自辩2班水利学院机械人类--观后感 聪明的人类创造出了机器人,一个被以为是“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机器人的价值是完全符合人的意愿的。而聪明的人类为了更使机器人人性......

    小足球熟悉球性之人类进化史说课

    小学快乐足球说课稿 教学内容:1足球熟悉球性2、游戏:人类进化史 学习水平:水平一(二年级)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

    科学观后感人类星球

    前言 只有一种生物为了自己的生存,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印记。那就是人类。天地悠悠,我们仍然依靠创造力来努力存活于世,远离文明开化的城市,直面原始险恶的自然——人类......

    人类进化史诗观后感

    突变观后感《人类进化史诗--突变》观后令人震撼,震撼于人类从猿到人的漫长而艰辛的500万年。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促使生存环境的巨变给古猿中的一支带来了灾难,他们被迫走上地面......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观后感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观后感当看完这部电影时,我就在沉思着“如果这世界人类消失了,是这样的吗?人类真的会消失吗?”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不怎么会看这些记录片的,有时候好奇就会看......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观后感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观后感《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这部纪录片运用大量电脑模拟技术,由多位科学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进行了系统,科学、量化了的设想和预......

    《人类心智》之二性格塑造观后感

    《人类心智》之二性格塑造观后感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对现实的态度特征影响着行为方......

    中国电视机进化史 我的演讲

    中国电视机进化史 都说吃遍沙县兰州,眼见即是美食。都说人活一世,为名为利为升值。只有累了想放松一下时,才会发现,人生的意义还在于看电视。电视,作为人类失恋时的好基友,无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