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科建设 专业细化
实行惠民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
我院:学科专业细化服务患者
5月28日,来至建阳市麻沙镇的柯阿姨很开心的向我院泌尿外科医务人员告别出院了,困扰了她几年的肾结石病痛终于解除了。
原来,柯阿姨在2003年就检查出有肾结石,由于当时在当地做这种手术需要开腹,创伤比较大,而微创手术要到南平或者福州,路程远、费用多,家属照顾不方便,所以就这样一直拖着。今年听说建阳市立医院新成立了泌尿外科,开展了很多微创手术,于是她特意前往我院泌尿外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术后第四天她就治愈顺利出院回家了。
据了解,我院今年将“学科建设,专业细化”为作今年工作的重头戏,从年初至今已投入约200万资金进行病房装修、新增医疗仪器设备,新成立了神经泌尿外科、肿瘤内科、血透室、呼吸内科、体检科等,医院从原来的9个专业组新增至14个专业组。通过学科建设专业细化,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使病人住院诊疗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病人的住院环境宽敞舒适。同时,专业细化使各个专业领域得到不断深挖钻研,让病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专业化医疗服务,解决病人看病难的问题。此外,科室细化后,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过硬、服务质量好,口碑相传,来到医院求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全院病人总数不断增加,极大的提高了病房的床位使用率,医院病人床位数从原来的260张增加到350张,更好地服务了患者。
第二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科建设规划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科建设规划
一、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三江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及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针、政策,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立足实际,着眼未来,致力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传媒人才。以教学科研建设为核心促进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以学生能力形成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课程教学的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以加强完善教学科研的运作机制为重点,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学科专业发展的环境和机制,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学科建设原则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以“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重实效”的培养方针为原则,坚持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编制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着眼于未来现代传播技术发展,立足于社会需求来研究我院学科专业的发展。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确定办学规模和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规模与结构的协调,努力实现办学效益的最优化。
二、学科建设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学科建设总目标
在现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基础之上,结合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依据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扩大招生规模,增加专业方向,采取分段培养模式,分流学生兴趣走向,设置电视编剧、电视导演、节目技术、网络编辑等多个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形成既符合传媒产业发展需要,又具三江学院广播电视编导自身特色的专业学科体系,在专业建设上确立以“打造品牌专业,培育特色专业方向”的总体发展目标。争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早日成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二)学科建设主要内容
1.专业发展目标
2013年,完成拟新增专业方向的调研论证工作,并做好专业的师资和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的修订。做好新专业的教学保障工作;
2014年,对大二学生做好专业分流工作;
2015年,申办数字媒体本科专业,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016年,做好申办影视传媒专业的论证工作。
2.师资建设目标
适当引进中高级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年轻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编导人员。确立1名学科带头人和2名学科骨干,形成更加合理的专业梯队,加强实验室人才建设,由管理型向双师方向发展。
3.学科建设目标
(1)以优质课程建设为驱动,全面带动专业课程建设
以三江学院教学质量年为契机,全面落实优质课程标准与实施。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标准,建成三到四门系级重点课程,建成两门校级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到2015年,力争有一门以上的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或省内重点建设课程。
(2)开设选修课、特色课、实践类等课程
根据我系师资状况和研究方向,增加特色课和选修课,如“非线性编辑与应用、影视摄影、影视鉴赏、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适时举办校内DV大赛,并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各种竞赛活动。
4.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建设目标
以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为龙头,按照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要求,在实验教学理念、实验管理模式、实验教学体系及师资队伍的培养上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带动文新院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2012年,加快实验室建设、确保年底通过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验收。
(2)到2013年,完成虚拟演播实验室的建设。
(3)到2013年,完成摄影摄像实验室的建设。
(4)到2014年,完善演播大厅和综合实验室的建设。
(5)到2015年,完成大型节目制作(演播车)教学实验室的建设。
5.科学研究目标
配合广播电视编导学科的建设,保证每年有2-3项校级课题立项,形成具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每年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或论文)1-2项,做好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立项指导工作,大力加强本科学生学年设计和毕业设计方面的工作。
三、学科建设主要措施
(一)完善学科体系,打造品牌专业
1、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多年来的办学经验,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优化电视编导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结构,实现“以基础教学服务专业教学,以专业教学带动基础学习”的良性互动。
2、修订、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依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各专业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围绕视频制作的全过程,有轻有重,选择具有特色的专业方向。
3、通过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学生多出成果。培育和推出一批优秀教学实践成果,广开渠道为教师项目申报、论文发表、出版教材专著等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校际、省内、国内乃至国际的竞赛提供平台,并借此扩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影响力。
4、依托社会资源优势,利用南京丰富的媒体机构,广开渠道,引进社会办学资源,构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社会实践平台。举办或承办由三江学院牵头的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教改、发展等研讨会,广泛结识业界精英,提升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内涵,探索三江学院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特色,打造在行业内较有影响力的专业学科。
(二)抓好优质课程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几年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的授课体系。由于专业方向几经变化,及新媒体的出现也带来新的问题,现有的课程结构仍需不断调整,这也是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更重要的是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之上,要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以三江学院教学质量年为契机,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未来几年中,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2、建设校、院级精品课程。在品牌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根据学校优质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教学特点,先在现有条件下培育优质示范课程,成熟后再推荐为院级精品课程,并且分批次培育,形成梯队,力争在几年内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全部打造为校级精品课程。同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培养一批自己的教学骨干力量;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加强课程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过程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点,也是能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通过对整个教学前、中、后期过程的跟踪管理,信息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传统教学管理中偏重课堂教学这一单一环节的不足。结合二级学院管理,贯彻执行现行的各项制度,并逐步完善、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建立沟通机制,促进相互交流。在教学管理上,引进集体备课机制,建立专业内学术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学术研讨。通过不同课程之间交流和学术探讨,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丰富教师知识结构;通过教师互相观摩课堂教学,探讨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实际教学效果。加强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沟通与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2、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动态学习原则。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行业知识周期短更新快,针对这一现状,制定有力措施,通过鼓励教师短期培训或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和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学历和专业水平;支持教师积极参加专业、行业领域的研讨会和论坛,开拓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鼓励年轻教师利用假期到媒体实习,接触业界前沿,丰富实践经验,进而提高教学水平;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座谈交流;参与多种形式的专业课教师教学研讨会,积极吸纳业界新思想,扩展教师专业视野,更新教学思路和方法,为优秀教师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作。在本专业教师的培养上,将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供支持等方式,鼓励教师个人或集体积极开展实践创作,鼓励教师参加暑期教学实习暨社会实践活动,推出一批教师个人创作的作品,或是指导学生共同完成的作品,进而提升教师在学院乃至学术界的知名度,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影响力。
第三篇: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
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
作者:彭世华
[摘要]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学前教育的学科体系和职业要求、培养目标以及学校办学实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育的学科研究、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建设以及学科建设的统筹管理。
[关键词]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近些年相当一批中等幼师升格为幼师专科学校或举办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层次提升之后,必然面临要不要进行学科建设和如何进行学科建设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学者和同行。
一、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及其重要性
学科建设在不同层次的学校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大专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凝炼学科方向和专业设置,明确人才培养的类别和目标;二是梳理和确立、建设学科、课程和教材体系;三是梳理和确立、建设教师队伍的学科和知识结构体系;四是梳理和确立、建设实训实习基地体系。为便于展开讨论,这里对“学科”“系”“专业”“课程”“教材”等概念进行必要辨析。所谓“学科”,是按照学术的性质而划分的知识领域。对我国的学科分类和级次(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次级学科是上一级学科的分支)划分,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定期予以确认并颁布。“系”是高等院校实施和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行政组织,一般按学科、专业的门类划分和设置,但不是以学科的概念出现的。如“数学系”只是一个行政组织,“数学”才是一门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专门领域,一般根据学科门类、社会职业分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划分。不同专业由不同的学科来组成,一个专业之内的各个学科之间有质的联系。但专业的概念远远大于学科,即使以学科名称命名的专业的含义也远远不是这门学科本身。所谓“课程”,这里指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习惯称为教学大纲)。课程来源于学科、反映学科的特点,甚至与学科同名。但学科的内涵和外延要宽泛得多,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只是按照培养目标需要从学科知识中精选的最必需、最合适的部分,是按教学要求“格式化”之后的学科知识。“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呈现方式,是根据课程标准选择并以文本或音像等形式呈现的材料。
显然,学科建设就是知识及其教学的创新,因而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和永恒主题,是关系学校能否持续发展、能否适应社会需要的大问题。这是因为:第一,学科建设确定了学校的学科方向和专业设置,从而决定和引领着学校的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和学校建设的方向。第二,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打好基础。专业的拓展和优化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形式,而专业拓展和优化的基础是学科建设。进行扎扎实实的学科建设,丰富学科格局,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就
能为专业的拓展与优化乃至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第三,学科建设能从根本上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学科建设从学科结构和学科水平等方面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要求。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可以完善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提高他们发展、掌握和应用专业理论的水平,以及开发和应用专业技术的水平、建设课程和改进教学的水平。第四,从学前教育专业来讲,其毕业生大多数将从事幼儿教育事业,面向的是作为“人”的幼儿,其人文素养、专业技术和技能的要求更高,从而学科建设的要求也更高。
幼师专科学校或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大都由中师升格而来,虽然有一定的办学基础和优良传统,但毕竟存在“转型”的繁重任务。可以说,大力推进学科建设是决定它们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这是因为:第一,中师的基本任务是传承现有知识和技能,只需要实施和应用国家规定的课程和统编的教材,没有学科建设的要求;或者说只有教材和教材应用的概念,缺乏课程和学科的意识。高等学校则不仅传承还要“生产”知识和技能,它们的学科、课程和教材要由自己建设。从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现实情况来看,这是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任务。如果办学层次升格后仍然照搬中师的课程和教材,或者简单地选用大学课程,或者是高中、中专和大学相关课程的“杂揉”,是达不到升格的目标的,更不用说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了。第二,中师一般只有教学研究和零星的一般项目研究的要求,是在既有课程和教材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的中继性研究,缺乏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虽然也出了不少成果,但多数属于教学研究的层面,并不是在学科意义上发生的,难以对学校的学科建设产生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高等学校的学科研究则比较宽泛和深刻,它包括教学研究,但更侧重于学科理论和技术发展、应用的研究。第三,中师对师资队伍建设强调的是课程教学的要求,每位教师对应的是课程而不是学科,教师的培训提高也只是宽口径的学历提高而不是学术水平的提高,没有也不必提出学科定向和发展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则十分强调学科建设的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对应一二门学科,实行定向配备和发展。他们不仅要搞好本门学科课程的教学,还要参与学科的研究、承担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的任务。
二、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依据和原则
(一)立足于学科体系和职业要求。
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体系是构建这个专业的所属学科系统,是进行学科研究的路径、构建其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这个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结构是否完善。办学层次升格后,学科体系相应要扩展。比如,中师是所谓“三学六法”,大专则应增设“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教育管理学”等新学科。不仅如此,每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也要进行必要的扩展和加深,并以此作为构建相应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依据。比如“学前教育学”,多数版本的教材仅仅介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而没有阐述幼儿教育的功能和思想。这就难以从价值论的高度研究学前教育的意义,从教育理论的高度研究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从而需要重新思考。
所谓学前教育的职业要求,就是从事这门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它们当中的一部分可能在逻辑上不属于学前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在构建这个专业的应用学科体系时必须包含进来。比如,从幼儿教师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于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出发,应设置“幼儿教师修养学”,研究和讲授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活特点,生理和心理要求,知识和技能要求,职业准备、生涯设计与理想培养,职业纪律、责任与道德,劳动保护,以及女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事业与家庭、爱情与友谊、健美与保健、人际交往等。同样,依据其在职业要求中的地位与作用,某些逻辑意义上的子学科或学科方向可以升格为独立的学科。
(二)立足于培养目标。
学科建设是受专业培养目标制约的,不同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学科体系及其知识体系,以及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比例、硬软件建设的侧重点。一般说来,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普通幼儿园的教师,比较重视技能训练;大学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幼教管理、科研人才和骨干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比较重视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骨干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强调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扎实的教学技能。因此,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它特有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以满足就业需要为目的的技能训练体系,不能只是对中专教学计划和本科学科建设规划的简单加减。比如,必须将“幼儿园课程论”和“幼儿园教育活动”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分别研究和讲授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活动设计的理论与技巧,幼儿在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等几大领域的能力发展与活动规律,以及这些领域的学前教育内容、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
(三)立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前教育学科是建立在脑科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社会科学以及教育科学等学科发展基础之上的。近些年,这些学科迅速发展,因而学前教育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受学科理论的指导,学前教育的实践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比如,近些年脑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的研究揭示了幼儿早期阅读的潜能及其发展的基本特点,许多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早期阅读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既要密切关注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吸纳、运用其研究成果,又要密切关注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总结、采纳其成功经验。既注意广度,又注意深度;既重视探索与建设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与模式,又尽可能与普遍规律和国际惯例接轨,从而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建立在宽阔的学术视野之下。
(四)立足于学校办学的实际。办学实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定位,即学前教育专业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和追求的目标设计。如果是主体专业,而且办学规模比较大,则其学科建设规划及其实施就带有统领全校发展的意义,教师的学科定向和工作分工可以适当专门一些;否则,投入就不可能太多,教师的学科定向和工作分工就要适当宽泛一些。二是学校的教学
状况,包括新生的学习基础和个人教育期望值,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反映和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等。三是学校的办学条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条件大都有不小差距,而且解决的条件受到很多限制。因而学科建设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实行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一次规划、分步到位。比如,每期的建设投资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先解决急需的、难度小的、影响大的项目,但建设的技术指标要满足规范要求。
三、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必须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既是学科建设的客体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必须按照这个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学需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合格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按学科和课程门类设置教师的岗位。要对现有教师按照岗位需要和业务特长、兴趣,搞好学科定向和工作分工。让每个教师相对集中地研究一个领域、承担这个领域的教学任务,使之形成特长、发挥特长、尽快成为专家。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逐步配齐各门学科和课程的教师。第二,下大力培养紧缺学科和重点学科的教师,培养学术带头人。对紧缺学科和重点学科的教师,要鼓励基本符合条件的现有教师改任,不够的,优先引进。要在安排课题与课题经费及业务经费、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进修、选拔骨干教师和评聘职称等方面给予优先,建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制度》,鼓励教师在学术和教育教学上冒尖,成名成家。第三,下大力建设教研室特别是“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教研室。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和科研组织,是组织和承担学科建设的最基层单位。它们不仅要搞好本教研室的教学教研任务,还要承担对口学科的建设任务。“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是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重点学科和薄弱学科,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建设好。这门学科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领域专业基础,又要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还要熟悉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育活动,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钻研精神。
(二)加强学前教育的学科研究。
对学前教育科学的了解和发展,是大专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学科建设的最基本的形式、任务和前提。要根据这门学科的体系、发展状况和教学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规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应的追踪和研究。当然要十分明确学科研究的重点,可以开展和参与一些基础理论研究,但更多的是关注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与应用,学前教育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推广,幼儿园设施和幼儿用品的研发。要通过学科研究,使这个专业具有比较宽广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使教学能够与本学科的发展同步,从而走在学前教育实践的前面。
(三)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
课程和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形式和载体,对大专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它们是其学科建设最重要和最薄弱的环节。课程建设要准确把握培养目标、学制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突出针对性和适应性。[课程设置既要考虑课程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和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又要比较简约和综合。比如哲学、法律、经济和人文地理可以整合为一门即“社会”,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可以整合为一门即“科学”。课程组合既要照顾学科知识的关联及其逻辑顺序,又要有较强的灵活性,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兴趣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课程标准要从范围和深度两个维度确定教学内容的外延与内涵,既要关注基础理论的发展,更要重视理论和技术的运用。
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呈现方式、教学的主要材料和依据,在门类上大致与课程一一对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必须按照这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相应的教材体系。首先门类要齐,每门课程都要有相应的教材。有课程无教材,无论如何是保证不了教学质量的。其次形式要满足教学需要。比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几大领域的教学、音乐和舞蹈等课程,就需要建设配套的音像教材。再次要创精品。不仅在科学上从严把关,坚持课程标准,内容上尽量反映学科和学前教育实践发展的最新成就,而且在编排上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实际。为了切实搞好教材建设,学校要成立教材编审委员会,制定《校本教材编写管理办法》,采取招标方式明确各门课程和教材建设的牵头人。由牵头人负责,组织相关教师和专家研究培养目标,修订或拟订课程标准,分析现有教材的状况,制定《教材建设规划》。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把关体制,实行主编招投标制、主审抽签聘请制、编审分离制;审稿合格的教材方可使用,优秀的教材给予优酬并计为科研成果。
(四)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性、技能性强,建设配套的实训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建设中要突出考虑如下要求:一是技术水准要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比如“儿童心理观察室”要创设符合要求的观察条件;电脑美术室就要达到教师运用高级软件创作美术作品的水准;“幼儿游戏模拟室”“幼儿保健模拟室”等要高水平模拟骨干幼儿园的幼儿游戏、保健状况;对实习基地要赋予科研的职能。二是学位数量要满足教学需要。比如“舞蹈训练室”“琴房”“微格教室”“语音实验室”的学位数量,要便于排课和学生课外学习。三是管理要落实。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可划归对门教研室管理;校外实习基地要签定共建共管协议,以保证实习和科研的需要。图书和资料、网站也要遵循学科建设的要求,进行系统规划建设。
(五)加强学科建设的统筹管理。
首先要用学科建设统整学校建设。学科建设水平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最集中、最核心的体现,包括校园、校舍、师资队伍和制度、文化建设在内的所有建设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科建设。其次要统筹规划。学科建设是一项关系学校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校长挂帅、分管校长主持日常工作,各个机构分工负责。同时,制定实施的时间要求,及时检查督促。再次要积极开展校际合作,发动志同道合的学校联合作战。
第四篇: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专业调查研究报告
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专业调查研究报告
调研人:史青玲 孙宪梅
被调研单位及个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副院长季明举、英语系主任高歌、俄语系主任王洪明、教师梁文花
调研时间:2016/10/28 10月27日,我和王娴娴、孙宪梅两位老师来到济南财经大学,第二天我们兵分两步,娴娴留在山财开展听课等活动,我们孙老师则南下来到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调研。
我和孙老师都是这里的毕业生,看到昔日的熟悉的一切,感觉非常亲切和激动。在母校,我们受到外国语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热情且真诚的接待。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我拿出公函,他们立即安排我们和有关领导座谈。出席座谈会的有:主管科研教俄语的副院长季明举;英语系主任高歌,这位美丽大方外向的姑娘原来是我的96级小师妹,;俄语系主任王洪明,一位80后博士;还有梁文花老师,我们这一次曲师之行顺利且收获颇丰,主要源于这位老师的热心帮助。
在座谈会上,首先季院长给我们介绍了外院的基本情况。我们了解到曲师外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为1960年创建的俄文专科,目前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博士18人,在读博士7人,博导4人,硕导25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今年又有7名年轻老师考上博士。他们的教研和科研实力在山东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2011年以来,他们连续在山东省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排名第一。外院拥有英语、俄语、法语三个本科专业,目前本科在校生1031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学论)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英语硕士、翻译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08人。
然后高主任和王主任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考研、四/八级考试、学生实习、实践等基本情况。我和孙老师也针对我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提问。
问:你们学生的实践活动做得很好。上周在淄博师专举办的山东省第四节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中,你们荣获19项一等奖,请问是如何组织准备的? 答:首先是选拔学生,我们采取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共同提名办法,选拔出选手。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学生专业学的好,而且能够积极地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
为了应付学生的各类比赛,专门组织了一个团体,由富有经验的专业老师组成,这些老师均是有获奖经历的,有演讲比赛方面的,有讲课比赛方面的,以及写作比赛方面的。这样他们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时,能够现身说法,会更好地给学生以指导。
然后再请中小学老师给参赛学生理清教材,谈谈讲课思路,从大体上把握整个课堂。
接下来是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做好PPT,一遍一遍进行演练。
出发参赛之前,由教法老师把教学方法一一给学生过一遍,防止问答环节出问题。
最后由负责教学的副校长亲自来学院做战前动员,鼓舞士气。
赛后,获一等奖的同学和指导老师除去省教育厅颁发的奖金之外,学校还有同等数额的配套奖金。至于没有奖金的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同学和指导老师,学校分别给与1000到600元不等的奖金,用来鼓励。指导老师还会有相应的课时补助。
总之,从动员到准备到奖励,我们充分考虑各个环节,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问: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在教学上的使用,出现了很多教学形式,如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你们在教学方面进行了那些改革呢?
答:新科技在教学上的使用,我们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不是新科技就是好的。我们都是老师,都知道现在学生都使用智能手机,上课时,他们纷纷拿出手机,对着老师的ppt,啪啪一阵狂拍,省得记笔记了。这不是好现象,实践证明效果也不好。自2006年以来,我们一直实行一种很土很笨的办法,就是在一年级新生中推行“背课”。每年新生一入学,就被分配到各位指导老师名下,无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只要是专业老师,都有指导任务。学生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与监督下,背诵或背写精读课文或新概念英语上的小故事,同时,由老师纠正语音错误或语法措施,经过一年的训练,他们二年级时,学习会省力很多。2 现在在学生竞赛方面效果显著,应该和我们的“背课”有很大关系。这个方法我们也推荐过很多的兄弟院校,如杭州等地的学校。
最后是梁老师现身说法,她讲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44岁那年,梁老师出国访学到新加坡,住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方面内刻苦攻读,半年没出门。回国后,继续读书思考,与朋友失去了联系,在同学群中也看不到身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科研,功夫不负有心人,梁老师如今硕果累累。她的一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个老师,如果不做科研,面对这科研的压力,他感觉到的不仅仅是空虚,还有恐惧。”这种压力加上恐惧在加上能够耐住寂寞,才会真正走上科研的道路吧。
10月29日,我们踏上归程,返回德州。今后的道路该怎么走,我觉得,我们从这一次曲阜师大之行中得到的启示很多。
第五篇:学科建设汇报
2011-2015 环境工程学科建设规划
以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工作为重点与机遇,以建成国家重点学科为目标,.全面提高环境工程系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创建具有东华大学鲜明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特制定本系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包括学科建设、本科生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四部分。
一、总体思路
加强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重点发展和建设以印染废水处理为主的“环境工程”专业。以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作为学科重点建设方向。对学生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增加实践学时和实验项目,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前提下,拓宽专业知识面并强化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的训练。
二、.学科建设
面向新世纪,环境工程学科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虽然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环境学科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承接和完成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获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同国内其它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相比,我校的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建设与高水平学校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年轻的、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重量级的学术带头人,实验室条件有待改善、承担的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的重大项目较少等等。
规划如下:(1)水污染控制方向: 重点发展以下几个专题:
纺织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及一体化教学科研平台 膜分离方向 高级氧化技术 生物处理与处置
(2)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方向 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处理与资源化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清洁生产
(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方向:
建立废气综合处理实验平台装置迫在眉睫
三、实验室建设
针对现有试验体系的不足,从紧到松,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五年规划,初步建成本硕博一体化、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系统化培养、研究能力和工程能力全面培养创造性实验体系。建成1-2两个国家级工程中心或实验室。
(1)环境工程各专业方向实验室系统提级(2)专业各方向综合实验室建设(3)仿真验室建设
(4)工艺模拟设计实验室建设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以后五年内必须认真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借评聘分离、按需设岗、按岗实行岗位特殊津贴的激励政策,广开门路,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我校工作,并实行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以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2011~2015年拟引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博士2-3名,教授1-2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博士2-3名,教授1-2名;水污染控制博士1名,著名教授1名,监测方向的教授(最好是博导)1-2位,博士1名。
(2.)以“人才工程”为龙头,实现“以人才争项目,以项目促进基地建设,以基地聚人才”的良性循环,稳定学术队伍是良好的学术氛围和高水平的研究基础。我们将充分利用第四期重点学科的资源,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现有的实验条件,建设具有特色的实验基地并对外开放,以此凝聚人才,以人才争取各类课题,以课题的研究与完成促进基地的进一步建设;(3).在未来的五年之内,基本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以高学位、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的颇具攻坚能力的师资队伍。
五、最近1年急需的大型仪器和平台建设
孔结构分析仪(元设备已经怀了,一年都没有修好)、液相色谱(用的人太多,排队过长)、PCR,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高倍数电子显微镜、冷冻干燥器等。6经费预算
六、年各方向一揽子建设计算经费如下: 水污染控制大约每年需要200万元 大气污染控制150万元 固废150万元 监测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