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代宗教研究综述
中国近代宗教研究综述(2009~2011)
郭婧华
万瑶
中国近代宗教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五大类: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
一 基督教
由于基督教在近代属于外来宗教,所以学者大多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本土社会的双向互动的研究,根据研究的规模和范围,可以分为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
1、基督教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及发展情况的综合研究
基督教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发展情况多以某地区为例进行研究,比如孙顺华的《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以青岛(辖七区五市)为研究区域,以近代(1840—1949年)为研究时限,在梳理基督教传播进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的关系,揭示异质文化间的传播规律。作者认为,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青岛社会留下了基督教这种新的文化因素的印痕;另一方面,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①左芙蓉的《基督教与近现代北京社会》②从基督教入华进京,传教士与政治,教会的生存情况、发展情况及发展情况以及北京人的反应多方
③面剖析了基督教与近现代北京社会。美国李榭熙的《圣经与枪炮——基督教与潮州社会》对作者从乡村社会的视角,对基督教在华南潮州地区的传播情况(时间跨度为1860-1900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对基督教是如何向中国内地渗透的、中国的乡村居民对基督教这个新生事物有什么反应、基督教对中国乡村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张小群的《基督教与清末民初的海南社会》④,文中认为海南的传教工作对海南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行医治病、翻译西学著作、印刷报纸、创办新式学校、开展慈善救济等。这些世俗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促进了西方文化在近代海南的传播,甚至基督教文化和传教士们的生活习俗在宗教信仰、对外观念、传统的世俗观念、宗教习俗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对今天的海南民众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福音医院的创办和教会学校的设立,不仅大大提高了患者治愈的几率,冲破了封建式教育在海南的统治局面,而且促进了海南医疗 ①② 孙顺华:《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
左芙蓉:《基督教与近现代北京社会》,四川出版集团,2009年5月。③(美)李榭熙:《圣经与枪炮——基督教与潮州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④ 张小群:《基督教与清末民初的海南社会》,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卫生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海南近现代优秀人才。此外,传教士们在深入黎村苗寨传播基督教义的同时,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并记录下来,发表在宗教刊物上,使海南由一个鲜为外人所知的不名之地逐步发展成为基督教传教的主要地区之一。刘春子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基督教新教历史初探》①,重点分析了伦敦会、内地会、宣道会等各差会从1886年到1922年在内蒙古地区的立足与发展,以及梳理了内地会在从1922年到1949年前的工作,并挖掘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本色化教会的形成。秋广军的《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②,对基督教在近代东北传播与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对近代东北地区基督教会的组织情况及其作用进行考察,考察了近代东北地区基督教会的布道活动方式和活动情况,分析考察了近代东北基督教会的教育、慈善、医疗事业,以及反教会斗争的情况,着重探讨了义和团运动时期东北人民反教会斗争发展情况及善后处理。梁玉龙的《乡村基督教的身份记忆与社会认同——广宗教会的历史与信仰生活》③,第三章透过清末教案分析当时基督教与官府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以及民国时期关系的变化。
除此之外,张先清、赵蕊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基督教史料辑要》④,选自纂修于清至民国年间的现存各地通志、府志、州志、县志及乡镇志等各级地方志书,共计579种,涵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地区性的近代基督教传播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专题研究
主要包括四点:①基督教的传播发展方式;②基督教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比如医疗、教育、慈善方面);③教案及反教会斗争的研究;④个案研究(传教士、教会、事件);⑤比较研究
①基督教的传播发展方式。
关于基督教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方式的研究有谢明的《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方式研究》里的第二章节《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回顾》⑤里对此有所涉及,叙述了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历史,以及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方式与策略。以及张志鹏的《社会资本、宗教资本与传教策略——对宁夏基督宗教传播的一个解释》⑥,对传教士在宁夏所面临的传教阻力、传教策略和传教效果进行了分析。基督教会在融入中国社会时,必须适应中 ①② 刘春子:《内蒙古西部地区基督教新教历史初探》,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秋广军:《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③ 梁玉龙:《乡村基督教的身份记忆与社会认同——广宗教会的历史与信仰生活》,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④ 张先清、赵蕊娟:《中国地方志基督教史料辑要》,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8月。⑤ 谢明:《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方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⑥ 张志鹏:《社会资本、宗教资本与传教策略——对宁夏基督宗教传播的一个解释》,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06期。国国情才能存活与发展。而赵林士、段琦主编的《基督教在中国:处境化的智慧》①则对中国基督教的代表人物之处境化神学:赵紫宸伦理的神学、吴雷川折中的神学、谢扶雅辩证的神学、吴耀宗实践的神学、丁光训博爱的神学、陈泽民和好的神学——分述。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一个最主要的发展方式就是“本色化”,对于基督教本色化的研究比较多,有侯朝阳的《从<劝世良言>看圣经在中国的处境化阐释》②,解读了《劝世良言》的作者梁发对基督教进行了文化调试的策略和本土化的处理,此外,钟邦定的《文化对宗教本土化的影响和启示——以基督教研究为例》③,龙秀清的《20世纪初在华传教士的本色话语》④,程翠英的《疏离与忠诚——20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历程研究》⑤,马丽飞的《近代陕西地区基督教本色化探析》⑥等等,从不同角度探析了基督教本色化问题,较为详细深入。
②基督教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基督教会在中国传教的同时,对于中国社会,比如文教、医疗、慈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其中对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研究的最多,比如汪洪亮的《中国教会本色化谱系中的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⑦将本色化与基督教会的积极影响联系在一起来探讨。还有杨天宏的《新教在华路向变化与边疆服务的兴起》⑧,探讨了边疆服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分析的原因有四点:“社会福音”神学思潮在欧美广泛传播并开始对中国教会产生影响;中国国内民族主义兴起,“本色教会”建设步伐加快,超越宗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开始建立;加之教会改变以往福音传播区域局限之认知日渐明确。医疗方面的有李娜的《基督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河南社会》⑨对基督教在河南的医疗事业做一个整体的描述(包括产生、发展、衰落,以及河南教会开展医疗事业的方式及教会医院的管理和运营),并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教会医疗事业对近代河南医学,以及对河南民众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文教方面的有尹万才《清末民初基督教文教事业研究》⑩,分析了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文教事业的内容及影响,孙邦华的《论清末来华传教士的学制改革思想》,认为清末来华传教士的学制改革思想是清末中国新学制改革的重要思想来源。以及杨兰英《教会女子大 ①② 赵林士、段琦:《基督教在中国:处境化的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6月。
侯朝阳:《从<劝世良言>看圣经在中国的处境化阐释》,《宗教学研究》,2010年04期。③ 钟邦定:《文化对宗教本土化的影响和启示——以基督教研究为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5期。④ 龙秀清:《20世纪初在华传教士的本色话语》,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05期。⑤ 程翠英:《疏离与忠诚——20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历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7月。⑥ 马丽飞:《近代陕西地区基督教本色化探析》,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⑦ 汪洪亮:《中国教会本色化谱系中的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⑧ 杨天宏:《新教在华路向变化与边疆服务的兴起》,《宗教学研究》,2009年01期。⑨ 李娜:《基督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河南社会》,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⑩ 尹万才:《清末民初基督教文教事业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①,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个案,考察了其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历史演变,以剖析教会女子大学在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史上的角色、意义和影响。此外,邱广军的《民国时期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之悖论》②则从两方面探讨了基督教会的影响,他认为,一方面,它在东北地区开办的医疗、教育和慈善等社会事业,客观上对当地社会进步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传教活动又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
③教案及反教会斗争的研究
基督教的传播在带来一些积极地影响的同时,也与中国本土社会产生冲突。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教案与反教会斗争上,这三年有侯芳娥的《晚清政府对反洋教斗争的防范》③,分析了晚清政府反洋教斗争的三条措施——查禁反教宣传品;责令持平办案;限制教会。董丛林的《义和团“极盛”前昔的教案态势与清方对策》④,分析了清政府对待教案问题的策略。以及周孟德《张之洞在义和团时期的教案思想探析》⑤以张之洞为个例分析了清政府对待教
⑥案的措施。李重华的《1876年江北教案研究》分析了江北教案产生的原因。韦明等人的《冲击与反弹:基督教与藏传佛教的早期遭遇——以保安教案为例》,他认为在冲击与反弹的模式中,中西文化的冲突也构成了教案的重要内容。
④个案研究(传教士、教派、事件)
关于传教士个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摩太、理雅各、狄考文等一些著名基督教传教士上。王一普《试析李提摩太的传教策略及其特点》分析了“李提摩太式”的传教策略及特点,即灵活务实的传教、兴办世俗事物、传教方式的本土化、进行文字布道工作。美国学者吉瑞德的《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⑦一书将精炼娴熟的传记叙事与扎实严谨的学术考证相结合,系统评述了著名来华传教士理雅各漫长而多姿多彩的一生。美国学者费舍的《狄考文传:一位在中国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⑧对传主本人,以及晚清社会状况、人民生活都有着生动的描写。
关于基督教派的研究集中在中华基督教促进协会以及圣公会的研究之上,中华基督教促 ①② 杨兰英:《教会女子大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邱广军:《民国时期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之悖论》,《史学月刊》,2009年06期。③ 侯芳娥:《晚清政府对反洋教斗争的防范》,《史学月刊》,2010年03期。④ 董丛林:《义和团“极盛”前昔的教案态势与清方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01期。⑤ 周孟德:《张之洞在义和团时期的教案思想探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⑥ 李重华:《1876年江北教案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⑦(美)吉瑞德:《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段怀青、周俐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⑧(美)费舍:《狄考文传:一位在中国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关致远,庙凤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进协会的研究有程新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①探讨了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成立的背景、活动的内容以及影响。黄文志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公民教育运动(1923-1930)》②论述了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公民教育运动周”等相关运作模式践行下,开启了中国公民运动之先河。圣公会的研究有林美玫的《妇女与差传:19世纪美国圣公会女传教士在华差传研究》,揭示了美国圣公会中国差会内部的复杂多样性,挖掘出圣公会在华女传教士的多个集体性个案,并结合美国宗教史、美国妇女研究、中国妇女研究与基督宗教在华史来阐述19世纪中美两国妇女在宗教—性别—文化上对话的意义。
还有一些文章主要探析了基督教传播发展中的一些典型的事件,比如王杰的《民国时期的基督化家庭运动研究》④论证了基督化家庭运动的背景,非基督教运动、本色化运动以及民国时期的家庭变革都对都对基督教家庭化运动产生了推动作用,从纵横两方面对基督教家庭化运动进行分析,并以家庭婚姻、祭祖、家庭教育问题为对象,考察世俗化与基督化之间的关系。张永广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合一运动述评》⑤分析了中国基督教会合一运动的开端、扩展,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建立、以及中国基督教会合一运动的限度、争端和困境。
⑤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设计国际与国内两大方面。张永广的《社会化与国家化: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发展路径之比较》⑥,文章指出基督教教育在近代中日两国的发展路径存在巨大差异。日本基督教教育在明治初期由于顺应了欧化主义的潮流因而有了较快发展;但自19世纪90年代后,日本因修约问题引发的排外运动则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进程。随着公立教育的完善以及文部省控制的加强,日本基督教教育被逐步嵌入到国家教育体制之中。相比之下,中国的基督教教育由于公立教育的滞后和政府限制的消极,因而得以游离于国家教育体制之外,主要表现为西方基督教传教团体和基督教教育会组织主导下的社会化办学。“国家化”与“社会化”的相异发展路径,造成了两国基督教教育在规模与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的不同演进历程,在更深层次上受到两国近代以来相异的民族国家建构方式的制约。张振华的《中国基督教与佛教传播方式的比较研究》⑦,对基督教和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 ①②
③ 程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黄文志:《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公民教育运动(1923-1930)》,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6期。③ 林美玫:《妇女与差传:19世纪美国圣公会女传教士在华差传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
④⑤ 王杰:《民国时期的基督化家庭运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张永广:《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合一运动述评》,《宗教学研究》,2010年04期。⑥ 张永广:《社会化与国家化: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发展路径之比较》,《社会科学》,2010年10期。⑦ 张振华:《中国基督教与佛教传播方式的比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中国传播的传播方式做了比较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基督教和佛教的传教方式做一个解读。通过对基督教和佛教传教方式的比较研究,探寻了在现代社会基督教和佛教在中国发展出现显著差异的原因。
总体来说,近年来对于中国近代基督教的研究较为丰富,多以地区为例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对于基督教本色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的研究也颇为丰富,但是对于中国基督教信徒的研究、教堂的研究、教派的研究明显不足。
二 天主教
天主教与基督教类似,都属于外来宗教。同基督教相同,可以分为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
1、天主教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及发展情况的综合研究
从地域的角度来看,天主教的传播与发展系统的研究对象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其中,北方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陕甘宁一带,有阎华的《晚清民国时期高陵天主教发展史研究》①分阶段(传教活动的起步和传教基地的建立、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初步发展、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的持续发展、民国的恢复与发展等四个主要的阶段)记叙分析了晚清民国时期高陵天主教发展。曹平、张健的《浅析近代天主教在陕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②,论述了近代天主教在陕北传播的过程、路径、方式及其影响。陈才俊的《圣言会甘肃传教史述论》③。论述了圣言会在甘肃传教的过程,以及对甘肃社会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张志鹏:《社会资本、宗教资本与传教策略——对宁夏基督宗教传播的一个解释》④,分析了天主教在宁夏传播的实质、面临的挑战和采取的策略。此外还有吴佩军的《20世纪上半叶东北天主教史的考察——以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为例》⑤。分析了黑龙江省海北镇天主教教会采取与日本殖民主义者合作的政策。南方地区则对广西天主教的传播发展的研究比较多,有曾志辉、庞乐培的《天主教在广西民族山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⑥以及更多还原曾志辉的《传教士、山地民族与山区教会——立于广西三个区域堂点历史与现状的研究》⑦,两篇文章共同梳理了晚清以来天主教在桂西民族山区、桂中大瑶山区、桂南十万大山等三个广西民族山 ①② 阎华:《晚清民国时期高陵天主教发展史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曹平、张健:《浅论近代天主教在陕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传承》,2010年12期。
③④ 陈才俊:《圣言会甘肃传教史述论》,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张志鹏:《社会资本、宗教资本与传教策略——对宁夏基督宗教传播的一个解释》,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06期。⑤ 吴佩军:《20世纪上半叶东北天主教史的考察——以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为例》,《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03期。⑥ 曾志辉、庞乐培:《天主教在广西民族山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5期。⑦ 曾志辉:《传教士、山地民族与山区教会——立于广西三个区域堂点历史与现状的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4期。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并分析了其传播特点及由此形成的地处边缘而文化多元的“山区教会”特点。刘芳的《明清时期湖广天主教的传播与发展》,考察了明末罗明坚神父进入湖广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天主教在此地区的活动情况,揭示了其在清政府百年禁教时期仍屡禁不止的原因,和它与周边其他省份天主教发展的不同之处。此外,还有向丽的《鄂西南天主教传播及其现代变迁》①,分析了天主教在湖北利川传播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以及天主教在土家族山区得以传播的原因。秦和平、张晓红的《近代天主教在川滇藏交界地区传播——以“藏彝走廊”为视角》②,选择藏滇交界处天主教会为研究个案,以横断山脉“藏彝走廊”地理特征为切入点,认识近代天主教在藏、怒等族民众中的传播历史及特点。着重分析了巴黎外方传教会接管藏区传教事务,以及崩卡传教点的兴衰,进而揭示天主教会选点的考量及其变化。
2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本色化问题;②天主教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③个案研究(传教士);④比较研究。
①本色化问题
天主教本色化问题有廖翔慧的《天主教传行中国的社会化历程分析》③。用社会化理论检视天主教传行中国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化状况:试探期“佛教化”,初传期“贵族化”,再传期“适应化”,复归期“合法化”,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化历程。张振国的《天主教在中国本土化的困境与机遇》④。文中认为天主教自入华以来,始终无法做到与中国民间信仰的融会贯通,也因此而无法真正融入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是天主教在中国本土化所无法回避的客观困难,但二者之间文化上的互补性也为天主教在中国的立足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只是天主教一直未能找到融入中国文化的最佳契入点。夏泉、冯翠的《传教士本土化的尝试:试论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与清中叶中国学院的创办》⑤,以传教士本土化培养为视角,着重探讨了传教士马国贤创办中国学院之动因、经过与影响。少英、吴兴帜的《天主教与滇南苗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嬗变》⑥,则探讨了滇南苗族自主性对西方文化进行着本土化的改造。① 向丽:《鄂西南天主教传播及现代变迁》,《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5期。
② 秦和平、张晓红:《近代天主教在川滇藏交界地区传播——以“藏彝走廊”为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③④ 廖翔慧:《天主教传行中国的社会化历程分析》,《敦煌学辑刊》,2010年01期。
张振国:《天主教在中国本土化的困境和机遇》,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⑤ 夏泉、冯翠:《传教士本土化的尝试:试论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与清中叶中国学院的创办》,《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3期。⑥ 和少英、吴兴帜:《天主教与滇南苗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嬗变》,《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②天主教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天主教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的研究并不多,只有、有田军的《近代天主教会对后套地区的水利开发及其影响》①一篇文章,文中认为天主教会组织教民开发了一系列水利工程,通过控制和扩张水利系统来继续扩大其势力范围的同时,客观上改善了后套地区的灌溉条件,有利于后套地区农业的发展。
③ 个案研究(传教士)
天主教的个案研究比较少,国内几乎没有研究,国外仅有法国荣振华的《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②包括入华天主教修会和传教会入华会士的三部列传。
一、法国前入华耶稣会士荣振华神父所著《1552--1800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罗马耶稣会研究所、巴黎拉杜宰和阿奈出版社联合出版,1973年)。
二、原入华遣使会士方立中辑录的《l697—1935年在华遣使会士列传》(北平遣使会书局,1936年版)。
三、遣使会士热拉尔·穆赛和布里吉特·阿帕乌主编的《1659--2004年入华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列传》(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馆2004年版)。包括一些近代来华传教士的统计资料,如国籍统计表、汉姓统计表等,但没有对传教士进行个体的研究。
④ 比较研究
中外比较研究有廉松心的《天主教在中朝两国初期传播特点比较研究》③,对17-18世纪天主教在中朝两国传入的社会背景、传播时间及途径、组织机构及传教方法、传播范围及发展规模、在两国的的遭遇这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国内的比较研究有基督教与天主教传教的比较,例如尚海丽的《近世基督教、天主教在中国内地传播的比较研究:以河北道为例》④。从近世基督教、天主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及其社会背景、传播路线、传播方式等角度进行了比较,并论述了基督教、天主教传教带来的积极影响。比较研究还可以有很大的扩展,例如天主教在中日两国传播发展的比较,天主教各教会传播发展的比较,以及天主教同一教会在不同地区的传播发展的比较。
总体来说,中国近代天主教,以地点为叙述主题的关于天主教传播与发展的研究颇为丰富,专题研究不足,对于中国近代天主教教派、传教士的研究几乎没有,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三 伊斯兰教
①② 田军:《近代天主教会对后套地区的水利开发及其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法)荣振华:《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③ 廉松心:《天主教在中朝两国初期传播特点比较研究》,韩国研究论丛,2009年01期。④ 尚海丽:《近世基督教、天主教在中国内地传播的比较研究:以河北道为例》,《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5期。中国近代伊斯兰教研究的内容与方面比较凌乱,琐碎,无章。根据近三年的学术成果,我们大体将之分为四大部分:1中国近代伊斯兰教的发展情况及近代伊斯兰教史学的研究;2中国伊斯兰教与政治;3中国伊斯兰教与文化;4 中国伊斯兰教的现代化。中国近代伊斯兰教的发展情况及近代伊斯兰教史学的研究
李兴华的《广州伊斯兰教研究(上)》①其中部分对近代广州的伊斯兰教发展做了简要的概述。王豪斌的《民国时期的伊斯兰复兴运动》②,将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复兴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当时的民族自觉历程等一系列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作比较分析,从中揭示民国伊斯兰复兴运动无论对于中国伊斯兰教还是中国社会所拥有的特殊意义。同时,分析了以达浦生为代表的回族知识分子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他们与当时伊斯兰社会的种种联系。伊斯兰教史学的研究有殷振川的《论民国时期的回族史学》,文中认为中国回族史学在20世纪20年代正式形成,。而20年代到40年代,则是回族史学在系统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的重要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则是其发展的艰巨环境。民国时期的回族史学是回族史学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的繁荣期,研究空前活跃,成果丰硕。在研究队伍上,除了汉族、回族学者外,还有许多国外学者参加,当然回族学者是主力军。在研究角度上,不光从学术角度,而且还从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角度出发,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以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回族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开始引入西方近代史观和民族观,以全新的民族概念和民族平等思想来研究回族史;并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民族观为理论指导的回族史研究,尝试了族、教分离这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促使回族史学科开始独立,为新中国成立后回族史与回教史研究最终分立为并行学科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研究范围上,全国各地的回族都注意到了。在研究领域上,中西关系、民族源流、人物、历史事件、经著学说、文化教育、史料、当代社会问题及研究方法等,都涉及到了,特别在回回是否为民族,族称、族源问题,回教与回族的关系,回汉关系,回族与中国文明的关系等的研究上都取得了重要进步。在论著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成就空前。中国伊斯兰教与政治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回教与抗日战争的关系上,比如:王柯的《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④,中日全面开战不久,日本战争决策机关“五相会议”做出决定,推进“回教工作”以便迅速击败中国。之后日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在穆斯林居住地区建立特务机构,拉拢 ①②
③ 李兴华:《广州伊斯兰教研究(上)》,《回族研究》,2011年01期。
王豪斌:《民国时期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③ 殷振川:《论民国时期的回族史学》,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④ 王柯:《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历史研究》,2009年05期。回族军阀,成立各种“回教”组织。分析了回教工作的特点及其影响。马尚林、罗凉昭的《云贵回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①,论述了云贵回族对抗日战争的种种贡献。张嵘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西省分会述评》②论述了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西省分会述评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组织回族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回族教育,开展扶贫济困等工作,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出的积极的贡献。
3中国伊斯兰教与文化
马晓娟的《新疆的回族文化运动——以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为例》③论述了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建立、组织及开展的各项活动。李楠的《回族伊斯兰教教育研究》④,其中有涉及到近代回族伊斯兰教教育。文化方面,对于回族报刊的研究比较多,比如,白贵、金强的《回族新文化运动与回族报刊之互动关系》⑤,认为回族报刊通过新文化运动的历练,回族报人较好地完成了报道新闻、评论时事、传播文化、促进经济的基本任务。回族报刊借各种文化运动之东风,得以遍地开花,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回族新文化运动与回族报刊二者的关系是良性的互促互进。张琴的《近代回族报刊与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交互关系》⑥,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近代回族报刊与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近代回族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近代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引进者、培养者、刺激者和宣传者;另一方面,近代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发展也给近代回族报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生存环境,使近代回族报刊显示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功能、地位和特点。刘莉的《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晨曦》——兼谈其内容与特色》⑦,认认为该刊重视回族伊斯兰教的学术文化研究,注重引介国外伊斯兰教国家经验,积极宣传倡导爱国爱教思想与实践理念。办刊宗旨明确,特点突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中国伊斯兰教的近代化
中国伊斯兰教在近代历史的变迁中也有一个近代化的过程。米寿江的《中国伊斯兰教都市化的过程及其发展趋势》⑧依据调研数据对我国伊斯兰教都市化进程及阶段性特征作了明确划分,对西北教派门宦、中原经堂教育、江南“以儒诠经”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予以客观分析;并指出都市化带来的穆斯林社会的新变化和新问题。①② 马尚林、罗凉昭:《云贵回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民俗月刊》,2010年02期。
张嵘:《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西省分会述评》,西北师大学报,2010年06期。③ 马晓娟:《新疆的回族文化运动——以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为例》,《中国穆斯林》,2011年01期 ④ 李楠:《回族伊斯兰教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⑤ 白贵、金强:《回族新文化运动与回族报刊之互动关系》,《江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⑥ 张琴:《近代回族报刊与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交互关系》,《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2期。⑦ 刘莉:《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晨曦》——兼谈其内容与特色》,《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⑧ 米寿江:《中国伊斯兰教都市化的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1期。中国近代伊斯兰教研究总体来说比较琐碎,缺少系统的调查与研究,从研究角度上来看,还可以从伊斯兰教与现代化的关系上做进一步的拓展。
四 佛教
2009—2011年中国近代佛教研究领域几乎为空白。仅有两篇文章,李明的《近代佛教女众教育思想》①,从近代女众教育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展示民国佛教女众教育的情况。还有高秀峰的《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②,从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开展的背景、佛教慈善思想、近代中国佛教慈善组织、近代中国佛教界著名的慈善人物等方面对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在近代百年的发展过程以及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考察,给予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客观、公正的评价。
近代佛教的研究还可以涉及:佛教文化近代化转型问题,世俗化问题,著名宗教人物,寺院的变迁等诸多方面。
五 道教
2009—2011年中国近代道教研究领域也几乎为空白。仅有程杨的《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研究》③一片文章,对近代道教的慈善事业有所研究。他认为,在近代中国,道教在近代慈善事业中是不应忽视的,它也是近代慈善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一方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意识的道教慈善思想;另外一方面,建立了一批道教慈善组织,同时许多道教人士也积极的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并且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该文主要探索了近代道教的慈善事业,探讨了近代道教慈善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该文分四个部分对道教的慈善进行探究:第一部分:论述近代道教的发展状况,分析道教在中国近代的衰败背景和原因。衰败的原因和背景可分为四个方面:官方对道教的态度,道教自身理论发展的缺陷和研究力度的不够,外来宗教的冲击(如:西方基督教传入),晚清以来的“庙产兴学”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了近代道教慈善的兴起与发展,详细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近代道教慈善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社会环境,晚清以来频繁的天灾,是道教发展慈善事业大的历史背景。道教的慈善思想自古以来就有,在近代吸收和借鉴了基督教的慈善事业经验,在原有的劝善思想基础上最终发展成了道教慈善思想。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阐述和分析道教的慈善思想。一方面着重论述了近代道教慈善家的代表人郑观应的慈善思想,慈善实践活动。文中指出郑观应的慈善思想源自于道教慈善思想,他的活动不仅是传统的慈善事业的继续,也借鉴了西方慈善活动的经验。另一方面论述了近代的 ①② 李明:《近代佛教女众教育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4期。
高秀峰:《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③ 程杨:《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道院组织红卍字会的慈善事业。红卍字会是一个带有浓厚的道教慈善思想的组织。最后,论述了道教其他的一些细小的慈善事例,例如通过编撰善书来警示人们积德行善,一贯道的慈善事业,北京白云观的慈善事业,以及其他近代道教人物的慈善事迹等。第四部分:论述了道教慈善事业的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近代道教慈善事业是对传统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且还有着道教的特质。同时对当时的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为现在的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一部分也分析了近代道教的慈善事业的局限性以及不足之处。
我们认为,关于近代道教的研究还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近代文明(包括大工业化以及基督教文明)对近代道教的冲击及影响;近代道教适应近代社会所作出的调整。
综观以往研究,中国近代宗教研究总体来说比较薄弱,我们以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进一步拓展:
1、研究地域。现有的研究地域比较琐碎,并没有涉及各宗教所在的所有区域,还有很大的地域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研究角度。对于近代的传教士、著名宗教人物的评述,宗教场所(如教堂、庙宇)的建立与变迁,各教派的分析与研究,近代宗教与近代化的关系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第二篇:中国近代小说研究
河 南 大 学
本科课程论文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史明杰 学号:2009160234 课程:中国近代小说研究 任课教师:侯运华
从《金粉世家》看张恨水的文学特色
摘要:张恨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其作品如 《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因缘》是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老舍称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金粉世家》更是其文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本文将以《金粉世家》为例来分析张恨水小说的文学特色及其价值。
关键词:金粉世家,通俗文学,文化特征,文学价值
张恨水是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高产通俗文学大师、著名报人,平生创作了中长篇小说一百二十余部,加上散文、诗词和文论等,总计不下三千万言,被喻为一座文学和文化的金字塔。有学者曾用“双峰对峙”来形容张恨水,鲁迅分别在通俗文学,新文学中的地位,由此可见对于张恨水的推崇。
从一九二七年二月十四日,至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连载于当时《世界日报》“明珠”副刊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金粉世家》更是奠定了张恨水在文坛上的地位。
作者在《金粉世家》中虚构了平民女子冷清秋与豪门公子金燕西的爱情悲剧,并以两人爱情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一家由盛而衰的过程。《金粉世家》的问世,为《世界日报》带来一路飙升的销量,读者群中出现了许多“《金粉世家》迷”。时至今日,人们更是没有减少对《金粉世家》的热情,从《金粉世家》电视剧的成功可见一斑。
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金粉世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中更很明显彰显出张恨水小说文学特色和价值。那么,张恨水小说到底有着哪些内蕴呢?
一,传统文化特征的体现。张恨水的小说赢得新旧两方面读者欢迎与他创作背后独特的文化心态有关。尽管西方文化的传入已经成为强势,然而,在张恨水的心理构成中,传统文化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他在旧的传统文化支撑下吸收融合新的文化素养,使旧的文学焕发出富有现代性的活力。
作为通俗小说大家的张恨水作品具有丰富的传统的文化特征。张恨水的小说深植于丰厚的中华民族审美基因的地层,水乳交融地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的审美因子连脉,它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小说走向的一种必然。张恨水的小说虽然在审美形态和审美方式上有所改善,但基本形态方式未变。
张恨水小说不但继承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社会言情的走势流向,更是发端于二十世纪初叶上海“十里洋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代表者。鸳鸯蝴蝶派最初热衷的题材是言情小说,写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但是张恨水小说并非单纯的以描写才子佳人为主,还表现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的落后思想意识,表现了病态社会中小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金粉世家》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金铨一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因此张恨水小说的审美题旨同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联系,保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
二,新的文化特征的融合。张恨水主张创作要符合时代要求。“写
【1】小说必须赶上时代的想法”,“反映时代和写人民”,成为张恨水抗战时期小说的主导性追求。他一方面坚持传统文化,用通俗小说的各种样式创作;“略引起新兴文艺家的注意。《啼笑因缘》出,简直认为是个奇迹。大家有这样一个感想,丢进了茅厕的章回小说,还有这样问世的可能吗?这时,有些前辈,颇认为我对文化运动起反动作用。而前进的青年,简直要扫除这棵花圃中的臭草,但是,我依然未加深【2】辩”。另一方面又因时而变,将旧的东西转化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文学。这就决定了他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作家,他的作品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恨水因时而动的趋新特点可从他对传统章回体通俗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性改造中体现出来,使之重获生命力。他在作品取材、思想设定上顺应时代潮流,淡化封建士大夫立场,接受个性解放意识和平民精神;在艺术技巧上花样翻新,学习新文学技巧、注重细节描写、性格刻画和景物描写。
张恨水对旧章回体小说现代性改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思想内容的现代化。在《金粉世家》的女主人公冷清秋身上具有现代女性特征,她可以说是我国20世纪初叶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女性典型。她的身上既有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理想,又有传统女性渴望嫁入豪门的庸俗愿望;既有着自觉地反抗意识,又有着梦醒后无路可走的迷茫与无助。矛盾的性格特征构成了冷清秋的近代女性形象,也定格了冷清秋的命运。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传统思想的女性,她的宽容与矜持赢得了金家上下的认同。她又有着灰姑娘嫁入豪门的爱慕虚荣,在书中四十九回中,清秋结婚那天,她一个人坐在家里心里就想着,不料这段婚事,居然成功了。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她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偷偷瞒着家人与金燕西去西山游玩,并私定终身。冷清秋有着不同于传统的婚姻观念,她试图打破门第偏见,融入金家。她追求独立,思维新颖,有自己的个性尊严。她看不惯其他少奶奶们的整日无所事事,开始出外谋业。
张恨水小说思想内容的现代化特征,更在于他紧跟时代选取题材、内容。他主张 “我于小说的取材,是多方面的,意思就是多试
【3】一试。其间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者多”。
张恨水对章回体通俗小说的改造也体现在艺术形式上,他将我国的传统小说与现代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相融合,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上显示出与旧章回体通俗小说不同的特征。在人物描写时除了运用传统的白描手法,用人物的语言、行动刻画人物外,他适当用西方现代小说的心理描写,如 《金粉世家》里女主人公冷清秋的塑造,更多借助心理描写完成。在情节结构上,张恨水将传统小说的曲折多变、引人人胜与现代小说情节结构的开放性结合起来。
三,雅俗共赏的写作手法。与新文学家大力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不同,张恨水不以“文以载道”作为自己的文学使命,而是把文章定位在供人消闲的通俗文学上,作“完全贴近大众的心”的小说,他毅然挽起章回体即将被丢进茅厕的命运,就是肯定文学之“通俗”的最突出表现。张恨水的小说多写言情故事,以言情来构筑小说的骨架,以增加小说的娱乐性趣味性,他循着传统的叙述路径,适当加入一些新的技巧,讲述一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力求做到为“匹夫匹妇”所喜爱。
例如,《金粉世家》以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发展为主线,描写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衰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个豪门之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同时,小说以男女主人公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为线索贯穿全书,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作者在编织故事时又能充分运用误会法来增加情节的魅力,使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能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之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这样,作品就适合了各类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尤其符合都市小市民阶层的心理和幻想。可见,张恨水确实是将其创作主要面向市民阶层,尽可能照顾他们的审美习惯和阅读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小说成为广大市民读者喜爱的作品。
然而,在向“俗”定位的同时,张恨水的小说并不像一般的滥俗文学一味的迎合大众,使读者获得单纯的娱乐快感而取胜,他在自己的小说中融入更深更广的东西,达到了“高等艺术”的层次。
总之,张恨水的小说以独特的创作个性,饶有兴味的故事,生动活泼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和需要,既有大众通俗文学的趣味性、情节性,又善于制造叙述内容上的陌生化效果,一部部经典耐读的“叙事传奇”在商业运作中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名符其实的“双料冠军”。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张恨水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学因素的融合是成功的。这同张恨水不断的探索创作有关,这种一生不止的探索精神使得张恨水的小说创作充满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活力。而正是张恨水小说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使得他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容忽视。参考文献:
[1]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张恨水:《总答谢》,1944年5月2日重庆《新民报》
[3]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0
第三篇:民间宗教研究
民间宗教研究
一、为什么做民间宗教研究?
理由1:
中国民间的宗教文化渗透于大众的生活之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宗教传统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帝国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宗教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理由2:改革以来,随着意识形态控制的逐步松懈,在全国的许多地区民间的传统社会-文化形态出现 “死灰复燃”的现象。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就又一次重新兴盛起来,丁荷生(Kenneth Dean)1993年发表的调查说,仅福建一个省,到1992年就重建了三万多个神庙,而各个大的家族还在陆续重建或新建他们的祠堂。
传统民间信仰的基本形式依然顽强地传续下来,并且仍旧是一般民众的信仰主要的表达与实现方式,比如请大仙、信卜筮、看风水、讲禁忌等等以及敬造庙宇、供奉神像、岁时祭祀、举行庙会,各种仪式和方法与1949年以前完全一样。
理由3: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里,中国社会科学界曾采用古典进化论的分类架构,简单地把丰富的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形式归结为古代史的残余,在还没有对它们加以深入的探讨之前,就认为这些文化形式在社会进入“现代”之后就不再具有原有的功能和意义。为了解释这种旧传统的复兴“现象”,政策研究界采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中国社会还未进入高级社会主义阶段为理由、解释目前民间“迷信”存在的时代特点和它为什么尚未“消失”的缘由。
随着研究的展开,学术界逐渐认识到,有三方面合力促成民间宗教的复兴—— 内在原因:民间一直需要支持信心与精神的信仰,民间宗教信仰在平民思想中始终不绝的延续。在没有真正的文化提升之前,支撑信心的信仰及其形式,终究要由隐而显。外在环境:
1、由于对宏扬传统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误解;
2、观光旅游形式为主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需要。
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二、民间宗教研究的内容(研究些什么?)
一、什么是民间宗教?
1、传统社会的看法:淫祀与秘密教派。
传统的地域民间节日,一般会以寺庙为中心,举行酬神、娱神、求神的群众性集会,同时也举行娱乐、游冶、集市等活动。这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常常表现出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等级制度被极大地冲淡了。这类活动的组织者往往是社会上层人士,诸如城市的士绅或商人,乡村的大户和族长,主要的参加者则是下层民众,甚至平时饱受禁忌的妇女也不再限制地参加庙会及娱神演出。在此期间使用的各种服装、道具等象征物品表现了对“官方符号系统”的嘲弄,而且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对传统社会的统治秩序具有强烈的颠覆性和破坏性。
因而,它常常被官方目为淫祀,而遭到禁止。
秘密教派。白莲教、明教,天地会、三合会等等。
2、现代学术界看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不承认民间的信仰、仪式、象征为宗教;另一类认为它们构成一个“民间宗教”。前者为采用古典宗教学的分类架构的学者。他们认为,因为民间的信仰没有完整的经典和神统、仪式不表现为教会的聚集礼拜、而且象征继承了许多远古的符号,所以不能被当成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制度化的宗教相提并论,也不能与中国大传统里的儒、道、释三教等同待之。
后者为对于社会-文化人类学者。他们之所以采用这一概念,是因为他们主张通过对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宗教体系的考察,探讨中国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他们所理解的“中国民间宗教”指——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1)神、祖先、鬼的信仰;(2)庙祭、祭祖和生命周期仪式;(3)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4)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帝国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间宗教体系
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三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信仰体系主要包括神、祖先和鬼三类;
仪式形态包括家祭、庙祭、墓祭、公共节庆、人生礼仪、占验术等等;
象征体系包括神系的象征、地理情景的象征、文字象征(如对联、族谱、道符等)、自然物象征等等。
三、民间宗教与国家传统
所谓“民间宗教”只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不代表它的整体。它不仅与官方和士大夫的文化体系有差别,与制度化的儒教、道教和佛教也不可混为一谈。如果我们采用“大传统”和“小传统”的概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民间宗教属于“小传统”(尽管信仰或实践这种宗教的人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与作为“大传统”的官方文化、儒、道、释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例如,“大传统”比较制度化、有文字的系统化记载、受官方的承认和利用、离一般民众的生活实践较远、受上层社会的支撑等等;而民间宗教则比较弥散、口头传承比文字传承优先、不受官方承认、与一般民众的生活实践不可分离等等。
总之,第一,民间宗教和“大传统”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且两者各自的内部都存在不同的层面和分化。第二、民间宗教是在与 “大传统”的不断互动和交换中发展的。第三,在这种互动和交换中,民间宗教始终没有失去它自身的社会-文化特点。
历史学家最为关注的是第二点,民间宗教与 “大传统” 不断互动和交换。在他们看来,民间宗教不但是一种象征,同时也是改变社会文化网络历史过程的动力。
四、民间宗教与区域社会史民间宗教如何与区域社会发生关系?家神——角头庙——村庙——超村际的庙宇民间祭祀组织与区域社会结构发展。
五、祭祀圈理论及其修正:
最早提出祭祀圈概念的是日本学者冈田谦,后来参与台湾中央研究院“浊大计划”的人类学者,根据浊大流域的田野调查资料再度提出祭祀圈的观念,并试图建立祭祀圈的模式。这个模式是有点回应Skinner的市场体系概念。当时Skinner的学生Crissman,曾将市场体系运用在彰化平原二林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市场体系理论不适用於解释台湾汉人社会。因此,台湾学者认为:或许可以从祭祀圈,亦即从村庙祭神的角度,不必再从市场体系来看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模式。也就是企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汉人的活动空间、人群的地域组织及社会动作等问题。
台湾学者一般认为,“祭祀圈”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的公众祭祀组织。因而亦可定义为以神明崇拜为标志的地域性社会组织。这种地域组织通常以聚落或村落为基本单位,逐渐向
超村落区域扩展。
由於两岸学者自改革开放以来交流频仍,在台湾本土形成的理论也有机会传播到对岸。诸如刘永华、郑振满以及王铭铭等人的研究,对於祭祀圈名词定义以及范围的界定,略作修正,并提出更具弹性且涉及宗教与文化现象的探讨。
在大陆传统社会的区域研究中,大陆学者同样发现“祭祀圈”此类地域组织的普遍存在,但其社会性质未必“完全是老百姓的自发性组织”。从里社向村庙演变的历史过程,固然可以视为地域社会的自我组织过程,但也不能忽视官方意识形态与政治体制的制约。只有把 “祭祀圈”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才有可能阐明其社会性质和历史成因。
丁荷生(Kenneth Dean)在福建甫田地区进行的区域仪式体系之研究,也认为祭祀圈的概念尚不足以概括这个历史过程的复杂性,应该将国家、区域、地方的文化体系视为一种开放而不是封闭的体系,而且不同层级之间的体系是有互动关系的。
【参考文献】
许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组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36].1975
施振民.祭祀圈与社会组织一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36].1975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3].1988
丁荷生、郑振满.闽台道教与民间诸神崇拜.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73].1993刘永华.文化传统的创造与社区的变迁——关于龙岩适中兰盆胜会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3]
郑振满.莆田江口平原的里社与村庙——关于“祭祀圈”的新例证.周天游主编.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三秦出版社,1995
郑振满.神庙祭典社区空间秩序: 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
第四篇:世界宗教研究征稿
《世界宗教研究》征稿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国际刊号: ISSN 1000-4289 国内刊号: CN 11-1299/B
邮发代号:82-266 期刊级别: 核心级 期刊周期: 双月刊
期刊地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码编: 1000
32刊物简介:
《世界宗教研究》是由我国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创办。该刊是我国最早出版的宗教学理论刊物,迄今已有20余年历史,许多国内外学有成就的学者都在此发表过大量见解精到的文章,现已被全国各大学列入中文文科“核心刊物”,国外学术界也将其推选为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十大刊物”之一。
本刊宗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反映我国宗教研究成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展学术交流,主要刊载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原理、科学无神论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现状、教派、教义、经典、社会历史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章。
栏目介绍:
《世界宗教研究》以辟有中国古代宗教研究、佛教研究、道教研究、伊斯兰教研究、基督教研究、犹太教研究、儒教研究、民间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少数民族研究、当代宗教研究、国外古代宗教研究、海外论坛、学术资料、学术动态、书刊评论等多种特色栏目,所发文章学术品位高,理论性强,具有前瞻性,代表了我国宗教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有极高的参考性和重要的收藏价值。
征稿要求:
《世界宗教研究》读者对象为:从事学术研究和关心宗教学理论建设的人,以及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各大学图书馆、民族、统战、宗教事务部门,各宗教团体和宗教院校,寺院、道观、清真寺、教堂等。欢迎大家投稿!
投稿邮箱:
联系编辑:赵编辑
电话:010-63970489-879
手机:***
编辑QQ:772865642***045970602
第五篇: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内容摘要:激进主义思潮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具有从政治激进主义向文化激进主义转变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是在中国面临深重民族危机的历史大背景之下,由近代知识分子作为主要的思想推动力量,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的爱国主义思潮。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救亡试验组成的。具体地说,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主义思潮是以爱国主义为原动力,以进化史观为世界观,以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为重要资源,以不断进行的各种改革和革命为具体内容的一种复合型的社会思潮。关键词:激进主义、发展脉络、社会思潮
在激进与保守的论争中,对于激进主义思潮历史脉络的梳理上,尽管学者们的观点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大体上都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视为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的表现。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主要由激进的思想构成,但是其自身的发展进程是递进的,以戊戌、辛亥、五四最为突出,但是这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体现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根据激进主义思潮表现强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酝酿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之前。激进主义思潮已经开始露出尖尖角,但是是以隐流的形式存在。第二个时期为凸显期,从甲午战败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激进主义两次以主角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作用,但迅速地又退居幕后。尽管以隐流的形式却以强劲的势头发展。第三个时期为深化期,主要指五四新文化运动 时期,激进主义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规模出现。
(一)鸦片战争一甲午战争:酝酿期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处于文化专制主义与文化排外主义的笼罩之下,举国以了解接触西方为耻,认为是通敌叛国的行为,不仅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政治上的攻击,乃至人身不保,依然坐着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迷梦。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中国以惨败告终,不仅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要进行巨额赔款。一批先进人士开始认识到了解西方的重要性,并开始了这一过程。以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为代表,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介绍西方的情况。并且在介绍西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可贵思路。尽管他们所著述的书中存在着许多的纰漏,他们的思想也没有付诸实践。但他们的主动了解认识西方的行为,以及他们的所形成的不成熟的思想在当时通体保守的社会氛围之中,仍然被认为是十分激进的,但是却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方向的。这一小小的激进思想的萌芽,开始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渗透,介绍西方的书籍在到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在民间扩大了其流传的规模,了解西方的愿望要求也在强。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后,“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路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是清朝政府的重视。以总理衙门的创立为开端的洋务运动开始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路付诸实践,激进主义思潮开始从纯理论探讨进入到实践阶段。从为了御敌而开办军事工业,到为了求富而开办民用工业;从对技艺的的学习深入到对学理的学习。洋务运动伴随着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付诸实践,也在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而洋务派所主倡的“中体西用”也越发无法承受深刻的变革所带来的理论上的要求。在洋务运动后期,开始出现对洋务运动的检讨与反省。马建忠、郑观应主张在经济制度上进行改革,并提出了“重商富民”的思想。中国传统的经济主张是“重农抑商”,“重商富民”的思想对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不仅在经济上主张变革,而且洋务运动后期人物还提出了政治上的改革要求。钟天纬在批评洋务运动的不足的同时提出建立一种“通民情、参民政”的政治制度。“它表明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洋务派中的激进分子,已经意识到要想学习西方治富强之‘体’就必须对中国自己固有的君主专制的‘体’进行一番。大有更张’的根本改革。”(1)洋务运动历来是被视为不彻底的改革,但如果将它置于它的历史环境中就会发现,洋务运动思想的深入和行动上的推进都要与当时的保守势力进行一番拉锯式的较量。相对于当时的历史结构环境而言,它的具有激进的特点。特别是洋务运动中的激进派的观点有力地推进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为激进主义思潮的凸显蓄积了力量。
(二)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凸显期
甲午战争的失败直接催生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凸显,使激进主义思潮从历史舞台的幕后来到台
前。洋务运动激进派人士可以视为维新派的先驱。维新派进一步继承并深化了维新派先驱关于政治经济变革的观点,并以变法的形式把它付诸实践。康有为五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他强调变法的紧迫性,他说“外衅日迫,间不容发,迟之期日,事变之患,旦夕可至。”同时强调变法的彻底性“全变则强,小变则亡”。(2)光绪帝颁布了百余道上谕,试图进行全面的变革。湖南的维新运动形式更为突出,梁启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的时候,公开在课堂上借《孟子》、《论语》而阐述民权、平等的思想。
与此同时期的,比维新派思想更为激进的思想也有出现。严复在甲午战败之后,在他所创办的报纸上发表了《原强》、《辟韩》等文章。他反对固守儒学道统,反对借助儒学教条来提倡西学,并且对中国的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君不能独治也,于是为之臣,使之行其令,事其事。是故民不出十一赋,则莫能为之君;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害者则废”(3)何启、胡礼垣尖锐地批评康有为用“经义取才”代替八股取士,认为“事若可行,何必古人先我。”主张“以今通今”。(5)
梁启超斥责君权至上论是“民贼之辟论”,认为政体之最良者,唯有民主政治而已”,赞扬“君联邦之制,以实行民主之政,则其国势之强盛,人民之自由,比可以震铄今,而家为后世万国法者。”(6)在当时的报纸上也出现了这样的言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开始大力宣传学习西方,反对专制,争取民权的重要性,把矛头直指清王朝。他们宣称“无朝廷而国势盛”,“有朝廷而民心散涣”。“中国欲自强,必将以能举民权之时为起点也。”
清末新政所创造的相对开放的言论环境,为革命派提倡的西方民权平等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使革命思想深入人心。以及清政府“皇族内阁”的欺骗性,使人们彻底的对清王朝失去了最后的信任,辛亥革命的暴发是绝不是历史的偶然,它是激进主义思潮发展到那个时候的必然产物,同时它也赋予了激进主义思潮新的形式。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化期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果实被篡夺,袁世凯、张勋的复辟,军阀混战,各股势力在追出权力时的恶劣行径,使中国再度出现一片混乱。救亡人士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政治的落后,更看到了中国社会日益败坏的道德,而这些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中国人的劣根性。“其结果只能促使激烈的知识分子愈来愈鱼中国传统的中心价值体系疏离。”而对传统的反叛自然而然的就是传统文化象征的孔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对孔教著称,但是批判孔子并不开始于五四时期。这种思想是革命思想的组成部分,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同时这种思想也预示着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论式,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革命,同样体现了强烈的反传统主义。“二千年来所为学问,所谓道德,所谓政治,无非推衍孔二先生一之学说”,“欲祛除三纲五伦之奴隶道德,当然以废孔学为唯一的办法”。(7)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的大规模的反叛和更深程度的反叛,使它成为激进主义思潮在近代发展到顶蜂。
从被迫承认“我不如人”到学习西方的技术、学问;从在传统政治体制内的变革发展到否定传统的政治体制;从在政治制度内的变革发展到推翻原有的政治制度;从政治变革,政治反思发展到文化反思,甚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价值,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呈现出大体上升的趋势,同时又有起有落,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是在高潮期还是在低落期,激进主义思潮都有自己相应的代表人物,相应的思想主张,并呈现出前后相联的继承性。“它既是历史的又是动态的,因为结构性变化的每一个较后阶段都与前一个阶段休戚相关。”(8)
【1】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67。
[2]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载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3]严复.辟韩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33
[5]胡礼垣.书保国会第一集演说后.新政真诠(第4编),上海:格致新报馆,1901年,16—17
[6]粱启超.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28,29,89-110
(7)钱玄同,尝试集序.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
(8)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