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农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调整农业结构的工作中看,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结构调整的资金准备不足。农牧业结构调整是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过程、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一些种养大户,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农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由于区分不开农畜产品的质量档次,优质优价难以落实。一些地方的市场体系建设不适应当前结构调整需要,信息滞后,对农民起不到引导的作用。三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手续繁杂。缺良种、缺技术、缺信息,总是直接影响着结构调整的进程。引进一些市场急需的品种和技术需要很长时间,丧失了市场良机。四是农畜产品流通不畅。五是农牧民和农技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对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特别是对发展优质农畜新产品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不够,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
二、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进一步认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这次结构调整,与以前调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农畜产品供需形势不同。这次调整是在农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农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二是城乡居民对农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现在人们对农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化和多样化要求。三是调整的主体不同。过去结构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政策,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动用行政手段进行,而现在结构调整主体是农民。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种养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现在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是一种立体式的调整。
(二)多方并举,拓宽农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渠道。一是优化信用环境,争取信贷资金对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二是优化内部结构,自我调整,如农牧户通过淘汰牲畜购买良种畜达到调整的目的;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引智,借助外力调整结构,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四是积极挂靠龙头企业,签订供销合同,企业和农户共同筹资来调整结构。
(三)千方百计开拓市场,搞活流通。目前农畜产品流通是结构调整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各地实践看,凡是结构调整成功的地方,也都是开拓市场的成功典型。山东寿光的蔬菜、陕西礼泉的苹果都是在开拓市场中扩大了规模,打出了品牌,提高了效益。可以说搞活流通是结构调整的牛鼻子。一要反向思维,为了抓生产,先要抓流通、抓运销,反过来促进结构调整。二要大力培育农村牧区流通组织特别是外销网络,通过发展民间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农村能人创办流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或公司等,形成多渠道、多形式流通。三是通过抓市场建设和管理,组织产销订货会,采用“订单农业”等形式,促进农产品流通。四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科技推广部门在联基地、带农户、进市场方面的作用,使农民在二次分配中获得合理收益。
(四)积极推广良种,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是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据专家分析,21世纪世界农畜产品质量的竞争,核心是良种的竞争,谁拥有良种和先进技术,谁就能掌握质量竞争的主动权。目前看,尽管许多农产品出现“卖难”,但一些名特优产品价格在超出同类产品价格几倍及至十几倍以上仍然畅销。因此,要加大动植物育种繁育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度,把良种良法作为关键环节来抓。
(五)抓好培训工作,提高农牧民和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以尽快适应结构调整的需求。一是通过广播、电视、会议、电教片等不同形式经常地对农牧民进行科技、法律方面的培训教育,转变思想观念,依靠科技致富,同时建议把农牧民和基层干部培训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二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有计划
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富裕户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和结构调整成功做法;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地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种养大户来讲课,提高当地干部群众的科技水平。三是典型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引导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种养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到大专院校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经营理念,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方向发展。
(六)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各地地貌、资源、气候和生产习惯差异很大,调整农牧业结构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在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宜牧则牧,宜农则农,通过优化布局和区域分工,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有规模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从产量最大化到效益最大化。据专家测算,在同样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如果投入决策目标从产量最大化转变为效益最大化,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可以降低成本10%—30%左右。
(七)发展食品加工,实现多次增值。农业有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初级农产品的质量,更取决于整个链条、整个生产体系的发达程度。没有农业生产外环节的多次增值,农业经济效益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因此,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尽快制定食品加工业规划和支持政策,建立食品加工专项资金,鼓励多种所有制和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参与,实现家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要挖掘乡镇企业的潜力,使其在食品加工业中挑大梁。
三、在结构调整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结构调整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信贷等支持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各地干部克服困难,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通过细致的工作,把政府的决策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
(二)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近三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回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民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只有农民在结构调整中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才能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收入是否增加,是衡量结构调整是否成功和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三)结构调整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关系。建立科学准确、反映灵敏和运转高效的农业体系,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当前,一要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要及时向农民传递权威的生产、技术、价格和供求信息。三是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目前,产地批发市场是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最薄弱的环节,要统筹规划,加大建设力度。
(四)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解决千家万户进入市场,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搞好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不论是哪种形式,只要能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能够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都应积极予以扶持。
第二篇: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介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结合云南省社会经济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必要性;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项长期任务[1]。在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如何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达到促增收、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目标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权衡、改造和利用的过程,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调整。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理解为根据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从战略的高度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的调整,主要着眼于农村产业的改组、产业的审视和生产要素的再配置[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农村产业结构的内在演进规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只有先合理化才能达到高度化。
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任何国家在任何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而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从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来看,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且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协调化的要求也越高。实际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一个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
据对龙头企业的调查,在影响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外部因素中,首要的因素就是融资渠道不畅。农村金融机构一度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构。农村金融领域中的“抽水机效应”、“马太效应”日益凸显,使其雪上加霜。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整合资源,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集中优势资源进占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量信贷资金非农化,大量农村资金流出农村,被多渠道分流至城市优质客户。
2.2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全省缺乏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模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地农村留守种地的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他们文化素质不高、市场意识淡薄,致使农业新技术推广难。不少农户市场信息闭塞,种植结构调整随大流,跟着感觉走,使农业新技术推广受到较大阻力。
2.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性、长远性
中国的农业组织结构长期表现为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的分割,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束缚了农业的发展。中国的技术结构长期以来表现为农业科研主要集中在产中领域,而适应于农业产业化产前、产后的深层次开发性科技成果较少。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普及与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但云南省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上的利用率却很低,每年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还不到30%(美国达到8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2.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从目前来看,农业与其他部门相比,比较利益明显偏低,从而导致现有的农业资源大量流失,不仅严重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且也对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带来威胁,这是目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农业基础还很脆弱,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开展。
2.5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
从全省范围来看,农业基础仍显薄弱,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部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实、不稳定。农产品的优质率低,农产品加工增值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档次低。第三产业以终端服务为主,没有形成以生产型工业项目为服务对象的中间层产业链。在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还存在对当地的各种优势缺乏整体的考虑,不能够扬长避短、存优去劣、确定当地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以优势为立足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现象。
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也非常明显。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只有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才能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局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3.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目标既要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相融合的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合理化的结构调整,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结构和资源配置,重构适合地区特点的现代农业体系,才能改善全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加速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物质基础。
3.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的要求,才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增长动力。只有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4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但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业整体素质不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不可避免地对农业带来了压力和冲击,特别是单门独户的小农生产极不利于市场竞争,低层次的产业化经营也会使地方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只有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才能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4.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搞好水利、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以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3]。一是抓好通村道路建设,不断提高云南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积极抓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协调,合理规划田块,规范土地租金,引进外来承包大户等,有效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流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降低业主农业生产成本,创造有利于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流通的软环境。
4.2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特色。一个地区应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传统的生产项目,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植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一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二是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三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四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六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4.3加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力度,建设区域农业商品基地
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和质量。为此,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一是重新确立农业科技开发重点;二是抓住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三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区域的科技开发;四是加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尽快将现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在实施农业产业过程中,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地区特点建基地,连片规模化建基地,把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4.4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
注重产业延伸,抓好加工流通[4]。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目前,云南省现有很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有限,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已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寻求合作伙伴,鼓励和吸引侨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围绕特色产品、畜牧业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突破。要强化产销结合,大力发展各类农民经纪人队伍,注重培育各类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组织和联合体,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农产品销售,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开辟农副产品销售绿色通道,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4.5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增收意识
一是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按照WTO“绿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人捐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问题。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确立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新意识,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5参考文献
[1] 唐萍,刘健.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农业经济,2004(3):52-53.[2] 杨佑礼.依靠科技面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云南科技管理,2004(4):39-41.[3] 孟笑扬,李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9(3):43-44,59.[4] 张建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7):18-19.
第三篇: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介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结合云南省社会经济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必要性;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项长期任务[1]。在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如何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达到促增收、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目标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权衡、改造和利用的过程,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调整。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理解为根据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从战略的高度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的调整,主要着眼于农村产业的改组、产业的审视和生产要素的再配置[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农村产业结构的内在演进规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只有先合理化才能达到高度化。
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任何国家在任何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而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从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来看,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且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协调化的要求也越高。实际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一个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
据对龙头企业的调查,在影响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外部因素中,首要的因素就是融资渠道不畅。农村金融机构一度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构。农村金融领域中的“抽水机效应”、“马太效应”日益凸显,使其雪上加霜。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整合资源,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集中优势资源进占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量信贷资金非农化,大量农村资金流出农村,被多渠道分流至城市优质客户。
2.2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全省缺乏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模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地农村留守种地的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他们文化素质不高、市场意识淡薄,致使农业新技术推广难。不少农户市场信息闭塞,种植结构调整随大流,跟着感觉走,使农业新技术推广受到较大阻力。
2.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性、长远性
中国的农业组织结构长期表现为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的分割,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束缚
了农业的发展。中国的技术结构长期以来表现为农业科研主要集中在产中领域,而适应于农业产业化产前、产后的深层次开发性科技成果较少。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普及与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但云南省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上的利用率却很低,每年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还不到30%(美国达到8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2.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从目前来看,农业与其他部门相比,比较利益明显偏低,从而导致现有的农业资源大量流失,不仅严重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且也对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带来威胁,这是目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农业基础还很脆弱,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开展。
2.5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
从全省范围来看,农业基础仍显薄弱,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部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实、不稳定。农产品的优质率低,农产品加工增值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档次低。第三产业以终端服务为主,没有形成以生产型工业项目为服务对象的中间层产业链。在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还存在对当地的各种优势缺乏整体的考虑,不能够扬长避短、存优去劣、确定当地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以优势为立足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现象。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也非常明显。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只有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才能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局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3.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目标既要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相融合的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合理化的结构调整,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结构和资源配置,重构适合地区特点的现代农业体系,才能改善全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加速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物质基础。
3.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的要求,才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增长动力。只有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4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但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业整体素质不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不可避免地对农业带来了压力和冲击,特别是单门独户的小农生产极不利于市场竞争,低层次的产业化经营也会使地方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只有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才能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4.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搞好水利、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以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3]。一是抓好通村道路建设,不断提高云南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积极抓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协调,合理规划田块,规范土地租金,引进外来承包大户等,有效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流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降低业主农业生产成本,创造有利于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流通的软环境。
4.2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特色。一个地区应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传统的生产项目,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植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一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二是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三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四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六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4.3加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力度,建设区域农业商品基地
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和质量。为此,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一是重新确立农业科技开发重点;二是抓住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三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区域的科技开发;四是加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尽快将现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在实施农业产业过程中,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地区特点建基地,连片规模化建基地,把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4.4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
注重产业延伸,抓好加工流通[4]。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目前,云南省现有很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有限,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已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寻求合作伙伴,鼓励和吸引侨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围绕特色产品、畜牧业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突破。要强化产销结合,大力发展各类农民经纪人队伍,注重培育各类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组织和联合体,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农产品销售,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开辟农副产品销售绿色通道,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4.5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增收意识
一是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按照WTO“绿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人捐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问题。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确立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新意识,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5参考文献
[1] 唐萍,刘健.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农业经济,2004(3):52-53.[2] 杨佑礼.依靠科技面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云南科技管理,2004(4):39-41.[3] 孟笑扬,李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9(3):43-44,59.[4] 张建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7):18-19.
第四篇:当前小金库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小金库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2009年以来,我区相继在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累计查处“小金库”金额360万元。在专项治理中,发现当前小金库现象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
一、当前“小金库”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
1、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一是部分收入不入账。较为典型的是单位资产处置、出租收入不入账形成小金库。二是以收抵支。将支出直接与部分收入款相抵形成小金库。三是虚列支出。以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等名义,虚开多开甚至开具假发票,套取资金形成小金库。四是财务处理不当。部分项目款长期挂账形成小金库。
2、小金库主要特点和难点:一是从单位性质看,随着预算管理的加强,公务卡等制度的推行,一级预算单位财务、资金管理较为规范,小金库发生主要集中在下属部分企事业单位。二是从资金来源看,传统小金库多源于“三乱”资金或截留、挪用项目经费等,随着财经秩序的逐步规范,上述现象得到遏制,而虚列支出套取资金、单位资产管理等薄弱环节成为小金库主要来源。三是从资金使用看,传统小金库多表现为设置账外账、个人开户、现金保管,使用多为个人消费甚至私分资金等,而现在小金库实施手法更加隐蔽,从直接方式逐步向间接方式转变,多为通过虚列多列支出、虚开发票套取资金、通过下属单位报销开支等,使用也多表现为超标准发放奖金福利,上下级礼品礼金支出等。四是小金库核实查处难度加大。小金库认定出现一些模糊地带,一些部门片面认为只要不装入个人腰包,为干部职工谋福利就不算小金库,一些违规行为,由于财务处理、资金用途等方面较难界定,只能作为违反财政财务制度处理。虚开多开发票套现等手法的调查取证难度很大,若无举报或与往来单位核对明细,相当难以发现。
二、当前防治小金库的几点对策建议
1、推进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目前,由于资产配置不科学和使用监管不力,为小金库滋生埋下隐患。建议改变现在各自管理、各自为政的做法,将单位资产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实现资产综合管理,确保资产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调剂,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于闲置资产的使用、出租等,应经过相应审批程序,资产运营收入不应再作为单位收入自行支配和使用,应纳入财政统一预算和管理。
2、深化财政财务管理机制改革。一是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管理和公务卡、收支两条线制度等各项改革,努力前移监督关口,健全支出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三公”支出预算管理和考核机制,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化,从源头上遏制小金库产生。二是强化单位财务收支管理。切实抓好“票款分离”工作,严禁隐瞒、坐支各项收入,虚支支出费用。进一步规范行事单位收入分配秩序,完善部门单位内控和监督机制,强化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严格收支核算。
3、进一步健全监督监管机制。一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网络功能,加强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单位财务异常行为,提高监管水平。二是实行监督常态化、公开化。完善落实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物资采购制度,健全纪检、财政、审计、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逐步建立部门预算公开、审计结果公开、财务收支结果公开制度,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做到经常性监督与突击性监督相结合,有效遏制财务违规行为。
第五篇:当前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猪业是畜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不平静的养猪业让人们心有余悸,日趋复杂的猪病给人们造成极大分恐慌,笔者作为从事基础畜牧兽医工作者,针对当前养猪业存在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生猪生产存在的问题
1、养猪场建设欠合理
在政府惠农政策的鼓励下,养猪户存栏量增加,先后建起了多个上规模,上档次的养猪场,有的在原厂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有的重新建设猪场。但总体来看,不管是改建,还是新建,养殖户都没有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设计规划,而是仿造别人的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建设,存在场址选址不合理,距离村和主要交通要道较近,场内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区”布局分布不合理。
2、生猪饲养成本高,养猪效益下滑
目前,生猪饲养户一般不养母猪,不自繁自养,而是图省事,直接购进仔猪以集中育肥的方式饲养,因此,饲料和仔猪的价格成为影响养殖成本最主要的因素。饲料价格呈逐步盘升的趋势,仔猪价格更是一路攀升,居高不下。尤其是2009年对养猪户来说不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生猪,生猪、仔猪、苗猪一直波动很大,对养猪户利益冲突,再加上水电费,用工费,防疫费等也不断提高,导致养殖成本大大增加,养殖效益下滑。
3、近年来,猪病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当前许多猪病都是由多种致病因子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它们导致的复合性疾病危害极为严重,且难以控制,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其次是多种病毒和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再者就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往往是有几种不同病原体,有的为原发,有的为继发或并发,而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更使病情加重。
4、猪群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免疫功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对畜禽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猪群免疫功能出现障碍,可使低致病性的病原体引起多种疾病综合征的发生,甚至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各种综合征疾病普遍性存在,充分说明猪群基本的抵抗功能(免疫功能)出现问题。
5、养猪技术落后,疫病防治困难。目前,生猪养殖主要依靠传统饲养技术,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先进的饲养 管理经验。容易导致饲养成本增加,饲养效益低下。缺乏对突发性疫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再加上对疫情预防时有些生产单位不做药敏实验,也不按给药剂量规定操作,长期、盲目、滥用抗菌药,还有些厂家在饲料中加入抗微生物药既无临床针对性有无应有的剂量,使病原菌和寄生虫产生抗药性,会导致可供选择的敏感性药物越来越少,防治时更加困难。
6、长途运输及粗暴宰杀,猪的动物福利国际法规定,猪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运输车的清洁,按时喂食、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h要休息24h。宰杀时要用高压电击快速使猪失去知觉,减少宰杀的痛苦。要隔离宰杀,以防其他猪看到而产生恐惧感。我国目前主产区的生猪往往要经一二十小时的车载运输才能到达广东、香港和上海等地,特别是广东的某些转运站在收到一车经长途运输的活猪后,给每头活猪立即强制灌服20~30L凉水,这不仅是对猪的摧残,也造成猪肉品质严重下降。至于宰杀方式,则极大多数达不到国际法规要求。
7、过早断奶,母猪哺育仔猪,仔猪在母猪身边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动物的天性,一种康乐。然而,现在有些集约化猪场为了片面追求高产,显示本场的生产水平高超,将仔猪断奶日龄从28天提早到21天,又从21天提早到14天,须知这种不顾条件的盲目追求,不仅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因断奶引起的心理应激、环境应激、营养应激造成的损失也非小数。
8、饲养密度过大,有的猪场在二、三百亩土地上建了年产4~5万头的商品猪场,猪舍间隔不足10m,一间不足20m2的猪栏内养20多头育肥猪,有的实行楼层立体养猪。这种高度密集饲养,不仅造成大量粪尿、臭气、噪音污染,使有些猪吃不到料,饮不上水,处在饥渴状态,也使猪只产生了打斗、咬尾、咬耳等行为怪癖,最终导致生长速度缓慢,肉质下降。由于饲养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有些猪吃不上料,导致营养不良,猪群免疫功能下降而诱发各种传染病、群发病,特别是猪呼吸道疾病非常普遍。集约化猪场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通常为30%~60%,死亡率为5%~30%(杨汉春,2004),成为目前集约化养猪面临的最棘手、最难净化的疾病之一。
对策:动物福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动物福利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注动物福利,首先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需的动物蛋白等各种营养元素。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各种实验材料,动物还是人类的伴侣,是保持自然界协调平衡的重要一员,为人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因此,首要的是要加强动物保护、动物福利方面的意识和宣传,尊重动物福利本身也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动物保护法规,制定动物福利法,明确动物福利范围和执法机构,这一工作我国已落后国际社会数十年,亟待着手解决。从表面上看,立法保护动物福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类处置动物的自由和权利,但从发展和长远的眼光看,今天立法保护动物福利,正是关注明天人类自身的福利。除了以法律手段加强动物福利外,这里就改善猪的生存环境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用地制宜,适度控制猪场规模。要改变过去千家万户的养猪形式,提倡适度规模饲养,猪场建设规模要因地制宜,在远离城市的偏僻乡村,提倡多建年产50~100头肉猪的专业户猪场,实行放养或散养。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可建一些年产5000~10000头肉猪的大型猪场,这种猪场应远离居民区、省道国道1km以上。现在有些农业龙头企业要建5万、10万头规模的猪场,这种超大型养猪企业最好选在粮食主产区,而且要分点选址,分点饲养,化整为零,彼此相隔1km以上,以利饲料供应、防疫和排污处理。在这种养猪龙头企业,要建屠宰加工厂,活猪就近屠宰加工,改活猪流通为猪肉流通和肉制品流通,这样既可减少运输应激,改善肉质,又可防止传染病的散播。
2、实行科学饲养。无论采用何种饲养方式,都要保证供应全价饲料和充足饮水,在饲料中严禁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饲养后备猪和生长肥育猪,尽可能采用自动喂料箱实行不限量饲喂,保证猪只吃饱吃好。要避免饲养密度过大,过于拥挤,要为各类猪只设置小运动场,使其有活动和逍遥的空间。在我国现有条件下,集约化猪场仍以28~35日龄断奶为宜。保持保育舍温密不低于20~25℃,产仔舍的乳猪保温箱温度达到30~32℃。严禁鞭打猪只,建立饲养员、防疫员与猪只和善相处的良好氛围。
3、保障动物肠道健康,采取最新动物营养研究成果,提高饲料报酬,最大程度降低养猪业的饲料成本。
猪价是由宏观供需关系决定,具体的养猪业从业人员只能去适应,但是从业者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降低养猪成本来保障养猪效益。饲料成本是养猪业的主要成本,尽量采取最新动物营养研究成果,可以降低饲料在养猪业中的成本。同时,动物肠道健康是营养消化吸收的保证,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而且,消化道是动物体内接触外环境最大的面积(200-300m2)和动物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消化道的健康和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动物保健的效果,而且消化道遭到破坏,很容易造成动物免疫功能抑制的后果。
在疫病挑战时,动物代谢增强,可导致所有养分的维持需要大幅增加,动物的营养分配从生长转向免疫。保证动物健康的条件下,饲料成本才有可能降到最低水平。
4、养猪业可以考虑养猪品种的更新。养猪业为解决满足中国人对肉食品的需求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已经完全满足量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量的供应,对肉食品的安全性、口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养猪业主要饲养品种以进口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的三元杂交品种为主,该品种选育主要突出生长性能,抗病性、耐粗饲性、口感均比较差。
动物在疫病挑战时,代谢增强,对养分的需要增加,营养分配从生长转向免疫。但是,在人工育种选择下,猪在疫病挑战时的代谢模式有一定的偏离自然选择的轨道。近年来猪的育种进展使得猪的生长潜力大幅提高,瘦肉生长速度大幅增加。这样的猪一旦受到感染,可利用养分的分配模式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分配到免疫系统的养分减少,分配到生长的养分加。在健康的条件下,这自然对提高生产性能有利(猪的选育是在非常健康条件下进行的),但在疫病挑战时,这样的猪免疫力较低,死亡率高于老品种(地方猪品种生长缓慢,但抗病力远远高于现代外来猪)。持续地专注于提高生长性能的选择,在基因上改变了养分的分配,必定牺牲生长以外的功能。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引入育种工作,饲养品种的生长性能提高很快,但抗病性能存在缺陷,与我国相对恶劣的饲养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现出来。同时,我国饲料资源有限,进口品种的不耐粗饲性使得国内有限的饲料资源并不能充分利用。而且,进口品种与我国饮食注重口感的习惯不符。
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丰富,繁殖产仔数高、抗病能力强、口感好、耐粗饲性强,如果使用杜洛克作为父本,我国地方品种作为母本,杂交后代在产仔数、抗病性、口感方面的改良从经济性方面考虑,可以弥补生长性能的损失。近几年,国家在地方畜禽品种保种工作投入逐年增加,已经为地方品种的利用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