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科建设处处长
竞聘报告
竞聘岗位:学科建设处处长竞聘人:郑明东
主要简历
1996-1999年任原化工系副主任,分管教学工作;2000-2009年任研究生部主任,2010-2012年任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
工作业绩
(1)教学工作:全程参与和组织教学评估,为强化基础条件建设,规范教学行为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
(2)研究生工作:研究生由几十人发展到过千人;学位点由5个二级点增加到12个一级学科(含59个二级点);专业学位零突破,现有4个专业大类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省级重点学科由3个发展到12个。
(3)学科建设:完成博士立项建设申请和中期检查工作;牵头制定学校十二五相关规划等。
任期目标
(1)高质量通过博士立项建设国家验收,构建完整的学位体系;
(2)调整优化专业学科结构,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3)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和形成强势特色学科的平台体系。
主要思路
(1)认真贯彻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积极寻求学科发展新路径,使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2)全面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分年度实施规划内容;
(3)积极实施专业学科结构调整,强化优势学科特色,使2-3个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行列,不断提升学校学科整体水平;
(4)积极整合校内外学科和平台资源,鼓励学科交叉,力争形成若干个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交叉方向或研究平台。
(5)积极配合有关职能处室,落实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建设任务。
举措与办法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关文件精神,保持高昂的激情,谋划学科发展;
第二,全面落实学科建设工作的龙头地位,以博士点验收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的各项具体措施;
第三,进一步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学校学科整体水平提高; 第四,加大专业学科调整力度,优化学科结构,使学科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的需要;
第五,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手段,强化政策引导和具体措施的落实。
优势与不足
第一,熟悉学校的总体情况,熟悉学校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适应本职工作;
第二,工作激情和工作效率能够满足本职工作的需要;
第三,熟悉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流程,已经具备较好的合作沟通基础; 第四,工作的细致性、全面性不够,超前把握和谋划学科发展方向的能力不足。
基本态度
随时服从学校和组织的安排,努力做好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第二篇:学科建设汇报
2011-2015 环境工程学科建设规划
以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工作为重点与机遇,以建成国家重点学科为目标,.全面提高环境工程系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创建具有东华大学鲜明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特制定本系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包括学科建设、本科生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四部分。
一、总体思路
加强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重点发展和建设以印染废水处理为主的“环境工程”专业。以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作为学科重点建设方向。对学生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增加实践学时和实验项目,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前提下,拓宽专业知识面并强化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的训练。
二、.学科建设
面向新世纪,环境工程学科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虽然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环境学科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承接和完成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获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同国内其它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相比,我校的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建设与高水平学校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年轻的、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重量级的学术带头人,实验室条件有待改善、承担的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的重大项目较少等等。
规划如下:(1)水污染控制方向: 重点发展以下几个专题:
纺织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及一体化教学科研平台 膜分离方向 高级氧化技术 生物处理与处置
(2)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方向 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处理与资源化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清洁生产
(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方向:
建立废气综合处理实验平台装置迫在眉睫
三、实验室建设
针对现有试验体系的不足,从紧到松,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五年规划,初步建成本硕博一体化、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系统化培养、研究能力和工程能力全面培养创造性实验体系。建成1-2两个国家级工程中心或实验室。
(1)环境工程各专业方向实验室系统提级(2)专业各方向综合实验室建设(3)仿真验室建设
(4)工艺模拟设计实验室建设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以后五年内必须认真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借评聘分离、按需设岗、按岗实行岗位特殊津贴的激励政策,广开门路,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我校工作,并实行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以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2011~2015年拟引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博士2-3名,教授1-2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博士2-3名,教授1-2名;水污染控制博士1名,著名教授1名,监测方向的教授(最好是博导)1-2位,博士1名。
(2.)以“人才工程”为龙头,实现“以人才争项目,以项目促进基地建设,以基地聚人才”的良性循环,稳定学术队伍是良好的学术氛围和高水平的研究基础。我们将充分利用第四期重点学科的资源,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现有的实验条件,建设具有特色的实验基地并对外开放,以此凝聚人才,以人才争取各类课题,以课题的研究与完成促进基地的进一步建设;(3).在未来的五年之内,基本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以高学位、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的颇具攻坚能力的师资队伍。
五、最近1年急需的大型仪器和平台建设
孔结构分析仪(元设备已经怀了,一年都没有修好)、液相色谱(用的人太多,排队过长)、PCR,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高倍数电子显微镜、冷冻干燥器等。6经费预算
六、年各方向一揽子建设计算经费如下: 水污染控制大约每年需要200万元 大气污染控制150万元 固废150万元 监测150万元
第三篇:法商学院学科建设情况
法商学院学科建设情况汇报
一、师资队伍情况
现有教师50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7名,博士23名。有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人员1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院级名师10名。
二、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
方向:
1、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地方院校组织管理、高校产学研、大学德育等。
2、马克思主义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公平效率研究、民主宪政实践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
现已经开始启动法学、经济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准备工作(9.22工程)。
特色: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注重学科内涵发展
三、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
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省科技厅项目和其他项目5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主编教材、出版专著20余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武汉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省级以上学会优秀论文奖30多项。2010年,学院年科研经费达到130万元。
四、科研平台
有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产学研分中心)。有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所、经济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有一个化工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心。
五、研究生培养情况
现有已毕业硕士研究生6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22名。
第四篇:烧伤学科建设
烧伤、小儿外科学科发展建议
现状:
一、人员:胡启翔,整形美容科、烧伤外科、小儿外科。发展方向:整形美容、皮肤外科、激光美容。
王志刚,烧伤外科、整形外科、伤口门诊、小儿外科。发展方向:烧伤外科、整形外科、王建军,小儿外科、烧伤外科、伤口门诊。发展方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
刘韬,烧伤外科、伤口门诊、小儿外科。发展方向:烧伤外科、伤口门诊。
刘锵,小儿外科、烧伤外科、伤口门诊。发展方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
郝朝辉,小儿外科、烧伤外科、伤口门诊。发展方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整形外科。
孙英杰,烧伤外科、小儿外科。发展方向:烧伤外科、小儿外科
石慧,伤口门诊
二、学科人员:
1、烧伤外科:⑴学科带头人:胡启翔、王志刚
⑵技术骨干:王建军、刘锵、刘韬 ⑶住院医师:郝朝辉、孙英杰
2、小儿外科:一般工作:胡启翔、刘锵、王建军
3、整形外科:胡启翔、王志刚
4、皮肤外科:胡启翔、王志刚、王建军、刘锵
5、激光整形:胡启翔、段风燕(护士)乌云(护士)
6、伤口门诊:同烧伤外科团队
三、学科建设:
1、烧伤外科:已经有良好人员团队,项目都已经完成,初具规模,能完成本市突发烧伤事件急救,良性循环
2、小儿外科:没有形成好的人才梯队,缺乏过硬护理团队、没有小儿ICU,收人不能适应全成本核算,要发展需领导特殊支持
3、伤口门诊:发展势头良好,感谢尹院长的大智大慧,拍板支持
4、整形美容门诊:⑴整形外科、⑵美容外科、⑶皮肤外科、⑷激光整形美容
增加好的激光设备马上即可,发展势头良好,加强管理,任命一位护士长,用好的制度和工作流程,下决心响应院领导号召,做好工作,让群众满意、领导好评,目前为节约成本先任命一位管理人员
四、友邻科室
1、皮肤科:皮肤常见疾病的诊治→皮肤疑难重症的诊治并形成团队→多余医师培养皮肤美容、激光治疗皮肤病→皮肤美容→激光美容
皮肤外科有普通外科2年以上基础的外科医师经过培训4---6年的专科训练→独立工作,但皮肤外科效益不好。
2、眼科:做双眼皮非法,不专研自己的业务
3、口腔科:唇裂
第五篇:加强薄弱学科建设(范文模版)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西流河一小薄弱学科管理工作总结
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是中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宗旨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这种相对薄弱的地位得不到改变,就不可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基础教育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必须加强。
为了消除学校发展的障碍,今学年学校把教学工作的重心下移到了薄弱学科建设上,努力提高薄弱学科教师的教学成绩,从而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所谓薄弱学科,是指是体、音、美、劳等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的课程,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根本的原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为主观原因,大家认为薄弱学科不统考,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二为客观因素,农村小学既缺师资,又缺购置教学设备所需的资金。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有利于均衡各学科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为了将薄弱学科的建设落到实处,收到理想的效果,现将学校加强薄弱学科建设的做法简单做以介绍:
一、加强组织领导,尽力建设一支学科完备的队伍 学校成立薄弱学科教学领导小组,从而第一次将薄弱学科的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
要保证开齐开足课程与课时,首先必须解决师资问题。我校师资补充不足,班额大,教师结构年龄偏大,知识与理念更新缓慢,教研活动实效性不高。这些都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谈不上配备专职的小学科教师,尤其是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更是奇缺,等上级分配可望而不可及。校委会一班人认为:“等米下锅,不如找米下锅。”矬子里选将军,宁愿语数外老师分配相对薄弱些,我们也要尽最大可能挤出专任教师来。缺美术教师,我们将一位平时爱写好画的教师选上讲台;没有音乐教师,我们利用启明星工程的契机,从城区选一位音乐教师来我校任教;专职体育教师人员不足,我们安排一位青年老师参加转岗培训,找两位平时爱好体育的教师加以充实;经过一番努力,一支各学科齐备的教师队伍基本上组建起来。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为建设好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我们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加强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了培训:一是知识培训,给教师“充电”。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加强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每周安排5小时的自学时间。二是业务培训,我们采用“校内传帮带,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着重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教学手段方面进行培训和经验交流,大力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全面实施“一帮一”工程,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为确保薄弱学科教师队伍的稳定,我们规定非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换薄弱学科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学校尽量让薄弱学科教师专职化,不担任其他兼职。在职称评定与论文、优质课方面,也做到大科目小科目同等对待,以解除这些薄弱课程任课教师的后顾之忧。这一规定,为开展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保证薄弱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加大投入力度,创建一个条件优越的教学环境 几年来,我们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坚持提留专项经费,用于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学校从各方面为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方便,添置标准乒乓球台3个、小学生标准篮球架1套。为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先后添置钢琴1台、“雅马哈”高级电子琴2台、并组建了一支鼓号队,添置服装、道具等。
三、强化管理措施,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增加对薄弱学科硬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加大对薄弱学科教学软投入的力度,加强对薄弱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在管理上,讲究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努力使薄弱学科教学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理顺关系,分清职责 前几年,我们学校也成立了一些学科教研组,但它们只负责承担对统考科目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指导的任务,而体、音、美等小学科没有具体划归哪个小组负责管理和指导,关系未理顺,分工不明确,因而教学、教研上的管理就流于形式。为了加强这些薄弱学科的管理,从2011年秋季起,我们结合实际,特别成立了体卫艺教研组,直接隶属教导处,由体卫艺任直接挑头,协调管理学校薄弱课程实施,这样就使各个小学科归口了相应的教研组管理,体卫艺教研组就负责承担对相应小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的任务。
(二)强化措施,把好关口
为了加强薄弱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一是严把教学时间关。鉴于以往小学科课时挪作他用的现象,我们作出明确规定,今后出现类似的情况,除批评教育外,还要给予相关人员以经济处罚。二是严把过程管理关。我们一改过去的做法,变终结目标为形成目标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抓开学前的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二抓期中的进度检查、典型教例及计划的实施;三抓学期末教学工作的评估表彰与经验总结,避免平时教学工作的形式化倾向。三是对于薄弱学科的考试问题,我们与统考科目一样提出严格的要求。
以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四是严把奖惩结算关。我们将薄弱学科的教学效果与统考科目一起纳入教学奖惩结算关。学校将每人的校发部分工资全部拿出作为教学奖。我们还规定,师生在薄弱学科竞赛中获奖与统考科目一样实行奖励,并与教师晋级、评模、评优严格挂钩,一视同仁并适度倾斜。
(三)把握标准,科学评价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对于薄弱学科的教学效果评价问题,是我们搞好薄弱学科教学管理的关键和难点,尤其是对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质量的评价,更是难以把握标准。我们采取了“点面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以及“竞赛与考试结合”的三个结合的原则实施评价。即为了减轻学校结算奖金的工作量,我们让全体学生参加音、体、美劳等科目的考试,在质量结算时抽取各班学生总数的20%作为结算对象,这就叫“全员考核,取点结算”。我们将平时的教学常规检查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与期中、期末学生的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参与考核。我们还将“教师教学满意率”调查结果作为质量考核的参与依据之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研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评价方案”,改变以往主要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的弊端,以此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调动薄弱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校校沟通,为学科顺利实施拓宽有效途径 学科间发展不均衡,有强势学科,也有比较薄弱的学科,重语数外、轻音体美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科学考核薄弱学科及其教师,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新课改形势下,学校如何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尚且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特别是对薄弱学科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仍然没有做到科学合理。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尽力帮助薄弱学科顺利实施。
构建高效课堂: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注重典型的指导作用和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相互借鉴经验,努力探讨构建不同形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法指导的研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实现资源共享:借鉴兄弟学校在薄弱课程实施管理方面的经验;在教研设备、师资、软件等方面开展互助共享活动;在集中教研、集体备课方面共同商讨,分工突破。努力实现优势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增加相互学习探讨的机会,加强先进教学理念的及时交流、沟通,并用于教学工作实际中。
推出典型现场:强化首席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学科引领和指导作用。开展优秀案例交流、观摩课研讨以及师带徒等活动,促进各学科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总之,尽管我们农村小学真实的存在着“薄弱学科”,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实我们什么都不差,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是最全能的多面手,其他教师会做的我们也会做,城市教师不会做的我们还会做。而且只要我们下决心要走到时代的最前沿,永远最快地更新着自己的知识,我们的能力甚至左右着学校学生的发展程度与方向,这也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只需那么一点点的努力,需要多那么一点点的用心,需要我们所有教师团结协作,需要我们有一点点更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坚持日积月累的行动,有“薄弱学科也会有大作为”的决心。别人能做到,我们一定也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