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税总局公告2012年第45号-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2年第45号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现将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公告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证券经纪人从证券公司取得的佣金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由展业成本和劳务报酬构成,对展业成本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目前实际情况,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的比例暂定为每次收入额的40%。
三、证券经纪人以一个月内取得的佣金收入为一次收入,其每次收入先减去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再减去本公告第二条规定的展业成本,余额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证券公司是证券经纪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5号)规定,认真做好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报告工作。
五、本公告自2012年10月1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二○一二年九月十二日
关于《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征收个人
所得税问题的公告》的解读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28日【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最近,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第45号),明确了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政策执行口径问题。现解读如下:
一、出台该公告的背景和意义
证券经纪人制度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按照《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2号)和《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2号)等规定,我国正在引入和发展证券经纪人制度,证券经纪人与证券公司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
证券经纪人不是证券公司的正式员工,其取得服务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法“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范围,但与从事其他劳务活动而取得收入的纳税人相比有所不同。表现在:一是证券经纪人只能接受一家证券公司委托,不得兼做他职,其主要收入是佣金收入,且大多数证券经纪人月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二是证券经纪人收入水平与市场交易量、客户交易偏好等因素直接相关,证券经纪人收入在不同年份之间、不同月份之间有较大波动;三是证券经纪人与保险营销员一样,在展业过程中,为招揽客户及维护客户需要自行额外负担展业成本,但保险营销员的展业成本可在税前扣除,而证券经纪人未明确,造成其实际承担的税负高于保险营销员。
税务总局出台本公告,符合公平税负的基本要求,有利于降低证券经纪人的税收负担,有利于规范证券行业有关经纪业务支出项目的财务核算,有利于保持证券经纪人队伍的稳定和促进证券经纪行业健康发展。
二、本公告的主要内容
由于证券经纪人与证券公司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证券经纪人从证券公司取得的佣金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实际上由展业成本和劳务报酬组成,展业成本部分是证券经纪人实际发生的展业费用支出,按照
个人所得税立法精神,对佣金收入中的展业成本部分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有关部门调研测算的情况,经研究,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的比例暂定为每次收入额的40%。
证券经纪人以一个月内取得的佣金收入为一次收入,其每次收入先减去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再减去展业成本,余额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证券公司负责代扣代缴。
三、本公告的执行时间
本公告自2012年10月1日起执行,即:对于证券经纪人2012年10月1日后取得的佣金收入,可以按本公告规定执行。
第二篇:国税总局公告2012年第27号-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有关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2年第27号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有关问题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的相关规定,现就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公告如下:
一、专门从事股权(股票)投资业务的企业,不得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依法按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取得的转让股权(股票)收入等转让财产收入,应全额计入应税收入额,按照主营项目(业务)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计算征税;若主营项目(业务)发生变化,应在当年汇算清缴时,按照变化后的主营项目(业务)重新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计算征税。
三、本公告自 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以前尚未处理的上述事项,按照本公告的规定处理;已经处理的,不再调整。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九日
分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2012年6月21日印发 校对:所得税司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
若干问题的公告》的解读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13日【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若干省市国税局反映,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中有若干问题不好把握,需要税务总局进一步研究明确。一是从事股票投资业务的企业是否可以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如果可以的话,对于实行定率征收的企业,其取得的股票转让收入是按全额核定还是差额核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就是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解答。
关于第一个问题。《公告》明确:专门从事股权(股票)投资业务的企业,不得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主要考虑专门从事股权(股票)投资的企业一般都有专门的财务、投资专家团队,具备建账核算的能力和优势,而且股权(股票)的交易痕迹较为明显,比较容易核算清楚,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政策导向,应该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当然,这条规定主要是不允许对企业整体所得事先核定,对于企业出现《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情形的,税务机关仍然可以依法对其某项所得实行事后核定。
关于第二个问题。《公告》明确:依法按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取得的转让股权(股票)收入等转让财产收入,应全额计入应税收入额。之所以明确按股票转让收入全额核定,而不是按收入差额核定,主要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
[2009]377号)第二条的规定,即: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有些纳税人反映,由于企业每一笔股票交易并不都是盈利的,对于亏损交易仍按收入全额核定征税,可能会影响企业税收负担。我们认为《公告》已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公告》第一条明确专门从事股票交易的企业不得事先核定征收,对这些企业而言,查账征收是在其股票交易真实盈亏的基础上进行的,反映其实际税负;其次,对于偶尔从事股票交易的企业而言,如果不符合查账征收条件,实行按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而且应税所得率的适用按其主营业务确定,综合考虑,对企业税收负担影响不大;另外,查账征收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方向,符合《税收征管法》的基本精神,我们鼓励企业建账建制,反映其真实盈亏和实际税负。
第三篇:总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模版]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6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
二、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下简称企业缴费)是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
对企业按季度、半年或缴纳企业缴费的,在计税时不得还原至所属月份,均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三、对因年金设臵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其已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税款=企业缴费已纳税款×(1-实际领取企业缴费/已纳税企业缴费的累计额) 参加年金计划的个人在办理退税时,应持居民身份证、企业以前月度申报的含有个人明细信息的《年金企业缴费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复印件、解缴税款的《税收缴款书》复印件等资料,以及由企业出具的个人实际可领取的年金企业缴费额与已缴纳税款的年金企业缴费额的差额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后,予以退税。
四、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制度。企业要加强与其受托人的信息传递,并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对违反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五、本通知下发前,企业已按规定对企业缴费部分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不再退税;企业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应限期责令企业按以下方法计算扣缴税款:以每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以当年每个职工月平均工资额的适用税率为所属期企业缴费的适用税率,汇总计算各应扣缴税款。
六、本通知所称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对个人取得本通知规定之外的其他补充养老保险收入,应全额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七、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解读国税函[2009]694号:企业年金纳税中应注意的五大问题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前段时间,在国家准备将上海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就有传闻,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会出台相关文件规定,对企业年金纳税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年金的发展。
今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政策规定,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纵观这个文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文件的适用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要放在第一个问题和大家说明。694号文所规范的企业年金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指的是指企业及其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因此对个人取得本通知规定之外的其他补充养老保险收入,以及各单位在2004年5月1日前,根据原劳动部1995年12月29日发布的《关于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发放给个人的其他补充养老保险,应全额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企业年金无递延纳税的优惠待遇
社会上一直就有传闻,国家为鼓励企业年金发展,可能出台政策,对企业年金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待遇。毕竟对于企业为个人缴纳的和个人自己缴纳的这部分年金,个人当期是无法得到的,只有在退休后才能一次或分期取得。因此,在缴纳当期就扣缴个人所得税会增加个人税收负担。对此,国家似乎可以考虑通过某种制度设计给予企业年金递延纳税的待遇。
但在694号文中,我们得到了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答复,即对于企业年金中个人缴纳的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也就是说个人缴纳的部分需要在取得当期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下简称企业缴费)是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对企业按季度、半年或缴纳企业缴费的,在计税时不得还原至所属月份,均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即国家最终只是给予了个人年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纳税的优惠计税方法上的待遇。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694号文说对于年金企业缴费的部分,只有在计入个人账户时才作为个人一个月工资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年金实行的是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企业缴费应当按照企业年金方案规定比例计算的数额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帐户。也就是说,企业只要按照规范的年金计划缴费了,肯定是对应到每个个人,存入个人年金账户了。基本不会存在企业当期缴费,但没有并入个人账户,而导致在企业缴费当期不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A企业实行企业年金计划,委托某基金公司运作。A公司是按月将年金交付到基金公司专门的企业年金账户的。假设2009年10月,按年金计划规定,A企业为其总经理王某承担3000元的年金,王某该月工资总额10000元,其中其个人需要缴纳1500元年金,由公司统一扣缴。最终A公司为王某向其个人年金账户缴存金额4500元,应发王某税前工资8500元。我们来计算一下,王某在10月份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首先,企业年金中个人缴纳的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因此,王某工资中1500元属于个人缴纳的年金部分,不得在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
(10000-2000)×20%-375=1225
第二步,对于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
3000×15%-125=325
以上两笔税款均应有企业代扣代缴,王某实际税收拿到的工资为6950元。
这里,需要提醒企业注意的是,文件明确规定,对企业按季度、半年或缴纳企业缴费的,在计税时不得还原至所属月份,均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如果企业不是按月缴费,而选择按季、半年或一次性缴费,则会因为个人所得税累进税制而使个人承担更高的税负。
我们以上面例子来看,如果企业每个月缴存,对于企业缴费部分,全年一共缴存36000元,应缴个人所得税3900元。如果企业按一次性缴存,则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36000×25%-1375=7625,税负比按月缴存高出近一倍。因此,企业应尽量选择按月缴存,这是税负最轻的方式。
三、未归属个人部分可申请退税
企业年金和股票期权相似,也具有留住企业人才的作用。因此,很多企业年金方案中对于职工享受企业年金都有一些限制性规定。如果员工未达到服务年限中途离职或发生其他不符合年金授予条件的情况,企业将可以随之终止年金合同。此时,对于个人而言,由于最终没有得到这笔年金,就存在多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况,这就涉及到一个退税问题。
对于退税的计算,694号文明确规定:对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其已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还。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税款=企业缴费已纳税款×(1-实际领取企业缴费/已纳税企业缴费的累计额)
这里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要退的个人所得税只是限于企业缴费部分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缴费部分不存在退税的问题。因此,千万不要计算错退税的基础。因为,个人缴费部分,如果年金合同终止,这部分金额是需要返还给个人的,因此就不涉及退税问题。而企业缴费部分,如果合同终止,这部分金额则归企业,个人无法取得。
仍以上面的例子,如果该企业为王某按月缴存年金满1年,企业缴费金额合计为36000元。此时,王某提前离开企业,根据规定,王某只能领取企业缴费部分的40%,即14400元。此时,我们应按如下方式计算应退税款:
企业缴费已纳税款=(3000×15%-125)×12=3900
应退税款=3900×(1-14400/36000)=2340
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适用这个公式计算退税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当初在计算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时,对于企业缴费部分是单独作为一个月份工资、薪金计算的。但是,在694号文下发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发放补充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9]615号)的规定,对在职职工取得的补充养老保险,应全额计入发放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计征个人所得税。只有离退休职工取得的该笔所得,才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收入,按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同时,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批复》(财税[2005]94号)规定:单位为职工个人购买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等,在办理投保手续时应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因各种原因退保,个人未取得实际收入的,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回。
因此,对于694号文颁布前,补充养老保险中的企业缴纳部分如果是并入当期工资一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产生退税时,退税应按如下公式计算:
应退税款=企业缴费期间已纳个人所得税累计额×已纳税企业缴费金额累计额/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额×(1-实际领取企业缴费/已纳税企业缴费的累计额)[其中已纳税企业缴费金额累计额/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额这个比例最大为1,超过1按1计算]
我们举例说明。假设2008年1月—12月,A企业每月为总经理王某缴纳补充养老保险3000元,王某每月总额为10000元,其个人缴费部分为1500元。2009年1月,王某提前离职,按规定他只能取得企业缴费部分的40%。
每月,王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3000+10000-2000=11000
应纳税额=11000×20%-375=1825
12各月合计扣缴个人所得税21900
2009年1月,王某离职,应退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应退税额=21900×36000/132000×(1-14400/36000)=3583.64
参加年金计划的个人在办理退税,即可以有纳税人直接申请,也可以由企业代为办理。办理时,需提供如下资料:
1、退税人居民身份证
2、企业以前月度申报的含有个人明细信息的《年金企业缴费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复印件
3、解缴税款的《税收缴款书》复印件
4、企业出具的个人实际可领取的年金企业缴费额与已缴纳税款的年金企业缴费额的差额证明
四、以前年金未扣税的处理方法
694号文规定,本通知下发前,企业已按规定对企业缴费部分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不再退税;企业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应限期责令企业按以下方法计算扣缴税款:以每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以当年每个职工月平均工资额的适用税率为所属期企业缴费的适用税率,汇总计算各应扣缴税款。
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说,在694号文颁布以前,实行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当初是按照国税函[1999]615号的办法,将企业缴费部分并入职工当期工资一并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是按694号文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纳税导致多缴税款的,税务机关不再办理退税。但是,我们要注意如果这部分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在计算退税时,则不能按694号文的公式计算退税,而应按我们上面第二部分中所列的公式计算退税。
第二层意思是说,在694号文颁布以前,实行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对于企业缴费部分如果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将责令企业限期内补扣。补扣税款要按如下方式计算,即以每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以当年每个职工月平均工资额的适用税率为所属期企业缴费的适用税率,汇总计算各应扣缴税款。
比如2007年1月,A企业实行企业年金计划。截止2009年12月10日前,该企业每年为其总经理王某缴纳年金分别为30000元、35000元和40000万。2007-2009年,王某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6000元,18000元和21000元。企业在缴费当初未履行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
根据文件规定,这部分未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按计算: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30000.2007年,王某月平均工资为16000元,适用税率为20%。则2007年,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应补扣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30000×20%-375=5625
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35000.2007年,王某月平均工资为18000元,适用税率为20%。则2008年,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应补扣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35000×20%-375=6625
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40000.2009年,王某月平均工资为21000元,适用税率为25%。则2008年,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应补扣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40000×25%-1375=8625
实际上,这里还应有第三层意思,文件没有明确。即企业年金中对应的个人缴费部分,如果在694号文颁布以前,企业在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时,直接从工资中扣除了,未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部分应如何处理呢?是既往不咎了,还是仍需企业补扣呢,694号文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从我们对税法的理解来看,这一部分,如果税务机关责令企业限期补扣或直接责令个人补申报还是有法律依据的。因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在计算工资、薪金项目个人所得税时,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项目都是法律或税收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对于企业年金中个人缴费部分即使在694号文下发前,也没有任何法律或税收法规或规章说可以在税前扣除,自然这部分费用本身就不能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可能也值得我们企业和相关法律人士去关注。694号文说了,对于文发之前,企业缴费部分不扣税的,税务机关只是责令企业限期补扣,并未提到处罚和加收滞纳金的问题。这里,是不是可以认定对于企业年金,企业对于其缴费部分未扣税的原因是税务机关政策不明确而导致的呢?如果是这样,就应该要适用《征管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由于《企业年金办法》自2004年5月1日就实施了,因此,税务机关责任企业补扣的限期是否最多只能到2007年了,2007年—2004年期间的企业年金未扣税部分,税务机关是否就不能再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了呢?由于中国税制的原因,涉及这一类法律问题,一般较难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各地税务机关的做法由此也会不尽一致。因此,这里我们仅作为一个问题给大家提出来,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时,也是提醒大家可以按这个思路和税务机关进行沟通,以期争取到自己最大的权益。
五、相关征管规定
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制度。企业要加强与其受托人的信息传递,并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对违反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虽然694号文没有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61号)规定的那样,未向税务机关报备资料就不能享受文件规定的优惠计税方法。但是,694号文还是再次强调了,企业必须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制度,否则税务机关将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实际上全员全额明细申报,即关系到企业以后的退税,也关系到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只有企业实行了全员全额申报,税务机关才可以按个人打印完税凭证。
第四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7]244号
颁布时间:2007-2-28发文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中的转让股权的认定问题的请示》(粤地税发〔2006〕187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你省某温泉公司原全体股东,通过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转让公司全部资产方式将股权转让给新股东,协议约定时间以前的债权债务由原股东负责,协议约定时间以后的债权债务由新股东负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原股东取得股权转让所得,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对于原股东取得转让收入后,根据持股比例先清收债权、归还债务后,再对每个股东进行分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原股东股权转让总收入-原股东承担的债务总额+原股东所收回的债权总额-注册资本额-股权转让过程中的有关税费)×原股东持股比例。
其中,原股东承担的债务不包括应付未付股东的利润(下同)。
(二)对于原股东取得转让收入后,根据持股比例对股权转让收入、债权债务进行分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原股东分配取得股权转让收入+原股东清收公司债权收入-原股东承担公司债务支出-原股东向公司投资成本。
国家税务总局
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陕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
陕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
告
2011年第1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个人所得税预征率问题的公告》(2011年第44号)的有关规定,现对我省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核定征收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采用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应按照以下标准核定应税所得率:
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5%;
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7%;
饮食服务业:7%;
娱乐业:20%;
其他行业:10%。
二、核定征收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和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采用随流转税定期定额征收的,统一按照以下附征率标准核定个人所得税额:月营业(销售)额在20000元以下的,附征率为0;月营业(销售)额超过20000元的,附征率为1%。上述月营业(销售)额包括核定月营业(销售)额和超定额补税营业额。
三、临时取得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所得在地税部门代开发票的,应当根据所得项目,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单独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实行代开货物运输发票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统一按照代开票金额的1.5%预征个人所得税。其他临时取得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所得金额无法准确计算的,统一按照每次(日)代开票金额的1%预征个人所得税,每次(日)不超过500元的,暂不实行预征。
四、上述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2016年12月31日废止。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