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4 21:0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第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全面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人民银行党委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和要求,积极组织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特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持。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4〕42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经营管理比较规范、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收益相对稳定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采取灵活方式确定承贷主体,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的原则,简化审贷流程,确保其合理信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农机具、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农田整理、农田水利、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等农业生产用途,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意见》强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合理确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利率水平和额度,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拓宽抵质押担保物范围。对于地方政府出台了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政策以及通过抵质押或引入保险、担保机制等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利率原则上应低于本机构同类同档次贷款利率平均水平。对于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农田整理、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可以提供3年期以上农业项目贷款支持;对于从事林木、果业、茶叶及林下经济等生长周期较长作物种植的,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要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经营规模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资金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案。

《意见》明确,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形式,可选择部分农业生产重点省份的县(市),提供“一对一服务”,重点支持一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其他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小额贷款公司,也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信贷管理体制,优化信贷管理流程,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意见》指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信贷政策实施方式,支持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对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要在发放支农再贷款、办理再贴现时给予优先支持。深入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情况纳入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以评估引导带动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意见》提出,要拓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对经工商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达到企业化经营标准、满足规范化信息披露要求且符合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发行条件的新型家庭农场,可在银行间市场建立绿色通道,探索公开或私募发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三农”贷款,加强对募集资金用途的后续监督管理,有效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资金来源。鼓励支持金融机构选择涉农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存量资金,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完)

附件: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易商协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精神,扎实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当前实现农村农户经营制度基本稳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结合的重要载体。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实现“四化同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历史地位,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利率、期限、额度、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创新,合理调配信贷资源,扎实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项金融服务工作,支持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二、切实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经营管理比较规范、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收益相对稳定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采取灵活方式确定承贷主体,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的原则,简化审贷流程,确保其合理信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重点支持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农机具、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农田整理、农田水利、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等农业生产用途,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三、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有效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对于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根据市场化原则,综合调配信贷资源,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对于地方政府出台了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政策以及通过抵质押或引入保险、担保机制等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利率原则上应低于本机构同类同档次贷款利率平均水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之外不应附加收费,不得搭售理财产品或附加其他变相提高融资成本的条件,切实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满足农业生产周期实际需求。对日常生产经营和农业机械购买需求,提供1年期以内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1至3年期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对于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农田整理、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可以提供3年期以上农业项目贷款支持;对于从事林木、果业、茶叶及林下经济等生长周期较长作物种植的,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具体期限由金融机构与借款人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在贷款利率和期限确定的前提下,可适当延长本息的偿付周期,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林果种植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贷款,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贷款到期后适当展期。

五、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满足农业现代化经营资金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还款来源、贷款真实需求、信用状况、担保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最高额度。原则上,从事种植业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贷款金额最高可以为借款人农业生产经营所需投入资金的70%,其他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贷款金额最高可以为借款人农业生产经营所需投入资金的60%。家庭农场单户贷款原则上最高可达1000万元。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用评定基础上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增加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

六、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质押担保物范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经营规模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资金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案。对于种植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重点开展农机具抵押、存货抵押、大额订单质押、涉农直补资金担保、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等业务,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创新产品;对于种植经济作物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探索蔬菜大棚抵押、现金流抵押、林权抵押、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对于畜禽养殖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重点创新厂房抵押、畜禽产品抵押、水域滩涂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对产业化程度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资信情况良好、资金周转量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积极发放信用贷款。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主动参与制定辖区试

点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推动辖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专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产品,配置足够的信贷资源,创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七、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环境,鼓励各商业银行大力开展农村支付业务创新,推广POS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支付业务,多渠道为家庭农场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支持农村粮食、蔬菜、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各类专业市场使用银行卡、电子汇划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探索依托超市、农资站等组建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深化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进一步丰富村组的基础性金融服务种类。完善农村支付服务政策扶持体系。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的信用采集和评价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与信贷投放相结合,探索将家庭农场纳入征信系统管理,将家庭农场主要成员一并纳入管理,支持守信家庭农场融资。

八、切实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要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农业发展银行要围绕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模式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积极支持农村土地整治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银行要充分利用作为国有商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的特殊优势,创新完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产品,探索服务家庭农场的新模式;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大对“三农”金融业务的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县以下机构网点功能,不断丰富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产品。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形式,可选择部分农业生产重点省份的县(市),提供“一对一服务”,重点支持一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其他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小额贷款公司,也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信贷管理体制,优化信贷管理流程,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九、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综合考虑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加县域资金投入,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对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要在发放支农再贷款、办理再贴现时给予优先支持。通过支农再贷款额度在地区间的调剂,不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倾斜,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粮食主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

十、创新信贷政策实施方式。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与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示范县创建工作有机结合,推动涉农信贷政策产品化,力争做到“一行一品”,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

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政策的引导作用,提高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愿和能力。深入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情况纳入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以评估引导带动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十一、拓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对经工商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达到企业化经营标准、满足规范化信息披露要求且符合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发行条件的新型家庭农场,可在银行间市场建立绿色通道,探索公开或私募发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三农”贷款,加强对募集资金用途的后续监督管理,有效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资金来源。鼓励支持金融机构选择涉农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存量资金,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十二、加大政策资源整合力度。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积极推动当地政府出台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风险奖补政策,切实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由政府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或在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中拿出专项额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办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的合作,适当扩大保证金的放大倍数,推广“贷款+保险”的融资模式,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农村集体资产有序流转的风险防范和保障制度。

十三、加强组织协调和统计监测工作。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机制,确保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政策落到实处。要积极开展对辖区内各经办银行的业务指导和统计分析,按户、按金融机构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季度统计报告,动态跟踪辖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要密切关注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形势、供需情况、市场价格变化,防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风险。

请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相关金融机构,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有关落实情况和问题要及时上报总行。

中国人民银行

2014年2月13日

第二篇:家庭农场等将成农业发展主体

家庭农场将成农业发展主体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将是以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农业机械化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化为导向的新型精细化农业。农业已经衍变出了专业化、职业化和现代化、社会化等特征,在此现状下,金融如何能够满足行业发展已是迫在眉睫的议题。“中原地区(河南、山东)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如何更好让生产资料为农业服务,将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业各细分领域迅速发展,吸引了包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在内各类机构的积极投资。近几年,中国农业领域的投资累积达上亿美元。其中,以农业(种植业)占得比重最多,而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又是目前较为吸引资本关注的热点。目前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一部分高管高调宣布将进军农业领域,以水果种植为切口开始介入,因而在把住进口粮食数量的红线前提下,开发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实现农业商品化。

第三篇: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及启示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及启示

摘 要:本文分别选取了基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典型金融服务案例,并提出强化产业链金融服务理念,提高服务粘性;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尽快做好顶层设计,指导业务规范发展;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降低交易成本等建议,旨在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4(5)-0074-03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提出要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关系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户增收。新疆巴州是我国最大的州,总面积4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0万,其在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巴州经济仍然是典型的农业经济,2013年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3.23%,年末涉农贷款占比76.14%。2013年末,巴州共有68个经注册的家庭农场、1547家经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856个有金融机构贷款的专业大户、91家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7家、自治区级63家、地方级31家)。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典型案例

(一)家庭农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模式。2013年3月,新疆首个经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即尉犁县红旗家庭农场落户巴州,注册类型为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注册资金2500万元,占地面积580亩,以家庭经营为主,主要经营林果、蔬菜的种植和销售,有15人从事生产经营管理,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2013年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投资项目包括70座蔬菜大棚、果树苗、桃树、杏树葡萄及红枣等,能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反季节无公害、绿色林果种植产业的发展。预计4-6年收回投资成本。2013年10月,农场首批无公害蔬菜上市,当年实际利润100万元,2014年预计利润800万元。

1、政府大力支持。2013年,当地政府专门出台土地流转补贴办法,20亩以下、5年期以上经备案的土地流转合同,政府按每年每亩50元的标准给流出方补贴,同时在促进就业、住房租购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对土地流入方,则在农业项目争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经营规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红旗家庭农场成立前后,共有35户农民按照一亩地一年1000元的标准,将共计580亩的土地按照20年期限流转给农场。另外,当地政府还给予农场钢架结构大棚每亩2.5万元的补贴,给予每亩大棚特色农业补贴1万元,大棚卷帘机则可享受30%的农机补贴。

2、金融机构积极支持。虽然红旗家庭农场注册类型为个人独资企业,但是成立之初,各项财务数据完整性、规范性不足,客观上造成金融机构无法以家庭农场为承贷主体。在此情况下,当地农村信用社以红旗家庭理事会三个成员为承贷主体发放1500万元的贷款,这笔贷款的书面合同承贷主体虽然不是红旗家庭农场,但合同规定贷款必须全部投入农场经营。

(二)专业合作社:基于人民银行民贸贴息和金融机构兵团团场担保的和静模式。和静县是巴州畜牧业、种植业规模化经营程度较高的一个县,截至2013年末,当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06户,其中种植、养殖、农机、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分别为154户、125户、15户、12户。为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当地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创新推出了金融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和静模式。

一是人民银行主动作为,加大贴息力度。人行巴州中心支行积极加强民贸贴息贷款政策宣传,与当地政府部门对接,支持当地23家专业合作社申报为民品民贸贴息名录企业,不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民贸贷款贴息力度。2011-2013年,累计贴息达894万元,惠及20家合作社。

二是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推出团场担保模式。在团场管理方式下,土地为团场所有,生产加工采取统一购买农资、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统一分配经营成果,农户生产资金流向清晰。同时,团场职工(农工)利益结合紧密,违约机会成本高,违约率非常低。在此情况下,和静县农村信用社针对合作社抵押资产不足、财务规范程度不高等的现状,推出了“团场担保”贷款模式,由各团场为所属合作社的贷款进行全额担保。“团场担保”具有担保信用级别高、稳定性强的优势,由此带来贷款利率的全面下调。截至2013年末,和静县信用社采取团场担保方式向23家合作社发放贷款3.05亿元,其中2.74亿元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仅为6%,远低于抵押贷款利率和小额农户贷款利率。

(三)种植大户:棉花种植专业大户+签约企业+第三方担保。2013年,巴州棉花种植面积达345.36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6.88%,棉花产量49.86万吨,同比增长6.8%,棉花已经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棉花种植专业大户资金需求巨大。借款人杨某从事棉花种植6年,在当地有13100亩土地承包租赁合同,是典型的专业大户。2014年所需资金为3013万元,向农行申请贷款1000万元。农行调查后得出,杨某家庭总资产4272万元,其中13100亩土地经营使用权市场价值3771万元,借款人1000万元的申请符合制度规定。据此,农行同意为杨某发放1000万元的一年期农业专业大户贷款,执行利率为同期基准利率上浮40%,符合双方的风险承受能力。

2、签约企业控制资金流向。借款人与银莱棉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棉花种植收购合同。农行、借款人及棉业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规定借款人棉花出售款项无例外全额优先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由棉业公司直接划入借款人还款账户。

3、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巴州巨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当地一家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与农行有着长期的良好合作基础,2014年被农行评为“A-”级信用企业,担保能力为8500万元,且无对外担保、无贷款、无银行承兑及票据贴现余额。经三方协商后,该公司为借款人提供了全额担保。

(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基于订单农业的全方位服务模式。新疆是世界番茄主产区,种植面积近120万亩,是全球三大番茄种植和加工中心之一,是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番茄加工这一红色产业链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更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新疆农业银行某支行针对红色番茄产业链的特性,按照“依托龙头,锁定农户,集中放款,封闭监管”的原则,主动为当地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丁丁食品有限公司量身订制“龙头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金融服务模式,助推企业加快发展,帮助农户实现增收。

主要做法:一是开发农业大户信贷产品,单户最高贷款额可达1000万元,可有效解决解决不同规模农户的贷款需求。为确保贷款用于农业生产,发放农户贷款后,资金将直接进入丁丁食品公司的账户或相关农资店账户。二是基于部分农户没有土地证、房屋手续不齐全,出现的抵押贷款难现状,创新推出“公司+农户”保证担保信贷业务,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三是为公司番茄收购,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民贸贴息贷款及季节性收购贷款等,其中,对公司的季节性收购资金贷款发放后,直接向番茄种植农户统一兑现产品款,在扣除农户的贷款本息后,再划转到农户的惠农卡账户中。四是在公司安装移动POS机及转账电话等电子机具,提供代发工资、理财产品、结汇、产品款兑现等基础性金融服务。针对农户日常生活的资金需求,以惠农卡为载体,向农户提供存取款、转账、个人理财等基础金融服务,不断巩固“龙头企业+农户”的服务模式合作基础。

成效:在“龙头企业+农户”业务模式支持下,2013年农业银行某支行累计为公司109个订单签约农户发放贷款2.93亿元,累计为公司发放贷款8900万元。公司在新建生产线、项目改扩建、技改、番茄采摘收储等环节均及时获取了资金支持,20个订单农户已由过去的小农户已经发展为“大户”,种植面积从500亩到5000亩不等,贷款需求动辄上百万,有的可达1000万元。

二、启示

(一)强化产业链金融服务理念,提高服务粘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本质是完整的产业链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作为“核心企业”,持续辐射和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和农户发展,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研究开展“新型主体+农户”、“核心企业+小微企业”等供应链金融服务,整合产业链上的信用资源,不断巩固新型主体与上下游企业及农户形成的利益联接关系,为产业链上的经济主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粘性。

(二)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一是建立针对新型主体的专业化融资性担保机构,考虑通过新设或由实力较强的担保机构增设子公司,提供专业化担保服务。二是进一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障能力,提高新型主体抗风险能力。三是推动地方政府出台对新型主体贷款的风险奖补政策,进一步分散风险。四是注重银行与保险的合作,推出与新型农业经营特点相融合的银行-保险产品。

(三)尽快做好顶层设计,指导业务规范发展。一是尽快出台《家庭农场管理办法》,明确家庭农场的概念、注册要求、主管机构、管理责任、信息披露规则,确定税费、土地、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政策内容,促进家庭农场规范发展,积极引导优质家庭农场逐步向企业经营发展,降低金融机构管理成本。二是进一步明确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营机制,及时将没有持续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数据失真的合作社清理出市场,对国家级、省级示范社给予政策扶持,促进金融机构加强与示范社的对接。三是金融机构要尽快制定针对新型主体的金融服务方案,明确准入标准,确定特殊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专业化程度。

(四)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降低交易成本。建立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一是将土地、林权、设备和股权、房产等抵押登记部门集中,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对土地等新型主体持有的主要资产全面确权后,集中发布信息,降低金融机构信息获取成本。三是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担保基金,由中心统一管理。四是搭建土地等生产要素流转平台,规范流转程序,提高流转透明度和效率,降低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贾强.金融支持农业组织方式创新与制约:绥化实证[J].黑龙江金融,2013,(11):35-36。

[2]彭日东,李春力.吉仁其木格对金融支持鄂尔多斯市新型农业经营情况的调查[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12):39-42。

[3]商文瑜.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调查与建议[J].西部金融,2013,(10):66-68。

[4]孙丽梅.新型农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制约因素及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11):47-49。

[5]周海.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遇到的障碍及破解[J].黑龙江金融,2013,(11):12-14。

The Typical Cases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Operating Main Body and the Enlightenment

DING Bin

(Bazhou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Korla Xingjiang 841000)

Abstract:The paper respectively selects the typical cases of financial services based on the family farm,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major farmers, leading enterprises of agri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chain of financial services to improve service viscosity, building a multi-level risk-sharing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ervices, striving to work out the top design to guide business’s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rural property rights trading center to lower transaction costs and so on,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beneficial ideas for financial support for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operating main body.Keywords: rural finance;new type of agriculture;operating main body

责任编辑、校对:杨振峰

第四篇:对某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考

对**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考

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为了及时掌握**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从总的情况来看,**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覆盖面广,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金融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但各经营主体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1)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

**县目前已创办各类合作社143家,共有社员17,321人,仅占全县农民总人数的12.4%。注册资金104.76万元。已创建省级示范社1家、州级示范社4家、县级示范社1家。覆盖全县六大主导产业全覆盖和乡(镇)发展无空白。主要问题是发展规模小、合作层次低、外部环境差。

**县至今还未发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借款人的贷款,农村信用社已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2014年对专业合作社社员发放贷款300万元。主要是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等金融产品创新难于破解,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日益显现。

(二)产业龙头企业情况

**县目前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农,其中省级1家,州级12家,县级6家。2013年资产总额6.7亿元,销售收入3.52亿元,实现利税1,053万元,带动农户52,347户,带动农民增收17,921万元,户均增收3,423元。主要问题: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二是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够规范和紧密。三是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力度不够。四是引进龙头企业力度不够。

至2014年5月末,19家龙头企业贷款余额为5,989万元。比2013年末减少319万元,但**县农业银行已授信和正在办理中5,800万元。据农业部门2014年初对12家贷款需求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统计情况看,贷款总需求为21,2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贷款需求9,8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11,481万元。

(三)专业大户情况

至2013年末,**县农业部门认定的只有种植粮食大户只有1家;养殖方面,全县在建的万头生猪养殖场2个,牛羊生态养殖园区2个;建成千头生猪养殖场12个,千头肉牛养殖场1个,千只肉羊养殖场2个,百头肉牛养殖场3个,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2个,特色养殖基地3个,家庭牧场13个,重点户431户,畜产品流通大户214户。现有注册畜牧企业17户,注册资金4,200万元,其中龙头企业4家。2013年实现畜牧业产值7.9亿元。主要问题:一是畜牧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较低。二是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三是畜禽品种开发利用不充分。

2014年5月末,全县畜禽等养殖贷款9,576万元,2014年新发放3,401万元,其中畜牧贴息贷款700万元。**县从2013年起,县政府制定了《扶持畜牧产业发展贷款贴息实施办法》,由县财政每年列入预算资金50万元按年利率5%进行贴息,农村信用社承贷,发放1,000万元的扶持畜牧产业贷款,重点扶持符合**县畜禽规模养殖场、重点户标准的畜牧产业项目。

(四)家庭农场情况

从农业部门上报的家庭农场调查统计表情况来看,全县上报数为25家。**县在工商进行注册登记为家庭农场的有两户,一户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一户为个人独资企业。**县还未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未开展家庭农场的申报认定工作。

二、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大意义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发展。充分体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应对当前农业经营方式面临新挑战的有效举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当前保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结合的重要载体。要充分认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历史地位,积极创新,合理调配信贷资源,扎实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

(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一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创造先决条件。二是建立覆盖范围较广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各乡镇、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开展流转信息登记发布、土地产权评估、合同签订签证、法律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促进土地有序健康流转。三是规范和依法流转,加大奖补支持力度,鼓励承包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

(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新增惠农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设立专门补贴种类进行补贴;安排财政预算资金,扩大对符合规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贴息范围;二是落实用地用电政策;三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四是对于地方政府出台了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政策以及通达抵押质押或引入保险、担保机制等符合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贷款,利率原则上应低于本机构同类同档次贷款利率平均水平。

(四)加强服务与管理,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服务支撑。二是强化管理,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作。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推行订单农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模式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五)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

一是争取大型银行到**县设立分支机构,争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到**县设立村镇银行,引进外来投资人参与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的设立。二是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六)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各金融机构要结合辖区实际,简化信贷程序和手续,充分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合理确定贷款额度。针对不同类型、不现经营模式的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资金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案。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开展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采取定时定点服务、自助服务终端,以及深化惠农支付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式。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POS机等支付服务。通过折转卡等方式,提高农民银行卡持有量,引导和带动农民用卡、刷卡,提高农村非现金支付比例。

(七)拓宽抵质押物担保物范围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慎重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积极推广经营主体联保互保、农户联保、应收账款质押、厂房抵押、畜禽产品抵押、农机具运输工具抵押、大额订单质押、承包土地收益权等抵押担保方式。

(八)健全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一是可由政府出资、引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或担保基金,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担保业务。二是建立互助型担保组织,大力推行贷款联保组织,通过互保互益共担风险的形式提高获贷能力。三是探索建立合作性的村级融资担保基金。

(九)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

进一步完善政策性保险,逐步增加保险品种和扩大覆盖面,如主要畜产品、森林保险等。提高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创新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险种。切实提升对农业生产经营的保障支撑水平。

(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继续组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加强征信宣传教育,坚决打击骗贷、骗保和恶意逃债行为。

第五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对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对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

字号 大 中

小文章来源:金融市场司 2006-08-16 17:48:00

关闭窗口 银发 〔2006〕 287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以下简称国发5号文件),切实做好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国发5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做好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工作

国发5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民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银行系统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要围绕深化金融改革、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着眼于支持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做好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工作。要深入基层,加强金融知识和相关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状况的专题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农民工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改进和加强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工作。

二、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各金融机构要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5号)的规定,加强银行账户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相关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的业务管理。对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指定设立工资保证金专户或要求在指定账户中预留工资保证金的,要积极予以配合。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事业单位,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具体惩戒措施,并按规定及时将相关信用信息录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

三、积极探索支持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措施,支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相关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和完善符合职业教育培训特点的贷款管理办法,对农民工和农村适龄青年在就业有保障、国家认证的教育培训机构接受一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的,可探索采取由教育培训机构统一“承贷承还”的办法,向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或农村适龄青年提供商业性助学贷款服务。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农村适龄青年参加正规职业教育发放助学贷款。相关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做好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助学贷款发放管理工作,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同时,要大力支持面向

农民工和农村适龄青年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机构改善办学条件和扩大农村招生规模,发展订单式培训,提高职业教育培训能力,为更多的农民工和农村适龄青年接受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就业。

四、完善支付结算服务,为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及时汇兑提供技术保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272号)的精神,推进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系统加快发展,积极协调指导各地农村信用联社加快开发和完善省内农村信用社通汇系统,畅通农村支付清算渠道,提高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效率。总结贵州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经验,加快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大力支持城乡支付结算创新,积极探索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实际、农民喜欢的支付结算服务品种,方便农民工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完善支付结算业务代理制,畅通农村金融机构的汇路,增强支付清算系统为农民服务的功能。

五、发挥信贷政策的积极作用,扩大农民工就业市场的容量

各金融机构对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企事业单位符合信贷原则的贷款需求,应按照政策规定积极提供信贷支持。进一步拓宽信贷服务领域,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担保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探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支持有实力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加强外汇管理和政策宣传,为出国务工农民提供优质外汇服务。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活跃农村消费市场。着力完善农村金融生态,增加农村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其辐射拉动作用,扩大农民工就业市场容量,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将本意见转发至辖区内相关金融机构,并会同有关部门参照本意见精神及时研究制定符合辖区实际情况的具体实施办法。对本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告总行。

中国人民银行

下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