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摘要: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主要的思潮,本文对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环境和根源加以分析,对“非典型”和“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区分,这其中“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可以看做是儒家中庸思想的独特体现,是民族文化惰性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变革;国粹派;现代新儒学;文化惰性;文化态度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一面是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国内矛盾的不断加深使中国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一面是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思想、器物,与列强抗争、争取民族解放的英勇历程。其中,中华民族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和寻找建国的航向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主流。文化思潮的探索成为这一主流中的中流砥柱。不论是清末时期的洋务派思想、康有为的保皇思想、还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全盘西化思想,亦或是后期的国粹派思想和新儒学思想。可谓是流派众多、“百家争鸣”,让人联想到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的繁荣。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想的流变,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清末一场场对外反抗战争的失败和民初的政局**,封建割据势力纵横中国。在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状况下,国人不得不一步步的反思,尝试过学习西方器物的方式却依然没有保全民族,仁人志士们开始尝试进行思想和文化上的反思和探索,一场遍及各各领域的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总结近代以来的各路思潮、流派,根本上都是在围绕对中西方文明或文化在中国体制和文化革新中所占的比重所做的探索,虽然各种思潮的立场不同、激进或温和,仁人志士都是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国家的出路思考。
在笔者看来,不同的只是“思变”的程度,当代评价顽固派思想,几乎是以“迂腐”、“冥顽不化”毫无生机可言。例如清末理学名臣倭仁,深受理学的影响,对于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的的洋务派痛加斥责,依然主张这“重人心轻技艺”,①重谈“夏夷之防” 而对于以陈独秀和胡适的“全盘西化”思潮的评价也是“忘本”、“崇洋媚外”过于激进式的评论。现在分析则不难看出这两股思想处在了近代文化思想变革流变中的两极,在这两极两端也没有出现第三种文化变革的主张。
“思变”的程度在于思潮流派中代表人物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心理接受程度。在以上两种思潮的特例中,其文化的根都是接受中国传统式的文化教育,而大相径庭的在于表现出来的视野和思想的开放度,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文化的根意识,在当代被解释为“我族中心主义”,中华民族的我族中心来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过度的民族自信和优越感。中华民族的优越感古来有之,翻看每个民族的历史记录也都有表现,正像殷海光在《中国的文化的展望》所说的:“在通常情形下,一般民族或文化单位对于自己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理想,当期继续发挥功能时,总是有意无意持爱护的态度。笼统的说,如果一个国度就是一个文化单位而且这个文化单位就是这个国度,那么一国的国人爱护其国的文化毋乃一件自然而然的事。”② 我国的仁人志士虽一直抱 有这种思想的根,但是民族的自我认识也在社会大潮的影响下有所改良。
“故步自封”和“全盘否定”的极端思想流派都不是能成为当时社会环境改变的良药。而介于两种极端的思想流派的中间,则存在着多种流派和思想主张,其中大多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或器物的融合式的运用。这其中最为突出而鲜明的要数文化保守主义,对于文化保守主义,人们不免联想到的是守旧和落后。有人说新儒学是顽固派、是文化保守主义,相似的“新儒学”也是文化保守主义,认为这两种思想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时代上的差异罢了。这里需对于文化保守主义加以正名。
笔者比较赞同一种观点,将近代以来的各种文化保守主义区分为“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和“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③“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有国粹派、学衡派和新儒学。“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主要包括顽固派思想、洋务派思想和保皇思潮。而这其中的区分依据是以是否对传统文化既批判有继承、对于传统的政治制度的态度以及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开放程度。“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不仅保持着传统的文化,认同传统的价值理念,还主张保持封建的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如主张“中体西用”的洋务派,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虽然兴办实业、引进西艺,但是在思想主张上不但袒护传统的伦理纲常,还维护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例如在《劝学篇》中,张之洞对于“民权”是表现出极力的反对,对纲常名教的坚守这证明了这一点。相反,“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虽然认同符合时宜的传统文化,但对于传统价值中封建思想有所批判,也完全否定传统的政治体制。这里的”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对于保持社会和文化的延续性和渐进性,防止文化价值的断裂时有积极意义的。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要数“国粹派”,我们都知道国粹派的主要人物,章炳麟、刘师培,其中章炳麟是文学大家,被视为“唯一能打破康有为学问体系的革命家”。
国粹派强调中国的文化建设须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对西方文化进行适当的吸取和整合。国粹派有言:“夫有特别之精神,则此国家与彼国家,其土地人民宗教政治与风俗气质习惯相交通相调和,则必有宜于此而不宜与彼,宜于彼而不宜与此者。”④ 这段话认为文化是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的,这一特性决定着中西文化不应当也不可能一味照抄照搬或者是模仿对方,相反,尊重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取人之长为我用,才是文化交流的正确原则。中西文化作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质的两大文化体系,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某种先进和落后的差异,但归根溯源,它们却是独立的、平行的两大文化。可以看出国粹派对于文化的融合和借鉴持一种因地制宜的思想。
国粹派和学衡派的思潮的产生一方面是针对于当时出现的激进的全盘西化的观点所进行的论战,另一方面源自当时西方的文化价值危机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学习西方,然而一战的爆发让国人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弊端,反观西方思想界,通过文学、艺术和运动对资本主义的“功利化”、“无政府主义”、禁锢的宗教思想等等现代社会的病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反映的就是对西方从古希腊雅典时期到近代的理性主义的所进行的彻底的批判,对于旧世界的进行了哲学和文学的反思。这一价值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则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回归现象,开始对传统儒学进行价值重估。突出的的表现在现代新儒学的出现。
现代新儒学是指以弘扬传统的儒家精粹为主,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进行宣扬和保留。并且对于西方的学说是持开放态度的。这一流派产生于五四时期结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现代新儒学的代表梁漱溟、张君劢、马 一浮、熊十力、冯友兰、贺麟、钱穆等,都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论者,并且其中一些学者尝试中西学术的结合,创造了中西融合的学术体系,如钱穆对中国传统史学所做出的贡献,其研究内容涉及传统史学的诸多方面,主张在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上融合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以建立新史学体系,《国史大纲》成为其新史学体系建立的印证。⑤
纵观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文化和思想的革新,并没有朝向胡适和陈序经所主张的“全盘西化”式的思想文化变革,也没有倒退到顽固派式的极端文化保守主义,而是产生了兼容性的中西结合式思想流派,主要以“以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为主。笔者认为这其实可以看做是民族文化惰性的结果,这一观点来源于胡适关于“全盘西化”论调的解释,正如其所说:“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说人只管取向极端的革新,大多说人之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惰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多里路,大多说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将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所以革新家的责任只是认定‘是’的一个方向走去,不要回头将调和,社会上自然有无数懒人懦夫来将调和”⑥ 这里胡适看到了社会运行的调和状态,即社会状态的自我修正,这其中又由人类行为所主导,而每个人和每个群体都有其核心的价值利益和根深的文化观念,对于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形成多派的对立,而为了取得变革就需要设置超越时代的标准。正如《易经》中的“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将目标定得高远,才最可能获得尽如人意的结果。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延续性的国家,思想文化已经形成一种稳固的固定状态,这种固定状态不仅存在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也同样扎根于对待传统文化持批判和包容态度的人的头脑中。鲁迅认为我们的民族要大胆地吸收西方文化,文化惰性会形成一只“无形的手”将我们拉回,这一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自然会得到传承。鲁迅是认同胡适的观点的,其文学作品中对于封建礼教的“吃人”现象的披露也映射出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鲁迅认为文化的变革即使用流血的形式,也未必能触动。早期维新变法中有”戊戌六公子”的英勇就义,就是用流血来警醒世人。因此,强力的世界只能用强力来打破,“摧毁原有的精神宝塔,之后重建”,胡适就是看到了中国文化巨大的保守力量,才尝试了“走极端”式的文化创新。也正如胡适所“预见”的,中国近代文化思想的中西成分的兼容成为了主流,既要尽可能完整的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祛除其文化的糟粕,也要审慎的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可以看出“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在探寻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性的方面所做的贡献,注重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积累性。在中西文化的兼容互补和传统史学的现代化构建,以及推动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与民族化方面,做出了努力。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的总结和继承方面,“典型文化保守主义”中可谓是名家辈出,后世学术界称赞不已。尽管他们在探索自身现代化和世界化的关系上缺乏对人生价值观的探索、忽视社会生活中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制约,以及割裂了现代科技发展于社会改变的关系,但对于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是依然具有启示意义的。
建国后,我国的文化建设开始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是“起落”兼有。在文革前对于传统文化是提倡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毛泽东提出的观点是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民主性精华,去其封建性糟粕”,而文革时期对于传统的破坏则是世人所应警醒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同样面临着对于传统文化是采取弘扬的态度还是扬弃的态度。改革开放后,对于世界的开放程度,与日俱增,中西文化的再一次交流与碰撞的大门开启了,这一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和解读,采取的是扬弃的态度。对于传统文化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古老的中国思想中寻找出路,开启文化的创新。如前两年一直流行的“国学热”,也不失是一种从古代文化典籍中寻找人生哲学和普世价值的方式。这里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扬弃,是一次社会转型期的自我认同,可以看做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根,一种民族的自信。稍加分析也可以看出当代对于传统文化也是扬弃的态度,对西方文化也是批判继承。排除时代的局限,当前的文化态度也近似于“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
当代中国可谓是日新月异,逐渐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而文化建设必然成为民族复兴中的支柱。中国作为独立的“文明体国家”,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型到现代化,有必要严肃认真的探究传统文化和与之密切关联的“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
① 周阳山.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C】.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20,36 ② 殷光海.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③ 柴文华.论中国近代的文化保守主义【J】.天府新论.2004年第2期 ④ 桑兵.国学的历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 ⑤ 徐国利.徐国利: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史家对传统史学的新书写——以钱穆前期的传统中国史学研究为例【J】.河北学刊.2014年第4期 ⑥ 胡适.胡适文存【M】.外文出版社.2013
第二篇: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提及中华民族漫长5000年历史中最重要的时期,莫非中国近代那风云变幻的60十年,即1840年—1919年这段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无论是社会、政治,还是文化领域哦的变革都在风起云涌,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引发的量变叠加产生了质变。这关键的60年不仅本身十分重要,更是对以后直至今天的中国历史都起着决定性影响。这短短的60年中,中华民族带给世人无数次叹息和惊喜。
龚书铎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便是用客观而冷静的口吻,细致地记录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为中国进步在文化上所做的种种努力,看似平静的文字下,暗藏着这几十年中华民族的挣扎以及斗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大致了解一百年前中国知识分子的事迹以及中国近代文化各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给自己以前对这段时期不够完备的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同时,这本书也给了我许多思考。
首先在宏观方面,该书很好地向我展示了一个研究历史以及其他学科的角度。该书在前言中就提到,研究和撰述文化史的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定义文化,因为广义文化的概念几乎无所不包,作者选择按照狭义文化来撰写。事实上,无论是何方面的历史研究,都需要事先为自己的研究核心下好定义。马克思·韦伯说过,研究不是停留在自在之物本身,而是我们去赋予其意义。社会科学如是,人文科学更应该如此。为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赋予准确阐释应该是研究的第一步。第二个问题是用什么体例来撰写该书。在面对整体综合和具体领域分门别类两种体例的选择时,作者选择了将它们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与社会政治和经济互相作用,文化自身各个具体领域也是互相影响渗透,需要有宏观的宗论,也需要具体领域的阐述来展示各个方面的特点。这样的布局,让读者既可以整体把握,又能深入各个不同层面,条理清晰。
同时,作者将文化史放在社会整个政治经济大背景下论述,接着再对文化各个细分领域各个击破,有学者评价其“宏观不空,微观不琐”。这也给我提供了一种研究新闻传播演变的思路。众所周知,新闻学,特别是传播学,都不是简单的可以独立研究的学科,它和其他各个学科的融合性很强,其中许多理论也是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借鉴或演化而来,因此,研究新闻传播的演变,必须要将其跟社会大背景,以及其他领域的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弄清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其次,这本书的几乎每一部分内容分析都一遍遍向我强调了,评价历史事实和人物需要
客观公正,在摆出史实时,也要有正反两方面,评价时也应站在历史的角度而非仅仅从当今角度出发,否则历史真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第三章中提到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数千年吾国国学之精粹,各取其长,进而参考东西各科之新理,以求其是”。这和我们当今大力弘扬的文化观点是同质的。
从微观上面来看,该书让对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加深了认识,以前仅仅从中学课本以及不多历史的资料里了解中国近代史,所知的事件和人物都相对片面,该书对许多历史事实和人物进行了较为客观、平均的介绍,让我现在对其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比如,以前单单知道,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虽然每次总是有保守派的阻力,但很快便被历史的潮流推翻,这一时期的大体趋势是逐渐远离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西方文化。而这本书在《近代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这一章节中,还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近代中国的国粹思想,“国粹派”的观点之一——对孔子和儒学不是作为胜任和圣经来崇拜,而是作为历史人物和文献典籍来分析研究,至今都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这本书的理论性较强,但由于是关于历史研究的内容,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史料作为证明和补充。个人认为,该书与自己以前读过《西潮·新潮》的正好互为补充,一个偏重于宏观上理论性的介绍中国近代文化,一个是以个人的视角和经历记录中国的近代化。它们结合起来为我细致的描绘了中国近代的几十年的景象。
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知识面还相对狭窄。中国近代文化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复杂,可研究的地方太多,这同时也是它吸引人之处。读这本书,个人还感觉该书的内容体系比较有特色,但中间的理论分析更多是对各家观点的总结,完全是自己提出的观点不多。不过也可能是由于它是教科书的原因,给我们足够方面的史料和部分专家的理论分析,让我们对这段文化史形成一个清晰的体系,更多的内涵也是留给我们自己来思考。
第三篇: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是西方社会的右翼政治思潮,也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历久而不衰,在当代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保守主义来源于法文conservateur,是波旁王朝复辟时保王派的创造。保守主义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保守主义?顾名思义:“保”就是保持现状与稳定,“守”就是守住传统和秩序。进一步说,保守主义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传统高于科学,等级高于平等,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主义,神的法则或自然法高于世俗法;保守主义还认为现行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对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分配,都是“存在即合理”因而是值得保存的。因此保守主义反对变革,尤其是激烈的变革,当然最反对革命。事实上,历史上保守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就是由革命或激进变革所引发的反动,例如伯克的理论核心便是针对法国革命及其思想渊源启蒙运动的批判;而保守主义的另一位主要思想家哈耶克的主张也离不开对罗斯福“新政”及其指导思想凯恩斯主义的抨击。
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
保守主义思潮虽然始终存在,但却并非一直占上风,只是掀起过几次浪潮。
(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近代保守主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政治保守主义出现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即18世纪末。其特点是反对革命,反对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反对激进主义和理性主义,斗争的焦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保守主义的鼻祖为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著有《法国大革命反思录》(1791)、《诉诸我党老前辈》(1791),都猛烈攻击法国大革命。伯克不仅不反对自由主义,而且标榜自己追求自由。他认为英国治理国家的经验是“保留了合乎自然的方法”。经验教导人们,除了世袭王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方法能够“使我们的自由得以经常地延续下去,并作为我们世袭的权利而保持神圣性。”
他说:“我也并不排斥变动,但即使当我改变的话,那也是为了有所保存。”保守主义并不拒绝变革,更不反对变革,而是主张渐进的变革。
他否定启蒙学者的理论,认为其最大错误就是把人的理性抬到不恰当的高度,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的一面。
他认为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必然流于暴民政治,出现无政府状态,造成政治退化。在他看来,合乎自然的国家不是平民政治,而是贵族政治。把许多天赋不等的人集合为一体,必定要以智能较高的人为领袖。
(二)19世纪中期:保守主义浪漫化
19世纪初,由于拿破仑的失败,波旁王朝复辟,欧洲大陆革命潮流下落。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弊端的暴露,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出路似乎就在于削减平民与政党对政治的影响,加强行政权力。这就使得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优势。其集中表现是历史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特点是反对民主政治,拥护君主制度,主张集权与国家主义。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贵族波纳德(1754—1840),他认为,社会是同类的聚合,是三个元素(权利、权利的执行者和服从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民主政治中,虽然大众可以议论国家事务,但最终作出决定的仍是一个特定的掌权人物。君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区别只在于,前者决定意志的是一个固定的人,后者却不固定。所以君主制比民主制稳定。稳定是秩序的必要前提,而秩序是人类自我保存的前提。君主制是合乎自然的制度。他强调,贵族是一种义务,一种职责,是行使最高权力的工具。平等违背自然规律,与秩序的基本原则不相符合。保守主义者反对平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的平等”,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该成为现代生活的基础。
另外一位代表人物是被称为“傲慢的政治专制主义的先知”的黑格尔(1779—1831)。他认为,人民当前面对的是一个无秩序的混乱的时代,需要维护秩序与安全,需要确立国家的至高权威。个人只有在国家生活中才能保持为自由和有理性的主体。所以,感恩戴德地服从国家权威是个人基本的义务。国家的统治是绝对的。国家除自身的利益之外不顾及任何东西。他被批评为“热衷于国家集权”,“把个人仅仅当成国家的一个小卒”。
(三)20世纪30—50年代:传统保守主义抬头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突出特点在于反对集权主义、社会主义。美国学者奥斯里维针对社会主义前苏联的情况强调,早期的主要威胁来自自由主义的狂想,它摧毁一切道德权威的社会政治秩序。20世纪,威胁不再是自由主义者过分的个人自由,而来自过度的国家权力。
30—40年代反社会主义的精神领袖当推哈耶克。他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中认为,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的道路。主要论点是:(1)经济上的计划化会导致政治上的独裁,其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政治上却失去了自由。(2)计划经济对私有权的否定,必然导致政治上的极端主义和对个人的奴役。私有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因为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是由许多独立的个人掌握的,所以没有人能控制他人,即使一无所有,穷人也可以有选择雇主的自由。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实际是由一个人或一小撮人控制。前者是“富人得势的世界”,后者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富的世界”。(3)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这必然导致计划经济。
反共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李普曼,20世纪反共产主义的现代保守主义中,影响最大者为德国的沃格林。
(四)20世纪70—80年代:新保守主义崛起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传统保守主义发展为新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对西方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到80年代主宰西方政治舞台。新保守主义以美国为中心。
60年代末,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弊端,物价持续上涨,挫伤劳动者、投资者积极性,降低企业竞争力;国家干预针对扩展导致行政机构膨胀,政府财政危机,官僚主义滋长;此外,个人主义的国度发展导致社会物欲横流,道德贬值,价值相对主义流行,引起精神危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保守主义实行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认为解决赤字的最好的办法式借债,而不是增税,因为通过政府借债,可把资源从利用效率最低的地方转移出来。他们的主张是:鼓励自由市场竞争,缩小政府干预,削减个人所得税,与凯恩斯主义决裂,实行小政府、小税收、小开支政策,鼓励投资,刺激供给,建立军事优势,反对共产主义。
(五)20世纪90年代:当代新保守主义咄咄逼人
当代新保守主义被看作是一种“特别的鹰派”。他们把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世界使命”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布什主义代表共和党保守势力,突出地表现在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方面,其战略目标是谋求“单极霸权”,追求“绝对安全”,取得绝对优势,遵循“美国利益至上”、“以实力求和平”原则,以更加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布什提出要让美国“成为国际社会的自由先锋和正义力量”。
保守主义的气质与理念
保守主义是种经验主义思潮,没有系统、严密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主张色彩斑斓,但也有基本一致的理论内容。
(一)秩序第一说
保守主义讲秩序第一,不是否定自由,只是拿自由跟秩序比,强调秩序的优先性。自由主义也重视秩序,可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在个人自由。
1、与自由相平衡的秩序
保守主义的所谓“自由”,是有序的自由。它排除自我放纵,强调个人判断力的道德感、责任心,是内在的“良知的统治”,人要对其自由意志、自由行动承担后果。在保守主义看来,自由与秩序不属于同意层次,秩序属更高层次,自由是在秩序内部展开。
2、秩序是自由的秩序和道德秩序
保守主义追求的是自由的秩序,而不是扼杀自由的秩序。在保守主义看来,没有统一目标的秩序才是自由的秩序,若把统一的公共目标强加给个人,就谈不上个人自由,就会扼杀个人的任何创造精神。保守主义所谓的秩序即“道德秩序”,它来自自然法,来自上帝,超越了人的主观意志的范围。秩序、正义、自由是漫长而痛苦的社会经验的产物,是多少世纪以来不断尝试、反思和实践的结果,是自发建构并自我维持的,不是人为设计的。
(二)权威主义观
保守主义主张权威主义,人为维护秩序有赖于权威,民主也有赖于权威的保障,把权威推上绝对的地位。
1、热衷于权力,把权威绝对化
哈耶克:“保守主义者,只有在确信有某种更高的智慧在关注和监督着变革进程的时候,只有在知道有某个权力机构在负责使变革‘有秩序地’展开的时候,才会感到安全和满意。”
保守主义认为,需要权威的统治是人的天性。李普曼的看法是:“对于集群而居的人们来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受统治更为必要的东西了。如有可能,则自治;如果幸运,则受到良好的统治;但无论如何,总要受统治。”
2、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
关于权威问题,保守主义者有不同的主张。有的强调,他所谓的权威不是政治权威,而是社会权威,主张限制政治权威,推崇社会权威。社会权威不是来自政府的压制,而是来自民间自主享受的自治。社会权威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构建的。服从权威就等于服从客观真理和道德秩序。
更多的保守主义者讲的是政治权威。
(三)精英民主论
保守主义认为现代民主仍然是精英民主,政治精英仍然是历史、权利和政治舞台的主角。提倡精英民主,反对大众民主,但并不是反民主。
保守主义者认为,“大众民主”不存在,大众在政治生活中是被动的,无法清除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理智地独立作出决定,易受强烈的情感冲动支配,易受外部势力左右,听从政客和团体的摆布,因而只能在不同的精英意志中进行选择。所以民主不是什么人民的统治,而是为人民所接受的“政治家的统治”。因此,民主政治的意思只能是: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来通知他们的人的机会。
柯克认为,社会要由精英来统治与维持。他们是天然的统治者,拥有很大影响力量。只有依靠他们才能保存社会组织中最美好、最稳定的东西,反抗大众革命和革新倾向。
(四)反对平等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并不是一般地否定个人自由,而只是否定平等的自由,反对平等主义;也并不完全反对国家干预,而是反对国家干预一切的国家干预主义。
1、反对平等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的体力、智力、品质都存在差异。不平等是天然秩序。社会政治体内必然存在等级差别,社会只能由素质优秀的贤人来领导。一个良好的社会应建立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人们结成社会,需要有等级差别、贫富差别。社会的目标是公正,而不是平等。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平等的”,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当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
2、反对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结果平等的社会工程必然导致权力的集中和国家的干预,从而违背有限政府原则,对个人的自由和权力的平等导致威胁。
(五)崇尚传统与渐进
保守主义崇尚传统,尊重经验,强调谨慎,拒绝冒险。
1、因袭传统,贬抑理性
保守主义认为,国家作为民族的载体,在时代相袭的过程中形成了值得人们尊敬的传统,这就是文明。文明传统式人类智慧的积淀和财富的积累,是进步和发展的唯一保证,不应轻易毁弃或砸烂。社会的传统或规则体现了具有永久价值的智慧和深意。
崇尚传统就要否定理性主义。在保守主义看来,唯一的智慧是实践理性,它来自经验、传统和习俗。因此,既要珍惜传统中积聚起来的理性,又要正视人的理性的局限性,承认人世间永远达不到的至善的理性境界。
2、强调审慎、稳健、克制
保守主义者对于传统和经验是依赖的,对人的认知能力是怀疑的。他们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局限性。人的知识不仅有限,而且会出错,因此审慎是必要的。而克制是政治家的美德,是成年人的“政治本能”,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体现了一种责任感,是成功之本。
3、主张社会的渐进进化
保守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认为社会是以过去为根基的有机体,是以自然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是历史缓慢演变的自发产物。要承认现存秩序,容忍目前的小恶,而不要去恶务尽,甚至把旧秩序的一切都当做恶,加以扫除。保守主义拒绝任何终极目的和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整体性解决办法。它认为不可能建立一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全新社会,只能持续不断地渐进。而且,进化本质上时无法预
料的,未来的进化是不能控制的,不存在什么“进化规律”。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可以区分为对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的诘难,对保守主义不同流派的诘难,甚至是对与保守主义无关的保守派的诘难。
保守主义的“罪状”举不胜举,它是受到抨击最多的主义之一,但保守主义的长盛不衰表明,它也是最经得起挑剔的主义。
1、保守主义缺乏系统的学说,自相矛盾,缺乏原则,理论不系统,说理“不科学”;
2、保守主义缺乏远见,无纲领、对理论有偏见;
3、保守主义的人性论贬低人的能力,为自私自利辩护,放纵贪婪,主张强存弱汰,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倾向;
4、保守主义重视物权,轻视人权,把财产权看得比生命权还重要;
5、保守主义有威权主义、精英主义和贵族政治倾向,对自由、民主疑虑重重,一些保守主义者国家主义思想太浓;
6、保守主义主张维持现行的制度,对穷人的困苦漠不关心,有阶级偏见,导致两极分化;
7、保守主义反对进步,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愿意承认、尝试新事物,难免流于守旧、顽固乃至反动;
8、保守主义重视经济自由、轻视政治自由和其他社会自由;
9、在当代,保守主义不合时宜,只不过是小业主、小农的意识形态,已过时落伍;
10、由于保守主义的缺陷,保守党按照《论自由》的作者密尔的说法是“愚笨党”,因为它缺乏远见,缺乏智慧,只重实际,只重常识。
以上的指责虽然有些地方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歪曲误解之嫌,但并非全是无中生有。但意识形态在一些看法上的差异属于见仁见智,而不存在观点科学与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刘军宁:保守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任晓,沈丁立: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34、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四篇:保守主义读后感
《保守主义》读后感
公管20150115魏炜明
在读《保守主义》之前,我对“保守主义”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主义的观念仍然停留在望文生义之上,“保守”二字最容易使我想起新中国成立之前被一条裹脚布所拘束的三寸金莲下的中国妇女,用此来形容我对保守的观念再好不过。如果再在保守后面加上一个主义,我大概也会想到英语造词之中conser-vative与conservatism,只是一个写法上的不同,主义也就是把一个名词上升到系统而全面的意思。但是初读本书之后,我对保守主义的认识发生了一个颠覆。我们生来向往自由的、民主的生活,反对那些落后的、陈旧的糟粕,我把保守主义定义为那些落后陈旧的事物,例如晚清的“中体西用”,打着旧制度的冠冕堂皇的旗帜,加剧了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速度。但是作者从一个更为深远的自由传统说起,给读者串起了起源于英国的保守主义的前世今生,是我明白了我所以为的保守主义原来是一种假的保守主义,是真正落后的和保守的。
作者也在序言中提到,保守主义似乎是一个天生的贬义词,几乎没有人愿意以“保守”来形容自己,即使一些伟大的保守主义者也不愿意,也正是这种歧见使保守主义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长期抬不起头。介绍与宣扬保守主义需要不同寻常的勇气、不同寻常的悟性,但贬斥保守主义却什么都不需要。在中国尤其如此。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十分清晰的感受到作者为保守主义正名的意图,他也在序言中毫不隐讳的支持他对保守主义的态度不是典型的社会科学意义上的那种“价值中立”的态度,而是持明确的同情性理解的态度。我很欣赏作者不同寻常的勇气和立场,他对保守主义的态度毫无疑问是支持与肯定的,就我看来,保守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再到复兴都是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本书的最开始,作者阐述了保守主义是如何诞生的。保守主义的先声无疑是来自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相信自然法的理念并坚持罗马共和的传统,到了中世纪,随着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重译,书中透露的保守主义也同样被基督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继承和发展。来自法国的让•不丹和孟德斯鸠,来自英国的胡克和霍布斯,尤其是大卫•休谟对保守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柏克作为一名各种保守主义思想和观点的集大成者,则是保守主义的第一代言人。柏克的思想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无不打上了保守主义的烙印。提到柏克,我明白了他所要保守的并不是类似中国那样的封建制度,而是英国人的自由传统,保卫捍卫这种传统的英国宪法以及其所确立的分权体制和法治。他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一切旧事物都塞进“保守”的箩筐,而是极端挑剔,只保守自由和传统。
作者也提到,保守主义是否称得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他指出,保守主义不是简单的守旧的心态,而是一套完整的价值系统。保守主义不是乌托邦也不是伪科学。在这里,作者从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与基本信条出发,来说明保守主义的兴起不是根基肤浅的、时髦一时的思想游戏、而是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和重大的社会现实关怀。作者提到的原则也确实与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相一致,超越性的道德秩序原则则与其强调秩序下的自由有关,社会连续性原则则与其主张渐进性的变革有关,不完善的原则则与人的思想具有局限性有关。
对于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关系,二者在西方世界经常发生互相冲突、互相指责和相互攻讦,但作者认为这二者都同根同源,共同起源于英国的自由传统,我认为柏克所创立的保守主义的关键不在于保守与否,而在于保守什么,很显然柏克式的保守主义保守的是温和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友善的传统,但从这一点出发就与自由主义的根源是一致的。
随后作者意图阐述保守主义的哲学基础。保守主义强调客观的真理,它承认有一套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的道德、价值规范,支配客观秩序的是自然法则,支配客观的道德秩序的是自然道德法则,他们共同构成了自然法法则。这个哲学基础则与保守主义关于秩序和法律的主张息息相关,秩序的来源就是自然法,人们都应该受到反应自然法的法律的限制和其他权利的限制。
保守主义在哲学上具有浓厚的怀疑主义色彩,对人性的善、进步的可能都充满疑虑。对于真理和知识的态度,保守主义持无知论的看法,所有的知识都是不断变化的,几乎没有人可以且没必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知识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合理分配不造成知识闲置和人才浪费。这种知识论则直接为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提供理论基础。被西方思想家极度推崇理性在保守主义看来,理性并不能使人免除偏见,相反盲崇理性会加剧偏见,主张正视理性的局限性而不是抛弃理性。
以前上政治制度的课程的时候,老师有时候会问我们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当时的我更愿意把人性归因于环境,在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明白了人性与环境的关系。保守主义对人性的态度也是悲观的,认为人性中有不可忽视的阴暗面,在没有约束、没有法律与秩序的状态下表现更甚,人性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可完善的。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这些都不是人的固有特征,只不过是人的潜在的倾向。与激进主义极端的善恶论相比,保守主义认为善恶来自于人性。它认为善恶不过是人的一种潜在的趋势,人的各种美好的品质与不好的品质都在人性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是所占比例的多少。所谓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是这些潜在的因素出现的因素,人性的根本特征只有量的差异,人之所以具有的使其发展为人的潜能正是人的本性所在,即情欲、理性、自由和意志。
前面说到过,保守主义具有浓厚的怀疑主义哲学基础,因此它在社会政治领域的主张也与其基础步调一致。保守主义持有消极的政治观,它认为由凡人组成的政府不肯能是至善至美,政治与政府的作用与人自身一样都是十分有限。因此,保守主义赋予政治的功能是调和、平衡、节制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保障公民的财产权与自由权,维护一个自由的、正义的、和谐的秩序。因此,保守主义的根本政治使命是抵制暴政,维护自由,反对使用强制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和维系社会的基本手段,尽可能扩大社会的自主范围是缩小政府使用强制手段的最有效的。保守主义主义一方面对宪政的、代议的自由民主持有坚定的信念,同时又对纯粹的、直接的、排斥自由的民主,尤其是多数人的专制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和戒备的态度。保守主义基本上对国家和政府持一种工具性的态度,政治是第二性的,并不是自在的目的,也不是终极的目的。
其中,我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大为赞同,公共领域是官员做主的领域,私人的领域是公民自己做主的领域,政治进入私人领域就会造成泛政治化。政府的行为应该被限制在公共领域之上,文革时期的结婚恋爱都向组织汇报是对个人自由的极大侵犯。公与私的分野对个人自由的保持极为重要,承认个人的正当自由性意味着承认私人领域极其不受干预的正当性。国家只不过是社会的工具,国家权力及其运用不能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相冲突。
在对财产权的讨论中,我也非常赞同保守主义的主张。财产权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它更是穷人的权利。自由首先是意味着正当占有的自由,占有财产的权利理应是自由权的一部分。在财产权受保障的社会中,财产才是流动的,如果财产权存在缺失,那么富人永远富裕,穷人永远贫穷,这是对自由的最大漠视。也正是财产的保护,才能筑构自由的根基,是经济和道德的必须之物。只有经济的自由才能带来权利上的自由和平等。生命权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财产权却是维持生命的主要工具。在政治领域,财产权的确立分散了社会经济中的经济权力,因而避免了政治经济权利的高度集中,为民主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因此,财产权是一切政治权利的先导,宪政民主的基石。而基于财产权的平等,才能带能权利上的平等,而不是结果上的平等。
在关于社会的问题时,保守主义强调有机社会的建立,社会在本质上是差等格局。市民社会的建立,有利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沟通和缓冲,有利于秩序的确立和维护。保守主义强调家庭的作用,认为家庭是一切人中间首要的和决定性的文明化因素。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之一,对自由和私人空间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保守主义认为男女性别的问题也十分有趣。它主张男女存在天然的生理和性别的差异,不相信一种性别比另外一种性别更为高尚,更为优越。我一直以为的性别平等是指男性可以做的事情,也同样不应该拒绝女性去做,可是保守主义强调这种结果的平等是对两性的扭曲,虽然有些工作男女都能做,但是总是存在一些工作更适合男性做,或是更适合女性。承认并维护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恰恰有利于维护女性的利益,恰恰是出自对女性的性别特征的尊重。
除此之外,我更关注中国情景下的保守主义。毫无疑问的是,传统的认识是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是造成中国落伍的文化根源,但是就保守主义的视角看来,这种看法本来就是一种激进主义,以谭嗣同、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激进派本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假思索的批判是文化一种涂炭。源于对保守主义的错误认识,导致了激进主义的野蛮生长。保守主义在中国是缺席的,我对保守主义的看法之前也是缺失的。但就作者而言,中国并不缺乏蕴含保守主义思想的因子,从孔子的中庸之道到20世纪的严复、晚年的梁启超、陈寅恪等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健康的保守主义的倾向。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化,政治激进主义在中国已是穷途末路。不仅如此,市场经济及与之相伴的市场社会还将孕育着保守主义的产生。从传统出发,这里也可以看出,保守主义在中国的缺席很大部分是因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使得中国缺乏自由的传统,缺乏保守主义成长的土壤。我和作者一样对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读了这本书说实话也是有点囫囵吞枣,没有细细的品味,作者也说到,他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写保守主义的百科全书,只是试图对他说接受的、认识的保守主义的核心思想作初步的描述和阐发。我的确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我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有幸学习了管理学课程,无可否认管理学中的理论的创始人大多是西方管理学家,我那时在思索难道中国就不存在一些管理思想的传统可以服务于当代社会,并且外国的理论也需要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保守主义告诉我,我们应该保留那些我们民族乃至是世界人民的优秀文化精华,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持激进主义的看法去一味地引进外国文化,对于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去继承和发展,是文化多样化发展。
第五篇: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是对本科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文社科基础类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增强学员任职能力,提高学员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军校学员选课要求的教学改革之路,从而满足军校学员知识体系结构、任职发展及增强其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需要。
关键词:选修课;中国近代文化概论;教学改革
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作为提高学员人文素养的基础性课程,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着眼于近代文化知识的认知、近代文化情怀的熏陶、近代文化价值的分析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人文内涵与人文魅力,着力培养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满足军校教育转型需要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教学新模式。
一、构建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学员的公共选修课,其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包含了思想、文学、科技、制度、教育、民俗、史学、哲学等范畴,目前,《中国近代文化概论》教学在许多高校开展的时间尚短,已出版的教材较少,而且主要是立足于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的角度编写的,内容繁杂、体系谨严,逻辑性强,语言抽象,没有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很难为理工科的学员所掌握,这同公共选修课宽泛的体系性、普及的学科知识、通俗的教材语言等特点不相适应,所以我们应该遵循《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作为一门选修课所具有的灵活性、适用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来选择整合教学内容,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专题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中国近代哲学思想、中国近代文学、中国近代教育与科技、中国近代艺术、中国近代社会礼仪与风俗五大专题,中国近代哲学思想:主要学习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的内容及发展演变过程,通过梳理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变化使学员了解中国近代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融的复杂过程;掌握中国近代先进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洋务派的变易进化观和戊戌改良派的进化史观,熟练掌握“五四”文化中的思想启蒙;中国近代文学:了解中国近代文学产生、发展的概况,熟练掌握各个时期重要作家及作品;理解中国近代文学精品的意蕴和内涵,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加深对各个时期文学精品所表现出的时代精神和取得的艺术成就的理解,并将作品中的情感内容与自己的现实人生相联系,增强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强化以文化软实力提升自身战斗力的效果;中国近代教育与科技: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掌握中国近代教育的总体特征;理解科举制度废除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熟练掌握中国近代教育的现实意义;掌握中国近代科技的主要成就,熟练掌握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以及近代科学的基础和核心精神是什么,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使其充分理解中西近代科技的不同,并正确看待这种不同,反对盲目自大与民族虚无主义;中国近代艺术:了解中国近代音乐、绘画、戏剧与电影的发展历程,熟练掌握中国近代艺术取得的成就,理解近代艺术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熟练掌握现当代艺术对近代艺术的借鉴和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礼仪与风俗:了解西方礼仪对中国近代社会礼仪的影响;了解中国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情况;掌握近代对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追求,理解传统观念与国家命运对近代婚恋的影响。了解中国近代礼仪和风俗变迁与经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教育在改变婚恋观方面所起的作用。
五大专题的设置注重对中国近代在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文化“通识”进行梳理,拓展学员的知识面;将中国近代文化精神作为主要脉络融入课程中,培养学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远大的全球视野;在拓展学员知识面的同时,穿插大量历史史实及文化现象,寓教于乐,避免“偏、专、枯”,让学员在掌握中国近代文化基本理论和基本精神的同时,充分认识中国近代文化的主要精神和实践意义。
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讲究的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讲授有余,研讨不足,学员只是被动地听与记,导致学员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制约了教学效果。专题式教学法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的这一不足,充分发挥“专题”的优势,它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教材的束缚,由教员灵活地安排教学计划,比较自由地选择研讨、案例、启发、提问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俗化,从而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员上课的积极性,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专题式教学可以主要采用研讨式教学法,在教员的指导下,学员通过自主研究――课堂交流――教员点评等环节,掌握专题知识。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学员通过搜集资料,在分析、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提出对所研究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学员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讲授中国近代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以培养学员审美直觉能力与分析能力,将一些基础知识交给学员自学,而把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变迁的关键点列为若干研讨题目,以点带面,以培养学员的宏观概括能力,在这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和深化学员的知识体系。同时,在课堂上给学员提问的机会,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学能力。
总之,专题式教学是个开放的体系,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容纳力,能够鼓励任课教员在授课中主动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弥补教学内容表达相对不足的缺陷。同时,学员也会在此教学法中感觉到尊重、新颖,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在一个师生互动的氛围下实现教学相长。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覆盖领域广,课时少,所以要设法将学员的学习时间从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外的自主学习,为此我们深入探索了“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教学模式,主课堂基本采用研讨、启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课堂依托国学等俱乐部举行演讲、诗歌朗诵、礼仪大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员的课后学习实践积极性;网上课堂主要是根据教学专题择优搜集一些课本和讲义之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音像、书籍、评论文章等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媒体的演示,让中国近代文化形象地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和动画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为《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社会课堂就是布置学员利用节假日到家乡或驻地观察当地的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领域保留下来的近代和地方特色,让学员以小论文的形式概括总结出其对中国近代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社会课堂就是布置学员利用节假日到家乡或驻地观察当地的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领域保留下来的传统和地方特色,让学员观察、分析、书面概括总结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把中国近代文化的研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对于自学内容,教员辅导学员联系现实开展自学,创造条件帮助学员运用好图书馆、网络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培养他们收集、组织专业资料的意识与习惯,为终身学习和研究打基础;指导学员开展自学后的学习交流活动;每个单元都设置讨论题、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在自学时间讨论,特别注重指导、帮助、监控学员学习小组开展活动,锻炼学员的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布置学员写出对自学内容的分析报告,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比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当今中国的影响,培养乐学员的思辨和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证明,“四堂联动”教学体系成效显著,使学员的人文素养普遍获得提高。
三、建立过程考核和课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作为选修课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在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对《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的考核方法改革。舍弃了一张试卷定高下的传统考试法,将原来以知识为重点的考核方法转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实行过程考核和课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视学员平时的学习过程,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
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研讨等实践活动等;课终考核考试题型舍弃了传统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全部改为注重分析概括能力的论述题。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分项成绩均为百分制,按比例折算累加为总成绩)。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后作业完成情况(50%)+课堂表现(50%);课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形式为:闭卷笔试(100%)。
过程考核中,课后作业成绩取平时作业的平均分,课堂表现成绩根据每位学员平时的发言登记成绩及各组讨论发言的总体表现按组打分并登记为个人成绩。课终考核中,闭卷笔试试题为论述题2道(各50分),每道不少于500字,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这种考核方式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增加平时成绩在学期成绩中的比重,而平时成绩的评定是全面的动态的,更加重视对能力的考核,使对学员的成绩评定回归到真正的学习评估上。
总之,我们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围绕着“以生为本”,体现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积极主动实现《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的有效性。(作者单位:装甲兵工程学院军政部人文室)
参考文献:
[1]张习孔.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199。
[2]蔡世华.“中国文化概论”课定位与教学视点「J」.煤炭高等教育,2001(2)。
[3]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24:54一57。
[4]叶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台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2):64一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