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为积极学习县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经验、新技术和新思路,探索和寻找适合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和路子。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8月6日至8月14日,县委、政府组织党政考察团一行25人到蒙自、开远、通海、易门、泸西、罗平六个县进行了实地考察,作为农业职能部门,着重考察了上述五个县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重点是蔬菜产业的发
展政策,试验示范样板以及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市场营销情况等。
具体参观了蒙自农业科技示范园,蒙自万亩石榴园,通海蔬菜基地、蔬菜保鲜、蔬菜市场体系建设以及通海县农业局蔬菜示范基地,易门县2000亩蔬菜基地以及蔬菜真空预冷保鲜体系建设,泸西兰天公司彩椒基地,罗平油葵、万寿菊、脱毒姜基地以及慷葆绿色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
采取看听的方式,看:主要是看基地、看规模、看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看新品种试种情况。听:主要是听取当地党委、政府介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扶持政策、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效益情况,听取农业部门介绍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情况以及如何引导农民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情况等,从总体情况来看,通过参加这次县委、政府组织的考察,大体了解了外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法,在思想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受到了很大启发,得到的体会很深,进一步的了解到我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地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于鞭策农业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调整工作思路、在结构调整中注重“实”字上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同时已感受到压力很大,俗话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这是摆在农业部门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应学习借鉴的经验
1、重规划。针对“两广”夏季蔬菜因气候炎热而难予栽种的实际,为做到合理安排作物及播期,打好时间差,获得较好的种植效益。蒙自、易门、通海、罗平都分片区实行了总体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例如,罗平县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区域优势,合理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形成了城镇、城郊,坝区、河谷槽区,低热河谷槽区,山区、半山区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带,使农民的人力、物力资源得予合理配置,建立名特优新品种开发—冬早蔬菜—养殖业三位一体的产业带。另外,他们在规划上都是围绕市场需求,着眼于大中城市,一定程度地缓解了供求矛盾。
2、真投入。在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选择的关系,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的关系,以特色求市场,靠优质服务占领市场,显得极为重要。例如,易门县为确保蔬菜产业的顺利发展,政府投资300万元先将冷库建立起来给老板租用,现正在考虑逐步将产权有偿转让给老板。通海县为鼓励菜农建大棚,政府实施了农户每建一亩大棚补助3000元的政策,对年营销量1000吨、5000吨、万吨以上的大户都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从总体情况看,在扶持上他们都是采取扶两头,一是对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政府都安排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扶持;二是对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户和企业都在政策(税收)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3、新机制。产品生产出来后,总是要通过营销环节进入市场,如果机制不活,就会形成产销脱节,寻求不到市场。通海县在这一方面做得较为灵活,采取县里面设立蔬菜协会,由科技人员、行政人员、老板和菜农组成,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然后再按片区分设若干个专业协会(合作社),这样就把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个环节都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有关行政部门只是履行引导、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整个市场风险都由协会来自行承担,真正做到了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市场经济体制已初见雏形。
4、强科技。科技是一个产业的重要支撑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产业的发展更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离不开职能部门,从考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一是相关部门给予积极的配合,二是乡级农科人员全部用于抓结构调整项目落实,技术指导和相关咨询服务,保证了学有所用,技术专长得予有效发挥,三是大胆的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如通海县每年都将引进200—300个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四是给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创造空间(我县至今还无高级职称人员),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他们研究在一线、指导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使一些新品种很快就得予推广。
5、引龙头。每个产业的发展总是需要龙头来带动,这在考察的几个县当中各有千秋,蒙自县是围绕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吸引龙头企业(走进来)→带动产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易门县是先请进来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带动产业规模发展→满足市场需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引龙头时,有关部门(农业、科技、乡镇企业、招商局、地方党委、政府)通力配合、共谋发展,竭尽全力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龙头企业留得住、得发展。
6、抓“实”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一旦规划出来后,就得结合实际分步实施,不能随心所欲违背市场规律和脱离实际,想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这样就会乱了阵脚。从通海、蒙自、罗平、易门几个县实施的情况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选准了主导产业后齐上阵抓落实,使之发展一项成熟一项,形成了一个县上领导亲自抓、乡(镇)领导主持抓、农业部门具体抓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扼制了只听见唱功、而不见做功的现象滋生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间。
二、体会和收获
这次考察,通过看了外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与我县的现状相比后感受很深,在找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接触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从中也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取得了一些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思想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虽然我县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在主观上我们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是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的,敢想、敢闯、敢试、敢干的精神仍处于低迷状态,通过这次考察,外地在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思想新、起点高、步子稳的做法给我们农业部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为今后的工作找准了方向,明确了定位。
其次,领导重视,真抓实干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外地在抓农业、扶农业上是有思路、有行动,在巩固原有产业、做强做优现有产业、打造延伸产业链方面切实做到了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在“实”字上作文章、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把“一个产业,一个责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个配套政策,一个实施单位,一个考核办法”的产业路子落到了实处。
第三,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每一个产业在起步时总是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科学的引导,由于现阶段大部份农户还受一些老观念、旧思想的束缚,市场经济意识淡溥,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还很低。因此,发展项目一旦确定后,政府在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同时,相应承担了一定的风险,首先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通过一段时间的逐步引导,循序渐进,使群众主动树立参与意识,分步朝着市场化方向运作和发展。
第四,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正确处理好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的关系,科学指导与尊重农民选择的关系,这是结构调整的客观所在,由于农民常期受到“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和“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旧观念束缚,从考察的县市情况来看,每个产业在起步阶段都会受到一些阻力,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是,他们始终做到了给予投入,用于构建基础设施和实施试验示范,做出真正的“样子”给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切实抓住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要素,加大投入,扶强扶优。
第五,突出重点,巩固产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终落脚点。各地因自然条件、群众基础、经济基础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选择产业,突出重点上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跟着别人“屁股跑”,因此,在优化发展产业的布局上,各自有各自的重点,但总的都是遵循一条原则,就是“围绕市场调结构,突出特色创市场”。另外,在产业的发展上,都注重两个字,就是“巩固”,在巩固原有产业、培育后续产业方面的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三、今后工作建议
通过到外地去看现场,听介绍,应该说,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更新,作为农业部门深感压力很大,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实施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对今后如何工作谈五点建议。
(一)落实规划,确保措施到位。县委、政府已制定出了《西畴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县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的与乡(镇)配合,围绕大规划制定小规划,上下衡接,形成互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抓好落实。坚决杜绝只见规划不见措施,或是说“只见唱功,不见做功”的现象发生,一旦如此,产业结构调整将会与外地的差距越拉越大。
(二)加强配合,确保工作到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部门与部门间、部门与乡(镇)间,部门、乡(镇)与农民间的协调配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引导,向他们贯输市场经济理念;二是要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科技水平;三是要搞好服务,提供市场信息,真正使农户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四是逐步以县或乡为单位建立行业协会,实施管理、技术、信息、营销一体化服务,逐步树立协会驾驭市场的意识。
(三)试验示范,确保技术到位。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种植品种,这是获得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作为农业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只有不断的引进新技术和围绕市场需求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才能获取种植业的有效价值。对试验成功推广的品种加大技术指导力度。起步阶段就要确保在农户面前推广的成功率,这样才能够取得农民的信任,从而实现顺利推广,获取效益。
(四)强化规模,确保资金到位。产业散、乱、杂、小,在我县还较为突出,形不成规模,难以体现出效益来。为此,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进程中,应在规模上下功夫,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产业一旦确定,必须集中资金进行投入。可以借鉴外地的一些经验,就是扶两头,一是政府给予农户一定的扶持,因为一个产业在刚起步时,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将这些风险都转嫁到农户的手中,很容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所以,可采取政府已承担部份风险,取得农民的信任,从而推动产业发展。二是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给予一定的扶持,以确保得予顺利推广。
(五)引进龙头,确保产销落实到位。从外地的经验来看,有先发展产业吸引龙头的,有先引进龙头来发展产业的,从我县的情况来看,以产业来吸引龙头较为适合,因为,没做出什么东西来天天喊引进龙头企业这对我们结构调整很不利,搞半天可能会两手空空,从而与外地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只有做出点实的东西来,才能吸引一些龙头企业进来。另外,对龙头企业、农户和营销户要有激励机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样就不会造成生产和营销脱节,反而还会促进结构调整的进程。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的考察,就本人而言,是一次换思想的考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按照新时期、新农业、新思路的要求,切实发挥好农业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在实字上下功夫,努力使所做的工作有所起色。
第二篇: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2010-06-29 18:24:4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2)为积极学习县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经验、新技术和新思路,探索和寻找适合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和路子。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8月6日至8月14日,县委、政府组织党政考察团一行25人到蒙自、开远、通海、易门、泸西、罗平六个县进行了实地考察,作为农业职能部门,着重考察了上述五个县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重点是蔬菜产业的发展政策,试验示范样板以及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市场营销情
况等。
具体参观了蒙自农业科技示范园,蒙自万亩石榴园,通海蔬菜基地、蔬菜保鲜、蔬菜市场体系建设以及通海县农业局蔬菜示范基地,易门县2000亩蔬菜基地以及蔬菜真空预冷保鲜体系建设,泸西兰天公司彩椒基地,罗平油葵、万寿菊、脱毒姜基地以及慷葆绿色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
采取看听的方式,看:主要是看基地、看规模、看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看新品种试种情况。听:主要是听取当地党委、政府介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扶持政策、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效益情况,听取农业部门介绍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情况以及如何引导农民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情况等,从总体情况来看,通过参加这次县委、政府组织的考察,大体了解了外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法,在思想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受到了很大启发,得到的体会很深,进一步的了解到我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
外地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于鞭策农业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调整工作思路、在结构调整中注重“实”字上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同时已感受到压力很大,俗话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这是摆在农业部门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应学习借鉴的经验
1、重规划。针对“两广”夏季蔬菜因气候炎热而难予栽种的实际,为做到合理安排作物及播期,打好时间差,获得较好的种植效益。蒙自、易门、通海、罗平都分片区实行了总体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例如,罗平县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区域优势,合理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形成了城镇、城郊,坝区、河谷槽区,低热河谷槽区,山区、半山区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带,使农民的人力、物力资源得予合理配置,建立名特优新品种开发—冬早蔬菜—养殖业三位一体的产业带。另外,他们在规划上都是围绕市场需求,着眼于大中城市,一定程度地
缓解了供求矛盾。
2、真投入。在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选择的关系,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的关系,以特色求市场,靠优质服务占领市场,显得极为重要。例如,易门县为确保蔬菜产业的顺利发展,政府投资300万元先将冷库建立起来给老板租用,现正在考虑逐步将产权有偿转让给老板。通海县为鼓励菜农建大棚,政府实施了农户每建一亩大棚补助3000元的政策,对年营销量1000吨、5000吨、万吨以上的大户都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从总体情况看,在扶持上他们都是采取扶两头,一是对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政府都安排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扶持;二是对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户和企业都在政策(税收)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3、新机制。产品生产出来后,总是要通过营销环节进入市场,如果机制不活,就会形成产销脱节,寻求不到市
场。通海县在这一方面做得较为灵活,采取县里面设立蔬菜协会,由科技人员、行政人员、老板和菜农组成,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然后再按片区分设若干个专业协会(合作社),这样就把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个环节都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有关行政部门只是履行引导、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整个市场风险都由协会来自行承担,真正做到了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市场经济体制已初见雏形。
4、强科技。科技是一个产业的重要支撑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产业的发展更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离不开职能部门,从考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一是相关部门给予积极的配合,二是乡级农科人员全部用于抓结构调整项目落实,技术指导和相关咨询服务,保证了学有所用,技术专长得予有效发挥,三
是大胆的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如通海县每年都将引进200—300个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四是给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创造空间(我县至今还无高级职称人员),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他们研究在一线、指导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使一些新品种很快就得予推广。
5、引龙头。每个产业的发展总是需要龙头来带动,这在考察的几个县当中各有千秋,蒙自县是围绕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吸引龙头企业(走进来)→带动产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易门县是先请进来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带动产业规模发展→满足市场需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引龙头时,有关部门(农业、科技、乡镇企业、招商局、地方党委、政府
第三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的根本性变化,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了需求约束。在此形势下,农业进一步发展,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较快的调整,但是与变化更快的市场关系相比,却总是慢半拍。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变,我国农业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转变,农产品出现供给过剩,农民收入增加受到“卖难”和价格下跌的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
二、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特别是目前,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求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完全是政府的行为,是通过中央计划、层层下达任务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的诱导机制实现的,是农业生产者的行为和自下而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经营能力十分有限,市场发育离成熟完善的程度还相差甚远,加之农业特殊的产业特性,致使广大农民很难顺利实现结构的调整。这表明,目前微观决策与宏观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障碍。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关注我国农民人数众多、经济容量狭小和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一特点,既要看到市场化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利益,也要认识到市场经济对个体小农的冲击。
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利益问题,并在政策安排上有充分的体现。特别提出以下几点:1.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调整总量供求关系。2.保持农民利益,妥善处理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的关系。3.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优化调整,取决于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信号是否真实、准确,即在发展市场农业的过程中,价格信号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的核心因素,进而是引发结构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变化的基本动因。
三、进一步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1.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通过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优化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国土荒漠化趋势加重,自然灾害频繁,都是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关系。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开垦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在粮食充裕情况下的一时安排,而是长远的战略性措施。
3.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除了要从全国着眼农业总体结构外,还必须从各个地区着手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进而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全国农村产业结构,并且促进和保持农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区域优势没有很好形成,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4.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民收益增加。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完整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包括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而且包括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早已不是指单纯的农产品生产环节,而是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在内完整的农业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农业至今基本上仍然没有摆脱单一生产环节的束缚,总体上存在着与加工、流通环节脱节的结构缺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举足轻重的任务就是解决结构缺位问题,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连成一体、协调运转的农业产业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带领农民有组织走向市场的组织形式,形成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四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新店乡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工作情况的
报 告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组:
根据丘政办发„2008‟11号《丘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丘北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新店乡高度重视,组织了农、牧、林、水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对全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对今后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作了认真的定位和思考。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
近年来,按照中央“三农”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工作要求,新店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放在农村工作的首位,协同全乡所有力量,结合新店实际,以畜牧养殖业、种植业为工作重点,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及畜牧养殖贴息贷款的发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等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最终确定畜牧、林业两项产业为全乡的支柱产业,农业种植业为基础性产业,冬季农业(冬早蔬菜)、烤烟、甘蔗、辣椒、西瓜为开发性产业。目前,畜牧、林业、农业各项工作重点和布局已成雏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进一步凸现。具体布局情况是:畜牧以新店、大路边、冲头3个村民委为主;林业以小平地、冲头、蚌厂3个村民委为主;冬季农业以小江口、蚌厂2个村民委低热河谷地区一带为主;烤烟以新店、大路边2个村民委及冲头村民委的部分村寨为主。各项工作重点是:畜牧以养殖山羊、生猪为主;林业以红豆杉为主,辅之以花椒、膏桐、核桃等品种。截止2007年,共有生猪存栏14037头,山羊存栏27209只,大牲畜存栏10908头,家禽存栏37830只,肉牛出栏1552头,家禽出栏38557只。实现粮食总产量796.3吨,粮经比例从2006年7.2:2.8调整为6.9:3.1。
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林业、畜牧两大优势产业,全力实施现有资源(水能、矿产、旅游)优势开发,狠抓基础设施、烤烟、集镇开发、扶贫四个工作重点,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努力构建和谐新店。简称为“2142”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目标任务:到2012年,争取实现下列目标。冬季农业开发2500亩(主要以冬早玉米为主,1000亩)。甘蔗3590亩。林业以红豆杉、核桃、花椒、膏桐为主,红豆杉种植2万亩;核桃5万亩;花椒3000亩;膏桐14万亩。烤烟2500亩。人均出栏一头猪,户均出栏一头牛。粮经比例达到6:4。解决所有村寨的人畜饮水困难。
采取的主要措施: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优质农产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三、各项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林业产业。新店乡依托两个林场,是丘北红豆杉发展的起源地,目前,全乡共种植红豆杉6000余亩。实践证明,红豆杉在新店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分析,全乡的新店、小平地、冲头3个村民委24个村寨适宜发展红豆杉,面积约2万亩。在发展红豆杉和核桃方面,认为需要有以下政策扶持:一是由政府制定政策,由政府或企业扶持种植户补助苗木费,等出效益后再从种植户的收益中扣除;二是加大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提供技术支持,做好哺育管理;三是由企业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提供市场销售保障,减少风险。
今年初的冰冻灾害,使全乡大部分林农遭受了沉重的损失,据统计,全乡受灾面积3300亩,成灾670亩,冻坏幼苗10万余株,毁坏林木14.2万株,造成经济损失100余万元。结合实际,为做好灾后恢复工作,需要以下扶持政策:一是希望上级林业部门提供苗木补助,帮助农户做好补栽补种工作;二是给予解决所毁林木采伐指标,使被毁林木尽其所用,降低林农经济损失。
(二)畜牧业。
1、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地理条件及气候因素的影响,生猪发展缓慢,乡内能繁母猪较少(共有445头),优良种公猪缺乏(只有1头)。加之生猪饲养在高寒山区生长较慢,科学养殖水平不高,存在着与人争粮的现象,所以精料投入较少,生猪生长和发展缓慢。二是在山羊发展方面形不成规模,农户实行散养放养管理模式,其品质个体较小和生长缓慢。三是在大牲畜肉牛发展方面,大部分群众没有把肉牛发展作为商品化方面转移,多数农户只饲养一至两头牛作为役用,而且由于我乡群众散居,民族杂居,地势路途较险较远,肉牛杂交利用率较低,覆盖面较少。那种以“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养鸡为花钱”的小农经济意识依然存在。四是没有较大的畜牧牲畜交易市场,牲畜市场信息闭塞,群众所养家畜到市场上卖,路途较远且交通不便,导致了牲畜贩卖户到家中收购,由于缺乏较大市场经济信息,所卖畜禽都比市场价低,其次我乡缺乏一个涉牧企业带动发展和经营,导致群众散养零卖,畜牧经济效益和回报较低。
2、养殖大户扶持情况。全乡扶持养猪户10户,秸秆养羊户20户,养牛户10户,养禽户2户。乡畜牧兽医站对以上养殖示范户采取定期免费防疫注射、驱虫、健胃、畜厩改造与消毒,及科学饲养管理等,走“以点带面、以户带村”的科技示范路子,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畜牧业发展思路。根据全乡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适宜养殖的品种有黑山羊、牛、生猪、家禽等。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建一个牲畜集转育肥场,把全乡各地瘦弱牲畜集中育肥后转卖,并以该场为中心组织外调、销售活动,扩大全乡畜牧产品流通规模。同时,突出山羊、生猪发展重点,以村民委为单位,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学饲养率,努力使畜牧养殖最终实现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
4、今后发展建议。
一是由政府牵头引进畜牧发展企业,以企业联动市场,扩大市场流通。
二是建议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每年开展两次技术培训会。
5、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出台和制定有关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配套相关项目和资金,扶持农户和企业,夯实全乡畜牧业发展基础。
二是增加基层技术岗位编制,壮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力量。提高村室兽医防疫员补助,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农业产业。
1、灾后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2008年小春作物遭受了严重的冰冻灾害,受灾面积14324亩,其中,小麦5635亩,蚕豆1182亩,洋芋110亩,豌豆6880亩,蔬菜527亩,小春作物大面积减产已成定局。鉴于上述情况,目前群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小春受灾严重,大部分颗粒无收,使得群众生活更加困难;二是今年由于各种农用物资涨价,群众在春耕生产的备耕上存在较大困难;三是由于2007年遭受洪涝灾害,部分群众的土地受到洪水的冲击,现已无法耕种,群众的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给春耕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下步工作中,主要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带领群众认真开展好灾后重建工作;二是争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帮助灾农做好春耕生产,尽最大的努力将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再加大给予受灾群众农用物资补助力度,共同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四是争取建设资金,对水毁农田严重的村寨修建防洪沟和防护墙,确保粮食安全。
2、各种农用物资调供情况。2008年,共调入种子21500公斤,销售16000公斤,储备5500公斤;农药调入1000公斤,销售130公斤;农膜调入500公斤。
四、农田水利。
1、基本情况。辖区集中供水水源点47个,因受水源点分散、各寨为点的条件限制,加之大部分村寨以小水窖为主要蓄水方式,没有统一管理,均由各村寨自行维护。其中,水费征收的有冲头和乡机关驻地2个,其余为群众投工投劳自行管理。2007,水土流失的面积为4000多亩。全乡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约为25000亩。当前,农田灌溉率为零,人畜饮水解决率72.3%。截止目前,全乡尚有缺水人数1150户5318人。
2、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急需兴建的项目。一是机关自来水供水水源点因流量小,枯水期严重缺水,需建小二型水坝;
二是花园、沙沟及蚌厂沟因遭受洪水冲击面大,且每年都受灾严重,需修建防护墙3道,造林15000亩。
3、对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大对小水窖建设的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力度;二是加大对管引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保障人畜饮水安全;三是加大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确保农田灌溉。
五、烤烟生产。
1、基本情况。2008年新店乡烤烟生产收购任务是3300担,对扶持政策及奖惩办法无意见。在今年的烤房建设中,因为补助政策不变动,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烟农的积极性,县下达的2群烤房群,只完成了1群18座。由于全乡坡地较多,烟农种植地块分散,很难集中连片。尽管如此,乡党委政府还是下了很大决心,采取挂钩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分片挂钩、干部职工到点包干的方法进行,努力使具备连片条件的地块尽量集中。同时,提高连片补助标准,50—100亩的连片每亩补助50元,提高烟农的积极性。在平衡收购过程中,由于路途较远,给群众增加了劳力、财力负担,影响了群众的种烟、交烟的积极性。建议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新店增设1个烟叶临时收购点,以方便群众交烟。
2、下步工作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主要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一是加强烟叶烘烤、分级扎把和入户预检等工作环节的指导和督促,做好烟叶交售相关的服务协调工作,最大可能地保证烟农的切身利益。
二是建议县委、政府加强对山区烤烟产业发展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加大对烟水工程和卧式烤房群建设的补助,促进山区烤烟产业发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是建议县委、政府在我乡设立一个烟叶收购点,以方便群众交烟,减轻群众负担。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硬件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群众自筹能力相当有限,给整个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不协调。同时,由于后续管理力度弱,项目村在产业开发促农增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的困难。另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易地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等方面,建议多投入项目资金,加大力度。
新店彝族乡人民政府 二OO八年三月八日
第五篇:木果镇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镇组团到蟠龙、猴场、郎岱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月27日,镇委、政府组织各村支书、主任,农口各单位负责人、党政领导班子一行40余人到蟠龙、猴场、郎岱等乡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考察学习。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蟠龙镇法那村充分利用当地区位及气候优势,通过打造“绿色经济走廊”,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走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新路。
猴场乡补那村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村内土地流转,建成了万亩猕猴桃基地,改变农民增收难的问题,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良好效益。同时,流转后的土地通过招聘原有土地户农民进行猕猴桃桃种植、管理等工作,使农民土地经流转后,在土地租赁费的基础上再获得劳动工资,使之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走进六枝特区郎岱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钢架大棚气派非凡,水泥路四通八达,温室大棚里红豆杉等中药材长势很好。每到一处,考察团一行都仔细察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听取介绍,详细了解蟠龙、猴场、郎岱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法和经验,以求取得真经。对蟠龙、猴场、郎岱今年以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震撼,压力很大。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好
1蟠龙、猴场、郎岱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把蟠龙、猴场、郎岱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取得的经验带回去,结合本村实际,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把握好规划,找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增收致富的切入点,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开创木果农业产业化新局面。
(木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陈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