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依据1999~2009年财政数据,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经过分析1999~2009年的财政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的财政支出有明显的变化。
1、行政经费支出过多,导致其他公共项目支出不足和短缺。
几十年的改革,我国精简裁并了很多个部门及其人员,国家行政机构减少,但是普遍效率不高,存在着浪费和过度支出的问题,行政人员的冗杂,政府部门的懈怠,因此,行政经费的增长不是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反而是纳税人资金的浪费。政府职能需要转变,国家也一直在努力,但政府部门还是有职能重叠、职能缺失的问题,因此,从宏观大局上统筹所有的政府部门职能,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政府部门,我们国家任重而道远。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有下降,但基数大比重大。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渐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把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主导经济建设投资转变为多种投资主体共同进行的经济建设投资,因此,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减少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同时,我国还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经济从整体上表现为积极的发展态势,导致目前由各种渠道投入的经济建设资金数额还是庞大的。我国的经济建设投资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就是多为生产性投资,而市场经济则要求通过需求来引起生产的扩大,所以经济建设投资的对象得进行改变,向扩大需求的方向改变。
3、财政在科技教育上的投资有增加,而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明显,投资的效用有待观察。
在科技上的投资并未实现很强烈的产销结合效应,经费分配比例存在问题,投入并未很好的满足需求,投入重点不清,教育上,经费的投入也显不足,从历年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以及和其他国家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比例还是较低的,并且,国民素质的提升也并未达到期望值。
第二篇: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总体构想
1.目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理论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客观需要,并根据财政供给的基本范围以及需要,我国近、中期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总体目标应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界定公共产品的内涵,明确政府职能,充分保障社会公共需要,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财政法制化建设。当然,财政支出结构的目标不是也不可能一步到位,需逐步实施,系统推进。
2.原则。在现阶段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是体现政府职能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财政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弥补市场缺陷,为社会提供必不可少的服务。(2)是体现社会公共需要原则。在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必须以公共需要为原则来界定和规范财政行为。(3)是体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公共产品中的纯公共产品,应首先保证这部分支出,然后再安排准公共产品财政负担的部分。(4)是注重财政支出结构相互协调原则。财政支出结构的协调主要指结构内部各个要素的相互适应,是明确支出重点与非重点的平衡发展,而不是各个要素不分主次的平均发展。(5)是体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财政支出结构按行政级别划分有中央、省、市、县、乡各级财政支出,由于各级政府职责权限不同,财政支出范围也不同,即事权与财权应相一致。
3.总体思路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前提是科学界定我国财政支出的范围,明确政府及财政应当承担什么事务,应重点支持什么,重点控制什么等等。因此,我国财政支出调整的总体思路可作以下考虑:(1)确保国家政权建设支出需要,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2)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各级财政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3)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政府财政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事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环境。(4)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的支持力度。
二、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思考
根据上述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原则及总体思路,针对目前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在近、中期应采取下列对策:
1.逐步解决行政事业经费增长过快的问题行政管理、外交、公检法等部门执行社会管理的必要经费支出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需要,属于公共需要,是财政必须保证的部分。但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与世界各国相比较高,针对我国现状,可采取如下改革措施:(1)进一步精减机构,控制行政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2)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事业单位可分为三类:一是社会公益型,如基础教育、技术推广等;二是准公益型;三是经营型。(3)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
2.改革财政投资体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是经济建设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投资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从直接投入生产领域,逐步转移到为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上来,转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项目,转移到共同需要方面来。
3.优化社会文教支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更多地带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其费用可由受益者来支付一部分。因此,国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应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证,为重点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
4.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内在稳定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许多应由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由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负担。
5.改革财政补贴制度我国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目前我国补贴的比重仍然较高,随着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市场价格体系的日益完善,对现行财政补贴制度应进行清理和整顿,减少补贴项目,压缩补贴规模,规范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益。
此外,要注重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建设。政策调整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一方面,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规范、科学、透明的支出管理方式,还需要进行支出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如切实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零基预算等。
第三篇:“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问题
十二五规划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关系
目前在我国,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基本建设支出,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业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科卫事业费,国防费及行政事业费等.转移性支出,又称为非生产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指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尽管也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政府付出了资金,但并无任何资源可得.在这里,不存在任何交换的问题.这些财政支出并不反映公共部门占用社会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公共部门只充当中介人的作用.转移性支出主要指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及政策性补贴支出以及国内外债务付息支出
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也在逐步优化。但也要看到,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公众的热切期盼相比,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在全球经济增长趋于缓慢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如何在不增加宏观税负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公共需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如何对其规模、结构、方向进行科学规划?为此,本刊特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相关探讨。
“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要把发展成果用在民生上。因此,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调。这就意味着我们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导向是调结构、惠民生。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输入性通胀不断提高、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住房、医疗和教育支出压力,日显沉重,社会矛盾和腐败不公问题突显等等,都警示着我们未来依然是任重道远。温总理在将“十二五”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下调至7%这样“偏低”的水平时指出,“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我们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高速增长、盲目铺摊子,那样就会造成产能过剩,环境资源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这就意味着未来在经济总量增长趋缓,抑制通胀,不增加宏观税负的前提下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调。这就意味着我们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导向:调结构,惠民生。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演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无所不包的国家财政,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结构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断得到调整,至今呈现出以下特点:
经济建设支出逐步下降,但比例仍然比较高。经济建设费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从1980年到2002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2003年到2006年在27%左右波动,从2007年到2009年有所上升。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独特国情。在体制转轨阶段,为实现新旧体制的顺利过渡,政府要保持一定的政策连贯性,这就造成了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所占的份额较大。同时,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结构也不合理,政府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方面的支出不足。
行政管理费支出膨胀严重,但增长势头得到遏制。行政事业管理经费支出急剧上升,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如事业的发展、政府活动的增加、必要的新增人员扩充,但更多的是由于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以及普遍存在的行政事业部门公用经费支出的浪费,以至于增长过快、比重过大。1998年以后年年高于10%的国际平均水平,到2005 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用于公车、接待的费用已经高达6千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0%,相当于全民教育投入的5倍。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力度和公车治理力度的加大,行政管理费增长势头得到遏制,从2006年到2009年在全国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趋于下降。
国防费用支出稳中有降。国防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且呈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15.8%下降到2009年的6.5%。由于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国防费支出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社会文教支出缓慢上升。社会文教费用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缓慢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16.2%上升到2009年的26.9%,这说明国家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在增加。国家财政加大了对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尤其是2006年以来,国家这些方面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2009年国家财政安排保障性住房资金725.97亿元,随着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保障性住房支出的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关键是理顺“两个关系”
财政支出在结构确定以后,主要就是政府主体间的分配问题,一般而言,政府间财政分配模式有三种:一是单一纵向转移,即上下级政府间的财力转移;二是单一横向转移,即同级政府间的财力转移,一般是富裕地区直接转移给财力不足地区;三是纵向转移和横向转移相结合。鉴于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基本上是采用以纵向转移为主,横向为辅的混合模式。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关键就是必须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分配关系,二是各级政府之间的横向分配关系。
由于政府不同层级在获取财政收入和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众多经济体通常倾向采用统一领导、分权财政的管理模式。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分权化”的财税改革后,也建立了这种税权——财权——事权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但由于传统体制和其他原因,分权分税不彻底,结果导致了事权下移,财权上移的扭曲的匹配关系,这种逆向运动撕裂了财政收支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收入越往上越多,财政支出的责任越往下越大。因此,就财政收支而言,中央若要维持现有的财权结构就应考虑适度的“事权上移”,若要维持现有的事权结构则应考虑适度的“财权下沉”,这两者的本质均是通过转移支付理顺政府间分配关系,力达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厘清上下级政府(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关系。第一,科学界定上下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是建立规范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首先要加快政府机构改革,转换政府职能,将主要职能放到提供公共服务以及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上来。其次要给转移支付立法,明确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和原则、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方法、支付规模和程序、转移支付的管理和机构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实现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保证在转移支付实际操作中有法可依。
第二,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理顺职能分工,简化层级管理。政府层级过多,不仅人为的增加了信息传递层次、加大了信息衰减系数、拉大了中央与基层的距离、造成了大量的机构重叠和行政开支,还影响政府的行政效力,目前我国实施行政管理扁平化构想在经济的市场化、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的现代化以及多年的试点后,可行性已大大加强。行政机构的扁平化管理不仅可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信息失真程度,避免官僚主义,还有利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更可以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推行行政扁平化将大大地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第三,深化省以下分税制改革,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让地方拥有稳定的财源,保障基层形成与其事权匹配的财力建设。首先要摒弃GDP的考评机制,建立以民生和幸福感为导向的干部绩效考评,使地方摆脱土地财政的盲目投资冲动,再按照分税制以及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制体系,同时建立规范的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地方债券市场,确保地方发展所需的稳定财源。
建立中央主导的横向转移支付专项基金及援助谈判协商机制,理顺各级政府间横向支付关系。由于多种历史因素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性和非均衡性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财力差距呈加速扩大之势。分税制后,只注重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分配制度的建立,忽视了各级政府间横向转移关系的确立,导致地区间财力差距呈现“马太效应”,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没有摆脱历史基数法的痕迹,仍处于过渡期。因此,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显得愈加重要。
目前我国国力、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导向都已经到了先富带后富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国家财政的再分配职能,将富裕地区的一部分资金转移到贫困地区,以便尽可能缩小地区间的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财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大体均等。一是建立中央主导的横向转移支付基金。可采取建立横向转移支付专项基金的办法,再结合人事激励制度,由富裕省份的各级政府派人去贫穷省份的各地区实行挂职或任职,挂职期满回原籍行政升半级或一级,任职者直接升级就地迁任,但在帮扶期间要动用援助地的横向转移支付专项基金,做到了“钱随人走,人到用钱”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运作的可行性,切实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二是建立横向转移支付谈判协商机制。对于个别特殊个案可以通过中央主导的地方政府间谈判协商机制解决。
上述两种方法短期内很有效果,但从长期来讲,还应该逐步以立法形式,形成政府间均等化的转移支付体制,对各省的财政收入依法调整,从富裕省提取类似德国的“均等化资金”来支援相对贫困的省,从而实现财政支出能力的平衡。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保障:有效监督和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结构一旦确定,就需要有制度保障其有效实施,必须在制度上建立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保障优化的财政支出结构得以实现。
建立“一体两翼”的财政资金监督运行机制,即以人大机构为核心,财政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部门为主体的职责细化的多层次监督体系。这种分工可在现行政体内实现财政分权的法律制衡机制,使得每一笔专项财政支出资金都有制度约束,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人大应重视事前监督,从财政支出的源头、程序上确立监督的强度、权威和公正,以保证支出结构优化的方向和力度。财政部门监督应侧重事前、事中监督,并以日常过程监督为主。首先应细化落实财政监督的职责分工,切实按照相关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分类的规定,修改完善《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专员办就地监管优势,建立精细化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保障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其次要加强财政部门的内审工作,对重点业务部门实行一年一审,重要事项提前审,完善内审通报制度、整改落实情况反馈制度,强化资金使用部门的资金管理。审计部门则应重视事后监督。审计部门由于其独立的职能特点,对财政支出资金的事后专项监督能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因此,从法律地位上应该确保国家审计机构的地位高于财政部门的专职监督机构,为有效实行再监督提供制度保障,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并在整个支出过程中建立追索有径,问责有人的责任制度,建立电子和文件考评档案以及预算项目执行系统的信用记录,为建立激励与惩戒机制做好事后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索的记录工作,从制度上防止预算监督流于形式,硬化对财政支出的预算约束。
细化落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首先要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快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法制化建设步伐,借鉴发达国家制度规范构建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建立衡量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可分量化和非量化的两种,前者要定量分析,是衡量财政支出是否存在问题的关键手段。而后者只能是定性分析的软指标,不过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取值依据应按照分行业、分计划、分经验、分历史等情况制定。
建立评价组织体系和评价方法。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实施主体、实施方法和实施流程。对于实施主体,应该由财政部门内设的绩效评价专司机构,包括各级政府成立的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评价实施机构包括评价工作组、专家咨询组和中介机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成立组织管理机构、确定评价对象,下达评价通知书,成立评价工作组和专家咨询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实施评价,工作总结等。
落实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要加强信息透明度,逐步建立有利于广大公民参与绩效评价监督系统;规范各种委托中介机构的评价行为,确保公正和效率;通过绩效评审来完善监督检查信息披露、通报和问责制度。
第四篇: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若干思考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若干思考
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备的时期,国家财政活动对经济的干预作用举足轻重。国家的财政活动应以引导经济体制顺利转型,促进经济良好发展为目标,逐步的做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到现在为止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已发生重大的适应性改革基本上符合发展市场经济的大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由政府干预而建立的,是政策性的转变,因而在此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活动,以及对经济有巨大影响的财政支出结构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与症结有待优化与改革,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政职能越位,主要是财政负担了市场经济条件喜爱本应由市场承担的支出。
(1)经济建设非所占比重超过市场经济国家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在竞争性领
域的过度介入,违背了公共财政的原则。2000-2002年财政拨付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856.4亿元、991.56亿元和968.38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5.45%、5.25%和
4.39%。有些企业本应有市场挖潜改造资金,流动资金等由公共财政负担,造成了财政支出的“越位”。
(2)各种价格补贴仍然存在。2000-2002年分别为1042.28亿元、74151亿元、654.10
亿元,分别占同期财政支出的6.56%、3.92%和2.92%。
(3)各项事业费庞杂。一些学会、协会由于种种原因也排了资金,这种状况不仅使本来
就短缺的财政资金更加紧张,使财政工作更为波动,而且导致财政对国家应以保证的支出难以实施更加有效的保证。
第二、财政职能的缺位与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扭曲,在重要的产业如农业、第三产业的财政支出明显不足。首先在农业
方面,虽然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对“三农”的投资,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财政支出达4381亿元增长23%。但许多地方政府单纯为了政绩和经济增长,一再重工业而轻农业。同时支农手段单调,投资结构不合理这是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不利的。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第三产业,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依然低于40%,落后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国家约为15-20个百分点。为了谋求政绩地方经济支出费用偏重于高耗能、低技术、低门槛的产业,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危害。
(2)财政对教育、科研事业的支持长期不足,教育资金的缺口很大。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中西部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还很落。从财政教育资金占GDP比重来看,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支持也是长期偏低的。同教育一样,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反映了一国的科技发展与创新能力,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总支出2450亿元,与当年GDP之比为1.34%,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第五篇: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加大惠民政策力度,增加社会公共服务投入,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稳步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进。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最新特点、收入差距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对未来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初步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财政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选题的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造成城乡小康差距的关键因素。统筹我国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推动农村与城镇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最近十年来,在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现连续5年缩小。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13年的26955元,提高77.6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8896元,增加66.4倍。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镇居民,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波浪式扩大的态势。从2010年起,城乡收入比出现连续4年缩小的趋势,到2014年为2.92∶1。全国居民收入快于GDP增长。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2012年增长3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5.4%,年均实际增长7.8%,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
1.2研究意义
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政治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政府的财政支出倾向城市较严重,研究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和联系问题,可以帮助提出一些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2.城乡收入差距
2.1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其次,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区外延的快速扩张,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往往显著高于远离城镇的农村地区。农业就业机会和比例同样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资源与生产要素持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相对农村来说就是生产要素的大量与快速“流失”,进而影响农村发展;其次,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区外延的快速扩张,市郊的农村人口最有可能成为城镇居民,而这部分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往往显著高于远离城镇的农村地区。随着城乡边界的不断外延,农村中的高收入人口不断从农村地区剥离,使得农村的整体人均收入水平下降,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2.2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财政收入的分配,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难以实现社会公平,易激发社会矛盾。首先,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社会需求,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高,但收入抑制农村居民消费,其次不利于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农村居民收入主要用于食品,对耐用品和奢侈品的购买力明显不足,再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入不足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工业发展,最后,收入差距大影响社会和谐,对于低收入者,得不到均等的机会受教育和职业选择,损坏目前处于劣势地位的社会成员后代的发展潜力,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2.3我国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义务教育、卫生保健、失业贫困救济、环境保护以及城镇化等支出的增长压力大,一系列社会问题对财政支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统筹兼顾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要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的作用尤为重要。
教育、科学技术和卫生医疗支出是财政支出中重要的支出项目,他们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达程度、教育的投入水平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当今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城乡收入差距是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的重要原因之一,保证教育机会公平,避免优秀的人才资源流失,就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倾向。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加,居民的卫生保健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尽合理。
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是有关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多方面支出的一个综合性项目,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难以吸引资金,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为了增加农业人员收入,国家利用财政手段调节收入的再分配,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十分重要,免收农业税及一系列农业补贴,加大对农村教育支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的医疗社会保障支出等都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3.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3.1研究结论
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巨大差距形成的原因,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总之,我国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是长期以来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2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已经形成,要因势利导,增强内力,加大外力,强化这种趋势的确认,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局面的实现。
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是要加快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两条关键路径:一是通过耕地规模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加大力度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一部分有能力在城镇生活的农民工家庭放弃耕地以实行耕地的集中经营,通过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实现农业的规模生产,鼓励企业与民间资金投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与效益。二是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是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耕作机械化、信息化、水利化、良种化水平,加大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率。
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外力看,就是政府要加大力度保护农业产业、扶持农村居民。从保护农业产业的角度看,农业是弱势产业,既要承担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风险。因此,一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同时,稳定农资价格,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真正从农业生产中增产增收。二要扩大对农业生产保险覆盖面与保险水平,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三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种粮补助规模,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与生产条件。从扶持农村居民的角度看,农民是弱势群体,多种因素决定着这个群体在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劣势。因此,一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口绝对量将持续减少,政府在公共财政收入稳步增加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的能力也将逐步增强。二是在稳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医疗和养老保障水平。三是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让农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全抵押、转让,住房抵押、变现,农村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三大政策红包中,大幅度增加财产性收入。参考文献
[1]王建农,张启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特征与趋势[J].统计研究,2005(3).[2]张启良,刘晓红,程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模型解释[J].统计研究,2010(12).[3]熊春华,张启良.居民收入倍增的概念与途径[J].金融与经济,2013(6).[4]邓力平.2012.对我国现阶段公共产品供给的几点看[J].财经研究(10):29-34 [5]高霖宇.201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及对中国的启示地方财政研究[J].[6]高志立.2011.政府预算公共化研究:理论、实践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高培勇,张斌,王宁.2012.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12(全国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胡宝娣,刘伟,刘欣.2011.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49-54.[9]王倩,王译兴.2010.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均衡与动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6):252-253 [10]王筱欣,鲍捷.2013.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调节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1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