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学科建设
强化学科建设 倡导先进文化 努力推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届职代会第九次会议暨二〇〇九年医院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李孟雄
(二〇〇九年一月九日)
(讨论稿)
各位代表、同志们:
受大会主席团的委托,我向大会作年度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二〇〇八年工作回顾
二○○八年,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按照第六届第七次职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以人为本,和谐建院,使医院发展出现新一轮腾飞,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步提高,出色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成绩
1、齐心协力,高歌猛进创佳绩
元至12月完成门急诊67.8万人次,同比增长4.87%;出院人次4.47万人次,同比增长23.82%;病床平均利用率91.1%;手术台次1.2万人次,同比增长12.11%。完成业务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29.2%,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同时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节支300万元目标。增加职工收入1526万元,增长幅度达22.38%。
医院荣获湖北省“三级优秀医院”称号,荣获荆州市“工资福利先进单位称号”;肿瘤科荣获湖北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儿科荣获荆州市“青年文明号”称号;张继恩同志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李勤同志荣获卫生部“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湖北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杨继元同志荣获荆州市“5·1”劳动奖章,徐莉同志荣获荆州市“巾帼英雄标兵”称号。
过去的一年,无论是从工作量到业务收入,从绝对值到增长幅度,各项指标均刷新了历史记录,精神文明获得可喜丰收,在医院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绩鼓舞人心,形势催人奋进,这是医院规模扩增、专科发展、科学管理与环境改善的结晶,是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硕果,它必将进一步坚定我们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励精图治,发展学科建品牌
(1)确立目标,重奖功臣,确保学科建设见实效
医院认定长期坚定不移地发展专科建设是强院兴院的必由之路,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及“学科建设2008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提出学科发展目标,推进学科向科教研转型,提出多学科协作的管理模式,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营造出浓厚的科技兴院氛围。
修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制定“专科建设年度考核细则”,组织院级重点专科评审,遴选了15个院级重点专科加以建设。对全院专科建设进行年初评估、年底结账,出资50万元,重奖科研、教学、业绩全面达标的优秀科室和学科带头人,鼓励科技创新和人才进步。
(2)发挥优势,大力投入,铸就专科专病新靓点
充分发挥传统强势科室的规模优势与技术优势,肿瘤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骨科、耳鼻咽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业绩大幅增长。大力扶持心胸外科,购置人工心肺机,选派人员培训进修,成功实施荆州市首次“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更新购置1.5磁共振成像设备、血液透析机、彩超等设备近2千万元,为临床业务和科研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开设疼痛专科病区,成立肛肠外科、小儿与血管外科,发展特色专科,满足就医需求;成立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实施多学科协作,广泛开展无痛内镜,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开设住院部超声室,超声介入治疗发展迅速。通过不断创新,打造出一批新的品牌专科与特色专科。
(3)院校合作,协力共建,拓展教学科研新平台
抓好教学医院内涵建设,按照教学骨干外出轮训方案完成教学骨干教学进修工作,增强带教人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查房质量,高质量完成临床医学院教学任务。积极推进医院科研工作,全年获得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项目1项、血吸虫专项基金项目1项、充分利用院校资源,通过长江大学获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2项,获得荆州市第五届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和项目经费均得到历史性的突破。
按照《新业务新技术管理办法》,对2008年度立项的62项新业务新技术进行立项审查、中期评估、结题评价,确保其安全高效开展。经验收,28项完成并达到项目设计目标,填补医院技术空白,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同心同德,持续改进创优质
(1)巩固三级优秀医院成果,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为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坚持质量督查不放松、每月通报讲问题,不断检查、评价、反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针对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终末质量控制,优化病历质控管理体系。在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期督导检查中,我院建立的医疗质量长效管理机制,得到专家一致好评;在全省护理质量专项检查中,我院的护理管理质量、工作水平及服务体系建设均得到评审专家一致肯定。
以奥运为契机,开展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防范医疗风险为主题的“迎奥运,保平安”百日竞赛活动,通过全面培训、严格考核、结果公示等形式,在全院树立了“比质量,重安全”的良好风气,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树立医院质量安全品牌。
(2)开展合理用药专项整治,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针对临床科室抗菌药品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医院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全面核查药品分级使用的规范性,抽查大额医疗费用患者用药合理性,每月公示,奖惩兑现。
通过下功夫动真格,规范了抗菌药品使用,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降低了患者不合理药品支出,全年药品收入比例控制在37%,减轻了病人负担,得到患者一致好评。
(3)着力改善就医诊疗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品质
调整门诊科室布局,在现有条件下完成门诊专业分区,畅通患者就诊流程;全面实现一医一患一诊室的目标,患者隐私权得到保障;增设候诊区域,减少患者拥堵;分流住院超声检查患者,增设划价收费窗口,实行门诊财务、药剂弹性排班,缓解了病人排长队现象。
发挥支助中心功能,全方位服务住院患者,让患者和家属时刻感受医院的人文关怀;深化护理星级评价,举行优质服务主题竞赛,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竞赛,提高护理服务美誉度;加大医患沟通力度,规范沟通形式和内容,评价沟通效果,充分尊重患者权益;坚持周末健康大讲堂,宣教健康知识,坚持义诊下乡村,送医送药到田间,坚持移动课堂入乡镇,传播医疗新理念,此举得到患者欢迎和社会好评。
4、创新机制,推进管理促发展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筑员工进步平台
科学规划,制定未来五年医院人才发展战略,构建学科合理梯队;筑巢引凤,招聘博士2人,硕士23人;积极培育院内拔尖人才,选送3人定向委培攻读博士,12人参加在职博士学习;提高高学历人才待遇,考核发放博士津贴。讨论通过《关于员工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暂行规定》,维护医院与员工双方合法权益,辞退6名两次执业考试不合格的医护人员;落实《劳动合同法》,按法规解聘临时用工近300人。
制定医技、护理、行管后勤一线人员的考核办法,明确岗位要求,通过综合评价工作质量、业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核心部门、骨干员工给予嘉奖,让优秀的员工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快乐工作,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初步构架出岗位建功管理新机制。
(2)调整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全面提升综合效益
建立科室综合目标考评机制,积极调控经管政策导向,加大医疗服务质量和专科建设指标的权重系数,引导科室抓好内涵建设与质量控制,增强综合实力。
完善一系列物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管理体系,堵塞管理漏洞。降低药品耗材比例,强化高值耗材管理,全程监控,材料成本增长低于收入增长三个百分点,改善经济收入结构;建立大中型设备使用档案及成本效益分析机制,客观分析评价投入产出比,公示评价结果;扩大院内招标采购管理的覆盖面,节约200余万元;门诊各科室实行成本核算,消灭管理死角;落实能源管理办法,在业务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水电费、行政开支与去年持平。
严格执行物价标准,优化收费结构;调整挂号费、诊查费及特需病房收费标准,全年创收近百万元。强化审计部门职能,对物资采购、基建、维修、装饰工程项目等审减金额110余万元;审计科室二级分配,发挥科室民主管理小组作用,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利益。
(3)理顺后勤物业管理机制,创建保障服务品牌
成立后勤“110”,制定工作流程,畅通支持保障绿色通道,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后勤服务的三项制度,每周工作通报、每月后勤物业协调、每季临床医技沟通,全方位提升保障能力,创建后勤服务新品牌。
进一步推进物业社会化管理,对社会化项目制定标准,严格考核,扣减兑现,确保服务专业性和及时性;医院食堂引进公司化管理,宿舍区实施电网改造,增设门禁系统,院内车辆停放更加规范,使医院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创新了后勤服务方法,提升物业服务品质。
5、挖掘历史,秉承传统倡新风
(1)启动“五个一”工程,提炼人文精神
以迎接院庆六十周年为契机,策划“五个一”文化建设工程,即编纂一部《一医院志》、拍摄一部《纪实影片》、编印一本《文化手册》、编印一本《纪念画册》、筹建一个“院史展馆”,提炼传统人文精神,彰显先进医院文化,增强爱院意识,弘扬一医精神,促进医院科学和谐发展。
(2)开展评优表模活动,营造人文氛围
开展“科技创新先进科室”、“十佳管理干部”、“十佳医生、十佳护士”竞赛评选,评选医院先进模范人物,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提供境内外学习考察机会,让优秀人才充分享受医院发展成果,发挥示范作用,形成学习模范、赶超先进、自我进取的文化氛围。
(3)丰富群体文化生活,传递人文气息
为庆祝国际护士节,医院在健康休闲广场举办《天使之夜》露天晚会,将颁奖活动与贯彻学习《护士条例》以及“祈福奥运、喜迎圣火”的活动相结合。同时还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创优质服务展天使风采”普通话演讲赛、“第四届夕阳红”强生之夜重阳节晚会、“庆八
一、迎奥运”消夏纳凉电影晚会等系列活动,营造了一个个隆重热烈的节日氛围,充分展示了一医人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6、坚持宗旨,文明建设塑形象(1)真抓实干,力创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创建工作是医院确定的2008年六项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党建精神文明工作的主要载体,全院上下全力以赴,将创建工作与年度工作目标、科室综合目标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加强班子建设,完善院务公开,建立与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建设服务品牌,美化医院环境,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高,通过开展建设“三型”医院主题活动,强化“纪律、作风、效率”,反对自由主义,提高执行力,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推动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2)强化教育,促进行业作风建设
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行业作风教育常抓不懈,廉政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真抓实干,制定《中层干部问责制》、《干部聘后管理补充规定》,免去三名违纪中层干部的职务;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整治,宣讲“两高”司法解释;建立医德医风建设网络体系,完善《医德医风考核评价标准》,解决服务投诉20余次,收集服务改进意见24项,逐步落实,患者满意度达97%。
(3)落实责任,突出医院公益性
今年全国卫生应急任务繁多,从冰冻灾害到四川地震,从手足口病到毒奶粉事件,从防范美坠星到迎接奥运圣火,医院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制定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手足口病流行以及婴幼儿结石群发期间,无一例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生;汶川大地震后我院6名急救司机及2名医务人员先后参加荆州市赴川紧急救援,圆满完成救治任务,受到了卫生部和卫生厅的表彰;广大医务人员纷纷爱心捐助,向灾区捐献20余万元,交纳特殊党费24100元,体现出一医人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回顾一年的工作,在总结成绩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现实中面临的困难:
1、部分工作未能完成,一是门诊量和业务量指标没有达到年初目标;二是未能完成省级重点专科创建任务;三是虽经多方努力,由于国家政策原因,修建职工宿舍的方案未能通过;四是因为指标原因,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没有评审。
2、医院专科建设虽有进步,但整体实力不突出,尚存在差距;部分学科带头人主动性不够,科研意识不强,学科发展动力不足;
3、国家卫生体制改革及地方医保政策中对医院不利因素,影响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4、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虽然明显提高,但主动性、创新性工作不够,管理水平和执行力还有待提高,团结奋斗、奉献精神还需进一步加强。
过去的一年,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工作,实现医院全面、高速的发展,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伟业绩。在此,我代表院党委,向全院干部职工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地感谢!向一贯关心和支持医院发展建设的上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二、二〇〇九年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二〇〇九年工作总体思路是:积极顺应医疗体制改革,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强力推进专科建设,持续创新医院管理,促进医院科学健康发展,巩固我院在省内同级医院中的领先地位。
总体目标:
完成门急诊诊疗70万人次,出院病人超过5万人次,医院收入突破3.6亿元。
重点工作:
1、全面落实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高质量通过省厅检查;全面推进单病种质控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2、完善学科发展机制,重点投入5~6个专科,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医院学科建设;
3、办好医院六十周年大庆活动和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4、动工修建肿瘤大楼,打造肿瘤医院品牌;
5、实施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提升现代医院管理效率;
6、创建无痛医院;
7、成立美容医院;
8、职工分配水平与医院效益同步增长。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狠抓学科发展,增强现代化医院的竞争力
按照“强化意识,完善机制,搭建平台,重点突破,全面提高”的工作思想,举全院之力强力推进专科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医院工作的核心之一,全院上下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各学科带头人必须认真履行这一职责,带领团队开拓创新,不断提高。
1、全力以赴,推出学科持续发展新举措
按照分层分类协调发展原则,在巩固2008年专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包括省级重点专科在内的5~6个代表医院学科建设水平、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专业,确定学科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将其建设成为省内同级医院中学术地位、技术水平、工作业绩、服务质量最有影响的品牌学科。
对于其他专业发展,我们将按照《医院专科发展规划》细化2009年度各专业建设计划,继续执行《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科主任是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加大考核力度,跟踪学科建设进度,每季度通报业绩,在2008年只奖不罚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奖惩措施,促进专科建设全面发展。
2009年是湖北省第三轮重点专科评审年度,所有年度评审目录内专科必须提高认识、尽早着手、认真筹备,寻找短板,不断改进,确保在评审中脱颖而出。
2、携手共建,合力拓展医疗科教新领域
与长江大学合作共建临床中心实验室,构筑学科发展基础平台。在长江大学临床分子医学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投入设备、人员、资金,开展医学基础与临床科学研究项目,为技术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争在创新性科研项目上取得突破。
充分发挥临床医学院教研室职能,增强临床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加强研究生带教工作,高质量完成我院第一批面向全国招收的7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为进一步申请博士点授权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加大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工作力度,落实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办法,兑现奖惩措施,鼓励多学科合作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全面推动医院学科群建设。
3、打开视野,创新现代医疗技术新品牌
加大肿瘤专科建设力度,一是改善肿瘤患者住院环境,修建一万余平方米的肿瘤大楼,力争在年内动工,明年投入使用;二是加强肿瘤相关专业的技术联合,规范肿瘤诊断、治疗、康复流程,解决制约肿瘤疾病规范化、系统化诊疗的瓶颈问题,全面提高肿瘤患者诊疗质量;三是加大肿瘤诊断、治疗设备投入,争取今年完成肿瘤早期诊断设备的购置、调试和使用,为广大市民带来健康福音。
创建“无痛医院”,让病人在没有痛苦和恐惧的环境下就诊、检查和治疗,提供给病人全新的医疗理念和服务模式。从无痛内窥镜检查(胃镜、肠镜、宫腔镜、阴道镜、膀胱镜、纤支镜、ERCP)、围手术期无痛技术、慢性疼痛治疗等八个项目入手,因地制宜,落实规章制度、技术方案、操作流程,广泛进行社会宣传,大力打造“无痛医院”新品牌。
为更好地发展医学整形美容事业,创新运作机制,扩大专业规模,更新医疗设备,拓展技术范围,健全医疗美容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医学美容专科水平,满足社会人群个性化服务需求。
(二)强化质量管理,增强现代化医院的生命力
以进一步深化管理年活动为载体,努力做好急诊急救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单病种质量控制、抗菌素合理使用和青年医师岗位技能培训竞赛五方面工作,落实院感管理职责,完善医疗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1、继续深化管理年活动,完善医院管理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卫生部及省卫生厅提出的2008年度管理年活动方案,对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有关要求和年度管理年活动重点工作,加强医院管理,通过自查自纠,不断整改提高,进一步完善医院在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服务品牌建设方面的长效机制建设,力争在省厅组织的各项检查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三级优秀医院风采。
持续做好基础质量管理工作,以青年医师、护士岗位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为切入点,抓好“三基”培训工作。制定并落实急救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和方案,以提升岗位技能为重点,加强基本功训练,力争在全国、全省的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继续深入加强合理使用抗菌素管理,分级使用抗菌素,提高病原学检测率;加强院感管理,落实各级院感管理人员职责,规范院感控制方法,改善院感控制条件,杜绝院感事故发生。
2、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以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为突破口,规范医疗全流程,加强单病种管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解决百姓看病贵问题。依照卫生部《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对15种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病种质量管理和费用控制,从患者入院开始进入标准化诊疗流程,规范医疗与护理服务内容,执行医疗文书要求,评价医疗效果,力求让患者满意。
完善并认真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做到“就诊入院、术前术后、病情变化、患者出院”这四个重点环节的有效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加强对医疗过程监控,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加强医疗风险防范,完善医疗风险评价机制,对高风险患者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完善医疗纠纷处理程序,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3、强化门诊急诊管理,畅通诊疗救护绿色通道
强化总院门诊人员管理责任,实施分科包干、分片负责的管理办法,各科室主任要切实承担起门诊管理任务,将本专科门诊管理的好坏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与科主任考核挂钩。推进门诊信息化管理,完成门诊医师工作站建设,引进一卡通管理模式,条件合适的科室配置叫号系统,对门诊流程进行全面升级优化,提高患者就诊效率,解决看病难问题。分院门诊要依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扩大病人就诊率,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革新医院急诊急救模式,实行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一体化管理,解决院前急救质量不高、ICU功能发挥不充分、急救通道不畅通的问题,有效地发挥我院在荆州市急诊急救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
(三)优化管理机制,增强现代化医院的推动力
加快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步伐,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升级改造医院网络系统,以现代化信息管理为手段,创新行政办公、临床医疗和后勤保障管理,推进医院管理模式变革。
1、定编定岗,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围绕省市有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要求,加快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实施定岗、定编,按照管理、技术、工勤进行分类,遵循各级人员职称比例要求,定职、定责,建立岗位考核体系,推行岗位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岗位、考核、薪酬系统管理体系。
按照医院五年人才发展战略,制定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配合医院专科建设要求,院内培养与外院引进并举;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考核办法和标准,建立人才梯队,实行动态管理,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落实员工培训计划,建立不同类别、不同阶段人员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医院员工素质与能力。
2、考核聘用,促进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聘后管理,干部任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强化干部队伍的事业心、责任感。落实《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层干部问责制》、《干部聘后管理补充规定》等“三项制度”,加强对干部的日常工作考核,对工作不到位、不作为和过失行为要进行问责和诫勉谈话,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淘汰,管理人员定期轮换岗位,逐步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流动的机制,使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中层干部队伍要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加强学习与培训,发挥管理才能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医院将有计划地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培训,从管理基础到管理实践,全方位提高中层干部队伍素质与能力。
3、改良手段,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对我院已经使用八年的HIS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升级换代,更新部分硬件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物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全成本核算子系统和LIS系统、HIS系统全面融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链接畅通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为医院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并建立高水平的医院管理平台。
由于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变化,我们要加强学习,更新理念,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新网络平台作用。要适应门诊流程的巨大变化,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门诊工作站建设任务,把门诊服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坚持改革创新,增强现代化医院的源动力
医疗体制改革试行方案预计在今年元月推出,09年医院经济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变数,我们要积极应对,把医院经营好,管理好。
1、完善医疗保险与市场营销运作机制 城镇居民医保的逐步推行,国家和地方对医疗投入的增加,为医院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医疗费用适度控制势在必行。必须加强与医保、合医管理部门协作,建立友好互信的关系,争取有利政策;必须实施病种管理,提供合适的医疗技术手段,严格监管药品耗材的合理使用,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市场变化,转变营销观念,调整营销模式,加大品牌营销、技术营销的力度,加快“患者关系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完善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管理程序、经营系统、激励制度,将工作业绩、管理成本与绩效考核挂钩。加快解放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基本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履行社会服务功能。
2、完善资产管理与成本核算调控机制
进一步健全并落实资产管理与成本控制规章制度,加大控制力度,堵塞管理漏洞,使成本意识深入到医院工作的每一环节。一是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将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控制;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和任期责任制;三是论证大型设备投入产出,购置设备必须承诺设备效益,对设备闲置的科室再次申购予以限制;四是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工作,优化和完善招投标流程,加大对中标后执行情况的监控力度;五是严格控制药品、耗材、试剂比例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监控高值耗材领取、使用、费用回收情况;六是实施行政后勤成本核算,降低行政开支和水、电、气、能源支出。七是多部门协作,降低手术室运行成本。
3、完善岗位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机制
强化综合目标考核,落实综合目标责任制,增加工作量考核权重,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加大对病人收治量的奖励,引入医疗风险系数、技术系数和资本投入概念,使分配趋向公平,创造条件实行医生系列和护士系列的分别考核,行管后勤科室打破大锅饭,建立定岗定薪的分配机制。
加大二级分配指导和监督力度,引导科室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在护理岗位进行绩效改革尝试,护理岗位绩效分配由护理部按照工作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进行二次分配。
(五)推进文化建设,增强现代化医院的凝聚力
以文化兴发展,以党建促发展,以廉政保发展,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医院可持续发展。
1、着力建设医院文化,弘扬优秀人文传统
2009年为“医院文化年”,我们要以文化建设作为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今年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完成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设置,成立医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组建文化建设办公室;二是制定医院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今年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三是完成“五个一”工程,将医院宗旨、精神、理念等价值观进行挖掘、总结、提炼和升华,并以不同的信息载体让每一员工认可,让广大市民感知。
今年最重要的一项文化活动是办好医院“六十周年”庆典,将庆典活动办出一医人的风采。按照“隆重热烈、勤俭节约”的指导思想,落实庆典各项安排与要求。同时举办好以国际学术交流会为主轴的系列学术活动,并将国际学术交流会办成一项学术地位高、生命力强、影响力大的学术年会,成为体现医院学术地位和对外交流实力的盛会。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医疗行业作风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形成坚强核心,为医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坚持党委委员(院领导)深入科室制度、院长热线、职工留言版等制度,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增强领导班子的向心力。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支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规范组织生活着手,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把广大干部职工凝聚到医院党委的周围,确保医院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坚持以“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营造廉洁文化环境、促进和谐医患关系”为工作目标,把反商业贿赂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化为工作重点,推进行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大行风廉政建设责任区的督导与考核力度,与科室绩效考核、中层干部考核、各级各类人员考核挂钩,将监督机制纳入日常工作;二是切实加强对科室二级分配和高值材料使用的监控,做好医疗费用合理性评价,严肃查处损害患者利益与医院形象的违纪违规行为,强化行业作风;三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民主决策制度,做好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
3、深化优质服务模式,倡导人文和谐新风
进一步打造“一二三四五”服务品牌,把医疗服务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服务设施到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改进就诊环境,完善儿童乐园、肿瘤患者康复活动室等患者休闲场所建设;二是流程管理到位,通过门诊信息化改造,以服务患者为中心,设计就诊流程,增加便民措施,逐一落实到位;三是医患沟通到位,加强医患、护患沟通,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共同努力战胜病魔;四是服务病人到位,以病人服务中心为平台,做到服务病人及时、专业、热情、耐心,尽力满足患者的需求。
继续开展“评先表模”活动,推行精英文化,弘扬正气,表彰在医疗战线上救死扶伤的英模、在科研教学上硕果累累的典型、在后勤保障上无私奉献的先进、在医院管理上勇于创新的精英;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老干、民主党派作用,深化节日文化品牌建设,开展新年迎春、五月采风、八月战歌、中秋咏月、冬雪掠影等文化精品活动;打造人文关怀品牌,做好走访慰问、扶贫帮困等“五必访”工作,开展百岁华诞庆寿、整生集体祝寿等爱心工作,切实丰富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全面完成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目标任务。
今年是医院建院六十周年大庆,六十年来,我们几代一医人栉风沐雨,和衷共济,顽强拼搏,一路高歌,在荆楚大地上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辉煌业绩,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更为之奋发。2009年我们将开启医院发展历程的新纪元,背负先驱者的期望,从这里再次出发,昂首阔步,跨越一座又一座事业的巅峰,继续书写一医新的辉煌。
让我们紧紧团结在院党委周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全面完成2009年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学科建设汇报
2011-2015 环境工程学科建设规划
以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工作为重点与机遇,以建成国家重点学科为目标,.全面提高环境工程系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创建具有东华大学鲜明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特制定本系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包括学科建设、本科生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四部分。
一、总体思路
加强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重点发展和建设以印染废水处理为主的“环境工程”专业。以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作为学科重点建设方向。对学生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增加实践学时和实验项目,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前提下,拓宽专业知识面并强化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的训练。
二、.学科建设
面向新世纪,环境工程学科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虽然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环境学科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承接和完成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获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同国内其它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相比,我校的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建设与高水平学校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年轻的、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重量级的学术带头人,实验室条件有待改善、承担的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的重大项目较少等等。
规划如下:(1)水污染控制方向: 重点发展以下几个专题:
纺织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及一体化教学科研平台 膜分离方向 高级氧化技术 生物处理与处置
(2)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方向 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处理与资源化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清洁生产
(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方向:
建立废气综合处理实验平台装置迫在眉睫
三、实验室建设
针对现有试验体系的不足,从紧到松,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五年规划,初步建成本硕博一体化、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系统化培养、研究能力和工程能力全面培养创造性实验体系。建成1-2两个国家级工程中心或实验室。
(1)环境工程各专业方向实验室系统提级(2)专业各方向综合实验室建设(3)仿真验室建设
(4)工艺模拟设计实验室建设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以后五年内必须认真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借评聘分离、按需设岗、按岗实行岗位特殊津贴的激励政策,广开门路,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我校工作,并实行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以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2011~2015年拟引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博士2-3名,教授1-2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博士2-3名,教授1-2名;水污染控制博士1名,著名教授1名,监测方向的教授(最好是博导)1-2位,博士1名。
(2.)以“人才工程”为龙头,实现“以人才争项目,以项目促进基地建设,以基地聚人才”的良性循环,稳定学术队伍是良好的学术氛围和高水平的研究基础。我们将充分利用第四期重点学科的资源,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现有的实验条件,建设具有特色的实验基地并对外开放,以此凝聚人才,以人才争取各类课题,以课题的研究与完成促进基地的进一步建设;(3).在未来的五年之内,基本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以高学位、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的颇具攻坚能力的师资队伍。
五、最近1年急需的大型仪器和平台建设
孔结构分析仪(元设备已经怀了,一年都没有修好)、液相色谱(用的人太多,排队过长)、PCR,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高倍数电子显微镜、冷冻干燥器等。6经费预算
六、年各方向一揽子建设计算经费如下: 水污染控制大约每年需要200万元 大气污染控制150万元 固废150万元 监测150万元
第三篇:法商学院学科建设情况
法商学院学科建设情况汇报
一、师资队伍情况
现有教师50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7名,博士23名。有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人员1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院级名师10名。
二、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
方向:
1、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地方院校组织管理、高校产学研、大学德育等。
2、马克思主义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公平效率研究、民主宪政实践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
现已经开始启动法学、经济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准备工作(9.22工程)。
特色: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注重学科内涵发展
三、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
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省科技厅项目和其他项目5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主编教材、出版专著20余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武汉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省级以上学会优秀论文奖30多项。2010年,学院年科研经费达到130万元。
四、科研平台
有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产学研分中心)。有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所、经济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有一个化工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心。
五、研究生培养情况
现有已毕业硕士研究生6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22名。
第四篇:烧伤学科建设
烧伤、小儿外科学科发展建议
现状:
一、人员:胡启翔,整形美容科、烧伤外科、小儿外科。发展方向:整形美容、皮肤外科、激光美容。
王志刚,烧伤外科、整形外科、伤口门诊、小儿外科。发展方向:烧伤外科、整形外科、王建军,小儿外科、烧伤外科、伤口门诊。发展方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
刘韬,烧伤外科、伤口门诊、小儿外科。发展方向:烧伤外科、伤口门诊。
刘锵,小儿外科、烧伤外科、伤口门诊。发展方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
郝朝辉,小儿外科、烧伤外科、伤口门诊。发展方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整形外科。
孙英杰,烧伤外科、小儿外科。发展方向:烧伤外科、小儿外科
石慧,伤口门诊
二、学科人员:
1、烧伤外科:⑴学科带头人:胡启翔、王志刚
⑵技术骨干:王建军、刘锵、刘韬 ⑶住院医师:郝朝辉、孙英杰
2、小儿外科:一般工作:胡启翔、刘锵、王建军
3、整形外科:胡启翔、王志刚
4、皮肤外科:胡启翔、王志刚、王建军、刘锵
5、激光整形:胡启翔、段风燕(护士)乌云(护士)
6、伤口门诊:同烧伤外科团队
三、学科建设:
1、烧伤外科:已经有良好人员团队,项目都已经完成,初具规模,能完成本市突发烧伤事件急救,良性循环
2、小儿外科:没有形成好的人才梯队,缺乏过硬护理团队、没有小儿ICU,收人不能适应全成本核算,要发展需领导特殊支持
3、伤口门诊:发展势头良好,感谢尹院长的大智大慧,拍板支持
4、整形美容门诊:⑴整形外科、⑵美容外科、⑶皮肤外科、⑷激光整形美容
增加好的激光设备马上即可,发展势头良好,加强管理,任命一位护士长,用好的制度和工作流程,下决心响应院领导号召,做好工作,让群众满意、领导好评,目前为节约成本先任命一位管理人员
四、友邻科室
1、皮肤科:皮肤常见疾病的诊治→皮肤疑难重症的诊治并形成团队→多余医师培养皮肤美容、激光治疗皮肤病→皮肤美容→激光美容
皮肤外科有普通外科2年以上基础的外科医师经过培训4---6年的专科训练→独立工作,但皮肤外科效益不好。
2、眼科:做双眼皮非法,不专研自己的业务
3、口腔科:唇裂
第五篇:加强薄弱学科建设(范文模版)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西流河一小薄弱学科管理工作总结
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是中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宗旨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这种相对薄弱的地位得不到改变,就不可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基础教育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必须加强。
为了消除学校发展的障碍,今学年学校把教学工作的重心下移到了薄弱学科建设上,努力提高薄弱学科教师的教学成绩,从而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所谓薄弱学科,是指是体、音、美、劳等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的课程,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根本的原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为主观原因,大家认为薄弱学科不统考,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二为客观因素,农村小学既缺师资,又缺购置教学设备所需的资金。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有利于均衡各学科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为了将薄弱学科的建设落到实处,收到理想的效果,现将学校加强薄弱学科建设的做法简单做以介绍:
一、加强组织领导,尽力建设一支学科完备的队伍 学校成立薄弱学科教学领导小组,从而第一次将薄弱学科的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
要保证开齐开足课程与课时,首先必须解决师资问题。我校师资补充不足,班额大,教师结构年龄偏大,知识与理念更新缓慢,教研活动实效性不高。这些都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谈不上配备专职的小学科教师,尤其是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更是奇缺,等上级分配可望而不可及。校委会一班人认为:“等米下锅,不如找米下锅。”矬子里选将军,宁愿语数外老师分配相对薄弱些,我们也要尽最大可能挤出专任教师来。缺美术教师,我们将一位平时爱写好画的教师选上讲台;没有音乐教师,我们利用启明星工程的契机,从城区选一位音乐教师来我校任教;专职体育教师人员不足,我们安排一位青年老师参加转岗培训,找两位平时爱好体育的教师加以充实;经过一番努力,一支各学科齐备的教师队伍基本上组建起来。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为建设好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我们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加强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了培训:一是知识培训,给教师“充电”。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加强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每周安排5小时的自学时间。二是业务培训,我们采用“校内传帮带,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着重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教学手段方面进行培训和经验交流,大力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全面实施“一帮一”工程,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为确保薄弱学科教师队伍的稳定,我们规定非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换薄弱学科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学校尽量让薄弱学科教师专职化,不担任其他兼职。在职称评定与论文、优质课方面,也做到大科目小科目同等对待,以解除这些薄弱课程任课教师的后顾之忧。这一规定,为开展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保证薄弱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加大投入力度,创建一个条件优越的教学环境 几年来,我们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坚持提留专项经费,用于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学校从各方面为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方便,添置标准乒乓球台3个、小学生标准篮球架1套。为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先后添置钢琴1台、“雅马哈”高级电子琴2台、并组建了一支鼓号队,添置服装、道具等。
三、强化管理措施,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增加对薄弱学科硬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加大对薄弱学科教学软投入的力度,加强对薄弱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在管理上,讲究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努力使薄弱学科教学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理顺关系,分清职责 前几年,我们学校也成立了一些学科教研组,但它们只负责承担对统考科目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指导的任务,而体、音、美等小学科没有具体划归哪个小组负责管理和指导,关系未理顺,分工不明确,因而教学、教研上的管理就流于形式。为了加强这些薄弱学科的管理,从2011年秋季起,我们结合实际,特别成立了体卫艺教研组,直接隶属教导处,由体卫艺任直接挑头,协调管理学校薄弱课程实施,这样就使各个小学科归口了相应的教研组管理,体卫艺教研组就负责承担对相应小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的任务。
(二)强化措施,把好关口
为了加强薄弱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一是严把教学时间关。鉴于以往小学科课时挪作他用的现象,我们作出明确规定,今后出现类似的情况,除批评教育外,还要给予相关人员以经济处罚。二是严把过程管理关。我们一改过去的做法,变终结目标为形成目标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抓开学前的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二抓期中的进度检查、典型教例及计划的实施;三抓学期末教学工作的评估表彰与经验总结,避免平时教学工作的形式化倾向。三是对于薄弱学科的考试问题,我们与统考科目一样提出严格的要求。
以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四是严把奖惩结算关。我们将薄弱学科的教学效果与统考科目一起纳入教学奖惩结算关。学校将每人的校发部分工资全部拿出作为教学奖。我们还规定,师生在薄弱学科竞赛中获奖与统考科目一样实行奖励,并与教师晋级、评模、评优严格挂钩,一视同仁并适度倾斜。
(三)把握标准,科学评价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对于薄弱学科的教学效果评价问题,是我们搞好薄弱学科教学管理的关键和难点,尤其是对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质量的评价,更是难以把握标准。我们采取了“点面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以及“竞赛与考试结合”的三个结合的原则实施评价。即为了减轻学校结算奖金的工作量,我们让全体学生参加音、体、美劳等科目的考试,在质量结算时抽取各班学生总数的20%作为结算对象,这就叫“全员考核,取点结算”。我们将平时的教学常规检查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与期中、期末学生的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参与考核。我们还将“教师教学满意率”调查结果作为质量考核的参与依据之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研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评价方案”,改变以往主要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的弊端,以此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调动薄弱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校校沟通,为学科顺利实施拓宽有效途径 学科间发展不均衡,有强势学科,也有比较薄弱的学科,重语数外、轻音体美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科学考核薄弱学科及其教师,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新课改形势下,学校如何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尚且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特别是对薄弱学科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仍然没有做到科学合理。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尽力帮助薄弱学科顺利实施。
构建高效课堂: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注重典型的指导作用和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相互借鉴经验,努力探讨构建不同形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法指导的研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实现资源共享:借鉴兄弟学校在薄弱课程实施管理方面的经验;在教研设备、师资、软件等方面开展互助共享活动;在集中教研、集体备课方面共同商讨,分工突破。努力实现优势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增加相互学习探讨的机会,加强先进教学理念的及时交流、沟通,并用于教学工作实际中。
推出典型现场:强化首席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学科引领和指导作用。开展优秀案例交流、观摩课研讨以及师带徒等活动,促进各学科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总之,尽管我们农村小学真实的存在着“薄弱学科”,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实我们什么都不差,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是最全能的多面手,其他教师会做的我们也会做,城市教师不会做的我们还会做。而且只要我们下决心要走到时代的最前沿,永远最快地更新着自己的知识,我们的能力甚至左右着学校学生的发展程度与方向,这也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只需那么一点点的努力,需要多那么一点点的用心,需要我们所有教师团结协作,需要我们有一点点更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坚持日积月累的行动,有“薄弱学科也会有大作为”的决心。别人能做到,我们一定也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