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潮州电影院业发展史及其前景分析
潮州电影院业发展史及其前景分析
高二(10)薛泽彬苏秀銮林铭翰陈卓民曾婕蔓
指导老师:黄友彬卢意文(潮州市金山中学)
一、课题提出
潮州电影院业的发展有着较悠久的历史,早在解放前,潮州已建成了“白宫”等电影院,但当时设备简陋,广大农村地区根本没有电影设备,更谈不上普及。解放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先后重建并发展了潮州电影院、凤城影剧院、群众电影院和庵埠电影院,并且建立了很多农村电影放映队。四大电影院都是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极端贫乏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随着人们消费心态的演变和文化需求的变化,潮州电影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忧患。
进入90年代,一度繁荣的电影院出现门可罗雀的景况,其业绩一落千丈。随着凤城影剧院、潮州电影院相继宣布为危房,潮州市内出现了没有一家正规电影院、影剧院的尴尬局面。电影院的缺失,成了潮州申报“文化旅游名城”的瓶颈——这一状况引起了潮州市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2002年8、9月份,市人大代表在人大常委会的组织下,对市区文化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进行视察,并责成有关部门,斥资200多万元,快速启动潮州影剧院(现改名为“潮州影剧院”)的修建工程,2003年4月工程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至此,潮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却没有一座像样电影院的尴尬局面终于有所改善,潮州电影院业——这一曾经沦落的市场尴尬者又再一次得以重放光彩!
面对机遇,潮州电影院业要如何发挥优势,开拓市场?
面对挑战,潮州电影院业应该如何坚守阵脚,克服不足?
面对考验,潮州电影院业应该何去何从,再创辉煌?
带着这一个个的问号,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几位同学组成了课题研究小组,针对潮州电影院业的发展史及其前景分析这一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1、追溯潮州电影院业的历史源流,剖析潮州电影院业兴衰成败的原因,以及当前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文化需求的变化,潮州电影院业应当如何捉住机遇,面对挑战,接受考验——为潮州电影院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2、增长社会见识,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科学分析社会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社会调查实践,锻炼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促进同学间的团结,增强协作精神。
三、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到潮州电影院、凤城影剧院进行考察、摄影。
2、问卷调查法。进行随机调查——访问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士。
3、访谈法。到新建成的潮州影剧院进行调查访问,采访业内人士。
4、文献法。借助各种条件,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文献。
四、研究过程
(一)实地考察
时间:2003年1月1日
地点:凤城影剧院、潮州影剧院
考察者:卢意文老师、研究小组全体成员
考察记录:潮州市凤城影剧院位于市区义安路中
段,自两年前被宣布为危房后已不再营业了。早年繁华
热闹,人头攒动的场面早已不见踪影——现场残旧、衰
败的景况令人闻之辛酸。因久年失修,昔日辉煌一时的凤城影剧院如今尽是狼藉一片,影院门前堆放的是杂乱的待售货物,脏乱差现象严重不堪——远看之有如一废
墟,大门上方原来悬挂着“凤城影剧院”的霓虹灯招牌
已摇摇欲坠。长年居住于影剧院附近的刘老伯遥望着影
剧院这一寒酸冷落的场面,不时露出一脸的茫然与无奈。
与凤城影剧院相距不足500米的潮州市上西平路段——潮州电影院的修复工程正在进
行中!起重机的轰鸣声划破了明天还有电影院吗?
修
建
中的潮州
电影
院
古城的宁静,仿佛在向人们发出呼唤——全新的潮州影院在不久的未来将再次重焕光彩。
(二)问卷调查为了解当代大众对电影消
费心理的变迁、情感倾向以及广大电影爱好者对潮州电影业的看法和要求,我们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各类人士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有部分路人,甚至于中学生的冷眼与不屑,令我们陷入了相当尴尬的境地,但更多的支持者更鼓舞着我们继续坚持下去。我们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虽然只收回148份,但这些答卷已颇有参考价值,它确实凝聚着我们艰辛的汗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结晶。有了这些较充分、真实的调查数据,为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访问业内人士
闻悉潮州影剧院已动工修建,并重新投入营业,我们甚感欣慰。
5月6日,我们小组成员走访了潮州影剧院现任总经理陈汉明等业内人士。
据了解,现今装饰一新的潮州影剧院总投资270万元,建成后面积3362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配备了
消防自动喷淋系统、防雷
防震设施和演员化妆室休
息室,并更新了放映音响
设备,是目前市区唯一一
家设备比较先进,配套比
较齐全的影剧院,其今后
将本着影剧并举的经营方
针,从节目上下工夫,播
放中外名片以及举行优秀
歌舞演出,力图成为丰富潮州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主阵地。
5月15日,我们特意亲临潮州影剧院观看曾经风靡一时的影片——《英雄》,新装修的潮州影剧院,从场地环境到服务质量,从放映设备到放映效果,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配合名片《英雄》的声乐渲染,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电视所不能达到的强烈声光效果,似融进故事情节般的动感与真实。在影剧院特殊的声光环境气氛中,去领略剧情、体会剧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真有另一种韵味。
5月16日,我们再次对潮州影剧院郑经理进行访谈,主要针对影剧院的经营体制及其自身定位问题进行简访,同时收集了部分有关潮州电影院业发展史的资料文献。
五、研究成果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早在解放前,潮州已建成“白宫”电影院,但当时设备整饰一新的潮州影剧院
简陋,广大的农村地区根本没有电影设备,更谈不上普及。潮州电影院业的真正发展,还是在解放以后。
解放后,在政府支持下,先后重建和新建了潮州电影院、凤城影剧院、群众电影院和庵埠电影院,并且建立了很多农村电影放映队。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技术落后,传媒封闭——电影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取各种信息、享受文化娱乐、汲取文化营养的珍贵源泉。放映一场新电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值得津津乐道的大事。请看一场电影,成为朋友之间交往的一种最高层次的礼物。直到80年代初,人均每年观看电影的次数更一度达到48次。《潮州文化志》中记载着——1975年至1985年这10年中,电影院的收入从年平均3万元上升到30万元!短短的10年,竟增长了10倍!这在当时经济较为落后的潮州,可是一笔足以令人瞠目的收入。
然而,潮州市当时只是一座县级市,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电影院不能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主体存在于社会之中,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政府的宣传站和派生机构,在行政上分属于潮州市文化局,作为政府的喉舌——潮州电影院肩负着“沉重”的政治使命。能与电影院沾上边的,甚至成为一件值得自豪的政治光荣。潮州电影院竟是在如此的文化背景中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有过辉煌的历史!
我们也应看到潮州电影院业的发展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它是在8亿人民8个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海港》、《奇袭白虎团》、《杜鹃山》);2个列宁(《列宁在1918年》、《列宁在十月》);3大战(《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时期,人民群众文娱生活极端贫乏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潮州电影院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忧患。
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电视机,录影机,VCD机,DVD机开始遍及各家各户,人们的消费心态和文化需求也相应地发生了演变,一度“繁荣”的潮州影院前门可罗雀,其业绩一落千丈。随着凤城影剧院,潮州电影院相继被宣布为危楼,更一度出现了潮州电影院业的空白。在经济日益发达,“家庭影院”日益普遍的今天——电影院业的“尴尬”莫非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性!?
对此,我们搜集有关资料,研究了90年代的美国电影市场。美国拥有2.7亿人口,1990年有23689块银幕;1998年为34186块;比1990年上升了44.3%;1990年观众达到11.89亿人次,票房金额50.22亿美元;1999年观众14.7亿人次,票房金额74.9亿美元,比1990年分别上升23.7%和49%!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人均拥有电视机、DVD机的数量,是中国人所望莫及的!
可见“家庭影院”的出现并非导致电影院业衰落的主要原因,相反,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电影院业面临的是巨大的机遇。
同时,为了能针对性地了解潮州民众对观赏电影的消费心理的变迁、情感倾向以及广大电影爱好者对潮州电影业的看法和要求,我们设计了一张调查表,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人士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有80%的受访者表示仍旧喜欢看电影;56%的受访者希望看到潮州电影院业重创辉煌;70%的受访者把电影院的经营失败归咎于影片内容陈旧、电影院的设备落后,电影院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低劣,只有34%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影院的普及是电影院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一系列的真实数据充分表明,潮州电影院业的失败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是由于其自身的经营方式和体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其设施配套无法满足新时代人们的要求。实质上,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对电影院还是心怀憧憬,渴望着一享电影院带来的巨大震撼,感受着平时看电视时所无法达到特殊的声光效果和环境氛围。
然而,作为一个重新得以重视的“市场尴尬者”,“整饰一新”的潮州影剧院并非一蹴而就,其本身仍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潮州电影院业的发展仍旧不甚乐观。经过不断的探讨研究,我们归纳出潮州影剧院现存的几点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在管理制度上,现在电影院自身定位不清。这很大程度限制了电影院业的经营发展。在对业内人士的访谈中得知:现在电影院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仍旧分属于市文化局。政府对影剧院进行投资维修,但同时又要求其自负盈亏。然而,影剧院既不是国营单位,又不是私营企业,其设备升级、设施完善等都没有融资渠道,当然也无法根据其定位性质制定规章。如果政府将其界定为“文化配套设施”,那么必须给予相应的政策性补贴,如认定为企业单位,则应该对其进行财政扶持。
电影片的引进渠道受限制。其影片来自于“中影”的集中调拨。虽然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租借,但往往落后于市场。如迟到了半年的《英雄》,待其“热”过之后再来热搏,难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入座。
地理位置不佳。随着市区中心的西移,老市区相对衰化、落后。然而,潮州影剧院仍然建于老市区,周边只有文星德路、昌黎路、岳伯亭、太平路几条街道——而且全都是双车道甚至单车道,无法容纳较多车流量,交通十分不方便。
周边秩序差,配套设施滞后。对潮州影剧院周围单车停放及小摊档的管理混杂,脏乱差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电影院外部形象。同时也缺乏大型的停车场,无法适应“有车族”需求,难以吸引这一类高消费层观众的青睐。
宣传力度不够。潮州影剧院开业至今仍有不少市民不知道这个消息,对于其设备的改善更不知情,大大影响影院的入场率。以后如果有新片上映,宣传工作做不好,照样门可罗雀。对此可在潮州日报周末版上开辟版面,介绍下周影片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规模过大。潮州电影院有千余个座位,而其开业首映也只有市直单位300多人入场观看,其入场率仅仅达到了30%,自首映式后入场率更是持续下滑,甚至出现一场电影只有4,5个观众的尴尬局面,使其规模成本过高,可将影剧院合成几个小厅,针对各消费群体,放映影片。
针对潮州市流动人口较少,消费水平较低的实际。我们课题小组提出了一个“影吧”设想。具体是采用酒吧的形式经营,播放的影片,可针对各个年龄阶层进行分时专场放映。这样门票可以少收或者不收,而把利润转移在相应的服务上,如饮料、食品等。这样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可通过其他服务增加利润,同时“船小好调头”,较小规模能够提高经营的灵活性,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六、收获体会
在进行调查活动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校外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到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感受到未来对每一个人的知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问卷调查中部分路人的冷眼与不屑,甚至于同学们的冷嘲热讽,更令我们深受打击,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然而,不懈努力终于还是得到了回报——资料有了,如何撰写成一篇科学性强又明了易懂的论文成了我们后期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煞费苦心,也曾由于意见冲突而产生了较严重的矛盾。还有摄影、图像处理、排版、编辑等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学生无疑又是一道难题——但同时也是一股极大的动力。我们感受到一种参与活动的向心力,体会到一种接受磨练的愉悦感。当我们看到打印机频频传出我们的劳动成果时,我们的心都陶醉了,尽管只有薄薄的几页稿纸,而且也未必有参考价值,但它确实凝聚了我们全体成员的心血,记载了我们的汗水和疲劳,记载了我们的心路历程。我们坚信——只要全情投入地做一件事情,就不会失败。
第二篇:电影院加盟前景分析
开电影院真能赚大钱吗?
中国电影产业正在高速增长,2009年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达11部,2010年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17部,2011年更有35部影片单片票房过亿,总票房更是突破130亿元!多位导演跨入亿元票房“俱乐部”,2009-2011年间,总票房同比增加了209.47%,而全球电影市场近年平均增幅才8%。
中国电影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然而截止至2011年底,全国的银幕数只有9200多块,远低于美国4万块的数字,放映空间有限导致大量新片无法进入影院,而供需不平衡也带来巨大的市场,各方资金争相进入电影发行放映终端,一轮影院建设热潮正在全国展开,原先扩张、兼并、重组频繁上演。
资本蜂拥影院
在电影产业链上,放映终端似乎门槛最低,而现在中国影院数量缺口大,风险相对好控制,容易获得热钱青睐,一时间,煤老板、地产老板、国内外风投、境外资本蜂拥而至。
宏观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产业发展推手。2009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出台新政,加大对安装数字放映设备的补贴政策,鼓励中小城市数字影城建设,这也为二三线城市的影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就强调加快城镇数字影院建设,2011年10月25号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
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3年前别人让我开影院,我坚决不碰。”大影易科技总经理刘锋说,过去电影院是“被遗忘的角落”,中国有30万家网吧,500万家KTV,电影院却少得可怜。
“电影院终于开始火了”刘锋说,“2009年不到5000块银幕创造了62亿票房,如果5至8年间能实现1000亿,将开设100万个电影包房,把影院开到乡镇。
新进者并非只有大影易,华谊兄弟2007年动手筹建的重庆华谊兄弟电影院并于2011年7月正式开张,他们还与新影联合在北京望京华彩商业中心开设影院,成功进入全产业链电影公司阵营;位于北京五棵松的Jackiechen耀莱国际影城2010年6月开业当天首映了成龙的新片《功夫梦》,国内外当红明星悉数到场,香港橙天嘉禾也以并购和自己投资建设两种方式进入内地影院市场。
有特色者上位
投资影院,懂得经营时关键
通常来说,同样一笔钱投入电影制作2年就能收回成本,投入影院却需要5年,当资本规模有限时,华谊迟迟未动,上市后资本市场希望它成为中国的华纳,而华纳正是电影全产业链的整体运营模式,所以华谊必然要进入影院。
其实通过打造有力的终端,带给观众更新的体验,反过来拉动票
房收入才是华谊进军影院的真正目的。华谊着力打造的是情感连锁影院,胡明说,经营影院的关键在于如何带给观众新的体验,“影院是电影和观众之间的接口,说到底,它是一个与人相聚的地方,很少有人自己看电影,大部分都是朋友、恋人、家人一起看电影,所以让观众对影院产生情感的依赖是一大法宝。“
不同行业背景的国际化团队之间产生文化碰撞是打造华谊影院的关键,“我们影院的运营总监是新加坡人,总顾问是澳大利亚人,各自的行业背景也都不同,有来自香港嘉禾的,有原来在星巴克做连锁经营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行业背景之间的碰撞,正好是华谊影院所需要的。
胡明举例说,这个团队碰撞出了重庆影院最有吸引力的两个地方——酒吧吸烟室和女士化妆间。“设计师是40多岁的女性,她很讨厌抽烟,所以把吸烟室设置在一个角落里,不通风,而开发总监特爱抽烟,为此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双方都作出一定妥协,吸烟室的地点虽然没变,面积仍然很小,但是设计很时尚,放置了高脚椅,迎面的电视墙上显示所有影厅正在上映的片子,很像酒吧的感觉。” 酒吧吸烟室成了男士们的最爱,另一个最受欢迎的地方是女士化妆间。女性来看电影大都是跟男朋友约会,需要专门的化妆间,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女性来华谊。
“在细节上想点子才能让观众依赖你。”胡明说,“华谊希望把对电影的理解带到终端服务行业。”就像去餐馆吃饭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分享、聊天,“今天影院到了需要升级的阶段,它更像一个联系情感的地方。”
农村PK城市
已经积累多年且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公司扎根一二线城市,而一些以技术创新为特色的公司则先从大城市的小社区及乡镇市场入手。
“一二线城市都让我们忙不过来,万达院线的重心暂时不会到三线以下城市。”叶宁说,万达院线是影院与商业地产紧密结合的产物,有万达地产的地方就会有万达影城。截止至2009年底,万达院线拥有影城50家,400块银幕,票房产出占全国15%成为国内第一大院线。
叶宁认为影院座位连锁行业,经营关键在于标准化。任何一家万达影城不规范,损害的就是万达院线的利益,所以院线会想方设法监督。“我们要两条腿走路,加速开影院的同事也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练内功,否则跑得越快死得越快。”
他算过一笔账,相较于万达地产中的其他业态,影院每平方米产生的效益最低。但是影院是娱乐价值的贡献者,缺少影院就缺少吸引力。独立的影院成本太高,单靠票房不可能生存。
大影易则与万达不同,主要开发三四线城市以及一二线城市的社区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我倒想在西单、王府井开影院,不过那里早就没我的份儿了。”虽然起点晚,但刘锋笃定自己拥有独特的优势。
“以后影院就像便利店一样,要开在家门口,而不是地理位置优
越的城中心。”刘锋说,传统的影院方2%的影片,满足2%的电影消费者,观众想看的有些电影影院不放,影院放的片子又是观众少看的。
按照刘锋的计划,未来大影易将建设几百家小型精致电影院,除了与大型院线的大片同步播映外,其自助式点播模式将实现如麦当劳般24小时运营的电影院。
“不一定要在市中心才赚钱,电影有很多种营销手法,只要把一个点子用好就可以了。”擅长电影营销的刘锋在圈内浸泡了7、8年,其推行的多元化影院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转折点。‘
刘锋希望未来将样板影院复制到全国,接下来大影易还将在三四线城市改造就影院、如湖南娄底、河南兰考,大城市的社区也是大影易的市场。未来大影易也会自建部分影院,但它更像做一家院线管理者,让更多的人来看电影,播放它提供的影片、
第三篇:红木家具业前景分析
红木家具业前景分析
近年来,红木家具似乎患上了大城市综合症,各地红木生产商蜂拥抢占大城市的每个角落。然而,随着这两年房产的持续调控,一线大城市首当其冲,新房与二手房的成交量双双齐跌,再加之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通货膨胀、游资撤离等因素的影响,红木家具似乎也现“拐点”,无论是原材料价格,还是成品销售,都开始出现回落迹象。
对于红木企业而言,如何摆脱对大城市的过度依赖,寻找新的增长点,将成为其2012 年的首要任务。
房产持续调控,一线城市首当其冲
春节消费并未激活趋冷的楼市,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出现成交冷淡。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2 年1月27 日,北京新建住宅成交仅为4319 套,二手房2510 套,总成交量创造了网签以来的最低值。
春节期间,北京更是出现了三年以来第一次春节七天“零成交”,而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也出现了春节7 天仅售24 套房的最低值。龙年楼市“倒春寒”或提前而至,给处于房地产下游的泛家居行业,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投资收藏无法消化存货
自2010 年房产新政实施,部分受到打压的投资客,开始将目光转移到红木家具上来,也因此,红木家具开始步入了快速升温的通道,投资收藏红木家具成为热潮。投资收藏虽然带火了一部分红木家具的销售,但对于整个红木行业来说,其销量的占比还是比较低的,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的需求更多地还是趋向于它的实用功能。对于全国上万家红木企业来说,投资收藏仅仅带动了一些精品的销售,从目前红木家具市场迹象看,投资收藏无法带动红木家具的整体销售。
中小城市将成红木增长新亮点
相对于一线大城市而言,中小城市似乎并没有受到“房产新政”的打击,这里的房产交易量连年上升,价格也水涨船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城市将展现出惊人的消费能力。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中小城市里,物价水平与一线大城市几乎持平,一些富裕阶层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不亚于大城市人。另据笔者走访北京周边数个中小城市发现,这些城市的红木家具经销商,多不过十家,有些还处于真空地带。
抓住最后时期,渠道下沉
2012 年,行业将加速竞争与洗牌,留给企业战略调整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早在两年前,我们就曾预测“未来三年,红木企业将死三四成”,而渠道下沉是应对策略之一。过去的两年,也确实有不少企业将渠道下沉到了二、三线城市,并且获益不浅。
然而随着房产调控的持续,在一线城市、二线重点城市,房地产行业短期难以恢复往日的热销场面,作为下游的泛家居行业,与其在这些市场里苦苦挣扎,不如将目光投向中小城市,即三、四线城市,也许更容易找到新的增长点。
第四篇:电影院加盟前景分析[小编推荐]
开电影院真能赚大钱吗?
中国电影产业正在高速增长,2009年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达11部,2010年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17部,2011年更有35部影片单片票房过亿,总票房更是突破130亿元!多位导演跨入亿元票房“俱乐部”,2009-2011年间,总票房同比增加了209.47%,而全球电影市场近年平均增幅才8%。
中国电影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然而截止至2011年底,全国的银幕数只有9200多块,远低于美国4万块的数字,放映空间有限导致大量新片无法进入影院,而供需不平衡也带来巨大的市场,各方资金争相进入电影发行放映终端,一轮影院建设热潮正在全国展开,原先扩张、兼并、重组频繁上演。
资本蜂拥影院
在电影产业链上,放映终端似乎门槛最低,而现在中国影院数量缺口大,风险相对好控制,容易获得热钱青睐,一时间,煤老板、地产老板、国内外风投、境外资本蜂拥而至。
宏观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产业发展推手。2009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出台新政,加大对安装数字放映设备的补贴政策,鼓励中小城市数字影城建设,这也为二三线城市的影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就强调加快城镇数字影院建设,2011年10月25号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3年前别人让我开影院,我坚决不碰。”大影易科技总经理刘锋说,过去电影院是“被遗忘的角落”,中国有30万家网吧,500万家KTV,电影院却少得可怜。
“电影院终于开始火了”刘锋说,“2009年不到5000块银幕创造了62亿票房,如果5至8年间能实现1000亿,将开设100万个电影包房,把影院开到乡镇。
新进者并非只有大影易,华谊兄弟2007年动手筹建的重庆华谊兄弟电影院并于2011年7月正式开张,他们还与新影联合在北京望京华彩商业中心开设影院,成功进入全产业链电影公司阵营;位于北京五棵松的Jackiechen耀莱国际影城2010年6月开业当天首映了成龙的新片《功夫梦》,国内外当红明星悉数到场,香港橙天嘉禾也以并购和自己投资建设两种方式进入内地影院市场。
有特色者上位
投资影院,懂得经营时关键
通常来说,同样一笔钱投入电影制作2年就能收回成本,投入影院却需要5年,当资本规模有限时,华谊迟迟未动,上市后资本市场希望它成为中国的华纳,而华纳正是电影全产业链的整体运营模式,所以华谊必然要进入影院。
其实通过打造有力的终端,带给观众更新的体验,反过来拉动票房收入才是华谊进军影院的真正目的。华谊着力打造的是情感连锁影院,胡明说,经营影院的关键在于如何带给观众新的体验,“影院是电影和观众之间的接口,说到底,它是一个与人相聚的地方,很少有人自己看电影,大部分都是朋友、恋人、家人一起看电影,所以让观众对影院产生情感的依赖是一大法宝。“
不同行业背景的国际化团队之间产生文化碰撞是打造华谊影院的关键,“我们影院的运营总监是新加坡人,总顾问是澳大利亚人,各自的行业背景也都不同,有来自香港嘉禾的,有原来在星巴克做连锁经营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行业背景之间的碰撞,正好是华谊影院所需要的。
胡明举例说,这个团队碰撞出了重庆影院最有吸引力的两个地方——酒吧吸烟室和女士化妆间。“设计师是40多岁的女性,她很讨厌抽烟,所以把吸烟室设置在一个角落里,不通风,而开发总监特爱抽烟,为此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双方都作出一定妥协,吸烟室的地点虽然没变,面积仍然很小,但是设计很时尚,放置了高脚椅,迎面的电视墙上显示所有影厅正在上映的片子,很像酒吧的感觉。” 酒吧吸烟室成了男士们的最爱,另一个最受欢迎的地方是女士化妆间。女性来看电影大都是跟男朋友约会,需要专门的化妆间,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女性来华谊。
“在细节上想点子才能让观众依赖你。”胡明说,“华谊希望把对电影的理解带到终端服务行业。”就像去餐馆吃饭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分享、聊天,“今天影院到了需要升级的阶段,它更像一个联系情感的地方。”
农村PK城市
已经积累多年且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公司扎根一二线城市,而一些以技术创新为特色的公司则先从大城市的小社区及乡镇市场入手。
“一二线城市都让我们忙不过来,万达院线的重心暂时不会到三线以下城市。”叶宁说,万达院线是影院与商业地产紧密结合的产物,有万达地产的地方就会有万达影城。截止至2009年底,万达院线拥有影城50家,400块银幕,票房产出占全国15%成为国内第一大院线。
叶宁认为影院座位连锁行业,经营关键在于标准化。任何一家万达影城不规范,损害的就是万达院线的利益,所以院线会想方设法监督。“我们要两条腿走路,加速开影院的同事也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练内功,否则跑得越快死得越快。”
他算过一笔账,相较于万达地产中的其他业态,影院每平方米产生的效益最低。但是影院是娱乐价值的贡献者,缺少影院就缺少吸引力。独立的影院成本太高,单靠票房不可能生存。
大影易则与万达不同,主要开发三四线城市以及一二线城市的社区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我倒想在西单、王府井开影院,不过那里早就没我的份儿了。”虽然起点晚,但刘锋笃定自己拥有独特的优势。
“以后影院就像便利店一样,要开在家门口,而不是地理位置优越的城中心。”刘锋说,传统的影院方2%的影片,满足2%的电影消费者,观众想看的有些电影影院不放,影院放的片子又是观众少看的。
按照刘锋的计划,未来大影易将建设几百家小型精致电影院,除了与大型院线的大片同步播映外,其自助式点播模式将实现如麦当劳般24小时运营的电影院。
“不一定要在市中心才赚钱,电影有很多种营销手法,只要把一个点子用好就可以了。”擅长电影营销的刘锋在圈内浸泡了7、8年,其推行的多元化影院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转折点。‘
刘锋希望未来将样板影院复制到全国,接下来大影易还将在三四线城市改造就影院、如湖南娄底、河南兰考,大城市的社区也是大影易的市场。未来大影易也会自建部分影院,但它更像做一家院线管理者,让更多的人来看电影,播放它提供的影片、
第五篇:大陆内衣业之前景分析
大陆内衣业之前景分析--都市恋人坊市场调查部
文胸为主的女性内衣,早已经作为一个产业而独立存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经有大大小小的文胸生产企业5000家以上,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因为文胸产品技术含量比较高,原材料订料采购周期长,生产门槛比较高,所以一般厂家不敢轻易涉足文胸生产,行业发展越来越呈集中的趋势。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消费意识的逐渐觉醒,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中国女性已经越来越注重内衣的穿着。内衣不再羞羞答答,而是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各大商场专卖柜台,内衣专卖店也开始出现在各大城市商业街,内衣广告也开始最大限度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女性内衣也开始受到男性的广泛关注。乱花渐欲迷人眼,五颜六色的美丽、性感、娇媚的内衣,正浪漫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波涛汹涌的背后,蕴涵的是汹涌的商机,各大内衣品牌也在暗中较劲,策划着一场场关于美丽事业的市场战争。在都市丽人和都市恋人坊内衣的崛起后,更让中国内衣重新洗牌。
高档产品,基本成熟
高档文胸产品切入中国市场较早,最先的卖场是大中城市的各主要商场的内衣专卖柜,主要消费群为一些城市高收入女性,至九十年代中期,各主要品牌已经完成基本的市场布局。这些品牌中有号称“全球最大内衣公司”的德国黛安芬;有号称东南亚第一内衣品牌的华歌尔;有来自香港的号称连续几年中国销量第一的“安莉芳”,有在华东地区号称占有绝对优势的“古今”内衣;也有“爱慕”、“曼妮芬”等迅速成长中的国内内衣贵族。台湾的一些知名品牌如“小妇人”、欧迪芬、等也先后进驻大陆,来分食这块美丽的蛋糕。如今甚至包括Aubade、CK、LITTLE WOMEN、BUDIFO等国际大品牌也逐渐进入大陆顶级卖场,高档产品通常比较注重内衣的色彩、款式、质量以及整体的形象,产品推出也逐渐呈现系列化的特点,内衣正逐渐被经营成一种时尚文化。高档品牌如黛安芬在国内经营时间较长,经过多年的市场精耕细作,已经培养了大批固定的白领消费群体,而华歌尔则以精良的做工和产品极佳的舒适度而著称,但其相对高昂的价格定位使其消费群体比较狭窄,爱慕、都市恋人坊和曼妮芬是近两年成长最快最引人瞩目的品牌,1993年成立的北京爱慕内衣公司在完成其北方市场的整体战略布局后,已大举挥师南下,以图迅速在南方市场确立其主导品牌的地位,同时爱慕在苏州投资建立美山子内衣公司作为其大型生产加工基地,以顺利实现其在全国扩张的计划。爱慕在全国很多大城市设有“人体测绘馆”,大力宣扬其内衣科技,同时“爱慕,给你舒适”也成为其产品的主要诉求点。而成立于1996年的曼妮芬公司更是以一种快速滚动的扩张方式发展,曼妮芬品牌以“时尚”为诉求核心,产品款式和色彩等总是汇集了国内外最新的流行时尚,在全国拥有近30家分公司,致力于在国内打造优秀的时尚内衣品牌。面对爱慕与曼妮芬的咄咄逼人的攻势,而都市恋人坊内衣则着力于产品及企业文化的优势异军突起,老牌内衣生产厂商安莉芳则显得有些保守,近年市场力度不大,市场份额正被其它品牌逐渐的蚕食。
中档品牌,异军突起
2000年开始,以南海盐步品牌为代表的中档内衣异军突起,迅速在市场上打开局面,从而在市场上确立中档内衣的概念。此前,中国内衣市场一直处于两级分化的地步,中档市场当时其实是一个极大的空白市场。盐步,这个原来以生产五金铝材而著称的南方小镇,却阴差阳错发展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大型内衣生产基地。盐步内衣生产企业大都渊源于1979年在盐步设厂的香港胸围大王罗杰伦先生,正是他投资兴建的丽斯内衣厂为盐步的内衣产业培养了大量的内衣专业人才,这些人中包括现在内衣界声名显赫的奥丽侬内衣董事长何炳祥、美思内衣公司总经理吴艳芬等。中档内衣这一巨大的空间给盐步的内衣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契
机,他们认准了这一市场空档,适中的价格定位导致了这些品牌的迅速成长,接着,大连桑扶兰,都市恋人坊、潮阳奥丝蓝黛等品牌也开始推波助澜,在内衣行业掀起了中档品牌的狂澜,以嘉莉诗、奥丽侬、美思为代表的盐步内衣品牌于2000~2001 度创造了一个行业快速成长的神话。嘉莉诗,这家1995年才姗姗起步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率先举起中档品牌的大旗,凭借其总裁何柏强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大力进行内衣的市场化改革,经过短短几年的迅速扩张,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行业的领导品牌之一,嘉莉诗的招牌宫殿式厂房也成为了盐步街头一景。奥丽侬,这家以 OEM而出名的老牌内衣企业,曾是多家国际著名品牌的加工合作单位,其董事长何炳祥以管理作风严谨和精通设计而著称。直到2001年下半年,奥丽侬才正式启动其国内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在2002年上半年就实现了其市场的狂飙突进,迅速发展成为中档内衣的主导品牌之一„„„笔者分析,中档品牌市场取得迅速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市场空白比较大。
二、普遍采用的代理商发展专卖店和商场专柜这种销售模式使他们的网点迅速铺开,辐射面非常广。
三、经销商开一家内衣专卖店的门槛不高,资金压力不大,但利润率又远比时装要高,四、内衣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很容易吸引到经销商。这些有利因素综合起来使内衣厂家不愁找不到客户。有了众多下游经销商的追捧,上游生产厂家迅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岁月。
浙江内衣,黑马狂奔---都市恋人坊异军突起
浙江内衣应该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支生力军,浙江内衣生产源起于义乌小商品城,在义乌小商品城批发的辐射影响下,义乌等地开始逐渐出现成百上千家服装、内衣企业,在义乌小商品城淘到第一桶金的部分意识超前的经商户成为了这些内衣、服装企业的老板。其中最受行业关注的内衣品牌是水中花,这个成长才四年的内衣市场的后起之秀,凭借其出色的产品质量和诚信的经营作风,迅速实现了其市场的扩张,都市恋人坊近年在广告市场推广方面的力度犹为引人注目,一直是服装强省,盛产服饰业中国驰名商标的浙江,如今已经拥有数百家以都市恋人坊为代表的新兴内衣生产企业,常规内衣、无缝内衣的生产等也颇具规模,江浙企业特有的文化色彩务必将这些企业引向新的辉煌。
潮阳内衣,不甘寂寞
广东潮阳其实是中国最大的女性内衣生产基地,中国低端内衣一度被潮阳产品垄断,潮阳产也一度成为低端内衣的代名字。但这两年,随着盐步等地内衣企业的崛起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无序化,潮阳内衣的光芒已经有些被南海内衣掩盖住,精明的潮阳人当然不会甘心大好市场被南海、中山等地企业蚕食。在低端市场依旧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如今以潮阳奥丝蓝黛、雪妮芳、霞黛芳等为代表的品牌纷纷开始进行品牌化的市场化运作,潮阳内衣的专卖店也开始陆续出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在市场上暂露头角。但潮阳与低端品牌的历史渊源也给潮阳企业家带来许多无奈。但是潮汕内衣在浙江内衣都市恋人坊的新的模式的冲击下,有下降的趋势。
塑身内衣,几度繁华
塑身内衣市场和保暖内衣一样,是用概念打造出来的一个巨大市场。婷美对这个市场所做的引导和培育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婷美用铺天盖地的广告在国内引起了一场塑身旋风,婷美产品迅速出现在各大商场、专卖店,塑身内衣一度成为热门话题。紧接着广州雅兰国际推出了旗下的姿蔓婷、碧斯品牌的塑身内衣,掀起所谓的第二次浪潮,经过大手笔的市场推广很快树立领先地位,来自台湾的雅筑、欧瑞等豪门则树立起了塑身衣美容院专业线市场,为服装业的销售开辟了另外一条全新渠道。都市恋人坊,日佩尔,立美力等品牌也不甘寂寞,频频出击。一时间,市场上林林总总冒出了一大堆塑身内衣品牌,争妍斗艳,各显芳华。塑身内衣与化妆品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在广州举行的一年两次的美容美发品博览会成了塑身内衣展示推广的舞台,每年都有一些全新的面孔从这里走出。塑身内衣经过宣传包装所产生的附加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产品本身,纳米技术、记忆合金、减肥燃烧脂肪等是塑身内
衣最常宣传的概念。美容化妆品行业本来就是竞争极度成熟的行业,市场成熟度远较内衣行业高,所以塑身内衣一开始就经历了更多的刀光剑影,成为内衣分支中竞争最激烈的部分。内衣秀各领风骚
内衣秀在近两年颇为时髦,随着时尚概念的不断转变,内衣不再是闺中的私密品,而是被模特们穿着走了上T型台,而且表现方式和观赏性已经丝毫不亚于时装展。作为全球内衣时尚先驱,黛安芬一直以如梦如幻的华美时尚内衣秀而蜚声国际,巡演遍及欧美各大时尚之都。2001年,黛安芬与北京概念九八公司合作,由香港著名时尚导演贝雅伦编导的“梦醉霓裳桥”时尚内衣秀更是掀起新一轮的内衣时尚潮流,此次展演规模空前,自北京首演开始,将历时16个星期、巡回30个城市、演出近200场,个中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内衣秀本身。“梦醉霓裳桥”将成为2001年中国时装舞台上最壮观、最华美的风景,创下了全球时尚记录。紧接着,2002年,北京爱慕也与概念98携手,举行“爱慕敦煌”的大型时尚内衣秀,以独特的创意、全新的理念、超前的表现方式,全面展示了爱慕的实力和“时尚、文化、人性化”的品牌内涵。“爱慕·敦煌”主题内衣发布会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中国历史上最辉煌、同时也是女性地位最高、社会最为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为历史背景,以西域大漠的黄沙落日、敦煌飞天为主题,分七个单元分别展示了各个系列的设计。表演分为“飞天彩塑”、“塞外胡旋”、“异色菩提”等几大主题。成为又一轮时尚巨献。一时间,内衣秀成为茶余饭后最流行的谈资,内衣厂家也名利双收。2010年10月,才成立的都市恋人坊,已在全国有3000多家店面。
市场前景,无限美好
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内衣市场总额在600亿以上,而且内衣市场每年在以30%的速度增长。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相互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竞争、渠道竞争、价格竞争等的较为低的竞争层面;真正靠品牌拉动销售的品牌很少或没有;有龙头品牌但其市场份额非常小,没有哪一个内衣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能超过10%,内衣业的航空母舰还远没有出现。所以,这对每一个内衣品牌来说,都存在一个巨大的成长发展空间。又有资料显示,中国女性内衣知识非常缺乏,80%以上的女性存在穿错内衣的现象。中国女性内衣消费意识还有待提高,内衣市场还需要各内衣企业的大力引导培植,来共同做大这块蛋糕。目前,内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的缺乏、库存的压力和营销模式的陈旧等,而各地的内衣行业协会通常都只是有名无实,行业还缺乏既成的市场规则,这些直接制约着内衣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内衣品牌的介入,行业的竞争必将加剧,一些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品牌也必将被淘汰出局。尤其是都市恋人坊更代表了一个行业的方向。
特别是近年,内衣专卖店、内衣超市、内衣时尚馆、内衣吧、内衣坊等崭新的内衣销售终端相继出现,内衣越来越被当作一种时尚文化来经营,内衣业的前景将更加美好。