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时间:2019-05-14 03:5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第一篇: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内容摘要:激进主义思潮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具有从政治激进主义向文化激进主义转变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是在中国面临深重民族危机的历史大背景之下,由近代知识分子作为主要的思想推动力量,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的爱国主义思潮。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救亡试验组成的。具体地说,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主义思潮是以爱国主义为原动力,以进化史观为世界观,以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为重要资源,以不断进行的各种改革和革命为具体内容的一种复合型的社会思潮。关键词:激进主义、发展脉络、社会思潮

在激进与保守的论争中,对于激进主义思潮历史脉络的梳理上,尽管学者们的观点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大体上都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视为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的表现。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主要由激进的思想构成,但是其自身的发展进程是递进的,以戊戌、辛亥、五四最为突出,但是这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体现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根据激进主义思潮表现强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酝酿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之前。激进主义思潮已经开始露出尖尖角,但是是以隐流的形式存在。第二个时期为凸显期,从甲午战败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激进主义两次以主角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作用,但迅速地又退居幕后。尽管以隐流的形式却以强劲的势头发展。第三个时期为深化期,主要指五四新文化运动 时期,激进主义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规模出现。

(一)鸦片战争一甲午战争:酝酿期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处于文化专制主义与文化排外主义的笼罩之下,举国以了解接触西方为耻,认为是通敌叛国的行为,不仅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政治上的攻击,乃至人身不保,依然坐着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迷梦。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中国以惨败告终,不仅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要进行巨额赔款。一批先进人士开始认识到了解西方的重要性,并开始了这一过程。以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为代表,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介绍西方的情况。并且在介绍西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可贵思路。尽管他们所著述的书中存在着许多的纰漏,他们的思想也没有付诸实践。但他们的主动了解认识西方的行为,以及他们的所形成的不成熟的思想在当时通体保守的社会氛围之中,仍然被认为是十分激进的,但是却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方向的。这一小小的激进思想的萌芽,开始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渗透,介绍西方的书籍在到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在民间扩大了其流传的规模,了解西方的愿望要求也在强。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后,“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路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是清朝政府的重视。以总理衙门的创立为开端的洋务运动开始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路付诸实践,激进主义思潮开始从纯理论探讨进入到实践阶段。从为了御敌而开办军事工业,到为了求富而开办民用工业;从对技艺的的学习深入到对学理的学习。洋务运动伴随着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付诸实践,也在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而洋务派所主倡的“中体西用”也越发无法承受深刻的变革所带来的理论上的要求。在洋务运动后期,开始出现对洋务运动的检讨与反省。马建忠、郑观应主张在经济制度上进行改革,并提出了“重商富民”的思想。中国传统的经济主张是“重农抑商”,“重商富民”的思想对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不仅在经济上主张变革,而且洋务运动后期人物还提出了政治上的改革要求。钟天纬在批评洋务运动的不足的同时提出建立一种“通民情、参民政”的政治制度。“它表明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洋务派中的激进分子,已经意识到要想学习西方治富强之‘体’就必须对中国自己固有的君主专制的‘体’进行一番。大有更张’的根本改革。”(1)洋务运动历来是被视为不彻底的改革,但如果将它置于它的历史环境中就会发现,洋务运动思想的深入和行动上的推进都要与当时的保守势力进行一番拉锯式的较量。相对于当时的历史结构环境而言,它的具有激进的特点。特别是洋务运动中的激进派的观点有力地推进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为激进主义思潮的凸显蓄积了力量。

(二)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凸显期

甲午战争的失败直接催生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凸显,使激进主义思潮从历史舞台的幕后来到台

前。洋务运动激进派人士可以视为维新派的先驱。维新派进一步继承并深化了维新派先驱关于政治经济变革的观点,并以变法的形式把它付诸实践。康有为五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他强调变法的紧迫性,他说“外衅日迫,间不容发,迟之期日,事变之患,旦夕可至。”同时强调变法的彻底性“全变则强,小变则亡”。(2)光绪帝颁布了百余道上谕,试图进行全面的变革。湖南的维新运动形式更为突出,梁启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的时候,公开在课堂上借《孟子》、《论语》而阐述民权、平等的思想。

与此同时期的,比维新派思想更为激进的思想也有出现。严复在甲午战败之后,在他所创办的报纸上发表了《原强》、《辟韩》等文章。他反对固守儒学道统,反对借助儒学教条来提倡西学,并且对中国的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君不能独治也,于是为之臣,使之行其令,事其事。是故民不出十一赋,则莫能为之君;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害者则废”(3)何启、胡礼垣尖锐地批评康有为用“经义取才”代替八股取士,认为“事若可行,何必古人先我。”主张“以今通今”。(5)

梁启超斥责君权至上论是“民贼之辟论”,认为政体之最良者,唯有民主政治而已”,赞扬“君联邦之制,以实行民主之政,则其国势之强盛,人民之自由,比可以震铄今,而家为后世万国法者。”(6)在当时的报纸上也出现了这样的言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开始大力宣传学习西方,反对专制,争取民权的重要性,把矛头直指清王朝。他们宣称“无朝廷而国势盛”,“有朝廷而民心散涣”。“中国欲自强,必将以能举民权之时为起点也。”

清末新政所创造的相对开放的言论环境,为革命派提倡的西方民权平等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使革命思想深入人心。以及清政府“皇族内阁”的欺骗性,使人们彻底的对清王朝失去了最后的信任,辛亥革命的暴发是绝不是历史的偶然,它是激进主义思潮发展到那个时候的必然产物,同时它也赋予了激进主义思潮新的形式。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化期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果实被篡夺,袁世凯、张勋的复辟,军阀混战,各股势力在追出权力时的恶劣行径,使中国再度出现一片混乱。救亡人士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政治的落后,更看到了中国社会日益败坏的道德,而这些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中国人的劣根性。“其结果只能促使激烈的知识分子愈来愈鱼中国传统的中心价值体系疏离。”而对传统的反叛自然而然的就是传统文化象征的孔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对孔教著称,但是批判孔子并不开始于五四时期。这种思想是革命思想的组成部分,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同时这种思想也预示着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论式,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革命,同样体现了强烈的反传统主义。“二千年来所为学问,所谓道德,所谓政治,无非推衍孔二先生一之学说”,“欲祛除三纲五伦之奴隶道德,当然以废孔学为唯一的办法”。(7)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的大规模的反叛和更深程度的反叛,使它成为激进主义思潮在近代发展到顶蜂。

从被迫承认“我不如人”到学习西方的技术、学问;从在传统政治体制内的变革发展到否定传统的政治体制;从在政治制度内的变革发展到推翻原有的政治制度;从政治变革,政治反思发展到文化反思,甚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价值,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呈现出大体上升的趋势,同时又有起有落,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是在高潮期还是在低落期,激进主义思潮都有自己相应的代表人物,相应的思想主张,并呈现出前后相联的继承性。“它既是历史的又是动态的,因为结构性变化的每一个较后阶段都与前一个阶段休戚相关。”(8)

【1】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67。

[2]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载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3]严复.辟韩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33

[5]胡礼垣.书保国会第一集演说后.新政真诠(第4编),上海:格致新报馆,1901年,16—17

[6]粱启超.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28,29,89-110

(7)钱玄同,尝试集序.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

(8)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59

第二篇: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内容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内容及解析

自由主义的具体表现和特色是不同的,但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或流派,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或思想内涵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的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主义,认为保障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是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正是这种核心价值与思想倾向,使它区别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等其他社会政治思潮,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严格地说,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而自由主义的到来,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广泛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心理因素如求同斥异心理、狭隘平等心理、重情轻法心理、怕官拜官心理、重义轻利心理等或与自由主义的主张相反,或难以与自由主义的主张相容,它们都对自由主义起着抵制作用。环境之于自由主义的命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是研究者一致认同的,在这个基础上,一些研究者还尝试着从更广泛的领域或角度解释导致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失败的原因。

自由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基调,着重强调个体独立和自由的价值。但近代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却赋予以对民族表示高度认同为特征的民族主义以不可替代的优先性。作为舶来品的自由主义如何应对民族主义这个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自由主义者到底是把自由作为一种终极性的价值还是工具性的价值,这是研究者无法回避也是乐于考究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只是为实现富强而借用的一种工具。自由主义者对西方文化关注的焦点并不在自由,而是一种能发挥富强的社会动力或达成国家富强的手段,把自由作为提高社会功效的工具,并因此作为获得富强的最终手段。他们认为个人是为了国家而存在,个人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他的主体价值,这种思想引起自由主义者的强烈反应。因为一方面他们是真正理解英国的自由主义的,另一方面则指出在实际主张上仍然把国家的自由、富强、救亡远远放在个人自由之上,这就构成理论思想与实际主张重大的内在矛盾。

自由主义不仅被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以后整个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轨迹亦如此。五四时代知识分子尽管也承认个人主义的诸价值,但他们心灵深处把这些价值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他们眼里,这些价值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们促使形成一种人格或能力,而这正是促使西方文明取得飞速进步的核心所在,中国为了御侮图强,必须学习接受西方这些价值,个人自由在这里不知不觉成为一种手段。

另一种观点则承认自由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并不仅仅是工具,自由与富强、个体与群体之间是可以相互兼顾达至平衡的。在这一共同体中,个人与社会,公与私都处于互动﹑和谐的关系中。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携手并进而不相冲突。个人价值是建立在群己平衡的基础上的,并且在自由主义者的思想中一直保留着对民族主义的几分关怀,民族主义的情绪终其生并不稍减,只是隐与显的问题。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发展状况问题,美国学者格里德的分析迄今依然称得上是最精辟的,他认为:“自由主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那时正处在混乱之中,而自由主义所需要的是秩序。自由主义的失败是因为,自由主义所假定应当存在的共同价值标准在中国却不存在,而自由主义又不能提供任何可以产生这类价值准则的手段。它的失败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是由武力来塑造的,而自由主义的要求是,人应靠理性来生活。简言之,自由主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是淹没在暴力和革命之中的,而自由主义则不能为暴力与革命的重大问题提供什么答案。”

同时,自由主义是与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鼎立而存的一种意识形态,对它的成败分析事实上离不开对其他思潮的评价,也不能片面的去对待,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保守主义或革命主义的全盘胜利,也不表示它们有着天然的冲突。因为,这不是成败与否的问题,而是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多少合理资源与价值,不要无限地夸大它们之间冲突,而是要理性调整三者的关系,取其精华,弃之糟粕。

第三篇: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1.古希腊、罗马时期,也是欧洲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什么是最好的政体组织形式?应当采用何种标准对政体做出评判?针对第一个问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六种政体类型理论和混合政体思想作出了回答;而有关于政体的评价标准问题,则是斯多葛学派所倡导的以正当性、正义为核心的自然法学说。这些均称为中世纪天主教政治理论的主要思想根基。

2.中世纪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神学。这就使该时期的政治研究也弥漫着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圣经》、上帝、教权成为政治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信仰领域的权威成为判断万物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13世纪经院派哲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成为基督教世界承前启后的人物,他首次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译成拉丁文,并详细评注了亚里士多德的几乎全部主要论文;在理论上论证了信仰领域和理性领域、道德科学与政治科学界分的可能性,这位后来的宗教改革乃至政教分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政治学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人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放政治现象,西方近代政治学开始形成。马基雅维被称为新时代第一位政治思想家,在其《君主论》一书中,开始讲政治学和伦理学彻底分开,从而使其具有了独立的问题领域,因此他也被称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科学的奠基人。法国政治思想家让·不丹在《共和六书》中指出,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本质属性,具有至上性和不可分割性,是国家稳固统一的前提。他的主权理论不仅推动了政治统一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且通过国际法而相互联系的现代主权国家组成的现代国家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17、18世纪理性主义政治学先驱。

4.20世纪西方政治科学的发展主要特征1.建立了独立的政治学学科体系2.科学主义方法的运用,使现代政治科学更加专业化和学术化3.与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对应,政治学研究开始形成具有学科特性的语汇系统。

5.中国古代对“政治”的研究,主要是制定和解释礼乐、兵刑、职官、财赋等典章制度,同我们现在一般所讲的政治学研究有着相当的差异。

6.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研究:这一时期,政治研究除了从传统中挖掘革故鼎新的思想资源外,更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西学。

7.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关键词:俄国十月革命;新青年、新中国

重要名词

城邦:指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其性质是古希腊政治的内涵的主要概念。

共和国: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是为私人利益而奋斗。

政治哲学: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他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它主要关注政治价值和政治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的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问题的理论,也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

行为主义革命:形成于20世纪初期,50、60年代盛行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行为主义作为一种观点,主张对政治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通过使用定量方法,旨在创立完全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政治科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把政治行为作为政治的出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主张政治应从国家制度、法律、政治权利的性质的研究,转向对政治行为的研究。

政治系统论: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由此,政治系统把政治的互动行为当做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地平衡和自我维持。新制度主义:是对传统政治学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结合基础上的扬弃和超越。它经历了一个兴起、运用与总结及反思的发展过程。从制度与作为政治主体的个体关系这一角度看,在政治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发生过三次研究视角的转变。经历第三次转变后的个体与制度的关系,是一种多维的、立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清楚认识,有助于个体在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政治社会学: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产物。政治社会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兴起后得到了长足发展。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政治和社会的基本关系,这一种关系的分析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1.政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交流。2.社会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双边的因果机制3.政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源于社会,被政治过程改变,再作用于社会。斯多葛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中国特有的研究政治学的方法论,形成于苏联。以马克思主义的角度,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主要方法论有: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1.应当如何理解政治的内涵?

结合政治内涵本本身的演变及当代政治研究对政治的理解,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当代政治的内涵。就狭义而言,当代政治主要是国家的而活动及其形式和关系。就广义而言,当代的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及其关系。从时间上看,狭义的政治涉及国家的政治现象及其活动,广义的政治则包括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狭义的政治涉及国家的政治现象及其活动,而广义的政治则包括与社会公共权力相关联的各种权利现象和社会政治关系、行为与活动。2.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结合我们对政治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从狭义的角度看,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广义而言,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3.简述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指导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方法论,即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在政治学研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所包括的具体方法主要是“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4.简述中、西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

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分为

(一)古典希腊、罗马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研究的核心是城邦政治

(二)中世纪时期,该时期《圣经》、上帝、教权成为政治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信仰领域的权威成为判断万物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

(三)近代时期,政治学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理论道德观念的束缚,人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西方近代政治学开始形成。

(四)现代时期19世纪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启蒙运动的思想传统,将政治和社会的研究视为科学,研究者注重的是政治制度和事件背后的事实依据,他们对现象的解释日益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归纳基础之上。20世纪的现代政治呈现科学化、专业化。8.中国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中国王朝国家的政治研究主要是制定和解释礼乐、兵刑、职官、财赋等典章制度,同我们现在一般所讲的政治学研究有着相当的差异。

(二)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研究除了从传统中挖掘革故鼎新的思想资源外,更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西学。

(三)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形成、发展,并成为指导思想。

第三章 政治权利

第一节 权利与政治权力

权力的界定。权力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权力类型可以做出以下的划分。

(一)根据权力的运用领域不同,可以将权力划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利、社会权力和文化权力。(2)根据权力的属性不同,可以将权力划分为应得权力、报偿权力和制约权力。

(三)根据权力的形式,可以将权力划分为强制性权力和诱导性权力。权力是当今社会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维持运作必要的组织手段。权力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体现,也是社会制度稳定性和持久性的保障。

权力与权威的关系。权威是权力的正当性源泉。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权威则是权力的合法化,即对权力的正当性的认同。权威具有绝对性,而权力则缺乏。权力与暴力的关系。人类的暴力先于权力,但暴力不等同于权力,因为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尽管暴力的因素介入了权力的运用,但它不是权力本身。总之,尽管权力不能脱离暴力,但是拥有暴力手段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权力,因为权力对暴力的运用首先必须借助权威来获得正当性。

马恩指出: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政治权力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关系。政治权力比其他权力更显著地依赖于权威的合法化,同样地,由于政治权利对合法暴力的独占,使得个人和社会团体对暴力的运用都成为非法,这就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所有权利的效果最终都依赖于政治权力的强制性。

国家权力特指以国家政权为主体所发生的政治权力关系。

国家主权是国家政权在其管辖范围之内的最高统治权,具有权威的性质。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1)政治主体(2)政治权利的目标(3)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 政治权利的维度:(1)公共性(2)工具性(3)控制性(4)持久性

政治权利的合法性不仅仅是指政治权力的产生和行使合乎法律规定,而且是指政治权力必须得到公民的认同。

合法性基础。马克斯·韦伯概括了传统型、法理性和克里斯玛型三种合法性基础。

传统型建立在一般的相信历来适用的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授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上。

法理型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利的合法性之上。

克里斯玛型建立在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所默示和创立的制度的神圣性,或者英雄气概,或者楷模原型上。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越来越依赖于政治权力自身的有效性。政治权力的有效性是就国家政权治理社会的水平而言的,即国家政权能否有效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的结合,是近代政治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力量式微的社会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成正比,国家政权越是具有有效性,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就越巩固。

政治权利的合法化是对合法性的取得。

一般而言,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主要包括(1)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2)意识形态手段(3)社会政策手段。

阶级的概念。社会阶级的存在是理解社会现象的出发点。正式在此意义上,政治权力既是缓和这种社会冲突(阶级冲突),以建立持久秩序的东西,又同时成为社会对立阶级冲突的中心和争夺的目标。列宁对阶级的经典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茶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外一个集团的劳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阶级和阶层的根本区别在于,阶级关系总是相对稳定和固化的。

社会阶级与政治权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阶级的对立关系必然具有政治性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的政治性决定了社会阶级与政治权力的关系。首先,政治权力的本质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关系。政治权力必然会成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斗争的核心,它是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地位的工具,也可能成为被统治阶级解放自己的武器。

“新阶级”——他们既瘦到资本家的雇佣,以脑力劳动换取管理报酬,在本质上接近于无产阶级,但是他们的生活状况与价值认同又明显区别于一般工人,因此人们往往把这一介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与两者存在相对独立性的特殊阶层称为“中产阶级”。

“新阶级”在各个方面对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权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在资源控制权上,“新阶级”由于掌握了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在控制生产和管理流程上与旧统治阶级展开了竞争。(2)在意识形态上,西方学者认为,“新阶级”形成了区别于旧阶级的自我认同,成为特殊的“地位群体”。(3)“新阶级”在争夺社会控制权的同时实际上强化了既有的政治经济秩序,使资产阶级的统治进一步牢固化。

权力:权力是人际关系中的特定的影响力,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特指发生在政治领域中的权力关系。

合法性:合法性一词在政治学中通常用来指政府与法律的权威为民众所认可的程度。(合法性最终可以归结为政治权利是否能获得普遍认可的问题)阶级: 新阶级:

权力的性质是什么?

权力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它总是权力关系双方互动作用的结果。

权力是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社会关系,权力的产生、运用及其所能造成的后果,都以一定的组织、物质和精神力量为基础,个人或组织的权力。取决于对这些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权力具体体现为以一定的方式,对权力的资源加以贯彻和应用,权力的效果也往往取决于这些方式的运用是否得当。

如何理解权力、权威与暴力的区别与联系?

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的关系表现在哪里? 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里?

“新阶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 国家政权

国家的概念。恩格斯: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和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1)国家由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所构成。(2)国家以社会公共权威为基础进行维持和运作。(3)国家的终极目标是维护社会经济的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国家政权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从国家的阶级属性出发科学地探讨国家政权的本质,国家政权的本质就表现为其阶级本质。(1)国家政权是社会阶级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2)市民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国家政权的性质。(3)国家政权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国家政权具有双重性(1)国家政权的阶级性,即国家政权的本质根植于社会(2)国家政权的相对自主性,即国家政权在形式上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相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并不纯然直接为某个阶级的特殊利益服务。

国家政权以其相对自主性维持了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外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国家的法律对于全体公民普遍适用(2)统治阶级并不直接掌握权力,二是通过权威机构的官僚进行政治统治。(3)政府职能作为国家政权的具体运作,具有两重性,一是直接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统治职能二是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所能履行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丧失国家主权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高权力,具有绝对的,永久的性质,即具有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不可分割的性质。(1)国家主权是一切政治力量的合法源泉(2)国家主权必须具有持久性,是固定不变的。

国家政权的历史形态 国家的起源。在人类原始社会并不存在完整意义的国家政权,而只有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公社。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个体经济、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不断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最终引起了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得以产生,一些掌握了权力的氏族首领就利用权力发展了自身的利益,逐渐在氏族内部形成了一个贵族阶层,社会开始出现阶层分化,并最终分裂为对抗阶级,为了压制对抗阶级之间大规模的公开冲突,国家政权便应运而生了。

在马克思主义对国家起源的阐释中,值得注意三点(1)伴随着私有制而产生的私有观念在国家形成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2)权力、阶级、国家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权力决定了社会的分配和阶级的产生,而不是相反。(3)国家的产生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倒退,相反缔造了人类文明的新的开端,人类只有在国家中才形成了一个统一体。

古典国家政权形态。城邦国家。大约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希腊人的价值实现实在城邦公共生活中完成的,只有通过参与政治生活,人才能体现出超越于动物性的人性。是故城邦国家的根本特征在于城邦与个人的紧密结合,公民个人不能脱离城邦而存在,因此只有认同城邦共同体,尊奉城邦共同的神,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权威国家。以古罗马为例。古罗马国家政权形态的中心观念是权威。强调城邦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的存在必须以认同一定的权威为前提。权威国家的特征在于,其权威就是亘古不变的,而且权力体制则永远是未定型的,处于不断成长之中。

封建国家。封建国家形态是那种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紧密结合的国家政权形态,公共权力无论是其产生还是运用,都取决于私人利益的诉求,因此,封建时代的政治精神完全堕落。

专制国家。以中国为典型。中国的专制国家形态具有四大特征(1)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2)确立了绝对的君主专制统治(3)形成了严密而庞大的官僚机构(4)公共领域完全覆盖私人领域,国家权力覆盖了整个社会。

现代国家政权形态。欧洲从14至16世纪完成了从中世纪封建割据向统一的、具有民族意识的现代国家政权形态的转型。

近代革命以人民主权国家取代绝对主义国家以来,现代国家政权形态主要精力了下述三种发展类型。

(1)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形态。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从法律上确定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市民社会逐渐获得了完整的财产所有权和独立的经济活动圈,形成自由平等的契约关系所调节的自发秩序,即所谓私人领域。国家政权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构成了对公共领域政治权力的勘定,即公共权力以不侵犯公民基本权力为限度,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其目标。

(2)晚期资本主义国家形态。又称为福利国家、国家资本主义。在晚期资本主义国家形态中,公共领域的政治权力全面干预私人领域事务,而且私人领域的个人幸福也成为公共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国家政权全面干预市场给国家政权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随着社会管理的日益复杂化和政府职能的深化和泛化,代议制政府内部权力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政府从以议会为中心的权力结构转变为以行政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呈现出“行政集权民主制”的结构特征。政党成为国家政权的合法工具。

(3)社会主义国家形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多远的社会经济结构,政府垄断社会资源的格局逐渐转变为政府以宏观调控方式管理社会经济的格局,从而形成了全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形态的核心。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

国家政权的本质即其阶级本质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严格来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形成,是以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离为前提的,人类从部落社会发展为以阶级分化为基础的等级社会,家庭、社会阶层等构成了社会的最初形态,而社会等级的形成尤其是阶级对立的发展,则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政权的产生。此后国家政权形态的发展,都伴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1)古希腊-罗马城邦时期,国家与社会是判然有别的。(2)欧洲中世纪,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为有限国家模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在这里存在国家政权与基督教的二元对立,而非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3)欧洲向现代社会过度的过程中形成的绝对主义国家,则是国家控制社会的一元结构。(4)近代民族国家,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实现了分离。(5)后资本主义国家时期,在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立的框架内重新塑造了国家与社会的一体化。近代以来形成的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是在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相互渗透和影响、国家被市民社会所决定的条件下进一步形成的。可以说,现代国家与社会在阶级本质上是同一的,而在形式上又形成了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的二元分立。

国家与市民社会。古典含义:是指建立了国家的“文明社会”,相对于野蛮部落而言。近代含义: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于国家政权而言。

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前提是现代社会存在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的二元分立,市民社会由此而在理论上获得了相对于国家政权的独立性。

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在国家政权与社会既分离又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国家政权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政治现象,而是与社会力量的作用交织在一起。表现:(1)国家权力过度干预市场社会的合法性受到质疑。(2)社会自发组织逐渐分割了国家权力,形成了多元的权力中心。(3)知识阶层和管理阶层所形成的精英集团垄断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管理的专业技术。(4)大众传媒等公共舆论力量影响日益扩大。

从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出发,西方政治学中形成了多种解释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自由主义国家、多元主义国家和精英主义国家。

自由主义国家。自由主义者坚持有限国家模式,以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勘定国家权力的范围,反对国家权力和正度职能的扩张,尤其是竭力反对国家对社会经济事务的过度干涉。

多元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因而国家政权在组织形式上也应当实现多元化,也就是通过议会政治和多党政治实现对国家政权的多头控制,而这种多头控制就是民主制度的师之所在。

精英主义国家。精英主义者认为人和社会都存在着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他们倡导一种民主精英政治。现代国家是指上操纵在少数职业官僚手中,这些职业官僚利用其专门知识和手中的政治权力,驾驭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作,是后者服务于本阶层的特殊利益,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则难以控制国家政权。

国家形态:也叫“主权形态”,它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相对“国家属性”或“主权特征”的组织单位。

国家相对自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决定国家相对自主性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P92-93

国家主权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国家主权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表现在哪里? 是欧洲从中世纪的冲突混乱之后走向统一的世俗化国家这一过程中,为了使世俗君主具备合法性,从而建立起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将分裂的社会统一起来,主权观念随之出现,世俗君主成为一切世俗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源泉。国家主权具有持久性,保证了现代国家统一集权的持久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可以说现代民族国家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种族认同演变为一种国族认同,并且这种国族认同与作为一切政治权力之合法性源泉的主权的确立是分不开的。1648年欧洲各国达成威斯特伐里亚公约,承认了各自所拥有的最终主权,欧洲现代民族国家最终成型。

国家政权形态存在哪些历史形态?

为什么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国家的本质?

国家政权的本质及其阶级本质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严格来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形成,是以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离为前提的,人类从部落社会发展为以阶级分化为基础的等级社会,家庭、社会阶层等就构成了社会的最初形态,而社会等级的形成尤其是阶级对立的发展,则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政权的产生。此后国家政权形态的发展,都伴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国家的本质就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国家总是阶级统治、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 如何理解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第四章 国家政体

国体、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一经产生,即表现为本质和行使的内在统一,这里的本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体,它表明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和地位。所谓国家形式,即一国统治阶级实现本阶级权力的方式,它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它表明国家的政体与局部、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而政权组织形式则表现为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关系。

政体侧重于体制,而政权组织形式侧重于机关。

政体是对政权组织形式的抽象和概括,政权组织形式则是政体的具体化。

就当代国家结构形式来说,一般表现为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理论形态。

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

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

西方政体理论的演变

(1)古典时代国家整体理论的开创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物种整体周期循环的理论。——涉及政体的分类问题。亚里士多德——以追求共同的善为目的,以共和制为形式,以法治为手段的政体是最好的政体。在这里,目的、形式、手段三者有机统一,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西塞罗继承了古希腊思想家的混合政体理论,认为最好的政府行使是对由以上三种政体(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均衡地混合而成”。

古典政治理论表现出浓厚的道德伦理和思辨的先验色彩;古典政体思想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强调法治以及法律对统治者的至高无上性;“混合政体”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古典时代思想家对整体理论所作出的最卓越贡献之一。

欧洲中世纪政体理论的代表:托马斯·阿奎那

马克思主义对政体的认识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政体分类的问题上,经典作家采用的分类标准主要有:(1)执政者人数的多寡(2)执政者的产生方式与任职期限。按照这两项标准,国家政体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大类。马克思主义首先从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等本质要素人事和把握国家。

君主制——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世袭君主手里的政体形式。

共和制——国家的最高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规定相应任职期限的政体形式。

君主制可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共和制主要包括总统制、议会制、委员会之和半总统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形式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共和政体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权机关(2)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程序产生行政、司法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后者的活动受到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并向它负责。(3)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原则。

目前在西方政治学界,研究者们通常将世界各国的政体归结为三种纯粹类型:民主政体,权威政体和极权政体。西方学者提出的民主、极权和权威三种政体的划分以西方个人主义价值为基准,主要标准(1)政府对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政治思想、经济活动的控制程度。(2)在意识形态领域。(3)那种民众能够影响政府政策的范围和程度。

民主制。一般认为民主政体应具备以下特征(1)议会制度、选举制度以及政党制度是民主政体根本的制度保证,(2)立法、行政和司法各权利部门之间的功能分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结构性张力。——公民社会主要是指家庭事务、经济领域、文化活动和政治互动等社会生活领域构成的社会自治网络。(4)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各种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并存,个人权利至上。

极权政体。特征(1)推行一个无所不包、渗透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官方意识形态。(2)只有在某一领袖统一领导下,具有严密组织的唯一被允许存在的政党。(3)实行有组织的恐怖(4)政府垄断大众传媒(5)实行统制型经济。

权威政体。把各种非民主和非极权的政治体系定义为权威政体。特征(1)对社会的控制程度看,权威政体要明显弱于极权政体(2)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缺乏较系统的现代思想体系,权威体制下的权力精英常常借助民族主义,同时辅之以本土文化中的某些资源,作为凝聚人心、巩固自身权力正当性的主要手段。(4)权威政体下的经济发展常常采用非市场和超经济的手段。

民主的政治含义:民主从它产生的哪一天起,基本上是一个政治概念,它首先指的是一个城邦或国家的宏观管理体制。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它首先是一种统治形式,即政体。它只意味着“人们在政治领域内获得解放,实现了平等的政治权力。

民主化的过程首先意味着“用在自由、公开和公平的选举中产生的政府来取代那些不是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政府”。

政治民主化实际上是民主价值的制度化过程。政治民主化首先意味着政体民主化。

我们认为,民主政体之所以能够表现出长处,在于该政体形式所具备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在素质。(1)民主政体第一次完后才能了国家政体的合法性与制度的合法性的分离和良性互动,并将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建立在取得其治下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基础之上。(2)民主政体相对其他政体形式具有较高程度的开放性。(3)民主政体在国家权力各主体之间建立了法治化的运行规则。

国家政体: 国体:

国家结构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 “左右共治”:指总统与总理不是一个党派的“左右共治”局面。法国“左右共治”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总统和总理权力来源不同。民主政体: 极权政体: “第三波”:

思考题

简要评述西方政体理论的演变及对近代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意义。

试论民主、权威和极权三种政体类属概念对政治发展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局限。

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民主理论从古典到现代的 第五章 政府组织

政府的概念。狭义——仅仅是指国家机构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构。广义——泛指各类国家权力机构,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定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的机构,即我们通常所谓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

政府与国家的关系。政府是国家必不可少的结构与功能要素,它是国家政体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隶属关系。具体而言,政府与国家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政权与主权之别(2)国家的意义并非完全经由政府实现。(3)合法性层次来源不同

政府区别于一般组织的方面(1)合法性(2)权威性(3)公共性

政府体系的横向结构。现代政府体系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国家元首、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

政府体系的纵向结构。纵向权力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问题。

立法机构的结构。

就其整体组织形式而言,现代国家的立法机构有两种:一院制和两院制。

立法机构的功能和活动包括汇集并代表人民的意志,审议和制定法律、监察行政机构。立法机构之所以能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因为它的组成成员是政治共同体的民选政治代表。这里面隐含着这样一种共识,即社会共同体承认其按照某种程序产生的成员在公共生活中代表共同体本身。

现代各国宪法一般都赋予了立法机构以下几项主要职权:

(1)立法权。即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制定、修改、废除法律的权力。(2)决定权。即决定国家重大内外事务的权力。(3)任免权。即对政府主要官员进行任命和罢免。

(4)财政权。即通过审议财政法案,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指出实施监督。

(5)行政监督权。即监督行政机构各种公务活动的权力,包括对其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在当代,由于各自所处的政治制度体系,政治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议会实际所拥有和发挥的权力和功能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

在当代,行政仅指那些行政决策部门,譬如内阁,而将那些被认为只是从事事务性执行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归为官僚机构。

一般来说,行政机构的结构因其所属政体的不同而不同。

(1)总统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由选举产生总统,其他成员由总统以法律程序任命,总统向选民和宪法负责。在这里,行政结构在形式和实际上都是金字塔式的。

(2)委员会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的成员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向议会负责。这种行政机构的成员往往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团体,他们之间即使不是完全平等的,也是相当平等的,至少大部分最重要的决策时共同作出的。

(3)内阁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其首脑内阁总理由国家元首任命或经国家元首提名由议会产生。内阁在其首脑的领导下,决定并执行国家内外政策,集体对议会全权负责。

(4)半总统制国家的政府向议会负责。政府总体由总统任命,其他成员由总理提名,提请总统任命。

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其他人员由总理提名,均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后,由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总体看来,任何国家的行政系统都是呈现为典型的金字塔式结构,存在严格的层级关系,各层级之间是领导与服从的关系,贯彻的统一指挥的原则,下级必须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这种典型的官僚制结构以其理性、常规、客观、效率、统一等特点著称,但也因其机构庞杂,层次过多、机械僵硬而受到批评。于是,在现代各国机构改革中,出现了扁平化、灵活化、信息化、人性化等新趋势。

根据同级行政部门内部机构之间的分工和不同的职能配置,我们可以将行政机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领导机构。领导机构是各级行政部门的核心和首脑机构。

(2)办公机构。是协助行政首长管理本级政府内部综合性事务的办事机构。(3)咨询机构。也称智囊团或参谋机构。

(4)信息机构。信息机构专门负责公证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储存、传递,为领导机构和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5)职能机构。他在行政领导机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个或多个专门行政事务。(6)派出机构。它是一级政府按管辖区域依法授权委派的代表机构。

(7)监督机构。如行政监督检查机构、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对各种行政机构、人员及其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执法性监督和检查。

行政机构的功能。行政是政治的执行,是国家意志的具体实现。概括起来,行政机构的法定职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执行宪法和法律,参与国家立法(即行政立法)。(2)决定并实施国家内外政策,任免政府官员。(3)组织和管理国家公共事务。

(4)编制并向立法机构提出预算、调节和干预经济。

行政机构的作用不仅是执行。这就是说,行政机构不仅实施政策,而且提出政策并协助各部门的活动。无论其法定权利怎样,国家行政机构能够并被要求制定国家的重要政策,同时他们还参与执行这些政策。实际上,在有些国家,行政机构几乎成为了国家的决策中心。

首先,在不少国家,行政机构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其“执行”(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这一功能定位,实际上成了主要的立法者。行政机构实际上履行着起草法律的权力。

其次,立法之外的政策制定的发展也加大了行政机构的权力。

第三,现代行政机构在执法“管理”方面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扩张。

概括起来,现代行政机构功能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管制。政府扩大了他对经济的控制,特别是在国家经济主脉已经不是农业而是商业和工业的现代社会。

(2)分配。政府通过公共事业开支和其他手段在利益分配方面发挥作用,甚至直接干涉社会价值的分配。

(3)生产。政府在经济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发挥着生产功能。

(4)(资源)提取。政府为了实现其庞杂的社会管理和政治管理功能,就必须加强它从社会提取行政资源(包括金钱、物资,有时还包括劳动力等)的能力。

(5)防御。政府的军事防御能力往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强,且其发展速度往往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导致行政机构功能扩张的原因,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即行政机构自身利益的自主性倾向。行政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相应地形成自身的官僚利益集团,在行驶权力的过程中,官僚利益集团存在将行政权力扩大化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从而导致行政权力及其机构的扩张。

不过,在现代国家,行政权力的扩张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制约。(1)在现代国家,对政府行政权力制约机制正在日趋完善。

(2)通讯和信息的发展,使行政机构能更深入地干预社会,但是,技术的提高,也使公民及公民团体监督政府活动成为可能。

第四节 司法机构

比较法学家一般将世界法系概括为八大法系:英美普通法、罗马法系、德意志法系、北欧大陆法系、社会主义法系、远东法系,以及以宗教为基础的印度法系和伊斯兰法系。

中国的司法机构。

我国的司法机构包括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我国的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在权力地位上是平行的,二者之间是一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

司法机构的功能。司法机构的基本职权是行使司法权。

一般而言,司法机构的基本功能在于根据法律接受诉讼,审理案件,解决法律冲突。其目的大致有两个方面(1)通过审判各类诉讼案件,惩办犯罪,解决民事、经济、行政纠纷,保障公民合法权益。(2)主要通过对刑事案件的审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包括对现行政治统治的维护。

司法权一般由各级法院履行。法院的主要职权一般包括(1)解释宪法或法律(2)受理诉讼案件,进行司法审判。(3)处理非诉讼事务,如财产登记,公证结婚。

司法审查权又称违宪审查权,主要是指法院通过司法程序对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制定的法律法令或政府官员的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审查和裁决的权力。第六章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含义。政府组织与一般组织不同,它是特定地区、特定人口内掌握了公共权力并因此负责社会公共事务的最大的公共组织。它具有公共性、全局性、政治性的特征。

人们对政府的价值期望的现实化和具体化就表现为政府如何运作,或者政府如何通过分配既有的资源对社会发生作用,这种表现就是政府的职能。职能是指组织或个人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所谓政府职能就是政府作为社会中最大的公共组织在维持社会稳定、保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诸方面所应该负担的职责和能够发挥的功能。政府功能是指政府将其所肩负的社会寄托的责任付诸行动时对社会产生的作用。

政府职能的含义包括两个部分:职责和功能。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决定了后者的额特征,后者是前者的表现,是责任性付诸行动的结果。两者合成一体就构成了政府职能的内涵。

政府职能的基本属性指政府职能的标志性特征:公共性和阶级性。公共性指政府只能关系到社会公众而不是个别组织与个人的利益,它总是公共领域发挥作用并受到公众的反作用,它反映了政府的存在目的必然以公众利益为依归。

阶级性是指政府职能往往是为某特定接机服务,成为这个阶级管理其他阶级的工具。

政府职能的次要属性,包括价值性、涵盖性、发展性、服务性。

第四篇: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在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史中,有两个时期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恰逢中国社会大转折大变动的时刻。社会的剧烈变动,许多全新问题的提出,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空前活跃,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冲突,以致某种社会思潮逐渐取得主导的地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受到欧美、日本思想文化的冲击、影响,也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更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产物。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状态,它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千古未有之奇变”。这种变化,并非仅仅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冲击的后果,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自然演化的必然。它带来的社会变化复杂而深刻,表现为多层面的运动过程,各种内外、新旧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又使各个层面的发展不是同一趋势,而是呈现出多层面的立体交错运动的态势。在这块社会土壤中滋生蔓长起来的社会思潮也就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特征。第一,主题突出,政治性和现实性较强。就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来说,大多数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是如何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而实现富国强兵。这两个问题,从它的提出到人们设计种种不同的方案(当然也有反对的方案),彼此间展开激烈的争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是个完整的过程。要解决前一个问题,就必须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旗帜,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要实现后一个目标,则需要以民主、科学为思想武器,进行一系列近代改革与革命。因此,爱国主义和民主、科学便是贯穿近代各个时期各种进步思潮的两大主题。无论是革新与守旧的交锋,还是中西思想文化的冲突,都与这两大主题息息相关。由于这一特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涌现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经世派,提倡“经世致用”,“以经术为治术”,面向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兴利去弊,强国御侮。他们的主张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即向西方学习的方向。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人物的洋务思潮,将魏源的“师夷”主张付诸实践,“借法以自强”、“船炮工商”、“制械练兵”以求富,使中国向近代化发展。1860年前后,中国社会政治思潮出现转折,早期维新派兴起,其标志是洪仁的《资政新篇》与冯桂芬的《校?庐抗议》,皆要求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诸方面,实行全面的变革。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变法运动,疾呼救亡图存,保种保国;严复“大受刺激,自是专致力于翻译著述”,他所介绍的达尔文进化论,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需要。甲午战后,进化论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成为资产阶级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认为,要救国只有革命,推翻清朝政府,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无论是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他们的政治主张虽然带有超越现实的主观幻想,但从其整个活动看,却充满了求实精神。面对现实、改造中国,始终是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民族的长期屈辱使中国人不得不以追求国家的富强为最高目的。这一目的本身自然是高贵的,然而仅以富强为目的却使中国人走上了急功近利和专重物质成就的道路。最有代表性的是吴稚晖先生的一段有名的话:现今鼓吹成一个干燥无味的物质文明,人家用机关枪打来,我也用机关枪对打,把中国站住了,再整理国故,毫不嫌迟。从机关枪的意识出发,最多只能吸收西方的科技,而缺乏“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和理念。由于强调政治制度变革,中国近代思想家宣传民主民权也主要是从救亡图存出发的。因而他们肯定民主价值的标尺不是人权,而是用来作为救国手段和治国方策。他们的宣传不是强调人格独立、人权平等、人性解放,而是强调国家独立解放和富强。近代中国人对科学的追求也主要还是出于功利的动机,而不是对科学知识本身有真正的兴趣,更没有注意到科学背后的文化凭藉。这是由中国特定的国情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也是中国社会现实和为变革这个社会现实所需要的。第二,名目繁杂,丰富性与激变性并存。社会思潮是一种动态的意识现象,具有“浪潮”的特征。犹如涓涓细流汇成的潮涌,沿地表峰谷奔泻一样,作为一种意识潮流,自然也会有起有伏。在已有的中国近代中国思想史或思潮史研究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研究倾向,即重视知识精英思想,忽视下层民众思想;重视“先进”思想,忽视“落后”思想;重视进步思潮,忽视中间思潮和反动思潮;重视考察思想或思潮本身的演变,忽视对思想或思潮产生的社会土壤的深层剖析。于是,近代中国思想史或思潮史大多成为精英人物的先进思想史,这就难以反映近代社会思潮的丰富内涵和真实面貌。从社会与思潮的互动关系,知识精英与下层民众、上层人物的相互影响,进步思潮与带有“中间”色彩的思潮、反动思潮之间的比较、竞争等层面来看,由于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中国社会变化得非常迅疾,迫使中国社会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就匆匆向前迈过西方社会几百年内所经历的历史途程,因而,时代催促志士仁人尽早地登上历史舞台,急切地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尽快地呈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方案。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这百余年间,各种社会思潮纷呈泉涌,目不暇接,形成中外历史上罕见的奇观。改良主义、立宪主义、国粹主义、复古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实验主义、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各种各样的主义名目繁多,匆促上阵;曾几何时,又仓皇退潮。同时,西方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纷至沓来,诸如民主主义、民治主义、平民主义,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柏格森主义,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等。在同时并存和前后相继的各种思潮间,存在着激烈的交锋和斗争,如革命和立宪之争、共和与复辟之争、尊孔与反孔之争、问题和主义之争、科学和玄学之争、本位文化和西方文化之争等等。在各种思潮的反复较量和长期斗争中,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有:经世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教育、实业、科技)救国思潮、民主革命思潮和新文化思潮等,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思潮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出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思潮,脱颖而出,赢得了广泛而热烈的认同,成为历史的主流、时代的强音。社会思潮在酝酿形成和涌动过程中,感性意识要素居主要地位。由于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群所处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不同,他们的利益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社会思潮,有主流、有支流,有潜流、有逆流,有先进、有落后,综合构成一幅极为复杂丰富、多姿多彩的历史图画,带有非常明显的紧迫性和超前性、过渡性和多变性特征。比如,辛亥革命时期,曾同时出现超越和复古两种不同的思潮,而刘师培、何震等人却把超越和倒退奇异地结合在一起,逐渐走上复古倒退的老路。此后,既有新文化运动思潮,又有国粹思潮;既有联省自治思潮,又有国家主义思潮。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前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思潮,作为辛亥革命失败后出现的封建复古思想逆流的对立物,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与迷信,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与这种基本倾向相伴随的却有无政府主义主张、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式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等偏颇。且两者以极端的形式具有内在联系。其实,这也是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规律之一。因为在历史上,一种社会思潮的流行,由于它在一段时间内涌动迅猛,“包打天下”,因而与之相对立的思想情绪、心理倾向等,便被暂时地压抑和掩盖下来;当着这种思潮被人们普遍放弃时,借助思维惯性的作用,人们往往易于走向其反面,因而与之相对立的理论、思想、心理等便像顿开闸门般地涌流出来。于是便有新的社会思潮发生,并把其与旧思潮对立的一些因素推向某种极端。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认为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历史发展只能在两极对立中运动。因为某种社会思潮消退之后,人们的认识并不总是表现为另一种社会思潮的形式。其中,较为正确深刻全面的认识,则一般以一定科学理论学说体系的创立为其结晶。历史表明,同思想运动相比,社会思潮就其整体而言,缺乏统一明确的思想指导原则和它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及目标的自觉意识,这就不能不使它的思想内容包含较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极端性。第三,文化转型,传承性与融合性交替。一般来说,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有三个机制:一是文化的纵向传递,即文化传统的承继性;二是文化的横向传播即文化交流;三是文化的主体创造即在现实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再创造。文化的横向传播即文化交流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关系极大。任何一种文化没有它种文化的冲击、碰撞、交汇和伴随而来的平等融合、交媾和再生,都不可能实现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飞跃。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是在西方文化强行侵入、中国文化自身进程被打断的情形下发生的,具有明显的屈辱、被动和非自觉性,正如人体器官移植必将引起排异反应一样,西方文化的楔入,给中国传统文化造成激荡之深切是空前的。这就使中国文化步入近代时,蒙上了浓厚的民族感情和正义理性的道德因素,同走向世界、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产生矛盾,从而加深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变的艰难性。如何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这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长期思考和争论的问题。其间经历了非常曲折的道路,有着许多痛苦的经验,曾形成东西两种文化派别:一种是西方文化派,哲学思想上受了实用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带有崇洋色彩;另一种是东方文化派,哲学思想上受了尼采唯意志论、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又倾向于封建复古。至今,“崇洋”与“复古”仍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长河中尚未根本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文化继承既具有客观性品格,又赋有主体自觉的特征。中国文化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复杂的统一体,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其历史传统的文化。每个时期、各个学派都有各自的精彩的独立贡献,不能把某一时期或某一种思潮视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通常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居统治地位的文化。它既有优秀的一面,又有落后陈腐的一面。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前一个时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吸收和创新。传统和现代不是水火不容、绝对对立的。黑格尔说得好:“这种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象,而是生命洋溢的。犹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8页)以章太炎、刘思培为代表的国粹派,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从民族、历史、地域的有机联系形成文化传统观念,力图将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与破坏现存秩序的社会革命结合起来。他们通过清理传统文化固有的糟粕,拨除封建统治者对传统文化的歪曲,以恢复和维护传统文化的价值。以梁漱

溟、熊十力为代表的新儒家,怀着强烈而悲苦的民族危机意识和使命感,致力于传统文化之精神价值的弘扬、发掘和民族自我的重建。钱穆先生最具中国情怀,他从史学的观点出发,并不把中国文化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相反地,中国文化是在长期历史中不断演进和发展而形成的。他重点关注的是文化理想的保存与实现,从文化传统中发掘出现代有关联的成份,作为发展科学与民主的基础。孙中山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接受过来,发挥为民权思想,他肯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但对之加以改造,将“修身”的解释提到抛弃陋劣习气、进于文明生活、培养文化素质的高度;他称赞“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传统道德规范,但在其中注入了许多革命民主主义的内容。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商品、传教士而来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播。汤因比曾云:“在西方文明的排山倒海的冲击之前,中国原是一个和谐而宁谧的人文世界,有高明的人生乐趣,有深刻的生命情操,也有弥漫的尘世乐趣。虽也有一治一乱的循环,与反复扰襄的战争,然而却摇撼不了中国人文世界内在的积极性。可是西潮汹涌袭来之后,中国人却在痛苦中趋于分裂,西化乎?俄化乎?本位乎?中国人在此挑战下,尚未表现出强有力的创造性回应。”(《历史研究》,陈晓林译,台湾桂冠图片公司出版,图78说明文字)对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心态是复杂的,既有因伴随侵略所带来的反感,又有以怀着对固有的信念和感情的抵拒,更也不能不睁开眼睛正视现实。西方文化的冲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从原来对域外事物一无所知的封闭状态中走了出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所比较而逐渐反省、认识。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陈独秀,再到毛泽东,都曾对中西文化进行思考、比较,究其得失,寻其长短。正是从比较中认识到要救国就必须改变现状,就必须学习西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都加以吸收,于是在中国大地上相继出现了引进器物科技的洋务运动、为实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维新运动、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以及批判封建传统的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一百多年间的历程,都没有离开中国的传统,是在不断会通融合中外文化的过程中来创建中国的新文化。由于欧洲与中国间社会发展程序的拉大,文化交流也因之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而变成了倾斜的、中国单方面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由于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反侵略这种尖锐的政治背景,这时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的政治危机,具有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政治性质。但由于政治风云的急剧变化,经济发展的很不平衡,以及文化本身杂糅着中西文化陈腐的东西,新文化的建设很不完善、很不成熟。例如对文化的急功近利,忽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不尊重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等,都影响了近代文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集中在: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同近代科学技术的冲突,封建君主专制与近代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政体的冲突,纲常名教与自由平等博爱的冲突。冲突的性质决不是所谓的东方精神文明与西方物质文明的冲突,而是古老的东方与近代崛起的西方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全面的冲突。中西文化的冲突必然导致融合与会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许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会通的最低层次,尽管本体不变,只是吸收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技,要以中学包容西学,但它是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甲午战争后,中西文化会通融合的趋势更为明显,要融中西文化成一国之学,这正如梁启超后来回顾的,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从洪秀全、洪仁、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孙中山等人的个人情况看,也都程度不同地体现出中西文化融合的趋势。中西文化既矛盾冲突又会通融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变化和发展(既有衰落消亡的一面,又有改造新兴的一面)、走向世界、进入近代化的过程,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历史变迁,但其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文化体现了人类掌握自己,人类同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程度。人类理性的高度决定着政治变革的成败和归宿。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变革之所以遭到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应当从文化和文化哲学中寻找。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哲学,本身就带有一种惰性力量,不是“力今以胜古”,往往是“好古而忽今”,所以,只重继承而轻创新,只重视外来文化的模仿和吸取,而忽视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变革和更新。在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上,保守派和激进派的认识都失之偏颇,“保守派指责现代化破坏了传统的价值,而激进派则怨恨传统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其结果都是庸人自扰。余英时认为,中国传统中并不乏现代化的合理因子,如能及时地善加诱发,未始不能推动现代化的发展。主张毁弃传统,这更是浅薄的。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善于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新文化建设才会富有成效。

第五篇:中国近代小说研究

河 南 大 学

本科课程论文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史明杰 学号:2009160234 课程:中国近代小说研究 任课教师:侯运华

从《金粉世家》看张恨水的文学特色

摘要:张恨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其作品如 《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因缘》是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老舍称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金粉世家》更是其文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本文将以《金粉世家》为例来分析张恨水小说的文学特色及其价值。

关键词:金粉世家,通俗文学,文化特征,文学价值

张恨水是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高产通俗文学大师、著名报人,平生创作了中长篇小说一百二十余部,加上散文、诗词和文论等,总计不下三千万言,被喻为一座文学和文化的金字塔。有学者曾用“双峰对峙”来形容张恨水,鲁迅分别在通俗文学,新文学中的地位,由此可见对于张恨水的推崇。

从一九二七年二月十四日,至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连载于当时《世界日报》“明珠”副刊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金粉世家》更是奠定了张恨水在文坛上的地位。

作者在《金粉世家》中虚构了平民女子冷清秋与豪门公子金燕西的爱情悲剧,并以两人爱情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一家由盛而衰的过程。《金粉世家》的问世,为《世界日报》带来一路飙升的销量,读者群中出现了许多“《金粉世家》迷”。时至今日,人们更是没有减少对《金粉世家》的热情,从《金粉世家》电视剧的成功可见一斑。

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金粉世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中更很明显彰显出张恨水小说文学特色和价值。那么,张恨水小说到底有着哪些内蕴呢?

一,传统文化特征的体现。张恨水的小说赢得新旧两方面读者欢迎与他创作背后独特的文化心态有关。尽管西方文化的传入已经成为强势,然而,在张恨水的心理构成中,传统文化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他在旧的传统文化支撑下吸收融合新的文化素养,使旧的文学焕发出富有现代性的活力。

作为通俗小说大家的张恨水作品具有丰富的传统的文化特征。张恨水的小说深植于丰厚的中华民族审美基因的地层,水乳交融地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的审美因子连脉,它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小说走向的一种必然。张恨水的小说虽然在审美形态和审美方式上有所改善,但基本形态方式未变。

张恨水小说不但继承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社会言情的走势流向,更是发端于二十世纪初叶上海“十里洋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代表者。鸳鸯蝴蝶派最初热衷的题材是言情小说,写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但是张恨水小说并非单纯的以描写才子佳人为主,还表现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的落后思想意识,表现了病态社会中小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金粉世家》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金铨一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因此张恨水小说的审美题旨同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联系,保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

二,新的文化特征的融合。张恨水主张创作要符合时代要求。“写

【1】小说必须赶上时代的想法”,“反映时代和写人民”,成为张恨水抗战时期小说的主导性追求。他一方面坚持传统文化,用通俗小说的各种样式创作;“略引起新兴文艺家的注意。《啼笑因缘》出,简直认为是个奇迹。大家有这样一个感想,丢进了茅厕的章回小说,还有这样问世的可能吗?这时,有些前辈,颇认为我对文化运动起反动作用。而前进的青年,简直要扫除这棵花圃中的臭草,但是,我依然未加深【2】辩”。另一方面又因时而变,将旧的东西转化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文学。这就决定了他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作家,他的作品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恨水因时而动的趋新特点可从他对传统章回体通俗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性改造中体现出来,使之重获生命力。他在作品取材、思想设定上顺应时代潮流,淡化封建士大夫立场,接受个性解放意识和平民精神;在艺术技巧上花样翻新,学习新文学技巧、注重细节描写、性格刻画和景物描写。

张恨水对旧章回体小说现代性改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思想内容的现代化。在《金粉世家》的女主人公冷清秋身上具有现代女性特征,她可以说是我国20世纪初叶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女性典型。她的身上既有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理想,又有传统女性渴望嫁入豪门的庸俗愿望;既有着自觉地反抗意识,又有着梦醒后无路可走的迷茫与无助。矛盾的性格特征构成了冷清秋的近代女性形象,也定格了冷清秋的命运。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传统思想的女性,她的宽容与矜持赢得了金家上下的认同。她又有着灰姑娘嫁入豪门的爱慕虚荣,在书中四十九回中,清秋结婚那天,她一个人坐在家里心里就想着,不料这段婚事,居然成功了。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她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偷偷瞒着家人与金燕西去西山游玩,并私定终身。冷清秋有着不同于传统的婚姻观念,她试图打破门第偏见,融入金家。她追求独立,思维新颖,有自己的个性尊严。她看不惯其他少奶奶们的整日无所事事,开始出外谋业。

张恨水小说思想内容的现代化特征,更在于他紧跟时代选取题材、内容。他主张 “我于小说的取材,是多方面的,意思就是多试

【3】一试。其间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者多”。

张恨水对章回体通俗小说的改造也体现在艺术形式上,他将我国的传统小说与现代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相融合,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上显示出与旧章回体通俗小说不同的特征。在人物描写时除了运用传统的白描手法,用人物的语言、行动刻画人物外,他适当用西方现代小说的心理描写,如 《金粉世家》里女主人公冷清秋的塑造,更多借助心理描写完成。在情节结构上,张恨水将传统小说的曲折多变、引人人胜与现代小说情节结构的开放性结合起来。

三,雅俗共赏的写作手法。与新文学家大力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不同,张恨水不以“文以载道”作为自己的文学使命,而是把文章定位在供人消闲的通俗文学上,作“完全贴近大众的心”的小说,他毅然挽起章回体即将被丢进茅厕的命运,就是肯定文学之“通俗”的最突出表现。张恨水的小说多写言情故事,以言情来构筑小说的骨架,以增加小说的娱乐性趣味性,他循着传统的叙述路径,适当加入一些新的技巧,讲述一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力求做到为“匹夫匹妇”所喜爱。

例如,《金粉世家》以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发展为主线,描写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衰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个豪门之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同时,小说以男女主人公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为线索贯穿全书,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作者在编织故事时又能充分运用误会法来增加情节的魅力,使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能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之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这样,作品就适合了各类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尤其符合都市小市民阶层的心理和幻想。可见,张恨水确实是将其创作主要面向市民阶层,尽可能照顾他们的审美习惯和阅读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小说成为广大市民读者喜爱的作品。

然而,在向“俗”定位的同时,张恨水的小说并不像一般的滥俗文学一味的迎合大众,使读者获得单纯的娱乐快感而取胜,他在自己的小说中融入更深更广的东西,达到了“高等艺术”的层次。

总之,张恨水的小说以独特的创作个性,饶有兴味的故事,生动活泼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和需要,既有大众通俗文学的趣味性、情节性,又善于制造叙述内容上的陌生化效果,一部部经典耐读的“叙事传奇”在商业运作中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名符其实的“双料冠军”。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张恨水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学因素的融合是成功的。这同张恨水不断的探索创作有关,这种一生不止的探索精神使得张恨水的小说创作充满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活力。而正是张恨水小说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使得他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容忽视。参考文献:

[1]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张恨水:《总答谢》,1944年5月2日重庆《新民报》

[3]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0

下载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总体目标 一、了解我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 二、学会鉴赏有关的重要小说,掌握小说鉴赏的方法。三、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在阅读中做到融会贯通。 导......

    希腊神话的发展脉络(汇编)

    希腊神话的发展脉络: 卡俄斯恰如一座元始天尊神。它具备生命的繁衍能力,于是生下了大地女神该亚、爱神厄洛斯,生下了黑暗和黑夜女神厄瑞玻斯和尼克斯。从此以后,神的家族香火鼎......

    中国近代宗教研究综述

    中国近代宗教研究综述(2009~2011) 郭婧华万瑶 中国近代宗教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五大类: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 一 基督教 由于基督教在近代属于外来......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说课】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南京市第二十九初级中学的陶海燕,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19 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教学设计。本课课标......

    《当代史学思潮研究》书目

    《当代史学思潮研究》书目 1,《美国与中国》 费正清 2,《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柯文 3,《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导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西周: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战国时期: 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脉络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脉络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证券业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证券业历史发展脉络 BUSINESS.SOHU.COM 2004年7月16日15:49 来源:[ 搜狐财经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